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蚯蚓並不生活在水下,為何被用來當魚餌魚真的喜歡吃它嗎
我們平時釣魚的蚯蚓,並不生活在水中。現實中,蚯蚓不喜歡水。暴雨天你在地面看到它,是因為土壤中浸入了雨水,導致蚯蚓無法呼吸,它才冒險出來透氣。一般地下居多。
環顧四周,周圍任何一個湖裡,魚兒和蚯蚓也很難邂逅。除了暴雨的沖刷和人為引進兩種特殊情況,真的很難讓兩種生物混在一起。但是人們都喜歡把蚯蚓當做魚餌,難道魚真的喜歡吃這種千年不遇的生物蚯蚓?或者這裡面難道有什麼科學道理?
歸納總結以下三點:外形,經濟,運動
(1)外形:通過人們大量觀察研究,無干擾情況下魚兒在水中雖然碰不到蚯蚓,但類似生物卻會遇見。此外,魚大多不挑食。像鯰魚它會選擇死蟲,昆蟲幼蟲脂類的東西,這些東西長得很像蚯蚓。
所以有一定幾率魚可能認錯了,以為它不是蚯蚓,而是美味的小蟲子。
(2)經濟:一般情況水裡的食物魚兒總吃已經吃膩了,所以應該換點量大好找的餌才對嗎。於是蚯蚓被人們所發現,因為大地里很多。而且經濟實惠。魚突然見到這種生物有很大新鮮感,便會迫不及待游過來,願者上鉤了。
(3)運動:這點小編我也是很認可的,蚯蚓之所以是不錯的選擇,還可能因為它們在淹死前使勁掙扎,使血腥味迅速擴散,吸引魚兒。研究表明,魚喜歡運動物體,如果有死蟲子和活蟲子兩種選擇,魚大多會選擇過的物體。所以蚯蚓足以勝任。
說了這么多,你可能覺得魚並不一定偏愛蚯蚓。確實,魚餌用蚯蚓這里有很多因素影響著。哪個都有道理,還是希望大家綜合3點看看。或許,魚對蚯蚓的味道天生情有獨鍾,只是平時很難遇見罷了。
B. 選對釣位是爆護的基礎,漲水後水庫垂釣如何選擇釣點
進入7月全國各地普遍迎來強降雨,尤其近期西南地區更是出現大暴雨,造成了江河湖庫水位的上漲。由於大量的食物被沖刷至水裡,針對垂釣而言絕對一個非常好的時機,不論是河流還是湖庫!俗話說的好:「三分釣技,七分釣點」,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漲水後水庫垂釣如何選擇釣點?只要位置選對了,爆護那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我們都知道網箱養魚的地方都是一些較深的水灣,而網箱海域一般都會殘存一些網箱魚吃不完了的精飼料,長此以往便會變成野生魚尋食的必經之路之處。當水庫水位上漲後河心洶涌澎湃,但網箱邊由於網箱的抵抗,流水相對性遲緩,又成了雙魚的棲居滯留的好地區,「好吃好喝,並且住著也舒適」,這讓網箱邊變成了一個純天然「魚窩」,漲水天在這種地區垂釣,會使你收獲滿滿。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釣友可能會有個誤區:覺得水庫漲水後都是釣魚的好時機。的確,從實際經驗來看釣獲量會隨著水位的上漲而上升,但上漲幅度也有一個「度」,一般來說不應超過25厘米,而幅度一旦超過30厘米,漲水越大,垂釣效果急劇下降!
C.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海里的魚是怎麼產生的
因為海水中含有各種鹽類,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鈉,也就是食鹽。另外還含有氯化鎂、硫酸鎂、碳酸鎂及含鉀、碘、鈉、溴等各種元素的其他鹽類。
海水中含有營養元素(營養鹽、生源要素)P及Si等。這些要素在海水中的含量經常受到植物活動的影響,其含量很低時,會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長,這些要素為魚提供了生長必須的營養。
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在海里有魚得以生存的食物,海水中溫度適宜魚的生長活動。所以,海里會產生魚。
(3)雨水沖刷泥漿進河魚是怎麼生活的擴展閱讀:
最早出現的魚類是無頜魚類。它們還沒有上、下頜,只有一個漏斗式的口位於身體前端。這種口,不能主動攝食,只有靠水流把微小生物帶進口內。它們沒有腹鰭,但有膜質的外骨骼,包裹在身體外邊。所以無頜魚類又有甲胄魚類之稱。
最早的有頜魚類是盾皮魚類,它不僅已有上、下頜,並還有了偶鰭。硬骨魚類是最進步的魚類,也是現今世界上水域中的主人。
海魚到了淡水中會死去,原因是海水密度高,壓強大,海魚入淡水中會死就是因為海魚的血壓適應了海水壓強,入淡水後淡水壓強小,海魚的血壓超過水壓導致血管爆裂死亡。
D. 怎麼看一條野河有沒有魚
判斷一條野河有沒有魚的方法:
1、周圍是否開闊,有無高山遮擋
在丘陵地帶、高山區,許多池塘處於幾座山的峽谷中,池塘四周甚 至是三面環山。池塘的進水、出水都十分便利,但水溫比較低,風也很少 吹進池塘。由於池塘處在峽谷中,水位較深,這樣的水域魚類生長速度 慢。由於缺少陽光照射,水生植物、小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生長也緩慢, 因此,魚也缺乏食料,影響魚的生長,這樣的水域生長的魚很瘦。
2、有沒有活水來源
有沒有活水來源,是衡量該池塘是否有魚的一個重要條件。有些塘 是在山的梯田之間,有梯田的山溝叫「山沖」,塘里的水是從上面的梯田中流進的,塘中有「塘漏」,堵住塘漏,就可以蓄水,撥開塘漏的木樁,就 可以往下面的梯田流水,這樣的塘有活水流進,由於有活水,塘中一定 有魚。
但有些塘處在山沖的最上面。這樣塘的水源是由下雨時從山上流 淌下來的水匯積於塘中形成的。天晴若干天後,塘里的水就會減少,甚 至乾涸,這樣的塘無活水,自然少魚或無魚,不宜下鉤施釣。
還有些塘離村莊較遠,處在高崗上。這種現象在平原地區較為多 見。由於無進水.口,塘中的水是靠雨水積蓄,久旱無雨,塘也會乾涸。即 使再下了雨,蓄了水,水中也無魚生長。因此,凡是處在高崗上的塘也是 無魚之塘。
3、塘埂的高低狀況
平原地區的塘無高山遮擋,但也有兩種情況:一是塘埂高於四周, 二是塘埂低於四周。高於四周的塘無活水來源,塘中的水是下雨積的 水,一旦久旱無雨,塘中就會因缺水變得少水或乾涸,這樣的塘是無魚 的;後一種是塘埂低於四周的塘,常常有活水流人,不會缺水,適合魚的 生存和生長,這樣的塘適宜釣魚,有經驗的釣者通過看塘埂就可以判斷 出水中是否有魚 。
觀察塘埂是新土、黃色、少草或無草,便可以斷定此塘是新挖的或 經過修整的新塘,修塘多半先放水,從塘中取土,從而使塘埂變得更深, 變得更高,這樣的塘往往在修塘後的第三年、第四年才有魚可釣,第二 年魚不太大,到第四年鯽魚才能長到單尾150克左右的重量。
塘埂的草很深,並有雜樹野花,說明此塘是老塘,可能有魚。這樣的 老塘離住戶、村莊很遠,水中又沒投放樹枝、釘木樁,塘邊又沒搭草棚, 說明此塘無人看管,也就是說沒人投入魚,有魚也早被人捕撈光了。
4、看水色水質友水面的狀態
水的顏色,反映出水的質量,好的水色,說明水的質量尚好,適宜於 魚生活棲息,差的水色,反映出水質差,影響魚的生長。常見水的顏色有 幾種。
(1)藍黑色、綠黑色的水。這樣的水質聞有腐臭味,透明度極差,手 伸入水中10厘米以下就看不到手指,這樣的水往往很淺,因為水下有大 量的污泥、腐爛物質。造成這種水色有多種原因:一是周邊的廢水、污水 長期大量流入;二是塘口處於低窪處,無出水口,臟水無法排出,只是在 雨天塘里漲了水才從堤埂漫出,若雨量過小,仍添不了新水。
(2)淡綠色、淡黃色的水。這兩種顏色的水域,水質好於第一種水, 塘水不淺,風可吹入塘中,環境開闊,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水下能見度在 20厘米以上,無腐臭氣味。
淡綠色的水體,說明水中草魚較多,也可能有較多的水生植物。因為 草魚吃了綠色的水生植物後,排泄的糞便也是綠色的,草魚多,排泄的糞多,因此使水色變綠,在水面可以見到呈長條狀、小塊狀的草色糞便。
淡黃色的水體中鯉魚較多。因為鯉魚有拱泥、遊走覓食的習慣。水 底的泥土被拱動後會翻起渾濁的泥漿,泥漿一多,水自然呈淡黃色、渾 濁的水體了。釣魚人有句諺語,叫「綠湯釣草,黃湯釣鯉」。
E. 雨水後釣魚技巧
釣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休閑娛樂活動,受到許多人的喜歡,相信大家對於釣魚常識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大家知道下雨天的時候應該如何釣魚嗎?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下雨天釣魚技巧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地方,經常下雨的話,河流中的營養物質就會流失,導致水質越來越差,水中雜質多,氧氣少,魚兒食慾也差。一旦下雨,水量增多,水中溶氧量和食物增加,改善了水質,魚兒食慾旺盛,是釣魚的好時機。
所以說,如果我們想要在下雨天釣魚的話,也是可以的,一年四季只有冬雨是不可以的,其他季節都可以,釣法是有區別的(冬雨太冷,不宜下竿)。春雨有大雨小雨之分,大魚落在水面,響聲較大,魚會停止進食,不好釣魚。而春雨綿綿的毛毛細雨之中是比較好釣魚的,溫度在20度左右的小雨中,可以用子竿釣邊,用長竿釣灘,可以打窩釣,也可以寡餌釣。應選擇酒米、豆粉之類做窩餌,用紅蚯蚓做釣餌。
一般情況下,春雨中釣魚不要急於打窩,而應先用釣餌試釣,確認釣點位有魚之後,再行打窩。打窩首先要打小窩,邊釣邊加我,也就是邊釣邊誘,實現長誘久釣,這是春雨中常用的釣魚技巧。每年初夏梅雨季節。
經常在間歇性的小雨和中雨中,穿上雨衣,騎自行車到太湖邊上的小河溝垂釣。幾天斷斷續續的梅雨,使陸上水不斷流入通太湖的小河溝,使水位升高。小河的水緩緩流向太湖,水中溶氧多,從陸地上帶入水中的食物也豐富,魚兒紛紛游來覓食,最多的是鯽魚和鯉魚,也常可釣到鯿魚、草魚、鱖魚、黑魚、鯰魚、黃顙等。
夏雨中釣魚,下小雨時可以釣遠釣浮。天熱見雨,雨如甘露,魚會離底上浮補充氧氣和尋找食物,用懸浮釣釣草魚、鰱魚等上層魚,容易得手。夏天小魚之後,沒有北風時切忌不要在深水中死守,只要看見水面有草魚之類上層魚打花,便不必猶豫,改釣懸浮才是上策。至於夏天在大雨中釣魚,就可以打海竿釣魚,鉤、串鉤、方板鉤都可以用,一般不要釣手竿。夏天大雨和中雨之後,也不要忘記改釣上層魚,雨後上浮,是魚的生活習性。
在秋風中秋雨中釣魚,最好玩釣串鉤,用紅蟲蚯蚓和活蛆作釣餌,釣潭、釣灣、釣深水。將釣竿抓在手上玩串鉤釣魚,比插竿釣法更好玩,秋雨咬鉤力度較輕,應充分利用手竿靈敏度上魚。
按雨量強度大小,分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下雨的過程可呈間歇性、連續性、陣性三種。這里所說的雨天,指的是小雨或中雨,間間歇性、陣性雨的天氣。大雨、暴雨、雷雨,或雨連續下了幾天,皆不宜垂釣。
在雨中釣,釣位要選好,傾斜的泥坡處不可站,容易滑倒。兩水間的釣位要站在高處,不可站在臨水的斜坡上,跌入水中損失巨大。在下小雨和中雨時,在海濱、水庫、池塘活水處釣效果也很好。有雨就有風,風力最好是2~3級,4級以上的水面波浪比較大,持竿困難,風會掀起雨衣,淋濕衣服,最好不要垂釣。
下雨天釣魚的好處
春雨有利釣魚。春雨多為小雨,這個季節下雨並不會形成低氣壓,雨點落入水面,反而使水體溶氧量增加,魚兒倍感舒適,十分活躍,滿塘游吃,快活無比。不過此時鯽魚鯉魚都離底上浮覓食,應改釣底為釣底浮方為適宜。選擇蒙蒙細雨或間隔小雨天出釣,魚兒頻頻咬鉤,收獲准能令人喜。當然,這指的是江南水鄉,北方大多數地區,初春、仲春時節氣溫仍然很低,下雨會使水溫變得更涼,魚兒只好獃在深水區,岸邊幾乎見不到魚。即使在南方,若早春時節降雨,由於氣溫水溫偏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釣魚帶來不利。
雨和風同樣都是影響魚類活動的重要因素,與垂釣的進行和垂釣的結果有著密切的關系。常識告訴我們,下雨對釣魚有利也有弊,究竟是利還是弊,取決於雨勢和節氣。
雨勢有小雨、中雨、雷陣雨、大雨、暴雨之分-般來講,下雨使體溶氧量增加,魚兒食慾轉旺,有利於釣魚。尤其是蒙蒙細雨落到水面,激起層層漣滿,溶氧充足,水溫適宜,魚兒無驚擾之憂,四處游動,攝食積極,最容易釣到魚。但初春和深秋時節,雨後氣溫過低,對釣魚並不有利。
雷陣雨、大雨、暴雨則不同,魚兒會惶恐不安,無心覓食,紛紛潛伏水底。加之大量雨水的流入,使原來水體的溫度乃至酸鹼度發生改變,魚兒一時間難以適應,不咬鉤也是在情理之中。更何況,大雨暴雨之中揮竿垂釣會讓人特受罪,遇此天氣,大多數釣友都採取迴避。一年四季,不同季節的雨天氣溫、雨勢多有差異,對釣魚的影響也不可同日而語。
夏釣「普通雨」。夏季的雨除掉雷陣雨、大雨、暴雨,便是普通雨,也就是說,普通雨系指中、小雨。夏天的中、小雨天氣照樣好釣魚,這種天氣涼爽宜人,水中溶氧得以補充,魚兒有了食慾。
同時,雨聲還可掩蓋外界的干擾,魚兒不必顧慮。在這樣優越的天氣環境下,魚兒自然非常歡喜,覓食很積極。這時應在近岸選窩點,遠水處反倒不易釣到魚,原因是魚兒有雨天溜邊的習慣——等待吞食岸上沖下來的餌物充飢。釣諺雲「雨天魚靠邊,不必用長線」就是這個道理。
雷陣雨前和大暴雨中均不利釣魚。因為雷陣雨來臨時,天氣濕悶,氣壓驟降,水體缺氧,魚無食慾,大雨、暴雨雖然氧足食多,但泥沙齊下,水質渾濁,魚兒難以發現釣餌,上魚談何容易。須待放睛一兩天等水自然澄清後再釣,正是好時機——魚兒因飢餓亟待進食,此時下釣,准獲豐收無疑。
由此可得出結論:春、秋兩季下雨,若氣溫適合魚類生活,下雨可增強食慾,對垂釣有利,反之則不利於釣魚。夏天氣溫高,水溫也高,一般的中雨、小雨天氣,帶來涼爽和氧氣,魚兒活躍,來了胃口,故也有利於釣魚。春秋的大雨,夏季的雷陣雨和大雨、暴雨,雨前雨中均對垂釣不利,勉強揮竿,釣績必難如意。
世間的事物都不是絕對的,釣魚也是這個理。在大風大雨中偶爾也能碰上大魚——如果下雨的時間較長,水體被風雨激活,某些水體,較大的魚會瘋狂咬鉤,給垂釣者帶來驚喜。不過,這畢竟屬於個別現象,不能作為「大雨、暴雨中垂釣上大魚」的論據。
一、基本認識
因為釣流水,水的流速快,要盡量減少小白條等小雜魚的干擾,使釣組能快速地落底,並使釣組有一個寬敞的垂釣條件,故必須用長竿、長線、重墜、大漂。
二、釣組的配製原則
與平常釣靜水手竿競技釣組的區別不大,配齊竿線,不過用6.3~7.2米的長竿為好。主線比靜水釣稍粗一點,腦線配製以所釣魚的拉力來定(不能太粗,以防掛底可起丟車保帥的作用)。浮漂用5~6號粗尾漂,釣鉤用伊勢尼2~3號鉤門寬一點的為好,對釣組的靈敏度要求不高。
三、釣位
每一條河的上源頭兩邊的迴流區最佳。河渠主要是為農業生產和防洪抗旱服務的,有一定的水位標准,超過標准就要排放,雨水充足的地方,河渠終年流水不斷。由於上源頭氧氣充足,流水又帶來各種豐富的餌料,加上魚的習性所定,游到此水道後,既無法繼續上游而去,又捨不得下行,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聚集區。由於河道水深,流水又急,電打、網捕不起作用,對魚的干擾小。一般的釣位距離「八字」形閘口急流區50米以外。由於「八字」形閘口流水面窄,而河渠水面兩邊比閘口寬了很多,就形成了兩邊的迴流區和200米以內的相應慢流水區(超過200米距離魚相應密度就少了很多)。
四、定漂
在平水調漂的基礎上,去掉 2~3目的鉛皮,增加浮漂的上托力,把主線拋入所釣的水面。反復幾次試探水位的深度後,在水的流速不是很快時,把浮漂在主線上再調至鉤組落底後,浮漂呈斜卧狀2~3秒鍾開始直立並下沉最好。如果水的流速較快,把浮漂上調至釣組落底後,浮漂平卧在水面上,3~5 秒鍾開始直立為最好。
五、打窩
通過幾年流水釣的摸索,打底窩的效果比較明顯。最好是用顆粒狀的餌料,如碾碎的玉米等。不管用什麼樣的底窩,定要適當地加入一些白面,調干捏緊,以增加霧化效果和延長底窩的保存時間。根據水的流速投窩偏向上游一點,以使餌料落底後在釣位的正前方左右(因為每個釣場如有好的魚訊,定釣者如雲,只有正前方才是你的真正釣位)。由於流水的沖刷,每隔一小時投一拳頭大的底餌,能長久保持好的上鉤率。
六、垂釣方法
雙鉤掛中號整條紅蚯蚓,把釣組拋向竿線能達到的上方水域。由於流水的作用,主線和釣組下沉的'過程中也在向下游漂流,浮漂由平卧、斜卧開始垂直並隨之下沉。浮漂在完全沉入水中之前,釣組在凸凹不平的河底運動,使浮漂忽上忽下,動作很大,這都不是魚吃鉤的信息。這時的關鍵是用竿尖輕輕地把主線帶住,既不能緊,也不能太松,浮漂下沉,竿尖輕輕一挑,把浮漂拉出水面,可減少掛底的機率。如有魚吃鉤,會有一個輕微的顫動感傳到手上,此時迅速揚竽,必可中魚。如浮漂在水流運動中,不管斜卧和直立,只要漂尖輕輕的一抖和突然下挫1~2 目,必是魚在吃鉤,也要迅速揚竿中魚。
流水把主線帶至下游呈綳直狀時,須提竿重新再向上游拋竿,形成一個以窩點為主,上、下游接近20米的可垂釣區域。
一、長竿短線七星漂朝天鉤釣法
這種釣法原流行於江淅一帶水網地區,現在全國各地都很常見了。適合於1。5米以內水深,在水草、障礙物多的釣點是最佳的釣法。
「七星漂」泛指散子浮漂,未必一定是七粒,根據需要可多可少,因為貼在水面,觀察起來不如立漂方便,但因為整套線組自重小,朝天鉤墜子又直接焊於鉤上,等於子線長度為零,靈敏度其實是最高的。魚餌在鉤上方,目標明顯,又不容易沒入淤泥和碎草中,有其明顯優勢。作為一種變通,也有採用普通魚鉤、在鉤上方3、4厘米夾一小鉛、調到浮力與重力平衡或重力略大的狀態,相比於朝天鉤有更好的入口性,但抗水草干擾的能力就有所下降。
台釣的優勢在於餌料的霧化散落、誘釣合一,但粉餌是特別招小魚的,傳統釣法往往不採用粉餌,優勢反而在於抗小雜魚能力強。小魚較多的場合,應該用酒泡小米、玉米糝、大米和豆餅塊、紅薯塊等少含粉狀物的窩料,釣餌採用紅蟲、蚯蚓、小蝦、蛆、飯粒、加糖加香的白面團等,如用商品餌,則應加點粘粉,打揉得很軟粘,釣大魚還可以掛玉米粒、紅薯丁等。
釣餌無散落物,就沒有誘魚的餌料持續補進窩,所以傳統釣最重要的是及時補窩。看過很多人釣著釣著就斷口了,不知是不懂、還是懶於及時補窩,等魚散了、沒口了才想再打點窩料,等於是重新誘魚,耽誤了時機。補窩最好是用打窩器,不驚魚,如果沒准備,把小米摻在商品餌中搓大餌在鉤上抖落窩中也是一法,只是會多引來些小雜魚。如果小魚鬧得輕,則可以採用蘸餌來增加誘魚,也起了到補窩作用,這時採用有所霧化散落的商品餌也是可以考慮的。
這一傳統釣法也是可以視水情魚情加以改造的。
比如草窩比較稀鬆的地方、干擾不大時,也可以借鑒台釣雙鉤組合,增加中魚概率和誘魚效果。
朝天鉤也並非必須配七星漂的,改用短立漂則浮力更大,相應需要在魚線上加鉛配重,下降就更快,效率更高,在水比較深時更應如此,當然靈敏度會有所犧牲,但是值得,在草洞比較寬或水面無水草干擾的場合採用短立漂也更便於觀察,作釣輕松很多。
七星漂的選用也有技巧,象青島沿海地區野外常遇風力較大的時候,要用大鉛大漂才便於把鉤餌遞到草洞,這時可以使用在漁具店能買到的大顆粒的成品泡沫散子浮漂,穿上十幾粒作為浮漂,還可以用下大上小的搭配運用來增加靈敏度,都是一種靈活運用。鉛墜也可以分解為上下雙鉛以增加隱蔽性。方法很多,視情況而變化。有些地方還有採用十幾、二十米的超長竿,用包食釣,效果驚人,我的理解其實也是這一釣法的延伸演變。
二、齊竿線甩大鞭釣法
齊竿線甩大鞭也是傳統釣法中的典型代表,最早流行於北方,因為北方多水庫、深塘,現在則同樣不分南北了,空曠無草無障礙的水面適用,因為釣得遠,往往有很好的效果。因為子線躺底有更好的隱蔽性,在對付狡猾的大魚方面常常更勝一籌,在線組的穩定性、抗走水方面也更強。這時子線的長短、上下分鉛的運用也挺有技巧。
早先認為的傳統釣法不靈敏的觀念應該打破,以前是因為制漂技術、理念的落後,傳統立漂漂尾粗大,靈敏度低是事實,現在多採用台釣用的細尾漂或在細尾基礎上加粗前幾目的浮漂,其實也有很好的靈敏度,競技比賽應對滑魚採用小跑鉛,不也是向這一傳統釣法借鑒而來?所以各種釣法其實也在相互借鑒,走向融合。齊竿線甩大鞭就不能釣朝天鉤嗎?未必,只要有這種需要,同樣可以移植。釣餌的運用與前面所述是差不多的,多採用葷餌和粘餌,打窩和及時補窩同樣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小雜魚少則可以採用台釣,用能霧化散落的商品餌作釣,就不必非得堅持傳統釣法了。
三、懸墜(台釣)釣法
自台灣釣法興起,並廣泛應用到休閑釣、野釣,帶給垂釣技法革命性的變化。這種革命性,除了調目與釣目相配合方面關於浮漂靈敏度的理論,個人認為其實最具革命性的是給餌料的運用帶來全新思想,改變了傳統用餌相對單一的局面,極大豐富了魚餌所用的品種和方法。最初的台灣釣法是搓餌,能霧化散落,誘釣結合,誘釣合一,後來又進一步發展出拉餌、刮餌,而搓餌也不再片面地講霧化、講散落,霧化、散落的快慢得根據水情魚情而來,軟硬、粘散、粗細等都得適應當時環境,也給釣魚人帶來更多可琢磨的問題。
拉餌在作釣速度、釣獲尾數方面明顯強於搓餌,緣於極好的入口性和快捷的上餌方法,主攻鯽魚是最常用的,但因為霧化散落性強,在野生水域往往受困於小雜魚的干擾,所以常常會用到很大浮力的浮漂,子線還不能長,小雜魚特別多的水域甚至要採用滑鉛才行,而該拉小餌還是拉大餌、拉餌後需不需要再輕搓一下這就是運用上的技巧和釣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搓大餌釣大魚,往往反而不需要用到大的浮漂,因為餌團大,下降過程中不容易被小魚打劫,子線長點問題也不大,除非小雜魚多得驚人。釣鯽魚有時也要用搓餌,頻率放慢還容易釣到個頭大的鯽魚,這時餌料是搓大還是搓小、應該軟一點還是硬一點,全憑釣者的判斷。搓餌的形狀其實也是一種技巧,比如我常把餌團捏成三角形來釣鯽魚,這樣既保證餌團用量上排除小雜魚層層搶食,餌團到底後又比較小,便於鯽魚入口。
懸墜釣在野生水域常遇的問題是走水,走水既使線組不能穩定,又大大降低靈敏度,處理起來要仔細,要根據走水程度決定應對方法,調靈釣鈍、縮短子線、下鉤上方夾小鉛、短子線鉛墜輕觸底、滑鉛,分別能應對走水的弱與強,以此增強穩定性肯定是要的,但隨之靈敏度會下降,這時盡量保持些靈敏度是考慮問題的關鍵,要不就失去了台灣釣法的意義,切不可粗糙地直接調個鉛墜觸底或打滑鉛就算完事,這時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
一、混養不分
之前去過的魚坑中有好幾個都是混養坑,包含鯽魚、鯉魚、草魚、鰱魚,甚至白條、川丁等,大小不一且魚情、吃口非常復雜,筆者認為此乃坑主第一計,不清楚此坑狀況的生手或休閑釣友,釣技認為還湊合的,一天下來,可能也只釣獲十來尾一兩重的小鯽魚就打道回府了,還不及野釣玩得爽,所以釣友您要是沒那金剛鑽,別攬這瓷器活。
二、坑蒙拐騙
還有就是個別坑主看你是外鄉的,嘴上說剛撒的魚,垂釣中卻能感覺此坑大魚密度極低,鈔票都交了,布好窩子抽吧,一竿接一竿,一竿接一竿,早上到晚上,讓你啞口無言。
三、臭不可聞
一些魚坑常有入水口,但沒出水口,長年不換水、不清底,導致坑底淤泥厚重,臭不可聞。夏天尤其是伏天,您最好看清楚再下決定。有一次我早上六點釣到早上六點半上一尾5斤多鯉魚,三尾大板鯽,從六點半開始就再沒吃口。
我邊釣邊琢磨這是個什麼情況。這時一小孩倒栽蔥掉入魚坑,她父親連忙跳入坑中,把小孩拔了出來。一上岸,伴隨著殺豬般的慘叫,一股惡臭鋪面而來,泥層又厚又臭,我也終於找到了原因。夜間此坑不讓垂釣,經過一夜沉澱、冷卻,臭味漸漸變淡,淤泥漸漸沉澱,但上了4尾大魚之後,淤泥上浮,太陽出來之後,臭氣漸重,難怪了。雖立刻改為釣浮避開泥層,但惡臭蓋過了魚食的味道,直至晚上六點再也沒上魚。想一想,這魚會吃嗎?
四、坑中藏坑
魚坑限制竿長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一般來講主要是防止與對岸玩家纏線,動機善良。但有一部分則不同,前不久去過一個竿長限制5米4,結果6米之內水深只有1米。一哥們偷著套了一把手,竿長6米,配著他那流氓線甩出去發現坑中帶坑,且中間有4米水深,哥們嘆一口氣,「真孫子!」收竿走人了。走的正確,那魚坑周圍一顆樹沒有,1米水深,哪條魚不在中間呆著,跑淺灘來蒸桑拿呀!
五、喂葯撒葯
為保證盈利,減少被釣獲數量,很多坑主在撒魚前已經在車上撒葯喂魚了。還有的在夜間玩「半夜雞叫」,往坑裡撒。只有老闆能知道哪天好釣,也只有他能知道哪天能釣,因此休閑釣友去了一般豐收情況少,吃癟次數多。
一、天氣暖和一點
初春季節,氣溫春暖乍寒,應選擇晴好天氣,尤其是連續幾日的大太陽天是出釣的最佳時機。通常為晴天風力在3級以下,上午9時至下午3時最好。這個時段在陽光沐浴下不僅人會感到暖意洋洋,魚兒也照樣歡快舒暢,見到有好吃的一定不會放過。
要避開陰天或者下雨刮風的時候出去釣魚,陰雨天或者風力超過4級,不僅你人會覺得不舒服,而且魚兒也會躲在深水裡不愛動,這時候釣魚一般沒有什麼好的收獲的。
二、釣位靠近一點
春釣邊,春釣草,是釣魚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垂釣經驗。向陽背風的灣子里,水中有草或者石頭、樹樁等障礙物旁通常靠岸近,水位淺,陽光可以直射到底,水體升溫快,是早春時節魚兒愛去覓食的場所,選擇在此處下溝,往往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至於釣多深淺,應視情而定,通常不超過1米為宜。
三、布點要多一點
早春釣魚,由於水溫低,魚的活力不夠,死守一個釣點往往難以奏效。要根據春季魚兒慵懶,活動半徑小的特點,多點布窩。通常布上3-4個窩為宜,這樣可採取游記方式,一個釣點無魚了,可以幾個窩點輪換著釣。在布窩時需要注意的是餌料要精但量不一定要大,布窩時使用布窩器,這樣可以精準到位,省時省力省料。
四、餌料鮮活一點
溫度在15℃以下(通常庫區溫度還低2℃-3℃),使用葷餌腥腥餌尤其活餌要優於各種素餌。布窩用活蟲加腥香型商品餌、泡製的酒米就可以,而釣餌一定要用活餌,且愈鮮活愈好。北方這個時節通常使用的活餌有蚯蚓,紅蟲,麵包蟲等,最常用的是紅蟲,紅蚯蚓。紅蟲應根據個體大小採用不同的方式上鉤:蟲小或三個或四個用紅線系於鉤上;如果是單蟲著鉤,就要選用個大的,從蟲的腹部輕輕穿入,不露鉤尖,要盡量不使其體液流出。紅蚯蚓只取兩頭,去掉中段,上鉤時不露鉤尖,讓蚯蚓更好的保持其活性。鮮活的紅蟲,紅蚯蚓在鉤上不停地扭動,可以有效地逗引魚兒上鉤。
五、釣組靈巧一點
初春時節,魚的活性差,魚口輕,信號弱,主要對象魚是鯽魚、小白魚及白鰷、馬口、公魚等小型魚,這對釣具組合提出了特殊要求,主要體現在小、靈、軟、輕四個字上。小是指用線用鉤用漂小。一定要選用優質上好的釣線,我在初春時節主線為0.8號,腦線0.2號火線(此線入水後柔軟,其拉力達尼龍線三倍以上)。吊鉤為3號白色丸せ(此鉤條細,鋼硬,鋒利堅韌,是釣春魚的利器)。漂選用1號短尾小漂為宜。
有的釣友或許擔心在野釣線細鉤小會切線或脫鉤跑魚,其實不然,實踐證明,線細鉤小漂小靈敏度高,只要細心操控不會出現切線斷線或脫鉤跑魚的情況,還常常會有驚人的收獲。
靈為調得釣組靈,不過在提竿時機把握上,不能因為釣組靈而提竿過早過快,一定要等魚餌完全被魚吸入口中吃牢後再提。通常為浮漂明顯升高或完全黑漂的瞬間抖腕,此時提竿十拿九穩。軟是指要選用軟調性釣竿。使用軟竿不僅手上感覺好,更重要的是便於操控,使操作更精確細膩,還能起到防斷線跑魚的作用。輕是要求施釣中手上操控輕柔有彈性。由於線組細,應克服動作過硬過急過猛,尤其是當中大魚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造成操作失誤,要利用軟竿的優勢,柔性控魚,切忌生拉硬拽。
這里還要特別提醒:正是因為線小鉤小,千萬不可圖省事飛魚上岸,只要重達100g以上的魚就一定要使用抄網。另外,進入仲春以後,隨著氣溫的漸漸升高,魚的活力不斷增強,要逐漸加大線粗,鉤的型號。
六、隱身再好一點
善於隱蔽,不讓魚有所察覺或收到驚嚇是釣好魚的先決條件之一。春季由於多是釣邊釣淺,隱蔽身體更顯重要。有關隱蔽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這里我只著重強調三點:
一是隱蔽服飾
重在巧裝,要穿同時節自然景物相接近的服裝,如迷彩服使服飾顏色同自然景物顏色渾然一體,讓魚不便察覺。如果衣服穿著與自然景物反差太明顯,投射在水中會形成異常倒影,讓魚格外警覺。
二是隱蔽動作
取放物品,輕手輕腳,輕拿輕放,動作麻利,乾脆利落,忌拖泥帶水弄出大的動靜來,避免高聲喧嘩,一切都在悄無聲息中進行,不讓魚受到驚擾。
三是隱蔽走動
因為是多個窩點輪換著釣,需要來回挪動走動。在從一個釣點向另一個釣點運動時,切記不要順著水邊走,這樣腳步聲和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會讓魚有所警覺。建議走「M」線路,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走路響動和身體在水中投影,做到來無影去無蹤,神不知鬼不覺,好讓魚兒在自然放鬆的情況下就餌。
其一,使用多支海竿優於長手竿
手竿再長,畢竟釣域太窄小,而使用多支海竿,可遠釣也可近釣,遠可釣五六十米遠水域,近可釣七八米水域。而且數支海竿集中投餌,可以形「窩子」。一旦釣中大魚,海竿可以放長線,大有迴旋餘地,通魚疲累,再抄兜上岸,十分方便靈活。而長手竿垂釣水域窄小,不方便道大魚。
其二 ,釣魚定點微誘餌優於頒需變位地餌
確定一個釣點後,應堅持經常在此多撒誘餌,讓魚群常游到定點水域「開飯」覓食,形成習慣。定點撒誘餌水域面積在l-5平方米左右,面積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變位,變動釣點越多越煩繁,得魚就越少,甚至釣不上魚。當然變動誘餌可以,今天撤雞鴨豬內臟葷腥餌,明天投魚蝦、昆蟲、蚯蚓葷腥餌或素餌,千萬不要頻繁換位,堅持耐心守點甩釣,不久將有魚群人「窩」吃餌上鉤。
其三,使用組合鉤優於使用單鉤
使用組合鉤,一旦釣中大魚,8—10隻的組合鉤,即使斷三四隻鉤,由於魚的掙扎和滾動,還有六七隻鉤發揮作用。如果使用單鉤,一旦線斷、鉤直,必定大魚逃脫。
其四,使用中鉤於大鉤和小鉤
大中型水庫和大湖泊中什麼魚都有,但多為幾千至上萬克重的魚,故用中型鉤,可兼釣大小魚,比之單純使用小鉤或大鉤,要實在得多。
其五,還投優於近投
寬闊水域,魚密度小,警惕性高,一有動靜馬上竄進。遠投底釣和浮釣能減少驚動魚群,而近投近釣,人說話、走動、投竿,常會驚動近水域魚群,不便垂釣。寬闊水域投遠底釣可釣鯉魚、草魚、鱗魚、黑魚、羅非魚等,遠投浮釣可釣鏈魚、鱅魚,特別是方便釣大魚。
其六.葷素餌榮用優於只用單味餌
廣闊水域,既有吃昆蟲、蚯蚓、小蝦、小魚、蟋蟀等的葷食性魚,又有吃玉米面、豆類、花生。米粉等素食性魚。因此,葷素齊備垂釣比只用葷餌或只用素餌垂釣好得多。
其七,勤撒和多撒誘餌優於懶撒和少撒誘餌
遼闊水域,勤撒誘餌和多撒誘餌,能增大誘魚目標,能使魚群常聚集搶食、經常游至釣點覓食。誘餌可用剩飯剩菜、米粉、酒糟、豬牛糞、飼料、蔗糖瀝泥、雞鴨內臟、煮熟黃豆、玉米、花生、水果等。投誘餌量少,數次少,魚群吃完便游竄而去,聚魚就減少,釣獲量必然不多。
其八,慢提竿優於快揮竿
寬敞水域,不管釣底釣浮,只見一點動靜,馬上揮竿,常常空竿或脫鉤。實際上野生大魚一般吃鉤緩慢、沉穩,常常是先聞一聞,輕輕嘗一點,才大口咬吃,讓大魚吃深一些,遲一些揮竿,收獲量必增大。
一、因岸形選釣窩
要先看岸形,一般就是水庫、河流、小湖、溪流等四灣的這些淺灘處。我們最好就是選在淺灘低窪處,凹凸不平處、溝坎處或陡坎坡下地形復雜處。在這些地方施釣,能讓你有一個好的收獲。
二、因障礙物選釣窩
根據魚類的習性,它們喜歡在如橋墩、閘門、樹樁以及滯留雜物等附近淺水處嬉戲與尋找食物,這是它們的魚棲息場所,所以在這種地方比較容易釣到魚。
三、因時選釣窩
我們在不同的時候選不同的窩,我們在初春的時候,就不適合選釣窩,這是因為在淺灘早晚的水溫會比較低,魚兒很難適應。要選擇適宜的水溫,才能有利於選釣窩。所以我們在春釣的時候,要以「釣中間,不釣兩頭」為標准。
F. 夏季的溫度比較高,也是魚兒最為活躍的季節,釣深釣淺怎麼選
夏季炎熱,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這時的魚兒也非常活躍,很多釣友喜歡在這個季節野釣。選擇一個好的釣位對於好漁獲來說非常關鍵,那什麼位置最聚魚,藏魚呢?
釣魚在夏季是一種常用的方式,並且夏季有些時候的溫度還是挺適合的,也合適釣魚。無論在哪個季節釣魚,都得留意釣魚深層這一關鍵難題,在夏季釣魚也是如此。夏季釣魚釣深或是釣淺,必須看具體的狀況,在不一樣的條件下,魚種遍布在不一樣的隔水層,釣魚深層當然都是不一樣的。在夏初,一天之中的氣溫基本上是較為適合的,能夠一直保持在二十幾度,這時魚兒更喜歡日常生活在淺表的海域,在此處尋食等,這個時候就能夠釣淺。
G. 為什麼剛下過雨河裡釣魚不咬鉤
1、出釣時機不對
雨後出釣,並不是什麼時候出釣都適宜;毛毛雨或者小雨,其實對水溫影響不大,所以雨中或者雨停後出釣都沒有影響,但是雷陣雨、中魚、暴雨過後,至少要2~3小時後,魚群才能適應水溫的變化,並且因為水溫降低,需要補充營養,會開口覓食,在這2~3小時之內,魚口是很糟糕的,但是好處是,一旦有口,多是大魚。
2、被雨水沖刷的食物沒有沉底
降雨過程中,水底是比較缺氧的,但是會隨著降水過程,水底的泥漿、近岸的泥沙被雨水沖刷到水域中,同時在魚適應水溫過程中,這些泥漿、泥沙在沒有落底之前,魚是不敢貿然進食的,這和魚的警惕性有很大的關系。
3、農田附近的水域,降雨過後,1~2天左右魚都不會開口
現在的農田蟲害管理,多用農葯,在夏季,尤其是入伏前後往往也是灌溉期,一旦降雨,雨水會沖刷農田裡的灌溉水,直接流入水域中,也將農田中的殘余濃郁沖刷到水中,沒個兩三天的稀釋,魚群是不敢到近岸覓食的,所以在正常情況下,沒魚口都是很正常的。
H. 普通大河的魚都愛吃什麼通常的生活方式和地方是哪裡 請列舉一些常見的河魚
應該是蚯蚓之類的把,草魚,鯉魚,鯽魚都是河魚啊,生活的水層不同,可能也吃水草和浮游生物
I. 雨天如何釣魚
炎熱的夏季,如果是下一場雨,那麼對於釣魚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了。夏季下雨,不但可以改變水溫以及溶氧量,而且還可以將岸邊的食物沖入水裡,給魚兒們營造一個非常安逸的覓食環境。因此通常下雨後魚兒們都會非常活躍,且食慾旺盛。那麼下雨天釣魚我們應該如何把握呢?小編這里總結了一些在雨天垂釣的方法,今天就給各位釣友們分享一下吧,希望可以對在座的釣友們在雨天釣魚的時候有所幫助。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下雨時水面起伏會大很多,動靜也比較大,很容易將魚嚇跑,此外水裡的浮漂也不是很好觀察,因此這時可以選擇用拋竿釣魚,比手竿會更好一點,魚上鉤後遛魚也會很方便,但是前提是大家一定要選質量過硬的魚竿哦。下雨時天氣會很冷,因此魚對高蛋白質的餌料會更有興趣一點,因此在選擇餌料時最好可以選擇腥味比較重的食物,類似於蚯蚓、紅蟲之類的,這樣可以直接掛在魚鉤上,也可以摻雜著面團或是米飯,可以大大激起魚的食慾。
雖然在夏季當中狂風暴雨不算少數,但是為了安全考慮,小編堅決不推薦各位釣友們這個時候外出釣魚。但是,風停雨歇的時候,卻正是垂釣的最佳時機。在狂風以及大雨的共同作用下,河岸兩邊比較脆弱的小樹或者是灌木時常會被颳倒,橫在河中,攔截水流,形成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天然緩流區。這個緩流區不僅有從樹上掉下來的美味,而且特別適合魚兒躲避以及隱藏,簡直就是垂釣的不二之選。各位釣友們一定要記住哦。
因為雨天降溫的原因,在降雨過後,完全可以選擇一些平時基本沒有選擇過的釣點,比方說沒有水草的光水區。這里因為受到雨水的影響最大,因此氧含量最高,水質也最好,水流快,水溫低,在沒有烈日時,是魚類最喜歡的場所之一。雨後的入水口也必須選擇的一個位置,這里食物多且氧氣多,還有很多的魚類都喜歡在這個范圍內活動,是釣魚的首選目標。一般來看,因為降雨會降低水溫,因此當微風,陣雨,或者是小雨時,溫度可以滿足十五到二十五度的范圍時,只要是在離岸較近的地方,水深超過兩尺的范圍內,都有希望釣上魚來。
連綿小雨在南方比較多見,特點是雨量小和持續時間長。這種雨對入水口的影響微乎其微,也很難沖出一片混水區,因此想要在連綿細雨時垂釣,就必須轉移到深水區的邊緣。持續不斷的小雨對水塘造成的影響是循序漸進的。水溫是逐漸下降的,氧氣和食物也不會突然激增,所以鯽魚、鯉魚等魚類也不會一下子輕舉妄動,而是謹慎觀望、逐步前進。此時深水區的邊緣就成了魚兒最可能長久停留的地方,時常會有大群的魚在深淺水交接處徘徊,在這里垂釣,如果釣餌選得對,很可能一釣就是一大窩。
下雨可以改善水質,增加水中溶氧量以及食物使得魚兒食慾旺盛,是釣鯽魚、鯉魚鯿魚的好時機特別是用沉底釣效果更好。實踐證明每次或每日的降水量為30到100毫米,這個時候用手竿拋竿沉底釣最好,因為除了少數上層魚大都會沉底吃食。一般雨後的水域大部分都是活水,釣餌用葷素皆可,除少數特殊魚種外葷餌要比素餌吃鉤快投鉤率低。以上就是小編給各位釣友們分享的夏季雨天垂釣技巧,希望可以對釣友們有所幫助,本期的文章到此就結束,讓我們下期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