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語文教育與生活有什麼具體聯系

語文教育與生活有什麼具體聯系

發布時間:2022-09-20 06:27:43

⑴ 語文和生活的聯系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只是人們沒有覺察到而已。有了語文,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有了語文,使我們口頭表達能力增強;有了語文,使我們感悟出一些人生道理。

假如生活中沒有語文,你能想像是如何一個畫面嗎?

所以,生活中不可缺少語文,希望你能浸默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生活處處有語文給我的啟示
我原來認為,語文語文,顧名思義,就是只有在語文課上學到的東西,那才叫做語文,後來有一件事改變了我對語文的看法。
那天休息日,我百般無賴,從小書櫃上隨意拿出一本雜志就看了起來,那是一本是我認為很不錯的雜志,我認真地看,我突然一激動,拿出筆記本,准備做筆記。我挑了一篇很不錯的文章認真地做起筆記來。終於做完了,我伸了伸懶腰,仔細看一看,驚叫了一聲。真沒想到,在我做的筆記上,居然看到了,在語文中能出現的字眼,什麼比喻句啦,擬人句啦,排比句啦等等。我當時很吃驚,不對勁呀,這些明擺著是語文的東西,怎麼會跑到我記的筆記中去了?難道說做筆記也離不開語文嗎?在廣闊一些,生活處處都有語文嗎?
我問媽媽:「是不是生活處處都有語文呢?」媽媽的回答很富有詩意:「語文如蒲公英的種子,遍布了全世界,也鑽進了你的生活。也就是說,生活處處有語文。」我聽了媽媽的話,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語文是我們中國的國語,也就是說語文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東西,語文不僅僅是用來說話的工具,也是心靈溝通和情感交換的橋梁。語文就自然而然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當你讀書看報時,你想沒想過語文在幫你進行心靈的傳遞;當你和別人談話時,你想沒想過語文在幫你表達你的意思;當你寫日記或作文時,你想沒想過語文在幫你傳遞你的感情?
語文好似網際網路一般,它用一條條細長的絲線把生活的細節串起來,它則是主要指揮著生活的大腦。因此,生活需要語文,生活中就處處有語文了。

⑵ 語文與生活

不知道樓主要什麼樣的素材。
我在這里提供兩個角度闡述語文與生活關系的文章。
希望樓主借鑒。
在生活中語文,在語文中體驗生活
——淺談陶行知「生活」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嘗試
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被毛澤東同志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創立的生活教育理論在教育史上樹立起了一塊偉大的豐碑,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教育理論寶庫,將對中國教育改革和產生深遠,陶行知先生在《曉庄三周歲》的報告中,把「教學做合一,生活即教育,即學校」的整套生活教育理論系統地確立了下來。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命脈。什麼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講「是生活就是教育」,並具體是什麼生活就是什麼教育。好生活好教育;壞生活壞教育;認真生活認真教育;健康生活健康教育;非健康生活非健康教育;勞動生活勞動教育;生活科學教育;生活藝術教育;改造社會的生活就是改造社會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給生活的確切定義:「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包含三方面涵義:一是我們所過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須的一切東西,便是我們的教育。二是生活與教育必須一致,否則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脫離生活,必須與生活相聯系,甚至必須與生活打成一片。學習陶行知教育理論,我深深體會到投入課程改革,抓好語文教學,實現每一位學生都有所發展,當前語文教育尤其要關注學生生活,鼓勵學生走向生活,課程面向生活,將生活引入課堂,讓語文回歸生活,一句話,教師要開辟生活化語文課堂,嘗試生活化語文教學。
新一輪課改,目標在於實現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把「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作為核心理念,因為「發展才是硬道理」。提出讓課程走向生活,課程要面向兒童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教學,讓課堂充滿創新活力;把教學過程作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實現課程與教學的整合,所有教都是為了學;要明確教學的本質功能在於促進師生發展;體現評價的人文關懷,改革教學評價,實現評價的本質功能促進發展等新課程理論。語文教師要切實轉變觀念,樹立嶄新教學觀念,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課改落到實處,促進課改向縱深發展。因此,我們在中學語文課改中,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理論,著力構建生活化語文課堂,運用生活化教育資源,開展生活化語文實踐,從這三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一、建構生活化語文課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我們所過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須的一切東西,便是我們生活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理論」認為「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即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美國著名教育家華特又做出了「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論斷。
《語文課程標准》根據語文教學的實際狀況強調語文課程生活化,要求進一步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的聯系,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把語文學習的背景擴大到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小學語文新課程實現了生活化拓展,學生利用自己經驗學到的和教育者試圖帶給他們的一切,都是語文課程,語文教育不能與生活脫節,語文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通,天然聯系在一起。正如語文大師呂叔湘先生說的「語文跟別的課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

------

生活語文,語文是生活的。

生活處處是語文,生活時時是語文。在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語文,感受到語文的存在,這種感受是無處不在,大到世界宣言,小到竊竊私語。生活中有活生生的語文,我們要善於從生活中學習語文,我們的教師也要善於從生活中提取教學語文的內容和方式,要善於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我們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誤解:學語文,應該是學校的事,應該是老師的事,應該是學生的事。只有在語文課上,才是學語文;只有打開語文書,才是學語文。這種誤解,從某個角度來說,在人們的心裡根深蒂固。這種誤解的負面影響也是極其嚴重的。因為沒有理解到語文最本質的東西:語文與生活緊緊相連,是生活給予了語文的生命。如果沒有生活,當然也無須語文。讓我們馬上醒悟過來!因為生活就在我們的面前,因為我們就在生活,因為我們要為自己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當我們回憶起我們由呱呱而哭,到呀呀學語,到能夠說出令人忍俊不禁的「成熟」話語,沒有人不幸福,快樂,得意忘形。在這里,誰去學過語文?誰有語文老師?「語文書」又在哪裡?然而,誰又不是在學語文!誰又沒有語文老師!誰沒有打開這本「語文書」!真的,當我們悉心傾聽一個人幽幽的訴說,當我們沉醉於慷慨激昂的演講,當我們傾訴自己真實的心靈,當我們復述一個幽默的故事,當我們聚在一起誇誇其談一個觀點,當我們去存心「刁難」一個人的形象,難道我們不是在學語文嗎?當我們索要今天的晚報,當我們隨意看到一個新穎的廣告或標語,當我們醉心於時尚雜志的動聽詞彙,有誰能否定我們在學習語文呢!說不定我們因此會學到更加精彩的語文,這可能是真的喲。說不定這才是真正的語文,富有生氣的語文!

這種誤解,事實上就是「學院語文」在人們思想上的反映,更是人們學語文的重要誤區。有了這種誤解,你還能學到真正的語文嗎?你還有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嗎?不,不能!沒有!

語文是生活的。語文的一切本身來自生活,語文的一切也必須來自生活;它學習的內容和要學習的內容都與生活密切相關,也必須與生活密切相關。就是說,語文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生活的,必須是生活的。只有那些來自生活的內容,才富有吸引力,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才能讓學生學到真正的語文,才能達到語文的目的。我們不能讓那些遠離生活的內容充斥語文課堂,充斥學生的頭腦。

語文要更加密切與生活的關系。不僅語文的學習內容應該而且必須是生活的,語文的學習形式也應該而且必須是生活的,是豐富多彩的,就如生活那樣豐富多彩一樣。

語文如果離開了生活,就會失去魅力,失去生氣,就不是真正的語文,至少不是一種活的語文,最多不過是作為一種「語文的歷史」而存在。
-

語文使人終身受用。語文的點點滴滴都是生活的,都與自己一生的生活緊緊地聯系著。語文的點點滴滴都會伴隨你的生活。哪怕是一個字的書寫,一句話的誦讀,一個句子的理解,一個意思的表達,一種語氣的運用,可能成就你的事業,美化你的生活;也可能使你的生活工作沒有生氣和活力;從某一個角度說,可能毀滅你的事業,暗淡你的生活。語文素養的高底決定一個人生活的品質的高低。一個人無論他在何種環境中,如果他擁有較高的語文素養,必將使他的工作得心應手,錦上添花;使他現有的生活鮮活明麗,富有情趣,充滿生氣。

我希望你用美妙的語言俘獲姑娘的芳心;希望你醉心於情人的甜言蜜語。我希望你用真心、新穎、獨特、動聽的廣告語使你的企業走出困境;希望你從你所見所聞所讀中領悟到你所需要的東西。如果這樣,你已經有相當的語文功底了,不要去為你「糟糕的語文成績」沮喪不已。

在語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學習語文,又用語文去裝扮生活。這就是生活語文,它是一個開放、自由、靈活、闊大無比的空間。

生活需要語文,生活離不開語文。語文離不開生活,語文使生活更加美好。

學語文,就是感受生活;學語文,就是享受生活;學語文,就是裝扮我們自己的生活。

熱愛語文,就是熱愛生活!

⑶ 淺析如何將小學語文教學與生活有效結合

怎樣讓小學語文課堂生活化前言 教學活動的生活化,就是以生活現實為背景,將教學活動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將生活元素引進課堂。實現生活化的小學語文教學,讓小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上解放出來,更真切地去體會生活,感受語文知識的重要性,能夠讓教學目標的實現更全面。將當代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轉變為以生活為主題的目標,讓生活與學科學習得以有效結合,有利於學生多項能力的培養。但小學語文課堂生活化改革還存在一定問題,促進生活化教學的深入發展,還需要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一、小學語文課堂生活化意義 首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審美情境。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利用灌輸式的方法進行教學,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機械化地講解。而小學生只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出來的信息,學生對於課本內容的理解,往往建立在主觀印象上。但生活化的課堂,可以促進學生與課本內容的互動與接觸,讓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與學習內容結合在一體,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其次,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每一位小學生都在不同方面具有過人之處,小學生的能力與潛能是不可估計的。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組織方法較為單一,一刀切的教學方法並不適用於每一位學生。學生個人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發揮,潛能也不能完全發掘出來。生活化的課堂,往往會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更多地考慮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讓小學生的特長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有所發揮。 二、小學語文課堂生活化方法 促進生活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打造,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開發出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加強語文教學形式的生活化 在教學過程中,要打造生活化的語文課堂,教師需要促進教學形式的豐富化。 首先,教師要加強生活化環境的創設。小學生,只有在身臨其境的情境下,才能夠真正了解學習內容中的情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利用情境,促進學生體驗學習內容,從而發現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了解語文學科的魅力。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小學生創設情境,促進小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體。 其次,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盡情地表現。在語文教學中,許多文學作品都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對於小學生來說,語文學習的難點不在於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而是獲得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教師要多用靈活的教學形式,組織學生將課本內容編排成課本劇,讓小學生變成小演員去演繹,在表演的過程中去感受作者傳達出的情感。比如在講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先對文章進行瀏覽,從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讓小學生自由結組進行課本劇的編排,從而促進課堂氛圍的活躍。在這樣的活動中,課堂情境也可以得到有效地創設,有利於小學生情感的表達與情感的理解。 另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化的辯論。生活中的辯論主題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針對語文教學內容,選擇一些與其相關的生活主題,讓小學生去辯論,去表達。小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對於不同的事物會有不同的想法,對於同一個課文,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形式。所以,在課堂中組織小學生開展生活化的辯論活動,讓小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有利於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講解《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說一說自己媽媽能夠採用的生活小妙招,並選擇其中的一個小妙招的積極作用進行辯論,促進小學語文課堂質量的提高。 2.加強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構建生活化的課堂,需要教師抓住生活化的主題,將課堂內容進行生活化改革,利用生活中的內容,擴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視界,讓學生在生活知識的圍繞下去理解文章。 首先,教師要利用生活化的內容去吸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將課本內容與生活內容進行聯系,從小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促進學生與課本互動,往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風娃娃》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尋問小學生感受到的最大的風,對風的感受,促進學生接觸到與課文學習內容相關的生活內容。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去展示幾張有關於風的圖片,讓小學生對其進行描述,闡述風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其次,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力量。教師可以對小學語文作業形式進行創新,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去完成語文知識的鞏固,從而促進小學生成為語文知識的探究者。比如在講解《農業的變化真大》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植物園或者開展一次郊遊,讓小學生通過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去感受農業發展的變化。作業形式的轉變,有利於小學生建立創新型的作業觀,也有利於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化。 3.提高語文教師專業素質 要構建生活化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需要對自己的專業素質水平進行提高。學校要加強小學語文老師隊伍的建設,針對語文專業知識以及創新型教學方法,對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從而讓教師認可生活化教

⑷ 如何聯系生活與優化小學語文教學

在現代小學教育體系中,語文是最為重要的學科,是開展其他學科學習的載體和平台[1]。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構建小學語文與現實生活的有機聯系,是現代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必要保障。
一、生活化教學理念簡析
作為一種科學教學理念,生活化教學理念最早起源於美國,旨在構建學科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通過提升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效能,提升學習效率,同時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進而實現科學、高效教學目標。近年來,生活化教學理念被引入我國教育領域,並且得到了廣泛應用,具體包括情境教學等具體教學模式,極大提升了教學效果。
從學科特點來看,語文學科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同現實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在生活化教學理念指引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重點在於提升學生的語文實踐應用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綜合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實現個人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2]。從本質上來看,生活化教學理念與小學語文學科本質有著緊密聯系,同時也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
二、生活化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1. 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存在偏差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老師應當堅持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但是,在當前的應試教育模式之下,教學的開展卻與教學目標相背離,老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生應試成績的提升上,所有教學活動的設計和開展也都圍繞此目的來進行,講授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不夠緊密,除此之外,以學生的整體成績作為教學質量的評價標准,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體系存在的弊端,並且這種弊端直接影響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生活化應用能力。
2. 生活化教學流於形式
雖然到目前為止,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但是生活化教學模式改革似乎並未對小學語文教學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小學語文教師依然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並未有實質性的改變。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為,新一輪課程改革進行的時間較短,而要想使老師和學生接受生活化教學形式和教育理念需要一定的時間[3]。其次,傳統的小學語文教育觀念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要想從觀念中移除這種不利的影響,也需要經過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綜合以上幾點原因,生活化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創新中並未得到實質性的實施,即使實施,也大多流於表面形式,並未真正起到提升語文教學質量的作用。
三、生活化理念下的小學語文創新路徑
1. 創新運用情境教學模式
在生活化理念指引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要創新運用開展創設情境教學法。首先要注重角色代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一直以提升學生的應試成績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對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並未給予足夠重視,並且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對於小學生的關注程度也明顯不足,忽略學生的內心變化,這對正處於成長關鍵階段的小學生來講,並不是值得提倡的教學模式[4]。舉例來說,在開展《狐假虎威》一課的教學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而深化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開展創設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引導,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效果。
2. 深入挖掘小學語文課本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具有深度和啟示的故事,是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有效載體。由於故事本身的生動性和啟示性,很多故事情節都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演繹,這對於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生活化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在教學之前選擇一些合適的故事,然後將語文教學內容與故事情節進行有機融合並適當的對故事進行加工和整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採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將故事表演出來,由於故事本身的豐富性和游戲性,小學生會積極的參與其中,如此一來,小學生在表演和觀看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就掌握了相應的語文知識,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不僅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通過表演,為語文教學課堂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情境,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實現了生活化教學目的。
3. 強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情感引導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老師對於小學生的關注程度也明顯不足,忽略學生的情感變化,這對正處於成長關鍵階段的小學生來講,並不是值得提倡的教學模式[5]。在生活化理念指引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將傳統的教師中心主義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全新教學理念,並且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個體情感的變化。語文學科中蘊含著大量的基礎知識,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問題,如果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或者基礎存在欠缺,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如果老師注重關注學生的情感,就可以發現學生的情緒波動,從而及時發現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生活化教學理念指引下,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有機聯系,是現代小學語文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基於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模式,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和內容,通過情境教學等模式,實現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目標。

⑸ 怎樣使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融合

我們從很多的小學語文老師那裡了解到,小學生很難對於語文課產生興趣,看到寫作等就感到害怕和頭痛。對於這個問題,怎樣使語文教學融入到生活中去,讓語文課堂生動有趣?這是本文所探討的問題。
以往的語文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是在教語文課本,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高度來審視教學活動,致使語文教學成了學生生活的一種負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走語文教學生活化的道路,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應該是語文教學的返樸歸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於生活,課堂教學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們理應以課堂為起點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讓教學貼近生活,聯系實際。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並真正受到啟迪;才能賦予課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潛在意義;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學中,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教育學生認真觀察生活。
課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於和學生的時空距離有差距,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面,甚至出現一定的偏差。有的課文內容是學生常見和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再留心去觀察,通過觀察去認識生活,擴大視野,理解課文,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
對此,教師要可以組織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調查訪問,加深對課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時,可以組織學生去閱讀一些有關紅軍長征的書籍,也可以讓學生扮演成小記者的身份去采訪一些老紅軍,這樣不僅使學生全面了解了當時環境的惡劣,深刻理解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而且也充實了學生的生活,學生也興趣盎然。
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對於學生而言可謂司空見慣,但真正去觀察它的同學卻不多,教師應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觀察任務,並精心指導學生抓住特點去觀察,從而知道因為有了它,植物才會有變化,這樣,學生學習課文時就能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了。再如《夕陽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導學生去觀察夕陽,領略夕陽的美景;《雲房子》一文就可指導學生去觀察雨後白雲的變化,了解它的姿態萬千,變化多端。這樣,讓學生通過觀察來認識生活,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讓學生再演練生活。
課文都是以語言文字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語文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學習,「充分提供情節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有的課文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藉助於情境的創設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激起學習興趣,引起高度注意,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如把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則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語文教學論文發表前,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學《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時,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扮演40年後美穗子帶著三個孩子專程前來中國看望聶將軍的情景。通過生動鮮明的表
演,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想像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師可藉助多媒體,播放小英雄王二小為了保衛後方機關和幾千個老鄉,將敵人領進八路軍的埋伏圈而被敵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場面,加之教師抑揚頓挫的表情朗讀、精心剪輯的配樂。音樂、畫面、語言、神情營造出來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氣氛,使學生入境動情,順利地跨越了時代的鴻溝去理解、領悟二小的英雄氣概,同時獲得情感的陶冶。
3.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對課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教育情境,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細膩的筆調描繪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陽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談心。如果僅限於玩味語言文字,可能學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給學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學生回家後在課文描繪的情景中邀友品茶,並寫下自己的感受。這樣,不需教師多費口舌,學生對這段文字的感悟定會像品茶那樣,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無窮。

⑹ 語文教學如何聯系生活實際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學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要為學生的自由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上的束縛,讓學生容易於動筆,樂於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結合生活實際、表達真情實感。作文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在習作教學的實踐中,我進行著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初步形成自己的習作教學模式,也取得一些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注重培養寫作興趣,增強寫作意識。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繞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導。如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呢?
1、讓學生寫熟悉的內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題應開放,習作要求要活,要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事、景、物作為習作內容,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慾望,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命題為《××,我想對你說》。又如根據小學生最喜歡做游戲的特點。我們可以精心設計游戲內容,游戲前,告訴學生要留意游戲的過程,注意同學的動作、語言和表情。游戲後組織學生說過程,討論從游戲中懂得的道理。學生玩得興高采烈,自然會說得興致勃勃,寫起來就不難了。
2、以成功的喜悅,激發寫作慾望。
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寫作,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並逐步養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具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的語言給學生自信心。學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範文宣讀,宣讀誰的習作時誰的眼睛就會一亮,樂此不彼。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我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後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然後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習作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形象或一個地方有新意,我也會為其叫好。時刻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後達到共同的目標。其次是辦好班級的習作園地,把優秀的篇、段、優美的詞張貼在上面,供全班學生學習、品賞。
3、開展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激發寫作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如開展課前美文誦讀活動,讓學生到講台宣讀自己的優秀習作,或是宣讀從作文選或其他報刊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斷等等,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的機會。為了表現自己,在課外時間他們就會趣味盎然地尋找或寫出自己滿意的習作。又如開展作文競賽活動,競賽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由於競賽中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強,因而多數人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寫作一般比沒有比賽的情況下好得多。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好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機會。這樣不但可以調節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激發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進而大面積地提高習作的質量。
4、以導語、創設情境為突破口,激發寫作興趣。
我用導語激趣,創設情境激趣,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創設情境;可以利用圖片創設情境;可以利用語言創設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賞來創設情境;可以利用游戲來創設情境;可以利用生動的表演創設情境;還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創設情境等等,不管採用哪種方法,我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為最終目的來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培養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是指導學生作文邁向成功的基點。
二、注重充分挖掘課文中的習作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語文課本中,除了每個單元的作文訓練外,其實在課文課中也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可供學生進行創造性習作的資源,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陣地。因此我非常重視並挖掘這一不可忽視的習作資源,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寫出不同於課文的文章來。結合課文指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習作,其寫作訓練形式有:
1、情節擴展式。例如在學習《泊船瓜洲》後,我指導學生結合插圖與有關背景資料,以及作者當時的心境,進行對該詩的擴寫。這不僅訓練了學生創新寫作能力,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可謂一舉兩得。
2、情節收縮式。對篇幅長的課文可以讓學生進行縮寫。如縮寫《小英雄雨來》、《草船借箭》等文,從而教給學生寫作方法。
3、文尾續寫式。如根據《窮人》一課的結尾,我讓學生續寫《二十年後的桑娜一家》;根據《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的結局,我又讓學生續寫《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根據《凡卡》一文的結尾,我繼續讓學生續寫《凡卡寫完信後》。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4、多向改寫式。根據課文內容,有的可以改變人稱;有的可以改變敘述的順序;還有的可以改

⑺ 試議語文教學怎樣與社會生活結合

長期以來,由於片面強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別是受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教學模式化,教條化,功利化傾向嚴重。許多教師眼睛只盯著分數,一門心思摳「知識點」,讓學生整天掙扎於題海之中,不願花精力引導學生將語文學習與觀察社會,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結合起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往往被消磨殆盡,學起來耗時費力,效益低下。即便有的考得高分,也往往只能「玩」語言文字,人文精神卻嚴重缺失,難以做到和諧發展。這種「半截子」人才,怎能在改革開放中參與國際競爭?怎能滿足正處於快速、劇烈、深刻變革之中的社會之需求?又怎能為精神文明建設發揮積極的作用?作為對長期語文教學有關爭論和研究成果的總結和整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指出,在語文教學中「要密切聯系社會生活,注意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要加強課內外的溝通」這無疑對我們的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基於以上認識,我在使用語文新教材,進行語文教學時,力戒關起門來教書,注意「開門教學」,眼光不僅看著書本,而且隨時關注社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在課文教學中找切入點聯系社會
課文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或總結,總能在其中找到聯系生活的切入點。我十分注意把握這些切入點,在教學中將課文與現實社會聯系起來,從而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意蘊,又能對活生生的社會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比如文言文教學,我不僅注意字詞句式等知識的教學,還特別重視其中蘊含的中國文化的傳統,及其與當代社會的聯系。在教學新教材中諸子散文單元後,我就利用課外語文活動,舉辦了題為《儒家學說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的講座,除介紹了百家爭鳴中諸家學說概貌,儒家成為封建社會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識外。還著重分析儒家學說對當代中國社會,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積極影響和消極負累。從而幫助學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覺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遺產的情感,提高了他們觀察、分析社會的能力。
二、在各種語文活動中關注社會
語文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組織開展,使其成為聯系課堂和社會的紐帶。我堅持組織學生輪流每節課前作5分鍾演講,並要求內容要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學生從中交流自己對社會人生的觀察,思考和困惑,如國企脫困問題、農業改革問題、官員腐敗問題、社會中黑惡勢力問題、同學關系和男女交往問題……我在其中予以點拔和引導,從中增強學生觀察社會生活,並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三、引導和鼓勵學生寫作中反映社會生活
由於長期受僵化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寫作內容方面遠離生活,虛情假意,「三股文」盛行。這使我焦慮並深感緊迫。我在作文教學中,採取耐心指導、熱情鼓勵的辦法,引導學生觀察社會,思考人生,堅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努力,大多數學生能改變文風,寫出反映社會、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如,有一個學生在作文《賣西瓜》中,寫農民「老忠」家的遭遇:寄託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雨卻無休止地下,買瓜的老闆難覓,老忠只得忍痛簽訂了虧本的賣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時候,天氣奇好,瓜價攀升」,「老忠悶聲地抱瓜過秤,抱瓜上車」。「車開走了,老忠拿著錢,怎麼也笑不起來」。作文最後一段只一句「農民的出路在哪裡?」。我讀了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與同事說,結尾這一問,簡直是一個沉重的「天問」!是啊,「老忠」一家是我們周圍,乃至整個中國許許多多農民的一個縮影。文章反映的社會問題太復雜了——農業經營方式問題、農產品市場問題、農業基礎建設問題、增加農民收入問題、農民生活保障問題、農民素質問題……寫作的學生未必全考慮到這些,但其中的關注民生,思考社會,同情弱者……的情懷,不正是當代高素質人才的必備素質嗎?我將這篇作文列印出來作為範文,在評講課中熱情地介紹給學生,引導他們思考文中提出的社會問題。並高度地評價作者直面社會,積極思考的眼光。在學生中引起熱烈的反應和良好的影響。經過以上這些努力,我執教班學生對社會的視覺變得敏銳起來,人文素質有明顯提高。另一方面,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也因此大大增強,教學質量得以全面提高。在各次語文考試中,成績的進步處於學校同年級前列。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育與生活有什麼具體聯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