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葉嘉瑩為什麼叫迦陵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2
『貳』 為什麼稱唐代敦煌壁畫「伽陵頻迦」,亦稱「人面鳥"或「人頭鳥」
迦陵頻伽來源於古印度的神話傳說,它借鑒了古希臘羅馬神話中有翼神祇——天使的某些形象特徵,是印度神話、希臘羅馬神話相結合的產物。」
『叄』 迦陵頻珈什麼意思
迦陵頻伽:梵語kalavinka 音譯,巴利文作Karavīka,藏語名Kala-vin-ka。「迦陵頻伽」是佛教中的一種神鳥。據傳其聲音美妙動聽,婉轉如歌,勝於常鳥,佛經中又名美音鳥或妙音鳥,迦陵頻伽,佛教經典稱「妙音鳥」,《慧苑音義》雲:「迦陵頻伽此雲妙音鳥,此鳥本出雪山,在殼中即能鳴,其音和雅,聽者無厭。」《正法念經》中說:「山谷曠野,其中多有迦陵頻伽,出妙音聲。如是美音,若天若人,緊那羅等無所及音,唯除如來言聲。」《妙法蓮華經》卷六:「山川岩谷中,迦陵頻伽聲,命命等諸鳥,悉聞其音聲。」 《佛說阿彌陀經》:「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花……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具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其形象為人首鳥身。在我國,迦陵頻伽的形象最早出現在北魏的石刻上,唐代敦煌壁畫以及銅鏡也多見其造型。巴林左旗遼上京南塔的浮雕迦陵頻伽像,頭梳發髻,臉型豐腴,額點朱志,上身裸露,作飛翔狀。
『肆』 西夏王陵的布局是怎樣的
西夏王陵規模宏偉,布局嚴整,平面總體布局呈縱向長方形,按照我國傳統的以南北中線為軸,力求左右對稱的格式排列。
西夏王陵區同北京明代十三陵的規模相當,陵園地面建築均有角樓,每座帝陵由闕台、神牆、碑亭、角樓、月城、內城、獻殿、陵台等部分組成。
西夏王陵高大的闕台猶如威嚴的門衛,聳立於陵園最南端。於中軸線兩側對稱排列,東西相距離20米,由黃土築成。
闕台呈正方形,邊長8米,高7米,上部內收,頂部有一個小的台基,其上散布著殘破的磚瓦,推測為原有建築。闕台是帝陵區別於陪葬墓的特徵之一。
碑亭位於中軸線兩側,東西對稱,闕台北34米,東西兩碑亭相距80米。
東碑亭台基呈圓角方形,四壁呈三級台階式。台基地邊長21.5米,頂邊長15.5米,高2.35米。四壁台階以繩紋磚包砌,石灰勾縫,局部磚尚存。
碑亭發現有3個人像碑座,原應為4座,但其中一個被毀壞後不知到哪裡去了。
碑亭曾停放著用西夏文、漢文刻制的歌頌帝王功績的石碑。還有西夏文殘碑360通,殘片文字最多的僅5字;還有瓷、銅、鐵碎片及泥塑殘塊等。
碑亭後是月城,南牆居中為門闕,經門闕入月城,這里曾置放有文官、武將的石刻雕像。
月城呈東西長方形,東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牆基寬約2米,高0.7米,佔地約10畝,北與陵城南牆相貼。
月城因如月牙露出,故名月城。月城南牆正中有門,石道兩側有石像生基址。
月城之北是陵城,陵城南神牆居中有門闕,經門闕入陵城,陵城四面城牆環繞,呈南北長方形,南北向距180米,東西相距160米。
城牆牆基寬3米,用黃土分段夯築,各段基如須彌座狀,故又稱須彌座式神牆。
陵城四周城牆正中辟門為門闕,門址寬約12米,每個門闕由3個圓錐形夯土基座組成,從地面散布的瓦片、脊飾殘件推測,曾建有門樓。
城牆四角各有角台,角台有磚瓦殘存。在南神門內約25米偏西處,有一用黃土墊實的台基,直徑20米,高0.7米,其上建築無存,周圍地面殘存大量青磚灰瓦及琉璃構件,此為獻殿。
陵台偏處陵城西北,為矗立約20米的一個八角形塔狀凌錐形夯土台,用黃土密實夯築而成,上下各分為5級、7級、9級不等,夯土台有椽洞,外部用磚包砌並附有出檐,為磚木瓦結構。
陵台周圍地面散有大量瓦片、瓦當、滴水等建築物殘塊。獻殿與陵台之間有一條南北走向形似魚脊的用砂石填成的墓道封土。墓道長50米,北端為一盜坑,直徑20米,深約5米。
陵台是陵園中的主體建築。在我國古代傳統陵園建築中陵台一般為土冢,起封土作用,位墓室之上。但西夏陵台建在墓室北10米處,不具有封土作用,其形狀呈八邊形7級、5級、9級塔式,底層略高,往上層層收分,是塔式陵台,為夯土實心磚木混合密檐式結構,而且偏離中軸線矗立,這在我國建築史上無前例,是黨項族的創造。
塔式陵台前有獻殿,用於供奉獻物及祭奠。
帝陵墓室在墓道北端,位居陵台南10米處,分為主室和左右兩個耳室,土洞式結構。
墓室四壁立護牆板,墓內有朽棺木,為土葬。陵城神牆四面居中有門闕,神牆四角有角台,表明了陵園的兆域地界。
有的帝陵還圈有外城,有封閉式、馬蹄形式和附有瓮城的外城。基本格局在仿宋陵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另外,西夏王陵墓道的入口設置在獻殿內部,這也是帝王陵寢中絕無僅有的。
西夏王陵發現精品遺物共671件,專著、論文、雜志文章413冊、篇。有雕龍石柱、石馬、琉璃鴟吻、西夏碑文、石雕人像座、佛經、佛畫、西夏瓷器、官印等;特別是重達188千克的鎏金銅牛,更是西夏文物中的瑰寶。
陵墓周圍各種建築構件散落的很多,有些較完整的構件尚可辨出形制,月城內墓儀石刻殘件上的人物胸前纓珞、蓮花帽;動物的利爪、鱗片等文飾雕刻得非常細致精美。
這些遺物中有西夏文字,有反映西夏人游牧生活和市井生活的繪畫,有各式各樣的雕塑作品,有「開元通寶」、「淳化通寶」、「至道通寶」、「天禧通寶「、「大觀通寶」等各個時期的流通錢幣,有工藝精巧的各類銅器、陶棋子等文物。更讓人驚訝的是王陵中大量造型獨特的石雕和泥塑。
西夏王陵的陵塔位於墓室的正後方,為中原地區陵墓所未見,反映了西夏貴族特殊的葬俗。王陵中的西夏碑礎、墓碑、鎦金銅牛和骨灰木盒,都以其真實的資料再現了絢麗多彩的古西夏文化歷史。
另外,在陵城東南角闕和東門發現的用於建築裝飾的栩栩如生的「妙音鳥」,佛經上稱為迦陵頻伽。還有從各地徵集的具柄銅鏡、西夏陶瓷等。
而更為神秘的是,九座帝王陵組成一個北斗星圖案,陪葬墓也都是按星象布局排列!
西夏王陵不僅吸收了秦漢以來,特別是唐宋皇陵之所長,同時又受到佛教建築的影響,使漢族文化、佛教文化與黨項民族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我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
『伍』 佛教四大神鳥
佛教四大神鳥分別是:金翅鳥——迦樓羅、妙音鳥——迦陵頻伽、共命鳥——耆婆耆婆、比翼鳥。
金翅鳥,這是他的中文名字,他的印度名字叫迦樓羅。中國人還給他起了個諢名叫「大鵬金翅鳥」,就好比「黑旋風李逵」「花和尚魯智深」,只是為了更好理解它們的特點。
其實大鵬是中國土生土長的神鳥,莊子的《逍遙游》里就有關於大鵬鳥的記載。而金翅鳥則來自印度。它們都一樣的體型巨大。
據說,迦陵頻伽出生在喜馬拉雅雪山中,在蛋殼中就能啼鳴,它的聲音非常的好聽。
佛經里說,除了如來的聲音,世間再沒有比迦陵頻伽的歌聲更美妙動聽的了!
『陸』 迦陵頻迦的傳說
「迦陵頻伽」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譯,意思為妙聲鳥或美音鳥,是佛國世界裡的一種神鳥。《正法念經》中說:「山谷曠野,其中多有迦陵頻伽,出妙音聲,,如是美音,若天若人,緊那羅(歌神)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佛)言聲。」佛經故事傳說;當年釋迦牟尼在精舍修行,為弟子傳經說法時,迦陵頻伽飛來,環繞釋迦身邊,且歌且舞,其聲美妙無比。妙音天摩(佛國音樂天神)摹擬迦陵頻伽歌聲,演奏「迦陵頻伽曲」。釋迦牟尼涅磐後,多聞弟子阿難傳之後世,成為「林邑八樂」之一。這個故事傳說後來也成為佛教壁畫的題材之一。迦陵頻伽常繪在佛陀廉潔圖下邊,或大型經變畫報歌舞場面中,一方面譬哈佛陀講經廉潔的聲音無比美妙,一方面烘托佛國天界的歡樂和神奇。 敦煌壁畫中的迦陵頻伽形象,常是人首鳥身,形似仙鶴,彩色羽毛,翅膀張開,兩腿細長,頭戴童子冠 或菩薩冠,立在蓮花或樂池平台上,有的張翅引頸歌舞,有的抱持樂哭演奏。音樂辦的研究才,把其持樂演奏者,定名為迦陵頻伽樂伎。
『柒』 迦陵頻伽是什麼意思
迦陵頻伽】
此雲妙聲鳥。大論雲:如迦羅頻伽鳥,在[轂-車+卵](口角切)中未出,發聲微妙,勝於余鳥。正法念經雲:山谷曠野,其中多有迦陵頻伽,出妙音聲。如是美音,若天若人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音聲。
『捌』 葉嘉瑩先生為什麼號迦陵
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7月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加拿大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曾任台灣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並受聘於國內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2012年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雖然葉嘉瑩如今著作等身,但是艱苦的時候她不僅沒有書房,甚至連一張書桌都沒有。
她說她並沒有想要成為詩人或者學者,曾經也沒有想過要擔負起傳承的責任,只是因為自己對古典詩詞真的有感情,真的有興趣。於是她可以「忍困不眠,忍飢不食」,不是為
1943年,葉嘉瑩與同學在顧隨先生家中
了什麼名利,也不是為了成就什麼外在的東西。而是,當陶淵明、杜甫可以在你的感受之中復活的時候,詩歌自然會喚起你一種活潑開放的精神,詩歌的生命與你的生命融為一體,那是至美至善的無盡的愉悅。
詩歌對人的心靈和品質有一種內在的提升作用,當詩詞的生命滲入到一個人的血液之中,與她的精神融合,那麼詩詞就會成為支撐其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可以從中獲得一種強毅的擔荷的精神,一種直面苦難不求逃避的堅毅的精神。
在苦難橫空而來的時候,她默默讀誦著王國維先生的詞句:「開時不與人看,如何一霎蒙蒙墜。」自己的身世就如同這漂泊的柳絮,還沒有開放就墜落了。雖然身世飄蓬,但是無論飄到哪裡,她總能夠以自己的方式成長。
她不僅要從詩中獲得慰藉,更是要從詩中汲取力量。
「苦難的打擊可以是一種催傷,但同時也可以是一種鍛煉。」不是說要看破紅塵,但有時候我們確實要看破一些紛紛擾擾,獲得更大的精神的自由,代價是不得不承受一些常人難以承受的苦痛,而且在苦痛中要支持著不能夠倒下去。
中華文化傳統中胸懷理想的文人,在精神上往往也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士人。既要獨善其身,又要兼濟天下。如果眼見著一種寶貴的文化傳統日漸消亡,作為一個深知其價值和意義的人,難免會有一種難言之痛。葉嘉瑩心懷這痛苦,擔萬任於雙肩,腳踏實地地做著傳承與開拓的工作。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葉嘉瑩大半生的學術生涯,與王國維是分不開的。《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一書,記載著她與這個遠逝的靈魂攀談的痕跡。
還在輔仁大學念書的時候,有一天,同學抄了幾首王國維先生的《蝶戀花》給葉嘉瑩看。「滿地霜華濃似雪。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這樣凄美的句子立刻使她產生了共鳴,方知《人間詞話》的作者,原來還有這樣纏綿哀感的小令。她一下子愛上了王國維的詞,便到圖書館借閱他的全集。不料一看之後,又失望又訝異:失望的是,王國維遺留的詞作並不甚多,僅百餘首,其餘大抵是些她還不甚明了的枯燥的考證著作;而更可訝異的是,王國維竟然以51歲的盛年,自沉昆明湖而去。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如此堅決地拋棄了自己從前一切的興趣和愛好?又是怎樣的痛苦,讓他毫不顧惜地結束了自己正當盛年的生命?這些問題一直盤旋在葉嘉瑩的腦海。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葉嘉瑩離開哈佛以前,曾經擬定了一個關於王國維的研究計劃,之後屢遭變故,幾經耽擱,才於1970年重返哈佛,將計劃完成。而多年前困擾她的疑問,也慢慢彰顯了答案。
王國維在民國初年留下遺書,以「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之理由,決然自沉。葉嘉瑩研究認為,真正的原因在於,王國維需要的是一個純然客觀的研究環境,然而在舊中國那樣的亂世中,要想避免政治背景的沾染而保持自己一份超然的立場,就他曾經入值溥儀「南書房」的身份而言,幾乎是既不可能為人理解也不可能被人接受的。但由於王國維既有一種悲觀性格而不能作積極進取的行動,又懷有過於崇高的理想而無法隨波逐流,在政黨傾軋、軍閥混戰的亂世,他唯恐陷入被迫辱的絕境,才決意一死,以殉他理想中的最後一點清白。
葉嘉瑩自述其早年頗有「獨善其身」的性情,除讀書外,鮮有交際,對外界生活所知甚少,對政治更是絕口不談。在輔仁大學讀書時,堂兄曾以四句戲言相贈:「黜陟不知,
1981年葉嘉瑩與繆鉞、金啟華合影
理亂不聞,自賞孤芳,我行我素」。這種「清者」的自持,與王國維不無相似之處。因此在最初的著述之中,葉嘉瑩充滿了對王國維「清者」之持守的景仰之情。
然而正是因為對王國維的研究,葉嘉瑩開始閱讀中國近代史的相關書籍,對有關中國近百年來革命和蛻變過程的記述,也都有了閱讀的興趣。涉獵既寬,也就逐漸認識到從前惟知「獨善其身」,以「清者」自命的想法和生活,從某種程度上看,乃是一種狹隘的弱者的道德觀。於是1974年春,葉嘉瑩便在《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書中,又增加了一篇《余論》,對王國維的評價,也就從一味的傾慕賞愛,而加入了越來越多的理性的反思成分。
此後,無論日常工作多麼繁忙,她都會留心報刊上有關大陸的消息,對祖國發生的一切,不再是遠之惟恐不及,而是參與之有所不足。
采訪葉嘉瑩的日子,正是「天高日晶、木葉盡脫」的時節,這是曾給過王國維先生以靈光的季節。而葉嘉瑩以83歲高齡,尤嘆息雖則混沌亂世未曾給靜安先生一個良好的環境,但靜安先生以極高的天賦而在學術事業的盛年自殺,不能不說是時代的一種損失。所謂「時代既有負於靜安先生,靜安先生亦有負於所生之時代」是也。葉嘉瑩認為,即使大道之理想不能實現,但關懷的仁心不可喪失,人應當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才力,方能不負年華性命、時代與家國。
葉嘉瑩提到,在哈佛燕京圖書館內鎮日研讀靜安先生的那個暑期,有時在夜晚她從兩側列滿書架的黑暗的長長的甬道中走過,竟會感到靜安先生的精魂就在附近徘徊。「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年輕時對靜安先生之早逝,她曾有過「不得親聆教誨」的悲慨,而廿載之後,靜安先生終於以遺留於歷史塵埃間全部之生命,給她以極大的啟迪。
為弘揚傳統文化,她拿出退休金設獎學金「我是出生在北京的,我是少數民族,不是漢族,是蒙古裔的滿族,是滿族葉赫納拉。」
葉嘉瑩家在北平的院落是她做過「佐領」的曾祖父買下的,是道光年間的一所大四合院。已故著名學者鄧雲鄉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特意描述了這個浸潤著中華古老文化氛圍的大四合院,他說:「這是一所標準的大四合院,……格局很好,十分有規模。」因為鄧老先生的母親常常生病,而葉嘉瑩的伯父是中醫,所以有機會走進這所院落。
「一進院子就感到的那種寧靜、安詳、閑適的氣氛,到現在我一閉眼仍可浮現在我眼前」。只是去過幾次,年歲很小,跟著母親去看病的鄧先生,居然在經過了50多年以後一閉眼這院子的氣氛就在他的眼前,可見這種「特殊的京華風俗的感受」會給人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
詩意濃厚的環境積聚著古老文化的底蘊。鄧雲鄉先生是這樣描述的:「素潔的沒有閑塵的明亮的窗戶和窗外的日落,靜靜的院落,這本身就是一幅彌漫著詞的意境的畫面。女詞人的意境向來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熏陶形成的吧。」
多年海外漂泊,葉嘉瑩對故鄉有著深厚的感情,她愛她察院胡同的舊家,愛她曾經就讀的輔仁大學,愛她的故鄉北京,愛自己魂牽夢縈的故國。
葉嘉瑩這樣說:「無論是在台北,還是在北美,我都開了講杜甫詩的專門課程。我寫過一本書,《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因為我對於杜甫的《秋興》有特別的感情,有特別的感受。『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每當我在海外講的時候,真是常常不知不覺就會熱淚盈眶。我自己也寫過一首詩,有兩句,『天涯常感少陵詩,北斗京華有夢思。』講我對故鄉的相思。」
葉嘉瑩一世多艱,身經多重憂患,卻能夠把個人小我投入到更為廣闊高遠的人生境界,在承受之下完成自己。她毅然擔荷起中華古典文化傳承的使命,傳達著詩歌中那一種生生不已的感發生命的力量。
「我從1945年大學畢業開始教書,教了60多年,沒有一年休息不教書。教書是我最大的快樂。任何一種學術文化得以延於久遠,都正賴其有繼承和發揚的傳人,教學就正是這樣一種薪盡火傳的神聖的工作。我的心願就是能夠教幾個好學生。」
她的一生中投注精力最多的就是教書,在北平教三所中學,在台灣連中學帶大學執教20年,於1969年定居加拿大,次年得到了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終身聘約,早已是桃李滿天下。
1976年「文革」結束,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她馬上給大陸的教育部寫信,申請利用自己的休假時間回國教書。得到批准之後,1979年她第一次回國講學,寫下「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詩經》、《離騷》,李白、杜甫,中國詩歌一脈相傳,偉大的詩人擔
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
荷著人類的苦難。已故著名學者繆鉞先生稱她是「懷京華北斗之心,盡書生報國之力。」她這樣克服重重困難,堅持回到國內來教書,既有她的故園之思和報國情懷,也有她對於中華古典文化的熱愛和對於傳承的一份擔當。
996年她在南開大學創辦「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並拿出自己10萬美元的退休金設立「葉氏馱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