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洪湖岸邊,靠吃魚為生的是什麼鳥
湖中水面遼闊,水草茂盛,魚蝦豐富,是野鴨飛雁等候鳥棲息覓食過冬的理想場所,越冬水禽共有39種,野鴨共有18種之多。
所以,洪湖岸邊靠吃魚為生的是鳥類也很多。
其中常見的有:池鷺、翠鳥。
『貳』 什麼鳥吃魚
一,紅喉潛鳥的巢築在島上或者旁邊的淡水湖裡,它在海里取食。經常可以看到它來往於這兩個地方,帶著食物給幼鳥。
二、角嘴海雀是非常高的移動性吃魚鳥類。它常在軟土中打洞,經常占據兔子或其他鳥類打好的洞中,雙親帶著20-30尾小魚給雛鳥,並單獨喂養。
三、普通絨鴨是一種海鴨,它們普遍都是沿著北部溫暖的海岸生活,它們的食物取自淺水中,食物范圍很寬泛,包括貝類、螃蟹、蚌類等。
四、北極燕鷗的魚類食物具有廣泛的多樣性。
五、黑喉潛鳥一般都吃大魚,在繁殖季節這些可能是位於窩巢附近的淡水種類。
『叄』 吃魚的鳥是什麼鳥呀
按照描述來看是鸕鶿。
鸕鶿的種類很豐富。它們是沿海生活的而不是海洋鳥類,在內陸水域有生活區域。鸕鶿的原始祖先,似乎一直是淡水鳥,從最古老的家族的棲息地判斷。它們的范圍在世界各地,除太平洋中部島嶼。
常成小群活動。善游泳和潛水,游泳時頸向上伸得很直、頭微向上傾斜,潛水時首先半躍出水面、再翻身潛入水下。飛行時頭頸向前伸直,腳伸向後,兩翅扇動緩慢,飛行較低,掠水面而過。休息時站在水邊岩石上或樹上,呈垂直坐立姿勢,並不時扇動兩翅。盡管這些鳥花費太多的時間在水中,但它們不具備其他海鳥的防水油,所以必須花很多時間曬自己的翅膀。
鸕鶿善於潛水,能在水中以長而鉤的嘴捕魚。也常低飛,掠過水面。飛時頸和腳均伸直。夏季在近水的岩崖或高樹上,或沼澤低地的矮樹上營巢。性不甚畏人。常在海邊、湖濱、淡水中間活動。棲止時,在石頭或樹樁上久立不動。飛行力很強。除遷徙時期外,一般不離開水域。主要以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鸕鶿在捕獵的時候,腦袋扎在水裡追蹤獵物。鸕鶿的翅膀已經進化到可以幫助劃水。
在中國很多地方,人們稱鸕鶿為烏鬼,以形容這種鳥不像鰹鳥那樣傻,而有著高超的捕魚本領。在中國,很早就有人開始馴養鸕鶿,並用它們捕魚。
在南方水鄉,漁民外出捕魚時常帶上馴化好的鸕鶿。鸕鶿整齊地站在船頭,各自脖子上都被戴上一個脖套。當漁民發現魚時,他們一聲哨響,鸕鶿便紛紛躍入水中捕魚。由於帶著脖套,鸕鶿捕到魚卻無法吞咽下去,它們只好叼著魚返回船邊。
主人把魚奪下後,鸕鶿又再次下潛去捕魚。在遇到大魚時,幾只鸕鶿會合力捕捉。它們有的啄魚眼,有的咬魚尾、有的叼魚鰭,配合得非常默契。待捕魚結束後,主人摘下鸕鶿的脖套,把准備好的小魚賞給它們吃。這種捕魚方式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效。
鸕鶿不僅是捕魚的能手,古代還常常把它作為美滿婚姻的象徵。結伴的鸕鶿,從營巢孵卵到哺育幼雛,它們共同進行,和睦相處,相互體貼。大家熟悉的《詩經》中第一首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有的學者認為詩中的「雎鳩」就是鸕鶿。當然不管雎鳩是不是鸕鶿,鸕鶿之間的親密友好關系就可以代表美好的婚姻。
鸕鶿涎,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鸕鶿涎具有化痰鎮咳的作用。而在《中國醫學大辭典》中更是專門有鸕鶿涎丸一方,主治小兒百日咳,其主材便是鸕鶿涎。
『肆』 在塘邊的吃魚是什麼鳥看圖片
翠鳥吃魚。
各式各樣的游禽、涉禽等也能吃魚。
他們嘴的的形狀各異。
鵜鶘大嘴還有大嘴帶;
鷺類、鸛類、鴴類的嘴尖、細、直、長;
鷸類、䴉類的嘴尖、細、長、彎;
琵鷺的嘴細、長、直、端部扁平;
信天翁、鸌、海燕、鷗類的嘴厚而寬,端部略帶鉤形;
鰹鳥、鸕鶿、鸏等嘴長度中等,嘴端尖;
燕鷗、鸊鷉、潛鳥、企鵝等尖而較短,略帶錐形;
還有鯨頭鸛、反嘴鷸、海雕、漁鴞、鞘嘴鷗、紅鸛等等各式各樣吃魚的鳥,都有比較特殊的嘴部形狀。
『伍』 白色在河裡吃魚的鳥叫什麼啊
白鷺(英文名稱:Little Egret):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和黃嘴白鷺四種體羽皆是全白,均習稱為「白鷺」。這4種白鷺均是中等體型(45-90厘米)的白色鷺。與牛背鷺的區別在體型較大而纖瘦,嘴及腿黑色,趾黃色,繁殖羽純白,頸背具細長飾羽,背及胸具蓑狀羽。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黃嘴白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陸』 這是什麼鳥在農村抓的 吃魚
夜鷺
形態特徵:
頭頂、枕、羽冠、後頸、肩和背綠黑色而具金屬光澤;額基和眉紋白色,頭枕部著生有2—3條長帶狀白色飾羽,長約190毫米,下垂至背上。腰、兩翅和尾羽灰色。尾為圓尾,尾羽12枚。頦、喉白色,頰、頸側、胸和兩脅淡灰色,腹白色。幼鳥上體暗褐色,綴有淡棕色羽干紋和白色或棕白色星狀端斑。下體白色而滿綴以暗褐色細縱紋,尾下覆羽棕白色。虹膜血紅色,嘴黑色,眼先裸露部分黃綠色。脛裸出部、跗跖和趾角黃色。
鳥嘴先端黑色,基部黃綠色,虹膜黃色,眼先綠色,腳黃色。
大小量度為:體重雄性500~685克,雌性450~750克,體長雄性480~585毫米,雌性475~560毫米,嘴峰雄性57~73毫米,雌性63~73毫米;翅雄性260~296毫米,雌性259~296毫米;尾雄性93~120,雌性86~110毫米;跗跖雄性65~75毫米,雌性65~75毫米。
『柒』 這是什麼鳥能吃魚,常在小河邊飛
池鷺
http://www.lsphoto.org/bbs/attachments/09041500399ee0b7f1c4cdc9bd.jpg
『捌』 我國南方吃魚的鳥有哪幾種
我國南方吃魚的鳥兒吧,比如䴉鳥,鷸蚌相爭的鷸,比如海鷗。比如魚鷹。
『玖』 這是什麼鳥,生活在水邊,飛行沖向水面吃魚
看不清,看著像池鷺
池鷺(學名:Ardeola bacchus)系典型涉禽類,體長約47厘米,翼白色、身體具褐色縱紋的鷺。繁殖羽:頭及頸深栗色,胸紫醬色。冬季:站立時具褐色縱紋,飛行時體白而背部深褐。虹膜褐色;嘴黃色(冬季);腿及腳綠灰色。通常無聲,爭吵時發出低沉的呱呱叫聲。棲息於稻田、池塘、沼澤、喜單只或3~5隻結小群在水田或沼澤地中覓食,性不甚畏人。食性以魚類、蛙、昆蟲為主,幼雛與成鳥的食物成分相類似。繁殖期營巢於樹上或竹林間,巢呈淺圓盤狀,由樹枝、杉木枯枝、竹枝、茶樹枝及菝葜藤等組成,巢內無其他鋪墊物。5月上、中旬產卵,每窩產卵3~6枚。分布於孟加拉國至中國及東南亞。越冬至馬來半島、印度支那及大巽他群島。
中文學名 池鷺
別名 紅毛鷺、中國池鷺、紅頭鷺鷥、沙鷺、花窖子、沼鷺、田螺鷺、穿背心、田牛漢、花鷺
外文名 Chinese Pond Heron,Chinese Pond-heron
拉丁學名 Ardeola bacch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