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孩子能學什麼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很廣泛的。我主要從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這個三個維度的內容來談一談我的看法。
一、知識目標內容。
小朋友在幼兒園的五大領域教育教學內容中,能學到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的相關知識和內容,每個領域的知識內容,都是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求而設計制定的。這五大領域的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整合,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
二、技能目標內容
在對幼兒進行技能培養的過程中,每個領域的技能目標都有指向性和目標性。例如:藝術領域活動中幼兒繪畫能力與創造能力等的培養;語言領域活動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等的培養;健康領域活動中幼兒運動能力、自理能力等的培養;科學領域活動中幼兒觀察、探究能力等的培養。
三、情感目標內容
五大領域結合本領域的學習內容,以豐富、健康的情感目標為發展培養目的。例如:培養愛祖國、愛家鄉、愛老師的情感;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小動物、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培養幼兒尊重成人勞動的情感等。情感教育是需要教師循序漸進地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它不是一日之功。
這些以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三維目標,能有效地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在幼兒園保教結合的精神指導下,幼兒智力的啟蒙、習慣的養成、情感的培養,都是孩子在幼兒園主要學習的內容。
B. 怎樣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導語:合作能力是幼兒未來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之一。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學會合作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時代的需要。因此,注重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是我們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對孩子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
1 培養良好的性格
根據教育經驗,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都比較強,這種良好的性格包括開朗、自信、友愛、平等以及探索精神。具有這些品質的孩子會主動與別人合作,而且會合作得很好,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是促進幼兒邁進合作的必備條件。那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性格呢?
1.1 培養幼兒大方好客、與人友好相處的品格
目前,大多數孩子隨父母住在商品房裡,過慣了一個人獨享美食一個人獨占玩具的日子。那麼培養孩子大方不自私,與人友好相處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平時要教育孩子事事處處不能只顧自己,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共同分享食品和玩具,並能遵守游戲規則,與他們友好相處。
1.2 培養孩子勇敢堅強、自信開朗的性格
要培養孩子勇敢的性格,必須注意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經常鼓勵支持幼兒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並抓住活動中的有利時機對幼兒進行教育。如在進行戶外區域活動“攀登”時,有些膽小內向的孩子看到高高的木梯就害怕起來,不敢上前嘗試。這時我就會蹲到他的旁邊,輕聲的鼓勵他勇敢嘗試,讓他說出心裡的緊張情緒,並讓他觀察同伴的活動,利用榜樣的作用讓他跨出第一步,還在完成的過程中不斷的和其餘孩子們一起肯定他。有了這樣一次次有益的嘗試,相信他們就會慢慢的堅強起來,以後再有類似的活動,他們也會勇於嘗試,不斷堅持。當然教師還應教給幼兒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使孩子產生足夠的自信心。
2 形成良好的態度
一般來說在體育游戲和角色游戲中,幼兒們的合作比較好,但是在建構游戲中往往會出現合作的不愉快。究其原因,便是合作態度的問題。因為矛盾往往發生在游戲材料比較缺乏時,孩子們會將一部分游戲材料據為己有,擔心一合作就沒自己的`份了,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及時引導,幫助幼兒消除一些顧慮,必要時教師參加游戲示範合作,引導拒絕合作的幼兒和老師一起游戲,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態度。
3 教會正確的方法
由於幼兒個體差異,有的孩子表現出任性、霸道等行為;有的幼兒可能不會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發地表現出合作行為,有的幼兒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合作,等等。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指導幼兒怎樣進行合作。
比如在進行桌面游戲搭積木前,應鼓勵大家一起商量確定一個主題,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它;當玩具或游戲材料不夠用時,可相互謙讓,輪流使用;當同伴遇到困難時,要主動關心並且幫助他;當完成過程中產生矛盾時,要相互協商解決問題。記得一次教學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分組合作包糖果。結果,觀察發現只有一組孩子在真正地合作,而其餘幾組卻在各包各的。於是,筆者便讓合作得好的一組孩子向大家介紹是怎樣做的,然後再進行示範合作,就這樣其餘的孩子一邊看一邊學著做了起來。由此可見,教給幼兒正確的合作方法很重要。
4 體驗合作的快樂
幼兒之間的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一起完成一項共同的任務會增進幼兒間的友誼。這對鞏固和強化合作行為是極為重要的。因此,當幼兒能較好地與同伴一同合作游戲或學習時,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教師肯定與贊揚的語言、微笑的目光等,能讓幼兒感受到極大地鼓勵,從而進一步強化合作意識,也願意更多更自覺地做出合作的行為。比如在午睡時,教師表揚幫忙合作脫掉衣褲或起床時互相幫忙穿衣的小朋友後,下次會看到很多孩子在看到別人穿脫衣物有困難時,會主動去幫忙。那是因為當幼兒體驗到了合作成功帶來的快樂後,他們會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合作。
5 創造合作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一同游戲、學習的機會是很多的。作為旁觀者、引導者的教師,應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並有意識安排情景,給幼兒提供必須要多人參與分工合作的游戲,讓幼兒懂得共同要有效地完成一個目標,必須相互合作。也讓他們有機會實踐自己學到的合作方法,體驗合作帶來的成功的快樂。當然,教師提供的內容必須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的任務不能太容易,要帶有一定的難度,能引起幼兒參與合作的。這樣才能增強幼兒交流分工合作的積極性,同時讓幼兒自己選擇合作夥伴,也是合作穩定的重要因素。
6 營造和諧的環境
環境對幼兒教育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要善於運用這一重要的教育資源,有目的地為幼兒營造各種合作環境,使幼兒身處其中,受其熏陶,真正感受到合作是一種愉快的享受過程,合作是一種交往的有力武器,從而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並最終變得樂於合作,善於合作。比如在日常活動中,與搭班老師和阿姨共同分發活動材料,合作組織幼兒如廁、洗手等活動時的友好協作能在潛移默化中給幼兒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讓幼兒在這樣和諧的環境中通過模仿成人,學習與同伴合作。
總之,我們要讓幼兒充分體驗獨自進行活動、游戲與合作進行時的不同感受。使他們明白在活動中只有互相幫助、互相合作、共同努力,才能較快的達到目標的道理。合作是成功的“階梯”,讓孩子學會相互理解、學會共同生活和平共處,學會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從而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主人,這將是我們幼教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C. 孩子在幼兒園究竟能學到什麼上幼兒園應該注意什麼
有的家長總覺得孩子在幼兒園當中學習不到任何的知識,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可以學到與人分享,並且孩子也能夠學會自理。在幼兒園當中,父母沒有陪伴在孩子的身邊,而且老師也不可能幫助孩子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說孩子就必須要自己去完成一些東西,久而久之,就能夠讓孩子學會自理,也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
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學不到東西,孩子在幼兒園裡面能夠學到的東西往往超出了家長的刻板想法。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也是需要記住,千萬不要總是不狠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比如說有一些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就會抱著孩子一起哭,這樣就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辦法離開父母。
D. 如何促進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孩子在嬰兒期就會有社交的願望,2歲以後與小夥伴一起玩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即便孩子可能會害羞、抗拒不知所措,但交友的渴望和需求是非常敏感的。
而幼兒園,正是孩子的第一個社交場所,萌發並且延伸友誼的第一個環境。那麼,在這個家長無法深觸的環境里,如何幫助孩子交到朋友呢?有幾個方面,給各位家長一些建議。
先做好自己
首先,交朋友的第一原則,一定是「做好自己」。
孩子會因為期待和小朋友相聚,一起玩,而真正渴望去幼兒園,也會因為和小朋友合不來,沒有交到自己的朋友而不願意去幼兒園。家長不妨多和幼兒園老師,和孩子溝通,了解背後的原因。如果是因為孩子自身的問題,那麼就先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問題。
家長要盡量在孩子上幼兒園前教會孩子自主如廁,自己吃飯等生活技能,避免孩子因為「尿褲子」這種事被小朋友嘲笑,而產生自卑,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心理。另外,家長要教會孩子合理分享,使用禮貌用語等,一個懂禮貌,懂分享的孩子,自然會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喜愛。
製造幼兒園以外的社交機會
在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家長很難觀察和干預,那麼不妨幫孩子製造一些幼兒園外的社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周末聚會」。
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溝通,或者向幼兒園老師了解,孩子和哪些小朋友的互動最多,在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邀請這些小朋友的家長周末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出去玩,做一些園外的戶外小集體活動。因為有爸爸媽媽在場,孩子在與小朋友的相處會更容易放得開,家長可以藉此機會觀察孩子們在相處中的行為、性格和喜好,鼓勵孩子積極社交,在孩子遇到社交困難的時候給予指點、幫助。
經過幾次家庭單位的周末聚會後,家長也能夠觀察到自己的孩子和哪個小朋友更合得來,不妨再進行一些一對一的聚會。邀請孩子的朋友來家裡玩兒,幫助孩子促進一份更深層、更特殊的友情。
教會孩子一些社交技巧
即便沒有家長在園外的干預,孩子在幼兒園一樣可以自然而然地產生友誼。家長可以教給孩子一些社交技巧,幫助孩子與其他小朋友更容易破冰。
如果孩子有喜歡接觸的小朋友,可以告訴孩子勇敢地去接近對方,比如,吃飯、做游戲的時候坐在小朋友的旁邊;把今天畫的畫,給小朋友看看,來引起對話;玩玩具的時候,邀請小朋友一起玩;帶的零食和玩具,分享給小朋友;如果看到小朋友不開心,哭了,可以坐在他的旁邊,或者拉著他的手安慰他;當小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去幫助他,或者替他尋求老師的幫助;如果喜歡小朋友的衣服,鞋子,可以告訴小朋友,你覺得他的鞋子很好看,由心地發出贊揚。
主動接近、引起對話、邀請、分享、安慰、幫助、贊揚等,都是社交中非常有效的「破冰技巧」,可以幫助孩子主動去交到朋友,營造自己的小社交圈子。孩子可能從其中任何一種嘗試中,便開啟了一份友誼。
E. 如何培養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
同伴是指幼兒之間與之相處的具有相同認知能力的人,同伴交往就是指年齡相同或相近,具有相同認知能力的幼兒之間的一種共同生活、學習、游戲並相互協作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願望,了解別人的情緒,調節自己的行為過程。或者主要指同齡人之間或心理發展水平相當的個體之間的交往過程。
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意義:
(一)同伴交往能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的發展。
幼兒在交往時必然要通過面部表情語言動作來相互交流。例如,當幼兒接受到同伴的微笑時,他必然對著信息給予反饋,大腦立即形成一個反射過程,這樣就促進了神經系統的發育。快樂是一個最基本的積極情緒,快樂中包含力量和信心的體驗;快樂能感染周圍的人,因此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吸引更多的同伴,營造更多的快樂;而快樂有益於身體健康;快樂有助於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二)同伴交往有助於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
認知能力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為幼兒掌握社會規范、學習社會行為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同伴交往中,不同的幼兒具有不同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他們在共同活動中也有不同的行為表現,這為幼兒提供了分享知識經驗、互相模仿、學習的重要機會。同時,同伴交往也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同伴交流、直接教導、協商、討論的機會,幼兒常在一起討論物體的多種用途或問題的多種解決方式。這些都非常有助於幼兒擴展知識,豐富知識,發展自己的思考、操作和解決問的能力。
(三)同伴交往促進幼兒積極情感的發展。
沒有同伴的幼兒會產生消極情緒,長期沒有同伴,這種消極情緒會穩定為一種不良自我感覺,將嚴重阻礙幼兒心理發展,阻礙個體社會化的進程。同伴交往能使幼兒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心情輕松、活潑、愉快。觀察發現,幼兒在同伴交往中經常表現出快樂的情緒,因為在交往中有許多創造快樂的因素:幼兒的建議被同伴採納;共同搭建積木被老師表揚等等,都能得到快樂和滿足。同伴交往對調節自我情感的能力及健康情感的發展大有好處。如幼兒在與同伴的競賽性交往中獲勝而感到自豪,這是同伴所能接受的;但是繼而產生驕傲的情緒,並在言行上表現出這種反感,這會是幼兒不得不對自己的情感進行調節,否則他將受到群體的排斥。長期與同伴的交往,幼兒的情感會朝著健康的適合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
(四)同伴交往有利於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和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社會交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也是一種實際操作能力。所謂親社會行為,西方心理學家認為是對別人,對社會有利的行為。表現為:輪流、助人、合作、謙讓、分享等。
在同伴交往中,一方面幼兒發出社會行為,如請求、邀請等,根據對方的反應作相應的調整,自我調空能力得到了的發展。自我調空也是社會交往所必須的能力。另一方面,同伴的反饋往往直接和坦率,如果你發出的是友好、合作、分享等積極的行為,同伴做出肯定和喜愛的反應;而如果你做出搶奪、抓人、獨占等消極行為,同伴則做出否定、厭惡和拒絕的反應。這種豐富的、直接的反饋有利於發展幼兒良好的行為,並使之轉化為一些穩定的交往技能。
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方法:
交往能力的培養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憑說教就能達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我們教師和家長做一個有心人,為幼兒創設各種交往環境,並進行細心指導。
1、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增加交往機會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對幼兒進行諸方面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師可通過游戲活動去培養幼兒的交往興趣和互助精神,體會合作和分享快樂,學會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會行為規范,促進交往能力的發展。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會使幼兒產生遐想,從而萌發做游戲的願望。在環境的創設上,教師要注意放一些實物和操作材料,這樣,不僅可以為幼兒游戲提供必要的玩具,還可以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游戲中,教師要鼓勵幼兒進行角色游戲,因為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通過角色游戲表現出一種積極參與社會交往的主動性、角色意識和對角色規范的認同。例如:美食商店的游戲開始了,小美食廚師、小售貨員們都忙碌准備著各種食物,將各種美食擺在售貨台上。可過了沒一會,台前的售貨員愁眉苦臉的說:「為什麼美食超市裡沒顧客來啊?」對呀,我們可要想想辦法了。於是,我拿了張宣傳廣告紙鼓勵孩子想辦法。果然,他們靈機一動,在美工區里拿來了筆和紙,只看見超市裡所有的成員分工合作,有的負責畫超市裡的美食圖片,有的則負責圖上漂亮的顏色。剩下的則做起來宣傳員在超市門前拿著他們創作的宣傳單向每一位路過的同伴進行介紹。同伴們也因這漂亮的宣傳單而紛紛來到美食超市購物。美食超市頓時熱鬧了起來。
2、教給幼兒交往的方法
在家庭中,幼兒一般只與家人交往,進入幼兒園幼兒的活動范圍就從家庭擴大到學校,交往范圍明顯擴大,他們要學會與同伴交往。
(1)教會幼兒學會運用交往語言。
與人交往必須要運用交往的語言,運用交往語言,有助於同伴間的友好交往。因此,我們從日常的禮貌用語、談話討論、情境表演、等方法教給幼兒一定的交往語言。如生活中見到長輩要問好,見到同伴要打招呼。如早上見到老師要說:「老師,早上好」,回家應說:「老師,再見」。小夥伴之間見面要說:「你好」等等。通過討論當自己想和別人一起玩時該怎麼說,讓幼兒學會「我和你一起玩好嗎?」等交往語言。通過娃娃家情境表演,讓幼兒學會做客和招待客人的交往語言。如扮演娃娃家裡的小媽媽客人來時要說:「你好,請進,請喝茶」。客人走時應說:再見,慢走。等禮貌用語。以達到幼兒在與人交往中的運用。
(2)學會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願望
我們老師經常會遇到小朋友告狀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大多是小朋友之間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而引起的誤會。老師在活動中要引導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願望,以達到友好交往的目的。我們班有一位鄭子涵小朋友,經常有小朋友來告狀說其搶別人的玩具。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發現主要原因是不會與人交往而發生的矛盾。通過游戲活動鼓勵他說出心中的想法,如:「把你的玩具借給我玩一下好嗎?」「我們可以一起玩嗎?」「我們可以換著玩嗎?」漸漸的小朋友告狀少了,區域活動中爭吵的現象比以前也少多了,小朋友也願意和他做好朋友了,他還主動的將自己的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小朋友分享。孩子們在分享中享受到了游戲的快樂。
一次,我們班的李安琪帶來了一個小貓釣魚的玩具。當她拿出玩具的時候,孩子們搶著要玩,見狀我將孩子們召集在身邊問:一個玩具大家都想玩該怎麼辦呢?誰能想出好辦法?聽完,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討論了起來有的說:大家排好隊一個接著一個玩。有的則不同意說:這樣太慢了,今天女孩玩,明天男孩玩。還有的說:我們來猜拳誰贏了就今天玩,輸了就明天玩。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共同想著方法。最終大家經過舉手錶決確定了方案:每人釣三條魚,大家輪流玩,大家學會了共同討論游戲的方法。
(3)開展分享活動。
我們通過好玩具大家玩、好看書大家看,好東西大家品嘗等活動,讓幼兒感受分享的快樂。具體表現為:幼兒樂意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拿給同伴玩,能將自己最喜歡的食物給同伴品嘗,如我們組織了一次圖書分享活動,讓幼兒帶來自己喜歡的圖書放在圖書角與夥伴分享。在分享過程中,幼兒踴躍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圖書,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還發現班上平時最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的小朋友桂佳航也是主動的另外一位小夥伴合計著交換圖書的方法。看著小夥伴閱讀著自己的圖書,一個個臉上露出快樂的神情,過程中幼兒盡情分享了圖書,也分享了快樂。
3、舉辦節日活動,增加幼兒交往的機會
在節日活動中,愉快的交往的經驗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強又會引發更強的交往主動性,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良好性循環。節日活動為幼兒創設了愉快的交往機會,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活動之一。因此,教師可以將傳統的表演節目改為開展一些趣味游戲活動,讓大班、中班、小班的所有的幼兒一起參加到游戲中來,他們都是主角,教師當配角。這一天不同年齡班的幼兒在一起活動,無拘無束的他們會感覺特別有趣,無形中幼兒既擴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圍,同時又享受到節日的快樂,並體驗到交往的樂趣和同伴之間的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的快樂,從而發展了交往能力。
4、家園合作拓寬幼兒合作交往范圍,促進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
幼兒每天放學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幼兒多在幼兒園呆一會兒,讓幼兒和其他幼兒玩。開始時幼兒會有抵觸心理,家長可用話題讓幼兒放鬆,比如問:「你看那個小朋友玩什麼呢?那麼專心,一定很有趣,我們過去看看吧。」先把幼兒吸引過去。由於在家長的帶領下,幼兒不會害怕。接下來,家長可以引導幼兒詢問小朋友:「你找這么多樹葉干什麼呀?」「我在給螞蟻蓋房子」。這時家長可誘導孩子:「你想和她一起玩嗎?」幼兒已經被吸引,家長便可鼓勵幼兒詢問小夥伴是否允許自己加入。當幼兒大膽地發出第一次請求時,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在蓋房子過程中,幼兒從小心翼翼看小夥伴玩耍到開心地聽從小夥伴指揮,忙著忙那,再到最後兩人攜手搭建成功時,內心的喜悅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5、利用電視、電腦等媒體拓寬幼兒的知識面
家長應控制幼兒觀看電視、電腦的時間,還應利用電視、電腦直觀的特點選擇對幼兒與同伴交往有益的和節目給幼兒作榜樣,藉助電視來幫助幼兒理解一些家長無法講述的科學性比較強的知識。有幼兒與同伴都感興趣的節目內容,可以讓幼兒與同伴一起觀看、交流也可讓幼兒與同伴一起模仿裡面帶有合作的角色。
當代的幼兒是21世紀的主人,新的世紀對新的一代有更高的要求,具備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可需要的交往能力。讓我們共同為幼兒創設各種交往的機會,耐心的指導,不斷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F. 如何教孩子在幼兒園和老師,同伴相處
孩子在入園之後,有的孩子沒多久就能完全適應了,可有些寶寶,入園好幾個月了,還是孤獨的樣子,獨來獨往,沒有好朋友。其實想讓孩子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感受到幼兒園帶給他的快樂,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孩子學會和小朋友交往,才能體會到同伴交往的樂趣。孩子學會如何與老師交往和溝通,才能形成更好的師生互動。能夠與小朋友、老師友好相處的孩子就會更喜歡幼兒園了。
教孩子學會與同伴交往
1、每天放學的時候,家長可以多在幼兒園(或者幼兒園門外)呆一會兒,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一玩。如果孩子有抵觸心理,家長就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放輕松,比如問他:「都哪個小朋友是你們班的?那個小男孩叫什麼名字?你看他們在玩游戲,你也去玩吧!」有了家長的帶領,孩子會放鬆並且不再害怕。
2、在與小朋友玩的過程中,身體的互相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小女孩特別嬌氣,其他小朋友就碰一下,就哭哭啼啼,這樣小朋友們就不愛和她玩了。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就要格外注意,你要提醒孩子:「其他小朋友不是故意要打你,他是不小心。你一定疼了,但你非常堅強對不對?」在家長的鼓勵下,孩子就會逐漸改變並適應的。對那些魯莽的小傢伙,你也要提醒孩子要小心一些。
3、家長也可以領著孩子走到其他小朋友的面前,和孩子一起詢問小朋友的姓名和年齡、班級,並讓孩子把自己介紹給小朋友,讓他們彼此熟悉一下,拉起小手讓他們成為朋友,這樣孩子今後就學會如何交朋友了。
4、有的孩子在幼兒園中好多小朋友都不和他玩,究其原因可能是他老是獨霸玩具,不懂得謙讓,偶爾還會欺負小朋友,因此小朋友都不和他交往。由此看出,教給孩子一些交往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家長必須告訴孩子,和小朋友在一起要友好,要懂得謙讓,玩具可以一起玩或者輪流玩;不能隨便打人等等。
5、教孩子用語言來解決問題。如小朋友要搶玩具時,讓孩子告訴他:「玩具是我先拿到的,如果你很想玩的話,等我玩完以後你再玩好嗎?」或者是和小朋友商量說:「你真的很想玩嗎?我們也可以一起玩。你說好嗎?」從而提高孩子解決問題和與同伴溝通的能力。
6、入園之前,家長請幫助孩子養成獨立做事的習慣,學習簡單的生活技能。
教孩子學會和老師交往
孩子離開爸爸媽媽到老師的身邊,對於孩子來說生活環境是一個極大的改變。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讓他學會與老師交往也是非常必要的。師生之間形成很好的互動對於孩子非常有益,有時老師的一句表揚的話會讓寶寶高興好多天。
1、告訴孩子老師很慈祥,她很愛你們。不要對寶寶說:「再不聽話,我就告訴老師。」之類的話。要讓孩子感覺到,老師也像爸爸媽媽一樣,是他們的朋友和保護者。
2、告訴孩子當他有一些必需的要求,如小便、喝水時,可以讓他輕輕地走到老師的旁邊,小聲地告訴老師:「老師,我想小便。」或者舉手告訴老師:「老師,我口渴,可以喝水嗎?」引導孩子面對老師適當地提一些必要和簡單的要求。
特別提醒
1、父母也要和老師做一些必要的溝通和交流,讓老師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如孩子的興趣、習慣,以及孩子不敢和老師講的問題等等。特別是一些體質較弱或身體不好的孩子,家長更應該告訴老師孩子的病症及身體實際情況,以便讓老師注意和留心。從而做到有的放矢的保育,給孩子更多的關注。
2、對不善於與人交往的孩子,父母要多協助他,幫助、鼓勵孩子積極地與人交往,讓他體會到交往的樂趣,從而逐漸擴大交往的范圍,增強與人交往的能力,讓孩子生活得更快樂。
3、可以為孩子選擇固定的兩三個好朋友,不管是鄰居還是孩子幼兒園的同班同學,當然應該是比較乖巧或者遵守紀律的。在父母接送孩子時,可以在孩子放學留園玩耍的時候多和其他父母交談,認識一些真誠、質朴的父母,讓孩子和他們的孩子玩在一起。孩子的好朋友可以來自任何家庭,但是最好不是橫行霸道的、仔細觀察後也沒有喜歡說臟話、謊話或者帶著孩子們去做危險活動等等即可。孩子的小朋友可以有點任性有點嬌弱,這樣沒什麼不好,還可以讓孩子鍛煉他保護他人和遷就他人的寬容之心。
4、在其他的活動場合,讓孩子自己決定和誰玩,家長在一邊觀察即可,要給予孩子自己結交朋友的權力。當這些臨時的玩伴有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可以在結束玩耍後向孩子指出,並且和孩子共同討論錯對,讓孩子通過分析得出結論,慢慢開始建立自己的是非觀念。
5、在和孩子一起閱讀和看動畫片的時候,當看到和好朋友或者壞朋友有關的情節時,要強調「這樣的朋友真好」,「這樣的朋友真危險,要離他遠一點」,進一步讓孩子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好朋友」。
孩子的人生路很長,家長無法限制他交朋友的范圍,教會他如何選擇朋友,才是保護他的長遠之計。
G. 孩子上幼兒園應該學什麼
只有幼兒園才能教會孩子的10件事!幼兒園卻是孩子真正學習入門的地方,在這里,他們為未來的人生奠定基礎,幼兒園究竟會教會孩子什麼呢?
一、教會孩子適應壞境
不要以為,適應環境只是對大人而言,其實小孩子也是一樣的。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孩子會體驗到和家裡完全不同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建立「個體」和「集體」的概念,體會到「自我」與「環境」的聯系。
二、教會孩子共同生活
幼兒園的主要挑戰是教會這些完全以自己為中心的孩子向別人敞開大門,讓他們學會與別人相處。孩子慢慢知道,他不是生活在自己的個人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一個集體的內部;在集體中,大家相互尊重,學會給予和獲得。
三、教會孩子獨立生活
幼兒園幫助孩子在自主的道路上緩緩前進,這是激發孩子學習願望的必經之路。事實上,如果孩子太依賴別人,就不能產生激發他去開拓生活的小小動力。
四、教會孩子養成學習好習慣
3-6歲,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最佳時間,幼兒園會有針對性地去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並且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傾聽的習慣,這些習慣是孩子未來學習的最佳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