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在社會生活中如何控制貨幣流通量

在社會生活中如何控制貨幣流通量

發布時間:2022-10-31 11:07:10

『壹』 怎樣用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應量

減少貨幣供應量那就採用緊縮性貨幣政策1、控制貨幣發行量 2、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利率、再貼現率以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擴張 3、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賣出央票、回購等調節貨幣供應量,緊縮銀行信。 4、信用管制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的經濟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和控制貨幣供給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和。
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實施宏觀調控,是中央銀行的基本職責之一。運用貨幣政策來調節經濟:貨幣政策作為宏觀經濟間接調控的重要手段,在整個國民經濟宏觀調控體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國政府擁有多種政策工具可用來實現其宏觀經濟目標其中主要包括: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財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的和緊縮性的兩種。1、積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2、消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較為困難,利息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較嚴重時,採用消極的貨幣政策較合適。運用貨幣政策所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個方面:第一,控制貨幣發行。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第四,改變存款准備金率。第五,調整再貼現率。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貳』 聯系當前的經濟現實,談談在社會生活中應該如何科學的控制貨幣流通量

1、規定貨幣資金使用的職權和責任,保證權責密切結合。

2、規定貨幣資金核算和管理的處理程序及手續制度,使貨幣資金運轉正常。

3、健全和完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使貨幣資金業務建立在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基礎上。

(2)在社會生活中如何控制貨幣流通量擴展閱讀:

增加或減少貨幣流通量主要是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貨幣流通量過少,不能滿足商品交換的需要,即會影響經濟發展;貨幣流通量過多,超出商品交換的需要,即會出現通貨膨脹,同樣影響經濟增長。

一定時期的商品價格總額,即各種商品的價格與商品數量的乘積的總和;貨幣流通速度,即同一時期內貨幣在買主和賣主之間轉手的次數。

『叄』 怎樣控制貨幣流通速度

貨幣流通速度影響因素
主要有經濟和心理兩個方面,其中經濟因素是基本的,包括:
①居民的貨幣收入水平和支出結構變化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費結構不會有大的變化。當收入水平有較大提高時,消費結構中用於高檔消費品的部分會增加。在積儲過程未實現購買力,居民持幣率就呈上升趨勢。這就會促成貨幣流通速度的減慢。
②產業結構及生產專業化狀況的影響
不同生產周期、不同資本有機構成的產業部門之間的比重不同,以及社會生產的專業分工程度不同等,都會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生產周期長的部門,資金周轉慢,其貨幣流通速度相對較慢;反之,則較快。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資金佔用多,使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反之,則加快。社會生產的專業化分工越細,進入市場交易的中間產品越多,生產效率越高,生產周期縮短,實現國民生產總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則較慢。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有這些方面發生變化,都會相應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發生快慢不等的變化。
③經濟單位數量和金融市場發達狀況的影響
參與經營及收入分配的個人和企業數量越多,社會整體效益提高,貨幣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則貨幣流通速度就慢。金融市場越發達,商品交易之外的貨幣交易佔用量越多,貨幣流通速度越慢;反之,則相對加快。
④財務及結算制度的影響
如一定時期中分多次支付工資,每項支付期短,會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金融業發達,能採用多樣靈活的結算方式,減少資金佔用時間,可以加快貨幣流通速度;反之,則慢。
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消費者對經濟形勢的預期和對信用貨幣及紙幣的信任程度。心理因素包括人們的支付習慣、消費心理、價值觀念,以及對通貨膨脹率、利率等變動的預期,還包括對政府的重大政策變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預期等。心理預期導致的行為變化,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時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左右人們的儲蓄和購買行為,從而影響貨幣流通速度。 上述影響貨幣流通速度的諸多因素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使貨幣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成為難以考察和計算的變數。

『肆』 如何控制貨幣流通量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原理,就是國家是在管理著經濟.包括貨幣量.當人們勞動後,物品被加工後,資產被轉讓或抵押後,財富都以不同方式增加.而國家為了讓人們的生活穩定,它必須要控制好貨幣量,而控制的方式也是多樣性.如你所問的,貨幣會先增加到那裡,也是有不同形式的,有發放給銀行的,就因為銀行流動性不高,而為了經濟穩定發展就可以發放!因為國家的目的就是要管理好經濟.國家手上有許多貨幣,不一定就是央行在發放,也有像財政補助之類,也是變相的向市場發放貨幣量,而目的也是為了人們的經濟和生活.憑什麼,我覺得就是憑國家的責任,國家為了管理好一個國家,它在必要時就得這么做.那能不能大量不斷地投放?也是不行的,為什麼,因為國家大量投放後引起通漲,就會有經濟動盪,社會就會不穩,貿易也會受損.所以要放多少,放給誰,怎麼放,是在管理好經濟社會的大原則下進行操作的.我覺得你明白了這個原則後問題就簡單了,不知你還有沒有其它具體的問題. 希望有助於你.

希望採納

『伍』 怎樣控制貨幣供應量

收藏推薦 在當前治理和調整工作中,財政和金融都實行緊縮方針。為此,應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但嚴格的「格」如何掌握?控制又如何著手?都要探討清楚,方能有效實施。 所謂貨幣供求平衡 只要存在商品經濟,就有對貨幣的需求。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必然包含這樣的含義:使貨幣的供應與需求相適應。在這意義上的貨幣供求平衡,可以說是金融工作的重要目標。但要做到貨幣供求平衡,至少有下列四點應當弄清楚:(1)貨幣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包含哪些東西?(2)對貨幣的需求取決於哪些因素?(3)對貨幣供應的控制又受哪些因素的影響?(4)在貨幣的供求後面,有哪些非金融的因素必須考慮? 貨幣流通的現實形式 從本質上說,貨幣是流通手段和價值尺度的統一。這是從商品經濟的基本條件來認識,無疑是正確的。但早在馬克思之前,李嘉圖就已經覺察到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時的交換價值與其作為商品的內在價值往往偏離,因而感到困惑。馬克思從商品交換來說明貨幣的本質,同時也曾多次指出,在現實的商品流通中存在著眾多的貨幣的符號或代表。 從現實狀況看,各國貨幣的流通形式不外乎兩類:一類是國家銀行的債務憑證,如各國通常使用的現鈔。

『陸』 貨幣政策通過什麼措施可以釋放資金流動性,減少貨幣供應量

釋放資金流動:可以通過降低准備金、利率、貼現率;也可以減少發行央票或由央行買入市場的證券標的;又或者通過匯率進行市場調整令本幣貶值。

所謂釋放流動性,就是提高貨幣供應量,也即人們俗話說的「印鈔票」。
主要通過三大貨幣政策工具:
1、公開市場業務,央行在證券市場買進政府債券,向市場釋放基礎貨幣,導致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和利率的降低。
2、調整貼現率,降低向商業銀行發放再貸款的利息率,以鼓勵銀行借款,從而向市場釋放基礎貨幣,增加貨幣供應量。
3、改變法定存款准備率。提高貨幣乘數,即銀行系統創造信用貨幣的能力,從而增加貨幣供應量。
就對貨幣政策工具反應靈敏的經濟體系而言,在貨幣供應量的調控效果上,貨幣政策工具的信息引導效果往往要遠遠超過其實際作用。
減少貨幣供應量那就採用緊縮性貨幣政策:
1、控制貨幣發行量。
2、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利率、再貼現率以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擴張。
3、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賣出央票、回購等調節貨幣供應量,緊縮銀行信貸。
4、信用管制
拓展資料:
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央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四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基準利率。
貨幣政策的性質(央行控制貨幣供應,以及貨幣、產出和通貨膨脹三者之間聯系的方式)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爭議的領域之一。
拓展資料:貨幣政策
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由央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通過央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央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柒』 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調控貨幣流通量時主要運用的手段是什麼請結合實際進行說明。

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主要運用所謂的三大手段來調節和控制貨幣量:(1)公開市場業務,即由中央銀行在貨幣資本市上公開出售或收購有價證券,從而減少或增加貨幣流通量;(2)最低准備金率政策,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有法律規定的儲備金制度,也就是商業銀行要把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中央銀行,以保證金融秩序的穩定。法定準備金率的提高或降低,會減少或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3)再貼現利率政策,商業銀行可以把手中的未到期有價證券拿到中央銀行去貼現,如果再貼現利率降低,商業銀行就會拿出更多的有價證券去貼現,這樣流通中的貨幣就會增加,反之則相反。
在美國,貨幣政策調 控工具不僅包括眾所熟悉的「三大法寶」——公開市場操作、 貼現與 再貼現、存款准備金率,而且還包括專門針對資本市場貨幣流通量的 調節要素——證券投資透支比率,形成美聯儲四大貨幣政策調節工 具。它表明,美聯儲通過對貨幣總量和信用總量調控的貨幣政策,在 促進經濟增長和控制通貨膨脹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貨幣政策調控的目標,是要保持經濟發展、物價穩定、充分就 業和國際收支平衡所需要的貨幣流量和信用流量的平衡。 而這種平衡 通常通過影響金融機構儲備水準來實現。(1)公開市場操作——通過 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政府債券,來影響貨幣總量和信用總量,並影響貨 幣儲備量和貨幣基礎。(2)貼現率——以影響儲蓄機構使用資金的成 本,來影響貸款和投資活動,進而影響貨幣基礎。(3)存款准備金率 ——其變化會影響貨幣乘數。(4)證券投資透支比率——其變動直接 影響證券市場的投資活動。早期,貼現政策是美國調節貨幣和信用流 量的主要工具;後來,美國不斷運用其它調節工具,但一旦發現公開 市場操作與存款准備金率的功能相一, 且前者在實際調節中更具有彈 性,而後者的「剛性」易導致直接的貨幣供應減少、出現經濟不景氣 和伴隨高失業率時,1990 年 12 月,美聯儲取消了對所有定期存款的 存款准備金要求,在 1992 年 4 月,也將活期存款的存款准備金率從 12%降到了 10%。加拿大、瑞士、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乾脆完全取 消了所有存款准備金的要求。 公開市場操作成為現代金融體系發達國 家中最重要的一個貨幣政策工具

『捌』 國家如何控制貨幣流通

控制貨幣用貨幣政策。
1.提高銀行儲備要求。儲備要求高外借就少,可減少貨幣發行。
2.提高利率,中央銀行對其它銀行的利率調整會影響銀行之間和銀行對顧客的利率。利率高借的人就少,貨幣發行量就小。
3.公開市場業務。就是買賣政府債券。

閱讀全文

與在社會生活中如何控制貨幣流通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