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或者是西方國家小孩的生活習慣和愛好
男孩子基本就是寬大T恤+牛仔褲/運動褲+運動鞋(nike/converse居多)..十幾歲時也會開始穿休閑襯衫休閑褲..也不是越寬大越流行(大多數都是黑人和西語裔人穿成那樣, 白人都穿的蠻貼身的, 亞洲人介於2者之間, 看他們的生活環境和朋友群咯) 女孩子就很多選擇, 除了和男孩子一樣的t恤牛仔褲這些, 還有裙子, 靴子這些, 越大穿的越修身如skinny Jeans, 比較緊身的衣服, 一個小手袋(專門放化妝品手機這些), 一個大包(放書等等).. 每天都要洗澡, 最少一次...到十幾歲時就是一天洗2次(早晚個一次這樣) 睡覺穿睡衣咯, Tees+PJ pant..所以他們經常有睡衣派對..
2. 美國小朋友的課余活動什麼樣你知道嗎
為了豐富小朋友的課餘生活,美國建立了很多民間公益組織,比如針對兒童的足球、棒球、籃球協會等。對於足球來說,比較大的是AYSO(American Youth Soccer Organization,美國青少年足球聯盟),在每個城市都有一個AYSO片區。每個AYSO的片區都是按照兒童年齡來劃分的,有4歲組、5歲組等等,每個年齡組都有若干個球隊,低齡組的球隊大概8人左右,而高齡組的人數更多一些。報名時會收取一些費用,聯盟不以賺錢為目的,收取的費用用來聘請專業訓練老師,租賃場地,購買隊服、器械等。同時報名的家長都需要加入志願者服務,志願者的工作包括做裁判、教練、場地劃線、搬器械等,由大家自選。
在報名後,聯盟會給小朋友進行分隊,當分隊信息確定後,該隊的教練(家長志願者)會跟大家一起選擇隊名,我們憨憨的隊名就是The Thunders(雷霆隊),隊服是藍色。
每周六聯盟會有一次足球活動,活動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聯盟指派的專業老師給小朋友進行足球專業訓練,大概半小時的訓練時間。第二部分則根據事先安排好的賽程,由兩個隊伍進行比賽,比賽時間也是30分鍾,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期間也是由家長志願者做教練和裁判。第三部分就是總結時間,無論比賽輸贏,教練都會和每個小朋友擊掌慶祝,說「Good job」之類鼓勵的詞語,然後家長們面對面將手伸出來排成隧道,讓小朋友鑽,每次這個時候小朋友都非常開心,最後就是零食和飲料時間,這些零食和飲料也都是由家長自願准備。在當初報名之後,家長們就會得到一個賽程清單,大家勾選願意准備零食和飲料的日期。
等聯盟這一期的所有賽程結束後,聯盟會安排專業攝影師給球隊合影留戀,並給每個小朋友頒發獎杯,最後家長們自發組織一個BBQ,享受一頓豐盛的分手宴,等待下一期的活動。
我覺得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1. 它鍛煉了小朋友的自信心,無論好壞,他們得到的都是鼓勵和贊許,激發了他們堅持下去並超越自己的慾望。2. 它激發了小朋友的好勝心和進取心,在比賽過程中,為了取得勝利,每個小朋友都在拼搏而不輕言放棄。
3. 它鍛煉了小朋友團隊合作的意識,讓他們學會在集體中生活,並知道為集體的榮譽而努力。
4. 它豐富了小朋友的生活,將小朋友從枯燥的書本中解脫出來,更多的去接觸自然、接觸社會,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
如果可以的話,寶爸寶媽們也組織一些類似的活動吧,你的寶寶肯定很喜歡的!
3. 為什麼美國的孩子從小就生活獨立,18歲基本經濟自立,而中國的只知道向父母伸手要錢
在中國是行不通的,中國的人口狀況和經濟狀況不允許,即使有這種意識也不可能實現獨立。美國的大學生可以用課余時間打零工獲得每月千美元以上的收入,而中國的打工族每天加班也不過掙一千多,中國的大學生最多有一些家教兼職,收入少得可憐,這種情況下怎麼實現獨立呢。所以我覺得,教育和生存環境都是很大的決定因素。
4. 美國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總是聽別人說「美國的生活」如何如何,可我們很少能聽到當地生活的細節。真實的美國家庭、社區究竟是怎樣的,和我們在國內的生活水平、生活觀念又有多大差距呢?一位網友在美國生活了一段時間後,總結了在當地生活的體驗和感受,可以作為美國移民或者准移民們的參考。 這位網友在矽谷的堂哥家裡住了一個月,作為「中產階級」,堂哥住在郊外小鎮的house里。短時間內當然還無法深入了解中美的文化差異,不過直觀的生活細節對比也很有意思噢。
1、綠化:種花vs 種菜 在堂哥的美國社區里,每個人家門前都有自己的小花園,雖然花園屬於私有財產,還需要花錢打理,但大家都非常自覺,否則可是會被鄰居瞧不起的。小花園構成了整個社區的景緻,甚至會影響整片社區的房價,花園里還有不少小松鼠、小兔子之類的小動物,非常有自然氣息。 而在國內,網友表示他家的小區有十年了,曾經也算是個「中產社區」,也是綠樹成蔭的。不過有一天,小區的大爺大媽突然決定要圈地種菜!草坪沒了,樹砍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蔬菜、水果,不僅毫無美觀可言,還要澆上「純天然有機」肥料,臭氣熏天。這樣的情況在國內似乎也不是個例。
2、空氣:永遠的藍天vs APEC藍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成為美國移民,竟然是因為藍天?美國出現藍天的頻率有多高?可以說只要不是陰天下雨,天幾乎都是透亮透亮的蔚藍色!而在國內……之前我們發明了「APEC藍」,而代價竟然是暖氣!明明都是國際大都市,為什麼美國紐約、華盛頓都能擁有藍天呢?
3、家居:智能家居vs原生態 什麼是智能家居?不來美國不知道,智能家居竟然已經在美國「普及」了。比方說,堂哥家有一個恆溫器,它可以自主「學習」主人的生活習慣,再據此進行室內環境溫度的調節,發出溫度警報,檢測屋內是否有移動物體並節省資源等等……是不是簡直像科幻小說里的情節?可這就是事實! 去美國之前,這位網友也沒感覺到自己的家「落後」。可這么一對比,僅在家居這一方面就實在是差距不小。不過聽國內的朋友說,其實國內的「智能家居」也發展得很快,但我們卻沒聽說過哪個家庭裝了這種家居的,看來還沒有普及吧!
4、教育:實用性vs專業性 美國的小朋友在幼兒園會待上3年。在3年裡他們要學習什麼呢?網友發現包括參觀
警察局,學習如何報警;跟消防警察一起學習滅火知識,躲避火災的基本常識;參觀圖書館,學習如何借書、還書;自己去坐公共交通,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等等。簡單來說,美國幼兒園是幫助家長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的,走「實用性路線」。 至於國內,小朋友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學拼音、數學、英語、繪畫、舞蹈、主持……時間排得滿滿當當,三四歲就被迫放棄了玩具、游戲,拿起課本……孩子的童年也太「擁擠」了!
5. 國外的小朋友是怎樣度過課余時間的
以美國小朋友為例,主要是玩。
美國小學生,一般在二三年級以前幾乎沒有作業的,即便有,也是很少的。
美國孩子很少像中國孩子那樣去補習各種東西,補習的現象在移民家庭比較常見,美國家長比較相信小孩子應該有足夠的時間來玩,從而積極保護他們的創造性不在重復的記憶和過重的壓力下面消失(這在美國的研究生院的博士項目裡面可以顯示出來,以後專門會介紹),業余時間美國孩子多參與一些體育訓練,如:籃球、足球、橄欖球、跆拳道、游泳、滑雪等 ;還有參與一些文藝活動,如:鋼琴、歌唱、畫畫、跳舞等。以下是我女兒的典型的周末活動。
6. 美國學校孩子一日三餐吃什麼
幾乎所有的美國孩子都不喜歡吃青菜。美國父母盡管也知曉青菜的營養價值,但絕對不會強迫孩子吃。美國孩子吃飯,一說吃飽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離桌。美國人在吃飯這件事上的態度和作法,體現了美國兒童教育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培養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 孩子吃飯,必須自己決定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如果明明沒有吃飽,為了貪玩而不再吃了,那麼過一會兒他挨餓,他就自作自受。美國人愛說,犯錯誤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學習過程,兒童教育學對這一認識尤其重視。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從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不想吃就說不想吃,吃飽了就說吃飽了,他們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對他們有充分的信任。 不論哪個國家,不管大人小孩,每人每天至少要吃三頓飯。所以大人在飯桌上的行為,每天至少重復三次,在孩子身心所產生的烙印,自然比學校的功課還要深刻。大人跟小孩一起吃飯的時候,實際是在不斷地對孩子進行思想意識方面的教育,切不可小看。 中國人重視吃飯,民以食為天。中國家長愛孩子,更在吃飯上下功夫。頭一條,就是讓孩子多吃,不分青紅皂白,使勁塞,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國父母喂孩子吃飯,小時候在自己嘴裡嚼軟,再喂進嬰兒口中。稍大之後,一勺一勺喂,然後一筷子一筷子喂。經常見祖母端個碗,滿院子追趕孫兒,喊叫著喂一口。據我所見過的記載,喂孩子到最大年紀是十一歲,因為母親太愛她的兒子。現在國內許多機關單位,中午也只有一個鍾頭午餐時間,許多做父母的一到點,天大的事也得放下,穿人山過車海,趕回家去,給孩子做頓中午飯。只怕大人不在,孩子吃不飽。 除了多吃,還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餓,孩子碗里一口肉不能少。國家困難時期,好不容易買一毛錢肥肉,父母絕對捨不得自己享用,都要留給孩子,看著他咂嘴,父母心裡甜如蜜。現在國家經濟好了,吃穿不愁,什麼都有,雞鴨魚肉早已吃膩,山珍海味也不新鮮,還能找什麼好吃的給孩子呢?據說國內小學生就開始吃人參或燕窩等補品,真是好上加好,也不知小孩子是否消受得了。 美國的家長也關心孩子飲食,但遠比不上中國父母。美國人不硬逼孩子多吃,更絕對想不到給孩子吃燕窩,美國大人也不吃燕窩。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國家庭,會主動給孩子補鈣,也都嚴禁孩子喝可口可樂等軟飲料,還不許多吃糖。美國孩子從能夠拿動勺子的時候起,就開始自己吃飯,弄得滿臉滿身,家長也不管。而且美國孩子,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中午在學校吃午飯,沒有家長回家給孩子做飯那一說。庭貧窮的學生在學校領免費午餐,想吃什麼吃什麼,家長根本看不見。家中產階級的孩子則帶飯到校,大多不過一片二明治,一瓶果汁,加一塊甜點。孩子怎麼吃,丟掉多少,家長一無所知,也根本不問。 美國人在吃飯這件事上的態度和作法,體現了美國兒童教育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培養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孩子吃飯,必須自己決定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或者自己是飢,還是飽。如果明明沒有飽,為了貪玩而不再吃,那麼過一會兒他挨餓,就活該。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他自己承受後果。真嘗到苦處,下一次他就不會重犯。美國人愛說,犯錯誤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學習過程,兒童教育學對這一認識尤其重視。 這一觀念的基礎,是美國家長把孩子當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個人的意願。美國家長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現在還是將來,孩子只能過自己獨立的生活。所以必須盡早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說吃飽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這要讓中國家長看見,大概會認為美國父母不關心孩子的營養和飢飽,甚至是虐待兒女。 中國家長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事情,認為孩子年紀小,缺乏生活經驗,沒有能力做出選擇,或者正確的選擇,所以父母必須替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孩子們不喜歡吃青菜,那不對,大人必須逼著他們吃。孩子才吃一碗飯,就說飽礦,不可能,他會餓,大人必須逼著他們再多吃。中國古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三十歲才算成人,四十歲才不糊塗。小孩子懂得什麼,哪裡會有他自己的意願。孩子想干什麼,還不是瞎鬧,依他們,都得營養不良,最後餓死。 在這樣兩種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長大,美國孩子可能免不了經常挨餓,中國孩子從早到晚永遠肚子飽飽的。美國孩子因為不吃青菜,營養要靠維他命補充,中國孩子營養在飯萊里都吃夠了,要補的只有燕窩和人參。美國孩子從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自己是飢是飽。中國孩子從小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時時處處要聽大人話。美國孩子從小有什麼說什麼,不想吃就說不想吃,吃飽了就說吃飽了,他們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對他們有充分的信任。中國的孩子從小知道,要騙父母是絕對做不到的,就算講真話也不被信任。大人只按自己的標准要求孩子,所以只有討好大人,明明不喜歡吃也說真好吃,明明吃飽了也說還要吃 美國家長吃飯時的所作所為,在於訓練和培養孩子的獨立判斷能力,培養他們的獨立思維和獨立意志,他們的自信和自尊,他們對誠實和信任的尊重。一日三餐,日日不斷,而且直接作用於他們的身體感覺,飯桌教育遠比上幾節課,聽幾個演講,鞏固得多,有效得多。中國家長吃飯時的所作所為,在於讓孩子明白,他們年紀小,生活經驗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是飢是飽,他們也用不著自己知道這些,有大人關心他們,為他們安排好一切,他們只要聽話,就餓不著肚子,營養充足,茁壯成長。 結果美國孩子長大,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知道,我會。中國孩子長大,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聽話,我是好孩子。美國孩子半飢半飽,營養不良,目中無人,獨往獨來,橫沖直撞,頭破血流,最後能發明出新玩意,開大公司,當大老闆,自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中國孩子則肚皮鼓鼓,面色紅潤,尊老愛幼,謙虛謹慎,服從領導,兢兢業業,最後被大家選為勞動模範,優秀公民,人民代表,人家愛聽什麼就說什麼。 雖然美國家長不管孩子吃什麼,飽不飽,卻管孩子怎麼個吃法,所謂吃相。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管得特別嚴格,絕不放過一次過錯。孩子從小自己吃飯,拿刀叉就得訓練。美國人吃飯,不許端起盤子,放在嘴邊,也絕對不允許進了嘴的東西,再吐出來。肉骨頭、雞鴨、魚蝦之類,不可以嘴裡咬一口,再放骨頭,或吐刺皮。孩子使刀叉,就得練到能夠在盤中剝掉蝦皮,只叉蝦仁入口的水平。而且還不許在瓷盤上切出聲響,砰的一刀,父母就瞪眼睛,孩子趕緊要道歉。 如此之難,好不容易吃在嘴裡,卻不能盡情享受。美國人吃飯,最要緊的一條規矩,是不許出聲。所以絕對不允許張著嘴咀嚼,雙唇作響。也不允許離嘴一寸遠,大聲吸面條、稀飯、雞湯、茶或者酒。就是再燙再辣,也不可以發出吸溜吸溜的響聲,只有受苦。更不許可含著滿嘴飯菜,邊咀嚼邊講話,那是美國人飯桌上的大忌。美國孩子從懂事那天起,就會記得嘴裡有物不準講話。他們見到大人有誰犯規,一定要指出,大人也只好認錯。
7. 美國小朋友的生活情況是什麼
很輕松。我當過兩個小孩子的家教,教他們中文,他們父母加班的時候我就接送他們放學。他們早上八點左右上學吧,下午二點多就放學了,而且作業超級少,也很簡單。他們一個上三年級,一個上一年級,作業就是塗塗畫畫什麼的,然後情人節的時候老師還叫他們作賀卡給他們愛的人。他們的作業花樣很多的,有的時候甚至是畫一幅你夢想中的家園。。。然後在學校嘛我看他們也是很輕松的,一天嘻嘻哈哈,這些孩子還都挺有主見的,不像中國孩子那樣聽話,很多時候他們都會一直問你為什麼,還喜歡和大人對嘴。然後要求大人尊重他們。 總之,感覺他們學習輕松,活動多,膽大,獨立。。。
8. 外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是怎樣的
在發達國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視從小培養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發達的市場經濟讓會要求社會成員必須具備這種能力和精神。
在美國,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了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到外邊參加勞動。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謀生路。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農民家庭要孩子分擔家裡的割草、粉刷房屋、簡單木工修理等活計。此外,還要外出當雜工,出賣體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幫人鏟雪,秋天幫人掃落葉等。
在瑞士,父母為了不讓孩了成為無能之輩,從小就著力培養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歲的姑娘,從初中一畢業就去一家有教養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鍛煉勞動能力,尋求獨立謀生之道;另一方面還有利於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講德語的地區,也有講法語的地區,所以一個語言地區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於語言地區的人家當傭人。其中也有相當多的人還要到英國學習英語,辦法同樣是邊當傭人邊學習語言。掌握了三門語言後,就去辦事處、銀行或商店就職。長期依靠父母過寄生生活的人,被認為是沒有出息或可恥的。
在原西德,從小就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從不包辦代替。法律還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裡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麼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一個小背包。要問為什麼?父母說:"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上學以後,許多學生都要在課余時間,在外邊參加勞動掙錢。大學生中勤工儉學的非常普遍,就連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照顧老人,做家庭教師等掙自己的學費。
9. 外國孩子的校園生活是怎樣的
每到星期天,只要天氣良好,攝政公園里總有不少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或是參觀動物園,或是在草地上做游戲,或是在灑滿陽光的草地上踢足球,他們來回奔跑,滿身泥巴,笑聲不斷。 即使上課,英國學生也像做游戲,他們每天的課時並不多,中學生四節,小學生更少,考試不用百分制。學校認為,學生最重要的是體能培養和素質教育,不提倡學生死讀課本,老師也很少布置作業。學校和社會上辦有各種學生俱樂部,如足球、網球、棋藝、旅行等俱樂部,一般都是跨班級和跨學校的,學校鼓勵學生參加俱樂部的活動。這些踢足球的學生都是足球俱樂部的成員,他們來自不同的學校。在這里他們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擴展視野,鍛煉社交能力。 與中國相比,英國的教育看起來的確有些"散漫",課堂教學不但漫不經心,而且常常"吵吵嚷嚷",一到課余時間就更不得了,由學校組織的、社會組織的。學生自發組織的各種協會、俱樂部幾乎是鋪天蓋地而來,在中國的老師和家長看來,這豈不是縱容學生不學無術嗎?但英國從上到下各階層都認為,他們"玩"也是在學習嘛,在學習社交和各類技能。學校對孩子最重視的是體能和素質。特別是小學生,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還要有良好體質,將來才談得上接受進一步的教育。事實上,這些踢足球和做游戲的學生,個個身體健康,生龍活虎,幾乎沒有戴眼鏡的(想想看,我們身邊帶眼鏡的有多少)。 在愛丁堡有一座地心博物館,是英國學生素質培訓基地的一部分,是專門為中小學生修建的一個素質和科普教育中心,建成時英國女王親自剪綵。參觀地心博物館時,小學生需有老師或家長陪同,中學生則不必。乘電梯一直下降到地底,分別進入一個個別開生面的展覽廳,"移動的大陸"、"天氣觀測"、"測試地震"、"宇宙形成"等,每一個展覽廳都是用高科技手段建成的,十分逼真,非常生動。例如時空隧道,乘電梯從"現在"不斷下降到'過去",電梯上的電子鍾依次出現不斷倒退的時間,而電梯四周則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時代的名人、圖景、情景和動物。參觀者還可以通過巨型的穹形銀幕、逼真的視聽效果和各種電腦屏幕,看到英國是如何形成的,認識遠古生物和昆蟲世界的奧秘等,形聲色等情景極為逼真。地心博物館開放以來,已有十多萬英國中小學生前來參觀,他們在這種生動和直觀的環境中獲得的知識,並不亞於課堂上獲得的書本知識。 既要學習當父母 還要學會面對死亡 英國學生課堂上學的東西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毫不誇張地說,只要是人生中必須經歷的重大事情,幾乎都會先在課堂上學一遍。比如說當父母,應該是每個人的必修課,而且是一生中最大的一項工程,於是英國政府把如何當父母正式列入學校的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如何應付婚姻沖突,如何適當地"懲罰"孩子等。之所以要設置這門課程,目的是讓孩子在真正結婚做父母前,多一些實踐活動。上課時,學生們要扮演母親或父親,還要考慮孩子的花費以及各種生活技能。政府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教師要用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經驗,作為課堂教學的例子:"適當地提示自己的生活秘密,對教師來說,可以使課程更豐富更生動,學生們可以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並對有機會扮演父母的角色感到高興。他們會用不同於平常的方式看教師,與教師建立一種新的關系,那就是他們首先是父母,其次才是教師。" 除了學習當父母,英國學生甚至還要學習如何面對死亡,這門課程的內容包括:在死亡、父母分居或離婚等問題上為孩子們提供輔導;帶一位殯葬行業從業人員或護土走進課堂來談論人死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並且讓學生輪流通過角色替換的方式模擬一旦遇到如父母車禍身亡等情形時的應對方式。英國教育部門認為,開設這門課程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嚇唬孩子們,而是幫助他們體驗遭遇損失和生活方式發生突變時的復雜心情,並學會"在各種非常情況下把握住情緒的控制力度",增強其心理承受能力。 男生學習出大生差 打算實施男女分班 去年GCSE(英國中學會考)成績中,53.2%應試的女學生拿了A到C的好成績,但是男生的表現就遜色多了,只有42.6%拿到了A到C的成績,而男女學生在寫作技巧上的差異最大,只有47%的男生達到了應有的寫作能力,而62%的女學生已經達到她們該有的水準。英國教育部門認為,要縮小男女學生之間的差距,在文學與算術課程時數安排上應有所不同,同時,男女學生分班上課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男女分班有助於同時提高男女學生的成績。以艾薩克斯的一所綜合中學為例,這所學校在1994年就實施了男女分班教學,而在一般中學生認為最難的"英文"科目上,在1996到1999年間,男生在GCSE中拿A至C的比例增加了26%,女學生也增加了22%,支持男女分班者表示,男生在整班都是男生的狀況下比較容易專心,如果班上有女生,男生們在上課時就會玩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