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原始農耕生活距今多少年了

原始農耕生活距今多少年了

發布時間:2022-10-21 21:24:50

❶ 農耕時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

從距今10000~8000年間至今。

距今10000~8000年間,中國早期農業已形成了以栗為代表的北方旱作農業和以水稻為代表的南方水田農業兩大系統,以及與手工業、家畜飼養業相結合的南稻北栗格局。

北方的原始農耕以旱地農業為特色,這與黃河流域的自然條件有密切關系。春秋冬三季乾旱寒冷,夏季高溫多雨。所以選擇對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幼苗期能抗旱的栗。南方的原始農耕以稻作農業為特色。長江中下游地區雨多濕潤,所以選擇了喜水作物水稻作為主要農作物。

(1)原始農耕生活距今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農業最早是在中原地區興起來的。中原農耕文化包含了眾多特色耕作技術、科學發明。裴李崗文化有關遺存中出土了不少農業生產工具,為早期農耕文化的發達提供了實物證據,尤其是琢磨精製的石磨盤棒,成為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

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獲,開創了農業時代。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推進了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

戰國時期,由河南人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極大地改善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隨著民族的融合特別是中原人的南遷,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理念傳播到南方,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均與河南密切相關。

❷ 人類從原始社會到農耕社會用了多少年

人類從原始社會到農耕社會用了近1萬年。

人類在原始社會解決了安全問題。又經過近1萬年的時間,人類學會了游牧和農耕,最終依賴穩定的自然環境,全面進入農業社會,人類又解決了吃飯這個最大的問題。在解決了安全、吃飯這兩個最大的問題後,人類整體的自由度同步得到增加。人類開始向著提高生活品質的方向努力。



原始社會的階段:

原始社會的社會組織經歷了原始群和氏族公社兩個發展階段。氏族是原始社會的人們以血緣關系聯結起來為特徵的共同生產和生活的基本經濟單位。氏族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兩個階段。前者表現為,婦女是氏族的主體,氏族成員的世系按母系計算,財產由母系血緣親屬繼承。

後者表現為,世系按父系計算,財產按父系繼承,氏族領導權落在男子手中。原始社會沒有剝削,沒有階級,因而也就沒有國家,一切重大問題都由全體成員參加的氏族會議作出決定。

❸ 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怎樣生活的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著定居生活。他們會挖掘水井,飼養家畜,會製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還製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河姆渡遺址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我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原始的農耕,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動展現了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的圖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製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

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了大量稻桿,稻穀,稻桿出土時竟然還是黃綠色的,稻穀外形完好。據統計,出土的稻穀,其數量之大,世界罕見。

時代背景:

新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見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

❹ 農耕出現在哪幾個時代

從距今10000~8000年間至今。

距今10000~8000年間,中國早期農業已形成了以栗為代表的北方旱作農業和以水稻為代表的南方水田農業兩大系統,以及與手工業、家畜飼養業相結合的南稻北栗格局。

北方的原始農耕以旱地農業為特色,這與黃河流域的自然條件有密切關系。春秋冬三季乾旱寒冷,夏季高溫多雨。所以選擇對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幼苗期能抗旱的栗。南方的原始農耕以稻作農業為特色。長江中下游地區雨多濕潤,所以選擇了喜水作物水稻作為主要農作物。

(4)原始農耕生活距今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農業最早是在中原地區興起來的。中原農耕文化包含了眾多特色耕作技術、科學發明。裴李崗文化有關遺存中出土了不少農業生產工具,為早期農耕文化的發達提供了實物證據,尤其是琢磨精製的石磨盤棒,成為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

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獲,開創了農業時代。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推進了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

戰國時期,由河南人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極大地改善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隨著民族的融合特別是中原人的南遷,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理念傳播到南方,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均與河南密切相關。

❺ 華夏農耕文明已經存在了八千年了嗎有何依據

我們習慣說華夏文明五千年,這其實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因為約定俗成,所以很少有人想到去改變,也許一千年以後,仍然有人說“華夏文明五千年”,這就是習慣的力量。但是在1983年到1994年這十二年時間里,有十一國專家參與的七次發掘,卻證明了華夏第一村在內蒙古,華夏農耕文明其實已經存在了八千年。

華夏文明八千年,這可不僅僅是咱們自己說的,而是十一國專家通過碳十四測定的結果:該遺址存續時間在七千四百年到八千二百年之間,考慮到它在廢棄之前可能已經存在了幾百上千年,可以認為八千年只是一個保守的估計。


在發掘中,不斷出土的包括玉玦在內的玉飾、蚌飾,都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具備了相當高的審美水平,其玉玦的精美程度,已經超出了人們想像。

除了玉、蚌飾品,當時人們日常使用的壇壇罐罐乃至缽、碗、杯、盅等陶器上面,已經有了短斜線交叉紋、折線紋、人字紋、之字紋、網格紋等十幾種紋飾,可見人們當時已經要求具備了“美食美器”的觀念。

如果物質生活資料不是極大豐富,餓著肚子的人在制陶的時候,是沒有心情刻上精美的花紋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前提是吃飽了肚子,否則他不會採菊而是要挖野菜,餓得兩眼昏花,也根本看不見什麼南山,只有亂冒的金星,或者是看誰都像大餅。

更重要的一點,是當時已經有了音樂:華夏第一村出土的骨笛,居然能吹出七個音階,正好符合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的“七音之律”。

藝術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可以說藝術是更高層的文化,有了藝術,才可以稱得上文明。由此可見,華夏第一村已經可以稱為文明,或者已經具備了文明所必備的條件,起碼能算文明的萌芽與雛形。

恩格斯說:“文明時代是學會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時期。”華夏第一村已經有了手工業,也有了音樂藝術,那麼它可不可以算作華夏農耕文明的濫觴呢?

請讀者諸君閉目遐想:在遙遠的八千年前,華夏大地深處,有一個被環壕圍繞的村莊,裡面房屋整齊排列,炊煙裊裊笛聲悠揚,壯年男子扛著鋤頭下田歸來,主婦端出經過研磨烹煮的美食,童子繞膝嬉戲,狍鹿熱情相迎,這是何等古意盎然逍遙自在的生活……

❻ 中國歷史原始農耕生活

中國的農耕文化歷史非常悠久,由於氣候、土壤等條件的差異,南方和北方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分別是長江、黃河流域農耕文化的典型。

1、 從"河姆渡遺址"探尋南方的水稻起源,敘說河姆渡遺址的特點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餘姚河姆渡村,在據今約7000年前的這里,此時氣候濕潤,河網密布,土地肥沃,顯而易見的,很適合水稻的種植。依賴著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水稻的種子就在這里開始了第一次的發芽,也使得我國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南方水稻的起源,也從此時拉開了序幕。

在遺址中我們發現了很多稻穀、稻穀殼和稻草堆積,不僅如此,堆積的厚度還有超過1米以上,而且保存的完好度更是令人稱奇,一些稻稈在出土時甚至還是黃綠色的,稻穀的外形也十分完好,對史學家們研究原始農耕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實物證據,使得許多先前無法被驗證的說法得到了證實,驗證了中華文明原始農耕文化歷史的厚重和悠長。

水稻的耕種需要深挖和平整較濕潤的土地,要用較牢固的生產工具,於是, 河姆渡人用大型動物的肩胛骨或石塊,經過磨製,再裝上木柄,用來翻地。我們後來所說的"新石器時代",也是因為河姆渡人開始使用經過打磨的動物獸骨和石器,才被考古學家們像這樣命名。

有關河姆渡人的住所也十分講究,他們居住在干欄式的房屋裡,所謂干欄式房屋,是原始時期長江流域和南方地區較為流行的一種居住形式。所謂桿欄,就是人們用木、竹做樁柱,在上面架設橫梁鋪上木板,還使用了華夏民族古代特有的建築工藝——卯榫(maosun)工藝加以固定。

這種房屋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非常符合當時人們的生產需要,並且通風防潮,特別適合濕潤多雨的南方地區,不僅是建築學上的一項重大成就,更是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時代的產物。除此之外,河姆渡人還掌握了許多項別的生活必需技能。

他們能用薴(zhu)麻織成的布做衣服,除此之外,還會挖掘水井,解決了生活用水的難題,當溫飽有了妥善的解決之後,還開始發展畜牧業,在房屋周邊飼養豬、狗、水牛、雞等畜禽,同時有了初步的家族關系意識,我們在遺址中可以見到,桿欄式的房屋都是集體建造,說明河姆渡人有著很強的團結意識。

2、從"半坡遺址"探尋北方粟類起源,敘說"半坡遺址"特點

與南方的"河姆渡遺址"相對的,就是北方的"半坡遺址"。同樣的,我們從"半坡遺址"中能探尋到的,就是北方粟類飲食文化的起源。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安的半坡村,距考古學家驗證,距今大概有6000多年。由於北方氣候乾燥,所以不同於南方,需要躲避泥土的潮濕以及各種昆蟲和毒物,並不用像其一樣把建築架空,而是選擇了更加簡便的方式,所以半坡人多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裡。

所謂半地穴式房屋,顧名思義就是建築分為兩層,一層在地面上用以人們居住和日常起居,一層埋在地下,用以存貯糧食和堆放雜物。這種建築格局也是十分順應北方的環境和氣候的,不得不說,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不可估量。

居住問題得到了解決,下一個重點就是如何填飽肚子然後進行事物的積。北方原始農耕起源地都聚集在黃河流域,當地氣候溫暖,土地肥沃,最是適合粟類旱地植物的生長。而南方的水稻,需要大量水資源的灌溉,在北方難以成活,於是粟類,就取代了水稻,成為了北方勞動人民最主要的食物。

與此同時,他們還飼養豬、狗等家畜,種植栗、黍等穀物。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也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之一。

半坡遺址的古代農作物也保存得十分良好,對中國研究原始農耕文化起到了十分關鍵性的作用。在挖掘到的200多個窖穴中,發現了大量的粟粒,可見當時粟類的種植已相當普及。

根據推測,半坡遺址的建設時間比河姆渡遺址的建設時間要較晚一些,也就是說,在半坡人選擇種植穀物之時,南方的水稻的種植已經出現,但他們仍舊選擇了種植谷類作物,這是考慮國環境之後進行的選擇,所謂物競天擇,正是此意。

此外,遺址中還發現了非常多的白菜或芥菜的種子,這是之前沒有過得發現,在半坡遺址出土之前,我國的蔬菜種植文華一直被認為發源於國家形成之後,而此次出土,充分說明了我國蔬菜的種植也有很長的歷史。

❼ 原始農耕文明誕生的時間是在距今多少年前它誕生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公元前五千多年

農耕文明,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農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
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不用於商品交換。農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縛,閉關自守。 中國古代並沒有形成典型的農牧結合的經濟結構。農耕文明發展的後期,越來越限制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而相對的海洋文明而講,就是清代沒落的最主要原因。
其實這倒不能這么說,真的限制生產發展的是游枚文明。只有農耕文明才能進化到工業文明。看看當今的游枚文明的現狀就知道了,清代沒落的最主要原因是閉關鎖國,不與外界交流,怎麼可能不落後
農耕文明是人類史上的第一種文明形態。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古人類的定居生活等的發展,使人類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是第一次生產力的飛躍,人類進入農耕文明。農耕文明地帶主要集中在北緯20度到40度之間。這里也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源地域。
農耕文明一直延續到工業革命之前。此間,人們以農業為主,政治體制一般實行君主制或君主專制,社會結構呈現為金字塔形。農耕文明發源於大河流域,它是工業文明的搖籃。
從某種意義來說,農耕文明便是一種善的文明。它本質上需要順天應命,需要守望田園,需要辛勤勞作。它不需要培養侵略和掠奪的戰爭技藝,而是需要掌握爭取豐收的農藝和園藝;它無需培養爾虞我詐的商戰技巧,而是企盼風調雨順,營造人和的環境。盡管農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園牧歌,也有爭斗和戰亂,但較之於游牧文明和工業文明,具有質的不同,不可同日而語。
農耕相對於游枚的好處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產力,這樣一來,才會有一些吃飽了沒事做的人去想吃飽之外的事情。如研發科技,發展文化等等
四大古國就是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❽ 我們祖先農耕生活距今多少年

新石器時代早期是稻作農業的起源時期
約公元前1.4萬~前9000年

也就是距今16000~11000年之前

❾ 推斷我國在距今一萬年左右已進入原始的農耕生活的證據是什麼

  1. 誰告訴你這個錯誤的知識?不要以訛傳訛。

  2. 一萬年前,整個地球還沒有文明,那時候剛好是冰河期結束。一直到大約六七千年前,在古埃及和兩河流域,人類才開始進入農耕社會,並且有了群居的城邦生活方式。而那時候的中國,還沒有原始人類。一直到公元前2600左右,中國才有了炎帝黃帝部落,才有了原始農耕文明。

  3. 人類來自東非。遷徙路線是東非-北非(古埃及)-中東地區(兩河流域)-歐洲-亞洲。所以亞洲文明的誕生,是遠遠落後那些地區的。為什麼最早文明是在古埃及和兩河流域?你首先要了解地球的地質史。一萬年前,還處於冰河期末期,所以文明首先誕生於比較溫暖的非洲,然後才慢慢遷徙開...

  4. 人類最早是穴居,跟動物一樣。穴居時代,人類居住比較分散,因為那個時期食物取得不易,太密集了,人太多了,食物不夠養活。後來慢慢走出洞穴,開始築巢穴。這個時候才有可能開始耕作,也才能開始養活更多人,也慢慢開始集居成村莊...城邦...

  5. 從黃帝開始(生活在大約前2600年),中國人才第一次有了文明,有了農耕,才有像樣的衣裝。你去看看教科書,黃帝是中國第一個穿衣服的人。而黃帝之前的神農氏,還是穿著獸皮、裹樹皮的原始人....

  6. 所謂中國人在一萬年前就已經進入農耕,那隻是考古上的牽強附會的說法,不符合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考古上,很多鬼扯的東西,例如有些考古說,三星堆文明是外星文明,或者說某些外國考古里有核武器之類的,很多都是牽強、嘩眾取寵的說法。

❿ 早在( )萬年前,我國開始步入原始農耕時代

早在7000千年前,我國開始步入原始農耕時代。

河姆渡遺址(Hemu Site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在餘姚,甚至全國都有盛譽。因此,河姆渡遺址成為了當地小學春遊(秋遊)的首選景點。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年代較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距今已有7000年的悠久歷史。因在1973年首先發現於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其文化特徵在考古學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遂於1976年命名為「河姆渡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南抵象山港,包括舟山群島在內的浙東沿海地區。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燦爛古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1973年11月至1974年1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省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們,為配合農田水利建設工程需要,對河姆渡遺址進行了第一期考古發掘,取得了突破性的發現。1977年10月,考古學家們又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二期考古發掘,兩次共揭開遺址面積2630平方米,發現墓葬27座,灰坑28個,出土石器、陶器、木器、骨器等各類文物6300餘件,其中有不少是歷來罕見的珍品,豐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內涵,引起了全國考古界、史學界的重視。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把這一發現稱為建國以來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成果,並指出河姆渡文化發現的意義在於「表示長江下游地區在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性,這里當時已有相當發達的文化。」著名人類學和考古學家賈蘭坡先生說:「河姆渡遺址的發現,使人耳目一新,過去誰會想到遠在距今7000——5000年前,長江下游會存在著如此燦爛的文化呢!」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使長江下游地區史前考古學跨上了新台階,改變了過去人們的認識,以事實糾正了以往認為江南前文化發展較晚的觀點。正如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所說:「過去有一種看法,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的民族文化先從這里發展起來,然後向四面擴展,其它地區文化比較落後,只是在它的影響下才得以發展。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在歷史上,黃河流域曾起過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文明時期,它常常居於主導地位。但是在同一時期內,其他地區的古代文化也以各自特點和途徑在發展著。」

河姆渡遺址堆積層厚度約4米左右,自上而下共分8個層次並相互疊壓。除表土層和沖積層外,從第一至第四層都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層。

據測定,第一期文化遺存的絕對年代距今約7000—6500年。這是河姆渡四期文化遺存中保存情況最好的一期。無論是建築遺跡或者是石、骨(角)、木、陶器,特別是骨(角)木器的大量發現,為其他任何一期所無法比擬的。可以想像,古代先民選擇了這塊面臨沼澤、背靠四明山的地方作為自己的聚落點,在這里建起了抬高居住面的架干欄式長條形房屋,過著定居生活,從事種植水稻為主的農業生產活動,兼及採集和漁獵。他們在這里居住了幾百年,留下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存。居住區內除發現了排列有序的木構建築遺跡外,還發現在很多灰坑中埋藏著許多野果核和動物骨骼,同時還發現了飼養家畜的圈欄。

在第一期文化遺存中,干欄式木構建築遺跡最為豐富。從一行行排列有序的樁木來看,考古學家推測當時的建築形式為埋樁架板、抬高地面的干欄式長屋。前後兩次發掘,共出土木構件總數在數千件以上,主要有長圓木、樁木和木板等。在這第一次發掘時,發了13行排列有序的樁木,根據樁木的不同走向分析,這里原來可能有3棟以上的建築。其中有面寬23米、進深7米、帶1.3米寬前廊的長屋,而第二次發掘時發現的4排樁木與該長屋可能連接起來,這樣,河姆渡遺址的干欄式長屋可達百米面寬,估計屋內分間,若以20米為間隔,這座長屋至少擁有50間房屋。據打入地下的成排樁木分析,這是當時的建築基礎,它高出地面80——100厘米,說明居住面是懸空的。出土的厚木板為地板,地板與樁木之間有木樑為支架。在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葦席殘片,可能是和用於屋頂或是鋪在地板上的墊席。

出土的數十種帶榫卯的建築構件,反映了榫卯技術有當時已普遍應用。

除房屋建築遺跡外,還發現了小木柱圍成的4個圓形柵欄圈,可能是畜圈。此外,還發現灰坑5個,作圓形或橢圓形,坑內放有麻櫟果和菱角等植物果實,有的存放陶豆等器物。

考古學家們在第一期地層及房屋內外、灰坑等遺跡中,發現了大量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其他遺物,這些遺物為我們研究距今7000——6500年前河姆渡先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當時,用於農業和日常生產活動的工具有石斧、石錛、石鑿、骨鑿、骨哨、角鋤、木器柄、木鏟、木杵等,用於狩獵、漁業的工具有骨鏃,骨魚鏢、石球,而用於紡織、縫紉的工具有陶紡輪、石紡輪、木卷布棍、木織刀、骨機刀、分經棒、骨針、管狀針、骨錐等,這些工具的發現,充分說明了河姆渡入已具有相當熟練的運用生產工具的能力。

出土的石器普遍較小,磨製不精,尚留有打鑿和琢制痕跡,刃部精磨,通體磨光者甚少,多採用硬度較高、韌性較強的燧石製作。

骨器是保存最豐富的一類生產工具,比較突出的有骨鏃、骨鑿、骨錐、骨針、骨哨、骨管狀針等,尤以骨哨和骨管狀針最具特色。大批骨器的發現,反映了河姆渡時期的農業生產已進入農耕階段,已有了比較發達的水田農業。

木質工具有木鏟、木斧柄、木錛柄、木矛、木槳、木杵、木機刀、木卷布棍、木經軸、木紡輪、圓木棒、木匕等。如此之多的木質工具的發現,在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是十分罕見的,它證明了在距今7000年前後,木質工具已被廣泛應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

考古學家們對出土的大量動物遺骨進行鑒定,發現了包括鳥類、魚類、爬行類和哺乳類動物數十種,其中有家養的豬、狗和水牛骨骼,這說明河姆渡人已學會了飼養家畜。

在河姆渡第二期文化層中,發現了13座墓葬和11個灰坑,還有陶灶和陶豆,最引人注目的是木胎漆碗,這些都是新出現的器種。建築遺跡破壞較甚,很難了解其全貌,但發現不少有價值的木質墊板,發現時都在木柱下端,應是後世柱礎之雛形。

在第二期文化遺存中,也發現了不少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其製作方法比第一期有明顯的進步,表現在器形較前規整,有明顯的轉折輪廓線,打制和修琢的痕跡明顯減少,磨製技術得到普遍的應用,但器形較簡單,主要有斧、錛和鑿等。

在木器生活用具中,出現了新創造的品種——漆碗,由整塊硬木料剜挖而成。全器作橢圓形,外壁加工成瓜棱形,器表施一層薄薄的朱紅色塗料,微有光澤。

第三期文化遺存是河姆渡遺址地堆積層中最薄的一層,發現的遺跡、遺物較少,但值得重視的是,在這一期文化層中,發現了一口水井,它由200餘根樁木、長圓木等組成,分內外兩部分。外圍是一圈圓形柵欄樁殘段,直徑約6米,推測是當時井亭的支護結構。內圈有一圓形淺坑,深不足1米,在坑底中央有一方坑(井),邊長約2米,壁四周密布排樁或半圓樁,並加水平方框支護。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時代最早的水井實例之一。水井的發明只有在定居生活開始才成為可能,它證明了河姆渡時期的人已開始講究飲水衛生。

以河姆渡遺址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的發現,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個遺址里,發現了一大批具有相當發達文化標志、建築水平很高的干欄式木構建築和方形木構水井遺跡、水田農業種植的秈稻和粳稻遺存、原始紡織機構件、植物維編織物、木胎漆器、象牙雕刻製品等為代表的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實物資料和具有較高水平的原始藝術瑰寶。除此之外,還發現了60多種動物遺骸和多種植物果實。所有這一切,生動地反映了河姆渡人高超的技藝,是河姆渡先民智慧的象徵,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光輝篇章。它的發現,以生動而豐富的實物資料證明,燦爛而悠久的中華民族文化是由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古代先民共同創造的,黃河、長江同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搖籃。長江下游的寧紹地區先民,從很早的古代起,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沃土上,它以自己獨立的發展演變過程,創造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河姆渡文化圈。


農業

河姆渡第4層較大面積范圍內,普遍發現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殼、莖葉等交互混雜,形成0.2~0.5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1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史上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它與馬家浜文化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稻穀,年代都在前5000年,是迄今中國最早的兩例稻穀實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這對於探討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農具有骨耜,僅河姆渡一處就出土上百件。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肩臼處一般穿鑿橫銎,骨質較薄者則無銎而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豎槽並在其兩側各鑿一孔。還發現了安裝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內,橫銎里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還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

家畜飼養

家畜主要有豬、狗。破碎的豬骨和牙齒到處可見,並發現體態肥胖的陶豬和方口陶缽上刻的豬紋。有一件陶盆上刻劃著稻穗豬紋圖像,大體是家畜飼養依附於農業的一種反映。此外,還出土較多的水牛骨頭,可能牛也已被馴養。

漁獵

河姆渡出土大量野生動物遺骨,計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魚類和軟體動物共40多種。絕大多數是梅花鹿、水鹿、四不象(麋鹿)、麂、獐等鹿科動物,僅鹿角即有400多件。鳥、魚、龜、鱉遺骨數量也不少。還發現有極少的亞洲象、蘇門犀、紅面猴等溫熱地帶動物的遺骸。骨鏃達千餘件之多,以鋌部不對稱的長鋒或短鋒斜鋌鏃較富特色,另有窄長鋒柳葉形鏃、鈍尖或銳尖的錐形帶鋌鏃等形制。未見網墜之類漁具,而存在大量魚骨,有些骨鏃當兼用於射魚。其他漁獵工具還有木矛、骨魚鏢等。柄葉連體木槳的發現,說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於交通外,可能也在漁撈活動中乘用。利用禽類骨管雕孔製成的骨哨,既是一種樂器,狩獵時也可吹音用以誘捕動物。

手工業

陶器以夾炭黑陶最富特點。尤其在早期,無論炊器和飲食容器,都屬這種陶質。胎泥純凈,含鐵量僅為1.5%左右。以大量的稻殼及稻的莖、葉碎末為羼和料。工藝技術上比較原始,器物均為手制,不甚規整;據測試,燒成溫度為800~900℃,在缺氧的還原焰中燒制而成。胎質比較粗厚疏鬆,重量較輕,吸水性強。晚期階段,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的經慢輪修整。出現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較復雜的器形,有的陶器燒成溫度提高到1000℃左右。

關於編結紡織,在河姆渡發現有蘆葦席殘片,採用二經二緯的編織法。質輕的木紡輪,連同大小輕重不一的陶、石紡輪。可供抽紗捻線之用。還發現了據認為可能屬於原始腰機部件的木質打緯刀、梳理經紗的長條木齒狀器、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軸等。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製作比較發達,有耜、鏃、魚鏢、哨、錐、針、管狀針、匕、有柄匕、梭形器、鋸形器、鑿、匙等各種器物,廣泛使用於生產和生活領域。有笄、管、墜、珠等裝飾品。還有蝶形器(原料有木、石、骨、象牙4種)、靴形器等暫不明用途的器物。磨製普遍精細,少數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圖案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堪稱精美的實用工藝品。另有20餘件象牙製品,其中刻有雙鳥朝陽圖像的蝶形器、鳳鳥形匕狀器、雕刻編織紋和似蠶紋的小盅等,顯示了當時的精湛技藝。

閱讀全文

與原始農耕生活距今多少年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6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