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人有什麼好處
先說讀萬卷書吧,也不是說整天就讀書,畢竟現在不是書獃子的社會,但是,不讀書,一定是沒有跟淵博的知識的,就像你和另一個人在談話,你突然可以說出來個歷史典範,對方一臉懵,這就會讓人感覺你很有才華,讓對方刮目相看。行萬里路就是鍛煉身體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了,最重要的東西了。
『貳』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的好處
你走萬里路,就是你周遊列國,擴大自己的視野,其中容易學到很多知識。
但是,若讀萬卷書,只是了解知識的表面,不親身去了解知識真正的內容,是學不到知識的。
『叄』 多看書有什麼好處
讀書可以減輕壓力,讀書可以讓自己減輕生活中的壓力,平靜自己的內心。
讀書可以增加知識,讀書能夠讓自己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科學文化知識,開闊視野。
讀書可以提高記憶力,經常讀書並用心去記住書中的內容,可以很好的鍛煉記憶力,久而久之記憶力就提高了。
讀書可以提高腦力,讀書時獲取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刺激活動,從而達到鍛煉大腦的效果。
說說我自己體會到的看書心得:
1.不會盲從,看的書多了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比如歷史的真相
2.邏輯縝密,有更多的典故和理論支撐你建立完整的邏輯,哪怕是忽悠人
3.氣質獨特,觀察別人發現的,從談吐、行為各個方面都有不一樣的地方
4.內心修養,營造豐富的內心世界,比起刷抖音更能讓人有獲得感
5.提升層次,這個層次是從功利化的角度來講,沒發現越有錢的人越注重讀書么
『肆』 在當代社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真的有用嗎
當然有用了。我們現在學習知識都是靠書本內的內容學習的,多讀書,讀好書,對我們自身的成長是有很大的幫助的。行萬里路的話,你就能增長你的見識,一個有見識的人看到是以為處事不驚,不驕不躁的人。想要成功,就需要有更多的見識,也需要讀很多有用的書。所以說,在現代社會,讀萬里書行萬里路是非常適用的。
我們從幼兒園到現在的大學,多學習的知識都是從書本里得知的。我們要知道,很多書本里蘊含了許多先輩的知識結晶。所以從書本中可以學到很多好東西。就比如醫學的,沒有書本,他們就很難了解各種草葯。想學美術和書法的也一樣,如果沒有書本來參考著名畫家和書法家的作品,就無法從中收獲知識,所以讀萬卷書從古至今都是非常必要的存在。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這兩個也是有聯系的。很多人寫書都需要豐富的閱歷,就和行萬里路的意思一樣,行萬里路的意思並不是真正的走了一萬里,而是你見識到了很多東西,經歷了很多事情。就比如明代的徐霞客。他撰寫的《徐霞客游記》就是因為他游歷了許多的名山大川,才能寫的出來。還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李時珍走遍了各個地方,去過許多窮山野嶺,研究了許多草葯,才寫出了這本流傳後世的《本草綱目》。
所以說,讀萬里書行萬里路是非常適合現代社會的,想要加強自己的能力,就需要多讀好書,多多了解社會的各種現象。也要行萬里路,多多見識沒見過的,增肌自己的閱歷。
『伍』 讀萬卷書 有什麼用 hu
很多人都愛追問讀書的意義、讀書的用處,其實真正手邊不離書的人,很少這樣問。
因為讀書對於真正愛書的人來講,就如同吃飯睡覺,必須卻也凡常,沒什麼特別需要追問的意義和用處。
讀書就讀書,可以體驗樂趣,但不必去強調意義。
不讀書就不讀書,一點兒也不丟人,人各有追求、各有所愛,很正常,但是不必去強調你是為什麼才不讀書(累、沒時間、沒精力、家裡地方小沒地兒擺書…)也更不要去否定讀書這件事本身。
真正離不開書的人,書就是很平常的生活必需,沒什麼特別的意義,就像人處在什麼境況下都會去吃飯睡覺,飯上餐桌,你落座,拿起筷子之前大概不會去特別地思考一下「我為什麼吃飯?吃完了還要排泄,那麼吃飯到底有用沒用?吃飯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我吃了這一口我能得到什麼,下一口又能收獲什麼?」
讀書也是這樣,如果必須問一個意義,那麼於愛她的人來說,她最重要的意義或許就是「陪伴」以及「豐富」,手邊有書,就永遠不孤獨、不乏味,書里有比眼睛裡更生動的世界。
世間許多事從來都如此,當我們執著追尋它的意義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它所能帶給我們的最珍貴的東西。
」
『陸』 讀書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讀書的好處有很多.我給你介紹以下幾點:
1.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不出門,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3.可以使我們變的有修養.
4.可以使我們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柒』 讀萬卷書有什麼好處
當然是好處多多,書讀多了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涵養,明白事理,並且文采也會很好,語言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如果你書讀的多了,你一開口別人就會覺得你很有水平,畢竟用詞、措辭就不會一樣了。同樣如果你想寫小說,那麼讀萬卷書也是必要的。書中還有許多你所不知道的知識,比如風俗、風景、人情世故等等各個方面領域的你都可以從書中了解。而且書讀多了,會增加你與人的交際,想想別人不知道的東西你卻能滔滔不絕,那會讓你有種自豪感的,說了這么多還是一句話多讀書百益而無一害
『捌』 讀萬卷書的好處是什麼
1、多讀書可以增長知識,提高能力
2、多讀書可以陶冶情操,自信從容
3、多讀書可以修身養性,溫文爾雅
4、多讀書可以文采飛揚,富有靈感
『玖』 真的讀萬卷書,對自己的生活有意義嗎
題主這樣提問,是有些不相信多讀書對於生活、生命的價值么?我覺得我現在能理解這種不確定了。
下邊,襟亞就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我覺得多讀書、讀好書對於自己的生活是有意義的,我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是有意義的。我不願意把這句話說絕對,是因為我剛剛經歷過人生中一場巨大的心靈洗禮。在這期間親眼目睹了幾個令人痛心的真實人生悲劇,對於其中的幾個主人公而言,讀書、讀萬卷書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在他們自身現有的條件下,靠讀書去完善他們的生活意義,那完全是虛空不切實際的。
但是,我轉念一想,假如這些人當初多讀過一些書接受了好的教育,採用合適的態度對待他們自己的人生,悲劇還會如此絕望地上演嗎?
下面我舉其中一例,借這個故事來說明一下我的看法吧!
我所說的那場心靈洗禮,是在醫院里進行的。 這是我成年以來第一次獨立面對巨大的人生困難,一直保護和縱容我的父親無力的躺倒在病床上,我忽然成了家裡的頂樑柱,猝不及防、驚慌失措。然而,醫院里給我的准備好的課程還遠不止如此,除了我自己家裡的必修課,還不得不選修別人家的悲情和苦難。
我在神經介入科照顧老父的時候,病房裡轉進來一個比較特殊的腦血栓病人。這是一個來自當地東南山區的80後腦血栓男性病人。他右側身體不能活動,失去語言能力。看護他的是他瘦弱、絕望、無奈的老母親,因為病人年齡和我相近;老太太的年齡又和我媽媽相近,將心比心,我便起了憐憫之情。
他沒有工作、沒有婚姻、沒有孩子、沒有醫保,有的只是照顧起來格外費力的龐大身軀,這一切和他枯乾、矮小、無知的老母親形成讓人憂患不已的鮮明對比。
然而,苦難遠不止這些!
蓬頭垢面的老太太沒有什麼文化卻喋喋不休,一進門就給病房裡的其他病人和家屬以及每一個進門來的醫生、護士講述她家裡更為深重的苦難。
她的老頭子也是腦血栓,並且還有高血壓和心臟病,剛剛出院,現在在家沒人照顧。他兒子犯病前剛有過一次自殺,左手腕上還纏著醫生處理之後的紗布。兒子從前在工廠里打工,醫保已經過期了,村子裡的也沒有接著續保。老頭子生病已經花了很多錢,兒子打工存下的錢因為不會說話取不出來。
她和她兒子的到來,為精神上疲憊不堪的我雪上加霜。
我開始蹲在病房門口,瞞著所有人為了她向各種救援機構電話求助!
得到的回復都是不符合他們的救援條件,讓我向村級地方政府求助……
病房裡另外一位來自農村的也有60多歲的病人叔叔,比較懂得村政府的扶貧政策,進一步了解老太太家的情況後得出結論,他們也不符合村裡的救助條件。
隨著治療的進一步推進,這對母子之間的表現和他們之間匪夷所思的關系狀態也越來越清晰的陳列在我們的面前,憂慮也就隨之加深了!
就是那個黑鐵塔一樣的半邊不能動彈的病人,無數次把惡狠狠的目光投向他無微不至、疲憊不堪的老母親,並數次舉起他還能動彈的那隻手臂作勢要打下去。而那個老母親在驚恐的躲開不久之後又會急切地撲上去照顧他!
他拒絕老母親送到嘴邊的飯和葯,包括我在內的所有病人家屬都多次伸手幫助老太太給他喂飯喂葯。他的屎尿不聽老母親的侍候,弄得老太太要付出更多的體力來料理他惹出的禍端。有一夜,打著點滴的時候他從床上翻了下來,順著針頭流出的血弄了一身。晚上我不在,沒看見,我媽媽後來說,幸好我不在,不然會留下更可怕的陰影。
這遠比貧窮和疾病更令人望而生畏!
我媽媽說:「孩子,咱們不是不想管,咱們真的管不了啊,你別不忍心,也別再往心裡去了。這娘倆兒不是正常的娘倆兒,這是什麼怨、什麼仇、什麼人性啊,外人都可憐老太太,他就算是個病人就不能可憐一下自己的親娘?」
我的人生閱歷有限,我困惑啊!
後來,老太太無意中講起來,她的獨生兒子十五六歲的時候任性不上學了,她和她的老頭子沒有辦法只好由著他,混到十八之後拿錢出來讓他學開了卡車。最初賺了點錢,比較風光,前後找了三個女朋友,只同居不結婚,終於也沒有生個孩子。他自殺是因為最後一個女朋友離開他,犯病前的頭一天他喝了非常多的酒……
這個故事我不能追本溯源,我自己有太多的事情要操持。爸爸轉到康復病房後就再也沒了聯系,終於不知道他們真實的過去也無法追蹤他們行將的未來!
他們的故事一定比我描述的要復雜,我們能看到也許僅僅是冰山的一角,水下的那一部分也許永遠也不可能有機會去探究了。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很多高深的道理都會顯得蒼白無力。我前邊也寫過一個關於讀書的問答,對於讀書的必要、讀什麼樣的書、怎麼讀書都有從自己立場出發的闡述。(參見問答:《「殺不完的豬,讀不完的書」,你怎麼看待讀書?》)假如,那個80後病人多讀過幾年書(不用萬卷),多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多懂得一些倫理的道理,這個故事還會發生么?
在這個故事之後,我不願意再引經據典的討論讀書對於人生的意義;也不再認為每個人都擁有通過讀書提升自我的機會(所以,前面我說我不願意把讀書對生活有意義這句話說絕對)。不是所有正確的大道理,都能推諸四海皆準。談論讀書對於個人氣質、修養的提升這個層面,在這個故事之後也變得空洞乏力,在最根本的「活」的意義面前,那些似乎都是不切實際的奢侈品。
通過讀書、學習,先學會做個有正常感情、正常倫理、不難為別人、不折磨別人的人其實是更基本更先決的。
至於讀萬卷書,那是要有另外一些先決條件制約的。
所以襟亞認為,讀萬卷書對於「自己」人生有意義,不包括所有的「自己」。但是「讀書明理」對於大多數的人都是有意義的!
用故事回答問題,襟亞還是第一次,希望我拙劣的敘述沒有影響你理解我想要表明的那個不算高明的認識!
謝謝耐心閱讀,我是襟亞!
——end——
讀書萬卷,對自己的生活那是一定有意義的,但是生活的意義還不局限於讀萬卷書!
自古就有 「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說明什麼?說明一個讀書多的人,懂得的知識就多、生活常識就多、懂得的人情世故就多,讀書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打造一個人的形象。所以說,讀書的意義不是我們能夠一句兩句總結出來的!舉一個最日常、最平凡的例子!我的一個親屬,沒讀過書也不識幾個字,現在為了養家想開計程車,沒有駕照想考一個駕照。因為不識字的原因,科目一都過不去怎麼拿的上駕照?你說,不讀書連最起碼養家都難。這是最最普通和最最微小的讀書在生活中的意義。
那麼可能會有人說,也不用「讀萬卷書」啊!是的,能夠生活生存,不一定讀萬卷書。但是,讀萬卷書絕對是提高生活質量的一個條件。試想,一個讀書少的人,境界追求應該沒有讀書多懂得多的人高,那麼生活質量肯定總是停留在自己局限范圍之內。
為什麼說「讀萬卷書」對於生活的意義只是其一呢?因為我們都聽說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開闊眼界與讀書一樣重要!有些東西從書本上學不到的,在旅途中會開闊視野,學到很多經驗。就像新聞中報道過,一個九零後單身奶爸,帶著四歲女兒,從廣東東莞出發騎行去拉薩,這個事情,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生活都有極大的意義!有時間有精力有想法我們一起加油吧!
讀書一定有意義,有重大的意義!
讀書有境界!讀了萬卷書,可是只是讀過了,沒有記憶!這是最悲哀的讀書,也是最沒有意義的讀書!
書讀了,也記憶可,甚至很多的都能背誦了,不錯了!這是無腦的讀書,也是應付式的讀書,反正我是讀書了,而且讀了很多!
讀書需要理解,理解了才是真正的讀書,才是讀書的意義所在!可是,理解了書能否達到運用呢?所謂學以致用,學了不能應用意義也是不大的,學了並且可以應用!讀書,理解書,並把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之中去,你才不枉讀書。
學以致用也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讀書,能夠在讀書的時候找到書的不合理,不足的地方,也就是帶來批判的觀念去讀書,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
書是死的,認識活的,把死書讀活了是高超。讀書如果把人讀死,我認為不如不讀書,你僅僅能充一下你的門面而已!
答:有!
1、知識與孩子一樣,再多也喜歡。
2、把知識轉化為智慧,讓智慧運用到生活,發揮超能量作用……
3、如果你使知識與勤勞相得益彰,那麼簡直極致完美。
個人覺得什麼事兒你都得理論結合實際,你只是單純的讀了萬卷書不能說對你一點兒幫助沒有,意義不大還有可能把自己讀成了書獃子。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而行萬里路又不如閱人無數。就好比一個人要做一件事情一樣,必須天時地利人和三者湊齊了,才能打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的確如此。經常聽到學生,朋友等一些人,質疑談書在生活中無用。我一時也難以用三言兩語釋疑。藉此機會多說兩句。
①腹有詩書氣自華,營養全面體自健。偏科,愛學文史,討厭數理或相反,就象不良飲食習慣。不愛讀書就象厭食。
氣質好能咋?那體健如牛又能咋??不言自明。那個都得好。
②生活,就是生命期中維持生命延緒和處於理想狀態的所有活動過程。飲食一一給肌體輸入營養素。運動一一讓骨,肌在運功中更強壯。學習,讀書是最快捷的途徑一一使我們在①飲食②運動③學習三方面更高效。會吃的人病較少,會運動的人體更健,愛學習的人腦較靈。
小到飲茶,小家電,起居,作息規律,一家人之間說話語氣及方式,夫妻子女之間認知分歧處理,子女教育與培養,,,心理沒譜咋行??譜從何來?多源於書!!
走出家門就是 社會 ,就是江湖,大千世界啊!想看到不想看到的,想遭遇不想萬遭遇的,安全不安全的,,,統統攤在你面前!有譜的人,能在迷茫中看準一條路,沒譜的人,象走入八掛陣,膽小的誠慌試恐摸呀摸轉而轉,,,粗魯的橫沖直闖多碰得頭破血流。咋辦?得有譜啊!得靜心讀書悟道啊!
讀書是頭腦的運動,頭腦的保健操,課外操。讀 社會 人文書,使人知古今,明事理。讀數理化書,使人懂邏輯,頭腦靈活。兩者皆讀(當然有偏重),愚以為就是健全的大腦了。
再忙,抽時間多讀些書,再累,打起精神多談些書,再煩,更應讀書尋譜。磨刀不誤砍柴工,談書給腦添翅膀。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第一,多讀書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書讀得越多,自然可以讓我通過書本快速獲取人類在 社會 實踐中所總結出的各類知識精華,從而讓自己愈加博學多才,在人生的舞台,才會有更多的選擇,為 社會 提供更大的貢獻,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贏得別人的尊重。
在現實當中人們對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才求賢若渴,以及家庭教育當中各位家長在子女身上不惜血本的投入,對望子成龍的痴迷和執著,甚至犯下拔苗助長的低級錯誤等行為,就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如果說時勢造英雄其中包含著一種 歷史 的偶然性,那麼有了頭懸梁,錐刺股般的讀書學習精神,最終的金榜題名,事業有成,那就完全是一種必然。而曾經喧囂一時的的讀書無用論,純粹是一種誤國誤民的愚蠢或是別有用心。
第二,讀書可以陶冶我們的性情,常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不單單是指讀書人文質彬彬的外在氣質,更是指一個人內在的修養、品格和節操。
讀書可以使人變得睿智,讀書可以使人變得遠望,讀書可以使人變得明理,讀書可以使人變得善良,讀書可以使人變得高尚,讀書可以教化佈道四方。
總之,多讀書,可以讓一個普通人變得和其他人不一樣。不僅僅是氣質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升華了境界和思想。
第三,在愛讀書、多讀書的同時,有一個前提不能忘,就是千萬不能走火入魔,讀死書,死讀書,否則最後的結果就是讀書死,書獃子,讓自己變成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笑話。
正確的讀書方法必須是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絕不能僅僅搞紙上談兵。必須勇於 社會 實踐,邊學邊干,邊干邊學,再干再學,再學再干,如此循環往復,才能在實戰中不斷增長才幹,最終修成正果。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其實有失偏頗,二者之間沒有誰先誰後,孰輕孰重,二者必須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關系。至於後面提到的閱人無數,名師指路。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讀書與實踐原則。
最後送給大家高爾基的一句名言:「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讓我們在浩瀚的書海中盡情的汲取營養吧,當然最後一句話是我加上的。
我的答案是有意義,但是意義不大。
古語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如不如閱人無數。」就已經很明白的說出了讀書破萬卷,對一個人來說,沒什麼大用。
1,有意義的是知識,不是書
書最初的作用就是傳道解惑,傳遞知識。到了現在已經變成了什麼改變命運,什麼讀懂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呵呵了,改變命運的是學校的「課本」,是專業書籍,這些專門傳遞知識的書,不是某個名人的名著,更不是某個人的成功學、小說,詩集、人生探討……
咱們中國人骨子裡,總覺得一個人成功,是因為他作對了什麼,因此他說我讀了某本書,讓我了解了什麼道理,所以我成功了。然後這本書就成為了武俠小說中的絕世秘籍。很多人深入研究、學習……然後這些人依然沒有成功。因為所有人都忽略了,成功者的學識、閱歷和經驗。
2,可笑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總有些人打著讀書多的人,氣質好、文質彬彬什麼的。呵呵,古時候的窮書生,連褲子都沒有不露腚的,窩頭都吃不上,只能吹自己有氣質了,靠著氣質去混青樓,玩花魁。
都2020年了,別拿氣質忽悠人了,氣質的好壞和讀書多少沒多大關系,靠的是培養,是接觸的環境,而不是多讀書。孟子都說過「居移氣,養移體」;傅玄也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氣質、修養的好壞,不是從書本來的,是從環境、是接觸的人,來的。
按照他們的理論,孔乙己的氣質怎麼不好?秦檜都中過進士的人怎麼還叛國了?某些國外留學生……
3,惡心的雞湯和道理
還有些人說什麼讀書凈化心靈,領悟人生道理。拜託,別這么惡心好嗎?想凈化心裡,去當義工,去山區支教,沒那麼多時間的話,可以幫幫周圍的人。實際行動保證比讀一本書強萬倍?道理就更可笑了,從小到大,每個人接觸的道理少了嗎?還用得著去多讀書?這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嗎?
4,去了解某個人讀書
這是更扯淡的,什麼想深入了解某位名人,你要去多讀他的書,你就會了解他的偉大之處。這話聽起來真惡心,我想吃雞蛋,還非得去了解那隻生蛋的母雞,了解母雞的心裡活動,情緒變化,母雞的愛恨情仇嗎?還非得買一本《母雞下蛋後的護理》來研究嗎?
如果我突然對某個人感興趣,想了解他,我上網一查,不比書中了解的更多?更全面嗎?
小結我們上學讀書,讀的、學習的是書本中的知識,而不是書,書只是個載體。
對生活有意義的是知識,而不是書。特別是到了現代,傳遞知識的方式多種多樣,何必非得拘泥於書呢?
到了現代讀書更類似於消遣,消遣的過程中,能學懂什麼,領悟什麼,那是最好不過的,但是非得給讀書打上一個有意義,一個目標,那不是扯淡嗎?這和想靠著吃白米飯,能吃成長生不老有區別嗎?多半是書賣不出去的作家,用來給自己打廣告的。
與其苦讀書中道理,不如走出去多干點有意義的事。
我認為,讀書,是心靈的旅行。
經常有人問我,這段時間去什麼地方 旅遊 了,然後喋喋不休的敘說自己到過什麼地方,並轉發幾張照片給我,我也總是虛以應付。
雖然我也認為出去走走很好,但沒有出去機會的時候,還是讀幾本書,因為讀書也是一種旅行。
讀書是現代 社會 有厚度的人所共認的一種樂趣。這里的書是指有一定格調的書,不是網路上的流行小說或一些刺激眼球毫無內涵的橋段。
林語堂先生說,凡是沒有讀書癖好的人,就時間和空間而言,簡直就等於幽禁在周遭的環境里邊,他的一生完全處於日常例行公事的圈禁中。
他只有和少數幾個朋友或熟人接觸談天的機會,只能看見眼前的景物,卻沒有逃出這所牢獄的法子。
讀書人就不一樣了,當拿起一本書時,便立刻走進另一個世界。假如是一本好書,他便得到了一個和一位最善談者接觸的機會。
這位善談者引領他走進另外一個世界,或另外一個時代,或向他傾訴胸中的不平,或和他討論一個他從來不知道的生活問題。
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和怎樣的一種人。
晚上,家人都睡了,就著台燈,捧本書在枕邊,一邊聽風撲打玻璃窗,有什麼比這更富有情趣?
躺著或趴著,什麼也不想,讓時間一小時一小時流淌。你不用邁步,就在一個又一個地方漫遊,而那些地方歷歷如在眼前。
你的思想和小說纏繞在一起,不是對一些奇遇遐想,就是對故事的發展變化痴迷。他到那個洞里得到了什麼寶貝,他身上的寒毒有沒有爆發?在他們的衣裳里,彷彿是你的心臟在跳動。
讀一段文字,感覺作者寫這些文字時的心情,或舒暢,或傲慢,或神傷,或陶醉,或者是一種寂寞的排遣,和作者一起呼吸,一起歡樂或沉淪,一起走向沙漠,一起走向海洋。
一個人在每天二十四小時中,能有兩個小時的功夫撇開一切俗世煩惱,靜下心來,找一個角落,捧起一本心儀的書,走向另一個世界去游覽一番,這種幸福自然是被無形牢獄所拘囚的人們所羨慕的。
這種環境的變更,在心理的效果上,其實等於出門旅行。
有的呀!
我覺得讀書有五個好處:靜心、匯意、融情、增知、寫生!
靜心:
當你覺得生活煩躁難安時,不妨試著去讀書,書中風雲逍遙,書中月明風清。
一個人在生活中,總不能避免煩躁,意外從來不分時候,有時候還會在你特別焦慮的時候到來。這個時候你去讀書,讀一些故事情節特別舒爽的書,比如虐文,比如爽文,這樣可以轉移你的注意力,慢慢的,心也就平靜下來了。
匯意:
心意這種東西,總是難以琢磨,尤其是自己的心思。
有時候覺得明朗,有時候又會很晦澀。會覺得自己都讀不懂自己,自嘲、自卑甚至可能自閉。那麼這時候你也可以讀書,讀舒緩的故事,讀情意綿綿的詩詞!
文字從來沒有好壞之分,造成不同的,不過是寫字的人和讀書的人。前者會出現錯誤,後者看到錯誤!看到錯誤的人會以偏概全,覺得文字不過如此,就像看到水塘就會覺得大海也不過如此。
人的心思很難猜,可是不是不可以猜,看的多了,做的對比多了,也就慢慢明白一些了!
融情:
看一本書,你會不自覺地把自己代入,尤其是你想,如果我是這個角色要怎麼辦。
這其實就是把自己的 情感 與文字融在一起,它會帶給你一種全新的體驗,像你從來喜歡藍天白雲,卻不知道真正與之融合在一起是什麼感覺。
靜下心來感受文字傳遞給你的感情,心情會變得很美麗
增知:
這個就很簡單啦,就是增長知識嘛!
不論你看什麼書,看多少,你都是在接觸新的知識,你總會有所收獲,只不過有的時候收獲微乎其微,你沒有辦法感覺到而已!
寫生:
就是用文字來描摹生命,每一個文字就像人的每一個細胞,一本書就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它會哭會笑,會悲會痛,有血有肉!
讀書是有益的,萬卷書說來很多,實際讀起來,也就那樣,不是很難的!關鍵是,讀書的感覺真的很好,就像……在你最難受的時候一切苦難都化作煙雲消散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