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國學和生活有什麼區別

國學和生活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2022-09-22 05:05:11

❶ 什麼是國學,國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國學是以儒家思想為主的中華文化與學術!
國學教育就是人性的教育!特別對於孩子學習國學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文化知識,奠定孩子的人文底蘊,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❷ 國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有什麼區別它們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系

國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區別在於:國學則指的是中國固有的學術,國學相較於傳統文化,多了一層學術的含義。學術簡介:學術,是指系統專門的學問,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對存在物及其規律的學科化。學術,是指對於方法的學習。它區別於學習知識。國學簡介: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並涵蓋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的學術。

二者互為前提,相互成長,並相依存,逐漸地有了國學,有了國家最主要的,在人們生產生活中起支配和主導作用的國家學術,以及那些雖然不是起支配和主導作用,但與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國家學術,然後這些學術不斷被人們內省和外化,又形成新的學術,也正因為這樣,致是國學與傳統文化有相同又有不同。從相同方面來看,兩者都是中國歷史上承傳下來的文化。從不同方面來看,傳統文化是文化,而國學是學術。

❸ 談談國學思想對我們現代生活有哪些指導意義

孔夫子的這一句話說明了人生分三個階段。五十以前的中國人是儒家,但是五十知天命,他可能變成外儒內道,他得關心自己的身體,關心自己的壽命等等……我想問問朋友們,八十呢 孔夫子的這一句話說明了人生分三個階段。五十以前的中國人是儒家,但是五十知天命,他可能變成外儒內道,他得關心自己的身體,關心自己的壽命等等……我想問問朋友們,八十呢?九十呢?

在央視《子午書簡》介紹《開心學國學》這本書時,有這樣一道題:在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中佔主導地位的是:A 道家的道德觀,B 儒家的道德觀,C 法家的道德觀,D 墨家的道德觀。那麼,國學的中心內容究竟是什麼呢?

中國古人讀書,他不是去想讀完書以後自己獨享、我偷著樂,不會。讀完書有了知識以後,他一定想到的是治國平天下,所以有一句話叫做「學而優則仕」。中國古代的大文豪屈原是士大夫,蘇東坡是杭州「市長」,王羲之,寫書法的書聖,是右將軍。他們學好了以後,不是自私地拔一毛利天下,不為也,自己享受自己偷著樂,而是把自己知識貢獻出來,這就是中國的儒家。我們看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人,大部分都是儒家。

這樣我們就把國學的三個重要的東西提出來,儒、道、釋。儒家講什麼呢?講和諧。它的關鍵是做什麼呢?是平天下,是治國。道家呢?不太一樣。如果儒家是積極進取,道家是退後一步天地寬闊。儒家是入世,道家是出世,正好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外儒內道,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精神寫照。舉個例子,蘇東坡何其瀟灑,可以說在詩、文、詞、書、畫各個方面非常了得,但是一貶再貶,貶黃州,貶嶺南,貶今天的海南。他很樂觀,發明了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酒。他瀟灑而堅韌地活著,這裡面難道沒有道家精神嗎?所以道家,它的根本的方法是養身,是長壽。今天看來,道家在中國的養生學方面、在國學當中有很多的貢獻。佛家是講什麼?講眾生平等,慈悲為懷。它關注一個關鍵點:治心。佛家認為人過分貪婪,天天都是做加法,五子登科:官帽子、房子、票子、車子等等……他說為什麼不可以做做減法呢?去掉一些貪婪心,去掉一些是非心,去掉一些好鬥心,這樣他的人生就變得清明起來,他就會感受生命的悲欣交集。

儒家強調治國,道家強調治身,佛家強調治心。這樣國家、個人生命和我們的心靈都被整體觀照。嚴格意義上說,國學的中心是儒學,然後它的補充部分是道家和佛家。這樣,之前提出的那個問題可以做出答案了,答案是:B 儒家的道德觀。

既然儒家是國學的中心,那麼就有人會問了,儒家經典離我們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那以儒學為中心的國學與我們現代的生活有關系嗎?國學會不會離我們有點遠呢?

我舉一個例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其實,孔夫子用這么一句話把一個人的人生概括了。我們可以看一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中國古代沒有中學,所以十五歲以前叫小學,十有五志於學了,這個時候就要讀經、史、子、集。那麼「三十而立」,「立」什麼意思?這個立是你必須有獨特的思想、精神和自己的理念。就是你要解決為什麼活著,活著干什麼。你立起來了,別人立起來了,你就面對了很多的立,你怎麼樣去說服別人,怎麼樣在多種理論當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需要智慧,所以四十而不惑。經過了十年的辯駁,十年的艱苦的探索,於是,我立下一條心堅信自己的理論,不惑了。「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歲的時候人,才知道身體慢慢差了,病痛纏身。這時候人才知道扛不過天命,「知天命」,天命意味著人總是要死的,人世不是永恆的。同時,一種正氣啟發了:就是只爭朝夕。要九死而不悔,要追求自己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東西。「六十而耳順」,「耳順」指的是一個人到了這個年齡可以同時聽,同時接受採納兩種以上的不同意見。「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人到了七十歲干什麼都不會違反規律了。

孔夫子的這一句話說明了人生分三個階段。五十以前的中國人是儒家,但是五十知天命,他可能變成外儒內道,他得關心自己的身體,關心自己的壽命等等……我想問問朋友們,八十呢?九十呢?他離死亡那個虛無越來越近,他的身體越來越弱。這時候他的好強斗勝心消失了,他的那種道家的天地寬闊的心已經所剩無幾,他關注的是死後是去天堂還是地獄,哪怕臨時抱佛腳他也多少靠近了佛教。

所以中國的儒、道、釋離人不遠,就在我們人生的八十年當中,我們都要體會,儒家的積極進取,道家的退後一步和佛家的慈悲為懷。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儒學並不是玄學,道家也並不是空想家,佛家也不完全是考慮彼岸的世界,它共同構築我們此生此地的生活。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國學恰好變成了我們人生的一個體會的綱要。我們可能有了人生的很多計謀、很多手腕,人生的很多的技巧,但是,一個人喪失了人生的大智慧,此生就空走了一遭。因此國學填充我們貧困的心靈,完成我們富裕以後的精神的提升。國學就這樣,伴隨我們一生。悄悄走來,同行再同行。

❹ 學習國學有哪些建議國學對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影響

唯一的建議就是早點開始學。近幾年,「國學熱」成為一個社會熱點話題,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思考。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人找尋文化根基的表現,是值得推崇和發揚的;也有人認為這只是一股商業驅動的暫時性潮流,就像時尚界的一場時裝秀,華而不實。無論這股潮流如何,我們都有學習國學經典的必要性,這於己、於民、於國都有著不可言說的意義。 道德價值的層面。國學經典中蘊涵的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們的人格,提升著孩子們的素養。如孝親敬長,誠實守信,謙恭有禮等。同時,燦爛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對祖國更有感情,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培養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識、經世致用的下一代。

❺ 國學的本義與生活智慧是什麼意思

國學的本意,這要怎麼說,這個話題太開放了。國學,也就是中國之學。囊括了所有中國的經典,什麼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佛道經論等。這都可以歸納為國學,也有叫傳統文化的。關於生活智慧,那就太多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易經和黃帝內經,易經天地萬物規律,黃帝內經的中醫養生全息理論,加以化龍為寸的望聞問切。因為你問的太寬泛,無法針對性回答你,你可以關注我,想問什麼再針對性的問,我肯定是知無不答。

❻ 學習國學對我們工作和生活有什麼意義500字以內

作為傳統學術的國學,如按傳統圖書與學術之分類是經、史、子、集四部,或義理、考據、辭章之學的三路向等。經學是國學中的重中之重,因為經學中包含有大量的社會史的內涵。我還是認同晚清「窮治語言文字以通經學」的學風。五四以來,我們對經學與理學有太多的誤解。
我想強調的是,國學不僅僅指傳統學術,尤其指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與民族精神。國學當然是相對於西學而言的。在清末民族危機與西學大量進入中國以前,沒有國學這一說法。國學這一概念從上一世紀初年被章太炎們從日本引入之時起,就含有振興民族精神與弘揚中國文化的道德理性、宗教精神與人文傳統,來振興國族、復興國家、增強自主精神與自信力,以與東西方列強相抗衡之意,也含有批判或救治世界的西化、工業化、商業化、功利化的弊病之意。可見,國學不僅僅是學問或學術的概念,而且還是民族性與民族魂的概念。清末民初的國粹派思想家們所謂「學亡則亡國,國亡則亡族」,即是主張通過保文化學術來救國家民族。[ 章太炎說:「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固不足以立國矣;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者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亡而國仍立者也。故今日國學之無人興起,即將影響於國家之存滅,是不亦視前世為尤岌岌乎?」(《民報》第七號《國學講習會•序》)]
有人把國學與漢學同等或並列看待,尤為不當。外國人研究漢學(今天叫中國學)與本國人研究國學有很大區別,不可等量齊觀。外國人只看重餖飣枝節而忽略內蘊精神,他們視漢學(或中國學)為純客觀對象,而本國人對國學自然地投入主觀情感,懷抱溫情與敬意的心態,而且身體力行。
所以,今天我們談國學,我以為,大約有這么幾個層面[ 我曾於1994年10月23日在《文匯報》發表了《國學與國魂》一文,此文在當時有一定影響。本文第一部分的一些內容,特別是以下層面分析即源自該文。]:
第一是常識層面,即國家民族歷史文化的ABC。針對幾代人國學素養的不足,面對媚俗的大眾文化的沖擊,對國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國學初步的教育已是十分緊迫之事。這需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配合。
第二是學術與技藝層面,即傳統文化各門類各方面,包括地方文化、民間技藝、學術傳統之傳承。要通過微觀精細地研究,搶救、整理與繼承絕學,古為今用,推陳出新,這需要國家與社會投入資金,養一些甘坐冷板凳的專門家,尤其要培養新生代,並造成代代相傳的機制、環境、氛圍。
第三是道德價值與人生意義的層面。國學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論語》《孟子》,按梁啟超的說法,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聖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們全社會形成共同意識,我們既做這社會的一分子,總要徹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識生隔閡。[ 參見梁啟超:《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及《治國學雜話》,俱見《胡適文存二集》,亞東圖書館1934年版。]今天我們提倡國學,主要是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脹所導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縮或失落。
第四是民族精神,或國魂與族魂的層面。提倡國學與吸納西學並不矛盾。對於祖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生存智慧、治國方略,我們體認得越深,發掘得越深,我們擁有的價值資源越豐厚,就越能吸納外來文化的精華,越能學得西方文化之真,這才能真正使中西或中外文化的精華在現時代的要求下相融合,構建新的中華文明。一味貶損、傷害中國文化之根,無益於西方精神價值的引進與融鑄,無益於新的現代文明的建設。正如魯迅所說:「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 見魯迅《文化偏至論》,此時魯迅還是章太炎的門生和「國學振起社」的成員。];也如陳寅恪所說:「一方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審查報告》,見馮著《中國哲學史》,商務印書館1934年版。];任何民族的現代化都不可能是無本無根的現代化;失去民族之本己性、個性的現代化,絕對不是成功的現代化。
學習國學更重要的是把握中華人文精神與價值理念,了解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融會的過程,及其可大可久的所以然,堂堂正正地做一個中國人。

❼ 國學包括哪些方面的研究 跟海外華人的「中國國學」有什麼差異

國學指的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包括文學,歷史,哲學,音樂,歷史,建築,剪紙等各個方面的文化和學術,都可以稱作國學,這些都是中國的歷史傳承,都是幾千年的文化精華。中國的國學傳承很久,而且對我們的生活都是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的,在我們的道德文化,還有平時的衣食住行,一言一語中都有國學的影子,在最近所流行的剪紙,皮影戲,還有川劇變臉都是屬於國學的。

❽ 國學和傳統文化有什麼區別嗎

「國學」與「傳統文化」的區別:


國學與傳統文化,二者同是中國文化的兩個重要概念。傳統文化是人們把國學在社會實踐中的內省與外化。在文化的初始階段,可能是先有文,也可能是先有術,二者互為前提,相互成長,並相依存,逐漸地有了國學,有了國家最主要的,在人們生產生活中起支配和主導作用的國家學術,以及那些雖然不是起支配和主導作用,但與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國家學術,然後這些學術不斷被人們內省和外化,又形成新的學術,而新的學術又被人們內省與外化,又形成了新的文化,從而形成了生生息息、有源有流的傳統文化。


也正因為這樣,致是國學與傳統文化有相同又有不同。從相同方面來看,兩者都是中國歷史上承傳下來的文化。從不同方面來看,傳統文化是文化,而國學是學術。


學國學推薦秦漢胡同,秦漢胡同於2002年開始創業。以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崇高使命,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培訓、傳播發展和學術研究為主要內容,從「大國學、大文化」的視角對中國人的思想哲學、思維秉性、情感特質和文化藝術等進行冷靜、客觀、深入地研究分析,努力從中萃取能承載中國未來創新和引領民族發展的智慧精華,幫助和引導青少年兒童從小樹立欣賞大美、胸懷大愛、順從大道的人文品格。


秦漢胡同,以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是專業提供國學教育培訓和研究機構。國學書院奉行「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的教育理念,憑籍專業、優雅、富於創造性的教師與服務團隊,**國文、國藝、游學、百年人文經典等載體,倡導「生活藝術化」的理念,著力於青少年兒童國學力與文化力的塑造,努力讓青少年兒童在國學系列課程的學習實踐中「志於道、依於仁、據於德、游於藝」。

閱讀全文

與國學和生活有什麼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