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陰陽五行主要是什麼
陰陽五行指構成世界的5種基本物質,主要是:金、木、水、火、土。這5種物質相互滋生、相互制約,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對後來古代唯物主義哲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⑵ 哪些事物和現象體現了陰陽五行學說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陰陽五行作用范圍很廣,平時有人相信的比較多的風水都在其中。但個人感覺應用最多的,還是中醫。中醫就是以陰陽五行作為一個哲學基礎。
五臟六腑都按照五行進行區分歸納,然後有看病都會先分陰陽,比如說陰盛,陽盛,陰虛,陽虛,冷熱虛實就是最簡單的陰陽區分。
五臟的五行相對,最好的解釋就是太極圖。然後再有母病及子,或者子病及母,就是五行相生相剋的對應表現。
⑶ 列舉自然界、生活、歷史、典故的陰陽五行現象
陰陽五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認為大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種要素循環生克轉化構成;但若把五行視為五種物質,卻是不明其物理本意而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欲明五行本意須先明陰陽。牛頓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可見自然哲學可用平方反比之類數學語言來表述,比如『對立統一』只屬於哲學,但『陰陽的對立統一變易』則可表述為Xy²守恆。(陰陽關系的最簡數學表述只能是平方反比)可見陰陽理論實是屬於自然哲學范疇。
而五行就是賦予X\y²具體的物理意義——可名之名:「假《易》柄燈悟道,幾度更新輪回」;可道之道:十干按五行相生順序,分為陰陽循環相剋的五對,它們是五組反映宇宙能態循環轉化的平方反比守恆方程。
如丙辛合水:以把柄之形寓圓規丙火,以庚辛之音示更新周期,因為周期必然意味著旋轉(庚金)運動(辛金)。丙辛合水直譯就是Rv²守恆(為開普勒和諧定律的陰陽表述,R為軌道半徑,v為公轉速率,我名之陽儀方程)。對於自然球體而言,沒有絕對永遠的勻速直線運動(酉金為速度v),它必然受共振吸引而作圓周向心運動(兌澤-公轉,周行而不殆),故丙辛合癸水。(癸乃取葵花向日回歸之意,子水為向心加速度)
如庚乙合金:庚即乾天-自旋,獨立而不改;乙如巽風變易不定,為振盪波幅。庚乙合金直譯就是ωr²=N守恆(為開普勒面積定律的陰陽表述,ω為瞬時角速度,r為瞬時位矢,r 的平方反映面積,名之太極方程)
而水與火同出而異名,分別對應光子的冷熱兩端--頻率和波長,「壬丁合木」直譯有——νλ²≡h/m,(我名之陰儀方程;陽顯於外,陰制於內) 將光子質量m= hν/c²代入νλ²=h/m 即得νλ≡c,可見光速守恆的本質仍然是能態的平方反比守恆。
顯然,Xy²守恆正是易理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統一數學表達。一次方量為陽,二次方量為陰。只有簡化為平方反比方程,才能抓住矛盾的對立面,進而認清事物的內在本質。由Rv²≡S守恆看,R反映軌道勢能,v²反映軌道動能,可見陰陽的本質反映的是能量形態的轉化,陽為勢態能,陰為展態能。而五行的本質正是宇宙能量循環的五種根本態勢: 木 tree--電能 、 火 fire--熱能 、 土 st--物質、 金 metal--動能 、水 water--功率。五行實是統一物理,古人謂之通化物理。別世富:洛書天人合一脈絡圖
而地支表示相應能態之物質存在或運動的狀態,天乾和地支的關系好比動能與動量的關系。
⑷ 陰陽五行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陰陽五行數學是哲理數學的分支學科.本書論及陰陽五行數學的基本理論及其在中醫學,
特別是辨證論治中的應用.其中的數十個定理是根據從陰陽五行的特徵抽象出的3個公理
⑸ 什麼是陰陽五行簡介
五行是指我國古人用金、木、水、火、土來囊括世間萬物的一種帶有深奧哲理的,解釋世間萬物的總的概括性的方法。
他的深奧的哲理在於五行的陰陽相互轉化、及五行自身的相互轉化。如金可生水,就可以由金轉化成水;水能生木,由水轉化成木;木能生火,由木轉化成火;火能生土,由火轉化成土;土能生金,又由土轉化成金。這樣轉換無窮,以至相互包含。
五行又能相互克制,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又循環相剋,相互制約,以至無窮。
五行在具體的應用中,又分為陰和陽兩種。如金在天干甲為陽,在乙則為陰。在地支子為陽,在丑為陰。
在《周易》、風水中,金在乾為陽,在坤為陰。
這就是陰陽五行的具體答案。
⑹ 人體陰陽五行是什麼
五行學說與人體
五行學說認為木、火、土、金、水五類物質是構成物質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質,應用五類物質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剋的規律,可以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五行學說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其主要的思維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據事物的不同性質、作用和形態,採用「比象取類」的方法,將事物或現象分為五大類,分別歸屬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並根據五行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規律,把需要說明的事物或現象,樸素地分成了五大類,將相似屬性的每類事物或現象,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並在五行屬性歸類的基礎上,運用五行生剋規律,以闡釋或推演事物或現象的復雜聯系和變化。在醫療和養生保健方面,人體的五臟分別歸屬五行,並且籍以五行學說來闡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復雜關系,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五臟之中,心臟的生理功能起著主宰作用。
(一)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引申後為生長、升發條達、舒暢。
「火曰炎上」,引申後為溫熱、升騰。「土爰稼穡」,引申後為生化、承載、受納。 「金曰從革」,引申後為肅降、變革、收斂、清潔。「水曰潤下」,引申後為滋潤、向下、寒涼。五行的特性雖然來自木、火、土、金、水,但不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五種物質的抽象概括。
(二)五行的相生相剋及其示意圖:五行的生克制化是有規律的,並且要保證相生和相剋的關系是平衡的,只有五行的生克制化平衡,自然界才能和諧,人體才能健康。 五行的相生關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五行的相剋關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三)自然界的五行與人體的五行:歷代醫家為了說明人體內外的整體性和復雜性,亦把人體的臟腑組織、生理活動、病理反應,以及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廣泛地聯系。五行學說把自然界及人體五臟配五行,五臟又聯系自己所屬的五腑、五體、五官等,從而把自然界及機體的各部分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中醫學以及中國養生保健學說的以五行五臟為中心的體系,體現出人體是一個整體。而且,這個整體是按照五行生剋制化規律相互聯系和制約的一個有機的完整的整體。見下表:
(註:六腑當中有一腑為三焦,不與五臟配合,在經絡學中與心包配為表裡關系。)
上述自然五行與人體五行歸類表,對我們日常的養生保健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春天屬木主人體肝臟,故春季是護肝的季節。春天一到大地生機勃勃,人體也氣血流暢,全身臟器組織功能易於恢復。此時宜用扶助人體正氣之法,清除一冬所納入的多餘物質。春季易受風邪,五行屬木,迎風流淚,傷目,口味發酸易怒傷肝膽,因此在春季宜用清理肝膽火旺之保健品,以養肝調肝清除肝火為主,可多飲花茶;輔以增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夏天屬火主人體心臟,故夏季是護理心腦血管的季節。夏季溫熱易受暑邪,耗傷津液,常發汗影響小腸吸收,易使心火上炎,面紅耳赤,口舌生瘡,因此宜以靜養心,適當使用苦味食物來降心火,宜飲用綠茶,宜使用針對心腦血管的保健用品。
仲夏屬土主人體脾臟,故仲夏是重點調理脾胃的季節。仲夏氣候炎熱,人體出汗較多,食慾不佳,易傷心脾,一般不宜大補,而宜調節元氣,調理脾胃,舒筋活絡,保證氣血運行通暢,脾胃之氣充足,因此身清氣爽。『夏中調節』盡量少食或不食生冷,宜飲用綠茶,並可適當增加微量元素(如鈣鐵鋅硒),調節脾胃有助食慾。
秋季屬金主人體肺臟,故秋季是護理好肺臟的季節。秋季氣候漸趨涼爽,燥氣當令,人多口乾咽燥,咳嗽少痰,易傷肺津宜滋陰潤肺。如果經春清夏調之後,身體運行正常,這時可飲用青茶,補充適當的營養,使氣血充盈、陽生陰長、形體壯實。秋補重在潤燥,最合適的的食物是梨、百合、木耳等;還需要補充微量元素(鈣鐵鋅硒)、維生素,以補充飲食過程中缺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酶類等物質,同時又可以補肺益肝強腎。
冬季屬水主人體腎臟,故冬季是重點保護腎臟的季節。冬季氣候寒冷,體虛不禦寒而傷腎;活動量減少,食入量增多,體內容易積存過多脂類物質,冬季氣血運行緩慢,機體免疫力下降,心腦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極易發生,不可掉以輕心。對於疾病要採取預防的態度,身體注意保暖,才能保持健康的而不受外邪侵害。冬季宜運用清調補的綜合協調搭配,如微量元素(鈣鐵鋅硒)、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心腦血管保健用品;要注意禦寒防凍,增強體質,保證身體輕松過冬。
在了解了自然界、五行與人體的關系之後,可以預先就分析出身體可能發生的疾病;也可以根據季節、邪氣、臟腑及口味的變化,隨時注意身體改變的預兆。
由此可做到未病先調,防患未然,預防保健,強體健身、延年益壽,這就是我國陰陽五行傳統養生保健的獨到之處。
⑺ 陰陽五行是哪幾個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人認識世界的方法,現代社會除了風水、占卜和中醫,還有許多理論使用它作為理論基礎
陰陽是"互生互克"這么一種關系..
陰陽是互克又互生的一對性態或屬性.陰陽的內涵相對,一個概念"陰"肯定對象的陰的屬性,另一個概念"陽"則以相對於陰概念所肯定的屬性,作為陽對象的屬性;
陰陽的外延互克,又互生,其總和等於它們最鄰近的屬概念的外延,即兩個種概念外延的和或並.
陰陽是對立統一或矛盾關系中兩個不同性態,屬性的一對哲學或邏輯范疇的概括,就是兩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賴,相互聯系,又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對並列的種概念. [編輯本段]陰陽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為二,這就是陰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編輯本段]五行五行相生、相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天乾地支與陰陽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陰天干:乙、丁、己、辛、癸
陽天干:甲、丙、戊、庚、壬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陽地支:子、寅、辰、午、申、戌
陰地支:丑、卯、巳、未、酉、亥
五行與干支
天干 地支
金:庚、辛、 金:申、酉
木:甲、乙、 木:寅、卯
水:壬、癸 水:子、亥
火丙、丁 火:巳、午
土戊、己 土:丑、辰、未、戌
二十四節氣
正月寅月:立春入節之時刻,經過中氣雨水到驚蟄止。
二月卯月:驚蟄入節之時刻,經過中氣春分到清明止。
三月辰月:清明入節之時刻,經過中氣穀雨到立夏止。
四月巳月:立夏入節之時刻,經過中氣小滿到芒種止。
五月午月:芒種入節之時刻,經過中氣夏至到小暑止。
六月未月:小暑入節之時刻,經過中氣大暑到立秋止。
七月申月:立秋入潔之時刻,經過中氣處暑到白露止。
八月酉月:白露入節之時刻,經過中氣秋分到寒露止。
九月戌月:寒露入節之時刻,經過中氣霜降到立冬止。
十月亥月:立冬入節之時刻,經過中氣小雪到大雪止。
十一月子月:大雪入節之時刻,經過中氣冬至到小寒止。
十二月丑月:小寒入節之時刻,經過中氣大寒到立春止。
時間與地支對照表
23 ─ 1點 子時 1 ─ 3點 丑時
3 ─ 5 點 寅時 5 ─ 7點 卯時
7 ─ 9 點 辰時 9 ─ 11點 巳時
11 ─ 13點 午時 13 ─15點 未時
1 5─ 17點 申時 17 ─19點 酉時
19─ 21點 戌時 21─ 23點 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