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元代百姓生活如何

元代百姓生活如何

發布時間:2022-11-13 10:15:15

1. 元朝時普通百姓生活如何地方官是蒙古人還是漢人

元朝百姓生活很差,主要是元朝皇帝採用了治理草原的方法來治理國家,把各地方的治理權打包賣給西域的「色目人」,只要這些人按時交納足夠的錢就可以,別的一概不問,所以這些人到地方後主要的目的就是弄錢,辦法無所不用其極,各種稅收多如牛毛,人們負擔非常重。

在這種治國理念下,蒙古人主要抓軍權,不信任漢人,所以就把地方治理權交給了西方的色目人,這些原來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中亞人做生意都是做生意的好手,也是弄錢的好手。

所以元朝對地方控制極弱,也從來沒想過要仔細打理經營地方,這也是為啥元朝統治時間很短的原因。

2. 為什麼元朝在歷史上評價比較差,當時漢人生活狀態究竟如何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並且存在的時間很短,這個王朝在史學界的名聲一直不好,主要還是那會漢族的文人都不被重用,而他們留下的一些文字,書籍還成為了評定元朝好壞的依據,既然文人都不被重用,當然他們不會說元朝好。但是實際上那會漢人的生活水平還可以,尤其是忽必烈治理期間,他設計了一個新的繳納賦稅的制度,百姓每年只需要繳納規定的金錢和糧食剩下的由自己管理。這么一來,百姓的負擔變輕了許多,漢人真實處境並不像後世傳的那麼不好,生活比之前好過了一些。


元朝之所以評價那麼低,還是因為得罪了文人。因為當時漢族文人總是不得志,他們就肯定不會說元朝的好話,於是他們在描述元朝和元朝的統治者的時候,會加入很多的個人情感,而後世很多史學典籍也都直接引用了當時那些文人寫下的文字,自然元朝的評價就會很低,還是因為得罪了在歷史上最有話語權的文人。

3. 元朝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要說有什麼東西最能反映歷史上當時的社會風貌,那就是文學作品了。不管是詩詞歌賦,還是繪畫書法,人們會將自己的所見所感融入這些作品中,其中蘊含的感情,我們時隔數百上千年也能夠感受得到。那麼,元朝時期,我們便能從元曲中窺見元朝人的生活,他們的日常又是怎樣的呢?

不僅當時國人自豪謳歌,就連來中國的諸多外國人也屢屢贊賞,並在他們的記錄里留下滿紙的驚嘆。

馬可波羅就曾在他的游記中提及對元朝城市居民的觀感:「他們完全以公平忠厚的品德,經營自己的工商業。他們彼此和睦相處,住在同一條街上的男女因為鄰里關系,而親密如同家人。」

教皇使者鄂多立克則在他的《鄂多立克東游錄》中對元朝社會發出了最為激賞的浩嘆:「這樣多不同種族的人能夠平安地相居於唯一權力的管理之下,這一事件在我看來是世間一大奇跡。」

4. 元朝時期的百姓日常生活是怎樣的

一、在元朝時期生活的商人,他們都過著非常富裕的生活,元朝時期也算是商業交易比較繁榮的時期,他們都在這個時期掙了很多錢。

當時普通老百姓和朝廷官員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朝廷官員的富裕奢靡生活,是普通老百姓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大多數老百姓都在維持著自己的基本生存問題,在這種強烈的商業模式下,想要找到一絲生存之路。但是當時的朝廷官員對於這樣的情況視而不見,選擇繼續享受自己的奢靡生活。

5. 元朝在歷史上評價為什麼比較差當時漢人生活狀態如何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大堆棘手難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恢復遭到戰爭嚴重破壞的中原地區的經濟秩序。1261年,忽必烈在他的漢人幕僚建議下創立了勸農司,這個機構的主要職責就是挑選精通農業方面的人才去幫助農民更好地利用土地。為了讓農民自行組織起來恢復經濟,忽必烈創建了「社」的組織。一個「社」由約50戶農民家庭組成,由社長或村莊長者對「社」實行管理。

前幾任蒙古大汗在對中原地區百姓的征稅問題上從來沒有統一標准,基本上是用到多少錢就要求百姓交多少稅,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導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忽必烈上台後,一改此前的這些弊端,他認為自己不僅是蒙古大汗,也是中國皇帝,所以他對中國百姓也要相對公正的對待。

忽必烈設計出一套新的征稅制度,百姓每年只要上交國家規定的錢糧,其餘部分都歸自己。如此一來,百姓的生活負擔較之前的大為減輕。後世很多人以為元朝的漢人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其實當時百姓的真實處境比大家想像中的要好很多。

忽必烈非常重視掌握一技之長的工匠,因為蒙古人中很少有手工業者,而蒙古上層社會中對手工製品的需求卻到了無止境的程度。忽必烈下令將全國的工匠劃入匠戶,且不允許更改戶籍。這聽上去似乎是限制了工匠的人身自由,可事實上當時的工匠待遇非常高,而且每個工匠在完成了朝廷定額的製作任務後,還允許攬私活。所以擁有一技之長的手藝人在元朝時期是個令人非常羨慕的職業。

中國古代將民眾劃分為「士農工商」,其中商人因為給大家留下了重利輕義的形象,所以成為排名墊底的職業。然而在元朝時期,商人卻擁有很高的地位,其中最出名的當屬以回回人為主的斡脫商人集團。元朝疆域遼闊,各地都有不同的特產,所以需要大量商人奔走於大江南北,互通有無,促進發展。為了鼓勵商業,元朝還通過改善運輸系統讓商人可以更方便進行貿易流通,比如把大運河延長到中國北部的蒙古首都。

元朝的法律對蒙古人偏袒很明顯,不過真正可以享受到特權的都是蒙古貴族階層。至於普通蒙古人,他們犯罪後要受到的懲罰和普通漢人百姓並沒有多大區別。

從上述幾類人的生活狀態來看,元朝時期的漢人也並沒有比中國其他歷史朝代時期更慘,那為什麼元朝的評價會那麼差呢?因為元朝統治者得罪了有一類人,那就是排在「士農工商」之首的「士」,也就是中國傳統社會中的精英階層——士大夫。

蒙古帝國入主中原後,中國傳統士大夫階層的統治地位自然要被蒙古人所取代。少數士大夫加入了元朝朝廷,擔任不太重要的職務,大多數人則成了閑雲野鶴。這些漢人中的精英很明顯地感受到他們被蒙古統治者排除在核心權力圈之外,這種惘然若失的心境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正因對自身所處環境的不滿導致了這些文人在描述元朝統治時,往往不遺餘力地進行批駁,給出了大量差評。後世史書上引用了這些元代文人的寫作材料,因此元朝在許多後人印象中就成了「黑暗時代」的代名詞。

總體來說,元朝前期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在中國其他朝代和平時期並沒什麼區別,而士大夫階層的處境則比以往的朝代要慘得多,因為他們向上攀登的通道被徹底關閉了。到了元朝末期,百姓倒確實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末期,百姓的生活都是苦不堪言,元朝如此,漢朝、唐朝、明朝亦是如此。

6. 元朝蒙古人統治下漢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元朝蒙古人統治下漢人的生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一種當然是說蒙古人的統治非常嚴酷。除了征服過程中的屠城和殘殺之外,王朝建立之後,蒙古人也以專注聚斂聞名。元世祖時期,先後重用阿合馬、盧世榮、桑哥三人斂財,這三個人在歷史上都留下了「暴斂無藝」的罵名。

但是也有大量相反的記載。元末明初的江南士人葉子奇在《草木子》中雖然抱怨元代文人的政治地位低下,但是也說:元朝自世祖之後,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旅萬里,宿泊如家,誠所謂盛也矣。簡直把大元描述成空前的盛世。

主要是因為蒙古統治者在北方建立了稅糧制度,但是在南方基本沿用南宋舊制,以減輕改朝換代的震動。《劍橋中國史》說:「南方人所交稅也比北方少很多。」

(6)元代百姓生活如何擴展閱讀:

元朝蒙古人統治南北漢人生活不同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蒙古人雖然一心想榨取錢財,無如蒙古人天性簡單,雖然元朝因為多方用兵以及皇帝大方濫賞等原因,財政一直困難,但是想到的主要辦法是濫發紙幣,對百姓的剝削尚未到窮形極相的程度。

另一個更關鍵的是元代的南北分治政策。在蒙古征服過程中,南人因為被征服最晚,所以政治地位最低。然而與此同時,蒙古人對中國南方的統治卻遠比北方寬松。蒙古人在各地的統治方式是不同的。所謂「因俗而治」。

高麗(朝鮮半島歷史政權)雖設行省,卻交由高麗王室治理,吐蕃則由帝師進行政教合一的統治,雲南大理則仍由段氏家族治理。

另外,元代在中國南北採取不同的稅收方式。蒙古統治者在北方建立了稅糧制度,但是在南方基本沿用南宋舊制,以減輕改朝換代的震動。元朝「對居住在蘇、松、杭、嘉、湖地區的江南大族,更採取了異乎尋常的『寬疏』政策,對他們充分利用、保護」。

因此自滅宋之後,至紅巾軍起義之前的70餘年中,江南社會穩定,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因此南人雖然政治地位低下,實際上卻比北方有一種優越感:「南北之士,亦自町畦以相訾甚,若晉之與秦,不可與同中國。

7. 元朝統治下的人民生活是怎樣的

元朝時期,蒙古統治者變本加厲向漢人收取各種名目繁雜的賦稅,民族壓迫十分嚴重,漢人被掠奪更為常見。將各民族分為不同等級,殘酷剝削漢族群眾,人民揭竿而起,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發生了河南趙丑廝、郭菩薩領導的起義。

蒙古統治階級內部卻在為爭權奪利而互相征戰,因此加速了元朝的衰落。至正十年(1350年),元政府下令變更鈔法,鑄造「至正通寶」錢,並大量發行新「中統元寶交鈔」,但導致物價迅速上漲。次年,元惠宗派賈魯治黃河,欲歸故道,動用民夫十五萬,士兵二萬。而官吏乘機敲詐勒索,造成不滿。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等人決定在5月率教眾發動起事,但事泄,韓山童被捕殺,於是劉福通帶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殺出重圍,指韓山童為宋徽宗八世孫,打出「復宋」旗號,以紅巾為標志,其後郭子興等人也紛紛加入。彭和尚亦在湖北扶助徐壽輝起義。至此揭開了大元滅亡的序幕。蒙古政府則派兵鎮壓各地紅巾軍,由丞相脫脫親自督戰攻徐州起義軍芝麻李部,一度取得了很大的勝利。

8. 為什麼元朝在歷史上評價比較差當時漢人生活狀態究竟如何

在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中,元朝的評價排名基本上處於墊底區間。有人認為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元朝是非漢人建立的朝代,所以後世許多人可能出於個人原因故意給它打了低分。然而,清朝也是非漢人建立的朝代,但清朝在所有大一統王朝中的評價至少也能排在中游水平。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元朝在歷史上評價比較差呢?


從上述幾類人的生活狀態來看,元朝時期的漢人也並沒有比中國其他歷史朝代時期更慘,那為什麼元朝的評價會那麼差呢?因為元朝統治者得罪了有一類人,那就是排在「士農工商」之首的「士」,也就是中國傳統社會中的精英階層——士大夫。

蒙古帝國入主中原後,中國傳統士大夫階層的統治地位自然要被蒙古人所取代。少數士大夫加入了元朝朝廷,擔任不太重要的職務,大多數人則成了閑雲野鶴。這些漢人中的精英很明顯地感受到他們被蒙古統治者排除在核心權力圈之外,這種惘然若失的心境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正因對自身所處環境的不滿導致了這些文人在描述元朝統治時,往往不遺餘力地進行批駁,給出了大量差評。後世史書上引用了這些元代文人的寫作材料,因此元朝在許多後人印象中就成了「黑暗時代」的代名詞。

總體來說,元朝前期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在中國其他朝代和平時期並沒什麼區別,而士大夫階層的處境則比以往的朝代要慘得多,因為他們向上攀登的通道被徹底關閉了。到了元朝末期,百姓倒確實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末期,百姓的生活都是苦不堪言,元朝如此,漢朝、唐朝、明朝亦是如此。

參考文獻:《元史》、《元代農民之生活》

9. 古代里元朝的普通百姓都是怎麼過年,都有什麼風俗

古代里元朝的百姓們過年也是很熱鬧的,但是因為元朝是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所以在習俗上與漢民族不同。元朝喜歡白色,所以過年的時候,所有人都要穿白色的衣服。

春節這個節日對於漢民族來說,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但是隨著歷史上不同王朝的更換,對於過春節的要求也都不同,就比如說太平天國的時候,就不允許人們過春節,眾所周知,元朝是由少數民族來統治的一個朝代,那麼那個時候的百姓們是怎麼過年的呢,又有著怎麼樣的風俗呢。

10. 聽說元朝時期統治很殘暴,人民都很艱苦,真的嗎

元朝的歷史其實是歷來被歪曲最多,被污衊最多的。說真的,元朝真比竇娥還冤!
洗刷冤情,還歷史以本來面目,正是今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很多人片面認為元朝滅宋是侵略,元朝民族壓迫萬分黑暗。其實,這都是犯了一個以今推古的錯誤——就是拿現代人的思想去替代古人,替古人說現代文本。
我認為,我們在看待的元朝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元朝人和明朝人自己的看法。要通過他們的言論來看待元朝。這才是客觀的歷史態度。
元朝歷史對於明朝來說其實是近代史,而朱元璋又是平民百姓出身,所以從社會底層崛起登上最高權力寶座的朱元璋其實對於元朝的性質很有發言權。我們看朱元璋的立場和言論,不僅可以知道,依照中國傳統史觀,元朝是中國的正統朝代,還能知道,元朝時期的民生狀況究竟如何。
朱元璋曾經說過:「昔胡漢一家,胡君主宰」,「邇來胡漢一家,大明主宰」。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明朝取代元朝,是普通的改朝換代,「胡漢一家」的局面沒有改變。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令宋濂等文人撰修《元史》,從成吉思汗開始,就承認其正統地位,編寫了《本紀》,《元史本紀第一》開篇雲:「太祖法天啟運聖武皇帝,諱鐵木真。」
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下令祭祀從伏羲到忽必烈的16個中國帝王,自稱繼承了他們的大統;洪武21年(1288年),又祭祀中國歷代名臣37人,包括關羽、岳飛等漢族名將,也包括木華黎、博爾忽、博爾術、赤佬溫、伯顏等蒙古族將領。
從明太祖立場來看,元朝理所當然是中國歷史的正統王朝,享有合法名分。某些持殖民說,侵略說之輩,可以休矣!
接下來分析元朝的民生問題。現在很多不明元朝歷史的人都以為元朝十分黑暗,百姓遭受恐怖統治,其實根本就不是他們所想像的,元朝統治相當寬松,百姓生活也很不錯。朱元璋曾說:「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相信說這句話的時候他一定抱著感恩的心態說的。
假如這話還不足以證明的話,那麼我們再來看更有力的一句——「朕本農家,樂生於有元之世」——試想,元朝真如某些頭腦不清的極端民族主義者所渲染那樣黑暗,朱元璋有啥可「樂」?
如果這話還不足令人採信的話,再來看《明太祖實錄》里更清楚的朱元璋對元朝的評價:「元雖夷狄入主中國,百年之內,生齒浩繁,家給人足。朕之祖、父,亦預享其太平。」
很明白了吧,元朝的民生在朱元璋看來是很不錯的。他還曾再次強調說:「如予父母生於元初定天下之時,彼時法度嚴明,使愚頑畏威懷德,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在民則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安其生,惠莫大焉……」
朱元璋在講述自己不得已參加起義軍時還鄭重說道:「朕本元民,天下之亂,實非朕始。」他還反復強調自己「取天下於群雄,不在元氏之手」。為了表明他的民族態度朱元璋還敕諭邊將說:「元運既終,天命歸我中華,凡其遺民,皆吾赤子。」
綜上對朱元璋言論分析,可見,當前我們對元朝必須肯定兩個看法,第一,它是中國的正統朝代,第二,它的民生問題是不錯的,至少在朱元璋的評價里是不低的。說道歷史上某某民族的殘暴,其實有很多以訛傳訛的成分,重要的是看誰在寫歷史,以什麼角度來寫。比如說蒙古人殘暴,究竟怎樣殘暴了,都是更蒙古人敵對的各種勢力撰寫的歷史,因為蒙古統治時間短,寫史的都是後來的朝代,凡是後一個朝代,都有把前一個朝代「妖魔化」、「恐怖化」的傾向,以此來確立自己推翻前朝的合法性。可是,認真地研究一下歷史,你會發現,殘忍地事情,每個朝代都干過,特別是在打天下的時候,殘暴並不是某一個朝代的專利。

很多史書中的所謂歷史紀錄,是不準確的,具有十分強烈的政治色彩,那是一種具有政治色彩的歷史結論,掩蓋了真正的細節。比如都說蒙古人殘暴,好像到處屠城,殺人多少多少,真能證明如此么?如果真殺那麼多人,中亞很多地方豈不沒有人了么?可是歷史上並非如此呀,中原人口應該銳減,民不聊生,可是看看當時相對中立的記錄,比如一些野史、其他民族的記錄、馬可波羅的說法,蒙古忽必烈統治下,萬里通途,商賈雲集,中外交流頻繁,一派繁榮景象,這怎麼解釋呢?

在冷兵器時代,殺人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一個一個殺,殺一萬人要花多少功夫?說是屠城,當時技術上可行么?有這個必要麼?如果那樣,蒙古人當時甭干別的了,全都在忙於殺人,有這個閑功夫么?還能行軍打仗一直打到多瑙河么?歷史上,蒙古人是機動性最高的軍隊,長途奔襲,包抄,一直在高速運動中,這樣的軍隊,會耽誤在一個地方忙於殺人?這是不太合理的。真說殺人,恐怕還是今天高科技武器殺人的規模大。我敢保證,「殘暴」的蒙古人殺人的總數,不會超過「文明」的美國人殺人的數量。蒙古征服戰爭持續一百多年,幾次遠征歐洲,打了那麼多仗,征服那麼多國家,總共究竟殺多少?最誇張的估計,也不可能超過幾十萬(保守估計幾萬人而已),當時這一路上總人口才多少?可是美國一個韓戰,一個越戰,幹掉了多少人?這是不難計算的。更不用說日本人一個南京,就殺掉30萬。

今天能看到的關於元朝的文字的作者,除了元朝受壓迫的一些漢人文人,主要是明朝建國後大量「控訴」前朝黑暗的「政治積極分子」們和明朝官方修史的人寫的,既有一面之詞的成分,也有推翻前朝的造反者本能的對前朝的妖魔化。可是看看元代的一些筆記、野史,情況就不同了。蒙古統治者由於民族隔膜,對中原的統治是相當鬆弛的,也就是說,蒙古人並不了解中原社會的細節,很多情況下被蒙在鼓裡,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所以中原民眾很容易「蒙騙」那些蒙古統治者。問題是,當時真正的廣大民眾,沒有能力留下記錄,我們今天看不到他們的聲音。說「每個蒙古人都有中原女子初夜權之類」的傳言,恐怕經不起嚴謹的考證和推敲,從沒有被證實過。民間傳說,常常是添油加醋很離譜的。古代(現在也一樣),征服者佔有一些當地女性,是一種通例,形式不同,實質如此,美國人在越南也造就了一大堆混血兒,如果今天去訪談,都說是強奸的,究竟怎麼回事,說不清楚。更重要的是,不同民族對歷史的記憶是不同的,如果你去其他民族的民間,會聽到無數漢人如何如何剝削欺詐殘酷對待其他民族的故事,也不乏欺男霸女的故事,多少少數民族的民歌、民謠、故事等等民間文學,其實都是控訴漢人如何殘暴、謳歌本地人如何英勇抵抗漢人的故事!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在西南就有完全相反的版本,使說當地人民如何七次擊敗諸葛亮入侵和鎮壓的故事……只不過這些東西,在今天的大局時下,不讓擺上檯面而已。

某些政治勢力為了確立自己的合法性,不惜妖魔化被自己推翻的「前朝」,常常造成歷史的扭曲。國民黨因為和清朝有多少年私仇恩怨,建立民國後就極端誣蔑貶低清朝,所有教育和宣傳工具都開足馬力妖魔化之,完全抹殺清朝輝煌的一面,造成後來多年普通國民對於清朝的嚴重偏見,特別是關於中華民族形成的這一段重要歷史的知識的缺乏,造成後來中國人民族認同上的很多心理障礙。可滑稽的是,盡管國民黨把清朝說得一無是處,可是歷史事實是,清朝直到鴉片戰後屢戰屢敗、搖搖欲墜,還堅持了半個世紀,而國民黨自己,從來沒有站穩過腳跟,真正當政才20多年就垮台了,豈不是諷刺?共產黨奪取政權後,作為革命黨,也一度極端貶低、妖魔化國民黨政權,但隨著後來形勢變化,共產黨向執政黨轉變,很多說法已經改變,現在共產黨對國民黨已經基本是中立的評價,對此,後人應該有清醒和公允的人是,不能稀里糊塗盲從某一個政黨、政治勢力的歷史觀,我們要有自己的判斷。

比如說對清朝最大的詛咒,也是所謂「殘暴」,總是說起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且不說嘉定的悲劇,根本就是歸順清朝的漢族軍閥李某的漢族軍隊乾的,跟滿族沒什麼關系,揚州確實是大屠殺,但史可法的那種守城的理念、目的和方式,今年也受到質疑,特別是他把個人的殺身成仁的理念,完全變成全城人的生命犧牲,究竟對不對?如果追究他們整個家族屬於明朝後最黑暗最殘酷的特務機構東廠、西廠的「出身」,那就更不好說了。

總之,今天的中國人,應該真正放下這些內部恩恩怨怨的歷史包袱,自信地、公允地看待這塊土地上千百年來的歷史,這是我們今天中國不同民族——但都是中國人——的祖先們的生活、奮斗、犧牲和智慧的歷史。參考一下眼下歐洲人和平統一的進程,只有勇於放下內部自身歷史恩怨的包袱,才能共同贏得外部世界的尊重。做一個今天的自信的大國的國民,面對更為廣闊的充滿挑戰的世界格局,我們不必去耿耿於懷於那些古舊的局部的恩怨,而應該把所有屬於中國這塊土地上的傑出的雄才,不管什麼血統和民族,都奉入中國歷史的萬神殿中,用這種敞亮、包容的心態,才能更健康、自信地走向世界。
其實那個朝代不殘暴啊!!!!

閱讀全文

與元代百姓生活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6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