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馴鹿生活在什麼地方是在南極洲非洲熱帶草原寒帶針葉林地區亞馬遜平原
寒帶針葉林
馴鹿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在中國馴鹿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
『貳』 哪些動物生活在北極
生活在北極的動物有:北美馴鹿、麝牛、北極兔、北極狐、北極狼、角鯨、白鯨等。
一、北美馴鹿
北美馴鹿產於北極地區,體格矮而粗壯,善於游泳,有些生物學家把北美馴鹿分成兩種:一種叫北方馴鹿,棲息在北方的凍土地帶和針葉樹林地帶;另一種叫森林馴鹿,棲息在加拿大的森林之中。野生北美馴鹿的數量逐年減少,已處瀕危狀態。總是成群結隊,每年夏季和冬季都要遷移。
二、北極兔
北極兔,是兔科、兔屬的哺乳動物。北極兔體型巨大,頭比一般的兔子大且長,耳朵較小,腿長,四肢非常有力靈活,夏季身體背面淺灰色,冬季身體背面白色。
北極兔屬於群居動物,鼻子、耳朵靈敏,不羞怯膽小,易於馴服,主要以苔蘚、植物、樹根等食物為食,偶爾也會吃肉,一年生育一次,每窩能產2-5隻幼崽,棲息於北美北部寒冷的地區,分布於加拿大、格陵蘭島。
三、北極狐
北極狐:體長50-60厘米,尾長20-25厘米,體重2.5-4千克。顏面窄,嘴尖,耳圓,尾毛蓬鬆,尖端白色。冬季全身體毛為白色,僅鼻尖為黑色;夏季體毛為灰黑色,腹面顏色較淺。具有很密的絨毛和較少的針毛,可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足底毛特別厚。
單獨或結群活動。食物主要為旅鼠,也吃魚、鳥、鳥蛋、貝類、北極兔和漿果等。為珍貴毛皮獸,已人工繁殖,稱藍狐、白狐等,突變品種如影狐、北極珍珠狐、北極藍寶石狐、北極白金狐和白色北極狐等,統稱為彩色北極狐。
北極狐分布於北極地區,活動於整個北極范圍,其中包括:俄羅斯,加拿大,阿拉斯加,格陵蘭和斯瓦爾巴群島的外緣,以及亞北極和高山地區,如冰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大陸。
四、北極狼
北極狼,又稱白狼,是犬科的哺乳動物,也是灰狼的亞種,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員。狼具有很好的耐力,適合長途遷移。
它們的胸部狹窄,背部與腿強健有力,使它們具備很有效率的機動能力。它們能以約10公里的時速走十幾公里,追逐獵物時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時65公里,沖刺時每一步的距離可以長達5米。這是一個冰河時期的倖存者,在晚更新世大約30萬年前起源。
五、白鯨
白鯨,一角鯨科白鯨屬的一種動物。額頭向外隆起突出且圓滑,嘴喙很短,唇線寬闊。身體顏色非常淡,為獨特的白色。白鯨與其他鯨類相比,惟一明顯不同的是:當夏季皮膚呈淡黃色的色調時,可以蛻換。
游動時通常比較緩慢,在海浪和浮冰中難以辨識。白鯨喜歡生活在海面或貼近海面的地方;潛水能力相當強,對於北極的浮冰環境有很好的適應力。
『叄』 聖誕老人的馴鹿真的會跑到北極圈嗎
馴鹿(Rangifer tarans),又名角鹿,屬於偶蹄目,鹿科,空齒鹿亞科。它們有著常見的鹿科動物的健美體形,是鹿科中體型較大的成員,其體長1~1.25米,肩高1~1.2米,體重100~150千克。馴鹿腦袋長而直,嘴唇發達,眼睛較大。無論是雄鹿還是雌鹿,它們的腦袋上都長有向前彎曲分叉的角,而其他鹿科動物都是只有雄性的腦袋才上長角的。馴鹿脖子較短,身體健壯,尾巴很短,它們的四肢修長,蹄子很大,適於在雪地和崎嶇不平道路上行走。馴鹿的身上長有厚毛,其背部呈棕色,腹面、四肢內側和尾巴下部呈白色。當夏天到來時,馴鹿會開始脫毛,當秋天到來時,它們則開始長出過冬的厚毛。馴鹿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加拿大、阿拉斯加、俄羅斯北部、挪威、瑞典、芬蘭、格陵蘭島等地。在中國也有少量的馴鹿,它們生活在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與鄂溫克族生活在一起。
就這樣,馴鹿每年都會跋涉7000千米,往返於北極之間,這個距離相當於從阿拉斯加到墨西哥。馴鹿的旅途中充滿了艱險,它們不但要面對凶惡的狼群,還要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不過它們總能抵達目的地,完成地球上距離最長的陸地遷徙。
『肆』 馴鹿對應的氣候特徵
馴鹿大多生活在氣候寒冷的森林地區,那裡經常下雪,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又叫副極地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北部,緯度大約為北緯50°以北至55°或65°左右的地區。由於空氣中水汽含量不多,蒸發又弱,所以仍屬於濕潤氣候。降水集中於夏季是因為夏季溫度較高,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多,有氣旋雨和對流雨;冬季溫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陸反氣旋控制,所以冬季降水少。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的森林資源豐富,常林業發達。
冬季漫長嚴寒,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夏季短促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於蒸發弱,相對濕度較高。氣溫年較差大。這是因為本區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且緯度高,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又有積雪覆蓋,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受不到海洋氣團的調節。它東西延伸成寬廣的帶狀,因緯度較高,故冬季漫長而嚴寒;暖季短促,氣溫年較差特別大。降水稀少,集中於夏季,但氣溫低,蒸發弱,相對濕度卻很高。自然植被為針葉林。
由於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並為極地大陸氣團產生的源地,冬季常受北極氣團侵入,暖季有時受熱帶大陸氣團伸入。亞寒帶針葉林生長於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帶,如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北緯50°以北至55°或65°左右的地區。
『伍』 馴鹿是鹿科動物,它一般生活在
馴鹿
鹿科馴鹿屬的唯一種。又名角鹿。下分 9 個亞種。
體型中等,體長100~125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都具角;角干向前彎曲,各枝有分杈,雄鹿3月脫角,雌鹿稍晚,約在4月中、下旬;馴鹿頭長而直,耳較短似馬耳,額凹;頸長,肩稍隆起,背腰平直;尾短;主蹄大而闊,中央裂線很深,懸蹄大,行走時能觸及地面,因此適於在雪地和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行走;體背毛色夏季為灰棕、栗棕色,腹面和尾下部、四肢內側白色,冬毛稍淡、灰褐或灰棕,5月開始脫毛,9月長冬毛。分布於歐亞大陸、北美、西伯利亞南部。中國亞種分布在大興安嶺西北坡,目前僅在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左旗尚有少量飼養。
棲於寒帶、亞寒帶森林和凍土地帶。在中國主要生活在以針葉林、針闊混交林為主的寒溫地帶。多群棲,由於食物缺乏,常遠距離遷徙。以苔蘚、地衣等低等植物為食,隨著季節變化也吃樹木的枝條和嫩芽、蘑菇、嫩青草、樹葉等。9月中旬至10月交配,妊娠期7~8個月,每胎產1仔,偶見2仔,哺乳期約5~6個月。雌性幼獸18個月性成熟,雄性稍晚,需30個月左右。
馴鹿為珍貴動物,茸、肉、皮、乳均可利用。中國黑龍江省的鄂溫克族用它作交通運輸工具。
馴鹿的中文名字有點名不副實,因為馴鹿實際上並不是人工馴養出來的。英文 Caribou是指分布於北美的野生馴鹿,而把分布在北歐,經過拉普人管理和馴養的馴鹿叫做Reindeer。馴鹿的個頭比較大,雌鹿的體重可達 150多公斤,雄性稍小,為90公斤左右。雄雌都生有一對樹枝狀的犄角,幅寬可達1.8米,且每年更換一次,舊的剛剛脫落,新的就開始生長。
就歷史而言,鹿類與人類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大約在 200多萬年以前,地質上稱之為更新世後期,分布在歐亞大陸上的馴鹿曾是人類主要的食物之一。那時的人類主要依靠捕食馴鹿吸取營養,維持了大約有幾千年。所以,我們的祖先總是把鹿視為聖潔,賦予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傳說。西方也是如此,他們讓鹿給聖誕老人拉車,給孩子們送禮物。
馴鹿最驚人的舉動,就是每年一次長達數百千米的大遷移。春天一到,它們便離開自己越冬的亞北極地區的森林和草原,沿著幾百年不變的路線往北進發。而且總是由雌鹿打頭,雄鹿緊隨其後,秩序井然,長驅直入,邊走邊吃,日夜兼程,沿途脫掉厚厚的冬裝,而生出新的薄薄的夏衣,脫下的絨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路標。就這樣年復一年,不知道已經走了多少個世紀。它們總是勻速前進,只有遇到狼群的驚擾或獵人的追趕,才會來一陣猛跑,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揚起滿天的塵土,打破草原的寧靜,在本來沉寂無聲的北極大地上展開一場生命的角逐。
幼小的馴鹿生長速度之快是任何動物也無法比擬的,母鹿在冬季受孕,在春季的遷移途中產仔。幼仔產下兩三天即可跟著母鹿一起趕路,一個星期之後,它們就能像父母一樣跑得飛快,時速可達每小時48公里。
『陸』 ( 單選題 )斑馬、獼猴、馴鹿生活的自然帶分別是( )。
【答案】A。三月解析:斑馬分布於熱帶草原,獼猴分布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馴鹿分布於寒帶苔原。
『柒』 馴鹿是鹿科動物它一般生活在哪裡
馴鹿是環北極分布動物,廣泛分布在歐亞和北美大陸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此外人工引進南喬治亞島上,也生存得很好。據考證,我國的馴鹿與貝加爾湖東北部尼布楚河上游溫多苔原高地的馴鹿有淵源關系(馬逸清,1992)。目前,馴鹿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
生境與習性
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中,處於半野生狀態。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問荊、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葉。鄂溫克獵民照顧馴鹿很粗放,過著「逐石蕊而居」的游牧生活,不定期的遷居,主要活動在大興安嶺北部的激流河、阿穆爾河、呼瑪河、阿巴河一帶。定期飼以食鹽,夏季建欄熏蚊,在馴鹿產仔期間,幫助母鹿照顧幼仔,驅趕狼、熊等天敵。其餘時間,馴鹿皆自由在林中採食活動,不予看管。每年9月中至10月為交配季節,爭雌斗爭激烈,性周期13-22天。受胎率較高,妊娠期225-240天,4-5月份產仔。每產1仔,偶有2仔者。哺乳期 165-180天。雌鹿1.5歲性成熟,個別發育好的個體當年即能參加繁殖,一直到14歲,繁殖能力很強,雄鹿性成熟較晚。馴鹿壽命可達20年。種群現狀我國馴鹿都是半家養的種群。由於長期近親繁殖,遺傳衰退嚴重,加之疾病、天敵為害,生死數量大致相抵。
『捌』 鹿大多數生活在哪裡
鹿分布於歐亞、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緯40°以北地區和非洲西南部。
鹿科中的代表物種分布范圍:
1、梅花鹿
別名:花鹿、鹿、哈,班龍(古稱)。
分布:為亞洲東部特產種類。國內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目前野生較少,大部分為家養。國外分布於俄羅斯東部、日本、朝鮮等地。
2、馬鹿
別名:赤鹿、八叉鹿、黃臀赤鹿、白臀鹿、紅鹿。
分布:分布較廣。國內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呼和浩特、寧夏賀蘭山、青海、甘肅等地。國外分布於歐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的俄羅斯東部、蒙古、朝鮮、韓國等。
3、歐亞駝鹿
別名:麇、罕達犴、堪達罕。
分布:為環北極型動物,廣泛分布於歐亞和北美大陸的北部。我國為歐亞駝鹿分布區的南緣,歷史上分布較廣,數量亦較多。現主要分布於東北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北部和烏蘇里江流域,以及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區。
(8)斑馬獼猴馴鹿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國家對瀕危物種——坡鹿的保護:
2014年06月19日,清晨,從文昌坡鹿保護站回遷到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40頭坡鹿,撒著歡地在草場奔跑或悠閑地覓食。經過一個月時間的隔離監測,40頭回遷的坡鹿已較好地適應了回遷地生存環境。
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現存坡鹿的唯一種源基地,1996年,基於坡鹿保護原則,從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選17頭壯年坡鹿,遷移到文昌市昌灑鎮沿海灘塗適宜生境進行保護。
截至2013年底文昌坡鹿保護站的坡鹿已發展到122頭,已超出了該站海南坡鹿的容納量(80—100頭)。現在該站坡鹿食物明顯不足,生境質量也每況愈下,雖然該站每年都種植一些牧草補充,但仍難消除坡鹿日益增長所帶來的食物不足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多次向外地遷出個體進行保護管理等原因,該保護區坡鹿種群數量一度明顯降低,種群恢復較為緩慢,回遷部分個體將有利於種群復壯。近三年來,該保護區在組織管理、基礎建設和生境改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容納、保護和管理更多坡鹿個體。
『玖』 馴鹿分布在哪裡
馴鹿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在中國馴鹿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中國鄂溫克族使用馴鹿作為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