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列舉自然界、生活、歷史、典故的陰陽五行現象
陰陽五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認為大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種要素循環生克轉化構成;但若把五行視為五種物質,卻是不明其物理本意而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欲明五行本意須先明陰陽。牛頓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可見自然哲學可用平方反比之類數學語言來表述,比如『對立統一』只屬於哲學,但『陰陽的對立統一變易』則可表述為Xy²守恆。(陰陽關系的最簡數學表述只能是平方反比)可見陰陽理論實是屬於自然哲學范疇。
而五行就是賦予X\y²具體的物理意義——可名之名:「假《易》柄燈悟道,幾度更新輪回」;可道之道:十干按五行相生順序,分為陰陽循環相剋的五對,它們是五組反映宇宙能態循環轉化的平方反比守恆方程。
如丙辛合水:以把柄之形寓圓規丙火,以庚辛之音示更新周期,因為周期必然意味著旋轉(庚金)運動(辛金)。丙辛合水直譯就是Rv²守恆(為開普勒和諧定律的陰陽表述,R為軌道半徑,v為公轉速率,我名之陽儀方程)。對於自然球體而言,沒有絕對永遠的勻速直線運動(酉金為速度v),它必然受共振吸引而作圓周向心運動(兌澤-公轉,周行而不殆),故丙辛合癸水。(癸乃取葵花向日回歸之意,子水為向心加速度)
如庚乙合金:庚即乾天-自旋,獨立而不改;乙如巽風變易不定,為振盪波幅。庚乙合金直譯就是ωr²=N守恆(為開普勒面積定律的陰陽表述,ω為瞬時角速度,r為瞬時位矢,r 的平方反映面積,名之太極方程)
而水與火同出而異名,分別對應光子的冷熱兩端--頻率和波長,「壬丁合木」直譯有——νλ²≡h/m,(我名之陰儀方程;陽顯於外,陰制於內) 將光子質量m= hν/c²代入νλ²=h/m 即得νλ≡c,可見光速守恆的本質仍然是能態的平方反比守恆。
顯然,Xy²守恆正是易理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統一數學表達。一次方量為陽,二次方量為陰。只有簡化為平方反比方程,才能抓住矛盾的對立面,進而認清事物的內在本質。由Rv²≡S守恆看,R反映軌道勢能,v²反映軌道動能,可見陰陽的本質反映的是能量形態的轉化,陽為勢態能,陰為展態能。而五行的本質正是宇宙能量循環的五種根本態勢: 木 tree--電能 、 火 fire--熱能 、 土 st--物質、 金 metal--動能 、水 water--功率。五行實是統一物理,古人謂之通化物理。別世富:洛書天人合一脈絡圖
而地支表示相應能態之物質存在或運動的狀態,天乾和地支的關系好比動能與動量的關系。
⑵ 金木水火土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說,可分為陰陽說與五行說,然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說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
陰陽學說:
陰陽說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認為陰陽兩種相反對的氣是天地萬物泉源。陰陽相合,萬物生長,在天形成風、雲、雷、雨各種自然氣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體,在方位則是東、西南、北四方,在氣候則為春、夏、秋、冬四季。
天之四象,人有耳、目、口、鼻為之對應;地之四象,人有氣、血、骨、肉為之對應;人又有三百六十骨節以應周天之數;所以天有四時,地有四方,人有四肢,指節可以觀天、掌紋可以察天、地、人合一。發展到後來,甚至某命理師屈指一自,一看掌紋,能斷出凶吉,其實這種沒有任何科學據的論斷未免言過其實了。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也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一種哲學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元素,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這五類物質各有不同屬性,如木有生長發育之性;火有炎熱、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實之性;金有肅殺、收斂之性;水有寒涼、滋潤之性。五行說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別人納人這五大類的范疇。
五種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神物質,在人就是仁、義、禮、智、信五種德性。古代人認為這五類物質在天地之間形成串聯,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變化、志上的木類和人的仁心都隨之產生變異,迷這色彩十分濃厚的占星術就是以這種天、地、人三界相互影響為厘論基礎衍生而來的.
(人體五行)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天干五行甲乙同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丁同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已同屬土,戊為陽土,已為陰土;庚辛同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癸同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地行五行寅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已午屬火,午為陽火,已為陰火;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辰戍丑未屬土,辰戍為陽土,丑未為陰土。
干支五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戊辰已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辛酉劍鋒金,甲戍乙亥山頭火,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已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壬午癸未楊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戍丁亥屋上土,
戊子已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任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戍已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已復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已本大驛土,庚戍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水各土,戊午已未天上火,
庚申辛西石榴木,壬戍癸亥大海水。
⑶ 陰陽五行指的是什麼
陰陽五行
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系的力量。從前面的 敘述中已經可以明白,陰陽本來就蘊含於氣之中。一氣流行,無極而太極,太極的動靜產生陰陽,陰陽又推動著世界和其中每一事物的運動變化。五行,是用來概括世界上幾類基本要素的范疇。它們以木火土金水命名,但並非僅僅指這些具體事物的本身,而是以它們為基本框架,或者說以之為思維模型,將一切現象分成基本的五大類。五行是世界的基要素 。
陰陽學說產生於夏朝,它是我國古代哲學的源流和基礎。今天的唯物辯證法中的對立統一觀點,與陰陽學說相一致。陰陽學說原理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每個領域,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應用。
陰陽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陰陽,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根據其屬性,可分為兩類,陰類和陽類。「陽類」具有剛健,向上,生發,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積極,好動等特性:「陰類」具有柔弱,向下,收斂,隱蔽,內向,收縮,儲蓄,消極,安靜等特徵。任何一個具體的事我都具有陰陽的兩重性。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任何龐大的事物都逃不出陰陽的范疇,任何微小的事物又具有陰陽的兩方面,陰陽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物極必反的現象就是陰陽轉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根據其特徵,可以系統的分成五大類「金」「木」「水」「火」「土」。這五類事物統稱五行。金,木,水,火,土,並非指具體的五種單一的事物,而是對宇宙間萬事萬物的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應全面領會五行的真正內涵。
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系,生克是矛盾的兩個方面,也就是陰陽的兩個方面。相生相剋是事物的普遍規律,是事物內部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生克是相對的,沒有生,就無所謂克;沒有克,也就無所謂生。有生無克,事物就會無休止的發展而走向極端,造成物極必反,由好變壞;有克無生,事物就會因被壓制過分而喪元氣走向衰敗。
在生克這個對立與統一的矛盾中,無論是生的過分還是克的過分都會因對立而打破相對平衡或統一,事物就會向一方傾斜發展。為了維護相對平衡,生與克要相互牽制。當不能相互牽制時,平衡被打破,這時事物就會出現了新的變化。
五行相生、相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天乾地支與陰陽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陰天干:乙、丁、己、辛、癸
陽天干:甲、丙、戊、庚、壬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陽地支:子、寅、辰、午、申、戌
陰地支:丑、卯、巳、未、酉、亥
陰陽五行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四方: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北方屬水,中央屬土。
五行生剋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強金得水, 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強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 木多火熾;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強水得木, 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 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變; 強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棟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強木得火, 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縮.
⑷ 什麼是陰陽五行簡介
五行是指我國古人用金、木、水、火、土來囊括世間萬物的一種帶有深奧哲理的,解釋世間萬物的總的概括性的方法。
他的深奧的哲理在於五行的陰陽相互轉化、及五行自身的相互轉化。如金可生水,就可以由金轉化成水;水能生木,由水轉化成木;木能生火,由木轉化成火;火能生土,由火轉化成土;土能生金,又由土轉化成金。這樣轉換無窮,以至相互包含。
五行又能相互克制,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又循環相剋,相互制約,以至無窮。
五行在具體的應用中,又分為陰和陽兩種。如金在天干甲為陽,在乙則為陰。在地支子為陽,在丑為陰。
在《周易》、風水中,金在乾為陽,在坤為陰。
這就是陰陽五行的具體答案。
⑸ 陰陽和五行有關聯嗎。金木水火土哪幾樣屬於陰,哪幾樣屬於陽
您好,我是王斕舉,很榮幸為您解答這個問題。
陰陽與五行是有關聯的,解釋起來會需要很長的篇幅。我簡單你的為您說一個其中的道理。
您一定聽說過太極生兩儀,兩儀就是陰陽。兩儀生四象,四象就是少陰、少陽、老陰、老陽。老陽方位為南方為火,老陰方位為北方為水,少陰方位為西方為金,少陽方位為東方為木,中間為陰陽平衡之處為土。
從以上分析,木火為陽、金水為陰、土為陰陽平衡。
⑹ 腦筋急轉彎:中國的陰陽五行指哪些
陰陽五行,可分為「陰陽」與「五行」,然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陰陽五行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為古代樸素的唯物哲學。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兩種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系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陰陽與五行兩大學說的合流形成了中國傳統思維的框架。
⑺ 哪些事物和現象體現了陰陽五行學說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陰陽五行作用范圍很廣,平時有人相信的比較多的風水都在其中。但個人感覺應用最多的,還是中醫。中醫就是以陰陽五行作為一個哲學基礎。
五臟六腑都按照五行進行區分歸納,然後有看病都會先分陰陽,比如說陰盛,陽盛,陰虛,陽虛,冷熱虛實就是最簡單的陰陽區分。
五臟的五行相對,最好的解釋就是太極圖。然後再有母病及子,或者子病及母,就是五行相生相剋的對應表現。
⑻ 陰陽五行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哪些是重點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成於戰國後期的《禮記·月令》,有人說是陰陽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呂氏春秋·應同》、《淮南子·齊俗訓》、《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
⑼ 人體陰陽五行是什麼
五行學說與人體
五行學說認為木、火、土、金、水五類物質是構成物質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質,應用五類物質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剋的規律,可以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五行學說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其主要的思維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據事物的不同性質、作用和形態,採用「比象取類」的方法,將事物或現象分為五大類,分別歸屬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並根據五行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規律,把需要說明的事物或現象,樸素地分成了五大類,將相似屬性的每類事物或現象,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並在五行屬性歸類的基礎上,運用五行生剋規律,以闡釋或推演事物或現象的復雜聯系和變化。在醫療和養生保健方面,人體的五臟分別歸屬五行,並且籍以五行學說來闡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復雜關系,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五臟之中,心臟的生理功能起著主宰作用。
(一)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引申後為生長、升發條達、舒暢。
「火曰炎上」,引申後為溫熱、升騰。「土爰稼穡」,引申後為生化、承載、受納。 「金曰從革」,引申後為肅降、變革、收斂、清潔。「水曰潤下」,引申後為滋潤、向下、寒涼。五行的特性雖然來自木、火、土、金、水,但不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五種物質的抽象概括。
(二)五行的相生相剋及其示意圖:五行的生克制化是有規律的,並且要保證相生和相剋的關系是平衡的,只有五行的生克制化平衡,自然界才能和諧,人體才能健康。 五行的相生關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五行的相剋關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三)自然界的五行與人體的五行:歷代醫家為了說明人體內外的整體性和復雜性,亦把人體的臟腑組織、生理活動、病理反應,以及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廣泛地聯系。五行學說把自然界及人體五臟配五行,五臟又聯系自己所屬的五腑、五體、五官等,從而把自然界及機體的各部分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中醫學以及中國養生保健學說的以五行五臟為中心的體系,體現出人體是一個整體。而且,這個整體是按照五行生剋制化規律相互聯系和制約的一個有機的完整的整體。見下表:
(註:六腑當中有一腑為三焦,不與五臟配合,在經絡學中與心包配為表裡關系。)
上述自然五行與人體五行歸類表,對我們日常的養生保健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春天屬木主人體肝臟,故春季是護肝的季節。春天一到大地生機勃勃,人體也氣血流暢,全身臟器組織功能易於恢復。此時宜用扶助人體正氣之法,清除一冬所納入的多餘物質。春季易受風邪,五行屬木,迎風流淚,傷目,口味發酸易怒傷肝膽,因此在春季宜用清理肝膽火旺之保健品,以養肝調肝清除肝火為主,可多飲花茶;輔以增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夏天屬火主人體心臟,故夏季是護理心腦血管的季節。夏季溫熱易受暑邪,耗傷津液,常發汗影響小腸吸收,易使心火上炎,面紅耳赤,口舌生瘡,因此宜以靜養心,適當使用苦味食物來降心火,宜飲用綠茶,宜使用針對心腦血管的保健用品。
仲夏屬土主人體脾臟,故仲夏是重點調理脾胃的季節。仲夏氣候炎熱,人體出汗較多,食慾不佳,易傷心脾,一般不宜大補,而宜調節元氣,調理脾胃,舒筋活絡,保證氣血運行通暢,脾胃之氣充足,因此身清氣爽。『夏中調節』盡量少食或不食生冷,宜飲用綠茶,並可適當增加微量元素(如鈣鐵鋅硒),調節脾胃有助食慾。
秋季屬金主人體肺臟,故秋季是護理好肺臟的季節。秋季氣候漸趨涼爽,燥氣當令,人多口乾咽燥,咳嗽少痰,易傷肺津宜滋陰潤肺。如果經春清夏調之後,身體運行正常,這時可飲用青茶,補充適當的營養,使氣血充盈、陽生陰長、形體壯實。秋補重在潤燥,最合適的的食物是梨、百合、木耳等;還需要補充微量元素(鈣鐵鋅硒)、維生素,以補充飲食過程中缺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酶類等物質,同時又可以補肺益肝強腎。
冬季屬水主人體腎臟,故冬季是重點保護腎臟的季節。冬季氣候寒冷,體虛不禦寒而傷腎;活動量減少,食入量增多,體內容易積存過多脂類物質,冬季氣血運行緩慢,機體免疫力下降,心腦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極易發生,不可掉以輕心。對於疾病要採取預防的態度,身體注意保暖,才能保持健康的而不受外邪侵害。冬季宜運用清調補的綜合協調搭配,如微量元素(鈣鐵鋅硒)、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心腦血管保健用品;要注意禦寒防凍,增強體質,保證身體輕松過冬。
在了解了自然界、五行與人體的關系之後,可以預先就分析出身體可能發生的疾病;也可以根據季節、邪氣、臟腑及口味的變化,隨時注意身體改變的預兆。
由此可做到未病先調,防患未然,預防保健,強體健身、延年益壽,這就是我國陰陽五行傳統養生保健的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