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如何幫助孩子更快適應中班生活

如何幫助孩子更快適應中班生活

發布時間:2022-09-21 23:33:09

❶ 家長該如何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

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在最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的內心都是感到排斥跟抗拒的,畢竟每個孩子在上學之前每天都是跟父母家人待在一起的,去到幼兒園之後就等於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除此之外就是這里沒有自己最親近的人,所以孩子的心裡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會抗拒的,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小朋友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哭的原因。

二、幫助孩子結交新的朋友。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家長可以幫著孩子去結交一些新的小朋友,其實最好的就是讓孩子跟自己的朋友一起上一個幼兒園,這樣到了學校之後孩子對周圍的環境就不是完全陌生的了,而且有了新的朋友之後孩子的心思就都在跟朋友玩這件事情上,就不一定會在排斥上學了。

❷ 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

早一點認識幼兒園

家長應對幼兒園有較全面的認識,了解孩子入園的細節,帶孩子認識幼兒園,讓他們喜歡上幼兒園。
全面了解幼兒園。家長要全面了解幼兒園的辦園理念、辦園規模、辦園特色、教師情況、作息時間、接送須知等內容。關注其中的一些細節,在了解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
參觀幼兒園環境。為了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家長可以常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走走,讓孩子知道這就是自己要去的幼兒園。看看幼兒園里漂亮的大型玩具,看看哥哥姐姐在上面快樂遊玩,讓孩子產生去幼兒園的慾望。家長還可帶孩子進入幼兒園參觀,熟悉班級環境,讓豐富的玩具、漂亮的環境設計、舒適的小床吸引孩子,減少孩子入園時對新環境的陌生感。
瀏覽幼兒園網站。現在很多幼兒園都建有自己的網站,欄目齊全,內容豐富。家長可以常和孩子一起瀏覽幼兒園的網站,欣賞幼兒園里孩子們快樂的活動畫面,向孩子介紹活動的內容,告訴他們:「寶寶馬上要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也可以在這里看見你的照片了。」慢慢地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嚮往。

聽聲音
2
早一點熟悉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生活和家庭生活有諸多不同,家長應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孩子熟悉幼兒園生活,逐步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讓他們盡快適應新的生活。
調整作息時間。孩子在家與在幼兒園的生活規律有所不同,例如在家孩子不想午睡,可以不睡,或晚一點睡,可在幼兒園有固定的午睡時間。家長需要了解幼兒園作息制度,熟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根據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幫助孩子調整作息時間,使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幼兒園生活有較好銜接。
培養規則意識。有些孩子在家以自我為中心,隨意性強,規則意識差。入園前,家長可以提前幫助幼兒樹立初步的規則,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共同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如飯前便後要洗手、好吃的大家分享、好玩的大家一起玩、玩具要收歸等。家長在孩子面前要言行一致,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提高自理能力。家長要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在家裡,家長通過關注孩子的動作與神情了解孩子的需求。入園前,家長可以適當延緩自己的回應,讓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我要喝水、我要小便……當孩子能夠說出自己的需求時,家長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家長還要教孩子學習簡單的生活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孩子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重要基礎,如自己握勺子吃飯,洗手,擦嘴,穿脫鞋子和簡單的衣服等。在家裡,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先去嘗試,要教給孩子准確的操作方法,孩子在做的時候,家長要有耐心,學會等待,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時間。孩子自理能力強,適應新環境也就較為容易。

聽聲音
3
早一點產生安全感

孩子在家,時時刻刻都有家人陪伴左右,並得到他們的細心呵護,家人給了他們很大安全感。來到幼兒園,對老師、小朋友和環境都不熟悉,因此,家人要提前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重視第一次家訪。很多幼兒園都會在幼兒入園前組織老師家訪。家訪是父母、孩子與老師溝通的好機會,家長要安排出時間,盡量家人都在家。家長要考慮好咨詢老師的話題,要如實反映孩子的喜好、自理能力及一些特殊情況,如孩子有過敏史,過敏源是什麼,孩子平時不愉快時會有攻擊性行為,其他的特殊關照等。家訪中,家長、老師和孩子最好一起拍攝合影,家中留幾張,平時可以經常讓孩子認一認,盡快熟悉自己的老師。幼兒園班級里老師也會貼一張,以便孩子入園後能看到自己和老師的照片,這樣逐步讓孩子產生安全感。
常和小朋友交往。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和准備一起入園的小朋友交往,讓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玩具、食品,幫助他們建立友誼,成為好朋友。當孩子們來到幼兒園,找不到自己的親人時,還能和自己熟悉的小夥伴一起玩。
關注特殊的孩子。對於個別特別戀家的孩子,家長要事先和老師溝通,准備一些孩子喜歡的、平時常用的物品,讓他們帶在身邊,如有的孩子不肯獨自午睡,可以讓他帶個喜歡的玩具,陪他一起睡,有的可以帶上孩子在家午睡時蓋的小毯子,讓他們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❸ 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

眼看幼兒園馬上就要開學了,父母內心的忐忑一天比一天多,不知道孩子能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對於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父母除了能夠幫孩子做好實際的准備工作之外,其實還可以幫助孩子去適應即將到來的幼兒園生活。

上幼兒園就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走向獨立的第一步,如果這一步邁得好,孩子今後的人生之路會走得更順暢,上幼兒園就是集體生活的開始,將來上小學初中高中直到大學的第一個關鍵期。

孩子從家裡的焦點變成了集體中很普通的一員,自然會有不適應,幼兒園就是幫助孩子做好身份轉變,來告訴孩子世界不是永遠都圍著自己轉的,自己也不會永遠是大人的焦點所在,因為還有許許多多和自己一樣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長大。

幼兒園也是孩子社交技能鍛煉的最好場所,一個人的情商從幼兒園階段開始有了逐漸發展的趨勢,因為在集體生活中如果不會為別人著想是不會受歡迎的,在幼兒園中孩子會逐漸學會如何與同齡人打交道,如何交朋友。

如何讓孩子充分享受幼兒園的生活,更好的鍛煉自己,不僅能掌握老師傳授的知識和生活技能,還能提高情商和與人交往的經驗?

這一切的基礎都要在孩子愛上幼兒園,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之後才能實現,但現實卻是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對於上幼兒園這件事有明顯的抗拒心態,甚至有的孩子聽到「去幼兒園」這幾個字就開始流眼淚,所以關鍵是縣要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才是當務之急。



孩子不去幼兒園表現都差不多,但是原因卻有很多。

❹ 孩子在幼兒園上中班,應該培養孩子哪些好習慣有哪些方法

孩子在幼兒園上中班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注意去培養孩子一些好的習慣,首先可以去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其次也要去培養專心吃飯的好習慣,尤其是在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要讓孩子邊吃飯邊玩玩具。還有要去培養孩子遵守規則和秩序,比如幼兒園老師讓排隊的時候應該怎樣去排隊,同時在課堂上需要遵守什麼樣的秩序,這些都是要讓孩子學會的。而這些好的習慣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孩子學習的,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最後在幼兒園時期,作為家長一定要逐步的去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夠對孩子未來工作和生活起到一定的作用。

❺ 如何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很多家長迷信,認為孩子的適應力是很強的,直接往幼兒園一丟就好了。其實,孩子初次從家庭融入社會,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如果家長沒有引導好,即使孩子看上去心理已經平靜了,但在心底還是會留下陰影的。

總之,有充分安全感的孩子,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所以,讓孩子有安全感,就是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第一步。

❻ 如何培養中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培養中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培養中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人格的健全也是孩子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有很大影響的,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與生活,為大家分享如何培養中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何培養中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1

一、培養幼兒能安靜地進餐,學會使用餐具,進餐時坐姿自然,保持桌面的干凈,並能夠基本做到不挑食。應該說吃飯對於幼兒來說都很困難,他們喜歡吃的飯菜簡直太少了,這與他們平時吃零食有直接的關系。作為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幼兒正確的進餐習慣,飯菜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吃或不吃,可以用鼓勵的語言激勵他們:「寶寶真棒,今天吃了這么多的食物,一定長大個,不生病。」對於寶寶挑食,家長最頭痛了,只要耐心地變換口味給孩子做飯菜,並隨時採取講故事、說兒歌等方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相信一定會有好的效果。

二、培養幼兒能夠主動飲水。這里所說的「水」指的是白開水。現在,許多家長會給孩子喝很多的果汁飲料,殊不知這對幼兒的身體非常不利。我們提倡讓孩子喝白開水。當然,白開水沒有味道,孩子不喜歡喝,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喝水比賽,看看誰喝得多,告訴孩子,如果喝水喝得多,「水寶寶」便喜歡他,和他做好朋友。

三、培養幼兒主動入廁。很多家長對孩子不放心,擔心孩子自己脫褲子、擦屁股完成不了。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鍛煉,您不給他機會,孩子永遠成長不了。作為家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們是很聰明的。在教幼兒擦屁股時,家長可以先示範,然後讓幼兒自己練習,這里一定要強調孩子從前往後擦。

四、培養幼兒自己穿脫衣服、整理衣服的能力

1、用一些生動形象的兒歌來指導孩子,易於孩子接受。

策略:

①和孩子一起穿衣服。通常孩子都喜歡模仿大人的樣子,如果家長和孩子一起穿衣服,不僅可以使孩子學到正確的穿戴方法,而且也可以使學到對付繁忙生活的經驗。

②尋找適當的時間練習。早晨時間短促,並不是訓練的好時機,所以家長可以在休息天的白天找個清閑的時候,讓孩子邊念兒歌,邊練習。

③在家中建立獎勵機制,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溫馨提示:

①衣服:為寶寶准備直接套頭就能穿的、較寬松的或是V領的、肩上扣扣子的衣服。

②褲子:寶寶穿的褲子宜較寬松,褲頭不應太緊的。緊身褲或是背帶褲在幼兒活動時會有諸多不便。

③鞋子:寶寶的鞋子最好是用魔術貼由里往外拉過來一貼即可的,不需要穿過任何的小洞洞。

自己穿脫衣服並整理好一開始對小孩的幼兒來說是一件難事,但是通過家長和老師不斷地示範指導,兒歌引導,很快孩子就能自己穿脫衣服並整理好了。個別能力差的孩子家長只能助他一臂之力,不能包辦代替。

五、培養幼兒正確的洗手習慣。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在游戲中讓孩子邊聽音樂邊按節奏洗手邊念兒歌:「濕濕手,擦擦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再用水來洗一洗,一、二、三,甩三下。」幼兒較快地掌握了正確洗手的方法。

生活中還有其他的生活常規,比如漱口、擦嘴、午睡等等,都需要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細心培養,分解每個動作和細節,做給孩子看。家長要調動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幼兒喜歡的語言讓他們樂於接受。對幼兒常規培養得越早,孩子在入園前掌握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強,家長就不用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寶寶的自身能力也會得到充分發展。

溫馨提示:

1、與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統一思想認識,講究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會通過家長會、教室外的《家長之窗》、幼兒的成長檔案等途徑向大家宣傳主題活動的進展情況、每周的活動安排等內容,讓家長能夠了解。

2、請家長為孩子提供方便,衣裝輕便,便於孩子操作,並在家裡進行同步培養。比如:

3、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一起打掃房間、一起收拾碗筷。父母和孩子一起勞動可以提高孩子的勞動興趣,融洽家庭氣氛,密切親子感情,還能培養孩子的協作精神。與孩子一起勞動時,父母應以身作則,並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孩子,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正確的引導下,通過家長配合,共同努力,相信經過小班一年的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只要放開我們關愛的雙手,給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相信孩子,經過磨練他們一定會像一隻只雄鷹展翅翱翔,搏擊長空。

如何培養中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2

一、 小小班工作從這做起。

根據「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則。孩子長到兩三歲,便有了強烈要求「我自己」的獨立願望,我們要因勢利導,開始培養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和基本習慣。然而現代家庭的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各方面的投資越來越多,卻忽視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對孩子過份寵愛,事事包辦代替,成了孩子獨立性發展的最大障礙。進入幼兒園後,許多幼兒不會獨立進餐,不會自己洗手、擦臉,不會自己解小便,穿脫簡單衣服等。因此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擺在我們老師面前的重要任務。

二、對2-3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原因分析

第一,家長過度愛護,許多應該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長習慣包辦代替,親歷親為。孩子是家庭中的「小太陽」「小皇帝」「心肝寶貝」,在家許多大人圍著他轉,哄他們開心,認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因此許多小朋友吃飯要喂,有些爺爺奶奶為了哄好孩子一餐飯,要跟著走好多路,或邊喂飯邊讓孩子看電視;幫他們解小便,穿脫衣服,大人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事。卻不知處處包辦代替,孩子的獨立願望會漸漸消失,養成依賴心理,從而導致發展遲緩。

第二,認為孩子小、能力差,以後學習也不晚。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孩子的這些請求:「我來洗,我來拿,我自己……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還小,不會做。」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到了一定年齡,自然而然地就學會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現在孩子小,不必急於讓他們自己動手,而且越小越難教,孩子大了,學得也快。因此這樣教養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動手的事,幾乎全由大人包辦,養成了嚴重的依賴心理,使得在各方面的發展,與其它小朋友都有明顯的差距。

第三,怕麻煩,嫌孩子動作慢,或吃得臟

由於小朋友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協調還不夠。讓孩子自己吃飯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長嫌臟,認為還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結果手沒洗干凈,還弄濕了衣服,家長後悔沒幫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結果衣服穿反了,還要重穿,耽誤了上班時間……。所以許多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做,不如自己做,節省時間,減少避免麻煩。其實,家長這種拒絕孩子動手做,包辦代替的做法,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礙了能力和獨立性的發展。

三、培養2-3歲幼兒自理能力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2-3歲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通過幼兒的學習參與、訓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利於他們動作的發展。2-3歲的幼兒又是能力培養的最佳期,良好的生活能力將使其終身受益。因此結合2-3 歲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必需明確:

(一) 培養2-3歲幼兒的自理能力是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需要。

幼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置身到一個新的天地,擴大了生活圈,新的環境,好玩的玩具,強烈地吸引著他們的好奇心,他們喜歡在幼兒園學習、生活。但不會洗手,不會吃飯,不會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問題,使他們不能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二)培養2-3歲幼兒的自理能力促進了幼兒的大小肌肉群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

著名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動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練習的課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其責任感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2-3歲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將促進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發展,和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如吃飯,幼兒不僅學會手喂飯的動作技能,還發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靈活性及手眼協調性。所以孩子每學一項動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動作協調性也將得到相應的發展。

(三)培養2-3歲幼兒自理能力有助於培養孩子成獨立自信,不依賴成人的性格。

2-3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要學會獨立用勺吃飯,拿杯子喝水,會洗手,會穿脫簡單的衣褲等,然而剛開始時孩子不會穿衣服,袖子伸不進,鈕扣扣不好,在家裡都由成人幫助。上幼兒園該自己學著穿了,鈕扣洞對不齊,硬是對上一遍,二遍,直到對齊,褲子拉不上,硬是哎喲,哎喲用力拉,直到穿上為止。在孩子學習自理能力技能過程中,老師給予適當的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勇於面對困難,敢於克服困難,去爭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獨立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這種堅強、獨立、自信,正是適應未來社會的高素質人才的良好個性品質。

(四)把生活能力的培養與家長工作聯系起來。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要做好小朋友的培養和訓練,離不開家長的配合。為此,我們把每月的培養目標,寫在家園聯系櫥里,交待內容,讓家長了解。同時請家長為孩子提供方便,衣裝輕便,便於孩子操作,並要求家長在家裡進行同步培養。召開家長座談會,向家長宣傳孩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談談培養方法和孩子們的進步等,並傳授一些教學技巧,我們還特地為每個孩子設計了一個漂亮的小鳥,小鳥中有孩子的照片,當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自理能力達到要求或有所提高時,即在他的小鳥上貼上相應的顏色的羽毛,比比誰的小鳥最漂亮。這樣即注重了孩子的個體差異,又為孩子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家長對孩子的發展情況一目瞭然,並能督促家長積極地與老師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不少家長說:「孩子入園後,獨立意識強了,許多事情都願意自己動手做,老師讓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敢自理能力。」

在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陳鶴琴先生十分重視小兒的習慣的培養,認為「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終身受其罪。」培養幼兒的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能為其一生奠定基礎。小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性。如何使2-3歲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還需繼續研究,從而更好地完成托班幼兒的保持任務。

如何培養中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3

一、在幼兒園系統的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幼兒的獨立性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也獲得自身的發展。記得一個教育學家的.一句話:「我看過了,我忘記了;我聽過了,我記不清了;我做過了,我就記住了」這充分說明了動手對幼兒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培養獨立性中一定要重視「做」的過程。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讓幼兒為家庭做一些小事等,提供鍛煉他們獨立性的機會。兒童自身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應尊重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幼兒進行能力的培養。

1、利用生活活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在幼兒園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就必須重視生活活動中的培養。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採用了不同的教育引導形式,盡多的採用了示範、榜樣教育等形式,讓孩子在自己觀察學習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

2、利用學習活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在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過程中,我們的老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選擇一些適當內容的學習活動,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例如利用故事中人物的活動誘導幼兒懂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3、利用游戲活動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寓教於玩、寓教於樂,通過游戲使幼兒自己組織並展開游戲,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幼兒游戲既是幼兒認知、個性、情緒、社會交往能力等發展的途徑、手段,也是幼兒發展的真實寫照。在游戲中,幼兒既能操作各種材料,又能與同伴交往,其動作、言語、思維、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家園攜手,發揮家庭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優勢

「家庭是孩子永遠眷戀且不停課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老師永不卸任的」。中國的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年紀小,事情做不好,什麼也不讓孩子做。長此以往,孩子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人。被中國科學院勸退回家的碩博連讀生魏永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去做一切,讓孩子有點生活能力。「 手是思維的鏡子,是意識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創造者」楊振寧博士說:「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後,科研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造精神強。」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是一對孿生兄弟。動手能力強,創新能力就強,動手能力弱,創新能力就弱。幼兒園必須與家庭攜手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1、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的發展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也是幼兒園實施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保證。要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們必須端正教育觀念,這樣才能促進幼兒的發展進步。在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時,家長要遵循孩子的年齡特徵和生長發育規律。(一)是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要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多關心多鼓勵指導,時間久了,幼兒自然就能自覺地和大人的要求保持一致。(二)是要嚴格要求幼兒。幼兒往往是抓住家長的弱點提出的各種不合理的要求,作為家長在情緒上要表示理解,但在行為上要堅持對他們的約束,不能有任何遷就的表示,態度要堅決。(三)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利用幼兒易於被其他新鮮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幼兒的注意力從不合理的事情上轉移開,以免他們受到錯誤的誘導。(四)是家長要想辦法使幼兒擴大視野,增長見識,幼兒知識多了,就會改變自己過去一些錯誤的做法。

2、在生活中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在家庭中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就必須重視在生活中的培養。家長對孩子要放手,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做點家務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對於一些孩子不會做的事,家長可以耐心地輔導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會得到發展。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過程中,家長要採用正面教育,否則就會傷害幼兒自尊心,從而使教育適得其反。

3、家長要積極配合幼兒園,與幼兒園教育同步。

家長在家中對幼兒實施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同時,要與幼兒園老師保持溝通,這樣可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進度及幼兒在幼兒園的一些表現等,從而積極配合幼兒園,達到家園同步教育。家長可以擴大幼兒的交際面,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也可以通過立規矩以及讓幼兒參加感興趣的活動來幫助他們學會處理事情的能力。家長對幼兒過於溺愛、嬌慣、放任、遷就;或者對幼兒簡單粗暴,無視幼兒生理、心理的發展;或者無視幼兒的興趣、愛好,對他們一味限制,要求他們絕對服從等等,這些都不利於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4、幼兒自理能力的發展與家庭教育方式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資源,應把家庭教育的重點放在家庭教育中資源的創設及合理地使用這些有效的資源上,創設和諧的家庭氛圍,親密親子關系,建立民主、平等、積極向上的家庭精神環境,拓展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以利於孩子獨立性的發展。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這一科學論斷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認可。教育幼兒,培養幼兒健康、健全的人格,是每一個家長和幼教工作者需要長時期學習和研究的課題,孩子是最生動、最豐富、最精邃的研究對象,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更多地了解他們,理解他們,對他們既要有愛心,還需有誠心和耐心和恆心。總之一句話,愛,絕對不能寵;愛,也應有度。

❼ 老師如何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一、做好新生入園適應
1、標記第一個屬於自己的東西

將認識標記安排在幼兒與家長共同來園熟悉環境的時候。老師事先將每位幼兒的標記製成卡片,由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標記圖案佩戴胸前。標記成為幼兒來園後第一個屬於自己的東西,孩子們非常喜歡。

2、床位、座位自選

入園幼兒可隨意選擇小椅子,和自己喜歡的小夥伴坐在一起。對於睡覺床位的選擇則尊重家長和小朋友的意願,將相識幼兒的床鋪安排在一起。教師還根據不同幼兒的睡眠習慣,允許幼兒和自己喜歡的物品、玩具一同入睡。

3、小食品的安慰

年齡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轉移其注意力很有效。當孩子哭鬧較厲害時,老師將事先准備的小食品分發給他們(量不能多,以免影響正餐),孩子吃著自己平時熟悉的等食品時,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樣,一個個喊著:「老師給我,我不哭了。」

新生入園,幼兒教師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好方法
二、良好常規的培養
1、設立規則明確、要求統一

良好的常規是在不斷鞏固中建立的,兩位老師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們就有了標准,如搬椅子的姿勢一定要兩邊手,聽到哪種音樂就坐在哪種線條上。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動,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如小班幼兒收玩具,總是隨便亂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錦菜一樣,每一種都有,老師具體提出要求並做示範,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塊一塊地拿。幼兒學會輕放的方法後,再逐步要求幼兒快,並學習收得快的方法:兩只手同時收;將幾塊相同的積木疊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幫別人收……

3、要注意常規設立目標的循序漸進

常規培養不能只追求即時效果,如培養幼兒穿脫折疊衣服的常規培養我實施的「序」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培養目標是:認識自己的衣服和正反,會脫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學期的培養目標是:在老師幫助下會穿脫衣服,初步學會扣紐扣,初步有放整齊的意識。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的培養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適應、熟悉為主;後半學期:以初步遵守為主。小班下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鞏固、提高為主;後半學期:以樂意遵守為主。

4、採用兒歌等藝術形式培養良好的常規

在培養和訓練孩子們正確洗手環節中,孩子們不是把先後順序弄錯,就是細節達不到要求。我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編洗手歌:「吃飯之前要洗手,輕輕擰開水龍頭。先把小手打打濕,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凈。」這樣既可讓孩子熟練地掌握要領又可把握動作的先後順序。

5、不要吝嗇表揚和鼓勵

注重情感教育,經常與孩子談「愛」,把「愛」融進一天活動當中,如吃飯好、睡覺好、來園不哭、有禮貌的孩子,老師經常會說:「寶貝,真乖,老師愛你」。注意捕捉幼兒在園一點點的進步,及時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揚他,親親他的小臉或摸摸他的頭以表示鼓勵或獎勵小貼貼。

❽ 教師如何幫助中班幼兒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心得體會

一、做好幼兒入園的前期工作
幼兒入園之前,教師要做好家訪工作,了解幼兒的性格、愛好、生活習慣等。教師要和幼兒積極溝通,努力與幼兒建立和諧的師幼關系。教師還需要家長配合,家長要經常告訴孩子幼兒園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告訴孩子園里有很多小朋友,有像媽媽一樣的老師,讓孩子對幼兒園有好感和期待。教師還要向家長講清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常規及其要求,請家長配合幫助孩子做到在家的一日常規與幼兒園的一日常規保持一致,逐漸培養孩子的基本自理能力。例如,能夠自己吃飯,飲水,睡覺,大小便等。教師可以請家長提前帶幼兒來園參觀,了解幼兒園的基本設施、班級環境,認識班上的老師,讓孩子在參觀的過程中能夠親身感受到幼兒園豐富多彩的活動,從心理上對入園有期待。
二、引導孩子釋放焦慮情緒
焦慮是每個新入園孩子的共同問題,其焦慮程度及表現形式各不相同,是因為孩子性格、家庭生活環境及教養方式等的不同。所以教師要耐心觀察孩子的焦慮表現,找出其焦慮的原因,然後有目的地引導他們釋放焦慮情緒。
樂樂剛入園時又哭又叫,教師的話她根本聽不進去。教師只好把她帶到另一個房間進行冷處理,耐心地告訴她:「你心裡難過想哭,就在這里大聲哭出來吧,老師陪著你。」教師就不再跟她說話,任由她使勁宣洩。過了一會兒,樂樂的哭聲小了,教師再蹲下身對她說:「是不是哭累了?歇歇吧,來,喝點水。」教師拉著她的手,想辦法讓她喝些水,緩和一下她的情緒,對她說: 「我們去看看那邊的小朋友在玩什麼。」教師拉著她走過去,她不再哭了。對於這樣的孩子,教師可以冷處理,理解她們並引導她們釋放焦慮情緒,等她宣洩完,再和她們溝通,親近她們,幫助她們熟悉環境和同伴,逐漸消除她們的恐懼和不安情緒。
三、適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剛入園的孩子常常哭鬧不停,教師准備的活動沒法進行,這時需要教師適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們忘記哭。甜甜和花花一直坐在那裡哭鬧,於是教師找出當時流行的熊二的裝束穿在身上,當一隻可愛的熊二突然走出來和孩子們打招呼時,哭鬧的孩子不哭了,專注地盯著熊二看,聽熊二講故事、唱歌、跳舞,預備的活動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

❾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學校的生活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的長大,當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之前,家長們應該都是既激動又擔心,擔心孩子沒有辦法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讓孩子們快速的適應學校的生活呢。

進入學校生活之後,就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不能像在幼兒園時連上廁所,喝水都可以有老師幫助,這就需要利用空閑時間加強對孩子的鍛煉。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在家裡做家務時可以讓孩子們積極的參與進來,每天起床後可以讓孩子嘗試著疊被子,要讓孩子明白我長大了,更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培養孩子的約束能力,必須遵守紀律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不管是教育條件還是我們的生活條件,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家長們必須要了解入學生活所發生的變化,及時的幫助孩子更快的適應學校生活。

閱讀全文

與如何幫助孩子更快適應中班生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