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殷商生活在哪裡

殷商生活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4-15 09:50:18

Ⅰ 商朝的始祖是誰哪裡的人

商族的歷史與夏同樣久遠,傳說簡狄吃了玄鳥的卵而生了商的祖先契。從契到湯共傳了十四代,恰好與夏相始終。商經過五百年而強大,最後經鳴條之戰滅掉了夏。

商湯之後,由太甲到太龍,是商朝鞏固和發展時期。湯的孫子太甲在位時還發生過伊尹放太甲的故事,此後商的統治很穩固。

盤庚在位時曾幾次遷都,最後定都在殷,所以商朝也叫做殷朝,遷都促進了經濟與文化的發展。

商朝基本上是王位世襲制,從兄終弟及、父死子繼到商後期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這也是後來周朝宗法制的重要基礎。同時,商的占卜也很出名,現存的甲骨文便是占卜的記錄。商王的統治僅僅限於狹小的
中央地帶,四周及邊緣地區是王室諸子及各族的領地,中央集權還沒有形成。

商朝的矛盾在中期後加劇,王權的爭奪尤為激烈,同時還有奴隸的反抗斗爭。紂王時用武力鎮壓,但最後引火燒身而滅亡了。商共傳十七代,三十五王,存在了約六百年。
商朝(前562年?—106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與夏、周並稱為中國的「三代」,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據傳說,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後代之一。

約在公元前16世紀,一個以鳥為圖騰的氏族——商在黃河下游崛起,其首領成湯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輔佐下,開始了伐桀的戰爭。先消滅了個葛、韋、顧、昆、吾等夏的盟國,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後又在有娀之墟與鳴條兩次大敗夏桀軍隊。成湯回師毫邑後,便正式即位為王,各路諸侯前來朝賀,商王朝正式建立。

成湯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後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經仲壬至太甲幾代執政時間都很短,商朝的大權實際掌握於伊尹手中。太甲即位後,不遵先法,胡作非為,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及至悔過,伊尹又親迎太甲回來繼續執政,商的統治又呈現出清明氣象。

太甲死後,傳位於其子沃丁,其後歷經太庚、小甲、雍、太戊四代,商朝統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執政期間,商朝才再度興盛起來,出現了繼成湯之後最好的政治局面,故商人稱太戊為「中宗」。

商朝中期的幾百年間,歷代統治者由於朝廷內部的分爭及經濟等各方面的原因,曾多次遷都:仲丁自毫遷於囂;河檀甲自囂遷於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遷奄;盤庚自奄遷殷。自盤庚遷都到殷起,商朝的國勢又開始上升。武丁即位後,大力選拔人才,任用傅說、甘盤、祖已等賢能志士,征服了周圍的各方國,大大的擴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為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段時間,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了空前的發展,達到商朝後期的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武丁之後的商朝,開始逐漸走向了衰亡。武丁之子祖庚、祖甲相繼即位後,在政治上沒有才能,又荒淫無道,致使社會混亂,民不聊生。而自祖甲之後的六個國王(廩辛、康丁、武已、文丁、帝已、帝辛)則比祖甲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帝辛(商紂王)時,商王朝終於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商紂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寵愛美女妲己,將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賢臣逐一廢除貶斥,將政務完全交給費仲等弄臣。為此,不僅朝中大臣、貴族反對紂王,而且諸侯和各方國也於商王朝離心離德。公元前一零二七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領導下,在牧野一舉擊潰商軍,從而結束了商王朝六百多年的統治。

商王朝經過六百多年的發展,在政治、經濟以及科學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我們考古出土的殷墟遺址來看,商朝已完全脫離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為定居。在殷墟中還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龜甲及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等物品。其中,在安陽發現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這說明商朝的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以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而在占卜龜甲上發現的甲骨文,被普通認為是商時代的文字,這是我們今天可以識別的最早的中國象形文字,為我們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商王朝共歷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後約四百九十六年。
商朝 公元前 1562 年 -- 前 1066 年

2 商人傳說是「帝嚳」之子「契」的後裔,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被「舜」封於商,開始興起。經過五百年的發展,到成湯時,已經成為以毫為都城的強大方國。在伊尹的輔佐下,成湯首先爭取眾多方國的支持,征討不歸順的方國,最後興兵伐夏,鳴條一站,夏桀兵敗逃至南巢而死,商朝建立。

商湯用武力消滅腐朽、暴虐的夏王朝,建立新的統治,是歷史的進步。新建立的商王朝,雖然在社會型態上與夏王朝並無區別,但是他的誕生,畢竟給古代社會內部注入了新的活力,健全了古代階級社會的機制。所以古書對商湯伐桀滅夏一事作了充分的肯定,認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周易.革》)。

商朝共三十主、十七世。由公元前1562年至公元前1066年。(商朝的世系年代無定說,此為一家之說)商的繼統法,是采兄終弟及制,無弟然後傳子。商湯的孫子「太甲」在位時無道,伊尹把他放逐而由自己攝政。三年,太甲悔過,又迎歸復位、勤儉愛民、諸侯親附,社會安定,被稱為守成之主太宗。此後,一直到第九位天子「太戊」,是王朝鞏固和發展的時期。在第八代商王「雍已」時,曾發生過有諸侯不朝的情況,太戊繼位,在「伊陟(音「智」ˋ)」和「巫咸」的輔佐之下,殷道復興,諸侯歸附,太戊被稱為中宗。

從第十位天子「仲丁」開始,商王室出現混亂。其後五代九王,多次發生廢除嫡子而另立弟弟或庶子,以及弟弟、兒子爭奪王位的權力斗爭,並且多次遷都。先是帝「河亶(音「膽」danˇ)」遷都於「相」,然後是帝「祖乙」遷都於「邢」。「九世之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力衰敗,諸侯不朝,各種矛盾交錯,危機四伏。「盤庚」為了挽救王朝的危機,將都城由邢邑遷至殷,並進行改革,推行成湯的政治,革除奢侈惡習,關心百姓,使局勢得以安定,政治,經濟,文化開始迅速發展。史稱「盤庚遷殷」。第二十二代商王「武丁」自幼在鄉間長大,了解民間疾苦和稼檣艱難。他從奴隸中慧眼提拔「傅說」為相,任人唯賢,大力改革政治,使貴族和平民都沒有怨言,並多次出兵平定了土方,鬼方等游牧民族的侵擾,大規模地對荊、楚用兵,商王朝的的勢力遠及四方,發展到鼎盛。

自二十四代王「祖甲」以後,社會矛盾加劇,殷王朝逐漸出現衰亂的景象。第二十七代王「武乙」無道,以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名為射天。後來他在河間打獵時,遭電擊而死。到第三十代王「紂」時,王權與貴族權勢的斗爭發展到了鼎點。紂王自持聰明,剛愎自用,文過飾非,淫虐無比,奢侈無度,醉生夢死,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作長夜之飲。紂王設炮烙之刑,大肆殘殺王公貴族。濫施酷刑,加重聚斂,使得諸侯、貴族和小民都相與反叛。紂王在危機日益加深時,還大規模地對周邊部族用兵,平定東夷,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加速了商王朝的滅亡。西方的周人乘機發展起來,終於滅掉了殷商。

商王朝王系表 (1766 B.C. -- 1122 B.C.)

成湯->太乙 -> 太丁 -> 外丙 -> 中壬 -> 太甲 -> 沃丁 -> 太庚 -> 小甲 -> 雍己 -> 太戊 -> 中丁 -> 外壬 -> 河亶甲 -> 袓乙 -> 袓辛 ->沃甲 -> 袓丁 -> 南庚 -> 陽甲 -> 盤庚 -> 小辛 -> 小乙 ->武丁 -> 袓庚 -> 袓甲 -> 廩辛 -> 武乙 -> 太丁 -> 帝乙 ->帝辛 (紂王)

Ⅱ 殷墟在河南哪裡

世界文化遺產殷墟王陵遺址,位於著名的洹水北岸,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與祭祀場所、舉世聞名的司母戊鼎出土地,被國際專家、學者贊譽為可與世界七大奇跡相媲美的「第二個古埃及。」郭沫若先生曾有詩雲:「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精闢概括了遺址的重要價值。
【世界文化遺產殷墟在河南哪裡?】
【殷墟地址】: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路1號
票務類型:成人票
門票信息:【同程價】:¥80 門市價:¥90
殷墟,三千年前的商代遺址,世界文化遺產,甲骨文和司母戊鼎出土地,絕對值得一游!門票80元,含宮殿宗廟遺址和王陵遺址、殷墟博物館3個景區,綠草茵茵,洹河環繞,景色非常美。

Ⅲ 殷商古都在哪裡

商朝起初定都於亳,即今日的河南省商丘市,之後遷都於殷,即今日的河南省安陽市。商朝自建立以來就頻繁遷都,直至盤庚遷殷後,國都才真正穩定下來,因此商朝又被稱為「殷」或「殷商」。

殷商古都在哪裡

商朝的歷史長達五百多年,前後共經歷了「先商」、「早商」、「晚商」三個階段。

盤庚是商朝的第十九任君王。因盤庚繼位時,國勢動盪不安,於是他毅然決定遷都至殷,並開始推行商湯的政令,從此商朝國勢再度振興。

Ⅳ 製表:寫夏朝,商朝,周朝距今時間、地點、建立者、定都(今在哪)

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年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距今時間
約4087年至3617年
地點
夏朝是城邦聯盟到封建國家的過渡期,因此沒有明確的疆域。夏氏族與其他城邦的關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國與朝貢國一樣,但又有些方國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諸侯國,故僅能以勢力范圍來表示其影響力。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親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朝的核心領土范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安徽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當時夏的勢力延伸到黃河南北,甚至長江流域。

夏朝早期,夏族主要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內地區活動,沿汾水、河水向東南方向遷途,晚期至河南中部伊、洛河流域。《國語·周語上》謂,「昔伊洛竭而夏亡」,可見伊洛河水對夏晚期都畿的重要性。
對於夏朝的行政區,世傳為「九州」:
冀州,夾右碣石入於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貢道必經之處。(今山西、河北省境、遼寧西部。)
兗州,浮於濟、漯,達於河。(今山東西部、河北東南角。)
青州,浮於汶,達於濟。(今泰山以東之山東半島。)
徐州,浮於淮、泗,達於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蘇、安徽以及山東南部。)
揚州,沿於江、海,達於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蘇、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
荊州,浮於江、沱、潛、漢,逾於洛,至於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北之湖南以及江西西北端。)
豫州,浮於洛,達於河。(今河南省境、湖北北部、陝西東南、山東西南部。)
梁州,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今四川以及陝西、甘肅南端。)
雍州,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
建立者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號夏。並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
定都
都城變遷
首領 居地 今地
鯀 崇 今河南洛陽嵩縣
大禹 陽城 今河南鄭州登封告成鎮
陽翟 今河南許昌禹州
平陽 今山西安邑或晉陽
啟 陽翟 今河南許昌禹州
太康、中康 斟鄩 今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
相 商丘 今河南商丘睢陽區
帝丘 今河南濮陽南
羿 鉏 今河南滑縣
羿、寒浞 窮石 今河南洛陽南
少康 綸城 今河南商丘虞城縣利民鎮東南35里
夏邑 今河南商丘夏邑縣
帝丘 今河南濮陽南
杼 原 今河南濟源西北2公里廟街原城
杼、槐、芒、泄、不降、扃:
老丘 今河南開封祥符區國都里村
廑、孔甲、皋、發:
西河 今河南安陽東南
桀 斟鄩 今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

商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殷墟的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朝時期,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距今時間
約3617年至3063年
地點
商朝的勢力范圍大大超過了夏朝。《史記·吳起列傳》記載商朝疆域「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商朝疆域,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東到海濱。 除了包括夏所屬長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蘇,陝西的一部分,還可能包括陝西江蘇的剩餘土地,遼寧,甘肅,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
據《尚書商書》記載,「自契至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八遷的地點,歷來說法不一。大體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不出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圍。有人認為鄭州商城、偃師商城都可能是湯都西亳。成湯滅夏至盤庚五遷,始居於殷。「
建立者
商湯(約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湯,子姓,名履,古書中說:「湯有七名」。見於記載的有:湯、成湯、武湯、商湯、天乙、天乙湯(殷墟甲骨文稱成、唐、大乙,宗周甲骨與西周金文稱成唐),河南商丘人,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主癸之子,商朝開國君主。
商湯原是夏朝方國商國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輔助下陸續滅掉鄰近的葛國(今河南寧陵)以及夏朝的方國韋(今河南滑縣,即後來大彭)、顧(今河南范縣)、昆吾(今河南許昌)等,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成為當時的強國,而後作《湯誓》,與桀大戰於鳴條(今河南封丘東),最終滅夏。經過三千諸侯大會,湯被推舉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西南),定國號為「商」,成為商朝的開國君主。
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經驗教訓作《湯誥》,要求其臣屬「有功於民,勤力乃事」,否則就要「大罰殛汝」。對那些亡國的夏民,則仍保留「夏社」,並封其後人。湯注意「以寬治民」,因此在他統治期間,階級矛盾較為緩和,政權較為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詩·商頌·殷武》稱:「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商湯為商國君主17年,作《湯誓》後自號武王,建立商朝後又在位12年。百歲而崩,廟號太祖,因其長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繼位。葬處據傳有六處,說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定都
亳(商丘)、殷(安陽)
商朝五六百年間曾多次遷都,大部分都城都在河南境內。在河南的安陽市發現了殷墟,其他地方也發現商朝文化遺存。

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
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於渭河流域(陝西關中地區),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後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一說是陝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另一說位於陝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兩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上仍採用古漢字,在民間記事仍以龜骨和牛骨刻字記事為主,王室則以新興的錦帛等記事為主。周朝行分封制(封邦建國),周王為「天下共主」。
距今時間
約3063年至2273年
地點
當時周朝疆土北方封國燕,已到達了今遼寧喀左、朝陽一帶,西面至今甘肅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帶,東面的封國齊魯到了山東半島,南至漢水中游,東南抵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勢力所及還可能到達了巴蜀一帶。
在成康之治這個時間段中,周朝進入了前期興盛的一段時期中,此時周朝的領土,東北抵遼東半島,西北到達陝西南部一帶,南直取長江,這個時候周朝的疆域最為廣大。
建立者
周武王姬發(?―前1043年),姬姓,名發(西周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陝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在位15年。其正妻為邑姜。
約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發繼位,號為武王,沿用「受命」年號。武王繼位後,繼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受命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行在朝歌,討伐暴君紂王統治下的商朝,是為牧野之戰。殷商大敗,紂王自焚於鹿台,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
武王克殷三年後(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時年四十五歲(一作五十四歲),葬於周陵,為後世尊崇為古代明君。
定都
鎬京 雒邑
鎬京
豐京和鎬京一起並稱為「豐鎬」,是西周王朝的國都,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期的城市,作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稱宗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周文王滅崇(位於陝西關中,夏禹之父鯀所封之地)後,在灃水西岸營建豐京(今西安西南),將都城從岐周遷至豐京;周武王時在灃水東岸建立了鎬京,即《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豐京是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鎬京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合稱豐鎬。
豐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宏大,布局整齊的城市,開創了中國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寬暢、宏偉的先河,建構了中國城市平面布局的總規制,成為後來城市總體布局的典範。豐鎬兩京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城市,也是周禮的誕生地。
豐鎬遺址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馬王鎮、斗門鎮一帶的灃河兩岸,豐在河西,鎬在河東。考古已經基本確定了豐鎬的城址和遺址面積,通過多學科的精確定位,確定了豐鎬兩京的遺址面積總計近17平方千米,是一個巨型都城遺址。
雒邑
洛邑,是周朝國都洛陽的古稱,河南洛陽「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邑」。《尚書》稱「土中」、「洛師」 、「洛邑」 、「新邑洛」、「東國洛」。周朝金文稱「成周」、「中國」、「王城」等。洛邑瀍水東西兩岸分別為成周城和王城。
洛邑為周武王定鼎之地,周成王「宅茲中國」之處。周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營以為都,是為成周洛邑。武王伐紂成功後,就著手在國家的中央建立新都,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兩年之後,武王疾歿,周成王繼位。接著,周公奉旨東征平叛,營建成周城。西周時期王城(洛邑)為周朝的宗廟宮殿區,成周城為殷遺民聚居區。東周時期,周平王遷都洛邑,至周敬王時發生「王子朝之亂」,周敬王動遷避居瀍水東的成周城(位於今洛陽白馬寺以東)。新城沿用「成周」之名,俗稱「東周」;舊城稱為「王城」,俗稱「西周」。從此成周與王城分為兩地,但都在洛陽市附近。到周赧王時,周王才遷回王城舊都。

Ⅳ 商王朝的國都在現在那個城市

商朝建立時的都城在殷(今河南省安陽市)。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5)殷商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1.據文獻記載,商代曾五次遷都。《竹書紀年》記載,商王仲丁「自亳遷於囂」、河甲「自囂遷於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遷於奄」、盤庚「自奄遷於北蒙,曰殷」。不過考古學家至今只發現了偃師二里頭、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和安陽殷墟四個都邑遺址。

2.商朝,又稱殷、殷商 ,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朝代。商代的國土不是一個彌合的整體,而是以都城(大邑)為中心,四周遠近散布著幾個或幾十個屬於商朝的諸侯「據點」,商朝的國土是疏而有漏,這就是早期大地域國家的政治地理形態。

在商丘、安陽。
商丘,簡稱商、宋,古稱宋城、應天府、南京等,位於河南省東部,隴海、京九兩大鐵路干線在此交匯,東臨淮北、宿州,西扼開封,北接菏澤,南襟周口、亳州。2014年末,全市轄2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6個縣,總面積10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5萬人。
安陽,簡稱殷、鄴,是河南省地級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匯處,西倚太行山,東連華北平原,北鄰邯鄲,南接鶴壁、新鄉。

Ⅵ 商朝滅亡後,其族人都跑到哪裡去了呢

牧野之戰後隨著商朝的滅亡,其族人歸宿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以紂王兒子祿夫為首的被允許繼續留在商朝首都生活;後裔被分封到宋國、衛國。

第二類,以箕子為首的商朝遺老遺少,向東到了朝鮮附近,和當地土著建立了箕子候國;

第三類,繼續抵抗,最終被滅;

第四類,商朝滅亡前跟隨太師疵,少師疆等人投奔周朝。

下面詳細介紹幾類人最終的歸宿。

第二類:繼續抵抗,直至戰死,有部分人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終被殺死。據記載商朝滅亡後,還有90多家商朝諸侯不願意投降,被周陸續剿滅,斬首數十萬。

Ⅶ 商朝的都城在哪裡

殷(今河南省安陽市)。

商朝前期屢屢遷都,直至盤庚定都於殷(今河南省安陽市),以後再沒有遷都。商代出現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於青銅器上,亦稱「銘文」)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有系統性的文字元號。

中國傳統歷史學關於商朝的詳細文獻記載資料多來自於其一千年後的記錄,主要有東周的《竹書紀年》和《尚書》,西漢司馬遷的《史記》。

(7)殷商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遷都。其中只有安陽殷墟是盤庚以後諸王世的都城,學術界對此看法比較一致[2]。安陽殷墟遺址於20世紀上半葉被發現後,出土的甲骨文幾乎完全印證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商王世系。

近代,在上古被普遍看作蠻荒之地的非中原地區,如成都、廣漢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寧鄉的炭河裡遺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證明,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文化。

Ⅷ 殷商的舊址是在現在中國哪個地方

人類就通過發掘文物來探尋歷史,這期間,不僅出土了許多歷史遺物,還發現了先輩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


此外,殷墟文物有的是華夏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蘊藏著殷代先民們的創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以至於,考古專家評價道:殷墟“發掘著一個典型的奴隸社會”,它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銅器三個要素”,“是一個燦爛的中國文明”。

Ⅸ 商朝起源 商朝起源於哪裡

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的國都定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

(9)殷商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疆域

商朝的勢力范圍大大超過了夏朝。《史記·吳起列傳》記載商朝疆域「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 。」

商朝疆域,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東到海濱。 除了包括夏所屬長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蘇,陝西的一部分,還可能包括陝西江蘇的剩餘土地,遼寧,甘肅,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

商王朝遠未形成後世的統一的大帝國,其疆域只是大致的勢力范圍,所能直接控制的主要是今河南省的北部和中部,其若干方國則只是商勢力的據點,商的控制力是比較薄弱的。

Ⅹ 商朝建立時的都城在哪裡現在有是哪裡

商朝建立時的都城在亳,在現在的商丘。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在商湯滅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部落,在黃河下游一帶繁衍。商朝確立統治,就在亳(河南商丘)建都。

統治階級貪婪本性,決定了王室內部為權力和利益斗爭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記·殷本紀》中記載;「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從仲丁算起,經九世正好到盤庚時期,說明這一期間商王室內部為爭奪王位,內亂不止,致使外患不斷。

商朝五六百年間曾多次遷都,大部分都城都在河南境內。《竹書紀年》記載,商王仲丁自亳(河南商丘)遷於囂、河亶甲自囂遷於相、。《史記》記載祖乙遷邢(河北邢台),遷庇、南庚「自庇遷於奄」、盤庚「自奄遷於北蒙,曰殷」。

(10)殷商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在河南的安陽市發現了殷墟,其他地方也發現商朝文化遺存。關於商朝的信息多來自於其後面的周朝,漢朝司馬遷的《史記》,以及商朝金文和安陽甲骨文的記載。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

安陽的殷墟遺址於20世紀上半葉被發現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幾乎完全印證了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商王世系,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

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蠻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區,如成都、廣漢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寧鄉的炭河裡遺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證明,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存在發達的文明。

閱讀全文

與殷商生活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