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淄博的傳統點心,除了燒餅還有什麼
我覺得淄博的傳統典型還是非常美味而且著名的。
1、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是中國山東淄博的一種傳統小吃,因產於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而得名,是山東省著名漢族美食之一。周村燒餅製作歷史悠久,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據傳為一位叫郭雲龍的先生在一種馬蹄形厚燒餅基礎上創制而成。
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酥脆異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滿口腹,若失手落地,則會皆成碎片,俗稱「瓜拉葉子燒餅」。周村燒餅以傳統工藝精工製作而成,為純手工製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點,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小的時候我很喜歡吃這個,但是最近吃得很少了。
2、蜜三刀
蜜三刀是山東特色傳統風味小吃之一。當地特產糕點八大樣之一。具有漿亮不粘,味道香甜綿軟,芝麻香味濃厚的特色。蜜是飴糖,是由大麥等糧食經發酵糖化而成,又被稱為「蜜食」。
其中,山東最好吃的蜜三刀在青州。青州蜜三刀是不折不扣的甜食,而且還是油炸的甜食,在全民講究健康飲食今天,它可是讓人望而生畏的不健康食品。但是,如果你到山東青州隆盛糕點的門前,你會發現,那排隊買「蜜三刀」的隊伍,才讓你望而生畏呢!我想這個大家應該都吃過吧!
3、饊子
饊子是我國北方很常見的一種油炸食品,在濟南也常遇到,很細很長,焦黃酥脆,格外饞人。濟南的饊子俗稱「細饊子」,說來頗有歷史:「細饊子系鍾興和所創制。鍾在歷下區鍾樓寺街為攤商,制售饊子三十餘年,技藝精良,有獨特風味,甚為消費者所喜愛。」
以前,由於生活水平較低,饊子並非是誰想吃就吃得起的,尤其是貧苦人家很少捨得買饊子,所以平常百姓吃饊子會當作一件很大的事,不像現在拿著就吃。
4、大蝦酥
沒吃過大蝦酥的小朋友,別說你的童年在濟南。這表皮酥脆內心軟糯,口味咸甜的大蝦曾陪伴了很多90後整個童年。依稀記得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的美味,那味道至今無法忘懷。
㈡ 80年代的山東淄博是什麼樣子
淄博,別稱淄州,位於山東中部,淄博城市名字是淄川、博山兩地的合稱。淄博歷史悠久,是齊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世界足球起源地。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山東淄博,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昔日的淄博的樣子。圖為80年代的淄博火車站。那時淄博人都習慣於把淄博火車站叫張店火車站。
淄博位於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中部,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與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重要交匯處,南依沂蒙山區與臨沂接壤,北臨華北平原與東營、濱州相接,東接濰坊,西與省會濟南接壤。
淄博為山東第三座省轄市,是齊文化的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城市GDP40強,位列社科院2015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第34名。
淄博是一座組群式城市,城鎮化率位居山東省第三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具有轄縣權的“較大的市”和山東半島經濟開放區城市,是山東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山東半島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次中心城市。80年代的老淄博飯店門前的街景。那時的淄博飯店只有5層。
80年代的淄博飯店前的十字路口。這個路口就是張店中心路與共青團路路口,這里曾經是淄博最繁華的路口,是淄博的窗口。當時的馬路上機動車真的很少。
80年代的淄博街景,這種紅色的兩節車廂的公交車也叫“大通道”,老淄博人一定印象深刻。
80年代的興學街小學校園。興學街,顧名思義,與教育有關,始建於1938年的興學街小學便是其最典型的代表了。
80年代的張店,那時候的居民樓。當年的居民樓大多數是三層或四層小樓。照片里樓下的電影錄像廳是那個時代的一大特色,曾經輝煌一時。當年的錄像廳主要放映港台電影。
80年代的淄博農貿市場。農貿市場是一個城市最有生活氣息的地方。
㈢ 山東淄博節日習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俗稱「過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公職人員放假三天,民間歡樂持續半月。
嚴格地說,春節是從初一零點開始的,但在這之前的幾天內,節日的歡樂氣氛就已籠罩了千家萬戶。一般人家都忙著做饅頭,蒸年糕,取意「年年高」;添置新碗筷,寓意增人口;清掃庭院,置辦新衣,以示辭舊迎新;買魚買肉,象徵年年有餘;農家多有磨漿做豆腐者,借諧音「都福」,希求合家幸福。但在舊時,窮苦百姓多在此時出走躲債,俗稱「藏年」,有「過年如過關」之說。
此日凌晨即鳴放鞭炮,家家盡可能用三生菜(雞魚肉)祭天地神靈,迎接財神、喜神,以取「生財」之意。黎明前全家吃水餃,餃子多為素餡。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意在有餘頭。吃餃子時,水餃里多包上糖、花生、銅錢、紅棗、栗子等物,寓意食者有福氣。黎明後,晚輩開始向長輩拜年祝福,舊時要行跪拜禮,現在一般只問好,長輩備糖果相贈,並付給幼童「壓歲錢」,望幼兒在新的一年裡平安無恙。同時鄰里之間還要相互串門拜年,主人皆以煙茶、糖果、瓜子、花生招待。近年來,機關團體開始盛行「團拜」。拜年活動經久不衰。
初一這天忌諱很多,一天不掃地,不打水,不動針線剪刀,飯食不燒、不烙,忌吃葷,意取吉利。
串親是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都要帶一些禮物,順序一般是「初二丈母初三姑,初四初五看朋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親朋之間相互宴請,恭賀新喜。
五末日
正月初五,又叫「五馬日」,此日一天不燒不烙,普遍是中午飯多為水餃。這天也叫「破五」,從這天起人們開始各項營生,商店多在這天開門營業,為開市大吉。
人日
正月初七日。舊時境內居民此日吃各種野菜做的小豆腐。淄川在這天吃小豆腐時,一邊吃一邊用筷子或細楮棒(搗)牆角旮旯,同時念道「楮棒,楮棒,十個老鼠九個瞎,腦子成豆腐渣」。據說吃小豆腐象徵吃老鼠腦,這一習俗反映了人們要求清除鼠害的強烈願望。現在人們多已不過此節。
元宵節
正月十五,亦稱「上元節」。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是觀賞燈火,故又稱「燈節」。一般從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市、區主要街道張燈三個晚上。民間傳說,元宵節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妖避邪、治百病,故人們往往端著燈相互照照臉龐,還要照一照屋內屋外的各個角落。燈節期間夜幕降臨,滿城燈火齊放異彩。屆時頃城出動,觀燈者人流如海。伴隨觀燈,還有形式各異的諸般雜耍:扭秧歌、舞龍燈、跑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扮芯子……,走街串巷,民間叫作「扮玩」,又叫「鬧元宵」。近年來的元宵燈會盛況空前,除了展出傳統的宮燈、紙燈外,扎制的各種機械化、自動化彩燈更是栩栩如生,引人注目,為昔日所不及。
元宵節這天,城鄉人民有食「元宵」的習慣,即以糯米面為衣,以糖、青紅絲等做餡製成,狀若圓球,寓意全家團圓。
二月二
又叫「春龍節」,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諺語。舊時農村多有戶戶打「五穀囤」之俗,一般是於這一天的早晨,由當家人來打,即用草木灰在庭院內撒成一圓圈,名曰囤,中間再放少許五穀即成,以祈豐年。這天採煤工人不下井,相邀暢飲於山野。建國後,此俗已廢,現在比較盛行的是炒蠍豆,據說吃了蠍豆,一年不被蠍子蜇。蠍豆一般用黃豆炒制,有的蠍豆還粘上糖面,有的在鹽水中泡過,香脆可口。還有把面萁子和蠍豆一塊炒。此外,現在又增加了瓜子、爆米花等,這是炒蠍豆風俗的一個新發展。
寒食、清明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寒食這天禁火、冷食。歷史記載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修火禁。此時天氣晴朗,風和日麗,是郊遊的好日子,舊俗有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現已少見。新中國成立後,掃墓是清明這一節日的主要活動,民間多有上祖墳,給祖墳添土的風俗。機關、學校等團體多在這一天組織去烈士陵園掃墓,藉以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清明這天人們有吃煮雞蛋的習慣,據說清明吃雞蛋眼睛亮。博山農家在清明這天還要煮上一鍋小米干飯讓牛飽餐一頓,以犒賞它一年的辛勞,謂之「飯牛」,有「打一千,罵一萬,清明日一碗飯」之諺,這天所有的牛都不使役,也不準打罵。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日,為民間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此日戶戶食粽子,門上插艾和桃枝,意在避邪。小兒手足配五色線,叫拴命線,頸掛長命鎖,取意「長命」,手心、腳心、頭頂心抹上雄黃,以避病患。婦女、兒童多胸帶香荷包,系用花布縫制,內裝多種中草葯,帶在身上,據說可以驅瘟避邪。此俗今已漸廢,唯食粽子之風尚存。
雨節
農歷五月十三日,民間傳說是關老爺磨刀的日子。博山、淄川有「五月十三,關老爺磨刀殺許三」的說法,磨刀要用水,所以要下雨。舊時這天一般舉行祈雨儀式,現多已不過此節。
過半年
農歷六月初一,農村多在當日用新麥磨麵包餃子或擀「面萁」敬天祭祖,意在感謝蒼天賜福取得夏季豐收。桓台居民此日祭祖則是意在讓祖先看到後人的勞動成果和「嘗鮮」。
天貺節
農歷六月初六,又叫曬衣節。過去人們在這天要把衣服和書籍拿出來晾曬,謂之「曬龍袍」。據說這天曬過的東西不生蟲。此日群眾還有吃「炒麵」之俗,即把新麥炒熟磨成麵粉,用水和紅糖調食,俗稱「吃炒麵」,傳說吃了一夏天可以不拉肚子,去暑氣。
夏至
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日多吃涼面。
乞巧節
農歷七月初七日,又稱「七夕」,傳說該日晚為牛郎織女相會之夜。舊時多有少女深夜設香案向織女乞巧之俗,現基本廢除。
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日,又叫「鬼節」。舊時當地有「請家前」之俗,多是傍晚在家中祭祖,同時拔五穀(高粱、穀子、大豆、芝麻、黍子)各一株系為一束放於堂前,祭畢將「家前」送走,置五穀於大門上,寓意祈求豐年。淄川則寓以五穀為馬,好讓祖先騎著馬回去。現今「拔五穀」之風已廢,但祭祖尚存。
天醫節
農歷八月初一日,祀黃帝、歧伯。舊時民間有收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灸的風俗。有些老太太在黎明前到田野里採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時分用上等好墨研磨成汁,然後使筷子沾墨點兒童的心窩及四周,謂之「點百病」。民國26年續修的《博山縣志》載:「八月朔昧出取花上露洗目,謂去風熱、益清明。又,濡墨點小兒腹,謂可去腹疾」。現在此俗已廢。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此日家家都希望人月同圓,歸寧的婦女必須回婆家過節,故又稱「團圓節」,是民間普遍歡度的重大節日。節前親友就相互贈送月餅、水果等禮品,是舊時「追節」(指自定婚後男方按節饋送禮物與女方)習俗的演變。民國《淄川縣志》有「八月望日中秋節,……婚姻家饋瓜餅為應時物」的記載。現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草葯親朋之間所送的禮品日趨豐盛,品種增多。舊時,仲秋之夜,人們有拜月、賞月的習俗,在庭院中對月設香案,擺供品,稱「祭月」,拜後分食,合家歡宴賞月,謂之「圓月」,以示全家團圓。現在家庭多備酒宴歡度。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日,因古人視九為陽數,故叫重陽。舊時文人墨客多在此日登高飲酒或賞菊賦詩,民間多舉辦廟會,此日民間還有「追節」贈糕的習俗。民國《淄川縣志》載「重陽日,登高飲酒,作棗糕相饋送」。近年來,野外登高、趕廟會漸興。
十月一
農歷十月初一日,是人們上墳祭祖的傳統日子,多供以秋季豐收之物,意在報告祖先全面收成完畢。這天上墳除了燒紙以外,還用彩紙剪做衣帽,焚於墓前,有「十月一,上墳燒寒衣」之說,意為祖先捎去過冬衣服。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餡食」祭祖。淄川除了上墳祭祖以外,還於傍晚到野外路口,為沒有後人的死者祭祀,添「禦寒衣」。
冬至
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日群眾多食水餃,有「冬至餃子夏至面」之說,據說吃餃子是怕凍掉耳朵,取「餃兒」諧音「膠耳」。
臘八日
農歷十二月初八日,是日民間多用米、豆、棗、花生煮「臘八粥」食,據說吃了能增福。近年來又興腌「臘八蒜」,即把蒜浸於食醋中腌制,是春節吃水餃的佐料,此時蒜味稍酸,醋味微辣,十分可口。
辭灶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間俗稱「過小年」,傳為送灶君上天言事之日,故又稱「辭灶」。農家多以穀草、大豆置於灶前,表示給灶君喂馬,好讓灶君騎馬上天,一路順風。灶君像前供雜面、糖瓜(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的嘴,不讓他上天說壞話),並口中念叨「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少說是非話,多帶五穀糧」。供罷即將灶君像撕下,與紙錢、穀草一起燒掉,意味著送灶君上天了。至春節方重新貼灶君像。淄川在辭灶之後還有卜灶的習俗,即悄悄外出聽人說話以為休咎,此為古代鏡聽之遺,《聊齋志異》中有詳細記載。現在此風已止,唯吃雜面、糖瓜之俗尚存,同時家家戶戶開始置備年貨。外出者多在此日回家。
除夕
農歷十二月三十日,又稱「歲除」,有除舊布新之意。舊時這一天有大門貼「門神」,中堂掛「財神」之俗,現多是家家貼春聯,戶戶掛年畫,剪貼紅窗花。傍晚各家都舉行祭祖儀式,請「家前」回家過年,而後送「家前」於門外焚香燒紙,返回時須將攔門棍置於門前,意防鬼魂返入作崇。入夜,戶戶布燈於院中,徹夜不眠,謂之「守歲」。現在多是掛電燈。全家一起包水餃,吃團圓飯,意味著來年一家人和和睦睦,歡歡樂樂。除夕零點,家家鳴放鞭炮,辭舊歲,迎新春。近年來,除夕之夜更是熱鬧非凡,鞭炮齊鳴,響徹天空,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文藝晚會給家家帶來了歡歌笑語,全家團坐,傾壺歡飲,喜迎新春。
㈣ 山東淄博人特點是什麼
1、老鄉觀念強
山東有句話叫: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兩個本來萍水相逢的人,只要一說是老鄉,就會頓時去掉戒心,無話不談。
2、過年回老家觀念強烈
無論多大的官,無論多有錢,每到年底,在外的淄博人都會想辦法趕回老家,就好象不回家過年,是一件天大的遺憾。
3、自己獨特方言
山東話分濟南話和膠東話2大分支。山東17個地市,每個地市都有自己的方言,山東淄博也有自己的方言。而且每個縣的不同鄉鎮,方言都有明顯的區別。
4、忠誠、重名輕利
因此,淄博人出賣朋友的人極少,一旦被發現,就會為人所不齒。淄博人還有一個特點是重名輕利。
5、豪放和仗義
在有些地方的人看來,山東男人鹵莽,做事喜歡直來直去不喜歡繞彎子,智商比較低。其實,這也正是山東男人的可貴之處。受孔孟的影響較深,淄博男人都有著很強的是非觀念,嫉惡如仇,並且相信別人跟自己一樣有著對是非的判斷標准。所以,一旦確認自己做事符合正義,就會無所顧忌
㈤ 淄博人好相處嗎
1、淄博人天生不愛表達,忠厚老實,外粗內秀,心裡的話一般羞於表達,淄博人的語言樸素誠實,跟淄博人交往你不會覺得累。
2、淄博人只會踏實踏實的去做,跟淄博人交朋友,你要有耐心,其善良純朴的心要慢慢去領會。
3、淄博人很難說出動感情的話,一旦說了,那可是一般人沒有的勇氣啊。
4、遇到淄博人,你盡管放心地去交往,絕對可交!與人為善是他們從小就接受的教育,跟淄博人做朋友,簡單、踏實。
5、淄博人,品行耿直,性格剛烈,是什麼就是什麼,說話不喜歡繞圈子。
6、淄博人很少談及愛情和自己愛的人。因為淄博人骨子裡面認為這是他們最寶貴的東西。
7、淄博人一旦選定自己愛的人,就會和他死心踏地好一輩子,哪怕一開始不喜歡,也會慢慢變得喜歡,並好好地去愛去付出。
8、淄博人極不願意提及分手,因為他根本不會去傷害一個人。
9、淄博人不擅長花前月下,不擅長花言巧語,但能對自己心愛的人笨拙地嘗試去做,你不要打消他的積極性,這份認真和誠意遲早你會感受到的。跟著淄博人生活一輩子,你會得到一輩子的踏實、安全和幸福。
10、忠誠,是淄博人歷來的優良品德,無論是在官場還是感情方面。有調查數據顯示,淄博人的離婚率全國最低。
11、淄博人眷戀著自己的故鄉,無論走到哪裡,都要證明自己是好樣的,是實實在在的淄博人。
12、淄博人熱愛自己的故鄉,淄博人特別重視老鄉關系,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生活背景和氛圍,共同的鄉音,使出門在外的淄博人在相互交流中既找到了親切感,又驅逐心中的寂寞。
忠誠構築了淄博人生生不息的本質,而這忠誠的信念厚厚地滲透沉澱在淄博人的心靈深處,一旦他們認准了值得為之忠心耿耿的事或人,就會忠誠有加,不會有絲毫懈怠,為朋友同生死,共患難,兩肋插刀,忠於愛人,忠於家庭,忠於朋友。
㈥ 想問一下山東淄博的結婚風俗都有哪些我是徐州人,老公是淄博人,他們家那邊好多風俗與我們不一樣
舊時男婚女嫁皆由家長包辦,通媒結親,即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些窮苦人家因生活所迫,有的將女兒賣給人家當童養媳,亦有的實行換親,即互易其女為兒媳。婚齡一般男大女小,男的到十五、六歲,甚至十二、三歲即有父母央人求親,更有甚者「指腹為婚」,訂「娃娃親」。也有女方托媒說婆家的,叫「倒提媒」。媒人受託後,往返男女兩家串通撮合,雙方家庭為慎重起見,暗中打聽情況,並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無相剋和不中意處,即可訂親。也有通過串門子、走親戚等方式相親的。淄川的情況稍有不同,待媒人把親事說定後,須再請一媒成為雙數後,才送柬訂婚。
建國後,男女結婚多為自由戀愛,亦有靠人從中牽線的,叫「介紹人」或「紅娘」,雙方經過了解後商定婚事。�
訂 親
舊時又稱「送柬」或「換帖」,是雙方初步落實婚姻意圖的一種書面形式。男家請人用紅紙將求親之意寫成小帖,封面再寫上吉祥的祝詞,以及「敬求金諾」、「恭侯金諾」之類表示求親的字樣,由媒人連同男家准備的衣料、首飾、化妝品、聘金等「彩禮」,用一對大紅包袱包裹,送往女家。女家收到柬帖後即回帖,加「謹遵台命」、「仰遵玉言」等表示同意結親的字樣,並附回禮,由媒人帶回男家。多以鞋帽、文房四寶等作回禮,淄川則回以香、艾(意為相愛)、鹽(意為有緣)、麥(意有福),每樣用紅紙包成兩包。臨淄則以糕若干(按新娘年齡,每歲1對)、茶碗1對、10雙高粱莛、9雙筷子作回禮,取意「十停九穩」。然後男家備席答謝媒人。
訂親這一習俗至今仍然沿用,一般男女雙方同意後,再由雙方家長出面走動,以示承認,並向女方贈送聘禮,即算訂婚。近年來,在部分人中要彩禮之風大盛。
擇 吉
即男方選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一般男家須托媒人到女家「要媳婦」,女方將嫁女的生辰八字用大紅紙寫好(博山叫「年命帖」)交媒人帶回男家,男方據此請卜人選定「行嫁月」、「吉日良辰」和喜神所在的方向,叫「查日子」。同時還要算出迎親、送親之人在屬相上的忌諱,用大紅紙一式兩份寫好,叫「年命帖」,由媒人送往女家,叫「送日子」,而且還要向女方送聘禮。博山多習慣送錢一宗,叫「盒子鈔」,女家用其中一部分置辦嫁妝,留一部分給嫁女壓櫃子,叫「子孫錢」。桓台縣則慣以雞、魚、肉、菜、面、棗、栗子等,隨「年命帖」用食盒抬送女家,上貼「禧」字,俗稱送「上頭盒」。「送日子」之後男女雙方即准備婚嫁物品,男家所縫制的被子多在四角放少許棉籽,取「輩輩有子」之意;女家亦請兒女雙全的婦女幫助「棉被子」,多在四角放些紅棗、花生、制錢、栗子等物,取意「早生貴子」。
如今,在一些比較封建保守的家庭里,尤其是幾世同堂的大家庭,兒孫結婚仍沿用「查日子」、「送日子」這一習俗,許多禁忌也沿襲至今。部分青年人多選在「五一」、「十一」、元旦等節假日結婚。
送嚴房
亦有叫送圓房、送緣方的。一般是在結婚前一日,女家派人把嫁妝送至男家,叫送嚴房,桓台俗稱「下妝奩」。臨淄多是在吉日前最後一個雙日送嫁妝。博山居民多是由男方派人到女家搬取嫁妝,叫「搬嚴房」。淄川居民在此之前還有「催妝」的習慣,即在結婚前兩三日內男方送食盆一架給女家,內裝酒、肉、栗、棗等物,皆為雙數,此後女家才派人「送嚴房」。從前的嫁妝,一般人家多是兩鋪兩蓋、桌椅、箱櫃、座鍾、臉盆等,貧窮者從簡,只送茶具等桌上用品。無論貧富,「長命燈」一對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現在有了電燈,也作為擺設照送不誤。嫁女妝奩內多貯棗、栗,謂之「早立子」(亦說取「夙興」、「慎栗」之義)。送取嚴房所用的工具皆飾以濃厚的吉慶色彩,所用的繩子要染一段紅色,用的車輛、扁擔、盒、櫃等要貼上寫有「喜」字的紅紙帖,底面用紅紙鋪墊,桌、椅、床、櫃等陪嫁木器上要掛以角形紅布等。這一日親朋鄰里多持禮品往賀,稱「賀喜」(舊時稱「添飯」),向待嫁的女子家裡送喜禮叫「 填箱」。禮品過去多以饅頭等食品相送,現多送現金、喜幛等。喜禮要一筆不漏地記入帳簿,俗稱「喜簿」,以備將來還禮。無論何種形式的喜禮,都要講吉利,不送諧音不雅的物品,如鍾(終)、梨(離)、緞子(斷子)等。一般也不送單數。男家要備宴酬謝賓客(多在宴前先下請帖,後再派專人敬請),博山叫作「待行人」。這天一般都要請親朋鄰居共同幫忙,主持操辦喜事的頭目叫「大總」,由他按照主家的意圖來安排各項事宜,「大總」一般由懂這套禮儀的長者擔任。
搬送嫁妝、賀喜、宴請賓客這些習俗相沿至今。
娶 親
舊時娶親一般有「大娶」、「小娶」之分,但其含義各地又稍有不同。「大娶」,男家備官轎、花轎兩乘,吹鼓手、彩旗前引迎娶。新郎換上新裝,多是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或大禮帽,胸佩大紅花,乘官轎在先。另一乘花轎為新娘備用,去時由幼童或新郎之弟或妹乘坐,名曰「壓轎」,轎門上要貼寫有「吉星高照」的紅符。「大娶」一般白天進行,只有少數闊少結婚採用。「小娶」,男家只發花轎一乘和燈籠火把到女家迎親,多為平民百姓結婚採用。淄川的「小娶」多在夜間進行,博山則均在夜間進行。關於夜間娶親,有這樣一個傳說:舊時,博山有一個惡霸翟三胡,是一個色魔,不論誰家娶親,他都享受初夜權,百姓為逃脫這一厄運,便在夜間偷偷將新娘娶回家。相沿成俗,直至今日。不論大娶、小娶,男方到女家迎親必須帶皮襖、紅氈,否則女家不發人。至女家,行「求婚禮」,新娘頭蒙紅紗,由父輩或兄長抱入轎內,亦有用椅抬入轎內,意思是腳不沾娘家的土。並有兄弟或近親的兩人相送,名曰「送客」。臨淄還有「押轎」的習慣,有小輩二人提水壺扶轎桿跟在兩旁。舊時,博山一帶新娘上轎有被「搶 」上轎的傳說。結婚那天,新郎帶車或轎,跟著一幫人到女家去「搶親」,新娘的兄弟背著她跑,伴娘在後面衛護,新郎則帶人追趕,經過一陣象徵性地爭奪後,才把新娘請上轎子。上轎前,新娘手中多要拿些東西,桓台多是手抱書和如意鉤(用紅紙包裝),博山的新娘多要帶些手帕,以備應付鬧房的人。起轎後,一路不能落轎,路遇墳墓、廟宇、奇石、怪樹等,均以紅氈遮蔽。桓台縣居民還有沿途送「過街面」的習俗,進村燃火把迎之。轎至男家門前,花轎面對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有的地方這時故意將大門關閉,讓花轎在門前停一會兒,謂之「頓性子」,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綿軟,進門後服婆家的管教。待男家大門頂壓一對紅磚、兩雙筷子,門框貼「青龍」、「赤虎」,紅氈鋪地後,時辰已到,鞭炮齊鳴,新娘由兩「架女」相扶下轎,新郎在前引導,路過門坎時門坎放一紅紙裱糊的馬鞍子,新娘由嫁女攙扶邁過,叫「過門」,意在「前進平安」。在新娘向院內走時,一路有人向其身撒五穀雜糧、彩色紙屑,目的在於驅邪。院內擺放香案,夫妻拜天地,拋「長命火燒」。此後,新郎要用一條紅綢牽著新娘走向洞房,到洞房門口,新郎給新娘挑去「蒙頭紅」。桓台居民還慣以把蒙頭紅拋到房上去,然後才入洞房。新娘進入洞房後,朝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謂之「坐時辰」,同時吃隨身飯——從娘家帶來的面條——在開水鍋里一燙即撈出,不能煮熟,此時有人會問「生不生?」,新娘只能說「生」字,取生養孩子之意。傍晚,新郎新娘喝合巹酒,俗稱「交心酒」、「合婚酒」,親朋開始鬧房。
與此同時,新郎家須設宴招待女方的送客,並約定新娘歸家的日期,後返回(淄川境內送客返回時還要將新娘之套腳紅襪帶回)。有的地方是次日女家攜禮來探望,議回門期,名曰「圓飯」。周村的居民女方來「圓飯」的人所帶的禮物必須有一對鮮魚,男家回禮亦必須有一條鮮魚,叫「兩頭子有魚」。
新婚第二天,新郎新娘上墳祭祖,博山、桓台多在第三天祭祖,謂之「上喜墳」。三日這天,博山的新娘還要送婆婆一條新褲,有「待要富,三日給婆婆做條褲」的諺語。
建國後,迎親習俗逐步有了一些改革。不再用轎迎娶。50年代境內農村多用馬車,城區多用自行車,「送客」亦隨車陪行,新娘亦不再蒙紅頭巾。還有以彩旗鼓樂為先導,秧歌隊迎娶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曾一度實行「革命」結婚,農村多以鋤、鐮、杴、钁為嫁妝;城區則以贈「紅寶書」為時髦,且多半步行至婆家。近年來用麵包車、小轎車迎娶的漸多。但一些禁忌、講究,如夜間娶親、持紅氈迎親、「頓性子」、鬧洞房、上喜墳等習俗仍沿襲至今。
夫婦「拜天地」之俗在農村一些地區仍保留。現在絕大多數地區結婚典禮多是向主婚人致敬、向父母致敬、互相敬禮,主婚人、來賓、新人講話即大禮告成。進入80年代,又提倡舉行集體婚禮,新郎新娘們歡聚一堂,由單位領導當主婚人表示祝賀,分發喜糖、喜煙,此外還有「旅行結婚」等形式。
住日子
一般是新婚第3天,新娘返回娘家,多由女家接送,男家須備席招待。當天返回的叫「回門」,亦有在娘家住6日或8日的,叫「住日子」。返回婆家時,女家備禮多在一早返回,意在吉利。至此,大禮告成。這種「回門」、「住日子」的習俗依舊流傳。
㈦ 淄博結婚都有哪些習俗
聘 媒
舊時男婚女嫁皆由家長包辦,通媒結親,即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些窮苦人家因生活所迫,有的將女兒賣給人家當童養媳,亦有的實行換親,即互易其女為兒媳。婚齡一般男大女小,男的到十五、六歲,甚至十二、三歲即有父母央人求親,更有甚者「指腹為婚」,訂「娃娃親」。也有女方托媒說婆家的,叫「倒提媒」。媒人受託後,往返男女兩家串通撮合,雙方家庭為慎重起見,暗中打聽情況,並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無相剋和不中意處,即可訂親。也有通過串門子、走親戚等方式相親的。淄川的情況稍有不同,待媒人把親事說定後,須再請一媒成為雙數後,才送柬訂婚。
建國後,男女結婚多為自由戀愛,亦有靠人從中牽線的,叫「介紹人」或「紅娘」,雙方經過了解後商定婚事。
訂 親
舊時又稱「送柬」或「換帖」,是雙方初步落實婚姻意圖的一種書面形式。男家請人用紅紙將求親之意寫成小帖,封面再寫上吉祥的祝詞,以及「敬求金諾」、「恭侯金諾」之類表示求親的字樣,由媒人連同男家准備的衣料、首飾、化妝品、聘金等「彩禮」,用一對大紅包袱包裹,送往女家。女家收到柬帖後即回帖,加「謹遵台命」、「仰遵玉言」等表示同意結親的字樣,並附回禮,由媒人帶回男家。多以鞋帽、文房四寶等作回禮,淄川則回以香、艾(意為相愛)、鹽(意為有緣)、麥(意有福),每樣用紅紙包成兩包。臨淄則以糕若干(按新娘年齡,每歲1對)、茶碗1對、10雙高粱莛、9雙筷子作回禮,取意「十停九穩」。然後男家備席答謝媒人。
訂親這一習俗至今仍然沿用,一般男女雙方同意後,再由雙方家長出面走動,以示承認,並向女方贈送聘禮,即算訂婚。近年來,在部分人中要彩禮之風大盛。
擇 吉
即男方選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一般男家須托媒人到女家「要媳婦」,女方將嫁女的生辰八字用大紅紙寫好(博山叫「年命帖」)交媒人帶回男家,男方據此請卜人選定「行嫁月」、「吉日良辰」和喜神所在的方向,叫「查日子」。同時還要算出迎親、送親之人在屬相上的忌諱,用大紅紙一式兩份寫好,叫「年命帖」,由媒人送往女家,叫「送日子」,而且還要向女方送聘禮。博山多習慣送錢一宗,叫「盒子鈔」,女家用其中一部分置辦嫁妝,留一部分給嫁女壓櫃子,叫「子孫錢」。桓台縣則慣以雞、魚、肉、菜、面、棗、栗子等,隨「年命帖」用食盒抬送女家,上貼「禧」字,俗稱送「上頭盒」。「送日子」之後男女雙方即准備婚嫁物品,男家所縫制的被子多在四角放少許棉籽,取「輩輩有子」之意;女家亦請兒女雙全的婦女幫助「棉被子」,多在四角放些紅棗、花生、制錢、栗子等物,取意「早生貴子」。
如今,在一些比較封建保守的家庭里,尤其是幾世同堂的大家庭,兒孫結婚仍沿用「查日子」、「送日子」這一習俗,許多禁忌也沿襲至今。部分青年人多選在「五一」、「十一」、元旦等節假日結婚。
送嚴房
亦有叫送圓房、送緣方的。一般是在結婚前一日,女家派人把嫁妝送至男家,叫送嚴房,桓台俗稱「下妝奩」。臨淄多是在吉日前最後一個雙日送嫁妝。博山居民多是由男方派人到女家搬取嫁妝,叫「搬嚴房」。淄川居民在此之前還有「催妝」的習慣,即在結婚前兩三日內男方送食盆一架給女家,內裝酒、肉、栗、棗等物,皆為雙數,此後女家才派人「送嚴房」。從前的嫁妝,一般人家多是兩鋪兩蓋、桌椅、箱櫃、座鍾、臉盆等,貧窮者從簡,只送茶具等桌上用品。無論貧富,「長命燈」一對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現在有了電燈,也作為擺設照送不誤。嫁女妝奩內多貯棗、栗,謂之「早立子」(亦說取「夙興」、「慎栗」之義)。送取嚴房所用的工具皆飾以濃厚的吉慶色彩,所用的繩子要染一段紅色,用的車輛、扁擔、盒、櫃等要貼上寫有「喜」字的紅紙帖,底面用紅紙鋪墊,桌、椅、床、櫃等陪嫁木器上要掛以角形紅布等。這一日親朋鄰里多持禮品往賀,稱「賀喜」(舊時稱「添飯」),向待嫁的女子家裡送喜禮叫「 填箱」。禮品過去多以饅頭等食品相送,現多送現金、喜幛等。喜禮要一筆不漏地記入帳簿,俗稱「喜簿」,以備將來還禮。無論何種形式的喜禮,都要講吉利,不送諧音不雅的物品,如鍾(終)、梨(離)、緞子(斷子)等。一般也不送單數。男家要備宴酬謝賓客(多在宴前先下請帖,後再派專人敬請),博山叫作「待行人」。這天一般都要請親朋鄰居共同幫忙,主持操辦喜事的頭目叫「大總」,由他按照主家的意圖來安排各項事宜,「大總」一般由懂這套禮儀的長者擔任。
搬送嫁妝、賀喜、宴請賓客這些習俗相沿至今。
娶 親
舊時娶親一般有「大娶」、「小娶」之分,但其含義各地又稍有不同。「大娶」,男家備官轎、花轎兩乘,吹鼓手、彩旗前引迎娶。新郎換上新裝,多是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或大禮帽,胸佩大紅花,乘官轎在先。另一乘花轎為新娘備用,去時由幼童或新郎之弟或妹乘坐,名曰「壓轎」,轎門上要貼寫有「吉星高照」的紅符。「大娶」一般白天進行,只有少數闊少結婚採用。「小娶」,男家只發花轎一乘和燈籠火把到女家迎親,多為平民百姓結婚採用。淄川的「小娶」多在夜間進行,博山則均在夜間進行。關於夜間娶親,有這樣一個傳說:舊時,博山有一個惡霸翟三胡,是一個色魔,不論誰家娶親,他都享受初夜權,百姓為逃脫這一厄運,便在夜間偷偷將新娘娶回家。相沿成俗,直至今日。不論大娶、小娶,男方到女家迎親必須帶皮襖、紅氈,否則女家不發人。至女家,行「求婚禮」,新娘頭蒙紅紗,由父輩或兄長抱入轎內,亦有用椅抬入轎內,意思是腳不沾娘家的土。並有兄弟或近親的兩人相送,名曰「送客」。臨淄還有「押轎」的習慣,有小輩二人提水壺扶轎桿跟在兩旁。舊時,博山一帶新娘上轎有被「搶 」上轎的傳說。結婚那天,新郎帶車或轎,跟著一幫人到女家去「搶親」,新娘的兄弟背著她跑,伴娘在後面衛護,新郎則帶人追趕,經過一陣象徵性地爭奪後,才把新娘請上轎子。上轎前,新娘手中多要拿些東西,桓台多是手抱書和如意鉤(用紅紙包裝),博山的新娘多要帶些手帕,以備應付鬧房的人。起轎後,一路不能落轎,路遇墳墓、廟宇、奇石、怪樹等,均以紅氈遮蔽。桓台縣居民還有沿途送「過街面」的習俗,進村燃火把迎之。轎至男家門前,花轎面對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有的地方這時故意將大門關閉,讓花轎在門前停一會兒,謂之「頓性子」,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綿軟,進門後服婆家的管教。待男家大門頂壓一對紅磚、兩雙筷子,門框貼「青龍」、「赤虎」,紅氈鋪地後,時辰已到,鞭炮齊鳴,新娘由兩「架女」相扶下轎,新郎在前引導,路過門坎時門坎放一紅紙裱糊的馬鞍子,新娘由嫁女攙扶邁過,叫「過門」,意在「前進平安」。在新娘向院內走時,一路有人向其身撒五穀雜糧、彩色紙屑,目的在於驅邪。院內擺放香案,夫妻拜天地,拋「長命火燒」。此後,新郎要用一條紅綢牽著新娘走向洞房,到洞房門口,新郎給新娘挑去「蒙頭紅」。桓台居民還慣以把蒙頭紅拋到房上去,然後才入洞房。新娘進入洞房後,朝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謂之「坐時辰」,同時吃隨身飯——從娘家帶來的面條——在開水鍋里一燙即撈出,不能煮熟,此時有人會問「生不生?」,新娘只能說「生」字,取生養孩子之意。傍晚,新郎新娘喝合巹酒,俗稱「交心酒」、「合婚酒」,親朋開始鬧房。
與此同時,新郎家須設宴招待女方的送客,並約定新娘歸家的日期,後返回(淄川境內送客返回時還要將新娘之套腳紅襪帶回)。有的地方是次日女家攜禮來探望,議回門期,名曰「圓飯」。周村的居民女方來「圓飯」的人所帶的禮物必須有一對鮮魚,男家回禮亦必須有一條鮮魚,叫「兩頭子有魚」。
新婚第二天,新郎新娘上墳祭祖,博山、桓台多在第三天祭祖,謂之「上喜墳」。三日這天,博山的新娘還要送婆婆一條新褲,有「待要富,三日給婆婆做條褲」的諺語。
建國後,迎親習俗逐步有了一些改革。不再用轎迎娶。50年代境內農村多用馬車,城區多用自行車,「送客」亦隨車陪行,新娘亦不再蒙紅頭巾。還有以彩旗鼓樂為先導,秧歌隊迎娶的。「文化大革命」時期,曾一度實行「革命」結婚,農村多以鋤、鐮、杴、钁為嫁妝;城區則以贈「紅寶書」為時髦,且多半步行至婆家。近年來用麵包車、小轎車迎娶的漸多。但一些禁忌、講究,如夜間娶親、持紅氈迎親、「頓性子」、鬧洞房、上喜墳等習俗仍沿襲至今。
夫婦「拜天地」之俗在農村一些地區仍保留。現在絕大多數地區結婚典禮多是向主婚人致敬、向父母致敬、互相敬禮,主婚人、來賓、新人講話即大禮告成。進入80年代,又提倡舉行集體婚禮,新郎新娘們歡聚一堂,由單位領導當主婚人表示祝賀,分發喜糖、喜煙,此外還有「旅行結婚」等形式。
住日子
一般是新婚第3天,新娘返回娘家,多由女家接送,男家須備席招待。當天返回的叫「回門」,亦有在娘家住6日或8日的,叫「住日子」。返回婆家時,女家備禮多在一早返回,意在吉利。至此,大禮告成。這種「回門」、「住日子」的習俗依舊流傳。
㈧ 淄博的喝酒風俗習慣
別的地方不清楚 淄博博山喝酒那才是風俗很重 第一杯 六口 第二杯 基本也是六口 左右 第三杯隨意點了 有的酒鬼 第三杯 三口乾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