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安徒生小時候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

安徒生小時候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

發布時間:2022-10-03 01:06:16

㈠ 安徒生的童年生活如何

由於家境貧困,安徒生從小沒受過什麼正規教育,但他的家人很疼愛他。祖母給他講故事;父親講《天方夜譚》這樣的神話給他聽,還給他做玩具。物質生活上雖然匱乏,但安徒生的童年卻是自由的。

㈡ 安徒生的經歷

1805年,漢斯·安徒生出生於丹麥歐登塞城一個鞋匠家庭。1811年,天空出現彗星,後來安徒生以這件事寫了童話《彗星》。

1814年,父親漢斯·安徒生去世。1816年,在一所慈善學校讀書,母親改嫁。1819年,前往哥本哈根尋找自己的理想,開始了個人奮斗的生涯。

1822年,創作悲劇《維森堡大盜》和《阿芙索爾》,申請到皇家公費,進入教會學校讀書。

1826年,隨教會學校校長梅斯林一起遷往赫爾辛格。1827年,回到哥本哈根,發表詩作《傍晚》和《垂死的孩子》。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喪禮備極哀榮,享年70歲。

(2)安徒生小時候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擴展閱讀:

安徒生的童話創作分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皇帝的新衣》。

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冰雪皇後》《影子》《一滴水》。

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

㈢ 安徒生的成長故事_安徒生小時候的故事

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安徒生童話。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安徒生的成長 故事 ,歡迎閱讀!


安徒生

安徒生的簡介

安徒生(Anderson,1805—1875)丹麥作家,童話大師。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受過大學 教育 。父親是個窮鞋匠,曾志願服役,抗擊拿破崙·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後於1816年病故。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後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少年時代即對舞台發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後因嗓子失潤被解僱。從此開始學習寫作,但寫的劇本完全不適宜於演出,沒有為劇院所採用。1822年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於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這一年他寫了書,有些故事表現了善和美必勝的樂觀信念,有些則非常悲觀,結局極為不幸,他的故事之所以有著強烈吸引力,部分原因是他們同情不幸者和流浪者。他還寫過戲劇、小說、詩歌、游記和幾本自傳。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喪禮備極哀榮,享年70歲。

安徒生是一個窮苦鞋匠的兒子,母親是一個瀕於討飯境地的、靠為人洗衣過活的寡婦。安徒生小時不僅經常和飢餓打交道,同時還處處遭到人們的鄙視。但他卻有一個在當時被認為是與他出身不相稱的、“異想天開”的“志”——他想當一個藝術家,一個 芭蕾舞 演員,一個歌唱家,一個在舞台上表演人生、創造“美”的藝術家。為此,他在一般庸俗人的眼中就成了一個天大的笑柄。但他卻一點也不感到氣餒。

安徒生14歲就離開了家鄉奧登塞市,在當時那個世態炎涼的社會里,等待他的是一種什麼命運。飢餓和精神上的打擊與他結了不解之緣。但他以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種種困難。雖然由於貧困和由此而帶來的疾病折磨了他的身體,毀壞了他的體形和聲音,使他不能成為一個舞台藝術家,但他以堅強的意志最後還是達到了他的目的:他成為全世界億萬 兒童 所喜愛的童話作家。他在童話作品中所創造出的美和詩,成為人類永遠享受不盡的精神財富和藝術寶藏。

安徒生終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於朋友——商人麥爾喬家中。

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早期主要撰寫詩歌和劇本。進入大學後,創作日趨成熟。曾發表游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

“為了爭取未來的一代”,安徒生決定給孩子寫童話,出版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此後數年,每年 聖誕節 都出版一本這樣的童話集。其後又不斷發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漸擱筆。近40年間,共計寫了童話168篇。

安徒生童話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即詩意的美和喜劇性的幽默。前者為主導風格,多體現在歌頌性的童話中,後者多體現在諷刺性的童話中。

安徒生的創作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

安徒生寫過三部自傳,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時也表現了丹麥的社會矛盾,具有深刻的現實性和人民性。

這位童話大師一生堅持不懈地進行創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獻給“未來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譯成80多種語言。

安徒生的成長故事

安徒生(1805~1875),丹麥著名童話作家,現代兒童文學的奠基人,出生在丹麥中部富恩島上的小鎮奧登塞。

安徒生的家庭貧困不堪。父親是個鞋匠,生意清淡,母親靠為人洗衣服掙點錢貼補家用。一家人常常為了生計問題而愁眉不展,安徒生在貧困和孤寂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父親把一切希望寄託在獨生兒子身上。他對兒子說:“我的命苦,沒有撈到念書的機會,你一定要有志氣,要爭取學些 文化 ,使自己成為有知識的人。”父親在貧困的生活環境中沒有忘掉對兒子的啟蒙教育。在他家那唯一的一間狹小的房子里,只有一張做鞋用的工作凳、一張用棺材架改裝的床和安徒生晚間用來睡覺的一條凳子。但父親卻為兒子布置了一個藝術的環境:牆上掛了許多圖畫和裝飾品,框子上擺了不少玩具,工作凳旁還有一個矮書桌,上面放有書籍和 歌譜 ,門上貼著一幅 風景畫 。父親常在勞動之餘抽時間陪安徒生玩。為了排解兒子的寂寞,常常給他講一些《一千零一夜》中的古代阿拉伯的 傳說 。有時,為了調節一下氣氛,父親還特地給小安徒生念一段丹麥著名喜劇作家荷爾堡的劇本,朗誦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章節。這些劇本里的故事啟發了安徒生,他經常把大人們講的故事通過自己的設想演繹成新的故事。他幻想自己是個戲劇導演,他把櫥窗上父親 雕刻 的木偶人打扮成劇中人物,做各種戲劇表演。他還根據自己的現實生活,開始編木偶戲。為了擴大他的精神世界,父親帶他外出觀察各種人物神態及行為舉止。他看到在這個世界裡活動著生意人、手藝人、店員、乞丐、貴族、地主、市長和牧師。他不理解為什麼這些人之間生活水平相差那麼大。

1815年冬天,安徒生的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每天外出替人家洗衣服,孤單的安徒生白天獨自呆在家裡玩木偶戲,有時也到一個同情他的鄰居家玩一會兒。在那裡,他第一次聽到“詩人”這個名詞。主人知道他喜歡演戲,偶爾也給他談起一些他未聽說過的劇作家和劇本的名字,這更激起了他對戲劇的想像。

14歲那年,哥本哈根皇家歌劇院有個劇團到奧登塞來演出。安徒生跟一個散發節目單的人交上朋友,由此他得到了躲在後台的一個角落偷偷看戲的機會。他發現了一個新的天地,決心要當一名藝術家。1819年9月5日,安徒生拒絕了母親要他到一個裁縫店裡當學徒的安排,隻身來到哥本哈根。歷經多次碰壁,當演員的希望成為泡影。後來,經皇家劇院負責人拉貝爾安排,他閱讀了不少著名詩人和作家的作品,寫了很多詩作和劇本。此後,便進入了創作旺盛期。1829年,他出版了第一部書《阿馬格島漫遊記》,上演了第一個劇本《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從1835年起到他逝世前兩年的1873年止,安徒生致力於童話創作。他的童話作品客觀存在到了國內外廣大讀者的喜愛。人們稱他是“世界童話之王”。

安徒生童話-拇指姑娘

一天晚上,一隻外表醜陋的癩蛤蟆從窗子外面跳了進來,因為窗子上有塊玻璃已經碎了。這只癩蛤蟆又丑又大,而且一張大嘴巴“啪嗒、啪嗒”的流著口水,搞得全身黏糊糊的。她一直跳到桌上,看見拇指姑娘正在花瓣下熟睡。

“乖乖,真是個美人啊,我兒子一定喜歡!”癩蛤蟆自言自語道。於是她一把抓住拇指姑娘正睡著的那個胡桃殼,小心翼翼地背著它跳出窗外,一直跳到花園里去了。

癩蛤蟆家門口有條大河,其實是花園里的一條小溪。它的兩岸又低又潮濕,終日不見陽光。癩蛤蟆和她的兒子就住在這里。哎呀!有其母必有其子,小蛤蟆也長得奇醜無比,不堪入目。“咯!咯!呱!呱!”看來小蛤蟆尚未成年,還不曾讀過四書五經呢,當他看到胡桃殼里這位美麗的小姑娘時,他激動得只能講出這樣的話來。“說話不要這樣大聲嘛,不然你會吵醒她的,”老蛤蟆說,“她這么聰明伶俐,而且又輕得像根天鵝的羽毛,說不定哪天她還會從這兒逃走。我們得想個好法子把她給軟禁起來。”“呱!呱!呱呱!”小蛤蟆連聲附和。“不如把她放在溪水裡睡蓮的寬葉子上面,那對她來說,簡直就是一座小島。她在上面是沒辦法逃跑的。在這期間我們就可以把泥巴底下的那間房子裝修一下,作為新房,你倆以後就在那兒過小日子嘍!”老蛤蟆又說。

小溪里漂浮著大小不一的綠舟,隨著水波的起伏而上下盪漾,這樣的風景煞是好看。這些綠舟就是體態寬大的睡蓮。老蛤蟆向其中一片浮在最遠也是最大的葉子游去,把胡桃殼連同睡在裡面的拇指姑娘一並放在它的上面。

這個可憐的、丁點大的姑娘一大清早就醒了。當她發現自己獨自在一片寬大的綠葉上時,她不禁傷心地哭了。因為葉子周圍都是澎湃的溪水,而她實在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能讓自己回到陸地上。

由於新媳婦即將住在泥巴底下,老癩蛤蟆覺得房間應該收拾得漂亮一點才對。她坐在泥里,用燈芯草和黃睡蓮把房間裝飾了一遍。隨後她就帶著她的丑兒子向那片托著拇指姑娘的葉子游去。他們要在她沒有搬進新房之前,先把她的那張美麗的胡桃殼床搬到新房裡去,這個老癩蛤蟆在水裡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同時介紹說:“這就是我的寶貝兒子,他以後就是你的丈夫啦。你們倆將會在泥巴里生活得很幸福的。”

㈣ 安徒生的童年生活背景

安徒生(1805~1875)
Andersen,Hans Christian

丹麥作家。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奧登塞一鞋匠家庭,1875年8月4日卒於哥本哈根。11歲時父親病故,靠母親為人洗衣維持生活。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父親喜愛戲劇, 能夠背誦不少莎士比亞的劇本,對安徒生有很大影響。 答案補充 我覺得安徒生真的很偉大的。
1819年,為了能夠學習舞台藝術,隻身前往舉目無親的哥本哈根,得到一些熱心人的幫助。但多次舞台實踐表明他不適宜當演員,便嘗試當一個歌唱家,又因一次重感冒損傷聲帶,只得完全放棄舞台生涯,開始學習劇本創作,也未獲成功。1827年,他的第一首詩《垂死的小孩》發表。此後開始創作詩歌、劇本、游記和散文。1829年《阿爾格島漫遊記》問世,受到文學界好評。同年4月,他的一部輕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在皇家劇院公演。1831~1833年,安徒生到德國和義大利旅行,回國後發表了詩集、游記、散文集和小說等。這些作品中,以取材義大利生活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最出色。它出版後不久,即被譯成德文和英文。

安徒生經常在國內外旅行。到過挪威、瑞典、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小亞細亞和非洲,發表了不少游記作品。使安徒生獲得世界聲譽的,是他的童話作品。從1835年春天發表第一部《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起,至1872年,他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

㈤ 安徒生一生的經歷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4,2-1875,8,4)世界上最優秀的童話大師,其童話真正達到了「同時適合六歲與六十歲人閱讀」的境界。

他長相醜陋,出身卑微,一輩子都夢想著出人頭地。他生性敏感,飽受摧折,不敢談婚論嫁,到頭來反被視作同性戀。他的童話是給全世界孩子們的最好禮物,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他仍然只是一個有趣的作家,而非文學巨匠。

經過8年奮斗,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

(5)安徒生小時候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擴展閱讀:

一、創作分期

安徒生的童話創作分早、中、晚三個時期。

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皇帝的新衣》。

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冰雪皇後》《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

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

二、後世紀念

為紀念安徒生在童話領域的傑出貢獻,國際安徒生獎由國際少年兒童讀物聯盟(IBBY)於1956年開始設立,每兩年一次,授予兒童圖書作家和插圖畫家,以此獎勵並感謝他們寫出了好書《我的童話人生》。這個獎項由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贊助,並以童話大師安徒生的名字命名。

㈥ 安徒生小時候的故事

1805年4月,一個嬰兒出生在一張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大聲啼哭著,彷彿抗議上帝將天使貶謫到人間。教士安慰惶恐的母親說:「小時候哭聲越大,長大後歌聲就越優美。」

果然許多年後,這個天使用夜鶯般的歌喉向全世界唱起歌兒了,即使是聖誕老人,也並不會比他更有名氣。他的名字,就是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出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從小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

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17歲發表詩劇《阿爾芙索爾》,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

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的編寫劇本。進入大學後,創作日趨成熟。曾發表游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1833年出版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為他贏得國際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

(6)安徒生小時候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擴展閱讀:

愛情悲劇

安徒生在其童話世界中還講述了一些執著追求愛情的悲劇。在這類作品中,愛情的悲劇性結局同樣被美的情感所充盈。在現實的人生中,嚮往愛情且苦苦追求而不可得,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痛苦。這種痛苦於世俗的人生中,完全有可能轉化成種種「惡」的行徑,張揚出人性的負面行為。

然而在安徒生的世界裡.它們已被俏悄懸擱或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人物善的行為、愛的執著、痴心和無私的奉獻。克努得(《柳樹下的夢》)在失戀的痛苦中一想到他的致愛約翰妮便有一種虔誠的感覺,而在這個苦盼愛情的失戀者的精神世界中,始終存活著他所愛戀的人,

因而當他懷著少男少女時產生的美好情感面對被戀人遺忘的現實時,他的夢中出現的仍是兒時約翰妮的身影和昔日的美好時光。而這個夢境使他感到這是他「生命中最甜蜜的一個時刻」。善良的依卜(《依卜和小克里斯汀》)為了給自己所愛的人以幸福,

寧可解除與戀人的婚約,甘願忍受情感上苦澀的煎熬。多年以後,這個曾經為了愛而犧牲愛的人又義不容辭地收留了他病死於破爛小屋的昔日戀人的遺孤,從此擔負起這個孤兒的父親和母親的職責。這里,作者無疑是站在超越悲哀與歡樂的角度來觀照人間的悲劇,

盡顯出作品主人公那能超然於一般情愛的那種偉大人格魅力,從而向讀者以上一份被凈化了的愛情,盡展出真愛的迷人和偉大。作品無不使讀者感受到在被凈化的愛情之上,主人公那金子般的心在被金錢污染過冷漠無比的社會中是那樣可貴,那樣令人贊佩。

㈦ 安徒生的人生經歷

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父親是個窮鞋匠,曾志願服役,抗擊拿破崙·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後於1875年病故。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後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少年時代即對舞台發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後因嗓子失潤被解僱。從此開始學習寫作,但寫的劇本完全不適宜於演出,沒有為劇院所採用。1822年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於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這一年他寫了《青年的嘗試》一書,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爾特的筆名發表。這個筆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亞、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發表第一首詩《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於1829年問世。這是一部富於幽默感的游記,頗有德國作家霍夫曼的文風。這部游記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會的初步承認。此後他繼續從事戲劇創作。1831年他去德國旅行,歸途中寫了旅遊札記。1833年去義大利,創作了一部詩劇《埃格內特和美人魚》和一部以義大利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1835)。小說出版後不久,就被翻譯成德文和英文,標志著作者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代表作:《海的女兒》、《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裝》、《打火匣》等 1805年4月2日出生於丹麥費恩島奧登塞小鎮。
1816年11歲時父親過世。
1819年14歲時獨自離家到哥本哈根,尋求創作機會。
1822年8月發表作品《嘗試集》,含詩劇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無出版機會,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進入中等教會學校補習文化,共讀六年,對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過這六年中大量閱讀名家作品,也練習創作詩篇、歌劇。
1827年,安徒生離開學校回到哥本哈根。發表詩歌,受到 上流社會 評論家稱贊,鼓起安徒生對寫作的信心。
1829年,寫出長篇幻想游記《阿馬格島漫遊記》出版,第一版銷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優厚條件買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從飢餓的壓迫中解脫。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在皇家歌劇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詩集。
1830年,他的初戀失敗。開始旅行;第二本詩集出版。
1831-1834年,安徒生的戀愛再度失敗,遭逢母喪,不久出版長篇自傳體小說《即興詩人》。
1835年—30歲的安徒生開始寫童話,出版第一本童話集,僅61頁的小冊子,內含《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共四篇。作品並未獲得一致好評,甚至有人認為他沒有寫童話的天份,建議他放棄,但安徒生說:「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他寫出自傳性作品《丑小鴨》。
1846年,他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
1870年出版晚期最長一篇作品《幸運的貝兒》,共七萬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基礎寫成的,但不完全是自傳。
1867年,安徒生被故鄉奧登塞選為榮譽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安徒生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喪禮備極哀榮,享年70歲

㈧ 安徒生的成長故事,詳細一點

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父親是個窮鞋匠,曾志願服役,抗擊拿破崙的侵略,退伍後於1816年病故。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後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少年時代即對舞台發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後因嗓子失潤被解僱。從此開始學習寫作,但寫的劇本完全不適宜於演出,沒有為劇院所採用。1822年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於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這一年他寫了《青年的嘗試》一書,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爾特的筆名發表。這個筆名包括了莎士比亞、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發表第一首詩《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於1829年問世。這是一部富於幽默感的游記,頗有德國作家霍夫曼的文風。這部游記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會的初步承認。此後他繼續從事戲劇創作。1831年他去德國旅行,歸途中寫了旅遊札記。1833年去義大利,創作了一部詩劇《埃格內特和美人魚》和一部以義大利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1835)。小說出版後不久,就被翻譯成德文和英文,標志著作者開始享有國際聲譽。
他的第一部《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集》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達的花兒》,於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這個集子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故事,編成童話集第1卷。第2卷於1842年完成,1847年又寫了一部《沒有畫的畫冊》。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訪問了挪威、瑞典、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小亞細亞和非洲,在旅途中寫了不少游記,如:《一個詩人的市場》(1842)、《瑞典風光》(1851)、《西班牙紀行》(1863)、《訪問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國會見了許多知名的作家和藝術家。1847年在英國結識了狄更斯。
安徒生寫過三部自傳:1832年寫的《小傳》(1926)、1847年在德國出版的《正傳》和後來寫的一部《傳記》(1855),他的小說和童話故事也大多帶有自傳的性質,如《即興詩人》、《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活還是不活》(1857)、《幸運的貝兒》(1870)等。他在《柳樹下的夢》(1853)、《依卜和小克麗斯玎》(1855)、《她是一個廢物》(1853)等作品中,還寫了鞋匠、洗衣婦等勞動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時也表現了丹麥的社會矛盾,具有深刻的現實性和人民性。
1843年,安徒生認識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摯的情誼成了他創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個人生活上不是稱心如意的。他沒有結過婚。他晚年最親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爾徹。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爾徹的宅邸去世。這位童話大師一生堅持不懈地進行創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獻給「未來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譯成80多種語言。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體現了丹麥文學中的民主傳統和現實主義傾向。他的最好的童話膾炙人口,到今天還為世界上眾多的成年人和兒童所傳誦。有些童話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看門人的兒子》等,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和幻想。由於作者出身貧寒,對於社會上貧富不均、弱肉強食的現象感受極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摯的筆觸熱烈歌頌勞動人民,同情不幸的窮人,贊美他們的善良、純潔等高尚品質;另一方面又憤怒地鞭撻了殘暴、貪婪、虛弱、愚蠢的反動統治階級和剝削者,揭露了教會僧侶的醜行和人們的種種陋習,不遺餘力地批判了社會罪惡。《皇帝的新裝》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夜鶯》和《豌豆上的公主》嘲笑了貴族的無知和脆弱。有些故事如《白雪皇後》則表現了作者對人類理想的看法,即堅信「真善美終將取得勝利」的樂觀主義信念。他在最後一部作品《園丁和主人》中,還著力塑造了一個真正的愛國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終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話故事,特別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顯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雖然把滿腔同情傾注在窮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擺脫不幸的道路,又以傷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極情緒。他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時也進行道德說教,宣揚基督教的博愛思想,提倡容忍與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話同民間文學有著血緣關系,繼承並發揚了民間文學的樸素清新的格調。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數取材於民間故事,後期創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間歌謠和傳說。
在體裁和寫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樣化的,有童話故事,也有短篇小說;有寓言,也有詩歌;既適合於兒童閱讀,也適合於成年人鑒賞。他創造的藝術形象,如:沒有穿衣服的皇帝、堅定的錫兵、拇指姑娘、丑小鴨、紅鞋等,已成為歐洲語言中的典故。
在語言風格上,安徒生是一個有高度創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運用丹麥下層人民的日常口語和民間故事的結構形式。語言生動、自然、流暢、優美、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
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紹到中國,《新青年》1919年1月號就刊載過周作人譯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譯文。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蘭、張近芬合譯的《旅伴》。此後,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和開明書店陸續出版了安徒生童話的譯本、安徒生傳及其作品的評論。譯者有鄭振鐸、茅盾、趙景深、顧均正等。不過解放前的譯本都是從英語、日語或其他國家文字轉譯過來的。解放後,葉君健對安徒生原著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直接從丹麥文把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全部譯成中文。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55、1958、1978年多次出版了葉君健譯的《安徒生童話選集》.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成長於兩個城鎮,兩種社會環境,兩個世界和兩個年代。因此,他在長大成人和成長為一名作家的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內心充滿矛盾,有時甚至進行激烈的思想斗爭。他的社會地位的提升給他的許多童話、小說和戲劇提供了直接和間接的主題,在他尋求一個在很多方面成為知名人士的全新身份的過程中,他的社會地位的提升成為他創作大量作品的源泉,但也給他帶來了永久且難以癒合的創傷。
兩個城鎮
??對他有著決定性影響的兩個城市是他的家鄉奧登塞以及哥本哈根,他在哥本哈根居住和工作,度過了成年以後的大部分時間。
??作為一個生活在雖小卻自足的省會城市奧登塞的貧苦男孩,安徒生在他生命的頭14年接受了後來對其文學創作起決定作用的印象和經驗。在他年輕時的自傳Levnedsbogen (直至1926年才出版)裡面,安徒生強調指出奧登塞的生活方式保留了一些在哥本哈根不為人知的流行的舊風俗和迷信,使他有豐富多彩的想像力。然而,更具有決定性的是來自社會最底層的惱人的社會經歷以及他想要擺脫貧窮、結束他與生俱來的社會地位的急迫心情,同時他也急切地意識到他的潛力在那個時代只有一個出路——藝術世界,這種急切性在他的整個童年時期是最有影響力的。
??此外,奧登塞救濟院里同住在一間病房的老婦人給他講述了一些民間傳說,後來證明這些傳說成為他改編老故事和自己創作童話的肇源。在這方面,安徒生同樣也處在兩個世界之間:口頭流傳的敘事傳統以及以書籍文化代表、能夠充分體現作者作用的現代世界。
?? 一個決定了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生活方向以及他1819年前往哥本哈根這個非凡舉動——那之後他的社會地位和文學成就都有所提升——的因素,是如下的一個事實,即作為首都之外唯一的一個城市,奧登塞擁有一座劇院。除了他在早年就沉迷於文學作品而遠離現實世界之外(他的父親漢斯·安徒生,一個鞋匠,有許多藏書,其中包括聖經、Holberg的喜劇以及《天方夜譚》),他還與劇院(包括從哥本哈根的皇家劇院前來的旅行演員)保持著聯系,這使得安徒生的夢想和渴望獲得了知識和方向。1819年9月4日,他在14歲時離家,那時距離他的堅信禮過後僅幾個月,他前往哥本哈根的劇院尋找自己的未來。盡管這次冒險不是很成功,卻使得安徒生的餘生都與劇院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成為一個創作了大量戲劇的作者和外國戲劇的翻譯和改編者。戲劇成就了他的一生,因此真的可以說,如果他誕生在丹麥其他任何一個省會城市,他的事業將不會和後來一樣。
?? 安徒生在哥本哈根停留的頭幾年中(1819-22),他拚命努力期望在劇院中獲得一個鞏固的位置,擔當一名芭蕾舞演員、演員或者歌手。最終,當這些嘗試都失敗之後,他嘗試成為一名劇作家,這也是白費工夫,但結果一位劇院院長決定送他去上學,那樣他有可能被培養成材,而因此這段經歷就像在奧登賽度過的日子那樣,對他後來的生活和工作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哥本哈根,他被兩個家庭所接納——柯林一家以及烏爾夫一家,他們成為他在精神上的親人。在這里,他還開始了解首都的中產階級上流社會以及社會最底層的無產階級。他開始了解為了生存而奮斗和作為一個依賴別人的善舉來過活的懇求者的痛苦。
?? 在離開奧登塞並且決定從事藝術工作之後,安徒生只能有一個選擇:起床並且繼續。然而,就是在這個時期,他體味了離開一個世界卻還沒有被另一個更高層次的世界接納的痛苦和屈辱,這種經歷在他的童話《美人魚》(1837)、小說《O.T.》的主人翁和戲劇《黑白混血兒》中有所體現。
?? 然而,在度過了Slagelse和Elsinore的求學的日子之後,哥本哈根在他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這里,安徒生這個無產者獲得了與正處於鼎盛時期的中產階級圈子有關的文化和教育,這段鼎盛時期包括了君主專政制的最後幾年,而安徒生,一個敏感且感情脆弱的人,學會了使用輕松、反諷式的哥本哈根妙語,尤其是他從柯林一家學到的那種頂厲害的方式,這種方式他也從劇作家們的主流圈子以及批評家Johan Ludvig Heiberg那裡領教過。可以說,安徒生全部的童話作品就好像是懸浮在以下這些兩極之間:感情和智慧、敏感和諷刺、自然和文化,他的作品充滿張力,最早是在他的《tour de force》中表現出來,tour de force是1828至1829年從Holmens運河到Amager的最東部的徒步旅行,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出版於1829年
丹麥和歐洲
??作為從奧登塞至哥本哈根的旅行或者人生飛躍的持續,安徒生一生都是在丹麥和歐洲其他地區之間穿梭,特別是德國,更是成為了他的第二故鄉。同時,他的旅行也給他在國際上帶來了文學聲譽。安徒生在歐洲的其他地方也感受到了回家的感覺,尤其是義大利給他留下了對於自然、世俗生活和藝術的深刻印象。安徒生對丹麥的感覺是矛盾的,他離不開這個國家,但有時他會因為它的卑瑣小氣而感覺徹底的厭惡。他是後來才被認識到的 Jantelov的第一個聲名卓著的受害者,在安徒生文學生涯的後期,瑟倫·克爾凱郭爾緊隨其成為另一名受害者。但是與克爾凱郭爾這個從來沒有旅行到比柏林更遠的地方的人相比,安徒生成為他那個時代旅行最遠的丹麥作家。他一共進行了29次國外旅行,並且他一生中一共有超過9年時間是在丹麥以外的地方度過。
兩個時代
??隨著他從社會底層到頂層的上升,安徒生逐漸成為位於丹麥和外國的庄園豪宅以及丹麥和外國國王及王子的府邸的常客。因此安徒生的生活成為社會階層流動性的範例,這的確只有在1849年簽署憲章之後產生的中產階級民主政治中才會出現。安徒生的生活和工作牢牢地植根於君主專政制末期的文化之中,但作為一個社會政治的外行,他不得不學習那個時期的文化中所具有的思想,這導致了他的思想觀念比大多數同時代的作家更為現代和進步。對於舊時代的浪漫崇拜,類似於"榮耀的頂點,我們曾從那裡摔落,但現在再次找到"(Adam Oehlenschl?ger)這樣的觀點,他都有拒絕的理由,轉而把他的全部希望放在未來發展上。貫穿他的作品《oeuvre》中,安徒生相信未來發展的方向是提高人性和促進教化(見他的游記《浪漫地區哈茲山漫遊記》, Saxon Switzerland, &c. (寫於1831年),以及他的故事《教父的畫冊》(寫於1868年)),正如他懷著崇拜的心情,狂熱的學習如何在旅遊(參見他在游記A《Poet's Bazaar》(寫於1853年)的齊名章節中對鐵路的贊頌)、通信(電報,他認為它將使世界轉變成"單一的精神狀態",正如我們今天認為互聯網會做的一樣)、工業(參見他的文章《Silkeborg》)方式的革命中受益。這篇文章,就像《冰姑娘》(寫於1862年)和《森林女神》(寫於1868年),顯示出他有時候會悲觀地看待發展。特別由於他在作品中隨處表達出的這種觀點,出於對"天性"的價值的重視,他似乎成為"天性"的代言人,尤其表現在他對於藝術和文學的理解上(參見例如《夜鶯》(1843)和《鍾聲》(1845)這樣的故事。)。
?? 從文學、思想和政治的觀點來看,安徒生跨越了兩種文化、兩個時代、兩個社會系統以及兩個文學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和現實主義初期)。
宗教信仰
??他的宗教情感,這一見諸所有著作的底蘊,從基督教的一種非教條的分類發展而來,是一種發自心靈的信仰和緊密聯系於人類本性和我們生存的物質世界的一種感情,這是我們尊崇上帝的起點(參見《美人魚》(1837年)和《老橡樹的最後一夢》(1858年))。安徒生對於宗教信仰的認識絕對不是幼稚或者天真的(盡管他經常遭受這樣的指責)。他的態度體現在一些著作的章節中,例如,他的游記《瑞典畫像》(1851)中"信仰與科學,由自然得到靈感的佈道"一節。這部著作在"詩意的加利福尼亞"的章節中還表達了他對於自然與詩歌合而為一的信仰,這個信仰是來自於他的朋友H.C. Orsted。類似的陳述還可以在宗教解說類小說《To Be, or Not to Be?》(1857)以及游記《在西班牙》(丹麥語,1863)的"科多巴"章節中看到。然而,安徒生的信仰並非沒有受到過挑戰。他的日記、故事和小說中遍布大量關於痛苦、懷疑論、有關存在的焦慮和空虛的表述,例如小說《僅僅是一個拉提琴的人》(丹麥語,1847年)、《樅數》(丹麥語,1844年)、《牙痛姑媽》(丹麥語,1872年)、《風所講的關於瓦爾德瑪·多伊和他的女兒們的事》(丹麥語,1859年)以及詩歌《Psalme》(意為"贊美詩",丹麥語,1864年),《Psalme》現在已經被收入丹麥贊美詩集。
名聲
??安徒生的文學作品從19世紀30年代中期以來聲名鵲起,那時候他的小說在德國有著非常大的發行量。然而從1839年起,他卻是憑借著童話故事在那個國家創造了異乎尋常的聲譽。我們把19世紀40年代中期視為童話和小說在英格蘭和美國取得重大突破的時期。

榮譽市民
??在青年時期以後,安徒生僅僅偶爾返回他的家鄉奧登塞城。然而,1867年他被授予國家議員的頭銜,奧登塞希望能夠以某種方式來祝賀這座城市偉大的兒子,遂於當年十二月授予他該城榮譽市民的稱號。這個活動以編寫安徒生自傳《我的故事》(最早編輯於1855年,續編由1869年始)的編年史續編部分而結束。
工會
??安徒生的以下事跡具有重要意義,並且對於我們描繪安徒生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他是第一個打破堅冰,接受邀請為1860年新成立的工會朗讀他自己的童話的丹麥作家。在他生命的最後20至25年裡,他依次為以下協會作過朗誦:學生聯合會,工會,皇室,女裁縫,以及貴族。在工會,他遇到了一群熱情洋溢的聽眾,常常同時有500到1000人聆聽他的朗誦,而他給他們朗誦過大約20次。由於這個原因,工會再三地稱頌他,並且在哥本哈根大教堂舉行的安徒生的葬禮上,與學生聯合會的成員一道組織了一隊榮譽警衛。
長眠之地
??安徒生被安葬在哥本哈根的Assistens Kirkegard,這塊墓地起初埋葬著他和朋友愛德華·柯林以及柯林的妻子Henriette。在1920年左右,出現了某些公眾批評的聲音,它們涉及到安徒生作為柯林家的"養子"所受到的待遇,在此情形下,一個柯林家的後裔將愛德華和Henriette的墓碑遷往家族墓地,所以現在只有安徒生的墓碑獨自矗立著。
註:Janteloven,源自Aksel Sandemose的一部小說,明確規定你在任何方面都不應該感覺自己是高人一等或者特別優越

㈨ 安徒生的人生經歷

人物簡介
安徒生(肖像)(10張)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丹麥19世紀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並對舞台發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經過8年奮斗,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的劇作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爾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海的女兒》、《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裝》為代表。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安徒生(雕像)(20張)代表作品為《海的女兒》、《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裝》、《打火匣》、《堅定的錫兵》《野天鵝》、《她是一個廢物》、《紅鞋》、《野天鵝》、《白雪皇後》、《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
小說
6部:《即興詩人》(1835) ,《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運兒》(1870)。
劇本
25部:詩劇《阿夫索爾》(1822),《聖尼古拉教堂鍾樓的愛情》(1829),歌劇《拉默穆爾的新娘》(1832),歌劇《烏鴉》(1832),詩劇《埃格納特的人魚》(1834),輕歌舞劇《離別與相逢》(1835),歌劇《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兒》(1840),《摩爾人的女兒》(1840),《幸福之花》(1844),獨幕詩劇《國王的夢想》(1844),《梨樹上的鳥兒》(1845),《小基爾斯滕》(1846),《科莫河邊的婚禮》(1848),四幕喜劇《比珠寶還珍貴》(1850),歌劇《北歐的女神》(1850),《新房產》(1850),《睡魔》(1850),喜劇《海爾德摩爾》(1851),喜劇《接骨木媽媽》(1851),喜劇《出身並非名門》(1863),喜劇《長橋》(1863),三幕劇《西班牙客人》(1865),獨幕劇《初來者》,《羅斯基里達之夜》。
游記
6部:《1828年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1829),《瑞典紀行》(1851),《西班牙風光》(1863),《訪問葡萄牙》(1866)。
自傳
3部:《小傳》(1832),《我一生真實的故事》(1847),《我的童話人生》(1855)。

4部:《詩集一》(1829),《詩集二》(1830),詩集《幻想與現實》(1830),詩集《一年的十二個月》(1832)。
童話
共計162篇 001 打火匣 002 皇帝的新裝 003 飛箱 004 丑小鴨 005 沒有畫的畫冊 006 跳高者 007 紅鞋 008 襯衫領子 009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010 一個貴族和他的女兒們 011 守塔人奧列 012 蝴蝶 013 貝脫、比脫和比爾 014 爛布片 015 織補針 016 拇指姑娘 017 跳蚤和教授 018 區別 019 一本不說話的書 020 夏日痴 021 筆和墨水壺 022 風車 023 瓦爾都窗前的一瞥 024 甲蟲 025 幸福的家庭 026 完全是真的 027 薊的遭遇 028 新世紀的女神 029 各得其所 030 一星期的日子 031 錢豬 032 在遼遠的海極 033 荷馬墓上的一朵玫瑰 034 野天鵝 035 母親的故事 036 猶太女子 037 牙痛姑媽 038 金黃的寶貝 039 民歌的鳥兒 040 接骨木樹媽媽 041 沙丘的故 事 042 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 043 遷居的日子 044 鬼火進城了 045 幸運的套鞋 046 鸛鳥 047 樅樹 048 香腸栓熬的湯 049 牧羊女和掃煙囪的人 050 天上落下來的一片葉子 051 惡毒的王子 052 演木偶戲的人 053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054 安妮·莉斯貝 055 素琪 056 藏著並不等於遺忘 057 誰是最幸運的 058 鍾聲 059 頑皮的孩子 060 識字課本 061 老約翰妮講的故事 062 老墓碑 063 姑媽 064 墓里的孩子 065 老路燈 066 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 067 老房子 068 天鵝的窠 069 創造 070 冰姑娘 071 小鬼和小商人 072 陽光的故事 073 依卜和克里斯汀 074 夢神 075 老上帝還沒有滅亡 076 園丁和他的貴族主人 077 書法家 078 茶壺 079 小小的綠東西 080 一點成績 081 天國花園 082 最難使人相信的事情 083 一枚銀毫 084 肉腸簽子湯 085 光棍漢的睡帽 086 做出點樣子來 087 老橡樹的最後一夢 088 字母讀本 089 沼澤王的女兒 090 跑得飛快的東西 091 鍾淵 092 狠毒的王子 093 多伊和他的女兒們 094 踩麵包的姑娘 095 守塔人奧勒 096 安妮·莉絲貝特 097 孩子話 098 一串珍珠 099 墨水筆和墨水瓶 100 墓中的孩子 101 家養公雞和風信公雞 102 沙岡那邊的一段故事 103 演木偶戲的人 104 兩兄弟 105 教堂古鍾 106 搭郵車來的十二位 107 屎殼郎 108 老爹做的事總是對的 109 雪人 110 在鴨場里 111 新世紀的繆斯 112 夜鶯 113 蝴蝶 114 普賽克 115 蝸牛和玫瑰樹 116 害人鬼進城了 117 風磨 118 銀毫子 119 伯爾厄隆的主教和他的親眷 120 在幼兒室里 121 金寶貝 122 狂風吹跑了招牌 123 茶壺 124 民歌的鳥 125 綠色的小東西 126 小精靈和太太 127 貝得、彼得和皮爾 128 隱存著並不就是被忘卻 129 看門人的兒子 130 搬遷日 131 謊報夏 132 姨媽 133 癩蛤蟆 134 教父的畫冊 135 碎布塊 136 汶島和格棱島 137 誰最幸福 138 樹精 139 看雞人格瑞得的一家 140 薊的經歷 141 你能琢磨出什麼 142 好運氣在一根簽子里 143 彗星 144 一個星期的每一天 145 陽光的故 事 146 曾祖父 147 燭 148 最難令人相信的事 149 一家人都怎樣說 150 跳吧,舞吧,我的小寶寶 151 大海蟒 152 園丁和主人 153 跳蚤和教授 154 老約翰妮講了些什麼 155 大門鑰匙 156 跛腳的孩子 157 牙痛姨媽 158 最後的一天 159 亞麻 160「真可愛」 161 海的女兒 162 鄰居們
編輯本段寫作生涯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青年時
早期作品
他的第一部《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達的花兒》,於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這個集子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故事,編成童話集第1卷。第2卷於1842年完成,1847年又寫了一部《沒有畫的畫冊》。《皇帝的新裝》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
游歷生活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訪問了挪威、瑞典、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小亞細亞和非洲,在旅途中寫了不少的游記,如:《一個詩人的市場》(1842)、《瑞典風光》(1851)、《西班牙紀行》(1863)、《訪問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國會見了許多知名的作家和藝術家。1847年在英國結識了狄更斯。
自傳作品
安徒生寫過三部自傳:1832年寫的《小傳》(1926)、1847年在德國出版的《正傳》和後來寫的一部《傳記》(1855),他的小說和童話故事也大多帶有自傳的性質,如《丑小鴨》、《即興詩人》、《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活還是不活》(1857)、《幸運的貝兒》(1870)等。他在《柳樹下的夢》(1853)、《依卜和小克麗斯玎》(1855)、《她是一個廢物》(1853)等作品中,還寫了鞋匠、洗衣婦等勞動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時也表現了丹麥的社會矛盾,具有深刻的現實性和人民性。
晚年生活
1843年,安徒生認識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摯的情誼成了他創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個人生活上不是稱心如意的。他沒有結過婚。他晚年最親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爾徹。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爾徹的宅邸去世。這位童話大師一生堅持不懈地進行創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獻給「未來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譯成80多種語言。
編輯本段作品特色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畫像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體現了丹麥文學中的民主傳統和現實主義傾向。他的最好的童話膾炙人口,到今天還為世界上眾多的成年人和兒童所傳誦。有些童話如《賣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鴨》(The Ugly Duckling)《看門人的兒子》等,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和幻想。由於作者出身貧寒,對於社會上貧富不均、弱肉強食的現象感受極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摯的筆觸熱烈歌頌勞動人民,同情不幸的窮人,贊美他們的善良、純潔等高尚品質;另一方面又憤怒地鞭撻了殘暴、貪婪、虛弱、愚蠢的反動統治階級和剝削者,揭露了教會僧侶的醜行和人們的種種陋習,不遺餘力地批判了社會罪惡。《皇帝的新裝》(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夜鶯》(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貴族的無知和脆弱。他在最後一部作品《園丁和主人》中,還著力塑造了一個真正的愛國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終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安徒生的童話創作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幻想樂觀的精神,如《丑小鴨》、《拇指姑娘》,中期的童話,幻想成分減少,現代成分增加,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晚期的童話更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的陰冷,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如《她是一個廢物》、《柳樹下的夢》。其藝術風格是詩意的美德戲劇性效果。 在語言風格上,安徒生是一個有高度創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運用丹麥下層人民的日常口語和民間故事的結構形式。語言生動、自然、流暢、優美、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
編輯本段作品寓意
他雖然把滿腔同情傾注在窮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擺脫不幸的道路,又以傷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極情緒。他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時也進行道德說教,宣揚基督教的博愛思想,提倡容忍與和解的精神。
編輯本段文學素養
安徒生的童話同民間文學有著血緣關系,繼承並發揚了民間文學的樸素清新的格調。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數取材於民間故事,後期創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間歌謠和傳說。
編輯本段體裁手法
在體裁和寫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樣化的,有童話故事,也有短篇小說;有寓言,也有詩歌;既適合於兒童閱讀,也適合於成年人鑒賞。他創造的藝術形象,如:皇帝的新裝、小錫兵、拇指姑娘、丑小鴨、紅鞋等,已成為歐洲語言中的典故。
編輯本段人物歷程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誕生
1805年4月,一個嬰兒出生在一張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大聲啼哭著,彷彿抗議上帝將天使貶謫到人間。教士安慰惶恐的母親說:「小時候哭聲越大,長大後歌聲就越優美。」果然許多年後,這個天使用夜鶯般的歌喉向全世界唱起歌兒了,即使是聖誕老人,也並不會比他更有名氣。他的名字,就是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父親是丹麥歐登賽城的一個貧苦鞋匠,他讀過不少書,想像力豐富並有點浪漫氣質,不過這些在他來說並不是值得慶幸的事情。他的妻子是一個質朴的女人——並不美,但很耐勞,很容易相信一切,包括上帝。 這個春天,鸛鳥再次飛來,庭院里的醋栗樹重新皺起細小的新葉,小小的安徒生知道自己已經6歲了。他故作正經地走在父親身邊,指點著收拾舊巢的鸛烏。當聽說夏天以後,體弱的小鸛鳥因為無力飛到埃及過冬,會被啄死的時候,他憂愁起來:「讓它們到咱們的頂樓上來吧,冬天裡我一定會分點東西給它們吃的。」
生活
歐登塞是個封閉的小鎮,人們堅信上帝和女巫。許多神秘的傳說在空氣中盪漾不絕。紡紗室的阿婆們有時會把《一千零一夜》中的離奇故事講給來玩耍的小安徒生聽,使這個原本喜歡空想的腦子更加豐富了。小傢伙多麼奇怪啊:許多人聽著這些可怕的故事都無限嘆息,擔驚受怕,可是過後卻好像沒事兒似的。在他來說,他所聽到的一切都帶著鮮明的神奇色彩,彷彿真的一樣重現在眼前。有時他會被樹林中自己想像出來的精靈嚇得飛奔回家,魂不附體。多年以後,這些古老的傳說和童年的幻想,都成為他創作的源泉。
成長
母親對柔弱的獨生兒子充滿憐愛,為了讓他逃過學校壞脾氣老姑婆的肉體虐待,6歲的安徒生被送到年輕的卡爾斯倩斯那裡讀書,成為年紀最小的學生。這位以公平溫厚而備受尊敬的教師很喜歡女孩般文靜的新學生,課間時常牽著他的手在校園里散步,並不時對嬉鬧的學生們喊一句;「安靜點,淘氣鬼們,別把這孩子推倒了。」 安徒生經常偷看學校里唯一的女孩子薩拉,他把她想像成童話中的公主,渴望接近這個黑眼睛的小姑娘。有一次,他們一起回家,其實他的家早就走過了,可是他一聲不吭。同樣貧苦出身的薩拉發誓自己將來會成為某農場的女管事。安徒生睜大雙眼:「那多乏味!」公主怎麼能當管事呢?「我長大以後,要把你接到我的城堡里。」他告訴女孩子他的家原是貴族的分支,只是因為某種原因……,總有一天……薩拉笑起來,這小傢伙一定是瘋了。第二天,一個磨坊主的兒子奧來揪著安徒生的頭發嚷道:「日安,公爵大人!你漂亮的城堡在哪兒呢?」周圍的人捧腹大笑。 安徒生的愛情黯然退卻。但在幻想中,他讓自己在大火中救下薩拉,並接受了她的道歉。他甚至原諒了欺侮嘲笑他的奧來,當這個頑童被罰站在桌子上時,小安徒生設身處地地想像奧來羞辱的處境,以至於被罰者還沒有哭,他就哭出聲來,並苦苦哀求老師原諒他的「敵對行動人」。這件事後,作坊主的兒子就成了小個子安徒生的保護人了。 時光過得飛快,在學校里安徒生十分快樂,然而時世的艱難使學校關閉了,他只好回到家裡。父親為他做的幾只木偶給兒子帶來極大的滿足,他給小人們縫制了漂亮的衣裳,讓木偶們在「舞台」上盡情發揮他的幻想。
學習
不久,一種更美好的東西闖入他的生活——他讀到了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那神奇瑰麗的情節深深使他迷醉。很快,他就能整段背誦《李爾王》;他那些木偶,也都沉浸在威廉·莎士比亞激情的海洋中了。 他開始想編自己的戲——他把父親教給他的幾句德語詞彙講給木偶。你聽,「Besen!」這個詞多麼響亮,可是你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木偶最愛說的字眼,其實就是「掃帚」的意思。
戰爭
1813年,拿破崙·波拿巴發動戰爭,困窘的家境和冒險的渴望促使鞋匠走上了戰場。兩年以後他回到家中,從此一病不起。當雪花飄起的時候,出現在小安徒生幻想中的冰姑娘帶走了父親,留下無助的妻兒和徹骨的寒冷。
母親
父親死後,生計日下,母親唯一的謀生手段就是每天給別人洗衣服。在寒冷的冬天裡河水的溫度無法想像,她只好喝幾口酒來驅寒。這在體面人看來,是多麼粗鄙的行為!刻薄的流言不勝而走,城裡的人們都在竊竊私語——「鞋匠的老婆瑪利亞是個嗜酒如命的女人!」安徒生為母親感到無限屈辱。多年以後,在童話《她是一個廢物》中,他表達出深深的憤慨。 瑪利亞本是想拚死獨立支撐一家的,可鎮里的長舌婦們嘲笑她的兒子游手好閑,母親只好忍痛把瘦小羞怯的兒子送到工廠里做童工。11歲的安徒生被沉重的活計搞得頭暈眼花,然而他的歌聲救了他。當一次間歇時他唱起來。工人們從此不再讓他幹活,只要他那清脆、響亮的歌聲能打破工地的沉悶,還要求這個小傢伙做什麼呢?小安徒生心滿意足,因為他向來就喜歡在大庭廣眾面前表演,他甚至獨個演起了威廉·莎士比亞的《麥克白》。 一個工人對他說:「幹嘛你不去當演員?」 是的,那對他再適合不過了,如果不能導演命運的話,那麼在舞台上演出命運不是也很好嗎?這是多麼奇妙的設想!於是,當安徒生14歲受過堅信禮以後,他對母親安排他做裁縫學徒的計劃表現出驚人的執拗——「不,媽媽,我要當演員。」 盡管安徒生向媽媽保證一定會成名,又是哀求又是哭泣,母親毫不讓步。然而算命的女巫幫助了他:「孩子的幸福之花不在這里開放,得離開此地到遠方去尋找!」 攜帶著30個銀毫子和心愛的木偶,年輕的安徒生在馬車上回首故鄉。他曾經寫下過這樣的句子:「當我變得偉大的時候,我一定要歌誦歐登塞。誰知道,我不會成為這個高貴城市的一件奇物?那時候,在一些地理書中,在歐登塞的名字下,將會出現這樣一行字:一個瘦高的丹麥詩人安徒生在這里出生!」
離鄉
這是一個准確的預言。然而此時,1819年9月6日當那個14歲的瘦高個兒的男孩手裡拿著一個包袱,眺望著已展現在他面前的哥本哈根時,故鄉卻彷彿已遙不可及,這個巨大而陌生的城市使他感到渺小而孤獨。但他立刻擦去眼淚,告訴自己,現在不是哭泣的時候,要行動,信心百倍地行動。這個來自小鎮的男孩子,像《天方夜譚》中的貧苦少年阿拉丁一般,開始為自己的神燈而奮鬥了。 他苦心求人寫給著名芭蕾舞演員沙爾夫人的介紹信並未達到拜師的效果,便又去求見皇家劇院的經理霍爾斯坦請求做一名演員。經理打量了一下這個鸛鳥一般細高的孩子以後說道:你長得太瘦了,演起戲是會被觀眾噓下台來的。」少年仍未失望,主動建議道:「這個好辦,只要您給我100塊錢一個月的薪水,我很快就會長胖的。」經理惱怒了——這個窮小子若不是白痴,就是來尋開心的,立時便發出逐客令,沮喪的安徒生只好離開。 舞蹈學校五月才招生,而安徒生手裡的錢已所剩無幾。經一位熟人介紹,他做了幾天小工,又因為滿口鄉土口音而被人當作笑料,只好氣憤地離開作坊。他流浪街頭,茫然無措,突然想起在報上看到過義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在哥本哈根演出和開辦歌唱學校的消息,於是便不顧一切地闖進了教授正高朋滿座的家。好奇的賓客們被這個在哥本哈根孤身奮斗的少年吸引,何況,他的歌聲的確展示著一顆熱愛繆斯的心。大家紛紛解囊,安徒生終於如願以償,進入西博尼的歌唱學校。 然而幸運不會總跟著一個人,雖然安徒生勤奮超人,但一場大病損害了他的聲音,學聲樂已毫無希望。接下來的挫折使他發現,自己也缺少舞蹈和演戲的天份。他終於明白,自己不屬於舞台。
轉變
4年離鄉奮斗使安徒生深刻感受了這個更為廣闊、充滿悲歡離合的社會。在學校里,他閱讀了莎翁、歌德等人的名著以及丹麥的古典作品,深深體驗到寫作的魅力。他突然清楚地知道他所要追求的「神燈」是什麼了——那就是「文學」。只要有百折不回的勇氣和一顆真誠易感的心靈,就一定能夠攀上文學的頂峰。 1822年,幾位評論家讀到了一個叫《阿芙索爾》的劇本,這是一個冒失的年輕人送來的。劇本韻律不齊,有許多語法錯誤——當然,作者毫無修養是有目共睹的。不過且慢,這其中有許多火花真實地、生動地閃爍著,也許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傢伙可以給戲劇界帶來點清澈的東西。於是劇本的作者,漢斯·安徒生被送進拉丁文學校深造,國家顧問古林先生為他申請了一筆皇家公費以支付用度。 17歲的安徒生高高瘦瘦,坐在低年級教室里和孩子們一起上課對他來說可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孩子們嘲笑他是鄉下笨漢,因為他絲毫不懂上流社會的禮節,在他們眼裡,他就是那隻不受歡迎的「丑小鴨」;同時,那些繁復的拉丁文修飾語多麼無聊:空洞的語言即使矯揉造作地裝飾起來,也沒有靈魂,而他必須背誦它們! 不過,經過考驗和磨難,他總算在1828年通過了畢業考試。而且這幾年中,他閱讀了不少詩人和作家的作品,拜倫、海涅、司各特,他們才是真正的瑰寶啊! 在學校里,安徒生沒有忘記他的創作,他的詩作《傍晚》和《垂死的孩子》發表在作家海登堡的刊物上,大受好評。1829年,安徒生的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公演,聽著觀眾的喝彩,年輕的劇作家滾滾淚下——十幾年前,正是在同一家戲院中,他曾受到尖刻的鄙薄和否定,而今天,他終於成功了,得到了公眾的承認和歡呼。
游歷
「旅行就是生活」,安徒生這樣說過。從1831年,安徒生開始了他第一次國外漫遊,終其一生,他攜著一把雨傘,一根手杖和簡單的行囊訪問了歐洲的所有國家,先後完成了《阿馬格島漫遊記》、《幻想速寫》、《旅行剪影》等作品,1835年,他帶有自傳性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出版,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安徒生是詩人、 劇作家、 游記作者,他多才多藝,還剪得一手好剪紙。在紀念他的博物館中,展出了他剪的各種圖案,有掛在聖誕樹上的舞蹈者,有各種花卉和動物,甚至大門上的門徽,也是他的人頭剪紙。 但童話是安徒生一切創作中的皇冠。1835年,安徒生寫信給女友說:「我要為下一代創作了。」從自己的童年體驗中,安徒生深深理解窮苦孩子生活的寂寞和痛苦。他認為,在詩歌的領域中,沒有哪一樣能像童話那樣無限包容。童話,會給孩子們一點快樂、希望和教益吧?他開始用一切感情和思想來創作。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話集問世,其中收入《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四篇童話。這些童話來自安徒生自己的人生經歷,「它們像『種子』一樣藏在我的思想中,一股涓涓細流、一束陽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們破土而出。」
創作
從這一年起,每一個聖誕節都有一本新童話來到孩子們身邊。他整整寫了43年,直到生命結束共創作了168篇作品,那詩一般的語言、宛轉曲折的情節,使他的童話在他生前就已成為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讀物。《丑小鴨》、《堅定的錫兵》、《野天鵝》、《夜鶯》……他賦與一切事物鮮活的靈魂,讓它們歌唱。他把它們獻給一切人——孩子們為那奇異動人的故事而神迷;成人則徘徊在他深深的人生哲思之間,流連不去。 安徒生的童話中不僅充滿了奇異的夢幻般的火花,而且這位從苦難中生長起來的作家對勞動人民和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孩子也寄予深切的同情。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整天沒有賣掉一根火柴的小女孩蜷縮在牆角劃燃一根根火柴,在微光中,她幻想著聖誕夜的歡樂: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身上插著刀叉的烤鵝冒著熱氣蹣跚走來……可幻景一閃即逝,元旦的清晨,人們發現她已凍死街頭。誰也不知道,還有多少同樣的孩子赤足冬夜,安徒生沒有辦法解決這深刻的社會問題,只好帶著深深的悲哀寄希望於天國。 安徒生晚年有一篇最長的童話《幸運的貝兒》頗具自傳色彩。童話的主人公貝兒一生追求至美,追求充滿美的藝術境界,當他成功的時刻,當觀眾們向他歡呼的時刻,當他心愛的女孩將花束向他拋來的時刻,「像索福克里斯在奧林匹亞競技的時候一樣,像多瓦先生在劇院里聽到交響樂的時候一樣……他心裡的一根動脈管爆裂了。像閃電一般,他在這里的日子結束了——在人間的歡樂中,在完成了他對人間的任務以後,沒有絲毫痛苦地結束了。他比成千上萬的人都要幸運!」這正是安徒生自己一生的追求。 安徒生並不漂亮,而且並非出身名門,在女性面前,他有一種深深的自卑。求學時,他生活在古林家人之間,古林先生的女兒,溫柔美麗而又具有很深文學修養的露易莎·古林深入了年輕人的心頭,他愛戀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鑒於以往與女性交往的幾次失敗,安徒生不再希望人們知道蘊於他心中的愛情,哪怕是一點痕跡。但熾烈真誠的感情是密封不住的,它在童話濕潤的氛圍中綻開,凝成了凄涼美麗的《海的女兒》。 在童話中,那位優美、高貴、智慧的王子就是露易莎的化身;而安徒生自己,則是遠遠望著他的海的女兒。美麗的小人魚天真、善良、無私,她濃郁的愛情如此堅韌而純凈。她不惜付出一切代價追求生命中那件最寶貴的東西——靈魂。這也正是安徒生藝術上的追求——永恆的、真摯的、人的靈魂。
編輯本段創作情況
希望採納

㈩ 安徒生的童年是什麼的

安徒生的童年 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住在富恩島上的一個叫奧 塞登的小城鎮上,那裡住著不少貴族和地主, 而安徒生的父親只是個夯鞋匠,母親是個洗衣 婦,祖母有時還要去討飯來補貼家用。那些貴 族地主們生怕降低7自己的身份,都不允許自 己家的孩子與安徒生一塊兒玩。 父親看在眼裡,氣在心裡,但是一點也沒有在 孩子的而前表露,反而十分輕松地對安徒生 說:「孩子,別人不跟你玩,爸爸來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夠簡陋了,只有一間小屋子,破凳 爛床把這個小小的空間塞得滿滿的,沒有給孩 子留下多大的活動空間。然而,就是這么一間 破爛的小屋,父親卻把它布置得像一個小博物 館似的,牆上掛上了許多圖畫和做裝飾用的瓷器,櫥窗櫃上擺了一些玩具,書架上放滿了書 籍和歌譜,就是在門玻璃上,也畫7一幅風景 『 父親常給安徒生講《一千零一夜》等古 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時則給他念一段丹麥喜劇 作家荷爾堡的劇本,或者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 本。這些書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聯翩, 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櫥窗里父親雕刻的木偶, 根據故事情節表演起來。這還不能讓他感到滿 足,他還用破碎的布片給木偶縫制小衣服,把 它們打扮成討飯的夯人、沒人理睬的窮小孩、 欺壓百姓的貴族和地主等,並很據自己的實際 生活體驗編起木偶戲來。為了擴大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親同意和鼓勵 安徒生到街頭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頭工 作的手藝人、彎腰曲背的老乞丐、坐著馬車橫 沖直撞的貴族和偽善的市長、牧師等人的生 活,獲得各種感性經驗。 安徒生在他以後的寫作生涯能夠寫出《賣火 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看門人的」L子》 等童話故事,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譴責和鞭 撻統治階級的貪婪、殘暴,都是與他小時候的 這段生活經歷有密切聯系的。

閱讀全文

與安徒生小時候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7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3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8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8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