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土豆是生活在哪裡

土豆是生活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0-21 16:02:58

⑴ 馬鈴薯的原產地在哪裡

野生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帶,被當地印第安人培育。16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將其帶到歐洲,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牙人,從南美搜集煙草等植物種子,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馬鈴薯的生長,比其他穀物產量高且易於管理,

1650年馬鈴薯已經成為愛爾蘭的主要糧食作物,並在歐洲開始普及,1719年由愛爾蘭移民帶回美國,開始在美國種植。

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

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傳播到中國,由於馬鈴薯非常適合在原來糧食產量極低,

只能生長莜麥的高寒地區生長,很快在內蒙、河北、山西、陝西北部普及,馬鈴薯和玉米、番薯等從美洲傳入的高產作物成為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對維持中國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1)土豆是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馬鈴薯的生長周期

1、休眠期:馬鈴薯收獲以後放到適宜發芽的環境中而長時間不能發芽屬於生理性自然休眠,塊莖休眠始於匍匐莖尖端停止極性生長和塊莖開始膨大的時刻,時間長短關繫到塊莖的貯藏性,關繫到播種後能否及時出苗,因而關繫到產量的高低。

2、發芽期:馬鈴薯從芽萌生至出苗是發芽期,進行主莖第一段的生長,發芽期生長的中心在芽的伸長、發根和形成匍匐莖,營養和水分主要靠種薯,按莖葉和根的順序供給,生長的速度和好壞受制於種薯和發芽需要的環境條件。

3、幼苗期:馬鈴薯從出苗到第六葉或第八葉展平,即完成1個葉序的生長,稱為「團棵」,「團棵」是主莖第二段生長,為馬鈴薯的幼苗期。幼苗期經過的時間較短,不論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個月。

4、發棵期:馬鈴薯從團棵到第十二或第十六葉展開為馬鈴薯的發棵期,此時主莖開始急劇拔高,主莖葉已全部建成並有分枝及分枝葉的擴展。根系繼續擴大,塊莖膨大到鴿蛋大小,發棵期有個生長中心轉折階段。

5、結薯期:馬鈴薯發棵期完成後便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期,此期莖葉生長日益減少,基部葉片開始轉黃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機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隨之加快膨大,尤在開花期後10天膨大最快。結薯期的長短受制於氣候條件、病害和品種熟性等,一般為30~50天。

⑵ 土豆適合生活在什麼地方

土豆適合生活在氣候冷涼、光照強度大、土壤排水通氣良好的地方。

土豆性喜冷涼,不耐高溫,生育期間以日平均氣溫17℃~21℃為適宜。光照強度大,葉片光和作用強度高,塊莖形成早,塊莖產量和澱粉含量均較高。

土豆植株對土壤要求十分嚴格,以表土層深厚,結構疏鬆,排水通氣良好和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最為適宜,特別是孔隙度大,通氣度良好的土壤,更能滿足根系發育和塊莖增長對氧氣的需要。

(2)土豆是生活在哪裡擴展閱讀:

馬鈴薯(土豆)的習性:

1、馬鈴薯生長期

馬鈴薯是輪作制中的肥茬,宜成為其他農作物的前茬。馬鈴薯的全部生長期為60天~120天,其生育期較短,種植能力較大,不受地質因素的影響,只有保證馬鈴薯的種植時間就能進行播種。同時馬鈴薯也是補救農作物的最佳糧食之一。

2、馬鈴薯適應性

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只要土壤成分在PH4.8-7.1就可,在種植過程中要挑選使用肥沃的沙質作為馬鈴薯生長的土壤,從而提高馬鈴薯的產量與質量。

同時在種植過程中,還要保證適當的空氣溫度,補充足夠的陽光日照,從而增加馬鈴薯的抵抗力,促進我國農業技術快速發展。

⑶ 中國土豆產地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

土豆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
營養成分
土豆一般新鮮土豆中所含成分:澱粉9~20%,蛋白質1.5~2.3%,脂肪0.1~1.1%,粗纖維0.6~0.8%。100g馬鈴薯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熱量66~113J,鈣11~60mg,磷15~68mg,鐵0.4mg~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黃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
土豆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促進胃腸蠕動,疏通腸道。

⑷ 土豆的主產區在哪裡

土豆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
營養成分
土豆一般新鮮土豆中所含成分:澱粉9~20%,蛋白質1.5~2.3%,脂肪0.1~1.1%,粗纖維0.6~0.8%。100g馬鈴薯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熱量66~113J,鈣11~60mg,磷15~68mg,鐵0.4mg~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黃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

⑸ 土豆,海帶,冬瓜它們的生活環境是什麼

土豆生長在土裡,喜歡濕潤肥沃的地方。海帶生長在深海里,冬瓜喜歡陽光土壤肥沃濕度正好的地方

⑹ 土豆的原產地是哪裡

土豆,原產地在拉丁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地區。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馬鈴薯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最多的國家。

⑺ 土豆生活的地方是哪兒

1、作家土豆
天蠶土豆,原名李虎,1989年出生,四川德陽人
2、蔬菜土豆
土豆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土豆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是世界馬土豆總產最多的國家。
土豆性喜冷涼,是喜歡低溫的作物。其地下土豆塊形成和生長需要疏鬆透氣、涼爽濕潤的土壤環境。土豆對溫度的要求:塊莖生長的適溫是16℃~18℃,當地溫高於2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5℃~25℃,超過39℃停止生長。

⑻ 土豆源於哪裡

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又稱馬鈴薯、洋芋、山葯蛋、土豆(香港、廣州人的慣稱)等。塊莖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糧食、蔬菜兼用作物。

有的學者認為土豆共有 7個栽培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及其附近沿海一帶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最重要的土豆栽培種是四倍體種。四倍體栽培種土豆向世界各地傳播,最初是於 1570年從南美的哥倫比亞將短日照類型引入歐洲的西班牙,經人工選擇,成為長日照類型;後又傳播到亞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亞等地。土豆產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現已遍布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甚至在冬季或涼爽季節也可栽培並獲得較高產量。

土豆的產地及生產

[編輯本段]

世界土豆主要生產國有前蘇聯、波蘭、中國、美國。中國土豆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其中以西南山區的播種面積最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

甘肅定西盛產土豆,當地人多稱「洋芋」,是當地的主食之一。2006年4月上旬甘肅定西當地政府向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委員會提出申請,命名該縣為「中國馬鈴薯之鄉」。4月6日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副主任兼中國特產報社社長劉真、中國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翔等一行5人來定西縣實地考察論證後,報請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審定,同意命名定西為「中國馬鈴薯之鄉」。山東滕州素有「魯南糧倉」之稱,農作物有323個品種,動物有145個品種。被國家和山東省列為商品糧基地、優質蔬菜基地,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青山羊基地。 黑龍江省則是全國最大的土豆種植基地。 普通栽培種土豆由塊莖繁殖生長 , 形態因品種而異。株高約 50~80 厘米。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塊莖圓、卵圓或長圓形。薯皮的顏色為白、黃、粉紅、紅或紫色;薯肉為白、淡黃或黃色。由種子長成的植株形成細長的主根和分枝的側根;而由塊莖繁殖的植株則無主根,只形成須根系。初生葉為單葉 ,全緣 。隨植株的生長,逐漸形成羽狀復葉。聚傘花序頂生,有白、淡藍、紫和淡紅等色。漿果。 世界各地馬鈴 薯 的栽培技術因地 理氣候條件不同而異。主要利用塊莖進行無性繁殖。為避免切刀傳染病毒 (紡錘塊莖、X和S花葉病毒)和環腐病,應選用直徑為 3~3.5厘米的健康種薯進行整薯播種。土豆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瘡痂病、早疫病。細菌病有環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有花葉病、卷葉病、類病毒病以及支原體病害等。蟲害有塊莖蛾、線蟲、地老虎和蠐螬等。大部分栽培品種是通過雜交育種選育成的。鑒於普通栽培種土豆品種資源的貧乏,近年來尤其重視綜合土豆的近緣栽培種,包括普通栽培種及二倍體栽培種的染色體組,以利於選育高產、高抗和高澱粉、高蛋白質含量的新品種。

選育途徑主要有:①利用產生 2n配子的二倍體雜種與普通栽培種雜交。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種與普通栽培種雜交。 土豆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一般新鮮薯中所含成分:澱粉9~20%,蛋白質1.5~2.3%,脂肪0.1~1.1%,粗纖維0.6~0.8%。100g土豆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熱量66~113J,鈣11~60mg,磷15~68mg,鐵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黃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除此而外,土豆塊莖還含有禾穀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卜素和抗壞血酸。從營養角度來看,它比大米、麵粉具有更多的優點,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熱能,可稱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土豆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維持生命和健康。因為土豆的營養成分非常全面,營養結構也較合理,只是蛋白質、鈣和維生素A的量稍低;而這正好用全脂牛奶來補充。土豆塊莖水分多、脂肪少、單位體積的熱量相當低,所含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10倍,B族維生素是蘋果的4倍,各種礦物質是蘋果的幾倍至幾十倍不等,食用後有很好的飽腹感。土豆鮮薯可供燒煮作糧食或蔬菜。但鮮薯塊莖體積大,含水量高,運輸和長期貯藏有困難。為此,世界各國十分注意生產馬鈴 薯的加工食品 ,如法 式凍炸條、炸片、速溶全粉、澱粉以及花樣繁多的糕點 、蛋卷等,為數達 100多種。土豆的鮮莖葉通過青貯,可作飼料,但其中含龍葵鹼,須防止引起牲畜中毒。中國一些地區利用土豆莖葉做綠肥,其肥效與紫雲英相似。

馬鈴薯,又名洋芋、土豆、 山葯蛋,是世界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僅次於稻、麥和玉米。在我國馬鈴薯的種植面積近年約4500萬畝,居世界第一位。馬鈴薯在全國各省(市)均有栽培,尤其在北方冷涼地區和西南山區種植更廣泛。四川是馬鈴薯栽培面積最大的省份,面積由20世紀50年代的200萬畝發展到現在的450萬畝(含春、秋兩季,不包括重慶市),其大面積畝產一般在1000公斤左右。馬鈴薯營養全面,價值高,耐貯且貯存時間長,是農村人民改善食品結構,居民進行保健的好食品。近年來隨著馬鈴薯加工業的發展和農業種植業結構的調整,馬鈴薯間套、秋冬作和復種面積不斷擴大,馬鈴薯業已成為四川省日益重要的糧、菜、飼料和加工原料等重要的作物。

⑼ 土豆源於哪個國家

原產於北美安第斯山一帶,16世紀由西班牙人引進歐洲,很快便成為整個歐洲最普遍的糧食。學名Solanum tuberosum,通稱為potato(像馬鈴一樣的東西),清乾隆年間已有吃「洋薯」的記載,北方人因為它長在泥土下,稱它為「土豆」(南方人的土豆是指「花生」),南方人則稱它為洋薯、土豆、馬鈴薯。

土豆,學名馬鈴薯,祖籍是南美洲的秘魯和玻利維亞等地。大概在公元1570福時,我的祖先隨西班牙人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後來又輾轉進入義大利和歐洲各地。根據有關資料推測,我的祖先可能於17世紀初(明末)跟隨歐、美傳教士進入了中國,算得上是個泊來品,所以這里有些地方稱我為洋芋、荷蘭薯等。

我的家族從祖籍遷徙到世界各地只有400年左右的歷史,與谷類那幫糧食作物相比,我算是一種很年輕的作物了。但是,我絕對是一個後起之秀:我的單位面積產量高,塊莖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品種類型多,既適合紮根於多種生態地區,抗旱本領又大,關鍵時刻還能當作救災物資,所以很快就成了世界上僅次於稻、麥、玉米的四大金剛糧食作物之一。在歐、美國家,我在人類日常生活中的消耗量與麵包相當,因而我又被稱為第二麵包作物。歐洲國家平均每人每年消耗我類約80千克,有的國家在100千克以上,可見我在歐、美國家餐桌上佔有的重要地位

⑽ 土豆長在哪裡

土豆,又叫馬鈴薯,在我國各地都能種植,尤其以東北土豆最好,最盛產土豆的是黑龍江克山縣:個大、面,是優質土豆
土豆,是地下塊莖

閱讀全文

與土豆是生活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6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