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學生應該怎樣傳承國學精粹
加強和改進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成為教育部門和全社會的共識。除了加強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的學習外,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對於全面培養大學生素質來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材寶庫。我們需要在大學生中加強國學精粹的學習。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旦結合了國學精粹,將會是另一種全新的局面。
國學是一門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及學術的學問,特別是「四書」、「五經」等經典,裡面蘊涵著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儒家的「厚德載物」、「知義明恥」、「和為貴」等思想,這些社會人倫價值系統,正是國學精粹。儒家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氣與豪邁是全人類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國學所蘊含的「仁、義、禮、智、信」,正是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碼道德要求。
國學記載並傳承了中華文化和文明,國學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當代大學生,需要國學。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他們除了接受學校給予的知識和技能外,還快速接收、咀嚼、消化著社會上的各種觀念、信息。而他們接收、消化的這些觀念、信息又會迅速反饋給社會,與社會產生互動,他們受社會影響,同時也影響著社會。更進一步說,他們是攜帶著新知識、新技能、新思想的一個最具活力的群體。因此,在大學時期培養他們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價值觀和榮辱觀,對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改善社會風氣,意義重大。
提倡學國學,是對人民群眾關於重塑社會價值觀和榮辱觀呼喚的回應。當前,在我們這個越來越開放的國度中,部分年輕人崇尚吃「西點」,熱衷過「洋節」,穿「洋牌」,「哈韓」、「哈日」者也大有人在!部分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有的不屑一顧,相反卻對國外明星及其生活方式、愛好如數家珍……有些人在追求「西化」的同時,拋棄了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他們的人生已經沒有了根,他們的思想意識正在出現偏差。
因此,當代大學生迫切需要新時期道德規范,需要傳統文化熏陶,需要了解如何做「中國人」。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環是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傳統文化在這方面提供了豐富內容。現有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體系應該在對國學進行借鑒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而出路還在於與國學教育緊密結合。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有必要把國學教育作為一項工程在高校實施。著名學者季羨林說過:「對於本民族文化的珍視是一個國家屹立千年的基石……國學教育將把民族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並在下一代的心裡生根發芽。春華秋實,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凸現,為這項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會使安放我們靈魂的精神家園更加美好。」通過國學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情懷,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對於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培養審美情趣和人格素養、樹立愛國報國的思想有重要作用。
第二,我國古代文化典籍中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行為處事的道德標准,大學生通過對國學精粹的學習和領悟,鋪墊一生的道德基礎,厚積人文底蘊,激發民族精神,存留下中華傳統文化的血脈,這應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切入點。
第三,學國學是為了學做人,但時代在發展,做人的標准也應與時俱進。在學國學、學做人的問題上,既要汲取我們中華民族發展需要的精粹文化,還要了解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要接納新知識、新成果,新理論。總之,學國學要學得進、走得出,要和其他先進文化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全面地掌握做人的知識,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才能真正提高做人的本領,才能在人才的激烈競爭中走向成功。
誠然,國學倡導者們期望大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國學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現在有些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不高,這與當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有直接的關系,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與國學教育相結合,是否能產生良好效果,離不開全社會的道德水平提升、離不開全社會風氣的改善。這將是一項更加重大的社會道德工程,積極推動和實施這項重大工程,意義非常,迫在眉睫!
㈡ 大學生如何推廣和發揚中國國學
1、拓展,即將傳統文化用一種易接受的方法輸送給當代人。對於傳統文化,很多人可能覺得非常枯燥乏味,他們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去耗,因此,我們就得一反常態,用創新的思路來教導他們,當然不能改變了文化的實質。比方說用講座的方式來講述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樣既生動有趣味,定然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我們還通過電視來講授文化,如今的百家講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很明顯,這樣的形式吸引了很多知識分子,更不用說像易中天這樣的教授,講的既有風趣又比較深刻,還有於丹的條分縷析,道理其然,能夠被大多數人喜歡。
2、用一種合時合宜的方式引導當代人去接觸傳統文化並學習發揚傳統文化。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很多人都被利益熏陶著,很多父母親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龍成風,從小就叫他們長大後要有出息,什麼叫有出息,要不是做官,要不是做老闆。更多的是忽視了對小孩子的一種道義上的引導,告訴他們怎麼樣才能算合乎道義,怎麼樣去提高自己的教養。
3、大學生要發揮一個主動作用。平時在學校就得自發主辦一些傳統文化知識講座或者一些討論,有條件的就集體去參觀一些傳統文化展。在家裡的話,就如我上面說到的,父母長輩得起引導作用,要科學地向他們指出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並支持下一代加強自己的文化修養,而不是放肆地鼓吹名利論,讓原本涉世不深的他們迷失自己的方向,這樣的話,對傳統文化也是一種損失,因為新一代是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主體。
㈢ 大學生要怎麼學習國學,怎樣提高自己的水平
多讀書,大學時間多的事,博覽群書是最好的提升方式了
㈣ 怎樣將國學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呢
1、先理解再實踐
引導人們從小閱讀傳統典籍,有著啟迪心智、完善人格的重要作用,但遵循復古的讀經方式,如大段大段背誦、不加分析地囫圇吞棗,既違反學習規律,從具體效果來看也是事倍功半。等到理解背誦完成後就會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2、將傳統典籍生活化
傳統典籍並非憑空而來,多是古人生活、處世哲學、教育經驗的總結,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思想內涵,是一門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處事智慧。因此,將傳統典籍生活化,深入淺出地與日常生活相對接。
3、父母成為「讀經」引領人
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歷來是起步於家庭,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閱讀傳統典籍的價值,不在於孩子對《孟子》《禮記》《大學》倒背如流,而是幫助孩子學會為人處事、知書達禮,了解古人智慧,為今所用,為己所用。
如果父母將這種責任輕易讓位,顯然違背了讓孩子讀經的初衷。古人家門口往往寫有「詩禮傳家」的字樣,就是強調家庭中傳統文化傳承的意義。很大程度上,這些教誨至今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所在。
㈤ 國學考試問答題!結合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談談為什麼要學習國學求解答!
學習國學,誦讀經典可以使我們的學生親近漢字,熱愛母語,提升見識、修養品行、了解歷史,傳承文化。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國學教育的功能,來強調國學教育的重要性,那就是國學教育是培養一個能讓人真正成為人的教育,經典中包含有一種誠懇的人性,能夠進入到人的心靈深處,提高人作為「人」的內在品德,並讓人從中得到做人的樂趣,讓人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這些經典本身就是一個高遠的理想,一個開闊的胸懷。它可以涵養性情,增長智慧,提升眼界,增進道德勇氣。熟讀這些有高度智慧的書,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較迅速地啟迪理性,可以對人生的各項活動,作較為全面而合理的安排。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見識」,也是現今所謂的「文化教養」。但凡有成就並且能夠長期保持的人,都是目光遠大、品德高尚、富有愛心的人~
㈥ 請結合實際,談一談大學生如何學習國學
國學是否我國的傳統文化,大學生可以通過觀看一些國學講座,如百家講壇等提升自己的國學知識,還有選修課國學選修等來提升自己。
㈦ 如何培養學生的國學素養
想要培養國學素養,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國學。「國學」的現在涵義是「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的,所以國學無可爭議是「中國固有的文化學術」現在一般提到的國學,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並涵蓋後期各朝代的各類文化學術。因此,廣義上,中國古代和現代的文化和學術,包括中國古代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易學、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范疇。「國學」之名,始之清末。其時歐美學術進入中國,號為「新學」、「西學」等,與之相對,人們便把中國固有的學問統稱為「舊學」、「中學」或「國學」等。國學也可以指中國古代學說。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諸子,先秦諸子的思想及學說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們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這些思想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論述如何治理國家。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有很深遠的影響,慢慢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
就目前而言,大學生對於國學基本上出於一種比較陌生的狀態,對於一些先賢的理論並不了解,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原因是社會上對於國學不夠重視,雖然近幾年國家一直在努力推行,但效果有限。那麼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應該如何去提高他們的國學素養呢?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正確看待國學文化,只有正確的認知後才能在大學生群體內全面推廣國學。有的人認為讀國學經典就是復古守舊,就是讀儒家經典,就是讀《三字經》、《弟子規》,這些認識誤區必須消除。那麼國學經典是什麼?國學經典主要包括倫理經典:如《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百家姓》等;歷史經典:《尚書》、《史記》、《資治通鑒》等;文學經典:《大學》、《中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哲學經典:《論語》、《周易》等。國學經典是不朽的精神,是生活的指南,是文明的傳承,是教育的良方。從時間上看,現代之前的都是;從內容上看,不能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經典。如《三字經》「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勸學篇》「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經典有糟粕,但不能全盤否定。有人說,《三國》處處是權謀算計,《水滸》動不動就是「殺人越貨」。《紅樓夢》正如魯迅評價:經學家看,就是易經;道學家看就是淫亂;才子看見的是纏綿;革命家看見的是排滿;流言家看到的是宮廷秘事。盡管有這些問題,我們還是在提倡讀「四大名著」。正確的做法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對待國學,是實用主義的、功利化的態度,還是以「國學」的文化、精神滲透進我們的生命之中?這的確是需要我們討論和思考的。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國學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一整套社會規范倫理、道德理念。歷史學家說,歷史只有在人類世界中才能生存和呼吸,我們必須在歷史中不斷地返回它自身,追憶並實現過去的全部經驗。國學,作為傳統,是一種歷史的創造和存在,是一種我們必須踐行的文化圖式,是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發明和積累起來的精神財富,盡管我們有時與這種傳統文化存在著一種時間上的距離和心理上的距離,但是,它卻是我們的歷史和文化的基礎,它的因子充滿了我們的血液,它構成了我們精神生長的客觀環境。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我們其實都是它的受益者。
那麼,有哪些實際行動可以幫助提高大學生的國學素養呢?首先從學校來說,可一將國學加入到必修的課程中,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選擇有實力、有批判性見解的老師教授這門課。對國學的整個輪廓進行講解,之後可以開設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愛好選擇想深入了解的內容。
其次,學校內學生自行組建的國學社團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進行集體誦讀,舉辦跨學校之間的國學交流,亦或是邀請有名專家學者來校進行講座,給學生足夠的機會接觸國學。
最後,我們自己要有作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的使者的使命感,主動熟悉,學習國學,並在生活中應用並向更多的人傳播國學文化。只有這樣,我們才算是真正提高了國學素質。
㈧ 如何學習國學
《豆樂國學小劇場動畫片全集》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DmPQsCvi56rLm07CqFVMBQ
豆樂國學小劇場是由眾樂童樂(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企鵝影業(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60集國學動畫,目標受眾為3-10歲兒童的動畫。故事圍繞豆樂與家人和朋友的日常生活,展現了以適應當代的國學思想為導向的家庭觀念、友情觀念和學習觀念。內容結合了國學、音樂、舞蹈、戲劇等不同元素,試圖讓小朋友觀眾在看動畫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思考及行為習慣,培養寶寶們對優秀傳統文化及不同藝術種類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
㈨ 學習國學有哪些建議國學對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影響
唯一的建議就是早點開始學。近幾年,「國學熱」成為一個社會熱點話題,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思考。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人找尋文化根基的表現,是值得推崇和發揚的;也有人認為這只是一股商業驅動的暫時性潮流,就像時尚界的一場時裝秀,華而不實。無論這股潮流如何,我們都有學習國學經典的必要性,這於己、於民、於國都有著不可言說的意義。 道德價值的層面。國學經典中蘊涵的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們的人格,提升著孩子們的素養。如孝親敬長,誠實守信,謙恭有禮等。同時,燦爛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對祖國更有感情,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培養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識、經世致用的下一代。
㈩ 現代社會如何在大學生中傳播國學經典
在現代,國學經典是一種高大上的具有嚴格定義域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古人歷來愛用完美的外衣給一切具有研究價值的事物披上。「因愛而活用,且用而施貌,有貌而不嬌柔捏造」這種現象是古人對國學注入美之魂舉措的高度總結。
在所有的樂府詩中,《孔雀東南飛》是最長的一首敘事詩。其詩意境以悲怨嗆凄美情感線貫穿全文;整詩的表現手法是簡練而唯美的。
作為敘事詩,既沒有交代事情的緣由、人物之間的關系,也沒有描繪事件發生的環境背景,而是透過女性主人翁的自述,把事件的焦點與矛盾點直接突出。
一位唐代史學家說:「凡國史之美者;而敘事之工者,以簡要為主」,這就讓這首具有唯美代表性的國學經典詩歌高明立顯。
」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作者的情感是文藝創作的機緣。」樹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是人們對愛情完美結局的美好願望——既然不能相依到老,那就讓他們在地下圓夢。
為了警示後人,文章的最後還不忘提醒人們「戒之慎勿忘」。作者對焦劉二人的愛情感覺非常惋惜,並真誠地告訴後人,對於愛情要慎之又慎,切切不可太過草率。
一篇《孔雀東南飛》,就把國學的「唯美」演繹得淋漓盡致;而國學又何止這一首詩。儒學四書五經,如果細細品讀,都能把美溢到氣息和血液里。國學這么的唯美,復興其就很有必要。
中國的新文化建設,需要強大的特色的文化建設。人們重振國學必然能喚起文化自覺,恢復文化自信。
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的民族,不僅僅是在膚色、身高、體重上,更在於該民族的文化上。沒有文化的民族,擁有如何的生物體征優勢,它仍然被成為「荒蠻民族」。
對於少年人來說,國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學習國學除了因「唯美」這最大特色培養我們發現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他還因凝聚了無數前人的智慧,貫穿於中國的行政、經濟、文化、軍事、家庭的各個層面,歷經千年,依然生命力旺盛。
學習其可以掌握淵博的人文知識,為事業發展奠定根基;可以鑒定為民族奉獻的責任心;可以從哲學的高度,學到大局觀,在戰略上為事業構建框架;可以用中醫知識保持健康身體,給事業留著避風雨和補充燃料的港灣。
在當下這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往往因利損人,放棄了道德和良知。現代人已經缺乏信念,他們的目標總是隨風擺動,即使外在光彩照人,也彌補不了內心的脆弱。
而少年不辨事物的本質,容易學現代人的表,給其價值觀往偏路上引。因此,少年人想修練「御物隨心大法」,就可以學國學,從中熟稔心法,也可直接吸取真氣。
國學也會給成年人帶來利益。多年的社會打拚,讓成年人忘了最初的自己,忘了最初想要的東西。
國學那純粹的精神世界,可以把你慢慢找回你最初想要的東西——真我。真我的感覺,就是那「天人合一」的感覺。
當你感覺,你的心是被感動的狀態,總是想給別人最好的,你就是最真我的狀態。那就是你身為「道」的分身的最不少外界打擾的體驗,因為「太初有道,道生萬物」;因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國學好多經典就是古人在體悟到最真我狀態寫下的,所以你進入他的文字,就是進入了他的真我狀態。
進入真我狀態,成年人就是修行狀態,就是人體大循環平衡狀態,就是你恢復身體健康和幸福感的最佳狀態。
實質國學無所不在,影響也無所不在。我們看央視《詩詞大會》時,都會從一些詩的詞句中直接獲得一種心靈的顫動動。
美景就在幾句話的觸擊下浮現腦海,片刻則猶如身臨其境;情懷可以在幾句話影響下和「沙場秋點兵」神遊——一副鎧甲上身,「壯士一去不復返」的造型里早就有你的英雄淚;聽到「僧敲月下門」時,你可否已經懷念自己兒時木門下的對月暢游之夢。
我們時時刻刻在感受著國學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卻很少注意到去專研它,讓它們的精髓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少年人各方面的可塑性很強的。少年人的思想就像初升的旭日,質朴干凈而飽滿的,不偏不倚。少年人的前途和引導者的責任心和文化專業程度很有關系。
如果把時間丟在清末和五四時期之間,少年人可能會得到胡適和梁秋實這些國學大師的垂青,那樣少年人的國學之路更為便捷;現今社會,大師已不多見,但國學專家還是有很多。
指引著國學潮流主導方向的,除了官方媒體和機構,還有很多很多的民間機構。三千小童國學館,在所有的國學民間機構里,不說自己能「獨領風騷半邊天」,但說自己「獨領風騷一片天」,還是恰如其分的。
以一流的態度對課程進行設計、聘請學術水平高超的國內知名學者,統一形象建設國學氛圍濃厚的硬體設施,合作共贏的合作體制已經贏得很多受益少年及其家長的好評。
所謂「共求發展,你我雙贏」,無論你是急不可耐欲體驗國學魅力的少年,還是看懂市場,意欲共同發展的有為人士,你得到的一定是最專業的、最物超所值的享受。
三千小童專欄作家陳蘇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