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道士,晚年是如何生活的
第一位是武當山鍾雲龍師傅,氣色很好,說到道士晚年,第一,道士多修煉 ,可以很長時間辟穀不食,如果得道成仙,身輕如燕,吃的也比較少,消耗低。第二,道士多半會看病,因此基本不需要就醫,花費少,住宿簡陋,很少的錢就夠用,第三,道士會幫人驅鬼看病等等,所以也會有人供養,所以真能得道的人福分是正常人的太多倍了,即使沒修煉成功,也比一般人長壽。
② 禪宗教給我們哪些積極的生活心態
佛語禪心(1)
佛說,「人的生命,只在一個呼吸間。」
生命短促,我們應該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著的意義。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他是用來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煩惱,就需要有一分禪心來解救。
紅塵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顆禪心。
佛語禪心(2)
夢窗國師詩雲:「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幹。眼內有沉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
境由心造,心即主人,心無物慾,方寸之間皆海闊天空永無崖畔。胸懷坦盪,宛若長空旭日煩惱則無處藏身。
我們何不也做一個這樣的快樂佛呢!
佛語禪心(3)
初祖達摩說:「不謀期前,不慮其後,不念當今。」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窮也安然,富也安然;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得失無意,看天際雲卷雲舒。
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佛語禪心(4)
燃燈法師說:「如果我們破除一切執著塵勞,丟掉身外亂性的貪婪和物慾,找回自己,這樣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然安寧、愜意、舒適、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隨之而來。」
一切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數人,為了各種慾望拚命佔去所有清醒時刻,只餘下少許時刻來追尋生命的意義。
佛語禪心(5)
證嚴法師說:「寧靜是美,安定最樂,這是習禪,修身,養性,怡悅,且最崇高最美好的境界。
佛經的本質就是安詳,我們可以在佛經中找到「安詳」的真正意義和追求安詳的途徑,無論是誰要追求,要達到愉快、美滿、充實、瀟灑的人生境界,都絕對不能缺少一顆安詳的心。
佛語禪心(6)
耕耘先生說:「人一旦失去了安詳,同時便會褪去了生命的華彩,是女孩子,不會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是啊,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詳,而懷著挫折、無奈、懷疑、憂慮的心態去過活人生,那生活對生命來說,毫無疑問就是一種懲罰了,一個人要學會安頓自己的心靈,做到內心寧靜安適,我們的人生一定才會美好。
佛語禪心(7)
靜慧大師說:「學佛幾十年,我對佛教最重要的體會只有六個字,看破、放下、自在。」
所謂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我們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淡薄明心放下貪嗔痴,不絕望於人生的苦,也不執著於人生之樂。
佛語禪心(8)
靜慧大師說:「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過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著為什麼會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為總是被種種外在的事相鎖迷惑,總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於肩上的擔子越來越沉重,以至於連步子都邁不開了。
人生是苦的,充滿煩惱,如果放下執著,苦當下就是空,煩惱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脫,當下就放下,無分別,凡夫就是佛,婆娑世界就是凈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實現最大的自在。
佛語禪心(9)
靈泉宗一禪師有詩雲:「美玉藏頑石,蓮花出淤泥,須生煩惱出,悟得即菩提。」
凡有奢求,必得煩惱,所以不要去追求什麼,只問自己該做什麼,這就是安分,求心安,求解脫,首先該做個明白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怎麼樣獲得。明白人既能努力改變環境,更能努力改變心境,改變環境靠聰明,改變心境靠智慧。
佛語禪心(10)
弘一大師說:「人生隨緣便會活的自在,能夠安分守己,不被環境所轉,心中就不會有障礙。」
佛之隨者,不是跟隨,不是隨便,是順其自然,不怨尤、不強求、不激進,不明此意的人只是在聽天由命,他所認為的隨緣只是任之棄之,悲觀之見溢於言表。其實一切隨緣並不是消極的等待或放棄追求,而是,要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不刻意要求結果,關鍵是你自己是否已經做到了你該做的,你的心裡是否滿意你自己,有了這樣的心態,你就不會過於執著,也就有了一顆平常心,此即隨緣。
佛語禪心(11)
尊者米拉日巴說:「遠離嗔恨損害得安樂,拋棄傲慢嫉妒得安樂。平等安住萬法亦安樂,以心觀心即得此安樂,無別智慧法界中安樂,自然而然本性之安樂,此樂於我樂樂有許多,無所希盼世間之歡樂!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安樂一直存在於心性光明中,了悟這一本性就會「生亦安祥,死亦安祥」了
佛語禪心(12)
尊者米拉日巴說:「遠離嗔恨損害得安樂,拋棄傲慢嫉妒獲安樂,平等安住萬法亦安樂,以心觀心即得此安樂,無別智慧法界中安樂,自然而然本性之安樂,此樂於我樂樂有許多,無所希盼世間之歡樂!」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安樂一直存在於心性光明中,了悟這一本性就會「生亦安詳,死亦安詳。」了。
佛語禪心(13)
耕雲先生說:「內心安適,俯仰無愧,從一天到一年,從一年到一生,都能夠俯仰無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實,秒秒感受安詳,活在至真、至善、至美當中,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現代人都有事業心,而且志向不小,要想有所成就,須知欲安天下必先安心的道理。古語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古時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安家、安國、安邦,必先安心,之後才能安天下。
佛語禪心(14)
《四十二章經》中說:「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行即退矣。其行即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樂,道不失矣。」
其意是說:心意如果調整適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過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進,身體就會疲倦。如果身體疲倦了,心意就會惱恨,惱恨如果產生了,自然會後悔而不願繼續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業必定會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凈,道才不會失去。佛曰:「度人自度」也許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
佛語禪心(15)
耕雲先生說:「人活著只求心安無愧,你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不建立在少數主觀和偏見者的好惡之上。人要是沒有這種堅持,沒有這種自我做主的態度他會活得很無奈。」
沒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沒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無味的,沒有自我和喪失自我是悲哀的。所以,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別人的扭曲與是非。
佛語禪心(16)
《菜根譚》中說:「持身涉世,不可隨境而遷。須是大火流金而清風穆然,嚴霜殺物而和氣藹然,陰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的真人品。」
真人品的持身涉世是在各種環境都立定不變,即使是在流金鑠石、嚴霜殺物、陰霾翳空、洪濤倒海的時候,也依然不隨境而遷。
佛語禪心(17)
證嚴法師說:「同樣一個'得』字,有'捨得』,也有'得失』,兩種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夠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無限的快樂;不能'舍』就會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寧。」
舍棄不是失掉幸福,而是成就完美這是經過淘洗的完美。人生不能追求絕對的完美,但我們可以追求經過舍棄的完美。就像背上包袱太多,我們須舍棄一些輕松上路一樣。放棄自我,真我就出現了;放棄有限,就會贏得無限;放棄偏執,就可得到內心的安詳。如果能夠保持一顆平實不亂的真心,佛性當下就會開顯。
佛語禪心(18)
《佛遺教經解》中說:「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常樂,即是福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居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
做人不可讓貪欲堵塞自己的心智,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物慾太強會讓人的靈魂變態,變得永不知足以致精神上永無寧靜永無快樂。
佛語禪心(19)
證嚴法師說:「才華橫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達到目的,很快就獲得了世俗的滿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沒有止境,又永遠不容易尋得內在的圓滿,才華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
做人必須要有節制,節制是抵制誘惑的力量,不節制只會是煩惱和痛苦纏繞的人生甚至會走向災難。人生有節制,生活就有幸福。
佛語禪心(20)
趙州禪師說:「你不缺少的東西,正是你沒有的東西;你沒有的東西,恰恰就是你本來不缺的東西。」
人生是場無休無情的戰斗,做人要時時刻刻向無形的敵人作戰。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亂人心意的慾望,曖昧的念頭,使你墮落使你自行毀滅。在人生追求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保持知足的心態,心靈安定才是最大的幸福
佛語禪心(21)
證嚴禪師說:「心田要多播善的種子,多一粒善的種子,就減少一棵雜草。及時行善,以免你的心裡再起壞念頭。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內心不易與惡事絕緣。」
善心對堅硬而言是柔和,對難以克制而言是容忍,對冷酷而言是溫暖,對厭世而言則是樂趣。善心代表著一種能夠被他人欣賞和尊重的巨大的內在力量,隨和、仁慈可以激勵人們忘我地工作而孤意、強硬則無能為力。
佛語禪心(22)
達摩大師說:「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
一念不生,萬法庄嚴。一念不生的時候就正,萬法歸一,無處不庄嚴,無處不是妙有。修行的根本就在正念,平時一定要提起正念。
佛語禪心(23)
慈航法師說:「一個好人,一生當中最耀眼的,是他那充滿仁慈的行動,雖然微不足道,默默無聞,也沒有人會記住。一切天性仁慈的人,總是熱心地做些不求報償的善事。」
仁慈的底蘊是高尚的情操,慷慨豪邁是它的風格,仁慈是自覺自願地投入,與人同行讓人一生快樂。人生在世,要做好人好事善於給予愛,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愛和幸福。
佛語禪心(24)
佛陀說:「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萬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惡言,永遠不要出自於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你罵他,你的心也就被污染了。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己能不揚人惡。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在意別人的過失與缺點而是懂得寬容。
做人,應該看到他人的優點寬容他人的不足。
佛語禪心(25)
《佛陀的格言》中說:「莫輕視小惡,以為我不會受報應。莫輕視小善,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後能灌滿整個瓶子。所以聰明的人逐漸積集小善,而致使他整個人充滿著福德。」
人應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不能防微杜漸,小惡可以積成大惡,終必釀成大害。
佛語禪心(26)
《阿含經》有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證嚴法師說:「土地不耕種,則必雜草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是舉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一個人作惡時,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個人不作惡時,他的內心就清凈。清凈與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別人幫不上忙。我們要一輩子都不懈地身體力行,才能屏絕惡而不斷接近善,人格才會日臻完善人生才會日臻完美。
佛語禪心(27)
黃檗禪師有首詩:「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凈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做世間慈悲人。」
古詩雲:「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有了慈悲心,我們的生命才能夠是善的循環,而不是惡的疊加;有了惡性,就會無法突破自我。博愛者必得人愛,作惡者終害自己。
佛語禪心(28)
《佛陀的格言》中說:「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能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恆的真理。」
不要把別人帶來的傷害,深深地留在你的記憶中,在那裡繼續侵蝕你的心;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種處世方法,也是一種高尚情操。
寬容是一種雅量,是文明和胸懷,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你寬容了別人就等於寬容了自己,寬容的同時也創造了生命的美麗。寬容還是制止報復的良方,善於寬容的人不會被世上不平之事所擺弄,即使受了他人的傷害,也絕不去冤冤相報,而是時時提醒自己:「邪惡到我為止。」
佛語禪心(29)
《佛經譯本》上說:「愛產生愛,恨產生恨。若以怨報怨、以惡待惡,將會形成惡性循環!和氣致祥、誠心和氣比疾言厲色、怒發沖冠的效果好。若能人人誠心和氣,勢必乾坤朗朗、霽日光和、祥瑞普降。」
報復是一柄雙刃劍,它在將劍刺進對方身體與心理的同時也傷害了自己。但願我們生活的世界,多一些懷有仁愛寬容之心的人少一些對人施報復的人!
佛語禪心(30)
凈空老法師說:「凡夫看佛菩薩,佛菩薩也是凡夫;佛菩薩看凡夫,凡夫也是佛菩薩。」
心裡光明的人看別人也是光明的;如果心裡陰暗,看別人也是陰暗的。一個人應該時時保持內心光明,不要讓任何邪惡念頭萌發,防微杜漸使自己的品質更加高尚。
佛語禪心(31)
凈慧禪師說:「古語講: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人世間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報,付出越多得到的回報越大,只想別人給予自己,那麼得到的源泉終將枯竭。」
佛家說「善有善報」,並非是唯心的因果報應之說。多行善事,或許別人不會報答你的善舉,但至少不會給你帶來禍端。行善的人,在心理上容易心安理得,幫助別人自己也常處在快樂之中,這本身就是對你的善報。所以,人生在世,要樂於助人,要善於給予愛,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愛和幸福。
慈愛是人類重要的美德,在眾多重要的美德中,憐憫、同情、善良、慷慨、服務、忠誠、寬恕,這一切構成了慈愛的美德。愛是不希圖回報的無私情懷,是宇宙當中最強大的力量,它對於愛者和被愛者的影響都是無法估量的。
佛語禪心(32)
《佛陀的格言》上說:「高尚的人施捨東西時,心中不存在有任何意圖或目的。這種不求果報的施捨所產生的功德是很難測量的。」
做好事不要為求名,也不要為求功德,只有抱著「盡本分」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誠無私的善事。付出與得到互為轉化,懂得其中奧妙的人會樂於付出,做慈善事讓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佛語禪心(33)
耕雲先生說:「我們積功德莫過於救人,救人最好是救他的心。你要救他的心,把他的顛倒心變成安詳心,你就徹底地救了他。」
一個善良的人,能用自己的善良去感染去改變那些迷失了方向的人,使他們最終能夠找到自己的方向,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拼搏。
佛語禪心(34)
《輔教篇》雲:「孝出於善,而人皆有善心。」
百善孝為先,沒有孝心的人,所謂的善心只是一幢空中樓閣,是虛幻的或者說是徒俱形式的。孝心是稍縱即逝的眷念,是無法重視的幸福是一旦錯過成為千古恨的往事。不要讓你的孝心來得太遲,更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傷痛和遺憾。
佛語禪心(35)
證嚴法師雲:「行善要及時,功德要持續。如燒開水一般,燒開之前千萬不要停熄火候,否則重來就費事了。」
修行是點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顆行善的心。常有人把修行誤認為是出家人的事,其實修行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應有的生活修養:「修」是修身養性,「行」是端正行為。
佛語禪心(36)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上對人們提出警告:「有一種人,早晨看經、念經、懺悔,晚間縱口業罵詈人,次日依前禮佛懺悔。卒歲率年,以為日課。殊不知,梵語懺摩,此雲悔過,謂之斷相續心,一斷永不相續,一懺永不復造。」
修行就是學會文明的生活,文明的生活就是於己於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義的生活,或者說是逐漸遠離一切過失遠離一切違背生命與自然規律的生活。
佛語禪心(37)
海濤法師說:「為了修持慈悲心,一個人必須丟開自私的愛,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愛是以自我為中心,人們只愛個人的自我。」
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用使他得益?我們要用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學問、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把善良修煉成一種信念。
佛語禪心(38)
證嚴法師曰:「天堂和地獄,是用心和行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獄,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我們之所以做出善惡的行為,是由於我們起善惡之心的結果。人們的一切善惡言行,都是由心而生起。「若能伏心,則伏眾法。」要想防止做惡業,就必須制服我們的心。
佛語禪心(39)
佛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宣化上人曰:「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時時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時時都是鬼。這個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惡,會結地獄的果。」
佛和魔也許只在一念之間,運用之妙存乎於心。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當你的心趨向惡時,地獄之門便打開了;當你的心趨向善時,天堂之門則打開了。
佛語禪心(40)
達摩大師說:「無妄想時,一心即是佛國;有妄想時,一心即是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國。」
我們應該經得起各種物慾的考驗,堅守正義守持清心寡慾這樣最終才能避開災禍迎來吉運。
③ 修道的人和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
普通人和修行人的主要區別:
1、是否在意別人怎麼看待自己
普通人介意別人怎麼看他(欣賞或不欣賞,喜歡或不喜歡),所以有求皆苦;而修行人不介意別人怎麼看他,所以無欲則剛。
而實際上,天下本無事,「多想」自擾之,越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往往就意味著自己越不清楚別人怎麼看。而越不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往往也意味著自己越清楚別人怎麼看自己。這是因為自己已出離了先入為主、一廂情願和主觀臆測,而能客觀如實地了知事物的各種因緣、來龍去脈。
(3)修道的人怎麼對待生活擴展閱讀:
學道人的五種心主要為以下五種:
1、要為生死心切
學道的目的是為了斷煩惱、了生死。人活在世上,要經歷諸多磨難和痛苦,如果再不珍惜人生,作惡多端,以後還會在六道之中輪回,求出無期,苦不可言。一個學道者從入道之初就應當認識到生死輪回的苦楚,從而真為生死發慈悲心。
2、要知身是苦本,心是妄想造業之本
修道者要認真修道,要時時想到身是苦本,想到自己在五濁惡世中所受到的各種苦難,更加增長自己的道念,從而積極向上,早日成就。
3、要看破,功名富貴,聲色貨利,都是虛華不實
功名富貴,聲色貨利,都是人之所愛,很少有人能夠看破。我們常說「名韁利鎖」,意思是說名和利就像韁繩和枷鎖一樣束縛著人的自由,使人得不到解脫。如果我們能看淡一些這些名利,我們將會過得輕松而充滿樂趣。
4、要怕今生造下惡業,將來一墮地獄,無人救護
學道之人應當明因識果。在修學道法的過程中,始終要將因果放在心中,時刻銘記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時常畏懼惡報之苦,在日常修行生活中,時刻要想想如果人造作種種惡業,將會遭受境遇不同的苦報,或來世或生生世世在地獄之中受各種各樣的苦難。
5、要知現在命根,只此一息之間
對於生命如此短暫和脆弱,我們要珍惜生命,善用人生來精進修道,不要將修行的事都拖到明天去做,要知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一旦學道者失去人生,再想用功修行,已經沒有這樣的機會,更談不上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了。
④ 修道的人,靠什麼為繼生活
一邊修道一邊工作即可啊。
深山裡,挖樹根,摘果子,不求飽,只求維持身體最低需求。其實很容易解決的。
有些記載是修行人的食物由天人送來,不需要自己去找吃的。
有些修行人,食物由各種動物送來的。因為修行人修成後可以普度眾生,有靈性的動物會幫助他們的。呵呵。
南無阿彌陀佛!
⑤ 道家思想對生活的影響
道教是一個以現實人生為出發點的宗教,在追求得道成仙的終極目標的過程中,致力於把現實世界建設成美好的人間仙境。道教歷來強調,「仙道」不離「人道」,修道者必須在社會生活中積功累德,成為社會公認的做人楷模,才有長生成仙的希望。信奉道教,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貫徹道教的精神,從而覺悟人生,提高境界。古雲「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就是說要即世間而超世間,不離生活而又升華生活。我們認為,立足於生活,圓融於生活,服務社會,利益人群,這既是道教的優良傳統,也是道教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的根本途徑。
⑥ 道家人是怎麼生活的,都在道觀中嗎
身為出家道士的我來回答您這個問題吧,
我所居住的宮觀是成都大邑鶴鳴山為道教發源地
我們每天快五點的時候起床,之後就是玄門日誦早功課經的誦讀。
下殿之後就是早飯時間是六點三十
早飯後一天的工作就開始了
每個人各司其職
打掃衛生的,值殿的,辦公室的。
工作時間里可以自己學習看書,寫字等等。
中午的話就是十一點半的午餐
到下午四點半開始的玄門日誦晚功課經的誦讀
一直到下午五點半左右吃晚飯
之後有時候會組織學習,沒有學習的時候時間可以自己安排。
晚上就寢的時間也是自己安排。
你也可以參照白雲觀的
道士的日常生活
夏天五點半鍾,東方天剛亮,清脆的梆子聲打破了白雲觀的寧靜。梆子一共敲五下,三下慢,兩下快,一天開始了。苦行道士默默地干著自己的活,除草、擔水、灑掃殿堂、做早飯。上層道士也起來了,梳頭、洗臉、穿袍、戴冠、系絛;六點半鍾雲板一敲,上老律堂念早壇功課經。
早壇功課一般由監院和另七個道士上殿,監院主祭誦經。敲擊鍾板有一定規矩,敲幾下鍾就得擊幾下板:敲一下鍾擊一下板,敲兩下鍾擊兩下板,敲三下鍾擊三下板。每逢聖誕節日還要擊大鼓。日常功課只用鍾板,敲擊鍾板不得超過三下,所誦經文在《全真功課經》里全有。(略去早壇五部經、晚壇四部經的目錄。)
每逢陰歷初一、十五和諸神聖誕,道士們要加念《玉皇經》、《三官經》、《真武經》和其它經卷。天師道的道觀只加念《玉皇經》和《三官經》兩種。
功課完畢敲梆子下殿(早晨、中午敲梆子,晚上鳴鍾擊板),全體道士齊集邱祖殿前,分兩排由值日知客率領,往齋堂用膳。到齋堂門口擊罄子進堂。齋堂規矩很嚴格,禁止交談和東張西望。齋堂上首供奉王靈官,左右兩長溜桌子面對面擺得齊齊整整,一直排到底。
全體道士在桌前自己的地方站好,向王靈官獻祭。米飯一碗放在一個小園盤里,經師站在右邊,面對供桌,一面敲引罄一面念經,大家跟著他念供養咒和結齋咒。念完後,站在監院左邊的道士端盤齊眉,上供,然後退回原處。監院、知客、執事和經師退出齋堂,其餘道眾坐下用齋。用完齋,離開齋堂之前要向堂上作一個揖。
如果有方丈的話,他的座位在王靈官壁龕和供桌之間,供桌前面是監院座。神位後面有一塊空地存放食具。齋堂另一頭牆上齊椽掛著字畫,贊揚前幾任方丈的品德。東、西牆上鑲嵌著石匾,鐫刻的是民間道教的基本經卷《太上感應篇》和《文昌帝君陰騭文》,字跡挺大。這說明出家道士和在家信徒都信奉這兩部經。
早膳後道士上經堂誦念玉皇經,接著教育班上課。以前沒有教育班,是安世霖創辦的,學習四書、五經和道教史專題,約上三小時課,上完課午膳,午後各歸各位,或自習或修持。六點半敲鍾板用晚膳,晚膳後經師帶領教育班習誦經卷(我曾參加過一兩次課,不過一點都聽不懂,還干擾了人家的學習,所以就沒有再去了。現在回想起來,後悔沒堅持下去。)
講到念經,我過去有一本北宋時期的《北斗延命經》(1119—1125)有一天安監院到我的臨時寓所來看我,我把這部經拿給他看。他笑笑說:「我們白雲觀也有一部元朝的經。」這可是個新聞,我眼睛一亮,問他是什麼經。他指著《北斗延命經》裡面的一段文說:「你聽,我背這一段」,接著就背了起來。背完,他快活地問:「你知道白雲觀這部元代經卷嗎?」我一時摸不著頭腦,對他那種樸素的得意只好笑笑。在白雲觀里這樣背誦經卷恐怕從元朝就傳下來了。如果是現在,我就可以錄音,可惜當時正處於戰爭之中,我只能側耳諦聽。
晚上九點敲鍾板,可以寬袍休息,一天的緊張總算過去了。道士們在廟周圍和近郊區散散步走走。有時我邀安監院和我一起散步,人們看見他低聲說:「白雲觀老道」,可是他們卻驚愕不解地瞧著他身旁的小個子——穿著道袍,戴著眼鏡,不是修發盤髻而是禿頂!
白雲觀前面是天寧寺,寶塔有十三層,是遼代遺留下來的著名建築,十三層八角形的角檐上掛著銅鍾,風一吹,發出柔和的響聲。夏天的傍晚,鍾聲陣陣傳進白雲觀內,悠揚清雅,人們還以為這塔是專為白雲觀建造的哩!
十點鍾敲梆子,准備就寢。大陸的夏天很長,不到十點天不黑。廟里有夜巡房,每兩小時巡房敲更一遍。
以上是夏天的作息時間。白雲觀的作息時間是根據太陽制訂的,到冬天就得改,一天只吃兩頓,早齋和晚齋。上面講過道眾在齋堂用膳,伙食由督廚監管,在大廚房做飯。監院、知客和其他上層道士的伙食在另一個小廚房裡做,司廚的人叫「高灶」。如果有來賓,他們可以招待來賓在小齋堂用膳,也可以把飯菜打回自己房裡去吃。廟里全都是素齋。我在白雲觀的時候,高灶是個烹調素菜的高手,很有名氣。上層道士和一般道眾不同,不管冬、夏,他們一天只吃兩頓,上午十一點,下午六點用膳。
每天的菜譜和蔬菜用量是經過仔細選定的,如果發現有人作弊,從嚴處罰。道眾在大齋堂用膳,早晚喝稀飯,兩人一碟鹹菜;中午吃玉米面窩頭和炒菜,外加兩人一碟鹹菜。不習慣的人吃這種素齋是有困難的。每月初一、十五中午吃饅頭,每人一斤,麵粉是次等黑面。上層道士的高灶膳堂一般吃稀飯或面條。若有來賓用膳,才配備菜餚,最多不得超過四盤。這和日本素齋的豐盛奢華相差甚遠。
⑦ 學佛怎麼對待物質生活
如何定義物質生活?你的問題是否是佛弟子如何對待世俗生活中的物質條件?
大乘佛弟子修的是六度。物質條件好也修六度,物質條件不好也修六度。所以物質條件好壞都不應該影響修行。
佛弟子們知道世俗生活中物質條件的好壞是有因果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且《大庄嚴論經》說「家中有財寶,五家之所共」,所謂「五家」,即大水、大火、盜賊、貪官污吏及不肖兒女。即使擁有再多財物,遇到一場大火,可以將你家當焚燒成灰;遇到大水,財產也會流失凈盡;盜賊、貪官污吏之流,也來搶走財產;子女不肖,驕奢淫逸,則將家財揮霍盪盡。一個人無法主宰自己的財物,因為財物為「五家」所共有。
因此,佛弟子不會執著於物質條件。不著相就是正確的態度。
⑧ 大圓滿前行輪回過患苦死修行人怎樣面對
許多人一提到「痛苦」,唯恐避之不及,卻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敗你的優越感,打消你的傲氣十足;能讓你對其他受苦眾生心生悲憫;能讓你慢慢看清事情的真相,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故痛苦也並非一無是處,關鍵看你懂不懂從中提煉「養分」。
大乘佛教中,有一種方法,可以將痛苦轉為道用。像藏地大德米拉日巴尊者,正是因為伯父、姑母的迫害,他才有了後來那麼高的成就——由於他們強奪了他的一切財產,他為了報復才去學誅法,回來殺了很多人。造了如此罪業之後,他從內心深處生起極大後悔,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惡人。為了懺悔,他經歷種種苦行,最後獲得了無上的證悟,成為歷史上了不起的大成就者。
所以,我們也沒必要天天求平安、求快樂,而應當求把痛苦、不順、逆境轉為道用的方法。有了這個以後,你遭遇再大的磨難,也能將其轉化為成功。
巴爾扎克也說過:「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乾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問:如何正確面對死亡?
慈誠羅珠堪布答:死亡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個沉重的話題。每個人都不願意麵對死亡,但是所有人都必須面對死亡。大家都對死亡很恐慌害怕,因為不了解死亡。不知道死了以後我存在還是不存在,如果存在又是什麼狀況。了解之後可以排除對死亡的兩種極端的做法。一種是有些人對死亡非常恐懼,但是什麼都不做。大家對死亡很迷茫,唯一就是到宗教中去了解,除了佛法以外,其他對死亡的解讀是很難的。
對死亡有正確的了解之後,再去考慮如何面對。對死亡過度恐慌,是一種極端。如果能較好地掌握方法,死亡也不是極端。另外一種極端,就是把死亡不當一回事,自己覺得沒有什麼可怕的,不怕死亡。其實這是一個很虛妄的情緒,真正面對的時候,沒有不怕的。如果說不怕死亡,因為他骨子裡認為死亡離自己還有距離,所以感覺不到恐懼。如果要面對,就感覺得到恐懼。就像小孩不懂火,去接觸,這是因為不了解。有些人說不害怕死亡,是因為他不懂死亡。生死是佛法的人生觀中的一部分,對死亡的正確解讀唯一在佛學中能找到。
一種人認為人死了以後一切都結束了,既然生命都不存在,沒有什麼好害怕,反正沒有人感受痛苦,活著的時候想幹嘛幹嘛。另外一種就是太消極了,因為自己的身體是最珍貴的,但是說沒有就沒有了,一個好好的人瞬間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了,從此以後就消失了,很多人都無法接受,很恐慌。學佛人要走中道,既不要對死亡太恐慌也不要無所謂。比如這一生得點小病或兩三天吃不到飯,很多人都有所謂,那麼對生死這么大的事怎麼能無所謂呢?
過去的修行人,上等的非常喜歡死亡。道歌中說:死亡非死亡,瑜伽者成小佛。對修行人來說,死亡不修普通人那麼恐慌。經歷一次死亡後,瑜伽者的修行不一定成佛但是境界一定會提高。中等的修行人不害怕死亡,不拒絕。因為他心中有數,有一定把握,知道怎麼樣去面對。下等的修行人對死亡沒有後悔,無論修行有多少進步或成果,但是已經盡力了,一生也沒有造很多的惡業,所以不會後悔。學佛人對死亡不能恐慌害怕。這個不恐慌是一個理性的不害怕,不是根本不知道,感覺不到害怕。屠宰場的動物馬上要被殺了還不知道,還在互相打鬥,這是一種愚蠢。
面對死亡,全世界最好的書籍是《西藏度亡經》,但是需要灌頂。對死亡的定義,簡單地講,是周期性的一個生命的現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佛教講死了以後還要投胎,生了以後還要死,所以死亡是一個周期性的現象,我們的生命永遠都不會結束的。成佛以後還是有生命的,只要能修行,我們的生命會越來越好的。墮地獄也有生命,去哪裡都有生命,我們的生命不會結束。死亡、投胎,都是生命的一種現象而已。
生命的周期有三種:第一種,當我們還不是眾生的時候,我們還沒有形成個體,宇宙大爆炸瞬間的時候,還沒有形成生命,這個階段是光明,如來藏,佛性。在這個當中,出現生命的能力是存在的,但還不是身體的形狀,然後逐漸成熟,生命誕生。第一個瞬間,從如來藏光明中出現,還只是一個生命而已,然後快速成長,我們對生命產生執著,立即形成八識當中的阿賴耶識,就是最低的意識。立即產生執著,形成第七識末那識。有了執著就形成生命的個體,有眼耳鼻舌身,比較粗大的感知也誕生了,形成人的身體還有精神,誕生成長的過程都是這樣。最後消失毀滅的過程也是這樣的,這是死。
從剛剛誕生生命,到成佛,就是回到最原始的狀況,回到原來的出發點,這個才是真正的自然。山河大地都是有因有緣的,不是真正的自然,禪宗的明心見性才是自然。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周期。中等的周期就是一個人的一生。從死亡,然後中陰身,投生,生活,最後又回到死亡,根本沒有結束什麼東西,立即下一個周期就要開始了。還有最短的周期,在二十四小時當中完成。睡眠比較好的人,睡著之後進入深度睡眠,沒有做夢,失去了所有的知覺。我們的生命是存在的,意識也是存在的,但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感知不存在了,沒有思維,這個中間發生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其實這個也是死亡,可是我們不叫死亡,叫睡著。其實這三種周期是一樣的道理。是生命的現象不是本質的問題,本質上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但是現象發生變化。
死亡的定義是什麼?西方的死亡學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大家公認的標准,絕大多數說的死亡就是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循環停止,沒有脈搏、瞳孔放大等等,但是這些都有了,過十幾二十小時,有的人又活過來了。所以沒有一個標準定義。人進入昏迷的狀態,這個時候人沒有痛苦。就像我們深度睡眠時,除了會夢的修法的修行人,發生了什麼根本不知道。比如得了非常痛苦的病,死了以後,所有的痛苦立刻都停止了。人還沒有死,人的意識是逐漸停止的。首先是感官,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這是要死的時候發生的。熟悉的人在身邊,卻看不清;在耳邊很大聲地說話,但是好像是很遠很遠地方的聲音,或者只聽見聲音,卻聽不懂意思,這是眼耳鼻舌身開始停止。死亡是意識短暫停止工作。意識有比較代表性的八十個念頭,屬於貪嗔痴的念頭一步一步地停止。一個有訓練的人就會感知到,每個不同的停止,整個過程都是清清楚楚的,但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得過灌頂就可以學習掌握得很清楚。這個時候人是昏迷了,所以佛教講至少三天以內不能火葬。(藏傳佛教的傳統,如果人死了立刻火化,是有殺生的罪過。——上師在本次開示後的答疑中提及)第二個階段就進入中陰身,人從昏迷中醒來,看得見自己的屍體,親戚朋友,也有神通,知道人家心裡在想什麼,但是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中陰身一般最多七七四十九天,然後就投生了。我們最怕的不是死亡,死亡沒什麼可怕的,再痛苦再痛苦,反正有痛苦的時候都是活著的,死亡的時候所有痛苦都結束了。最可怕的是投生,投生到什麼地方這才可怕。如果墮地獄餓鬼畜生,怎麼辦?
密法的氣脈明點用一種強制性的手段把所有的雜念斷掉,我們深度睡眠的時候也停止了,死亡的時候雜念也停止了,修禪定也達到這樣的狀態。這個離證悟非常近,再邁一步就達到證悟。死亡的時候,這些所有的東西就停止了,所有染心停止了,只有凈心。但是沒有修行的人根本不知道,就像深度睡眠一樣。死亡的時候也是這樣。修行人對整個過程清清楚楚,中間如來藏顯現,立即就證悟了。我們卻什麼都沒有感覺。
人死了根本就不是一個結束。比如深度睡眠也沒有知覺,但是過了幾個小時又開始做夢,然後醒來又開始生活。人死了也是這樣,又開始中陰身,再去投胎,這跟我們從夢中醒來回到現實生活,是一樣的。投生要跟隨自己的業力,這時候真的很可怕,所以現在要積累資糧,要修行。
死亡沒有什麼恐懼的,但是也不是不需要做准備。
修密宗生起次第的三個(禪定)階段:首先修空性,進入法界。第二個禪定,是在空性當中修慈悲心。第三個禪定,真正地觀想佛菩薩(平時五加行的金剛薩埵沒有這個步驟)。(生起次第)比如先觀想觀世音菩薩的種子咒(舍字),然後這個種子咒又變成法器,法器發光,最後變成觀世音菩薩,觀想完了,觀世音菩薩又融入我們自性當中,最後消失。這個針對著生命的過程。第一個修空性,因為人死了之後第一個就進入無念的狀態,為了直接清凈這個狀態,就修空性。然後要面對中陰身,就對所有眾生修慈悲心。之後要投生,比如人的身體是逐漸形成,觀想觀世音菩薩的身體,人懷胎十月後出生,與此相對應。就像寫錯了東西,用橡皮擦掉,我們這樣觀想就是橡皮擦掉。最後觀世音菩薩消失,就是為了清凈人死了以後的毀滅(狀態)。密法就是針對生命的每一個階段,所以修起來快。接受灌頂並修完五加行,然後可以聽這些修法,可以進一步了解死亡以後會發生什麼。
正確地了解並面對死亡對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
⑨ 修行人應怎樣與俗人在一起生活
佛法修行人有兩種,一種是出家眾,一種是在家眾。能於眾生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在家居士。
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修行人在世間修行佛法,雖為世間法所依,不為世間法所染,這就是世間覺。在生活中不壞世間法,不障礙眾生,不使眾生煩惱,不給眾生帶來痛苦,要恆順眾生,就是隨順眾生善緣,化導眾生之惡緣,以方便法,使眾生離一切障垢,脫離煩惱,離苦得樂。這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薩道,上求佛道為自利,解脫眾生苦為利他。破諸世間邪知邪見,熄滅世間外道邪說,讓一切眾生知道佛法就是圓滿的世間法。
⑩ 現在修道的人該怎樣在世俗中生活
火中生蓮終不敗啊
入鄉隨俗,隨遇而安。在世俗中盡好自己的責任義務。自利利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活的心安無愧就好。
世俗是檢驗修道效果的寶地,只有世俗中自在無礙了,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