⑴ 海參有哪些習性
海參分布中國僅南海產30多種,西沙群島居多。海參常見於熱帶、亞熱帶海洋,在印度-西太平洋區的珊瑚礁內棲息的種類特別多。有的裸露,有的隱藏,有的鑽在沙內,有的種僅見於珊瑚礁內。攝食常有節律性。生活在2~40m深的海底;適應水溫為0℃~28℃,鹽度為28‰~31‰;水溫高於20℃時夏眠;餌料以泥砂中的動植物碎屑和底棲硅藻為主;繁殖期在6~7月;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
海參屬底棲生物,因近海水質被污染嚴重,近海養殖海參體內污染物殘留物不斷增加,而且養殖海參為加快生長速度使用添加劑更影響了海參的品質。
⑵ 海參有什麼生活習性
海參是潛居於從深海到淺海底部泥沙里的一種棘皮動物。在它那細長的、肉乎乎的身上,長滿了肉刺,頗像一根黃瓜,人們形象地稱它為「海黃瓜」。在海參身體前端的中央有一小孔,這是它的嘴。它從嘴裡吸進海水,再從肛門噴出。在海參嘴的四周,有一圈圓柱狀像茉莉花似的觸手,這是它取食的工具。在它身體的腹面上還有許多管足,它憑借著這些管足,可在硬底質的海底爬行。
海參約有900種,分布在世界各海洋里。我國的海參種類較多,其中有20多種可以食用。像刺參和梅花參是中外聞名的海產珍品。
不少人都覺得海參軟綿綿的,沒有骨頭,其實不然。海參是有骨頭的,只是它的骨片大多退化而且埋在體壁內,又非常小,要在顯微鏡下放大幾十倍才能看清。據統計,有的海參體內有近2000萬個小骨片呢。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啊!這些骨片中較明顯的是石灰環,它像一圈項鏈圍在海參的咽喉四周,有的海參在泄殖腔附近還有薄薄的肛板。
海參的身體像個長圓管,它肌肉發達,可以自由地延伸和捲曲。海參行動遲緩,很難逃脫水中善游的食肉動物的襲擊從海參的小骨片上,可以了解到它們發展的歷史。早在6億多年前,海參就出現在地球上了,它們生活在細沙海底、岩礁底或珊瑚沙底等地方。經調查研究發現,深海海參的種類很多,在4000米深處,它們占那裡總生物量的50%,而在800米深處,則高達90%,可見深海海參有極強的適應深海環境的能力。
海參不愛活動,行動緩慢,在生存的競爭中,「練」出了一套特殊本領:一旦遇到敵害,在萬不得已的時刻,它能從口中把內臟吐出來,「送」給對方,自己趁機溜走。請不用擔心,它不會死。這種動物的再生能力極強,過不了多久又能長出新的內臟。
說來有趣,不少動物到了秋末冬初,由於氣候寒冷及食物來源斷絕,先後躲到樹洞、岩洞、泥土下去「冬眠」。海參卻相反,它有個夏眠的習慣,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海參是以浮游生物為生的。當小生物多的時候,它們就大吃大喝,生活過得很愉快。然而,入夏以後,上層生物都浮到海面進行一年一度的繁殖。這時生活在海底的小生物也浮到了海面上,以吃小生物為生的海參都餓得爬不動了,作為應付這一期間挨餓的對策,它們除了「睡眠」外,別無辦法。既然一般動物在冬季迫於食物中斷可以進行冬眠,那麼,海參迫於夏季的食物中斷,又何嘗不可以進行夏眠呢?
⑶ 海參的習性
海參喜棲水流緩穩、無淡水注入、海藻豐富的細沙海底和岩礁底,晝伏夜出;夏季水溫高時進行夏眠;環境不適時有排臟現象;再生能力很強,損傷或被切割後都能再生。
海參分布世界各海,種類最多的是印度——西太平洋區,尤其是食用海參,大多分布在熱帶珊瑚礁內。我國北方只有一種食用海參,即刺參,而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卻產有十幾種食用海參。食用海參大多生活於潮間帶或淺海。
(3)海參有什麼樣的生活習性擴展閱讀:
營養成分
海參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且富含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必需脂肪酸以及常量和微量元素,在干品中黑乳參蛋白質含量最高達91.20%。
海參體內富含人體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中鐵、鋅含量明顯高於其它元素。
2018年8月,中國海關強調了野生海參絕對不可以通過任何形式帶入中國境內。
⑷ 海參的生活習慣
海參的生活習性: 海參多棲息於水深13-15m的海藻繁茂、風浪沖擊小、水流緩慢、透明度較大、無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區。生活生深自低潮線以下2-20m,幼小者生活在淺水底,個體較大者生活在深水底。夏眠從夏至開始約100天。當水溫下降到20℃以下時即解除夏眠。 刺參具有很強的再生習性,當處在不良生活條件下,體壁強烈收縮,從肛門排出內臟,如消化管、中短波吸樹、生殖腺等,條件轉好時,再生新內臟。切去身體的一段仍可再生。以小型動植物為食,如腹足類、橈足類、軟體動物的幼貝和硅藻及有機質碎屑等。 海參為雌雄異體,生殖腺5-6月成熟。體外受精。經數個變態幼蟲後發育成稚參,再進一步成長為成參。 撈海參的季節: 春季:4月-5月 秋季:10月-11月
⑸ 海參有哪些習性
不少動物到了秋末冬初,由於氣候寒冷及食物來源斷絕,先後躲到樹洞、岩洞、泥土下去「冬眠」。海參卻相反,它有個夏眠的習慣,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海參是以浮游生物為生的。當小生物多的時候,它們就大吃大喝,生活過得很愉快。然而,人夏以後,上層生物都浮到海面進行一年一度的繁殖。這時生活在海底的小生物也浮到了海面上,以吃小生物為生的海參都餓得爬不動了,作為應付這一期間挨餓的對策,它們除了「睡眠」外,別無辦法。既然一般動物在冬季迫於食物中斷可以進行冬眠,那麼,海參迫於夏季的食物中斷,又何嘗不可以進行夏眠。
⑹ 海參的生長習性是什麼適應生長的環境有哪些
生活習性:
海參多棲息於水深13-15m的海藻繁茂、風浪沖擊小、水流緩慢、透明度較大、無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區。生活生深自低潮線以下2-20m,幼小者生活在淺水底,個體較大者生活在深水底。夏眠從夏至開始約100天。當水溫下降到20℃以下時即解除夏眠。刺參具有很強的再生習性,當處在不良生活條件下,體壁強烈收縮,從肛門排出內臟,如消化管、中短波吸樹、生殖腺等,條件轉好時,再生新內臟。切去身體的一段仍可再生。
分布及生活環境:
海參在中國多個海域有分布,僅中國南海產就有30多種,西沙群島居多,溫帶海區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為主。 海參常見於熱帶、亞熱帶海洋,在印度——西太平洋區的珊瑚礁內棲息的種類特別多。有的裸露,有的隱藏,有的鑽在沙內,有的品種僅見於珊瑚礁內。攝食常有節律性。 生活在2~40m深的海底;適應水溫為0℃~28℃,鹽度為28‰~31‰;水溫高於20℃時夏眠;餌料以泥砂中的動植物碎屑和底棲硅藻為主;繁殖期在6~7月;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
⑺ 海參有哪些習性
海參奇特的生活習性
在海潮的海洋中,海參可稱得是生活習性很奇特的一族。從外觀上看,它是一種管狀的無脊椎動物,褐色的體表長滿許多肉刺,既沒有優美動人的體態,又沒有高超的游泳技巧,它一般只能在海底緩慢地爬行、蠕動,是生活在海洋最底層、與世無急的一戶「居民」。
海參的家庭卻相當興旺,目前全球約有八百多個品種。不過,這些品種大多會有毒素不可食用,它們中有二十餘種才是宴席上的美味佳餚。例如,產於我國黃海、渤海的刺參和南海的梅花參便屬於可食用的海參。
海參通常深居簡出,只有泥沙地帶和海藻叢中才是它們經常光顧和覓食的地方。一旦吃飽了喝足了,它就居住在岩礁孔隙中或大石板下,因為這些地方的波流比較穩靜。
海參吃的盡是其他海生動物不屑一顧的泥沙、海藻以及微生物等。海參的再生能力極強,科學家曾對它做過試驗,將其身體切成三段,然後放在海水中繼續養殖,哪想到半年時間過後,每一段海參不但仍都活著,而且都長成了一個完整的海參。更為奇妙的是,海參遇到敵對人的襲擊或者恐嚇時,它居然會把自己的內臟通過肛門全部排出體外丟掉,以此迷惑敵對人,自己卻乘機逃之夭夭。海參丟掉了自己的內臟後並不會死掉,它照樣可以活得好好的。過了幾個月時間之後,它體內又能重新長出完整無缺的新內臟來。據觀察,海參在其一生中,可反復多次排出內臟,又重新長出內臟。
海參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獨特的休眠期,它不象其它陸地動物,如:蛇類、蝙蝠、青蛙等動物有冬季休眠的習慣,而是在海水溫達到攝氏20度以上時的夏季休眠.。此時,海參往往剛經歷了「生兒育女」,體質虛弱,需要靜養一番的。它在夏眠期間,不吃也不動,腥部朝上,緊緊挨著海底岩石而眠。待到它一覺醒來時,陸地上早已是深秋了。
海參賜被捕撈上來時,身體往往較大,但如果人們對它不及時進行加工處理的話,它便會慢慢地收縮變小,最後竟化成一灘汁水。原來,海參體內充滿了海水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極容易分解變成水汁一樣的各種氨基酸。為此,人們將海參撈上岸之後,通常需迅速去除其內臟,然後再用清水煮沸,並用食鹽漬起來,再經過風干日曬,使之變成干品海參。
⑻ 海參有什麼生活習性
海參不愛活動,行動緩慢,在生存的競爭中,「練」出了一套特殊本領,一旦遇到敵害,在萬不得已的時刻,它能從肛門中把內臟拉出來,「送」給對方,自己趁機溜走。請不用擔心,它不會死。這種動物的再生能力極強,過不了多久又能長出新的內臟。
夏眠
說來有趣,不少動物到了秋末冬初,由於氣候寒冷及食物來源斷絕,先後躲到樹洞、岩洞、泥土下去「冬眠」。海參卻相反,它有個夏眠的習慣,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海參是以浮游生物為食的。當小生物多的時候,它們就大吃大喝,生活過得很愉快。然而,入夏以後,上層生物都浮到海面進行一年一度的繁殖。這時生活在海底的小生物也浮到了海面上,以吃小生物為生的海參餓得爬不動了,作為應付這一期間挨餓的對策,它們除了「睡眠」外,別無辦法。既然一般動物在冬季迫於食物中斷可以進行冬眠,那麼,海參迫於夏季的食物中斷,又何嘗不可以進行夏眠呢?
有毒海參
鮮艷的色彩和魯莽勇猛的體形,使得許多海參在水下惹人注目,這種顯明的炫耀對害敵是一種警告。海參的體軀有毒,碰到就有危險。有些海參用一種不尋常的方法得到毒物,它們吃掉海葵,「竊取」了海葵的螯毒細胞,將其結合進自己的皮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