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淺談如何在小學道德教育中實施國學經典教育
第一、讓國學經典教育走進校園,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在教育實踐中我們把國學教育與早間操活動、早晨讀、環境創設、校園活動、民間游戲等各個方面相互滲透和整合,走進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各個角落,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和在教學中滲透國學教育,規范著孩子們的日常行為,同時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培育高尚德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開展國學活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國學經典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傳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責任。良好生活行為習慣是健康生活的基礎。我國古代文化典籍中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人們行為處事的道德標准。在開展小學國學經典活動時,我堅持古為今用,挖掘潛在的積極因素,用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來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我班有一位孩子上學經常遲到,家長生氣的跟我說這幾天早上起床他總是磨磨蹭蹭的,還鬧著不洗手,不刷牙不洗臉,於是我抓住契機,將《弟子規》納入健康教育,除了讓其誦讀《弟子規》外,還講其中涉及到行為習慣養成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教育,讓孩子明白了應該從小就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習慣會成就好人生。
除此之外,我還通過講國學故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國學故事能讓小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我藉助蘊含中國經典文化要義的故事的敘述,讓小學生逐漸熟悉、理解和掌握中國經典文化。國學是一座豐富的寶藏,它蘊含有多元文化的價值取向,而科學文化也正是其生命軀幹上的一個有機活體。其中《三字經》的內容包羅萬象,其中還包括著天文、地理等。在科學領域中,我將《三字經》中所蘊含的豐富的知識滲透到科學領域中,讓小學生感受優秀的文化精神和智慧結晶。通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教育學生學生要善待他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三、從語言活動入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小學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國學經典內容豐富,往往簡短的幾句話就包含了很深的意義。因此我又豐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語言教學活動與國學經典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此來促進小學生語言的發展,也達到強化復習與記憶國學的效果。
第四、讓音樂與國學整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國學由於以古文化為主,枯燥無味,不但學起來較難,而且學生對這些也不感興趣。因此,為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創編節奏,把那些國學經典作品很長,讀起來拗口的句子編成歌曲,讓小學生在節奏中輕松學會誦讀國學,感受音樂的美妙。通過將音樂教育與國學經典教育融合為一體,使教育教學活動更加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小學學習國學,應根據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掌握小學生的學習的規律,循序漸進地開展培養與訓練,主要在於通過聽、讀及直接感知來加深對經典著作的理解。聽、讀是基礎,「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釋,自曉其義也。盡管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過聽教師范讀,小學生跟讀乃至自讀,把經典著作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這個過程還是有利於小學生理解作者抒發的感情。直接感知是關鍵,也就是要為小學生創造良好的國學學習環境,豐富小學生對生活的感性認知。結合生活情境講解國學,經典來自於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給小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增長小學生的知識,開闊他們視野,擴大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小學生思維發展,使他們更加喜愛學習國學,更深切體會國學的深意。故此,在小學開展國學課程建設必須立足小學生的視野,才可能取得成效,不然反而可能適得其反,使小學生從小產生枯燥乏味的國學認知體驗。
⑵ 都說國學很好,但是怎樣讓國學經典教育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去呢
讓他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他有不經意中付諸行動的,就適時地並且及時地表揚他,一定不要刻意讓他遵循什麼。僅供參考
⑶ 傳承國學經典文化的當代意義
傳承國學經典的意義
1、傳承美德
傳統經典中承載的 “仁義忠恕孝悌禮信”的道德倫理觀,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對於我們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至今仍具有現實指導意義。通過學習,讓這些傳統美德根植於少年幼小的心靈,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孕育純朴的民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是家裡的獨生子,以前在家吃飯很挑剔,自從讀了《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語句之後,我更加明白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吃飯時即使掉在桌子上一粒米也要撿起來吃掉。”由於大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禮貌等現象在學生中比較普遍,自從孩子們接受國學 教育 之後,變得更加謙讓、團結同學、尊重師長了。國學經典讓傳統文化走進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進他們的家庭,規范著他們日常行為,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指南針”。
2、健全人格
孩子們從小接受這樣的熏陶,國學經典將在他們心裡埋下種子,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會與他們形影相隨,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影響。
如今,外來文化、網路文化等所謂“流行文化”對孩子們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養方面出現嚴重“營養不良”,還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浮躁、自私、好逸惡勞等不良心態。讓他們在本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中成長,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3、陶冶情操
優秀的古典經文意存高遠,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情懷。其中不僅有文學,還蘊涵著美學、哲學。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充實孩子,就是給了孩子們一把開啟心智的鑰匙。
經典著作是我們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為了使孩子們能夠從小就汲取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營養,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弘揚國學。
4、鑄造精神
傳統的課堂教育側重於知識與意識形態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徜徉於國學經典之中,感受著祖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在學生心靈最純凈、 記憶力 最好的時候接觸獨具智慧和價值的經典,會逐漸培養其人文精神。
5、提升智力
《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古文觀止》、《唐詩宋詞》、《孫子兵法》……這些經典著作高度濃縮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包含了中華民族生存的大智慧,讓孩子從這些經典中汲取營養,用經典智慧的鑰匙開啟現代各學科知識的寶庫。
在學校如何傳承國學經典
國學是傳統文化的代表,國學文化經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是中華民族的標志,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全人類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因此,在中小學普及、弘揚國學,是解決新時期下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一個有益探索。
那麼在學校怎樣科學、有效地傳承國學經典,下面淺談一下做法:
一、課堂教學是育人的主 渠道 。為保證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一是把國學經典納入校本課程,安排適當課時,開設國學課,安排誦讀活動,二是重視學科滲透,並適當加入考試、考核內容。說實話,在人們仍以考試為指揮棒的教育觀念指揮下,很多教學理念的實施都是以考試為目的,不將它們納入教材,不增設考試、考核內容,很有可能就流於形式,成為做秀的鬧劇,甚至是曇花一現。
二、加強輿論引導,注重師生引領。國學經典的傳承,關鍵在教師。學校應在國學經典傳承的輿論引導下,加強專業教師培訓,尤其國學教師高度重視國學經典的傳承活動,制定專門的考核評價方案和實施 措施 ,讓國學經典課堂教學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通過學習《弟子規》、《三字經》、《論語》、《聲律啟蒙》等,增長見識,修養身心,培養能力。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國學經典誦讀主題活動,在活動中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學校和班級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如開辦文學興趣小組、“經典誦讀”擂台賽、經典知識競答、行為禮儀展示、情景表演、創辦國學小報刊,“經 典故 事”表演賽、“我讀經典有感”徵文比賽等,激發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興趣,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學經典傳承活動中來,讓國學經典傳承成為學校教育永恆的主題之一。
四、傳承國學經典要做到四個結合
一是與學校文化結合。校園文化反映著一所學校的育人理念。為營造富有人文氣息的校園文化,創設與“國學經典”融為一體的校園環境,可採取用經典詩文裝裱樓道,用櫥窗、板報宣傳推介經典,用 名言 警句布置教室環境,建立 “聖言牆”、“二十四孝圖解長廊”等文化標志,使學生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能享受到國學經典文化的熏陶,讓國學經典伴隨學生成長。
二是與學生養成教育習慣結合。加強養成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把國學經典與養成教育融合在一起。國學經典無不滲透著做人的哲理,尤其是對學生養成教育的名言,經久不衰,至今仍散發著勃勃生機和魅力。我們要邊學習國學經典邊與日常生活聯系,讓學生學會感悟和反省,時時把經典當作一面鏡子和不會說話的老師,督促自己,完善自己 言行舉止 ,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學生。
三是與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學習相結合。守則和規范與國學經典對學生教育有異曲同工之效,但國學經典的部分思想和做法,今天已不適用,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以守則和規范為主線,吸收國學經典的精華,古為今用,活學活用。
四是與中華傳統節日相結合。 春節 、 元宵節 、 清明 節、 端午節 、 中秋節 、 重陽節 等節日,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一個節日就是一個動人的 故事 ,每個故事都表現了自古以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以此為載體,搜集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的詩歌、故事,讓學生誦讀、領會,對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地形成一定很有效果。
國學教育給孩子帶來什麼
《弟子規》——系統化的“ 兒童 行為守則”
約1000字,是一整套系統化的“兒童行為守則”。《弟子規》是教育小朋友從小懂禮貌、講信用、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姐妹、和別人平等相處等,而這些正是一個人與社會接軌的通行證,直接奠定孩子人生成功幸福的基礎。
《三字經》——中國文化史綱
約1100字,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字經》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向全世界發行和推薦。《三字經》是一部高度濃縮的中國文化簡史。學了《三字經》,就等於將中國文化史綱記在腦子里,對孩子的升學考試和文化修養都有極大的幫助!
《千字文》——“天下第一字書”
由1000個不重復的漢字編成的韻文,是最好的童蒙識字教材。詞藻華麗,語言優美,且脈絡清晰,熔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知識於一爐。學完《千字文》,孩子就可以輕松開始閱讀,及早養成自主學習的興趣及探究式學習習慣。
《論語》——中國人的“聖經”
約16000字,共498章,自古以來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贊譽,它形象、生動地教會我們人生永恆的法則,從小熟讀《論語》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個人無論是經商、從政,還是 企業管理 ,甚至生活中看人識人、選擇朋友等等,都能從《論語》中得到巨大啟發,教會一個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 文章 ”。
《大學》——中國人必讀的一本書
約2000字,孫中山先生稱這本書是“中國獨有之寶貝”,是中國人必讀的一本書。曾國藩選拔人才的標准“功名看器宇,事業看精神”,所謂“器宇”即一個人的心量。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認為:讀《大學》可以培養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有利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從小就建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人生格局。
《中庸》——“和諧”人生的指南
約4000字,“中”是指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就是“永恆不變”,所以,《中庸》說的就是永恆不變的和諧之道。學了《中庸》,能夠開發領導潛能,培養處理人際關系的智慧,成為一個高EQ素養的人才。
《老子》——中國人的智謀奇書
約5000字,是中國人的智謀奇書,眾所周知的《孫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可以運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例如: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就將《老子》的思想運用到科學研究領域;企業家張瑞敏則運用《老子》將海爾打造成世界知名企業;從小熟讀《老子》,領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爾不凡。
《易經》——不學易無以為將相、無以成太醫
《易經》就是經典的源頭活水,在《易經》的影響下, 產生許多著作,比如《道德經》《黃帝內經》,都離不開《易經》的思想,在《易經》的影響下,發展出道家、儒家、醫學、甚至於兵法等等,那麼,我們就跟在聖賢後面,也去喝源頭之水,來讀群經之源,萬經之首,看到了那些著作對聖人有著深遠影響!聖人以不言之教告訴我們該選擇什麼書讀,那麼,我們按照聖賢的指引,讓孩子從高起點起飛!我們也讓孩子讀讀《易經》里的觀點!童蒙養正,讓孩子從下接觸國學。
猜你喜歡:
1. 傳承國學經典讀後感
2. 傳承國學經典的演講稿
3. 國學經典論語的意義
4. 傳承國學經典作文800字
5. 傳承國學經典演講稿
6. 傳承國學經典培訓總結
⑷ 怎樣把傳統文化應用到生活工作中去
傳統文化應用到生活工作的技巧
1、重視傳統節日:在重要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豐富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七夕等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讓老百姓在娛樂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氛圍。
2、重視模範:充分發揮道德模範的作用。要在生活中,各行各業中樹立優秀人物的典型,凸顯自強不息、奮發向上,傳播真善美、展示禮義廉恥等優秀傳統道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內化為我們日常生活習慣的組成部分。
3、重視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要緊密結合。尤其要重視學校教育,在學校可以多設置一些國學的課程,多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應用分析
讓優秀傳統文化紮根人們日常生產生活,需要重視文化作品的作用、重視傳統節日的作用、重視模範的作用、重視教育的作用。重視文化作品的作用。優秀傳統文化必須與當代結合,體現出時代特點,文化作品要採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通過電視、網路、電影傳播,形成生動活潑的文化氛圍。
比如說老百姓喜歡的文藝節目有《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電影《戰狼2》《紅河行動》,文學作品有《草房子》等,可以說通過這些形式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⑸ 把「國學經典禮儀教育」融入學前教育課程
學前 教育 屬於基礎教育范疇。學前教育的成功,為幼兒的小學教育打下良好基礎。因為學前時期是幼兒心理刻痕最為深刻之時期,對幼兒的認知結構有極大的影響。在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里,學齡前 兒童 處於“前運算階段”時,有“前概念”和“直覺”兩個亞階段。運用皮亞傑的圖式理論來看,前運算階段正是幼兒行為與禮儀圖式大量建立的階段。此時幼兒對事物的判斷是基於感性的概念特徵內容,接著進入依照概念圖式對人與事進行直覺的判斷。由此看來,這時幼兒獲得的行為與禮儀圖式,很可能進入深層意識里(直覺,下意識),形成內在的行為、禮儀基本認知,並外顯為幼兒的行為與禮儀舉止。以後如不是遇到特別的變故與環境,幼兒的行為與禮儀認知結構就只有量的補充,而不是質的變化。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有成功的幼兒行為與禮儀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兒今後有著良好的行為與禮儀習慣。這就提高了他們的人際智能,增加了社會的和諧度,減少了幼兒今後可能遭遇的人際矛盾。這體現為幼兒園課程的禮儀教育內容。
很巧的是,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一份國學典籍的豐厚遺產,其中包含相當數量的禮儀典籍。中國是禮儀之邦,上下五千年,西周視禮為“國之大柄”,春秋時期荀子的“國無禮而不寧”,孔子的“克己復禮”,直到後來提倡的“仁義禮智信”等。禮儀一直是 傳統 文化 的核心之一,是規范社會人的重要依據,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重要部分。這份遺產我們本來應該繼承。很遺憾,因為中國近代以來,一直遭遇戰亂兵禍,革命潮流沖刷,社會不停震盪,加之1949年建國以來,歷次運動把古代禮儀典籍當作掃除對象,致使這份遺產漸漸零落,漸漸被民眾遺忘。而日本與韓國則把來自中國古代的這份遺產很好保存於民眾行為舉止里,所以他們的國民舉止顯得彬彬有禮,素養良好。
今日,開展偉大民族復興的重任使得我們的教育包括學前教育也擔負重大責任。偉大的民族復興首先是現代文明人的培養,包括使人的行為習慣與舉止禮儀進入高度文明的層次,逐漸形成一個和諧社會。而借鑒古代培養幼兒行為與禮儀的教育內容與教育 方法 ,顯然是可行的。今日之學前教育,學習台灣地區和日本、韓國,把國學禮儀典籍納入課程內容結構里,也有著不一般的意義。它能夠使幼兒們在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熏陶的同時,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禮儀典籍教育的課程定位和目標
國學禮儀典籍教育是學前課程禮儀教育的重要課程內容。它和現代禮儀教育內容共同組成學前課程禮儀教育的完整內容結構。這是我們對國學禮儀典籍教育的基本定位。
國學禮儀典籍包含了很多人的基本禮儀,如站、立、行、走、卧、對待長輩、進餐、外出、歸家等。這些禮儀直到現在還是具有生命力的,這些禮儀的實踐還能體現人的文明素養。但是,國學禮儀典籍的內容,不可能體現現代 禮儀知識 ,如關於國旗國歌的禮儀、吃西餐的禮儀、乘公交車的禮儀、唱“卡拉OK”的禮儀等。
因此,國學禮儀典籍教育被放棄是錯誤的,它成為學前課程禮儀教育內容唯一內容也是不對的。把它和現代禮儀教育結合起來,統一起來,才是正確的選擇。
國學禮儀典籍教育比之現代禮儀教育更豐富的內涵還在於它以吟誦或誦讀的方法,使幼兒在 記憶力 最佳的生理敏感期記住古代語言精華,促進古代典籍語感的形成。這對幼兒今後繼承古代文化精華、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也是很重要的。
我國最重要的幼兒園教育行政性文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並無關於經典禮儀教育的相關要求。因此,我園自主定位 國學經典 禮儀教育的課程目標為:(一)幼兒能逐步熟悉適合幼兒學習的國學經典禮儀的內容,並喜歡誦讀。(二)幼兒能理解適合幼兒學習的國學經典禮儀的內容,並樂於進行實踐。(三)幼兒能在學習經典禮儀內容和現代禮儀內容後,形成較好的 文明禮儀 素養。
建設禮儀典籍教育的潛課程
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內容為課程內容。
當幼兒每日不斷接觸幼兒園環境時,他們也在不斷和環境互動,所以,環境具備教育的功能。較好地具備教育功能的教育環境被稱為是潛課程。基於此點,我們在開展國學禮儀典籍教育時,特別注重潛課程的建設,力求發揮其內隱的教育功能。
走進幼兒園大門最醒目的位置,就是體現我園辦園思想的 標語 :“育苗以愛樹人以德培才以道”,“用放大鏡看幼兒的優點,用顯微鏡看幼兒的潛力,用望遠鏡看幼兒的未來”。這用於經常性地提醒教師。在新建的教工會議室里,最醒目的是八塊由廈門書法家書寫的禮儀典籍內容牌匾,有《孝經》、《弟子規》等。每一次會議前,都有一位教師來主持講解其中內容.讓教師了解這些作品所隱含的禮儀精髓,內化古典禮儀知識,言傳身教,更好地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教師對幼兒來說,是人際環境最重要的因素,幼兒天天接觸教師,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的對象。
我園設置了書架,添置大量圖書,其中包括古代禮儀典籍或對禮儀典籍進行解說的書籍,為家長和幼兒提供了親子閱讀、學習的機會,讓幼兒們在充滿書香與溫暖親情的環境中充分感受閱讀的樂趣。
我園建有培才育德的“潤德廊”。在這條文化長廊上,充分體現了“學國學、知禮儀、智商好、情商高”的理念。在長廊的右邊,展示的有將禮儀典籍“弟子規”與我園 集郵 園本課程相結合,設計製作的《弟子規》郵票系列:“弟子規,聖人訓。守孝悌,次謹信。”以此開篇,《弟子規》三字一句,合轍押韻,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淺出,將歷史悠久而內容廣博的中華傳統美德悄無聲息地融入短短的 句子 中。每次每句,都告知人們為人處世的道德規范。每天放學,總能看見家長拉著幼兒的手,耐心解釋圖文中的內容。如能學習、理解、內化,將讓每一個人都受用一生,讓每個幼兒那純潔的心靈都有一顆感恩之心。在另外一版《常理舉要》宣傳欄中,同樣圖文並茂,將在校、居家、餐桌、做客……各種各樣的禮儀內容形象展示,讓幼兒們能潛移默化地接受禮儀典籍中行為規范對人成長的深遠影響。
在班級的工作坊里,都能看到巧妙滲透其中的禮儀典籍內容,“公共汽車”中的“長者立,幼勿坐”,“寶寶餐廳”里的“對飲食、勿挑揀”,寶寶客廳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等等。讓幼兒們在學習、游戲中與環境互動,理解上述禮儀典籍內容,逐漸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
和環境一體的潛課程,你說不清它的作用有多大。但是,毫無疑問,它還真是必不可少的,它對幼兒園禮儀典籍教育起支撐的作用。它是熏陶的 同義詞 ,對幼兒的禮儀學習心理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這種作用的積累,意義重大、不可忽視的。
禮儀典籍教育融入學前教育課程的途徑
當我們把禮儀典籍作為學前教育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時,必須重視課程實施問題。不落實課程的實施,它就是虛的,只是紙上、嘴上的課程,是一堆 口號 罷了。那麼,它的實施途徑又是什麼?根據禮儀典籍適合於誦讀的特點和幼兒在幼兒園里的學習特點主要是游戲與生活實踐,我園實施禮儀典籍教育的課程途徑主要是:
(一)以禮儀典籍誦讀為主的專項活動平台
禮儀典籍教育融合於學前教育課程,它主要是實踐性課程內容,無須過多強調識字,因為對於幼兒園的幼兒來說,看懂文字是不現實的過高要求。誦讀活動的安排是可取的。我園安排了誦讀禮儀典籍活動,內容有《弟子規》《常禮舉要》等,主要內容涉及與人相處的禮儀、公共場所的禮儀、用餐的禮儀、學習的禮儀等基本禮儀規范。對禮儀典籍的誦讀,伴隨對其內容意義的解釋,其作用是對其內容進行感知與理解,同時促進古代典籍語感的形成,加強對其內容的記憶。
在缺少對禮儀典籍語言感知的情況下,禮儀典籍教育是無法進行的,只是感知與記憶,而不理解禮儀典籍內容意義,這種教育也是無效的死讀書。在不影響幼兒園課程整體結構的情況下,每周安排1—2次專項活動。
禮儀典籍誦讀平台承載多樣的方法與形式:
誦讀,可以是教師范讀,領讀,小朋友跟讀,也可以是錄音帶帶讀,也可以是小朋友帶讀、齊讀……
讀只是感知,還必須輔以言語解釋,輔以禮儀 故事 講述,從教師講禮儀故事,發展到幼兒講禮儀故事。
讀之前、之中、之後,都可以以相關幻燈或圖片來幫助幼兒進行理解。誦讀時,要以背景音樂來優化氛圍,激發學習情感,加強記憶,提升學習效果。
除此之外,以禮儀典籍誦讀為主的專項活動平台還包括具 體操 作的禮儀訓練、靜定訓練等形式,以幫助幼兒內化其意義,外顯其行為,提高處事能力;此中特色訓練形式是利用戶外活動練習“弟子規少兒經武”,在口誦經文的同時、身演拳法,將古聖先賢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行為規范的道理和方法,融入到肢體運動中,直接明了《弟子規》的含義,並身體力行,增強記憶,鍛煉意志力,協調身心平衡能力。讀經練武的同時培養幼兒能動能靜、能文能武的綜合素質。
總之,以禮儀典籍誦讀為主的專項活動除了學習禮儀知識,還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語感能力、閱讀能力、演示能力、心理調控能力等,提高幼兒們的整體綜合素質。
(二)在一日生活環節中實施經典禮儀教育
禮儀典籍教育內容本身就是一些行為要求和道德要求,需要教師在專門的誦讀之外,首先在動態的生活環節里通過隨機的解說或帶讀,幫助幼兒理解其意義,並且立即應用於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節中。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來學習感受經典禮儀,以達到內容和情感,語言和行為,感受和實踐的統一,並通過行為的反復,積淀為幼兒的素養和內涵。
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度過,一日生活各環節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在一日生活中滲透禮儀典籍教育就是很必要的。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正反事例,教育幼兒從小養成禮儀行為的良好品質,從小朋友交往、尊敬師長乃至幼兒的用餐、舉止等禮儀,我們都與經典禮儀教育密切結合。
幼兒每天來園見到教師同伴問早問好已經成為習慣,園長教師等都能站好鞠躬問好。每星期一的升旗儀式,主持教師為全園幼兒解讀《弟子規》內容,並帶領幼兒誦讀禮儀典籍片段;每天餐前進行誦讀《弟子規》,由班級教師給幼兒解釋其中含義,並強調小朋友切實的身體力行。
幼兒在列隊、練操、游戲、等戶外活動實踐禮儀知識,寓教於樂;利用餐前手指運動,放學前的生活整理等環節,播放和誦讀《弟子規》。
總之,這一途徑實施禮儀典籍教育的主要特點是:隨機、全面滲透、與實踐緊密結合。
(三)在游戲學習中滲透經典禮儀教育
利用經典禮儀教育促進幼兒美好禮儀素養和優良品質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節課或幾個活動就能見效的。它既要有計劃、有目的、有系列的“顯性教育”,又要多 渠道 、多方位、有機滲透的“隱性教育”。幼兒以游戲為主要學習形式,游戲學習必然是我園開展經典禮儀教育時要利用的途徑。
但是,這種經典禮儀教育的滲透不能削弱幼兒的游戲樂趣,不能影響其游戲過程,而是要把相關禮儀的要求和實踐融進游戲內容及社會生活情節,使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或實踐經典禮儀知識。
我園充分利用了特有的“工作坊”這一實驗場,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以班級開展為主創設了一個一個的小社會,提供多維度的實踐與發展的空間,巧妙的將經典禮儀滲透其中,多渠道、多方位的促進幼兒深切感受、習得運用。
中二班開展了“小天使樂團”的主題活動,教師有意識地創設了“叮當音樂教室”的工作坊,目的就是要讓有特長的幼兒有發揮的舞台。從平時的交流中教師發現這部分幼兒確實有這樣的需要,想把自己學到的與同伴們分享。這正好與我園的經典禮儀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弟子規》中有一句:“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輕訾。”就是告訴我們“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別人有才華,應該多加贊美肯定,不要因為嫉妒而貶低別人。”教師在指導中綜合了幼兒的需求、經典禮儀教育的需求及主題工作坊特點與幼兒共同討論、設置音樂教室的游戲規則,分配了小老師和學生的角色,給音樂教室增加了學校角色游戲的趣味性,幼兒們真是開心極了!每天的工作坊活動,總能看到幾個小朋友掛著“老師”的吊牌,認真、仔細地指導小朋友學習 五線譜 、鋼琴等等。不需要教師手把手的教學,充分利用了部分幼兒的資源,幼兒的音樂知識很快得到了提高。讓幼兒從同伴中學到知識,也正切合了經典禮儀教育的精神意義:“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輕訾。”幼兒們也從這樣的活動中認識到“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重。”他們都特崇拜有特長的小朋友,這活動不僅讓個別幼兒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還再次增強了他們學習興趣,真是一舉兩得。
在小三班的《汽車叭叭叭》“公共汽車”工作坊,幼兒們能活學活用教師講解的《弟子規》“長者立,幼勿坐。”平常乘車過程時,讓座已經成為幼兒們的自覺行為。在小一班《寶寶餐廳》,幼兒們能根據營養配餐進行點菜。對個別愛挑食的“顧客”,“小服務員”還會告訴他們“對飲食,勿挑揀”的道理。其他工作坊也是如此,在《植物園》工作坊中滲透公共場所的文明禮儀,在《寶寶客廳》工作坊中滲透居家的禮儀等等。幼兒在工作坊中邊玩邊學,得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三條國學經典禮儀教育的途徑共同配合,互相促進,缺一不可,經典禮儀教育就這樣全面融入幼兒園課程。
此外,我園還把經典禮儀教育課程拓展到幼兒家庭中。我園通過調查問卷、專家 報告 、推薦優秀經典書目、開展“我與父母每月共讀一本好書”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家長們參與經典禮儀活動的的積極性,並提高素養。
我園把國學經典禮儀教育融入學前教育課程里已有一段時間了,效果還不錯。幼兒們不但在園里知儀懂禮,在家裡也變了,懂得為下班的父母端上一杯茶;吃完飯主動收拾碗筷、掃地;對長輩的禮貌行為表現也多了……事實證明,把國學禮儀經典教育融入學前教育課程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讓這些意存高遠的中國優秀古典經文,培養幼兒們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情懷,給幼兒們一把開啟心智的鑰匙,讓幼兒們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中成長!
⑹ 現代社會如何在大學生中傳播國學經典
在現代,國學經典是一種高大上的具有嚴格定義域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古人歷來愛用完美的外衣給一切具有研究價值的事物披上。「因愛而活用,且用而施貌,有貌而不嬌柔捏造」這種現象是古人對國學注入美之魂舉措的高度總結。
在所有的樂府詩中,《孔雀東南飛》是最長的一首敘事詩。其詩意境以悲怨嗆凄美情感線貫穿全文;整詩的表現手法是簡練而唯美的。
作為敘事詩,既沒有交代事情的緣由、人物之間的關系,也沒有描繪事件發生的環境背景,而是透過女性主人翁的自述,把事件的焦點與矛盾點直接突出。
一位唐代史學家說:「凡國史之美者;而敘事之工者,以簡要為主」,這就讓這首具有唯美代表性的國學經典詩歌高明立顯。
」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作者的情感是文藝創作的機緣。」樹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是人們對愛情完美結局的美好願望——既然不能相依到老,那就讓他們在地下圓夢。
為了警示後人,文章的最後還不忘提醒人們「戒之慎勿忘」。作者對焦劉二人的愛情感覺非常惋惜,並真誠地告訴後人,對於愛情要慎之又慎,切切不可太過草率。
一篇《孔雀東南飛》,就把國學的「唯美」演繹得淋漓盡致;而國學又何止這一首詩。儒學四書五經,如果細細品讀,都能把美溢到氣息和血液里。國學這么的唯美,復興其就很有必要。
中國的新文化建設,需要強大的特色的文化建設。人們重振國學必然能喚起文化自覺,恢復文化自信。
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的民族,不僅僅是在膚色、身高、體重上,更在於該民族的文化上。沒有文化的民族,擁有如何的生物體征優勢,它仍然被成為「荒蠻民族」。
對於少年人來說,國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學習國學除了因「唯美」這最大特色培養我們發現美、感悟美創造美的能力,他還因凝聚了無數前人的智慧,貫穿於中國的行政、經濟、文化、軍事、家庭的各個層面,歷經千年,依然生命力旺盛。
學習其可以掌握淵博的人文知識,為事業發展奠定根基;可以鑒定為民族奉獻的責任心;可以從哲學的高度,學到大局觀,在戰略上為事業構建框架;可以用中醫知識保持健康身體,給事業留著避風雨和補充燃料的港灣。
在當下這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往往因利損人,放棄了道德和良知。現代人已經缺乏信念,他們的目標總是隨風擺動,即使外在光彩照人,也彌補不了內心的脆弱。
而少年不辨事物的本質,容易學現代人的表,給其價值觀往偏路上引。因此,少年人想修練「御物隨心大法」,就可以學國學,從中熟稔心法,也可直接吸取真氣。
國學也會給成年人帶來利益。多年的社會打拚,讓成年人忘了最初的自己,忘了最初想要的東西。
國學那純粹的精神世界,可以把你慢慢找回你最初想要的東西——真我。真我的感覺,就是那「天人合一」的感覺。
當你感覺,你的心是被感動的狀態,總是想給別人最好的,你就是最真我的狀態。那就是你身為「道」的分身的最不少外界打擾的體驗,因為「太初有道,道生萬物」;因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國學好多經典就是古人在體悟到最真我狀態寫下的,所以你進入他的文字,就是進入了他的真我狀態。
進入真我狀態,成年人就是修行狀態,就是人體大循環平衡狀態,就是你恢復身體健康和幸福感的最佳狀態。
實質國學無所不在,影響也無所不在。我們看央視《詩詞大會》時,都會從一些詩的詞句中直接獲得一種心靈的顫動動。
美景就在幾句話的觸擊下浮現腦海,片刻則猶如身臨其境;情懷可以在幾句話影響下和「沙場秋點兵」神遊——一副鎧甲上身,「壯士一去不復返」的造型里早就有你的英雄淚;聽到「僧敲月下門」時,你可否已經懷念自己兒時木門下的對月暢游之夢。
我們時時刻刻在感受著國學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卻很少注意到去專研它,讓它們的精髓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少年人各方面的可塑性很強的。少年人的思想就像初升的旭日,質朴干凈而飽滿的,不偏不倚。少年人的前途和引導者的責任心和文化專業程度很有關系。
如果把時間丟在清末和五四時期之間,少年人可能會得到胡適和梁秋實這些國學大師的垂青,那樣少年人的國學之路更為便捷;現今社會,大師已不多見,但國學專家還是有很多。
指引著國學潮流主導方向的,除了官方媒體和機構,還有很多很多的民間機構。三千小童國學館,在所有的國學民間機構里,不說自己能「獨領風騷半邊天」,但說自己「獨領風騷一片天」,還是恰如其分的。
以一流的態度對課程進行設計、聘請學術水平高超的國內知名學者,統一形象建設國學氛圍濃厚的硬體設施,合作共贏的合作體制已經贏得很多受益少年及其家長的好評。
所謂「共求發展,你我雙贏」,無論你是急不可耐欲體驗國學魅力的少年,還是看懂市場,意欲共同發展的有為人士,你得到的一定是最專業的、最物超所值的享受。
三千小童專欄作家陳蘇民供稿
⑺ 怎麼樣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容博大精深,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學生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有利於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還有利於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現在本人就將在語文課上如何進行國學教育及一些淺顯的見解總結如下:
一、利用漢字激趣.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主要標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塊文字。欣賞漢字之美,可以說是學國學的基礎。作為低年級的語文老師,特別是小學啟蒙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引領孩子們走近我們的漢字,讓他們體會漢字的神奇與美麗。一個漢字就是一部簡易的歷史。漢字,有形可識,有音可讀,有義可尋。在識字教學中,可通過班班通演繹漢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隸書,再到現今的宋體。如「門」字的甲骨文「」很像兩扇門的樣子,指的是建築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這樣不僅從形體的變化,而且到文字意義的認識,都給學生一個具體形象的印象,寓教於樂。漢字教學還要抓會意字、形聲字,從造字的意義著手,解釋字義,這樣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學」字,上面兩邊是兩只手,表示合力辦學;中間是金「爻」,表示讀音;下邊是個房子,房子里有個「子」,表示教孩子讀書。所以,「學」本來意思是學習,引申為學校。另外,還可以科學地安排書法、古詩等傳統文化進入語文課堂教學。特別是針對現在電腦、手機流行,讓學生寫好字,書寫姿勢端正、字體工整。老師面臨著重大的責任和壓力。寫字教學中可融入書法教學,因為漢字蘊含著深厚的中國傳統美,教學中每周都有一節寫字課,進行寫字教學,要求學生寫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偏旁部首等規范。這樣孩子對字的字形,演變等都有了了解和練習。
二、詩詞吟誦.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可見,誦讀詩
⑻ 傳統文化如何走進生活
中國傳統文化進入現代生活,是我們研究歷史文化的人一直以來的期待。但傳統文化是個龐雜的范疇,以前並不這樣籠統的標稱,而是研究哪一部分就用這一部分的內涵加以標稱。如經濟史、政治史、法律史、宗教史、哲學史、藝術史、文學史等,都是研究歷史文化的一個個具體領域,或一個方面。把傳統文化單標出來,是對傳統和現代作了一個區隔。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曾經作為社會發展階段理論模式的「五種生產方式論」,學術界現在不再使用了。因為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階段,而且被稱為「封建社會」的階段,延伸有兩千多年,也不符合中國歷史的實際。那麼中國的歷史發展過程,就社會形態而言,應該作怎樣的描述和區分呢?在一時找不到劃分的准確概念標識的情況下,先以傳統和現代作一個二分,是有道理的,盡管認真說來,對社會形態作這樣的大分隔,在學理上會有很多遺漏,不是學術研究的最可取的方法。
只就傳統文化來說,其內涵也是浩如煙海,寬博無垠。大量的文本典籍是傳統文化中非常突顯的部分。按傳統的典籍分類,經、史、子、集四部類,每一部的書籍都多到不知凡幾,汗牛充棟不足以形容。而地上地下的文化遺存,更是多得無法計數。何況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列。不過所謂傳統文化,其實就是傳統社會的文化,它們是能夠看得見、摸得到的那一部分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但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不是同一個概念,傳統文化背後的那個精神連接鏈,才是文化傳統。文化傳統是看不見的,它充溢流淌在不同民族的從古到今的人們的精神血液中。經過學者的研究辨析,用學術理念加以透視概括,可以發現其中包含著傳統文化得以構成和傳衍的規則、理念、價值和信仰。中國由於地域廣袤,歷史悠久,民間社會發達,不僅有儒家思想在漢以後成為文化的大傳統的代表,同時由於地域和族群的不同生活狀態,又形成了根脈深厚的文化的小傳統。文化的小傳統主要指民間文化、民間藝術、民間禮俗和民間信仰。如果說儒家是在朝的思想形態,道家和道教、佛教思想,則是在野的思想形態。儒釋道三家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它們化合而成的思想新質,成為傳統社會精神網路恆久不懈的支撐力量。
傳統不是凝固的沉澱物,而是鬆散的相對穩定的結構。承載著歷史的惰性力而又不隨順時俗俯仰,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但當異質文化之水悄然進入這條河流的時候,日積月累的結果,經過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溶解的過程,固有的傳統會因之增加或減少,直至發生變異。此時,傳統更新的歷史時刻就來到了。但更新不是廢棄自我主體,而是在舊傳統中增加了新養分和新資源。所以大文化史家陳寅恪先生說,即使吸收西方的思想,也不應忘記本民族的歷史地位。儒家學說所代表的中國文化的大傳統,由於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以來的佛教文化特別是禪宗思想的融入,產生了宋明理學,這是不同於先秦兩漢儒學的新形態,思想史家稱之為新儒學。陳寅恪高度評價這一文化融會和思想合流的現象,認為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大事因緣」。而儒家思想吸收道教的思想,以及道教吸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在唐以後更日趨明顯,終於形成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歷史奇觀。追其原由,主要是居於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同時這也就是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禮記·中庸》提出,治理國家有需要遵行的「九經」,其中的一「經」即為「柔遠人」,施行此一政策,能夠收獲「四方歸之」的效果。東漢的佛法東傳和明代的耶教來華,同為中華文化這一品格的見證;而漢唐兩世的繁榮昌盛,則為中華文化這一精神品格提供了歷史範例。所以王國維的《詠史》遙憶唐代的開放繁榮,寫下這樣兩句詩:「遠人都有如歸樂,此是唐家全盛時。」清朝的道光、咸豐以後的歷史,所提供的則是這種精神旨趣反向的歷史見證。傳統是充滿活力而又充滿張力的文化綜合體,傳統不割斷,世界不脫離,應成為我們恆久遵循的法理軌轍。
文化的大傳統和小傳統是互為影響的,大傳統須通過和小傳統結合,來增加自己的輻射力;小傳統則有賴大傳統的思想凝聚與品質提升。傳統是從過去流淌到現今的精神河流,每個人都不自覺地站在傳統的延長線上。可是歷史的一定時期,社會的精英人物一起站出來反傳統,並且形成社會的潮流,傳統也會因之發生斷層。但時過境遷,人們又會自我反思,由反傳統轉變為自覺地接續傳統。近一百年以來的中國,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現在又到了需要自覺地接續傳統和如何讓傳統成為當代文化與社會建構的有益養分的歷史時期。傳統是通過各個歷史時期創造出來的文化典範來承載和傳承的。文本經典和典範性的文化遺存,裡面集中藏有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密碼,文本經典的誦習和文物遺存的熏陶,不失為現代人接受和連接傳統的有效方式。和傳統的因子連接緊密的大文化人,包括大藝術家、大文學家、大哲學家、大學者,他們所具有的德范與風義,和他們才華卓具的獨創性的藝文傑作,能夠起到為青年人提供精神模楷的作用。但並不是所有的藝文人物和他們的創造物都能達致這一境界,那些沒有傳統文化的根基、只靠獵奇和追求時尚的作者不足語此。
這里還須辨析傳統文化和國學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是不同的,不應該加以混淆。傳統文化如前所說,是一個涵蘊多重的極為寬博的范疇。所以章太炎稱之為「國故」,胡適之解釋為所有歷史文化。而國學所涉及的,則是對傳統文化進行學術研究。二十年代,胡適曾說「國學」就是「國故學」的省稱。但胡適的國學定義,並沒有被學術界所採納,甚至連「國故」一詞,也遺落到一旁無人問津了。當時學術界的共識,是認為國學就是中國的固有學術。所謂固有學術,指的是先秦的諸子百家之學、兩漢的經學、魏晉的玄學、南北朝至隋唐的佛學、宋代的理學、明代的心學、清代中期的朴學(以考據為中心的學問)等。這樣一來,國學便跟不同歷史時期的學術等同起來了。顯然,經過如此定義國學,只是一部分專業人士致力的領域,跟一般民眾沒有關系,甚至跟此專業領域以外的其他專業人士也沒有多大關系。而且傳統學術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如果認為國學是固有學術,那麼是指哪個歷史時間段的學術?傳統學術就其主脈來說,既有儒家的學術,也有道家和道教的學術,還有佛學的學術,那麼是指哪一家的學術?以固有學術等同於國學,內涵和外延未免太過於寬泛了。而當一個概念的內涵過於寬泛時,概念本身的既定內涵就會流失。
所以1938年5月,當二十世紀的一位第一流的大儒馬一浮先生在浙江大學舉辦國學講座的時候,他給國學下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全新的定義。他說:「今先楷定國學名義。舉此一名,該攝諸學,唯六藝足以當之。六藝者,即是《詩》《書》《禮》《樂》《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國二千餘年來普遍承認一切學術之原皆出於此,其餘都是六藝之支流。故六藝可以該攝諸學,諸學不能該攝六藝。今楷定國學者,即是六藝之學,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學術,廣大精微,無所不備。」(《泰和會語》)馬一浮還說,「六經」是中國文化的最高的特殊的形態。「六經」裡面有兩個系統:一個是學問系統,一個是價值系統。學問系統是很煩難的,所以治經學歷來不易,只有少數專家才畢生沉潛其中。不僅是文本本身的問題,重要的是要有小學的基礎。由小學入經學,是古代治經的不二法門。所以清儒的口頭禪是「讀書必先識字」。但「六經」的價值系統則是面對所有的人的。中國文化的基本價值、核心價值,可以說都在「六經」。特別是誕生最早的《易經》,固然是無可否認的占卜之書,但它同時更是中國文化論理價值的淵藪。
近年我從以《易經》為代表的「六經」裡面,也包括後來作為十三經組成部分的《論語》《孟子》《孝經》裡面,梳理抽繹出五組價值理念:一是誠信,二是愛敬,三是忠恕,四是知恥,五是和同。最後的一組「和同」,就是孔子說的「和而不同」。「敬」是人的自性的庄嚴,即自尊、自重、志不可奪。孔子說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志」,就是「敬」,就是不可易、不可被奪的人的自我精神的庄嚴。我認為「敬」是一個終極價值,已經進入了中華文化的信仰之維。「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亦即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自己不喜歡、不希望的事情不強加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已成為世界公認的道德金律。「知恥」是《禮記·中庸》里的話,原文是「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並說知道這三者,就知道什麼是「修身」了。恥感是人做人的不可或缺的從心理到生理的一種感受。所以做錯了事,說了不合適的話,有了失禮行為,會感到不好意思。孟子講的「四端」中的「羞惡之心」,就是「知恥」。按孟子的說法,如果沒有「羞惡之心」,人就是非人了。同樣,其他三「端」:惻隱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缺了哪一「端」,在孟子看來,也都不具備人的資格。所以我提出,「修身」應該從「知恥」開始。
「和同」指「與人和同」。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大。所以不同的人,可以互相交流溝通;不同的文化,可以對話互闡,可以跨文化溝通。《易經》「系辭」的兩句話:「天下同歸人殊途,一致而百慮。」把「與人和同」的思想概括無遺。《易經》的「同人」一卦,則是「與人和同」思想的全方位演繹。說到底,傳統文化進入現代生活,最主要的是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具有永恆意義的精神價值。《周易》的「文言」有兩句話:「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試想,人生在世,何欲何求?無非是讓自己修為得更好些,並希望事業有成,使成就感給自己帶來快樂與榮譽。那麼「進德修業」四個字可以說將人生志業的全部要義概括無遺。而「進德」靠的是「忠信」,事業有成靠的是「立誠」。與人相處,則靠的是「和同」,即「君子和而不同」,即使不同,也可以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所以我認為,一個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個是「和而不同」,是中國文化的大智慧,事實上給出了人類麻煩的解決之道。
「六經」中的這些價值理念,都是永恆的價值理念,永遠不會過時。正如熊十力所說,它們是中國人做人和立國的基本精神依據。關鍵是需要讓這些價值論理跟現代人建立有效的聯系,使之成為每個人精神血脈的一部分。所謂傳統文化進入教育環節,國學和教育結合,其精要之點,即在於此。價值教育是國學教育的核心,施行得體,可以補充百年以來施行的單純知識教育的不足。班固在《漢書·藝文志》里說得明白:「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故曰『《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言與天地為終始也。至於五學,世有變改,猶五行之更用事焉。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體,玩經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經立也。」此段話的意思,一是說仁、義、禮、知、信「五常」之德,俱在「六經」;二是說《易》的地位最不同尋常,「與天地為終始」,是其他五「藝」之「原」;三是說由《樂》《詩》《禮》《書》《春秋》形成的五種專門學問,如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更替一樣,在不同的世代會有不同的呈現。至於如何學習和研讀「六經」,班氏給出了「玩經文」的三字訣竅。「玩經文」的「玩」,是欣賞、玩味的意思,絕不含玩耍之義。就是反復閱讀、反復欣賞、反復研習「六經」的文本,其結果必然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易·系辭上》所說的「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也是這個意思。並不需要逐詞逐句的背誦,能夠理解「六經」文本的義理精神、「存其大體」就可以了。而「六經」對於玩味誦習者所能夠發生的影響,也不在於日常的有用還是無用,主要是通過對「六經」文本的玩味、賞析、研習,受其熏陶,可以收到「蓄德」的效果。「六經」是德教之書,於此可以得到證明。
「六經」文本讀起來不無煩難,但《論語》事實上可以作為「六經」的簡要讀本,如同馬一浮所說,《論語》裡面有「六藝」,《論語》可以直接通「六藝」。孔子講的道理,其實就是「六經」的基本道理,只不過通過夫子的言傳身教,化作了日用常行,變得更為親切、近人、易入。這是「四書」中另外的《中庸》《大學》《孟子》,猶不能與之相比並者。《論語》是中國文化寶藏的宏明正學的第一代表,絕對堪稱「思無邪」的傳世聖典。傳統文化進入教育,首先應該讓《論語》成為各級學校的教科書,先選讀,後全讀,分級分層,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而且應該以誦讀白文(不加註釋的文本)為主,祈以幾十年、上百年之後,使之成為中華兒女的文化識別符號。同樣,學習國學,我認為正途也應該從誦讀《論語》開始。當然,傳統進入現代生活,是為了建立現代人跟傳統的血緣聯系,而不是冀圖用傳統文化的具體內容代替今天的社會生活。現代文化的建設,需要我們自己來創造,只不過一切創造和出新都離不開傳統資源的轉化和繼承。
⑼ 談談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感受,並如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摘要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為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與自己的工作關系不大。然而,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⑽ 學習國學有哪些建議國學對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影響
唯一的建議就是早點開始學。近幾年,「國學熱」成為一個社會熱點話題,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思考。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人找尋文化根基的表現,是值得推崇和發揚的;也有人認為這只是一股商業驅動的暫時性潮流,就像時尚界的一場時裝秀,華而不實。無論這股潮流如何,我們都有學習國學經典的必要性,這於己、於民、於國都有著不可言說的意義。 道德價值的層面。國學經典中蘊涵的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們的人格,提升著孩子們的素養。如孝親敬長,誠實守信,謙恭有禮等。同時,燦爛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對祖國更有感情,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培養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識、經世致用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