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育即生活的含義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這三個命題構成貫穿杜威整個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與生活經驗緊密相結合
1.「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未來生活的准備。」這是一種經過「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兩個反面的含義:一是要求學校與社會相結合,二是要求學校與兒童的生活相結合。
2.「學校即社會」
這個命題並沒有將學校與社會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學校生活是一種經過選擇的、凈化了的、理想的社會生活。使學校具有簡化社會生活、純化社會生活、平衡社會社會生活的功能,使每人都有機會不收社會團體的限制,接觸更為廣闊的環境。強調學生在做中學。
(二)「教育即生長」
杜威提出生長論,要求使兒童得到充分的發展,要求建立新興的師生關系,要求尊重兒童,要求教師參與學校的管理。表達了一種新的教育觀和發展觀。教育與生長的目的在於過程自身,生長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沒有終極目標,是機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兒童個體的充分生長不僅僅是達到社會目的的一個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義的要求。生長論要求尊重兒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學合乎兒童心理發展水平的興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杜威認為「一切真正的教育從經驗中產生」,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切經驗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著教育作用。經驗起作用強調經驗過程中人的主動性,要求教育過程中應尊重兒童的身心發展條件與水平,提高兒童參與教育過程的主動性。
(四)民主與教育
教育是為了民主的,同時教育也應是民主的。民主主義不僅為教育提供了一個奮斗目標,而且還對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認為民主主義本身便是一個教育的原則,一個教育方針和政策。杜威認為教師應是兒童生活成長和經驗的啟發者和誘導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識的探究者和創造者。而不是學生的壓迫者。
B. 什麼是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父母和祖輩的身教、家風族規..是第一項生活化教育;
父母祖輩及家庭傳統習慣的長期潛默成習的生活化教育;
教育的休閑化、生活化、輕松化、隨性隨心化、隨時化..
父母家庭專門引領孩子通過親子互動親子游戲等方式生活化
生活中隨處存在教育的可能,不放過任何能夠使孩子受到教育的機會...
......
C. 什麼是生活教育理論
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論,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個方面。主張教育同實際生活相聯系,反對死讀書,注重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和獨立工作能力。
後又把生活教育的特點歸結為生活的、行動的、大眾的、前進的、世界的、有歷史聯系的幾方面,是爭取大眾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理論核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
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
D. 什麼是幼兒教育生活化
①生活化。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需要,決定了幼兒園教育目標和內容的廣泛性,也決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學原則。對於幼兒來講,除了認識周圍世界、啟迪其心智的學習內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態度;和能力,如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學習。但是這樣廣泛的學_習內容不可能僅僅依靠教師設計、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來完成,也不可能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實現,兒童只能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交往中學習交往。即使是認知方面的學習,也要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才能被幼兒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兒園課程具有濃厚的生活化的特徵——課程的內容來自幼兒的生活,課程實施貫穿於幼兒的每日生活。 ②游戲化。游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能夠滿足幼兒的各種身心需要,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游戲從本質上來看,是幼兒自身的一種自由自發的主體性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著多方面的價值。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也是幼兒基本的學習方式。所以,游戲在幼兒園課程當中居於非常重要的位置。 ③活動性和直接經驗性。幼兒主要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世界。只有在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對事物形成相對比較抽象概括的認識。幼兒的這種具有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方式和認知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構成成分。對幼兒來講,只有在活動中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只有在直接經驗基礎上的學習才是理解性的學習。 ④潛在性。從本質上講,幼兒園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過程,幼兒園課程也有明確的課程目標和基本的學習領域,但是由於幼兒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不是體現在課表、教材、課堂中,而是體現在生活、游戲和其他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中。雖然怎樣創設環境,怎樣支持幼兒的探索學習,都是教師根據幼兒園課程的目的、內容要求精心設計的,但這些內容、目的和要求僅僅存在於教師的意識和行動中,幼兒並不能清楚地認識到。幼兒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環境、活動、材料和教師的行為,而不是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期望。也就是說,幼兒園課程蘊含在環境、材料、活動和教師的行為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起作用。希望能幫到你
E. 什麼是數學教育生活化
數學教育生活化,就是將數學的教育與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使書本上的抽象的理論與活生生的生活產生聯系,更加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同時加強了學生的數學的應用能力。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生產實踐和生活實踐都離不開數學,人的一生必須掌握和運用許多數學知識。
我們應當根據學習的特點,努力讓數學教育做到生活化,從激發學習興趣入手,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主動建構數學知識,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之中,才能使數學學習更加積極有效。
F. 什麼是「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論,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個方面。
主張教育同實際生活相聯系,反對死讀書,注重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和獨立工作能力。後又把生活教育的特點歸結為生活的、行動的、大眾的、前進的、世界的、有歷史聯系的幾方面,是爭取大眾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生活教育范疇:
生活教育乃運用教育的力量,追求學生五育均衡發展,藉以獲致個體生活與群體生活不斷的革新與進步。
一是謀求順利適應現實的生活:注重現實生活經驗不斷的更新改造;不僅是模仿過去的生活,更是預備未來的生活。再者兼顧個人的調適與社會的進步:追求個體生活與群體生活不斷的革新與進步;不偏重個人的成功,也不偏重社會的要求,也就是教人怎樣做人的教育。
生活教育是有計劃的指導學生,從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發展天賦的才能,培養健全的品格;使成為身心平衡、手腦並用、智德兼修、文武合一的人才。杜威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與生活聯系,而經由實際生活去進行學習。
因此,凡與個人及社會生活有關的一切,均應是生活教育所應涵括的范疇。生活教育,統攝了家庭、學校、社會等三大層面,學校生活教育更發展出一套課程來實施教學,而家庭生活教育與社會生活教育則僅是約定成俗或社會約束等潛在的道德修養。
學校生活教育,其實施之相關內容則涵蓋:日常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教育、道德生活教育、學習生活教育、公民生活教育、勞動生活教育、職業生活教育、休閑生活教育等。
G. 怎樣理解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長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這三個命題構成貫穿杜威整個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與生活經驗緊密相結合
1.「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未來生活的准備。」這是一種經過「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兩個反面的含義:一是要求學校與社會相結合,二是要求學校與兒童的生活相結合。
2.「學校即社會」
這個命題並沒有將學校與社會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學校生活是一種經過選擇的、凈化了的、理想的社會生活。使學校具有簡化社會生活、純化社會生活、平衡社會社會生活的功能,使每人都有機會不收社會團體的限制,接觸更為廣闊的環境。強調學生在做中學。
(二)「教育即生長」
杜威提出生長論,要求使兒童得到充分的發展,要求建立新興的師生關系,要求尊重兒童,要求教師參與學校的管理。表達了一種新的教育觀和發展觀。教育與生長的目的在於過程自身,生長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沒有終極目標,是機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兒童個體的充分生長不僅僅是達到社會目的的一個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義的要求。生長論要求尊重兒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學合乎兒童心理發展水平的興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杜威認為「一切真正的教育從經驗中產生」,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切經驗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著教育作用。經驗起作用強調經驗過程中人的主動性,要求教育過程中應尊重兒童的身心發展條件與水平,提高兒童參與教育過程的主動性。
(四)民主與教育
教育是為了民主的,同時教育也應是民主的。民主主義不僅為教育提供了一個奮斗目標,而且還對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認為民主主義本身便是一個教育的原則,一個教育方針和政策。杜威認為教師應是兒童生活成長和經驗的啟發者和誘導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識的探究者和創造者。而不是學生的壓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認為,教育不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兒童當前的生活。這里所說的「生活」,是指兒童的生長要素,即游戲、講故事、觀察、手工。除了這些生長要素之外,還有許多日常生活之外的東西,他卻避而不談.」,可見我們的教育不能只重當下,不看未來。活在當下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不能將其極端化、片面化。教育應當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2.教育即社會
杜威認為學校是社會的雛形,兒童在學校不是准備進入社會參加社會生活,而是在學校過的生活就應該是兒童當前的社會生活。這種認識抹殺了社會與學校的區別。如果學校教育也像社會教育一般零散,重經驗,那麼培養出來的學生就缺乏系統的理論功底,而且會有急功近利的心態。學校固然不可變成與社會完全脫鉤的「象牙塔」,但是學校亦不可完全等同予社會,最多隻能是個「小」社會,是向社會過渡的跳板。
3.在「做」中學
杜威認為,教學過程應該是「做」的過程,教學應該從兒童的現實生活經驗出發,兒童應該從自身的活動中進行學習。這種思想片面強調了直接經驗,否定了間接經驗;片面強調了感性知識,忽視了理性知識;,降低了理論的作用,破壞了系統、普遍知識的學習;把系統科學知識的教學同實踐絕對對立起來。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借鑒和啟示
面向生活、注重活動教學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強調教育與生活的聯系有合理因素的存在,只要不將其絕對化,不把教育完全等同於生活,就有借鑒意義。我國的教育一直以來都重視以書本為中心,學校的教育脫離學生的生活,一方面導致學生難以接受與理解書本知識,另一方面也使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我們要借鑒杜威「面向生活」的理念,尊重兒童的個性和興趣,讓學生在「真實的世界」中學 習。通過適當的活動課程,使學生有效地參加活動課程,培養能力,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素質。
2.強調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從「做中學」強調了訓練獨立思維的能力,這對於改革我們傳統的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改革單純的傳授知識、忽視培養學生獨立思維創心能力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在當下的教育改革中,我們應當更加註重訓練學生的思維,教會他們學
習的方法,而非單純地傳授知識。應當把校內的學習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兩者之間應當自由地相互影響。在教育過程中,教育必須從社會的整體環境和文化背景下手,創造一個適合兒童天性的新環境,激發兒童認識周圍事物的興趣,促進其求真思維和創造性格的養成,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3.注重習慣的培養
中國的家庭和學校,強調讓兒童熟記、死背很多規則和標准,並通過嚴格的懲罰來讓兒童來按照標准執行。這些規則是通過外部的壓力強加給兒童的,這就使兒童喪失了應有的好奇心和創新意識。因此,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注重兒童良好行為習慣與性格的養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親自在「做」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養成習慣。
4. 確立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長期以來,在我國學校教育中,教師是教育中的當然主體,教師怎麼教,學生就怎麼學,教師與學生是統治與被統治、主動與被動的關系。學生應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讓學生成為「做的主體,而不再是知識的接受者,他們都是學習的主人,知識的探索者;教師在很大程度應該成為「助學者」,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關系,師生之間不再是中心與邊緣、教授與接受、主動與被動的關系,而是主體間性的平等交往、協商的關系。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對症下,因材施教。
你的認可,我的動力!
H.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
I. 你怎麼理解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
凱洛夫力圖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闡述教育這一社會現象,全面、系統地反映20世紀三四年代蘇聯普通教育的實踐經驗,建構較完整的教學論體系,提出共產主義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見解,代表了蘇聯教育理論建設的一個階段。但他未能根據蘇聯當時已有很大變化的文化教育狀況、教育自身特點及其發展規律,提出和解決新的教育理論與實際問題。此外,還表現在對一系列教育、教學理論問題的處理過於絕對化和機械化,很少辯證法。
現今,大多的學校都忽視了它作為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這一原則,僅僅把學校當作傳授知識的一個場所,讓孩子完成功課,養成某些習慣,儲備大量的知識。最後我們會發現,孩子的社會能力與其所儲備的知識往往是成反比的,一個在學校表現優秀的孩子,社會能力可能嚴重缺失。
教育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把教育和生活割離,孩子所學和生活所需將會不符;學校作為社會的一部分,如果把學校和社會割離,孩子的社會能力將會嚴重缺失,對其未來的生活非常不利。
杜威認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協調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他提倡與人合作的新個人主義,重視理智的作用。在實施德育方面,他主張在社會性的情境中實施道德教育。杜威要求學校生活、教材、教法皆應滲透社會精神,視學校生活、教材、教法為「學校道德之三位一體」,這三者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
J. 教育生活者是什麼意思
教育生活者是什麼意思?就是從事教育的人,我是這么理解的,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