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根據你掌握的知識,猜想一下古猿人是怎樣生活的
古猿靠採集食物過活,
常睡在高樹上,
屬於群居物種。
❷ 古猿是怎麼來的
古猿過渡到猿人的第一步:到樹下來生活
(一)
我們知道,作為人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的某一類古猿,例如埃及古猿或者其他
晚期古猿,是森林動物,一般居住在樹上。而猿人不是森林動物,他們在地面上生活。
現在要問:什麼因素使森林裡的古猿變成猿人呢?森林裡的古猿發展成猿人大抵經過哪
些步驟呢?
首先,這種古猿必須離開森林,到地面上來生活。以後才逐漸發展成能夠直立行走
的古猿。這種直立行走的古猿開始只能主要使用天然的物體作為工具,以後才逐漸發展
成能夠製造工具的猿人——早期猿人。
在這里,重要的問題是:森林裡的某種古猿怎樣演變成直立行走的古猿。
這主要是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就是由樹上的生活方式轉變成地面上的生活方式。
(二)
什麼因素會使森林裡的古猿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呢?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呢?
一般認為這跟地理變遷相聯系,跟環境變化相聯系。我們知道,氣候會發生變化,
引起大片森林的逐漸消失。我們也知道,地殼的表面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時常在變動
的。低的地方會逐漸變成高的地方,高的地方會逐漸變成低的地方;海會變成陸,陸會
變成海。我國古代的人們所說的「滄海桑田」,就是這回事。在這海陸變遷過程中,氣
候也可以發生變遷。
地理和氣候的變遷必然要影響到有關的植物和動物的生活。
知道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已知的事實來談一談猿人的起源了。
猿人究竟起源在什麼地方,現在還沒有定論。非洲和亞洲都是可能的地方。現在已
知的材料,表明非洲東部是猿人的一個重要發源地。亞洲南部包括我國的西南地區可能
是猿人的另一個發祥地。
從距今5億年前開始,我國的西藏和它的周圍地區一直是一片汪洋。到了距今6000
萬年前,這塊地方才逐漸上升,變成陸地。以後又進一步隆起變成高山。1966年,我國
科學工作者在海拔4800米的高山地區發現了一種生活在海里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喜
馬拉雅魚龍,有力地證明了那裡曾經是一片海洋。
地勢的變遷不是孤立的事件。跟這相聯系的是氣候的變遷和生物的演變。在地勢的
變遷中,原來溫暖的地方可以逐漸變成寒冷的地方,寒冷的地方可以逐漸變成溫暖的地
方。原來潮濕的地方可以逐漸變成乾燥的地方,乾燥的地方可以逐漸變成潮濕的地方。
大約在一二千萬年以前,喜馬拉雅山一帶本來是比較低窪的地方,那裡有溫暖的氣
候,有茂密的森林。後來那裡的陸地緩慢地隆起,終於變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地方。
地勢升高以後,氣候也跟著發生變化。原來溫暖潮濕的氣候逐漸變得乾燥而且寒冷。
這必然會引起熱帶森林的逐漸消滅。
在其他某些適宜的地區,特別是非洲南部和東部,由於自然條件的變化,主要是氣
候的變遷,由比較潮濕的適宜於森林生長的氣候,逐漸變成比較乾燥的不適宜於森林生
長的氣候,這必然會引起森林的消失。
(三)
當然,森林的消失是一個長時期的歷史過程。在那裡,變化是逐漸發生的。
什麼樣的變化呢?
一般講來,這是草原代替森林的變化,也是草原和森林的斗爭過程。這也是比較能
耐乾旱的植物代替不能耐乾旱的植物的過程。
於是,茂盛的熱帶森林逐漸減少,本來是連綿不斷的大森林逐漸變成了樹林的島嶼,
東一簇,西一簇。
於是,逐漸出現了開闊的地面。這是說,草原逐漸代替了森林。
本來生活在林子里的動物呢?
在氣候逐漸發生變化、熱帶森林逐漸消失的過程中,生活在那裡的動物,大概發生
了這樣的變化:有的被迫逐漸向南方遷移,或者向有熱帶森林的地方遷移,有的仍舊留
在原來的地方生活。
留下來的動物,依靠遺傳的變異,在長時期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在身體構造上和生
理上發生了變化。變得好的,能夠適應新環境的,繼續生活下去,並且得到了發展,演
變成新的種類。變得不好的,不能適應新環境的,就逐漸被淘汰掉了。這就是達爾文所
說的自然選擇的道理。
生活在那裡的古猿呢?它們會怎樣呢?
(四)
生活在那裡的古猿——森林裡的古猿,也大抵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有的轉向南方,
或者去尋找新的森林,仍舊過著熱帶森林或亞熱帶森林的生活;有的留在原來的地方,
逐漸過著地面上的生活。
這就是說,某種森林裡的古猿的後代逐漸分成了幾支,或者至少分成了兩支,朝著
不同的方向發展。
一支是現代類人猿的方向。這一支堅持在熱帶森林裡生活,繼續做森林動物。在進
化過程中,它們的牙齒,特別是犬齒,更加發達起來,繼續用來做有效的防禦和攻擊的
武器。在這過程中,它們的頜骨和眉嵴更加突出。這樣,它們的頭部就逐漸發展成現代
類人猿的樣子。同時,由於樹上生活的需要,前肢繼續發展起來,終於變得比後肢長些。
這就成了現代類人猿的四肢。
另一支是人類的方向。這一支的出發點可能是拉瑪古猿一類的動物。它們逐漸適應
於開闊地面上的生活。它們逐漸演變,變成原始類型的南方古猿那樣的一類動物。從現
在的化石材料看來,南方古猿的原始類型已經習慣於地面上的生活,能夠直立行走,它
們能夠利用天然的「工具」,還不能自己製造石器的工具。從原始類型的南方古猿進一
步演變,變成進步類型的南方古猿,能夠製造非常原始的石器工具,這就已經是早期猿
人了。在從古猿經過原始類型的南方古猿到早期猿人的演變過程中,必然地引起了手和
腳的進一步分工,出現人的手和腳。
也在這過程中,由於生活上的變化,它們逐漸少用頜部和牙齒做武器。於是,在歷
史過程中,它們的頜部逐漸短縮,牙齒特別是犬齒逐漸縮小,腦量逐漸增大。這樣,它
們的頭部就逐漸發展成為人的樣子。
(五)
現在要問:人類的方向是怎樣發展起來的?這也就是說:在地理和氣候的變遷過程
中,沒有遷移到森林裡去的古猿怎樣過日子呢?或者說,生活在開闊地面上的古猿怎樣
對付新的環境呢?
古猿大概跟現代的類人猿一樣,過的是群的生活。群起初可能不很大,但是至少是
三五成群的。
它們主要的食物本來是果實、嫩葉和一些可吃的植物根,特別是塊根。它們有時也
吃些小動物或鳥蛋。現在由於氣候的逐漸改變,樹木逐漸稀少了。於是可吃的果實逐漸
地、不知不覺地變得越來越少了。為了維持生活,它們就得經常到地面上來尋食,挖可
吃的根,找可吃的蟲子,甚至比較經常地捕捉小動物吃。
過去,用樹枝去挖挖植物的塊根做食物,本來是一種偶然的動作。現在,由於環境
的變化,由於生活的需要,逐漸地變成經常的動作了。
過去,用石頭去敲破堅硬的果實本來是一種偶然的動作。現在,由於生活的需要,
用石頭去敲破硬的東西,包括動物的頭骨在內,逐漸地變成經常的動作了。
這樣,在時間的流逝中,在生活需要的逼迫下,它們在樹下活動的時間逐漸地長起
來了。就這樣,逐漸地,它們跟森林生活告別了。
可以這么說,飢餓把它們趕下樹來。
❸ 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狀況。。。
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drie—oh--pi-thi--kuhs 名稱含義:「樹猿」 時代:2000萬年至500萬年前 化石產地:歐洲、亞洲、非洲 大小:體長約60厘米 體型像黑猩猩,它可以四足行走,也可以兩足行走,爬樹、吃果實。
編輯本段詳細
森林古猿身體短壯,胸廓扁寬,前臂和腿一樣長。前肢既是行走時的拐杖,也是用來懸掛在叢林間擺盪、摘取野果的器官。它們就像現在的黑猩猩那樣過著群體生活。森林古猿如何向人的方向發展,曾有過種種推測,其中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由於氣候變化,使森林地區逐漸稀疏和縮減,樹叢間出現了空地,這就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動的條件,逐漸由樹居生活向著地面生活過渡。在劇烈的生存斗爭中,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體質特徵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體型變大,骶骨也變得厚大,骶椎數增多,髖骨變寬,內臟和其他器官也相應地變化了,從而為直立行走創造了條件。下肢更適於直立行走,雙手日益靈巧。他們已經學會了使用工具,並且還會製造一些簡單的工具(最早發現:非洲,3000000年前,「露西少女」)。在此情況下,御敵、覓食等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若干萬年後,古人類開始製造越來越復雜的工具,同時開始使用火,促進了腦的發展。腦量逐漸增大,終於萌發了意識,產生了語言,完成了從猿到人的過渡的第一步。恩格斯把它們歸入到形成人的三個階段中的第一個階段,即「攀樹的猿群」。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此後產生文化、藝術、宗教等等,逐漸發展成現在的人類。
大約在2300萬年到1800萬年前,在熱帶雨林地區和廣闊的草原上,有一種古代靈長類動物——森林古猿活躍在那裡,他們是人類最早的祖先,這些地區有的現在已經成為火山活動地區,人們對森林古猿的了解,很多是依靠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化石和地質資料。非洲、亞洲和歐洲許多地區都曾發現過森里古猿存在的遺跡和化石。 不是所有的森林古猿都是人類的祖先,他們也是現代類人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森林古猿」這個名詞時為在那個年代中生活的所有古猿類起的。 森里古猿身體短壯,胸廓寬扁,前臂和腿一樣長。前肢既是行走時的拐杖,也是用來懸掛在叢林間擺盪、摘取野果的器官。他們就像現在的黑猩猩那樣過著群體生活。 人類的祖先是一些從樹上來到地面生活的古猿,主要活動在森林邊緣、湖泊、草地和林地間。地面的生活是他們的體型變大,骶骨也變得厚大,骶椎數增多,髖骨變寬,內臟和其他器官也相應地變化了,從而為直立行走創造了條件,這樣前肢可以從事其他活動,手變得靈巧,從而完成了從猿到人的第一步。這些都是在漫長的歲月里完成的。恩格斯把他們歸入到形成人的三個階段中的第一個階段,即「攀樹的猿群」
❹ 古猿怎麼生活怎麼尋找食物他們住在哪裡
首先,由於古代中午比較多而已,男人比較小比較多的,但是依賴於抓捕手段和你估計他們只能吃些簡單的蔬菜,水果或者是小型的首先,由於古代中午比較多,而遠遠比較小比較多的,但是依賴於抓捕手段和你的工具,他們只能吃些簡單的蔬菜,水果或者是小型的石頭。食草動物
❺ 古猿人的生活
古人類學家認為在距今七八百萬年以前,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開始向不同的方向進化,這個過程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紀新生代的第三紀是指距今七千萬年到二三百萬年前的地質年代。②新生代的第四紀是指距今
二三百萬年前之後的地質年代。,世界范圍的造山運動很活躍,相繼出現了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等,在東非還出現了長達8 000公里的斷裂谷。由於這樣大規模的地殼運動,致使世界氣候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紀②,氣候變化加劇,出現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氣候巨大變化的影響下,原先一些連綿不斷的森林逐漸變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斷擴大,最終被稀樹草原所取代。這時,生活在這里的一些古猿逐漸由樹棲生活轉到地面上生活,最終進化成人類;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則進化成了類人猿。
人類的祖先來到空曠的地面上生活後,逐漸能夠使用樹枝和石塊等來防禦猛獸,或挖掘根莖等來食用。在這個過程中,古猿逐步由四肢行走轉變為兩足直立行走。這一轉變不僅增強了人類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們的身體結構發生了一系列適應性變化,如身體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長、骨盆變短增寬、脊柱從弓狀變為S形等。此外,兩足直立行走還使人類祖先的前肢從用來行走和支持身體中解放出來,為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腦的進一步發展和增大創造了條件。兩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義,使人類學家把是否具備這一條件作為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標准。
人類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製造工具。早期人類製造的工具都是石器。這些石器常常與動物的遺骸和人為弄碎的骨頭一起被發現,由此古人類學家推斷,石器的出現與早期人類的狩獵和肉食行為密切相關。
在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過程中,人類祖先的大腦越來越發達,並逐漸產生了語言,形成了人類社會。
人類的發展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地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大多殘缺不全,往往只有零碎的頭骨、頜骨、牙齒和股骨,而且化石的最早年代也不過在四百多萬年前。盡管如此,經過古人類學家的努力,已經弄清了人類進化的大致過程。這個過程通常分為四個階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
南方古猿
1924年,在南非的湯恩發現了一個古猿幼兒的頭骨化石,鑒定後定名為南方古猿。隨後,古人類學家在非洲,特別是在斷裂谷的東部,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南方古猿化石。通過對這些化石的研究得知,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萬~100萬年前,能直立行走,是最早階段的原始人類。除直立行走以外,南方古猿的其他性狀大都像猿,如他們的腦容量很小,在450~530 mL之間,與現代類人猿的腦容量(平均為415 mL)差不多。
能人
自1960年起,古人類學家在非洲陸續發現了與南方古猿特徵相近的古人類化石,定名為能人。能人生活在距今200萬~175萬年前。與南方古猿相比,他們的顱骨壁變薄,腦容量增大,平均為680 mL左右。與能人化石同時發現的還有石器,這說明能人已經能夠製造工具了。
直立人
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萬~20萬年以前,他們的化石在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地區都有發現,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直立人(簡稱爪哇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簡稱北京人)等。其中,以北京人的化石材料最豐富,研究得最全面。
北京人的腦容量明顯增大,成人的平均腦容量多達1 088 mL,四肢骨在長度、形狀等方面與現代人的基本相同,這表明他們直立行走的姿態與現代人相同,並且上、下肢已經有了明顯的分工。但是,北京人仍有很多原始性狀,如前額後傾、眉嵴粗壯、下頜骨無頦等(正因為直立人有許多類似猿的性狀,所以他們也被稱為猿人)。
在北京人的遺址中,發現有大量的石器,這些石器功能各異、加工精細,證明直立人製造工具的能力比能人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在他們住過的山洞裡還發現了很厚的灰燼層,裡面有燒過的骨頭、石塊和朴樹籽等,這說明北京人已經會用火了。火不僅可以用來取暖和驅趕野獸,還可以用來燒熟食物,使食物容易被消化和吸收,這促進了人類祖先體質的發展,特別是為腦的發育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智人
智人包括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0萬~1萬年前,比直立人更接近現代人。他們不僅完全直立,而且腦容量已經達到了現代人的大小(平均為1 360 mL),這標志著他們的智力發展到了更高水平。因此,古人類學家把他們與現代人歸為同一個種,即智人種。
早期的智人生活在距今20萬~5萬年前,如德國的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我國廣東的馬壩人,以及山西的丁村人等。這個時期的智人還帶有一些原始性狀,拿尼人來說,眉嵴仍比較粗壯,並且頭蓋骨向後傾斜,頜骨向前突出。但是,他們製造的工具比直立人製造的更為先進,除石器外還有骨器。從生活遺跡來看,他們不僅會使用天然火,而且會人工取火。
晚期的智人出現在距今5萬~1萬年前,他們的化石在各個大陸都有發現,如法國的克羅馬農人、我國的山頂洞人等。這個時
❻ 古猿的食物是什麼
從南方古猿那適合咀嚼堅韌難咬食物的粗大結實的臼齒可以斷定,早期古猿攝取的食物中大部分是植物,主要是成熟的果實和樹葉等。
燒熟的動物屍體逐漸成了古猿的主要食物來源,素食的古猿也轉變了食性,環境改變對古猿變人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巨大影響。
積累的經驗啟發了古猿,終於認識到火的有利作用,火擴大了可食食物的范圍,食物種類越來越多,於是古猿逐步從自然獲取發展到學會主動用火燒烤食物,徹底改變了生食習慣,確立了以熟食為主的飲食方式。
作為人類和現代類人猿共同祖先的古猿,它們的智力和生活方式,跟現代類人猿相差不遠。它們是群居的動物。它們在環境變化的過程中,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由於適應新的習性,其中有一支或幾支逐漸朝人類方向發展。
猿人是人類的開始。先出現的是早期猿人,以後是晚期猿人(就是直立人)。猿人是古猿向現代人過渡的重要階段。在我國發現的晚期猿人化石有北京猿人和藍田猿人。
北京猿人最早是1921年在北京周口店發現的,1929年發現了第一個頭蓋骨,藍田猿人是1963—1964年在陝西藍田縣發現的。藍田猿人跟北京猿人相近,比北京猿人更原始些。
❼ 森林中的古猿是怎麼的
大約在2300萬年到1800萬年前,在熱帶雨林地區和廣闊的草原上,有一種古代靈長類動物——森林古猿活躍在那裡,它們是人類最早的祖先。這些地區有的現在已成為火山活動的地區。人們對森林古猿的了解,很多是依靠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化石和地質資料。非洲、亞洲和歐洲的許多地區都曾發現過森林古猿存在的遺跡和化石。
不是所有的森林古猿都是人類的祖先,它們也是現代類人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森林古猿」這個名詞是為在那個年代中生活的所有古猿類起的。
森林古猿的模樣是這樣的:短壯的身體,寬扁的胸廓,前臂和腿一樣長。前肢既是行走時的拐杖,也是用來懸掛在叢林間擺盪、摘取野果的器官。它們就像黑猩猩那樣群體生活。
人類的祖先是一些從樹上來到地面生活的古猿,主要活動在森林邊緣、湖泊、草地和林地間。地面的生活使它們的體型變大,骶骨也變得厚大,骶椎數增多,髖骨變寬,內臟和其他器官也相應地變化了,從而為直立行走創造了條件。這樣,前肢可以從事其他活動,手變得靈巧,從而完成了從猿到人的第一步。這些都是在漫長的歲月里完成的。恩格斯把它們歸入到形成人的三個階段中的第一個階段中,即「攀樹的猿群」。
❽ 北京猿人的生活習慣
我參考的答案:
古猿過渡到猿人的第一步:到樹下來生活
(一)
我們知道,作為人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的某一類古猿,例如埃及古猿或者其他晚期古猿,是森林動物,一般居住在樹上。而猿人不是森林動物,他們在面上生活。
現在要問:什麼因素使森林裡的古猿變成猿人呢?森林裡的古猿發展成猿人大抵經過哪
些步驟呢?
首先,這種古猿必須離開森林,到地面上來生活。以後才逐漸發展成能夠直立行走的古猿。這種直立行走的古猿開始只能主要使用天然的物體作為工具,以後才逐漸發展成能夠製造工具的猿人——早期猿人。
在這里,重要的問題是:森林裡的某種古猿怎樣演變成直立行走的古猿。
這主要是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就是由樹上的生活方式轉變成地面上的生活方式。
(二)
什麼因素會使森林裡的古猿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呢?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呢?
一般認為這跟地理變遷相聯系,跟環境變化相聯系。我們知道,氣候會發生變化,引起大片森林的逐漸消失。我們也知道,地殼的表面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時常在變動的。低的地方會逐漸變成高的地方,高的地方會逐漸變成低的地方;海會變成陸,陸會變成海。我國古代的人們所說的「滄海桑田」,就是這回事。在這海陸變遷過程中,氣候也可以發生變遷。
地理和氣候的變遷必然要影響到有關的植物和動物的生活。
知道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已知的事實來談一談猿人的起源了。
猿人究竟起源在什麼地方,現在還沒有定論。非洲和亞洲都是可能的地方。現在已知的材料,表明非洲東部是猿人的一個重要發源地。亞洲南部包括我國的西南地區可能是猿人的另一個發祥地。
從距今5億年前開始,我國的西藏和它的周圍地區一直是一片汪洋。到了距今6000萬年前,這塊地方才逐漸上升,變成陸地。以後又進一步隆起變成高山。1966年,我國科學工作者在海拔4800米的高山地區發現了一種生活在海里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喜馬拉雅魚龍,有力地證明了那裡曾經是一片海洋。
地勢的變遷不是孤立的事件。跟這相聯系的是氣候的變遷和生物的演變。在地勢的變遷中,原來溫暖的地方可以逐漸變成寒冷的地方,寒冷的地方可以逐漸變成溫暖的地方。原來潮濕的地方可以逐漸變成乾燥的地方,乾燥的地方可以逐漸變成潮濕的地方。
大約在一二千萬年以前,喜馬拉雅山一帶本來是比較低窪的地方,那裡有溫暖的氣
候,有茂密的森林。後來那裡的陸地緩慢地隆起,終於變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地方。
地勢升高以後,氣候也跟著發生變化。原來溫暖潮濕的氣候逐漸變得乾燥而且寒冷。
這必然會引起熱帶森林的逐漸消滅。
在其他某些適宜的地區,特別是非洲南部和東部,由於自然條件的變化,主要是氣候的變遷,由比較潮濕的適宜於森林生長的氣候,逐漸變成比較乾燥的不適宜於森林生長的氣候,這必然會引起森林的消失。
(三)
當然,森林的消失是一個長時期的歷史過程。在那裡,變化是逐漸發生的。
什麼樣的變化呢?
一般講來,這是草原代替森林的變化,也是草原和森林的斗爭過程。這也是比較能
耐乾旱的植物代替不能耐乾旱的植物的過程。
於是,茂盛的熱帶森林逐漸減少,本來是連綿不斷的大森林逐漸變成了樹林的島嶼,東一簇,西一簇。
於是,逐漸出現了開闊的地面。這是說,草原逐漸代替了森林。
本來生活在林子里的動物呢?
在氣候逐漸發生變化、熱帶森林逐漸消失的過程中,生活在那裡的動物,大概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有的被迫逐漸向南方遷移,或者向有熱帶森林的地方遷移,有的仍舊留在原來的地方生活。
留下來的動物,依靠遺傳的變異,在長時期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在身體構造上和生理上發生了變化。變得好的,能夠適應新環境的,繼續生活下去,並且得到了發展,演變成新的種類。變得不好的,不能適應新環境的,就逐漸被淘汰掉了。這就是達爾文所
說的自然選擇的道理。
生活在那裡的古猿呢?它們會怎樣呢?
(四)
生活在那裡的古猿——森林裡的古猿,也大抵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有的轉向南方,或者去尋找新的森林,仍舊過著熱帶森林或亞熱帶森林的生活;有的留在原來的地方,逐漸過著地面上的生活。
這就是說,某種森林裡的古猿的後代逐漸分成了幾支,或者至少分成了兩支,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一支是現代類人猿的方向。這一支堅持在熱帶森林裡生活,繼續做森林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它們的牙齒,特別是犬齒,更加發達起來,繼續用來做有效的防禦和攻擊的武器。在這過程中,它們的頜骨和眉嵴更加突出。這樣,它們的頭部就逐漸發展成現代類人猿的樣子。同時,由於樹上生活的需要,前肢繼續發展起來,終於變得比後肢長些。這就成了現代類人猿的四肢。
另一支是人類的方向。這一支的出發點可能是拉瑪古猿一類的動物。它們逐漸適應於開闊地面上的生活。它們逐漸演變,變成原始類型的南方古猿那樣的一類動物。從現在的化石材料看來,南方古猿的原始類型已經習慣於地面上的生活,能夠直立行走,它們能夠利用天然的「工具」,還不能自己製造石器的工具。從原始類型的南方古猿進一步演變,變成進步類型的南方古猿,能夠製造非常原始的石器工具,這就已經是早期猿人了。在從古猿經過原始類型的南方古猿到早期猿人的演變過程中,必然地引起了手和腳的進一步分工,出現人的手和腳。
也在這過程中,由於生活上的變化,它們逐漸少用頜部和牙齒做武器。於是,在歷史過程中,它們的頜部逐漸短縮,牙齒特別是犬齒逐漸縮小,腦量逐漸增大。這樣,它們的頭部就逐漸發展成為人的樣子。
(五)
現在要問:人類的方向是怎樣發展起來的?這也就是說:在地理和氣候的變遷過程中,沒有遷移到森林裡去的古猿怎樣過日子呢?或者說,生活在開闊地面上的古猿怎樣對付新的環境呢?
古猿大概跟現代的類人猿一樣,過的是群的生活。群起初可能不很大,但是至少是三五成群的。
它們主要的食物本來是果實、嫩葉和一些可吃的植物根,特別是塊根。它們有時也吃些小動物或鳥蛋。現在由於氣候的逐漸改變,樹木逐漸稀少了。於是可吃的果實逐漸地、不知不覺地變得越來越少了。為了維持生活,它們就得經常到地面上來尋食,挖可吃的根,找可吃的蟲子,甚至比較經常地捕捉小動物吃。
過去,用樹枝去挖挖植物的塊根做食物,本來是一種偶然的動作。現在,由於環境的變化,由於生活的需要,逐漸地變成經常的動作了。
過去,用石頭去敲破堅硬的果實本來是一種偶然的動作。現在,由於生活的需要,用石頭去敲破硬的東西,包括動物的頭骨在內,逐漸地變成經常的動作了。
這樣,在時間的流逝中,在生活需要的逼迫下,它們在樹下活動的時間逐漸地長起來了。就這樣,逐漸地,它們跟森林生活告別了。
❾ 很久以前非洲原始森林裡的古猿是怎樣生活的。
非洲南方古猿的飲食與現代黑猩猩相似,他們也食用水果、植物、堅果、種子、根、昆蟲和雞蛋。
科學家可以通過觀察它們的牙齒的遺骸來判斷非洲南方古猿可能吃了什麼--牙齒的大小、形狀和牙齒磨損都可以提供飲食方面的線索。牙科微磨損研究發現,與同期物種羅百氏傍人或者南方古猿粗壯種(P. robustus).相比,非洲南方古猿牙齒上的劃痕多於坑。這種模式表明,非洲南方古猿吃硬的食物,但也有非常不同的飲食,包括較軟的水果和植物。
❿ 古猿為什麼從樹上走下來
由於直立行走會在骨骼上留下明顯的標記,因此化石是回答這一問題最好的材料。這方面最主要的證據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科學家唐納德·約翰森領導的考察隊在衣索比亞發現的。他們在那兒發現了大批古人類化石,其中一具是生活在300萬年前的女性骨骼。科學家找到了這具骨骼的40%的化石,稱她為露西。根據骨骼特徵來推斷,露西的腦仍然呈現猿腦特徵,但她卻是直立行走的。因此她很有可能就是科學家長期以來尋找的古猿和人之間的缺失環節。與此同時,分子生物學家應用DNA和蛋白質分子比較技術,推斷出猿與人分道揚鑣的時間,發生在500萬年前。這與化石資料的發現可以相互印證。剩下的問題是:400萬至800萬年前這段時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使得這些已適應樹棲生活、四足行走的古猿下地直立行走,向著人類方向進化?
一種觀點認為:人和猿是在第三紀的中新世開始分化的,臘瑪古猿是最早的人類代表,而森林古猿里的幾個種類則是各種現生猿類的祖先。他們同意從古猿到人的進化是使用工具和有語言等文化因素。並且設想小的犬齒和直立行走的姿勢是與使用工具(或武器)密切有關的。臘瑪古猿的犬齒小就意味著使用了工具和兩足能直立行走。
另一種觀點認為:古猿從樹林移到大草原上來生活,是為了不讓草擋住視線,才直立行走。
第三種觀點認為:那一段時期,地球氣候變得乾燥,使森林大片消失,靠樹棲生活的古猿不得不下樹,依靠直立行走和工具來謀生。
第四種觀點認為:由於氣溫變化,大冰川來臨,地殼發生了驟變,連綿不斷的森林也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樹木減少1/3,野果供不應求,古猿就被迫成群地走出森林,到廣闊的地面去尋找食物,謀求生路。由於地面生活的需要,前肢的任務更重了,不但需要用它來摘果實,拿木棒或石塊抵禦野獸,而且還需要用前肢來挖掘塊根或捕捉小動物,就這樣,經過幾百萬年的努力,古猿終於改變了用前肢幫助行走的習慣,學會了在地面直立行走。
第五種觀點認為:所有的解釋都是猜測的,進化是一種十分奇妙的現象,是遺傳信息在群體和世代中平衡、傳遞和改變的過程。
第六種觀點認為:達爾文關於進化的理論應該修正,進化不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而是由長時期的相對穩定和突然發生的飛躍交替的模式中尋找思路。遺傳學研究的發展,為解開從猿到人之謎帶來新的希望。人類進化成為地球生物中最適應的強者,這也是一些基因的勝利。可是目前,人們對於基因進化的了解實在太少。因此要回答古猿怎樣變成人,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第七種觀點認為:人類進化的主要動力,至少在初期,不是文化,而是食物、進食行為和習性,更像許多哺乳動物的進化,小的犬齒和直立行走都是食物和進食方式改變的反映。臘瑪古猿生活在空曠地區,具有擴大咀嚼面積用的較寬的頰齒,並有厚的釉質,以覆蓋其較軟的內部齒質。森林古猿類和猿類具有較小的頰齒,釉質薄,很快便被磨掉;齒尖尖端暴露出齒質小坑,這是用來切割和咀嚼較軟的植物性食物的。臘瑪古猿的厚釉質很可能是適應作強力壓碎和磨研較堅韌的植物性食物,這是較空曠的非森林地區的標准食物。臘瑪古猿類中有些具有像猿的較大的犬齒,有些則犬齒較小。但是即使是具有較大犬齒的種類,嚴重的磨耗也會使齒冠變鈍,截去尖端。事實上,這些犬齒也很少明顯地超出其他牙齒。嚴重的牙齒磨耗和減少的犬齒連同增大的和釉質厚的頰齒,可能是為了對咀嚼堅韌植物性食物的一種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