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粗茶淡飯,到底是什麼意思,竟成為貧苦生活的代言
黃庭堅的一句:"粗茶淡飯飽即休",讓"粗茶淡飯"一詞流傳千古。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粗茶淡飯漸漸成為貧苦生活的代名詞,人們在表示自己生活清苦,或者對客人招待不周的時候,經常會用"粗茶淡飯"一詞自比或自謙。可是,粗茶淡飯,究竟指的是什麼,為何會發展為這樣的意思呢?
另外,中國古代的交通工具也十分有限,制鹽的地方大多臨海,可是中原內陸或者是其他地區的少數民族也需要食鹽,匱乏的交通工具使得運輸成本太高。比如,《別錄》曰∶大鹽出邯鄲及河東池澤。恭曰∶大鹽,即河東印鹽也,人之常食者,形粗於食鹽。就記載了山東邯鄲的"大鹽",因為顆粒粗,價格低,百姓多食用它們。
『貳』 都說粗茶淡飯,粗茶淡飯到底是什麼
粗茶淡飯沒有準確的說法,它最早出自於黃庭堅的《四休居士詩序》,指的是簡單粗糙的飯菜。原句是:粗茶淡飯飽既休,可以理解為普普通通的飯菜,能夠吃飽就可以了。在我看來,就是家常便飯,不用追求特別華麗的美食,滿足日常所需就足夠了。
當然,這里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精神追求。在黃庭堅的序里,還提到了“三平二滿”和“不貪不妒”。這兩個詞,都是一種精神狀態。雖然生活中很多人都是粗茶淡飯生活,可很少能做到“即休”。
3、知足者常樂每個人都有慾望,當自己的慾望得到滿足後,就會產生一個更大的慾望。隨著慾望的不斷放大,人們漸漸會迷失自我,哪怕得到再多的東西,也會繼續追求,感覺自己擁有的不夠多。這樣的人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畢竟人相對於世界是渺小的,一山還比一山高,永遠有自己得不到的東西。
往往最平凡的生活里,能發現更多的快樂,人們沒有過高的追求,擁有既幸福。其實做人也應該這樣,我們在不斷追求的時候,也要學會滿足。
『叄』 粗茶淡飯延年益壽,你認為有什麼道理嗎
從古至今在我國許多的文學作品裡都有「粗茶淡飯」的描寫,比如宋代的南宋大臣,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的楊萬里。在《得小兒壽俊家書》詩中最後一句「徑須父子早歸田,粗茶淡飯終殘年」。還有太多文學名家包括近代的老舍,都有對「粗茶淡飯」表述。
『肆』 粗茶淡飯,是指一頓簡單的飯食,還是一種簡朴的生活狀態
粗茶淡飯指的是一種簡朴的生活狀態 ,出茶淡飯對身體健康非常的好 ,常吃大魚大肉,油炸食品,燒烤食品對身體傷害非常大 ,如果身體有了三高或者是慢性病,這樣對你的生活質量有非常大的影響 ,如果想幸福之高一天,最好是吃些粗茶淡飯,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加一些運動,這樣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
『伍』 粗茶淡飯是良好的生活習慣,你的生活習慣是什麼
我的生活習慣,就是在粗茶淡飯中慢慢度過的,粗茶淡飯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
平時,我喜歡粗茶淡飯的簡約生活。每天早晨起床,我會自己熬粥,喝一些小米稀粥,用家鄉菜籽油給自己煎幾塊噴香的油饃饃,順便就幾口熗拌紅蘿卜絲,這樣的日子卻也安穩舒適。
我喝的稀飯,一般都是用粗糧製作的,例如我最喜歡吃的玉米粥、小米粥等等。
我會按照時令的變化,親自上山採摘一些新鮮的野菜。例如,在每年4、5月份時,我都會去北坡的後山上,用特製的鐵鉤,去鉤取一些洋槐花。
洋槐花不僅可以做槐花糕,它與雞蛋炒了之後做餡,製作的槐花餃子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餃子!同樣的,每年初春剛過的時候,在山坡上採摘的香椿,也是美味中的極品!這些粗茶淡飯,使我的生活形成特定的行為習慣!
其實,除了這些生活習慣之外,喜歡讀書也是我的生活態度。只要是報紙我每次都看,看過之後都會對報紙上的內容進行摘抄與剪輯!
通過讀書讓我的思想境界不斷開闊,讓我的新思維水平永葆活力與青春,通過讀書,我對社會的族人也與日俱增!經過這些年不斷的學習,這種習慣讓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
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吃簡單些,活瀟灑些!
『陸』 經常聽農村老人說粗茶淡飯啊,粗茶淡飯指的是什麼呢
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時候老人家的言語很有道理,畢竟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還多。特別是在農村的老人,即使生活很樸素,粗茶淡飯,但依然過好每一天,還有些老人不斷追求老有所樂,在平凡中活出不平凡的樣子。
而黃庭堅在詩中引用「粗茶」則為了表達自己豁達態度。雖然吃得怎麼地,生活很清苦,但自己能苦中作樂,活出自在。言歸正傳,農村老人常說的「粗茶淡飯」,粗茶不僅指粗老茶葉,更是指一種不忘本的精神,不忘以前過的苦日子,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不能浪費糧食,不能大吃大喝,還得過質朴生活,過粗茶淡飯的生活。
『柒』 吃粗茶淡飯,過簡朴的生活這樣的人是不是反而活不長,更容易生病
吃粗茶淡飯過辛苦的生活,這樣的人有些人還是面很長的,不一定就不會長啊。天天大魚大肉,這樣的人容易血脂高的,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就高,反而活不成,更容易生病。
『捌』 農村老人常說的「粗茶淡飯」指的是什麼
他們口中常常提到的粗茶淡飯,其實所指的就是比較粗糙的茶葉以及簡單的飯菜。在背後所帶指的意思就是生活比較的質朴,無論是飯菜還是食物都比較簡單,又可以用來形容一些家境比較貧寒的人,他們的生活狀況。在許多人看來,粗茶淡飯其實並沒有過多的營養,而且也不是一種特別健康的飲食方式。事實上,粗茶淡飯卻能夠給人體帶來許多的好處,對人們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幫助。另外就是蛋飯可以有多種解釋,它可以是味道比較淡的飯,也可以是比較簡單的飯菜。一般來說,大部分的淡飯都是所指的一些粗糧和蔬菜。這樣的飯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少油少鹽,除此之外還沒有多餘的油脂,吃起來也非常的清淡爽口。如果口味過重,每天都是大魚大肉的話,反而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負擔,過鹹的食物也會造成血管的堵塞,引起一系列的毛病。因此放在現今將來看,粗茶淡飯反而是一種較為健康和簡單的生活方式。
『玖』 粗茶淡飯,生活還是杠杠滴!用廣東話怎麼說
粗茶淡飯,生活定框框_!
雖然是粗糙簡單的飲食,但是生活質量還是很好的。
粗茶淡飯釋義:指簡單的、不精緻的飲食。有時用來形容生活簡朴。
粵語,又稱為廣東話、廣府話、白話,是一種聲調語言,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漢語方言。在中國南方的廣東中西部、廣西中南部及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東南亞的部分國家或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社區中廣泛使用。
『拾』 農村老人說的"粗茶淡飯",是指的什麼
粗茶淡飯,用漢語解釋為,粗:粗糙、簡單;淡飯:以前鹽比較匱乏,也是稀有之物,一般窮苦家庭是買不起,只能無鹽炒菜,菜里無油鹽,只能稱為清淡下飯。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朴。
據老農口述,過去農村存在鬧飢荒,千萬家產不如糧食一擔,有錢難買一升糧。後來農民存糧意識強烈,勤撿節約,風調雨順防飢荒年。粗茶淡飯就成了民間的口頭禪。
農村勞動人民現都以雜食糧為主,對身體 健康 長壽保駕護航。以前條件堅苦的時侯吃樹根樹皮,野菜充飢,每當吃上粗糧時總會感覺幸福生活確實不易,且行且珍惜。
看看現實的 社會 風氣,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兒童嬌生慣養,父母滿大街追著喂飯,怕餓了沒吃飽。老人們看在心裡,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家中糧千擔,兒孫靠買飯度日,這就是新時代的幸福。
提到粗茶淡飯,我們想到的是粗糧,是比較有營養的飯菜,對於農村的老農,粗茶淡飯是過去的回憶,是樸素生活的一種作風。對於他們來說,生活就是簡簡單單的,粗茶淡飯,也能過一輩子。大家有同感嗎?一起聊聊。
農村老人說的"粗茶淡飯"是指的什麼呢?主要表達的是,在他們那個年代生活比較簡朴,吃的飯菜特別簡單。
在五六十年代裡,那時候的生活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農民的生活特別簡朴。聽老人說:在那個年代,他們是在生產隊幹活,集體幹活,實行大鍋飯,每家每戶必須每天都去生產隊幹活,以工分來算錢,一天最多十個工分,一個工分一毛錢,十個工分一塊錢,每天必須有一個勞動力去干掙錢,否則就沒有錢,可想而知那個年代,每家每戶那麼多孩子,全靠勞動力換工分來生活。一個勞動力一年最多能掙300多塊錢。那時候的錢也特別值錢,一毛錢可以買好多東西,一分錢就可以買十個糖,錢特別值錢。有的家裡的孩子特別多,生產隊分的糧不夠吃,就撿一些菜葉呀,挖一些野菜來充飢生活。哪來的錢買茶葉?不就是老人說的"粗茶",就是在樹上採摘的老茶葉,老茶葉採回來曬干,泡茶飲用。
老人說在他們那個年代裡,吃的飯特別的清淡,清湯寡水,飯里就沒有油,能吃飽肚子啊就算是好的生活了。更別說在飯里放鹽了,一毛錢一袋鹽都對他們來說是特別的難。吃肉更別提了,只有在過年的時候,生產隊里給挨家挨戶分一點肉過年。
可想而知,那時候的年代是多麼艱苦,生活是那麼的簡朴。
粗茶淡飯,從字面上理解,粗茶:粗糙、簡單的茶水;淡飯:古時鹽比較匱乏,是金貴東西,窮苦老百姓買不起,因此只能無鹽下菜,稱為淡飯。
據科學家研究指出,現在的「淡飯」是指富含蛋白質的天然食物,它既包括豐富的谷類食物和蔬菜,也包括脂肪含量低的雞鴨牛羊的肉。通俗的講粗茶淡飯應該是平衡膳食,食物多樣化,蔬菜水果也位列其中。而不是一昧的素食,不沾葷腥。
農村老人說的粗茶淡飯,是指吃的糧食和蔬菜都是自家農田耕種的,純天然無污染的農家產品,不是在外面市場買的大魚大肉和溫室大棚種植出來的反季蔬菜,以及精細加工過的副食產品。
過去養豬需要從初春開始,一直養到年末宰殺,稱作年豬。在村委大喇叭里吆喝吆喝,村裡老少爺們就把豬肉都分了,以備春節時用,根本不用出去買肉。小農經濟自給自足,連豬都是自家養殖,也就是農村老人說的粗茶淡飯。
父親提起過日子,總是說:只要大人孩子都旺旺盛盛(膠東方言 健康 的意思),粗茶淡飯填飽肚子就行。這里的粗茶淡飯指的是:粗糙、簡單的飯菜,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朴的生活態度。
記得生產隊的時候,父母為一家人的粗茶淡飯日夜奔波。白天都在生產隊幹活,晚上父親要到場院里去看糧守夜,為的是多掙工分,多分糧食,一大家子的人都眼巴巴的等著分糧吃飯。 母親在家裡摟著三個孩子,相繼哄孩子們睡覺。如果趕上夏季暴雨來臨前夕,生產隊割麥子日夜大會戰,就不顧得晚上在家裡看孩子了,父母在生產隊日夜搶收麥子,只有八歲的姐姐就臨時充當大人的角色,在家看著六歲的弟弟和三歲的妹妹,哄他們入睡。
那時生態環境好,貓頭鷹也多,大人不在家,貓頭鷹蹲在牆頭叫得聲聲恐怖,膽小的姐姐嚇得哇哇大哭,把兩個小的都嚇醒了跟著一起哭。等有從門口經過的大人聽到哭聲,趕緊捎信給在場院打麥子的母親時,又累又餓的母親一路小跑回來看看,姐姐為此沒少挨揍。
天亮的時候,疲憊的父母回家,會有幾根香噴噴的面魚帶回來,那是生產隊給每個參加會戰的社員集體管飯,大人沒捨得吃,省下來帶回家給孩子們吃。幾個孩子一擁而上,眼巴巴等著大人發話開吃,天天地瓜干玉米餅就鹹菜,早就吃夠了,眼前的 美食 豈能錯過?母親把幾塊大的分給孩子們,只留一塊最小的和父親撕開小口放在嘴裡嘗嘗,轉眼孩子們吃得精光。現在想想,父母餓著肚子幹了一夜的重活,只是為了一家人的一日三餐粗茶淡飯,為人父母真是不易啊。
那時候家裡養的幾只母雞,下蛋後哪捨得吃?攢到五個,就是農村人說的半把雞蛋,十個為一把。趕緊提到集市上換回幾斤粗鹽,兩封火柴,這是過日子必須要用得著的,當時鹽七分一斤,火柴五分一封。
平民老百姓就這樣一點一點的省,只是為了讓一大家子粗茶淡飯吃飽肚子,我們的勞動人民如此勤奮努力,才會有國家繁榮昌盛的今天。
粗茶淡飯有益身體 健康 ,這是指出身在最下層的人民,他她們手中錢少,買不起大魚大肉,只好粗茶淡飯,填飽肚子而巳,因為這些飯茶營養低,所以引不起現在所說的富貴病。
他們常年勞動強度大,所吃的飯菜根本不講營養,據我所知,吃菜偏咸,愛吃肥肉。吃飯也無規律,專家認為不科學,卻發現這種人反而長壽,於是就認為是長期粗茶淡飯的好處使人長壽。舉一個例字,人民自漢朝發明豆腐而言,就和豆腐同吃,而贊青白碧玉板,紅嘴綠鸚歌的同吃的好處,近代互然出了科學家指營養學家指出不科學,說兩種同吃而得結石,而古人吃了這么多年卻沒有這方面的病歷。吃鹽多而得血管病,而長期吃鹹的窮人們這方面例孑卻極少。吃豬油易得三高病,這種人長期吃豬肥肉豬油反而身體 健康 ,而營養學家卻沒法解釋,最後無奈的宣稱這是長期吃粗茶淡飯帶來的好處,於是粗茶淡飯成力 時尚 ,這是根本不了解這些人吃粗茶淡飯長壽的原因。
第一,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長期體力勞動者,吃咸才讓他們幹活有勁,出汗多身上的汗.漬成一片鹽霜隨汗都排除了,所以吃鹽多反而更好,而粗茶淡飯的代名詞就是吃糠咽菜,除不知營養價值都在糧皮上,比如麩子喂豬毛發亮就是證明,而這種人吃肥肉身體反而更好,有次電視上有一采訪一老婦人壽星長壽秘訣,回答讓人出乎意料,她長期就是喜歡吃肥肉喝酒。可見長壽並不是吃粗茶淡飯的原因,前時期報道一名 養生 專家才四十多歲就英年旱逝,讓人不勝惋息,但人們又想 養生 專家那麼懂 養生 ,反而不長壽又如何解釋呢?實際上長壽是長期勞動的結果,你如果上農村調查,長壽人基本上都是長期勞動的人,而且都是啥也吃,而不是光吃粗茶淡飯。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對於古代人來說,粗茶淡飯,漢語詞語,粗:粗糙、簡單;淡飯:古時鹽比較匱乏,窮苦人家買不起,因此只能無鹽下菜,稱為淡飯。
2、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朴。出資宋·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3、對於現代人來說,粗茶淡飯」要科學解讀,它是指儉朴生活,而不是字面意義上的「粗」的茶、「淡」的飯。
4、粗茶淡飯」應該是平衡膳食,食物多樣化(包括蔬菜水果),不大吃大喝、營養過剩;也不提倡一位素食,導致營養不良。
5、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寒舍簡陋,粗茶淡飯招待不周,請多包涵,這個意思就是來到寒舍有什麼什麼吃什麼,農民自己種的食物,比不上燕窩龍肉,但是確實自己勞動種來的。
6、在以前大多數農村 買不到什麼海鮮海魚 就是很平淡的農民自己種食物養殖的食物來作為招待,甚至平時家裡沒客人都捨不得拿出來吃,只有客人來了,才有得吃,不是什麼珍貴食物,不像城裡可以買到大魚大肉
粗茶淡飯就是生活很儉朴。改革開放前,農村農民的生活條件差,吃的沒什麼講究,填飽肚子即可。我小時候記著,大人們從地里拾來的各種菜葉子,全部曬干,平時往飯食里摻和。喝湯時摻一把、糊飯里摻一把、餅里摻一把、窩窩頭里摻一把、最下菜的是包菜包子等等,一切五穀雜糧,用石礳磨下來,麩皮也不扔。所謂的粗也包括糠皮子,全能吃。我們這兒有個習慣,就是用牲口的油炒點兒玉米面,當餓得不行了或者有個病痛的,抓上一把用開水一沏,喝上一碗,享受極了。這才叫喝茶!那時候,窮苦百姓能講究什麼呀!常年有粗茶淡飯就不錯了!喝茉莉花茶,北方人有幾個見過茶葉的,甭說喝茶了!現在不同了,說話別虧心,吃點兒粗糧叫 養生 。雖然吃點兒粗茶淡飯,和以前比是兩碼事!
五穀雜糧時令菜
如果問現在的孩子們粗茶淡飯是什麼,他們肯定不知道。因為現在的生活條件太優越了,想吃什麼就趕緊去買。如果問年輕人他們可能會說粗茶就是質次價底的茶葉,淡飯就是沒有什麼味道的飯吧。但是如果這個話題問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可就身有感觸。其實在六七十年代以前能吃上粗茶淡飯就已經不錯了。我記得我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挨餓,在那個經濟蕭條糧食極度匱乏的年代根本就沒有什麼東西吃。我的父母輩們其實喝茶就是指白開水,只有過年時招待客人才能喝一點價格便宜的茶葉。至於淡飯指的就是吃糠咽菜,記得我六七歲的時候吃的主食就是胡蘿卜豆腐和地瓜豆腐。說是豆腐其實就是胡蘿卜絲或地瓜絲摻入一點點黃豆面煮的粥。再配上用胡蘿卜淹漬的鹹菜疙瘩,一家人就是吃這樣的飯充飢。到了七十年代才能吃上用地瓜面或玉米面做的餅子,就飯還是以鹹菜為主,我想這就是粗茶淡飯吧。
粗茶淡飯是一幫普通人的生活,不是富貴佳歺,而是農村最低的生活,只要能填飽肚子就可以。(比如:農村常用的:玉米,高梁,蕎麥,小麥,紅茹,土豆,等等!
農村老人家說的粗茶淡飯是什麼?我是農民的優雅,我來告訴大家屬於我的粗茶淡飯。因為我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我還不是老人家,但是我一直都是粗茶淡飯的生活著。
記得小時候,因為家裡兄弟姐妹多,但是掙工分的也就是爸媽加最大的一個哥,一個姐,其他稍微大點的可以給生產隊放牛啥的,一天也有兩分工,所以我家日子過的比其他家庭都要艱難。
我到現在還記得一件事情,六月的大熱天,家裡人都出去做工去了,媽媽要就洗好了米,我就在家負責燒火煮熟。隔壁有幾個老奶奶也在家煮飯的,但是她們煮飯很快就熟了,我燒火燒了一個多小時,鍋里還在咕嘟咕嘟個不停,那個天熱啊,還是燒的茅草。
那天媽媽一回來我就問,為什麼人家的飯那麼快就好了,我家的得燒那麼久,我媽媽跟我說;「傻孩子,人家的飯全部是大米,咱們家沒那麼多米,還有蘿卜粒,紅薯干,所以沒人家快呀,雖然粗茶淡飯,但是能吃飽就是好」。這是我第一次聽到「粗茶淡飯」這個詞,那年我七歲,這個詞陪伴了我整個童年。
小時候喝茶,家裡有個不大的水缸,剛剛好可以裝一鍋開水,茶葉就是屋後面的樹上摘的。爸媽告訴我說是棉花茶,大概就是葉子有點像棉花葉吧,幾片葉子放下去,開水馬上變成了黃中帶紅的琥珀色,一缸茶可以一家人和一整天。
這樣的日子一直我十歲那一年,我終於吃上了夢寐以求的全米飯,那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米飯,那麼香甜,夢里吃飯都會吧唧著嘴回味無窮。
到了現在,粗茶淡飯早已經不是粗茶淡飯,僅僅只是一種自謙或者客氣的表達方式 , 但是在我的內心裡,那卻是一段艱難而又充滿溫馨的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