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佛陀諄諄教誨:世俗弟子如何過好生活
耿林 釋迦牟尼雖然以身作則出家修道、勸導、帶動家人、親族及許多人出家,盛贊出家功德,但並非說只有出家才能修行,並非主張一切人都出家,並非認為任何人出家修道都比其在家要好。「出家或有不修善,則不如在家;在家能修善,則勝於出家。」(《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引佛言)佛世對出家者選擇頗嚴,皆先觀察其人根器,後來又規定須經父母同意方可出家,佛父凈飯王在家已證初果,晚年請求出家,佛觀其出家後不能證得更勝道果,未許。佛弟子給孤獨長者之女善無獨要求出家,佛亦不許,教她嫁給信異教的牛授童子,結果此女出嫁後勸化其夫全家及夫家所在地的很多人皈依了佛教。佛陀的弟子,絕大多數是居家的俗人,其中也有很多人證得了道果。在修行證道方面,出家在家完全平等。就修學大乘菩薩道而言,身處眾生、社會中的在家人,在某種意義上比身處山林中的出家僧尼具有更為優越的修學條件。「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羅蜜,不能具足檀波羅蜜,在家之人則能具足。」(《優婆塞戒經》卷一)從諸經所載佛陀對眾多在家弟子的教誨看,在家學佛應與出家人有所不同,當以合理地過好世俗生活,盡到社會責任,獲得今生後世的安樂為本,以布施、攝化眾生為必修的課目。 過好生活、獲得「現法安樂」,首先須有四種具足:第一「方便具足」,謂努力掌握知識、技術,從事對民眾有益無害的正當職業,如種田、經商、從政、文書、會計等,精勤工作,盡心盡責,靠勞動營生養家,服務社會,而不靠賣淫、販毒、占卜、厭禁、詐騙、大秤入小秤出等不正當的手段營生。陀然梵志「依傍於王,欺誑梵志、居士,依傍梵志、居士,欺誑於王」(《中阿含.梵志陀然經》),貪污敲詐,非法致富,遭到佛陀的訶責。學習、工作,獲得財富與成功,唯以勤懇為要,「朝夕勤修務,事業無不成」(《長阿含.善生經》),懶墮懈怠,必然敗落衰損。 第二「守護具足」,謂妥善保護田產財物,「不令王、賊、水、火劫奪漂沒,不令失」。(《雜阿含經》卷四)供貸予人,須得謹慎,了解對方,「欺誑抵突者,寧乞未舉與。」(《中阿含.善生經》)沉湎酒色、賭博、迷於歌舞伎樂,皆致財物損耗,家道貧窮。 第三「善知識具足」,謂交結良師益友,不與放逸、欺誑、凶險的惡人為伍。《長阿含.善生經》佛告青年善生:親近惡友有伺機欺騙、喜好屏處、誘他家人、圖謀他物、私貪財利、好發他過六失,令家中財產日日損減。飲酒時為友、賭博時為友、嫖娼時為友、歌舞時為友四種朋友,皆屬惡友。惡友貌似親密,或似畏伏,或似敬順、或常進美言媚語,實則別有所圖,或先予後奪,或與少望多,或為利故親,若有危難,便會翻臉舍離,乃至落井下石。應當交往親近的善友,具有四個基本特徵:一是見有過失錯誤能即時指正;二是仁慈寬厚見利代喜,見惡代憂;三是利人助人,防護過失,私下誠懇勸誡;四是同事,為朋友不惜財寶身命。親近此等良友,會多所饒益。《孛經》說朋友有如花、如秤、如山、如地四種。 「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何謂如秤?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秤友也;何謂如山:譬如金山,舄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何謂如地?百穀財寶,一切仰之,施統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應善於識人,多交山友、地友。 第四「正命具足」,謂善於理財,收支平衡,不令少入多出、多入少出。若收入不多卻大手大腳,不顧其後,「人皆名為優曇缽花,無有種子」,若積財不用,為守財奴,「旁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餓死狗」。(《雜阿含經》卷四)收入應當分作四份:「一份作飲食,一份作田業,一份舉置藏,急時赴所須,拼作商人給,一份出息利,第五為取婦,第六作屋宅」(《中阿含.善生經》),如此理財,必能富足。《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則說收入的三分之一當用於自己消費,三分之一用來救濟孤獨貧病,三分之一用以周濟親戚,招待賓客。《佛般泥洹經》佛教誡徒眾:「智者居家,恭儉節用,所奉有四,用得歡喜:一為供養父母妻子,二為瞻視人客奴婢,三為給施親屬知友,四為奉事君天正神沙門道士。」 居家生活的重大問題,是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盡到應盡的倫理責任。青年善生按婆羅門宗教禮儀,清晨禮拜六方,被佛陀看見,告誡說:此非當禮之六方,當禮之六方應是:「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妻婦為西方,親族為北方,僮使為下方,沙門為上方。」(《長阿含.善生經》)並詳悉講述了處理好這六大人倫關系的准則。按佛陀之說,這六大人倫關系的雙方,都各自有其倫理責任,應互相關懷,各盡其責。 為人子女,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供奉所須、凡事稟告、恭順不逆、不違正令、不妨父母所作正業。父母應以五事「敬視」子女:管教不令作惡、指以正道、慈愛入骨徹髓、求善婚嫁、供給所需。 為人弟子,當以五事「敬奉」師長:給侍所須、禮敬供養、尊重擁戴、遵從教誨、不忘所教。師長則應以五事「敬視」弟子:依法調教、誨其未聞、令解法義、盡己所知教授不惜、指示善友。 為人之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憐愛、不輕慢、供給衣物化妝品、委付家事、「念妻親親」(善待妻子的親屬)。妻子則以五事「敬順」其夫:愛敬關懷、備設衣食、和言實語、善體人意、善攝眷屬。《玉耶女經》中,佛陀教導少婦玉耶:為人妻婦,應做夫如母愛子的「母婦」、如妹事兄的「妹婦」、如良朋益友的「知識婦」,或孝敬公婆、善於持家的「婦婦」,服侍夫婿如婢事主的「婢婦」,不做「怨家婦」、「奪命婦」。宗族親戚之間,互相應以五事「親敬」:給施、善言、有利同享、有錯教誡、有難相幫。 為主人者,當以五事「教授」僮僕:量才使用、飲食隨時、隨時慰勞、為之治病、給以休假。為僮僕者當以五事「奉事」其主:早起、做事周密、不與不取、作事有序、稱贊主德。大乘經中,佛教導菩薩,對所有眾生應奉事服務,如仆事主。 在家佛徒,當以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等出家修道者:慈愍、尊敬、善言、供養衣食、見來乞食不拒之門外。沙門婆羅門則應以五事「教授」在家眾:不令作惡、指示善道、教懷善心,為之說法、為之解惑。 佛陀還多次教人以交友之道。如《大善權經》佛言:「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見有過失,轉相諫曉;二者見有好事,深生隨喜;三者在於苦厄,不相棄舍。」《四分律》卷四一佛謂親友之間應以七法相待:「難與能與,難作能作,難忍能忍,密事相語,不相發露,遭苦不舍,貧賤不輕。」 在家佛教徒對自己周圍的所有人,都負有應盡的倫理責任。《雜阿含》第929經,佛陀教誡族弟摩訶男:優婆塞(在家男居士)不僅應自己正信、持戒、布施、親近僧人、聽聞受持思維佛法、依法修持,而且應勸化他人正信、持戒、布施、親近法師、聽聞佛法、依法修持,帶動廣大眾生共趨善道、佛道,這叫「自安安他」。一個佛弟子能自安安他,他在民眾中便會有很強的凝聚力,「威德顯曜,譬如日輪」,佛法的光明會從自己身上放射,照亮大眾。《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中,佛教誡在家菩薩,應「隨所住處,為眾說法:不信眾生勸導全信;不孝眾生,不識父母、沙門、婆羅門,不識長幼,不順教誨,無所畏避,勸令孝順;若少聞者,勸令多聞;慳者勸施,毀禁勸戒,嗔者勸忍,懈怠勸進,亂念勸定,無慧勸慧;貧者給財,病者給葯,無護作護,無歸作歸,無依作依。」若不這樣勸化眾生,是為失職。 玉於深觀四諦、十二因緣、三法印,由戒定慧而趨向解脫涅槃,當然也是在家佛弟子所應修學的。佛陀在這方面對在家眾的教導,與對出家眾的教導沒有多大區別。 合理的社會與理想的人間 釋迦牟尼不僅著眼於每個眾生個人的終極關懷,教導人們如何過好人世生活乃至獲得自我解脫,而且重視全社會、全人類的和平安樂,在很多場合宣講了如何過好社會生活,建設合理社會、理想人間之道。釋迦雖非以治理國家社會為己任的政治家,但十分關心社會政治。他創教說法、辛勤教化的活動,看得出是出於一種力圖積改造這個充滿壓迫、斗爭、貧困、罪惡的不合理社會的高度責任心。 釋迦憧憬著一個合理的社會、和樂的人間,他致力於宗教教化,沒能按其理想建成過哪怕是一個小邦國,卻建立了由他的出家弟子組成的小社會--僧伽團體。釋迦為這個團體制定的制度、法則,可看作他社會思想的一種體現。這一團體,可謂古代民主制度的一大典型。團體的成員包括佛陀本人在內一律平等,無階級種姓之分,只按受戒的先後和德行的高低區分座次,每人都有平等的權益,僧團內發生的事情,通過會議的形式由大眾表決處理。僧團結合及集體生活的根本原則,是所謂「六和敬」。和敬,謂團結和樂,互相尊敬。據《長阿含.遊行經》佛言,六和敬為:一「見和同解」,思想一致,見解相同;二「戒和同行」,共同遵守一種戒律,即行為規范、道德觀念一致;三「利和同均」,財物公有,經濟平均,有利同享,無貧富之分;四「意和同悅」,大家情投意合,和樂融融,無摩擦糾紛;五「身和同住」,各自以和樂為懷,尊重他人,歡歡喜喜地生活在同一個團體里;六「語和無諍」,出言和遜,互相歡喜,不爭吵鬥嘴,不說不利於團結的話。六和敬的原則,不僅適用於僧團,任何社會團體,乃至國家,若能以和敬的精神組織管理,一定會團結融洽,給全體成員提供一個和樂的生活環境。 釋迦的社會政治主張,集中表現於他對跋耆國的贊賞。跋耆是當時一個共和制國家,摩揭陀國王阿闍世欲圖征服這個國家,派大臣禹舍到佛陀那裡去徵求意見。佛陀未直接回答禹舍,而告侍者阿難:跋耆國有七事:一、人民經常集會,討論正事;二、「君臣和順,上下相敬」;三、人皆遵法守紀,不違犯禮度;四、人皆孝事父母,敬順師長;五、崇重宗教,祭祀祖先;六、性生活嚴肅,注重貞潔,從無淫亂,「至於戲笑,言不及邪」;七、尊崇養護沙門,敬重持戒有德行者。一個國家有了這七事,能令長幼和順,國泰民安,強盛不衰,不會被別的國家破損征服,禹舍聞法告辭而去,佛命阿難召集眾比丘,為大眾講說保證僧團不衰退之法,其首先開示的「七不退法」,即依跋耆國七事而說:一、「數相集會講論正義」;二、「上下和同,敬順無違」;三、「奉法曉忌不違制度」;四、敬事德才兼備者;五、「念護心意,孝敬為首」;六、「凈修梵行,不隨欲態」;七、「先人後己,不貪名利」。有此七法,則長幼和順,法不可壞。這七法作為諧調人際關系、過好社會生活的法則,適用於任何家庭、團體、社會。 佛陀作為「法王」,還向不少前來請教的國王、大臣曉以修身治國之道。如《佛說出愛王經》列舉為國王之十種過失、十種功德、五種衰損門、五種方便門、五可愛法、五能引可愛法。《正法念處經》佛述為人王者善於治政,由此能證一乘佛法的三十七法。《增一阿含經.結禁品》佛為眾比丘說若國王成就慳貪嗔恚、不親義理等十法,便不得久存,多諸盜賊,成就不著財物、不以小事起怒害心等十法,便得久住於世。《佛說孛經》謂理國者有順事師長、率民以孝、謙虛上下、仁和其性、救危赴急、恕己愛人、薄賦節用、赦恨念舊八事,可以安樂。按諸經所載,佛陀多次論述王法政道,其政治思想之深廣度與系統性,並不在中國孟子的政道論之下,其大旨也頗近孟子,大略有如下要點: 1、以正法教化人民,獎善懲惡 所謂「以正法治」、「以法教令」(《長阿含.輪王修行經》)之正法,主要指以因果業報說為理論依據的行為、道德規范,即佛教所謂五戒、十善。當政者應以十善教化人民,獎善懲惡,使全體國民皆能自覺行善,則自然國泰民安。《金光明最勝王經.王法政論品》佛言:「令彼一切人,修行於十善,率土常豐樂,國土得安寧。」對於殺人盜竊詐騙姦淫等惡人,須依法懲治。「若見惡不遮,非法便滋長,遂令王國內,奸詐日增多。」那種「不憂國計但求利己,或從私忿以害公政,或受貨財以枉治道」的貪官污吏,尤為「國之最大惡賊」,應予嚴懲,「攝在劫奪眾生數中上品治罪」。(《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王論品》) 2、惠施平等,周濟貧困 《增一阿含經.結禁品》謂國王應「常好惠施,與民同歡」。《中阿含.本起經》謂「既利以平均,如是眾附親」。惠施臣民,平均分配,薄賦節用,讓人民生活富裕,被佛陀強調為國家安定的根本保障。若老百姓貧窮困苦,缺衣少食,縱有法治,也無法根治盜賊。《中阿含.轉輪王經》佛舉過去世的政治教訓說:「因貧困故盜轉滋甚,因盜滋盛故刀殺轉增。」當時的國王用殺頭的辦法嚴治盜賊,結果盜賊竟持刀行劫,砍殺物主,搜捕不盡。只有給恤貧困者,消滅貧困現象,才能根治盜賊。 3、仁慈愛民 《中阿含.本起經》佛陀謂當政者應「多愍善恕己,仁愛利養人」。《大薩遮尼乾子經》謂「王之養民當如赤子,推干去濕不待其言」,應像慈母育嬰一樣養護人民。佛陀主張仁政,反對暴政苛刑。《長阿含.輪王修行經》主張「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大薩遮尼乾子經》謂治罰罪犯宜用呵責教育、沒收財產或罰款及牢獄系閉、驅逐等方法,不宜用死刑,不應用割截眼耳手足等刑罰。 4、知人善任,選賢用能。 《佛說孛經》謂為國主者應明睿練達,知人善任,「任賢使能,賞善戕奸」,不用邪偽之友、 諂之臣、妖嬖之妻、不孝之子。但非賢非能、愚賤不肖之人,也自有其用處,不可舍棄,有如「器雖粗弊,不可便棄,各有所貯。」《金光明最勝王經.王法正論品》謂應治罰諂誑之人,國主「若友諂誑人,當失於國位。」《正法念處經》謂國王應「知人好惡」,「於諸臣眾若無因緣不舉不下」,升降賞罰,須有據有理。 5、當政者應注重自身修養 成功地治理天下的前提是成功治理自身,所謂「王欲理人,先自理身」。(《華嚴經》)在這方面,佛陀的思想與中國先秦諸哲「內聖外王」之說頗相一致。佛陀認為,一個好的當政者應具備正見、慈悲、智慧、德行和健康的身體,「敬長愛少,孝順奉善」,「探古達今,動靜知時,剛柔得理」(《孛經》),不貪財,不吝嗇,不耽溺酒色,不嗜睡眠,不懶惰懈怠,安詳平和,「心善思惟」,不輕信人言,「恆常懷忍不怒」,「嗔喜不動」。(《正法念處經》)好的當政者,應具備一個優秀的修道者尤其是菩薩行者的德性和心理素質。好的當政者能以身作則,率導廣大民眾共趨正道,「譬如牛行,其道正直,余牛皆從。貴賤有導,率下以正,遠近伏化,則致太平。」(《佛說孛經》)大乘經中說,一個初地菩薩,才能做好率導億萬民眾趨向正道,使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的大國王。 釋尊多次向人講說過他理想中的人間社會。他以回憶宿命的方式說,在久遠以前曾出現過那樣的社會,在久遠的未來還將出現那樣的社會。理想人間的標志是統一天下的「轉輪聖王」出世,最佳的轉輪聖王是具有自然所現金輪寶的金輪聖王。《長阿含.轉輪聖王修行經》等載,佛告諸比丘,過去久遠世時,金輪聖王出世,「依法治化」,「不用兵仗,自然太平」,四方歸伏,聖王乘其金輪寶巡視四方,見四方諸國,皆「土地豐樂,人民熾盛,志性仁和,慈孝忠順」。人民的壽命長達八萬歲。後來社會逐漸退化,私有財產、貧困、戰爭依次出現,十惡逐漸充滿世間,人壽亦逐漸減短。人壽減至最短的極限十歲時,有毀滅性的「刀兵劫」發生,經過這番血腥的洗禮,人們開始改惡從善,隨世風之好轉,人壽亦漸增,增至八萬歲時,有轉輪聖王蠰卻及彌勒佛出世。到那時,「轉輪聖王以正治國,無有阿枉,修十善行,爾時諸人民亦修正見,具十善行。」這個世界「五穀豐賤,人民熾盛,財寶豐饒,無所匱乏。」人間的自然風光,也變得十分美好: 「其地平正,無有荊棘坑坎埠阜,亦無蚊虻蜂蠍蠅蚤、蚖蛇惡蟲符,石沙瓦礫,自然沉沒,金銀寶玉,現於地上。四時和調,不寒不熱。其地柔軟,無有塵穢。……地出流泉,清凈無竭,生柔軟草,冬夏常青。樹木繁茂,花果熾盛。……足蹈地時,地凹四寸,舉足還復。……自然粳米,無有糠,眾味具足。時有香樹,花果茂盛,其果熟時,果自然裂,出自然香,香氣馥熏。復有衣樹,……復有庄嚴樹,……復有鬘樹,……復有器樹,……復有果樹,……復有樂器樹……。雨八味水,潤澤周普,地無停水,亦無泥淖……空中清明,凈無雲翳。海出涼風,清凈調柔,觸身生樂……」(《長阿含經》卷十八) 總之,那是一個物質生活極大豐富、自然條件極其美好、人民道德水平普遍提高,壽命綿永,政治清明,世界和平的理想人間。在佛陀看來,那樣的人間才是合理的人間,真正的人間。佛陀對那種理想人間的實現滿懷信心,確認它必定會來臨。實現理想人間,庄嚴人間、凈化人間,而且「凈佛國土」、「庄嚴一切世界」,令遍宇宙處處皆成為美麗庄嚴的樂園,令一切眾生都永享極樂,所謂「庄嚴國土,利樂有情」,乃佛陀及其無數弟子們的最終理想。佛陀指出:理想人間、庄嚴國土,須靠眾生自己去創造。創造的關鍵,唯在於心:凈化世界,關鍵在凈化自心,不僅凈化自心,而且帶動全體眾生各自凈化其心:庄嚴世界,關鍵在以福德、智慧、諸善等庄嚴自心,不僅庄嚴自心,而且帶動全體眾生各自庄嚴其心。佛陀的全部學說,即是以此為宗旨、為內容的「凈化自心學」、「庄嚴世界學」。■
② 佛菩薩教導大家應該做哪些善事
生活中,事事,,處處,,都是菩薩行!,,利益大眾的事,就是善事!,,在家從,孝順父母開始!
③ 夢參老和尚:如何使佛法與生活,工作相結合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學佛之後對我們又有什麼好處?要如何才能把佛法和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結合起來?若我們能把所學到的佛法,應用到自己的生活,這樣學佛才有意義。現在跟大家講「怎樣能夠使佛法和你的生活、工作結合在一起」。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法最了義的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證菩提果的過程,在家學佛工作忙,事情也多,要怎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證菩提果?如何把佛法跟你的工作及生活結合在一起來修行。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人、接觸很多的事,遇到人該怎麼處理?遇到事時,又該怎麼處理?我想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要知道佛的涵義。「佛」,印度話叫「佛陀耶」,譯成中文就是知覺的覺,覺悟的覺,就是覺悟;再淺顯一點說,就是明白,你要是明白了,就是佛;要是不明白、糊里糊塗的,就是眾生。學佛就是學覺悟、學明白的方法,用這個方法能使我們明白,使我們覺悟,我們就把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至於要怎麼來運用方法呢?
悲心與出離心
發了菩提心之後,第一、要有出離心,要怎樣生起出離心呢?就是要認識這個世界,認識你當前所生活的環境,若是認識了當前所生活的環境,你就不會受環境的迷惑和傷害;能夠隨順這個環境,使這個環境中生存的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都能夠愉快安定,你就是行菩薩道了。
要發菩提心,首先要具足出離心,這個世界沒有一樣事情是快樂的,因為不快樂,你就不會貪戀。面對世間所有的事物,不會爭名也不會奪利,不會去貪戀;因為你生起了更大的慈悲心,對你的患者就能愛護得更好一點,為了希望他能減少痛苦,就盡你的力量幫助他,這樣你的大悲心就生起來了。
但是發大悲心要有智慧,必須觀照。因為我們都是凡夫,我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有一種煩惱特別重的患者,經常會罵醫生、罵護士;還有植物人,你們如何愛護這些失去知覺的患者?這真正得要具足大悲心。你要隨時發願,願他們能夠恢復知覺,我們發願是一回事,他們能否得到是一回事。這是走你自己的菩提道,發了這個心,這個心就是明白的心。
菩提路與方便道
上面講過,「佛就是菩提,就是覺悟」,菩提也翻成覺悟。你要自己明白,也讓一切眾生都明白;但是從你發心走入菩提道,一直到達成就佛果,是很艱難的,路途非常長,不只是我們這個地球上所說的十萬里、百萬里。我們知道,念阿彌陀佛要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要經過十萬億佛土,一個佛土有三千大千世界這么大!地球只是小千世界當中的一個小洲,所以這條菩提道,路很長。你走這條道路,也有很多種,有智慧的人,就有方便善巧,方便道就多了。譬如護士在照顧病人時,要想種種方法減少病人的痛苦,手術、麻醉……等都是方便道,有了方便道才能減輕病人的痛苦。
學佛也一樣,行菩提道,也有好多條道路通向菩提果,佛所教導我們的,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生活及周圍環境,都是苦的,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苦,而且是在這里頭忍受苦。為什麼要忍受呢?這叫業不由己!不想忍受也不行!在忍受苦的當中,我們還要找出各種形式的快樂!一般人認為是快樂的事,但從佛學的道理來講並不快樂,這就是一種苦的因,將來要受苦的果,如果你在這不快樂之中能產生一種快樂──求你的心安,心裡的快樂,這就是佛所說的方便道。
智慧與觀照
要怎樣離苦?怎樣得樂?在受苦或生病或受災難等,種種不如意的時候,你要觀苦,知道苦是無常的,這樣你就能用智慧的力量去克服它。因為你知道這是無常,它不會常在你身上壓迫,這樣苦就會很快消失了。
假使沒智慧,又沒大悲心,就無法忍受這些苦,反而把你的苦轉嫁他人。就像搶劫犯或強暴犯,他們只想得到自身的快樂,若因缺錢而去行搶,那是苦上加苦,解決不了問題!如果人人都能學這種明白的方法,就不會自討苦吃,不會苦上加苦。
至於要怎麼樣才能減少痛苦呢?要觀想。觀想我們所受的都是苦,不受,可以不受嗎?可以。要怎樣才能達到不受的境界呢?不去貪求!少一點慾望!這需要觀想,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就應當安心的付出自己所應付出的,得到自己所應得到的,不要另外去攀求,也不要佔別人的便宜。遇到有人對我不好,侮辱我或罵我、輕賤或奪我的利益,損害我,我們應當忍他、讓他。佛教導我們要忍,而這個忍並不表示我們卑賤,忍也不表示我們沒跟他奮斗的能力,這種忍是一種智慧,讓他是成就他,不讓他再去造業,這里頭就要有智慧。學習這種智慧時,你要先認識一切事物都是無常,並不是用貪嗔痴得到的就能保得住。保不住的,你知道無常,一切都是假的,人的壽命才多少年?最後不是什麼也沒有了。
慈、悲、喜、舍
大悲心也是方便道的一種。我們經常說「慈悲喜舍」,「慈」就是想辦法讓別人快樂,讓別人離苦,讓別人歡喜。佛想了很多的辦法,教你怎樣離苦,離開苦你就得到樂,你對別人慈悲,照樣是對自己慈悲。首先,你不煩惱,如果你經常笑臉迎人,對誰都不煩惱,誰惹你了,你也不煩惱總是歡喜心。如果你看到一位向你瞪眼的人,你的心情會如何?看到人家恭恭敬敬的,歡歡喜喜的對你,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喜」就是歡喜,就是你對人內心永遠保持歡喜,這就很難了。任何憂愁或煩惱的事,你知道這都是假的,是一種現象,會損害你的慈悲心和智慧心,這就要觀照了。通過觀照,就能看得破,知道一切事物是無常的,就能忍受,就不會去爭不去計較,能看破這個就不容易了。明白了還得放下,不要去執著,這樣才能生起歡喜心。看破了,放下了,才能舍。若你能盡量發揮佛教我們的方法──「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你就能受用無窮。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嗔恨心,一發脾氣,丟身家性命的例子多得很!嗔心一起一百萬個障門都開!由此可見這一念嗔恨心多可怕啊!因此你要舍,為什麼「慈悲喜舍」的「舍」放到最後?就是因為舍不容易,特別是舍自己的身體或看法。人的主觀意見通常是很深的,以為自己都是對的。我說這話不是說,看到別人不對也不爭,而是需看因緣,得有方便善巧。有了方便智慧,就能適當的幫助,讓別人能接受;不適當的幫助,徒增他人煩惱。有些人自己信佛之後,看到所有的人都想幫助他脫離生死輪回,勸他信佛。不要熱心過頭了,如果他沒這種因緣,你怎麼度也度不了。因緣得遇合,先得有那個因,這樣你想幫助他的緣才能成就;如果他根本沒有那個因,就算信佛了,你又怎樣去幫助他,使他更進一步呢。
一般人開始信佛的目的是,希望佛能幫他解決困難,菩薩能救度他,要是精進沒退墮,佛菩薩就幫他發財;生病了,因為有佛菩薩的幫助,病苦就沒有了,那是他未明佛法的意思。為什麼有人求了,卻沒得到福報?過去沒做過有福報的事,今生想要有福報、想發財、想得富貴,怎麼可能呢?不可能的!你得先從這些方法學起,等你真正明白了,不必外求,就在於你自己的心,這點大家要特別注意!我們信佛之後,恐怕都是向外求,藉著外來幫助,最後還得明白你自己的心即是佛。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句話必須經過幾道解釋,才能使你相信自己的心。現在我們的心是妄心,不是真正佛的心。我們要先發菩提心,再行菩薩道,直到證得究竟,也就是證得自己的心。所以要有信心,既然信你的心,就用你的心來對治你的煩惱,對治那些痛苦、危險與惡難。自己能夠救度自己,解救自己,當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時,最初就是信佛,佛是已經修行成就,已經究竟明白他的心!因此我們要向他學,學一切的菩薩,怎樣能使這個心快一點明白,使我們不糊塗。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一開始我就跟大家說過,學佛要跟你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譬如家庭主婦,在家得做飯、做菜給全家人吃,這是不是行菩薩道?是不是菩提心呢?如果你認為只是做飯、做菜,圍著鍋台轉,那就不是菩提心,而是迷惑;如果你認為這是行菩薩道,你要照顧周圍的眾生,讓他們吃了你做的飯,都能明白,能發心,能沒三災八難等痛苦;吃了你做的飯能發菩提心,漸漸行方便道,行菩薩道,漸漸能成佛;這樣,你做飯就不只是做飯,而是供養眾生,乃至使眾生都能得度。
師父引進門、修行靠個人
我介紹了很多跑道,但路要你們自己去走!就好像不論你從那個方向,都可以來到「榮民總醫院」一樣,不一定要走同一條道路,這就是一種觀。並不是說這種觀適合某人做,某人修一日就能成就;某人修就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是因為他過去生沒學過,或不是這個根機,那就換一個跑道,學另一種方法。
修行,有很多種方法。有念佛、持咒、誦經、打坐、習褝觀……,選擇一種適合自己和自己相應的去做,但不論是那一種,都不要離開現實,不要離開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不論你作什麼工作,在你的工作本位上,把佛所教導的方法,把你所學到的佛法,運用在工作上,你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做任何事要專心一致的注意在這件事情上,不要這樣做做、那樣做做,手裡做著這個,想的卻是另一個,這樣你的心不住,不住就是妄想心非常重。當你念經就住在念經上,學佛時就住在學佛上,當你護理病人時,就去護理病人,這就叫念住。
不論做什麼,你的念頭就住在上面,這樣事情就會做得很好。這個「住」的念頭,是從佛那裡學來的,這么做你就會得到一定的效果,這就叫「專心一致」。學佛如是,參褝也如是。坐褝時先把身調好,身調好,再調呼吸,呼吸調好再調心,這樣才能靜下來,才能漸漸的入。念經時也一樣,讀誦大乘經典時,一句一句的念,清楚明白的念,不要嘴念著經,心想到別處,妄想紛飛,這樣就不能契入,也不會進入。
④ 感謝佛菩薩,教會了我怎樣生活,如何做人
1我們在這個社會上,要想到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我們的本分;在自己本位上,處處要替別人著想。
2譬如我們做生意,自己經商,一定處處竭盡心思為顧客著想。我們賣的東西一定是貨真價實,不會讓他人吃虧上當。
3我們東西買進來賣出去要用心,要對得起人,要對得起社會,對社會要有貢獻。能利益大眾,這就是菩薩,這個商人就是菩薩商人。
4我們做工,這些產品也一定要真實,決定不能偷工減料,這是菩薩工人。
5乃至於家庭主婦,也要竭盡心思,對於家裡老少都要照顧得到,使他們身心能得到安穩,這是菩薩主婦。
6我們待人接物、一切工作,事情做得圓圓滿滿,心裏面清清凈凈,這是菩薩事業。
7佛法,不是叫你什麼事都不做;我們樣樣都做,樣樣清凈,樣樣不執著。
8學佛,由心裏面去求,也就是說修清凈心。
9我們一切工作,無論是你家庭,或者是你事業上,你要問,於你學佛有沒有妨礙?你問這個話就外行。
10你應當問,於你自己的清凈心有沒有妨礙?假如於清凈心沒有妨礙,那就對了,就沒錯了,不要再去問人了。
11於自己清凈心有妨礙,我們就不做;於自己清凈心沒有妨礙,你就放心去做。
12今天這個時代,生活緊張,壓力沉重,工作繁忙,我們用什麼方法、什麼態度來學佛?《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
13待人接物「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你這一句佛號就念好了,你這個佛號念得就得力了。
14外著相,內動心,你這個佛號念得再好,一天念上十萬聲,古人講的「風吹不入,雨打不透」,你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你佛號念得多,沒效果,不得力。
15念佛求什麼?求一心不亂。你是二心、三心,見色聞聲,心都亂了,這怎麼行?念得再多也不行。
16一句佛號二六時中不間斷,這是真正的精進念佛。說二六時中不間斷,我們聽了這句話,就不要死在這話里頭;死在這話里頭,那就錯了。
17你聽了這句話,好!從現在起一天到晚就念阿彌陀佛,什麼事也不要做了。有沒有這樣的人?有,那是福報特別大的人。他不需要工作,有人供養他,這像一般閉關念佛,那是有大福報的人。
18你現在天天要工作,天天要為生活奔波,好,你也拚命在念佛,一天到晚都在念佛,又想著還要工作,結果是佛沒念好,工作也沒做好,世出世法樣樣都不是,這就錯了!
19古來這些凈土宗祖師在佛前發願,信願持名,除了睡覺吃飯之外,這個功夫不間斷。在家同修有許許多多工作,當你工作的時候,要把念佛放下,專心辦事。
20「一心不亂」,不能錯解了。「一心不亂」就是處事待人接物、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心,就是專心。
21我在念佛上得到一心不亂,要把它運用在社會上,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這才管用。
22你一面開車,一面「一心不亂」念佛,好了,出車禍了;如果這樣念佛的話,念佛這個法門會被整個社會批評,會被整個社會揚棄,為什麼?不合人情。
23大家都學佛了,整個社會癱瘓了,這還得了嗎?你學佛了,你家裡人也不要吃飯了,你的太太、兒女天天挨餓,他們一定到外面宣傳:千萬不能學佛,學佛不得了,都變成神經病!所以一定要懂得這道理。
24做什麼事情都專心去做,那就叫「一心不亂」。
25吃飯就一心不亂地吃飯,穿衣就一心不亂地穿衣,接待客人就一心不亂地接待,世出世間法樣樣圓滿,念佛對於整個社會才有貢獻,大家才覺得佛法這是真正需要的。不能搞錯了,這句話聽錯可不得了。
26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心。我們工作的時候,專心工作,把佛號放下;工作做完了,專心念佛,把工作放下。這樣,你佛也念好了,工作也做好!
27諸位一定要明了,你能把佛號放下,辦事的時候心地清凈、一塵不染,這辦事還是念佛。
28「我一心不亂地在辦事,沒念佛!」你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念佛!所以,二六時中真的沒有間斷,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不能搞錯了。
29一面工作,一面在念佛,兩頭都不好,事情沒做好,佛也沒念好。自己還以為自己很精進,「我這一天的佛號沒有斷」,其實你兩面都沒有得到。
30用勞力而不用思考的,這個工作可以念佛;凡是用思考的,須要用精神專注的,決定不能念佛。
31再跟諸位說,念佛要「念念相繼,無有間斷」,念念是什麼?是覺念、正念、清凈念。
32「阿彌陀佛」這句話,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阿」是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我樣樣都覺而不迷,就是阿彌陀佛。
33我不念這句佛號也是念佛,我覺而不迷,樣樣都覺而不迷。處事待人接物,統統不迷、不邪、不染,一句佛號也不念,這個人叫真念佛。
34咱們念這句阿彌陀佛,提醒自己覺正凈,提醒自己!
35念佛貴老實,不夾雜、不間斷。這不間斷,要很自然地叫它不間斷,不是勉強的。勉強,你就做不到。
36工作的時候,我們把整個精神貫注在工作上,我的工作做好;工作放下來之後,佛號就提起來,這樣叫不間斷。
37否則的話,你這佛沒念好,工作也沒做好,兩方面都塌掉。所以,你會用心的話,是樣樣都圓滿、樣樣都做好,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38在我們工作的時候,需要用思考的,我們就把佛號放下,認真去做事情,事情做完了,我們要恢復念佛。
39念佛最重要是心裡有佛,口裡不念沒有關系,心裡念。口裡念累了,口就可以休息,心裡頭不能間斷。
40再跟諸位說,我們讀經也是念佛,我們讀《阿彌陀經》、《彌陀經疏鈔》、《彌陀經要解》,這還是念佛,因為經上講的統統是西方極樂世界。你念凈土三經,或者念凈土五經、念《往生論》,那個統統叫念佛。
41你可不能念別的經,你說我念《華嚴經》、念《法華經》、念《金剛經》,那不是念佛,那是夾雜了。那個經上沒有講阿彌陀佛,沒講西方極樂世界,這一點諸位要搞清楚。
42我們口念,念累了,我們換換,我們來看經。看經還是念佛,可以調節我們的生理,使我們做到不疲不厭。這方法隨著我們自己適時適中地去運用,念佛才會念到法喜充滿。
43現代人生活相當忙碌,念佛法門非常適合現代人的生活,這個法門不但適合各種根性,也不妨礙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修起來方便,也比較容易成就。
44修念佛法門,只要一句彌陀念到底,不要斷煩惱就能成功,你們想想,八萬四千法門,還有哪個法門比這個更方便,比這個更容易?
45這個法門要用起來,真的二六時中可以不間斷。為什麼?坐在這里可以念,站著也可以念,走著也可以念,躺在床上睡著也可以念。二六時中這一句佛號不間斷,行住坐卧都不妨礙,你一面工作,還可以一面念佛,它不礙你工作。
46如果是用頭腦、用思惟的工作,你的工作一放下來,佛號就提起來了,功夫還是不間斷。
47真正到功夫成熟了,縱然用頭腦想別的事情,佛號還是不間斷。真正功夫純熟,事事無礙,那是高等的了,不是我們現在能做到的。
48我們現在只好在工作上需要思考時,先把佛號放在旁邊;事情一做完,我們要馬上提起佛號。這個方法,誰都能做得到,不管什麼人都行!
⑤ 現代人如何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我們不管在古代也好或者現在也好,基本需求是一樣的,我們都有負面情緒。因此佛陀教法是在不同時空都有適切性,是一切利益與安樂的來源。行走坐卧不離佛法,心裡默念佛的訓示,行事遵照佛的教導,時時勤習經文,處處勸人為善。
我們修佛不管念誦經典或打坐,主要是修觀內心,不論是位在寺廟或山洞裡、在城市或家庭,主要是必須要修心,修慈心、悲心、安忍、寬恕等。我想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可以每日生活中引用,特別是接觸人群時必須修耐心、寬容、寬恕及慈悲心。身為大乘者,我們最重要的教法是要培養菩提心,菩提心即是覺醒之心,覺醒之心是基於慈心和悲心。慈心是慈愛一切有情眾生。我們都有某種程度的愛心,這愛心是有限的,基於自私心,我們喜歡或愛某某人是因為那個人是朋友或是親戚等等。但是我們在說的是慈愛於所有的眾生甚至對於自己敵人在內。當我們慈愛所有時就了解大家都有痛苦,因此我們希望他們脫離痛苦,這就是悲憫心。所以我所說的是不論什麼時代,古代也好現代也好,沒有人想要苦,每一個人都希望快樂,為了得到快樂,其方法就是改變我們的內心。我們內心能夠不被煩惱控制,且能轉化煩惱,這樣才能找到究竟真實平和與快樂。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經常做義工,捐贈財物、獻血、捐獻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導的種種行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當中的具體體現。雖然我們不能斷然否定這也是佛法融入生活,但假如心裡沒有慈悲利他心和出離心,這樣的愛心與慈悲心外道也有,社會上的好心人也有,這只能算是做好事,而不是佛教特有的行為。
要想將佛法融入生活,首先心中要有佛法,如果心裡根本沒有佛法,那拿什麼去融入到生活當中呢?根本沒有辦法。所以首先要有正知正見,要有出離心和菩提心,這樣才能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
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整個生命輪回當中,我們最大的三個問題是:
第一,貪欲心,貪財、貪名、貪所有世間的東西,終日為名韁利鎖所捆縛,這都叫做貪欲心,這是我們流轉輪回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第二,自私心,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損人利己,這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第三個更嚴重的,就是執著,對任何事物,都患得患失,執持不放。正是因為這三個禍害,才讓我們流轉輪回無法解脫。而對治這三個問題的法門,才是真正的佛法。
貪欲心的對治,是出離心。有了出離心,就可以斷除或控制貪欲心;自私心的對治,是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可以減少或消滅自私心;執著的對治,是證悟空性。證悟空性以後,包括貪欲、自私、執著在內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以證悟空性是最關鍵的。
禪宗經常講放下、放下,怎麼樣放下呢?暫時對生活生起一種厭煩心,悲觀厭世、脫離生活,躲到山裡去修行,這不是放下,只是暫時的逃避。真正的放下,是從根本上知道這一切都如幻如夢,故而沒有任何執著與掛礙。
我們必須知道,對任何一個世間的有漏法,無論錢財、名聲、地位還是人,只要有執著,它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痛苦。執著越大,給我們帶來的痛苦越大,甚至痛苦已經超越這個東西原本給我們帶來的幸福,這是肯定的。要斷除世間所有的痛苦,首先就要斷除執著。
有些印度外道不知道這個道理,也沒有去尋找其中的因由。只是盲目地認為,輪回可以直接斷除,只要把身體毀掉,就可以成就。所以他們赤身裸體、自我虐待,甚至做出跳樓、自焚等極端行為,這些都是沒有找到輪回與痛苦根源的錯誤觀點所導致的。
凡夫一致認為,痛苦來自於外界的人、物或其他事物。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痛苦源自於外界,這誰也無法否定,但真正的痛苦根源並不在外面,而在我們自己的內心當中,歸根結底,就是執著。
但斷除執著很難,尤其是用顯宗的保守方法去斷除,就更難了,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更好、更快捷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密宗所講的證悟空性的方法。
不過,即使證悟了空性,外表上也要隨順眾生。蓮花生大士曾雲:「縱使見比虛空高,取捨因果較粉細」,也即是說,見解要開放、高妙,但行為一定要保守、謹慎。
開放的意思是說,在證悟空性以後,包括殺盜淫妄、聞思修行等善惡之行在內的任何事物,都是虛幻而不真實的,不存在善惡、好壞、高低、左右等分別,沒有任何阻礙,全都是一片空性、一片虛空、一片光明。我們以常識所創造的各種規矩——無論佛教還是其他宗教制定的戒律、規矩、規定、法則,都已經煙消雲散。對這種人來說,就沒有什麼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界限,他們已經超越了這些約束,所以見解是很開放的。
但如果行為和見解保持一致,就會出問題。雖然對真正的成就者本身,不會有什麼問題。無論在藏地、漢地還是印度,都曾有數之不盡的成就者的行為超越了一切約束。甚至為了打破約束,他們還會採取強制且極端的手法。比如密宗接受五肉五甘露等行為,就是一種超越約束的手段。但其他眾生卻不會理解這些放盪不羈、無拘無束的行為,為了保護眾生的根基,護持其他眾生的心或情緒,所以行為必須要保守。
蓮花生大士還說:「外表應當實踐經部儀,細致取捨因果有必要。」哪怕內在具備密宗的境界,但外在的行為,也應該按照小乘佛教的別解脫戒來行持,這樣細致取捨因果非常有必要。
但見解卻萬萬不能保守,否則就是執著,所以見解要開放。這是蓮花生大師在寧瑪巴的無上密法大圓滿中的要求。
其實,除了寧瑪巴以外,所有藏傳佛教對密宗行人的要求都是這樣的。
很多人在聞思,也聽了《入行論》、《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以及《大圓滿心性休息》等很多非常殊勝的論典,大家都很虔誠,也在根據自己的能力盡量地斷惡行善,精進聞思修,可在將佛法落實到行為方面,還是有不足的地方。
雖然通過聞思,可以建立起新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可以想明白很多問題,哪怕沒有修,但與其他完全不學佛的人比起來,觀點還是完全不一樣。但聞思的功效也僅止於此,真正的落實,還是要靠修行。
不過,對大多數佛教徒來說,專職修行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比較虔誠的修行人,每天嚴格地修持佛法的時間一般也不會超過三四個小時,剩下的二十幾個小時,都會被世間瑣事所困。如果不能將佛法融入到生活中,我們的絕大部分時間就會浪費掉。反之,如果能將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為正法所攝持,將會有很多益處:第一,不會造業;第二,生活會更有意義;第三,會更加開心、幸福與充實,生活質量也會逐步提高。
我們曾經專文探討過《如何將病苦轉為道用》,與《如何面對幸福和痛苦》(也即《修行與生活》見《慧燈之光》),這些都是佛法融入生活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將介紹如何把包括吃住行卧等等在內的所有行為都轉為道用。
行為是什麼?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包括吃、住、行、卧在內的一切活動,無論思想的活動還是身體的運動,都叫做行為。
通過發願,而把一切庸俗、平凡且與菩薩道毫不相關的行為轉為菩薩道,就是行為轉為道用。
如果懂得如何把行為轉為道用,平時也能落實到生活上,則可以在工作、生活的同時,積累很大的資糧,這不需要另外花費時間,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時,就可以起到一石二鳥之功,所以很重要也很有意義。
在《入行論廣釋》與《華嚴經》中,也專門講了很多行為轉為道用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參考。
阿彌陀佛······
⑥ 上師,請您教導我們該怎樣在生活中修行
「順緣居金剛道場」 答:
(一)每天起床前,先念21遍百字明咒,願清凈自他一切眾生所有的罪業並遮止罪業增長……
(二)每次洗臉,洗手,漱口時,觀想自己所接觸的水皆為消業的甘露,並念金剛薩垛心咒代自他一切眾生懺悔業障……
(三)清晨進廚房時應生慈悲心念觀音心咒並吹氣於鍋內及准備燃火的爐盤,觀想「願無數餓鬼道眾生和自己已亡的家親眷屬都得到了加持,早日離苦得樂!」點火之時觀想:「願南無文殊菩薩的智慧之火燃盡自他眾生相續中所有的無明煩惱」而念文殊心咒……
(四)每次吃飯前先獻新供養,觀想諸佛菩薩加持享用後賜予了自己,並於吃的過程中意念《皈依境壇城》,上師三寶安住於自己的喉間在加持……
(五)每次開門或關門時動作盡量輕柔,生慈悲心念觀音心咒並迴向給我們看不見卻夾在門縫中備受痛苦的餓鬼道的可憐眾生......
(六)每次走路時,觀想《皈依境壇城》、上師三寶在自己的右肩上,自己走路即在轉繞;坐著時觀想殊勝對境在自己的頭頂上;睡覺時觀想在自己的心間上……如此自己恆時都不離開上師三寶,恆時都以信心為基礎在接受加持……
⑦ 各位菩薩,請問如何在生活中修定
樓上說的有道理!主要就是不執著,是任何事物都不要執著。盡量使自己一直保持心平氣和,不喜不悲。以心無雜念為目標,但不必執著於心中隨時生起的雜念,因為每個人都會有雜念,這無可避免,關鍵是要及時消除它,最好能於生起的同時立刻放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但難也要做,這個過程,就是修行。
有簡便方法。既然心無雜念極難做到,那就先萬念歸於一念,適應了以後再消除這一念。而這萬念歸一的簡便方法,就是念佛了,不只口上念,心中也要念,不要胡思亂想!此刻和每刻,就在念佛,並無別的念想,能做到這點,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所以說念佛並不是形式,更不是為了求得什麼需求,念佛只不過是修行的一種。
修行是很難的,貴在堅持。加油師兄。
修改一下,加幾句。您問的是生活中如何修行,我的回答略有跑偏,但細想來,也並不全是。之前說了修行的最終目的是消除一切雜念,又說了簡單的修行方法就是念佛,目的是僅保留念佛這一念。那麼同樣的,你也不一定非要念佛,你在生活中,做任何事,那麼你心中就只保留與當前正做著的事情,而不要手上做著這個,心中卻萬念俱起忽東忽西的。有個佛學故事您應該是聽過的。說有個路人問一個得道高僧是如何修行的,高僧說「吃飯,睡覺」。路人不解,每個人每天都在吃飯睡覺,為什麼卻不能得道呢?高僧又說「我吃飯的時候就是在吃飯,睡覺的時候就是在睡覺,而世人吃飯時候卻不肯好好吃飯,心中總是在想著與吃飯無關之事,睡覺時候也總是輾轉反側的不肯停止心中的思想,好不容易睡了還要做各種夢……」這故事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又加了這么多,太羅嗦了點。總之一起努力修行吧,阿彌陀佛!
⑧ 佛家怎樣看待生活
佛法中的生活,其實就是自己如何正確認識自己的行為,指的是用自己的智慧如理如法完成自己的責任,這就是生活。 佛法中四諦的苦,不是指人生活中的各種境遇,而是指人在經受這些境遇時,心的變化,也即是說,苦,是自己心的感受,是苦惱,而不是苦難。 所以萬法唯心,一切苦的感受,其根源還是需要從自己的心思、行為(包括言語)中去尋找和認識。但是僅僅認識並不足以使我們忘記或放下苦惱,還需要明白這些感受是如何產生、如何變化、如何發展,所以需要依據不同的宗教理解或哲學理解來說明,而佛法,只是其中的一種方法。 一切都是自己的作為的結果,沒有決定和主宰的神或命運。佛法的教義告訴我們,一切事務都是有因、有緣、而後有果。佛法認為,苦的根源是無明,是不理智的思維,而這種無明思維是各種心的妄想和執著,而各種妄想和執著實際是慾望的不能滿足,因此,是慾望的過度造成我們的苦惱。 佛法的目的,是通過慾望的止息來達到心的安定。這個止息不是心思的停止,不是心思的斷絕,而是達到平衡後不做妄想,止是妄念的止,息是妄念的息。 佛教指出的是人生的煩惱,但不是讓我們脫離社會。只要正確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為,就不會有煩惱產生。佛法講不執著,不分別,不是不去做,而是不去想做的目的。時時為了某種目的而生活而做事的,才是妄執,只有放下慾望的約束執著,做事只是做事,而且做事不為達到什麼得到什麼,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只做應該做的事,這才是簡單而實際的覺者生活。 所以佛教的中心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諸佛教導的理論,其實都是在如何「自凈其意」上下功夫,做到了就是如理思維、如法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