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生活類記錄生活的作品包括哪些

生活類記錄生活的作品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17 00:42:00

⑴ 有哪些描寫校園生活的優秀作品

我看過的一部小說《草樣年華》一共有好幾部,每一部我都看過不下五遍,講的就是大學生活,沒有超神的學霸,沒有霸道的富二代,沒有各種天才,有的只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有的只是我們關於青春的回憶。是我們的青春,不是瑪麗蘇中的青春。城市一片陽光,陽光屬於除了我以外的任何人,我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我也相信明天的生活會很美好,我也相信天空會很藍。

⑵ 抖音泛生活領域都有什麼

抖音泛生活領域包括美食類、家庭記錄類,知識分享類等。

抖音

抖音的迅猛發展真的是非常之快,短視頻帶來的視覺沖擊,是每個用戶都非常愛不釋手的。打開手機,隨機就會點開抖音,一刷就是兩三個小時,根本停不下來。

抖音短視頻分為很多類,有分享搞笑,有記錄生活日常,有熱門新聞快報,有勵志雞湯等,多種多樣的視頻,都映入眼簾。

特別是抖音的生活領域,應該還存在著很大的增長空間,並且抖音目前還在增長趨勢,短視頻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⑶ 幫我推薦幾本好快,生活之類的,謝謝

<<瓦爾登湖>>(瓦爾登湖——林中生活散記)
1846年2月4日,梭羅按計劃前去康科德城(Concord)講課,題目是「關於馬斯·卡萊爾及其著作」(Thomas Carlyle and H is Works)。講課結束了,聽眾卻意猶未盡,要求主講人談談自己在林中的生活,相對而言他們似乎對這個更感興趣。為滿足大家的要求,梭羅准備了一個「我自己的歷史」(Th e History of Myself)的課題,在當月10日開講。沒想到聽眾熱情空前高漲,紛紛要求他在下一周的課程上再講一次,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前來聽講。受這次講座的啟發,梭羅將自己講課提綱加以整理,又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寫作,終於完成了Walden,or Life in Woods(《瓦爾登湖,又名林中生活散記》)這部傳世的名著。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瓦爾登湖》出版於1854年,這是19世紀美國文學非小說著作中最受讀者歡迎的書籍。到目前為止,此書已經出現了將近兩百多個版本,並被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作者有生之年裡這部書一直被認為是模仿之作,而且還倍受冷遇。初版的2000冊用了五年多的時間才賣完。直到作者去逝以後,這本書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對它的評價也開始發生了變化,梭羅的思想意義才被我們認識到。1817年

7月12日,梭羅出生於馬薩諸塞州的康科德。1837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畢業後他回到家鄉以教書為業。1841年起他不再教書而轉為寫作。在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支持下,梭羅在康科德住下並開始了他的超驗主義實踐。這時期,梭羅放棄詩歌創作而開始撰寫隨筆,起先給超驗主義刊物《日規》(Dial)寫稿,其後各地的報紙雜志上都有他的文章問世。

1845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這天,28歲的梭羅獨自一人來到距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建了一個小木屋住了下來。並在此之後根據自己在瓦爾登湖的生活觀察與思考,整理並發表了兩本著作,即《康考德和梅里馬克河上的一周》(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和《瓦爾登湖》。

在瓦爾登湖生活期間,因為梭羅反對黑奴制(Negro Slavery)拒交「人頭稅」而被捕入獄。雖然他只在獄中蹲了一宿就被友人在未經他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替他代交了稅款保其出獄,但這一夜卻激發他思考了許多問題。出來後曾有一些市民問他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許多人寧願坐牢也不願意交稅。為解釋這一問題,他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寫成了著名的政論《抵制國民政府》(Re 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後改名為Civil Disobedience)。他所宣傳的這種依靠個人的力量,「非暴力抵抗」的斗爭形式對印度的甘地和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47年,梭羅結束了離群索居的生活,回到原來的村落。他仍然保持著自己簡朴的生活風格,將主要精力投入寫作、講課和觀察當地的植物動物。有時候為了得到極其微薄的生活費用,才偶爾離開村子到父親的鉛筆廠工作一些日子。梭羅卒於1862年5月6日,時年44歲。當時在同時代人的眼中,他只不過是一個觀念偏執行為怪異的人,一個愛默生的追求者而已。一直到世紀之交他及其著作才得到了廣泛和深刻的認識。

作為他的主要著作之一,《瓦爾登湖》是梭羅在瓦登湖林中二年零二個月又二天的生活和思想紀錄。鑒於他的第一部書《康科德和梅里馬列克河上的一周》的失敗,這一次他格外慎重,沒有倉促出版而是靜下心來重新寫作,使之更加完美。在此後的五年裡,他一次又一次地反復修改、補充、完善,有時為了使內容更加和諧統一,甚至將整個段落改動。

在《瓦爾登湖》一書中,有許多篇幅是關於動物和植物的觀察記錄。梭羅在這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觀察鳥類、動物、花草和樹木的變化,以致於使其同時代的人誤將此書理解成一本有關自然的文獻,而忽略了其中關於哲學的內容。其實,梭羅的貢獻是建立在這兩方面之上的。在自然觀察方面,他之前已經有諸如吉伯特·懷特(Gibert White)和詹姆斯·奧杜邦(John James Aubon)等人的自然著作問世。但是只有當梭羅的著作出版後,大家承認他才是自然隨筆的創始者。在他之前描寫自然界的作品,只是以「書信」、「插敘」和「雜志文章」的形式出現,報道他們對於自然界的發現。是梭羅使自然散文獨立門戶,賦予了它新的概念。如果我們把梭羅在《瓦爾登湖》中關於鳥的段落與奧杜邦的《美國的鳥類》一書加以比較,不難發現奧杜邦的書僅僅是科學報告,而梭羅的文章則是關於自然的藝術創作。

把關於自然的觀察與體驗詳細地記錄下來,並賦予通俗的哲學意義,這是梭羅的書真實可愛之處。梭羅積極倡導一種生活觀念,一種與現代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對立的簡朴的生活方式,他堪稱超驗主義的實踐家。

《瓦爾登湖》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是美國現代文學中散文作品最早的典範之一。與其同時代的偉大作家們相比,此書的風格獨特甚至比霍桑、梅爾維爾和愛默生這些天才作家們更富於20世紀散文的氣息。這一特點具體體現於它的句子平鋪直敘(straight forward),簡潔(concise)和有觀點(to the point),完全不像維多利亞中期散文那樣散漫、用詞精細、矯情和具體,也沒有朦朧和抽象的氣息。通過閱讀此書,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本寫於19世紀的作品與海明威、亨利·詹姆斯等人的作品風格十分接近,只不過梭羅的風格更顯得豐富而已。

梭羅是一個有責任感的社會批評家,他的目的是揭露時代的弊端。指出人們自己正將生活變得越來越復雜,最終會導致生命的衰落。相對來講,原始社會的人類生活較之現代更加幸福和充實。有的讀者往往對梭羅有錯誤的印象,即他只是一個復古主義者,主張返樸歸真回歸自然,放棄現代文明。可是我們應該注意到梭羅在瓦爾登湖邊的林中獨自生活了僅僅兩年多一點的時間,這只佔他生命的百分之五的光陰。而且在這段時間里,來來往往的訪客從未間斷。他自己也經常到村裡探望家人和朋友。更重要的是,當他離開瓦爾登以後,還曾一再反對別人模仿他的行為。用他的話說他自己之所以到瓦爾登湖生活了一段時間,那完全是他個人的志趣愛好。如果說一個人嚮往簡朴的生活,只要心誠,在哪兒都可以做得到,無論是在紐約、倫敦、孟買或東京。心中有「瓦爾登」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有意義、更有目的、更加幸福,這才是「瓦爾登」的真諦。梭羅本人回到康科德後繼續過著簡朴的生活,從事寫作直至去逝。

對現代科技文明給人們帶來的物質享受,梭羅並不排斥,他只是批評我們沒有很好地利用它,「弄巧成拙」(improved means unimproved ends),他這樣評價。「我們接通了越洋的電纜,卻用它詢問阿德萊德王妃(Princess Adelaide)是否得了咳喘,並未用它交流人類的思想。我們建成了鐵路,卻坐著它去城裡消磨時光。」從這點上看,梭羅對社會的意義並非僅僅在於批判,而更在於指導。對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他會毫不猶豫地揭露,同時也負責任地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抵禦今天這個紛繁復雜的物質世界的引誘,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Simplify,simplify,simplify.」(簡朴,簡朴,簡朴。)這是梭羅的口頭禪。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是復雜的,但我們的知識使我們能夠選擇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而且有足夠的勇氣將其他多餘的東西摒棄,全然不顧同時代人如何對我們指手劃腳。

梭羅於1837年剛進大學時就曾言,他要將聖經中關於一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的教義,改為工作一天休息六天。他在瓦爾登湖的生活經歷實現了這一願望。在那裡他僅花28美元多一點兒就建成起了自己的棲身的小木屋,每星期花27美分就足以維持生活。為維持這樣簡朴的生活,他一年只須工作六個星期就可以掙足一年的生活費用,剩下的46個星期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沒有將這寶貴時光浪費掉,而是把它奉獻給寫作和自然研究。也許有人會說梭羅太懶,終其一生也並未做出任何驚天動地的事業,但是如果你能注意到他在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時,就會對他的才華和勤奮發出由衷的贊賞。

世界經濟飛速發展,物質文明日益提高,與此同時人們的慾望也隨之膨脹,梭羅當年的憂慮成了嚴峻的現實。對此,我們不妨將《瓦爾登湖》翻出,細細閱讀並領悟其思想,改變一些我們的生活態度,這對現實生活具有相當的指導意義。)

巴老<<隨想錄>>
巴金直面「文革」帶來的災難,直面自己人格曾經出現的扭曲。他願意用真實的寫作,填補一度出現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終於寫作了在當代中國產生巨大影響的《隨想錄》,以此來履行一個知識分子應盡的歷史責任,從而達到了文學和思想的最後高峰。
《隨想錄》堪稱一本偉大的書。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經驗來傾心創作的。沒有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沒有對完美人格的追求,沒有高度嚴肅的歷史態度,老年巴金就不會動筆。他在《隨想錄》中痛苦回憶;他在《隨想錄》中深刻反思;他在《隨想錄》中重新開始青年時代的追求;他在《隨想錄》中完成了一個真實人格的塑造。
盧梭<<懺悔錄>>
在歷史上多得難以數計的自傳作品中,真正有文學價值的顯然並不多,而成為文學名著的則更少。至於以其思想、藝術和風格上的重要意義而奠定了撰寫者的文學地位——不是一個普通的文學席位,而是長久地受人景仰的崇高地位的,也許只有《懺悔錄》了。盧梭這個不論在社會政治思想上,在文學內容、風格和情調上都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的人物,主要就是通過這部自傳推動和啟發了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學,使它——用當時很有權威的一位批評家的話來說——「獲得最大的進步」、「自巴斯喀以來最大的革命」,這位批評家謙虛地承認:「我們十九世紀的人就是從這次革命里出來的」。
寫自傳總是在晚年,一般都是在功成名就、憂患已成過去的時候,然而對於盧梭來說,他這寫自傳的晚年是怎樣的一個晚年啊!
一七六二年,他五十歲,刊印他的著作的書商,阿姆斯特丹的馬爾克-米謝爾·雷伊,建議他寫一部自傳。毫無疑問,象他這樣一個平民出身、走過了漫長的坎坷的道路、通過自學和個人奮斗居然成為知識界的巨子、名聲傳遍整個法國的人物,的確最宜於寫自傳作品了,何況在他的生活經歷中還充滿了五光十色和戲劇性。但盧梭並沒有接受這個建議,顯然是因為自傳將會牽涉到一些當時的人和事,而盧梭是不願意這樣做的。情況到《愛彌兒》出版後有了變化,大理院下令焚燒這部觸怒了封建統治階級的作品,並要逮捕作者,從此,他被當作「瘋子」、「野蠻人」而遭到緊追不舍的迫害,開始了逃亡的生活。他逃到瑞士,瑞士當局也下令燒他的書,他逃到普魯士的屬地莫蒂亞,教會發表文告宣布他是上帝的敵人,他沒法繼續呆下去,又流亡到聖彼得島。對他來說,官方的判決和教會的譴責已經是夠嚴酷的了,更沉重的一擊又接障而來:一七六五年出現了一本題名為《公民們的感情》的小冊子,對盧梭的個人生活和人品進行了攻擊,令人痛心的是,這一攻擊並不是來自敵人的營壘,而顯然是友軍之所為。盧梭眼見自己有被抹得漆黑、成為一個千古罪人的危險,迫切感到有為自己辯護的必要,於是在這一年,當他流亡在莫蒂亞的時候,他懷著悲憤的心情開始寫他的自傳。
整個自傳是在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中斷斷續續完成的。在莫蒂埃和皮埃爾島時,他僅僅寫了第一章,逃到英國的武通後,他完成了第一章到第五章前半部分,第五章到第六章則是他回到法國後主義》、《孔德和實證主義》、《論自由》等。,一七六七年住在特利堡時完成的,這就是《懺悔錄》的第一部。經過兩年的中斷,他於一七六九年又開始寫自傳的第七章至第十二章,即《懺悔錄》的第二部,其中大部分是他逃避在外省的期間寫出來的,只有末尾一章完成於他回到了巴黎之後,最後「竣工」的日期是一七七年十一月。此後,他在孤獨和不幸中活了將近八年,繼續寫了自傳的續篇《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想》。
《懺悔錄》就是盧梭悲慘的晚年的產物,如果要舉出他那些不幸歲月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內容,那就是這一部摻合著辛酸的書了。這樣一部在殘酷迫害下寫成的自傳,一部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為自己的存在辯護的自傳,怎麼會不充滿一種逼人的悲憤?它那著名的開篇,一下子就顯出了這種悲憤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盧梭面對著種種譴責和污衊、中傷和曲解,自信他比那些迫害和攻擊他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們來得高尚純潔、誠實自然,一開始就向自己的時代社會提出了勇敢的挑戰:「不管末日審判的號角什麼時候吹響。我都敢拿著這本書走到至高無上的審判者面前,果敢地大聲說:『請看!這就是我所做過的,這就是我所想過的,我當時就是那樣的人……請你把那無數的眾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有誰敢於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
這定下了全書的論辯和對抗的基調。在這對抗的基調後面,顯然有著一種激烈的沖突,即盧梭與社會的沖突,這種沖突決不是產生於偶然的事件和糾葛,而是有著深刻的社會階級根由的。
盧梭這一個鍾表匠的兒子,從民主政體的日內瓦走到封建專制主義之都巴黎,從下層人民中走進了法蘭西思想界,象他這樣一個身上帶著塵土、經常衣食無著的流浪漢,和整個貴族上流社會當然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性的存在,它是各門科學研究的對象;後者是本原的存在,是,即使和同一營壘的其他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也有很大的不同。孟德斯鳩作為一個擁有自己的庄園、同時經營工商業的穿袍貴族,一生過著安逸的生活;伏爾泰本人就是一個大資產者,家有萬貫之財,一直是在社會上層活動;狄德羅也是出身於富裕的家庭,他雖然也過過清貧的日子,畢竟沒有盧梭那種直接來自社會底層的經歷。盧梭當過學徒、僕人、伙計、隨從,象乞丐一樣進過收容所,只是在經過長期勤奮的自學和個人奮斗之後,才逐漸脫掉聽差的號衣,成了音樂教師、秘書、職業作家。這就使他有條件把這個階層的情緒、願望和精神帶進十八世紀的文學。他第一篇引起全法蘭西矚目的論文《論科學與藝術》(1750)中那種對封建文明一筆否定的勇氣,那種敢於反對「人人尊敬的事物」的戰斗精神和傲視傳統觀念的叛逆態度,不正反映了社會下層那種激烈的情緒?奠定了他在整個歐洲思想史上崇高地位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1775)和《民約論》(1762)對社會不平等和奴役的批判,對平等、自由的歌頌,對「主權在民」原則的宣傳,不正體現了十八世紀平民階層在政治上的要求和理想?他那使得「洛陽紙貴」的小說《新愛洛伊絲》又通過一個愛情悲劇為優秀的平民人物爭基本人權,而帶給他悲慘命運的《愛彌兒》則把平民勞動者當作人的理想。因此,當盧梭登上了十八世紀思想文化的歷史舞台的時候,他也就填補了那個在歷史上長期空著的平民思想家的席位。
但盧梭所生活的時代社會,對一個平民思想家來說,是完全敵對的。從他開始發表第一篇論文的五十年代到他完成《懺悔錄》的七十年代,正是法國封建專制主義最後掙扎的時期,他逝世後十一年就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這個時期,有幾百年歷史的封建主義統治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長期以來,封建生產關系所固有的矛盾、沉重的封建壓榨已經使得民不聊生,農業生產低落;對新教徒的宗教迫害驅使大量熟練工匠外流,導致了工商業的凋敝;路易十四晚年一連串對外戰爭和宮廷生活的奢侈浪費又使國庫空虛;路易十五醉生夢死的荒淫更把封建國家推到了全面破產的邊緣,以致到路易十六的時候,某些改良主義的嘗試也無法挽救必然毀滅的命運了。這最後的年代是腐朽、瘋狂的年代,封建貴族統治階級愈是即將滅頂,愈是頑固地要維護自己的特權和統治。杜爾果當上財政總監後,提出了一些旨在挽救危機的改良主義措施,因而觸犯了貴族特權階級的利益,很快就被趕下了台。他的繼任者內克僅僅把宮廷龐大的開支公之於眾,觸怒了宮廷權貴,也遭到免職。既然自上而下的旨在維護封建統治根本利益的改良主義也不為特權階級所容許,那麼,自下而上的反對和對抗當然更要受到鎮壓。封建專制主義的鼎盛雖然已經一去不復返,但專制主義的淫威這時並不稍減。伏爾泰和狄德羅都進過監獄,受過迫害。這是十八世紀思想家的命運和標志。等待著思想家盧梭的,就正是這種社會的和階級的必然性,何況這個來自民間的人物,思想更為激烈,態度更為孤傲:他居然拒絕國王的接見和賜給年金;他竟然表示厭惡巴黎的繁華和上流社會的奢侈;他還膽敢對「高貴的等級」進行如此激烈的指責:「貴族,這在一個國家裡只不過是有害而無用的特權,你們如此誇耀的貴族頭銜有什麼可令人尊敬的?你們貴族階級對祖國的光榮、人類的幸福有什麼貢獻!你們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敵,凡是在貴族階級顯赫不可一世的國家,除了專制的暴力和對人民的壓迫以外還有什麼?」
《懺海錄》就是這樣一個激進的平民思想家與反動統治激烈沖突的結果。它是一個平民知識分子在封建專制壓迫面前維護自己不僅是作為一個人、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普通人的人權和尊嚴的作品,是對統治階級迫害和污衊的反擊。它首先使我們感到可貴的是,其中充滿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驕傲,總之,一種高昂的平民精神。
由於作者的經歷,他有條件在這部自傳里展示一個平民的世界,使我們看到十八世紀的女僕、聽差、農民、小店主、下層知識分子以及盧梭自己的平民家族:鍾表匠、技師、小資產階級婦女。把這樣多的平民形象帶進十八世紀文學,在盧梭之前只有勒·薩日。但勒·薩日在《吉爾·布拉斯》中往往只是把這些人物當作不斷蔓延的故事情節的一部分,限於描寫他們的外部形象。盧梭在《懺悔錄》中則完全不同格斯的《自然辯證法》論述了數學的辯證本性和現實根源。20,他所注重的是這些平民人物的思想感情、品質、人格和性格特點,雖然《懺悔錄》對這些人物的形貌的描寫是很不充分的,但卻足以使讀者了解十八世紀這個階層的精神狀況、道德水平、愛好與興趣、願望與追求。在這里,盧梭致力於發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自然淳樸的人性、值得贊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聰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親切寧靜的柔情描寫得多麼動人啊,使它在那冰冷無情的社會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個始終召喚著他的溫情之島。他筆下的農民都是一些朴實的形象,特別是那個冒著被稅吏發見後就會被逼得破產的拿出豐盛食物款待他的農民,表現了多麼高貴的慷慨;他遇到的那個小店主是那麼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許一個素不相識的流浪者在他店裡騙吃了一頓飯;他親密的夥伴、華倫夫人的男僕阿奈不僅人格高尚,而且有廣博的學識和出色的才幹;此外,還有「善良的小夥子」平民樂師勒·麥特爾、他的少年流浪漢朋友「聰明的巴克勒」、可憐的女僕「和善、聰明和絕對誠實的」瑪麗永,他們在那惡濁的社會環境里也都發散出了清新的氣息,使盧梭對他們一直保持著美好的記憶。另一方面,盧梭又以不加掩飾的厭惡和鄙視追述了他所遇見的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中的各種人物:「羹匙」貴族的後裔德·彭維爾先生「不是個有德的人」;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個不斷向貴婦們獻殷勤的小猴子」;教會人物幾乎都有「偽善或厚顏無恥的丑態」,其中還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貴婦人的習氣是輕浮和寡廉鮮恥,有的「名聲很壞」;至於巴黎的權貴,無不道德淪喪、性情刁鑽、偽善陰險。在盧梭的眼裡,平民的世界遠比上流社會來得高尚、優越。早在第一篇論文中,他就進行過這樣的對比:「只有在莊稼人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廷臣的綉金衣服下面,才能發現有力的身軀。裝飾與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這種對「布衣」的崇尚,對權貴的貶責,在《懺悔錄》里又有了再一次的發揮,他這樣總結說:「為什麼我年輕的時候遇到了這樣多的好人,到我年紀大了的時候,好人就那樣少了呢?是好人絕種了嗎?不是的,這是由於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會階層已經不再是我當年遇到好人的那個社會階層了。在一般平民中間,雖然只偶爾流露熱情,但自然情感卻是隨時可以見到的。在上流社會中,則連這種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們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虛榮心的支配。」盧梭自傳中強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學史上獲得了他所獨有的特色,法國人自己說得好:「沒有一個作家象盧梭這樣善於把窮人表現得卓越不凡。」
當然,《懺悔錄》中那種平民的自信和驕傲,主要還是表現在盧梭對自我形象的描繪上。盡管盧梭受到了種種責難和攻擊,但他深信在自己的「布衣」之下,比「廷臣的綉金衣服」下面更有「靈魂」和「力量」。在我們看來,實際上也的確如此。他在那個充滿了虛榮的社會里,敢於公開表示自己對於下層、對於平民的深情,不以自己「低賤」的出身、不以他過去的貧寒困頓為恥,而宣布那是他的幸福年代,他把淳樸自然視為自己貧賤生活中最可寶貴的財富,他驕傲地展示自己生活中那些為高貴者的生活所不具有的健康的、閃光的東西以及他在貧賤生活中所獲得、所保持著的那種精神上、節操上的豐采。
他告訴讀者,他從自己那充滿真摯溫情的平民家庭中獲得了「一顆多情的心」,雖然他把這視為「一生不幸的根源」,但一直以他「溫柔多情」、具有真情實感而自豪;他又從「淳樸的農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處」,「心裡豁然開朗,懂得了友情」,雖然他後來也做過不夠朋友的事,但更多的時候是在友情與功利之間選擇了前者,甚至為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誼而高唱著「再見吧,都城,再見吧,宮廷、野心、虛榮心,再見吧,愛情和美人」,離開了為他提供「飛黃騰達」的機遇的古豐伯爵。
他過著貧窮的生活,卻有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他很早就對讀書「有一種罕有的興趣」,即使是在當學徒的時候,也甘冒受懲罰的危險而堅持讀書,甚至為了得到書籍而當掉了自己的襯衫和領帶。他博覽群書物的全體和相互聯系出發,只見其一,不見其二,只見樹木,,從古希臘羅馬的經典著作一直到當代的啟蒙論著,從文學、歷史一直到自然科學讀物,長期的讀書生活喚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形成了他高出於上層階級的精神境界。
他熱愛知識,有著令人敬佩的好學精神,他學習勤奮刻苦,表現出「難以置信的毅力」。在流浪中,他堅持不懈;疾病纏身時,他也沒有中斷;「死亡的逼近不但沒有削弱我研究學問的興趣,似乎反而更使我興致勃勃地研究起學問來」。他為獲得更多的知識,總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他的時間,勞動的時候背誦,散步的時候構思。經過長期的努力,他在數學、天文學、歷史、地理、哲學和音樂等各個領域積累了廣博的學識,為自己創造了作為一個思想家、一個文化巨人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他富有進取精神,學會了音樂基本理論,又進一步嘗試作曲,讀了伏爾泰的作品,又產生了「要學會用優雅的風格寫文章的願望」;他這樣艱苦地攀登,終於達到當代文化的高峰。
他生活在充滿虛榮和奢侈的社會環境中,卻保持了清高的態度,把貧富置之度外,「一生中的任何時候,從沒有過因為考慮貧富問題而令我心花怒放或憂心忡仲。」他比那些庸人高出許多倍,不愛慕榮華富貴,不追求顯赫聞達,「在那一生難忘的坎坷不平和變化無常的遭遇中」,也「始終不變」。巴黎「一切真正富麗堂皇的情景」使他反感,他成名之後,也「不願意在這個都市長久居住下去」,他之所以在這里居住了一個時期,「只不過是利用我的逗留來尋求怎樣能夠遠離此地而生活下去的手段而已。」他在惡濁的社會環境中,雖不能完全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但在關鍵的時刻,在重大的問題上,卻難能可貴地表現出高尚的節操。他因為自己「人格高尚,決不想用卑鄙手段去發財」,而拋掉了當訟棍的前程,宮廷演出他的歌舞劇《鄉村卜師》時邀他出席,他故意不修邊幅以示怠慢,顯出「布衣」的本色,國王要接見並賜給他年金,他為了潔身自好,保持人格獨立而不去接受。
他處於反動黑暗的封建統治之下,卻具有「倔強豪邁以及不肯受束縛受奴役的性格」,敢於「在巴黎成為專制君主政體的反對者和堅定的共和派」。他眼見「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對壓迫他們的人」又充滿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注意對感性經驗進行辨別,反對奴役,宣稱「無論在什麼事情上,約束、屈從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雖然反對法國的封建專制,並且在這個國家裡受到了「政府、法官、作家聯合在一起的瘋狂攻擊」,但他對法蘭西的歷史文化始終懷著深厚的感情,對法蘭西民族寄予了堅強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們會把我從苦惱的羈絆中解救出來」。
十八世紀貴族社會是一片淫靡之風,盧梭與那種寡廉鮮恥、耽於肉慾的享樂生活劃清了界線。他把婦女當作一種美來加以贊賞,當作一種施以溫情的對象,而不是玩弄和佔有的對象。他對愛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間真誠深摯的情感,特別重視感情的高尚和純潔,認為彼此之間的關系應該是這樣的:「它不是基於情慾、性別、年齡、容貌,而是基於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絕不能喪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說,應該包含著人類一切美好高尚的東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種深摯、持久、超乎功利和肉慾的柔情,有時甚至近乎天真無邪、純潔透明,他戀愛的時候,感情豐富而熱烈,同時又對對方保持著愛護、尊重和體貼。他與華倫夫人長期過著一種純凈的愛情生活,那種誠摯的性質在十八世紀的社會生活中是很難見到的。

⑷ 紀錄片比較真實,更加貼近生活,你知道有哪些精彩的紀錄片嗎

什麼是紀錄片

紀錄片是指描寫、記錄或者研究實際世界的電影。在大多數情況下,紀錄片不需要演員來表演。在紀錄片中表現的人、地點、情況應該與實際情況一致。

旨在於向電視觀眾介紹大自然中的種種動植物,使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和認識地球上生存的各種生命,認識自然對人類的影響。

⑸ 關於生活的藝術作品

在當代藝術方面,有白雙全的《擺放在家中的海平線》,是關於日常生活中的住房問題的。

⑹ 《朝花夕拾》中記錄社會生活的4個故事分別是哪幾個

朝花夕拾》的作品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於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作品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第一篇作品《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噑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阿長與(山海經)》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朴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二十四孝圖》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無常》描述兒時在鄉間迎神會和戲劇舞台上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文章在夾敘夾議中,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諷。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上述7篇作品,記述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的生活片段,展現了當時的人情世態和社會風貌,是了解少年魯迅的可貴篇章。後面的《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三篇作品,記述魯迅離開家鄉到南京、日本求學和回國後的一段經歷,留下了青年魯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腳印。 《瑣記》憶敘魯迅為了尋找「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後改名為雷電學校)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噑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阿長與(山海經)》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朴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二十四孝圖》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無常》描述兒時在鄉間迎神會和戲劇舞台上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文章在夾敘夾議中,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諷。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上述7篇作品,記述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的生活片段,展現了當時的人情世態和社會風貌,是了解少年魯迅的可貴篇章。後面的《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三篇作品,記述魯迅離開家鄉到南京、日本求學和回國後的一段經歷,留下了青年魯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腳印。 《瑣記》憶敘魯迅為了尋找「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後改名為雷電學校)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噑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阿長與(山海經)》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朴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二十四孝圖》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無常》描述兒時在鄉間迎神會和戲劇舞台上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文章在夾敘夾議中,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諷。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上述7篇作品,記述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的生活片段,展現了當時的人情世態和社會風貌,是了解少年魯迅的可貴篇章。後面的《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三篇作品,記述魯迅離開家鄉到南京、日本求學和回國後的一段經歷,留下了青年魯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腳印。 《瑣記》憶敘魯迅為了尋找「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後改名為雷電學校)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⑺ 有哪些記錄當代中國人真實情感生活的文學作品,紀錄片

傷痕文學

作者:沙立玲

現今,我們似乎沒有什麼理由指責—新批評—結構主議—後結構主義有關語言、文學語言的論辯。在他們那裡,文學反駁了意義、感傷、情感的謬誤,僅僅作為語言、結構而存在。文學不再憂心忡忡、殫精竭慮,它成了文本本身,成為語言的狂歡盛宴。然而,無論批評的智慧如何讓我們嘆服,總有那麼一類文學,以其記錄的情感、生活與我們經驗的歷史和現實而攫住我們的目光以至心靈,打動已經許久不曾震憾的靈魂。20世紀中國文學艱難挺進,穿過十年夢魘的狂熱和樣板束縛,在年結束後出現了現實主義回歸熱潮,這一回歸浪潮中的文學「一起步就向現實主義的藝術格局靠攏。不迴避現實既定的尖銳性,也不死死恪守現實主義的光明結局,而是大膽地踏入歷史的縱深地帶,去看取歷史悲劇所造成的痛苦的現實人生,去宣洩悲劇時代里壓在心底的悲劇情感,以真實作為旗幟。這一時期,與其說是文學在想像,不如說文學在記實。」(1)而在這不重想像重紀實的現實主義復歸文藝思潮中,「傷痕文學」無疑處在源初之位。

「傷痕文學」概念所指稱作的創作,主要是小說,尤其是中、短篇小說,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它們也與傷痕小說概念等同。

「」如一場夢魘,醒來之後依然無法抹去記憶中的傷痛,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末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曾那樣地震憾過中國乃至世界,無數熱血青年卷進了這場本身就交織著正確與錯誤,庄嚴與荒謬,美好與丑惡的運動中,並在肉體和心靈上親歷了人情冷暖,親歷了嚴酷與溫馨交混,希望與絕望相雜。生與死擦肩而過,笑與淚順頰而溢。「傷痕文學」的出現,直接起因於這一場許多中國人無法迴避的事件,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識分子,受官員及城鄉普通民眾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劇性的遭遇。

作為「傷痕文學」之濫觴,較早就在讀者中引起反響的是作家劉心武刊發於《文學》年第11期的《班主任》。當時評論界認為這一短篇的主要價值是揭露了「」對「相當數量的青少年的靈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內傷」(2)甚至有些論者認為該篇發出的「救救被四人幫坑害了的孩子」的時代呼聲,與六十年前魯迅在《狂人日記》中發出的救救被封建禮教毒害的孩子的呼聲遙相呼應,使小說產生了一種深刻的歷史感,充滿了一種強烈的啟蒙精神。(3)而「傷痕文學」名稱的源出則與另一部受到廣泛閱讀和爭論的短篇《傷痕》。這部小說的作者是盧新華,小說刊登於年8月11日的《文匯報》。它也在「反映人們思想內傷的嚴重性」和「呼籲療治創傷」的意義上,得到當時推動文學新變的人們的首肯。隨後,揭露「」歷史創傷的小說紛紛涌現,影響較大的有《神聖的使命》(王亞平)、《高潔的青松》(王宋漢)、《靈魂的搏鬥》(吳強)、《獻身》(陸文夫)、《姻緣》(孔捷生)等知青創作,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等大牆文學,以及馮驥才早期在「傷痕文學」中藝術成就相對較高的《鋪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為代表的農村「傷痕文學」等。一些論者認為遲至年才出版的長篇《血色黃昏》(老鬼),也應看作是屬於這一范圍的作品。(4)

從藝術內容來說,早期的「傷痕小說」大多把上山下鄉看作是一場不堪回首的惡夢,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歲月中苦難、悲慘的人生轉折,丑惡、相互欺騙、傾軋、相互利用的對於人類美好情感的背叛和愚弄,其基調基本是一種憤懣不平心曲的渲泄,「表現祖國在之中的巨大災難,表現道德良心在悲劇時代里的淪喪,表現青春、生命在非常時期內所遭到的與毀滅,表現愛的痛苦與失落,表現人的非人遭遇,成了文學的神聖使命。」(5)這一切都表現出對以往極左路線和政策強烈的否定和批判意識,在涉及個人經驗、情感時,則有著比較濃重的傷感情緒,對當下和未來的迷惘,失落,苦悶和彷徨充斥在作品中。這種感傷情緒在後來的「反思文學」中得以深化,轉為帶著對個人對社會對人生對未來深刻思索的有意識追求和奮進,將一場神聖與荒謬雜揉的運動不只簡單歸咎於社會,,同時也開始探討個人悲劇或命運與整個大社會大背景的。

從藝術審美來看,早期的「傷痕文學」藝術成就不高。剛剛從夢魘中醒來的人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訴說,情緒激動,感情過於濃烈,敘述過於急切,揭露曝光丑惡的功利性過強,說教味濃重,藝術上的幼稚、矯揉造作,斧鑿的痕跡較明顯。

從「傷痕文學」的濫觴至今,對其評說爭論從未停止過,它甚至引發了當代文學史上幾次著名的文藝爭論。

「傷痕文學」最初是帶有貶斥含義的稱謂。這些作品的感傷的、悲劇性的情感基調以及揭露性的取材趨向,被一些批評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學」「寫陰暗面」等在80年代的重演。(6)因此,圍繞《傷痕》等作品,在年夏到次年秋天發生了熱烈的爭論。文藝與意識形態、文藝的社會功用等命題得到的重新辯論與爭鳴。年1月陳恭敏在《戲劇藝術》上發表《工具論還是反映論——關於文藝與的關系》,同年4月《上海文學》評論員文章《為文藝正名—駁「文藝是階級斗爭工具」說》,兩文都有力駁斥了文藝純粹為功用附庸的說法,對「傷痕文學」暴露性描寫給予了肯定。

然而,有意味的是當我們今天重審這批「傷痕文學」作品,我們會發現,無論當初的爭論如何在肯定與否定中輾轉,在審美意識形態一元化的社會文化體制之中,「它雖然力圖掙脫,但在實際上仍含不可避免地帶有著舊的歷史印跡。過去的時代無論是在作家主體,還是在文本的主題話語,敘事模式以及人物的形象修辭等方面,均都體現出頑固不化的歷史影響」(7)。而從審美形態來說。「傷痕文學」無疑也秉承了那個時代的意志。

關於現實主義的爭論,也圍繞現實主義「真實性」諸方面展開了討論,並在相關作品的具體中逐步深入。現實主義復歸的事實是當時審美「言說」的方式,這一言說對「歷史」()的審視,對自我的探求(反思),對未來的追求和前進(改革文學)都與當時言說是高度一致的。顯而易見的是,我們否認了文學作為傳聲筒的附屬地位,卻也明白,文藝在與現實相接的時刻不可能完全擺脫、權勢話語的囿限。即便作為思潮存在的「傷痕文學」離開因素,不僅無從表述,也毫無意義。「傷痕文學」的文化取值,選擇與民眾期望高度一致,文學言說與言說一致,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同時,「傷痕文學」後來較成熟的作品如竹林《生活的路》、葉辛《蹉跎歲月》、《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及馮驥才的作品普遍表現出對於人性的關懷,對於人性深刻的探索和討論,引發了80年代前期規模最大的對人性,人情,人道主義問題的文藝思想討論和對於人的尊嚴、價值、權利的呼喚。

作為一個時代的「證言」,「傷痕文學」無疑真實記錄了那一時代的血淚。隨著時代的反思,也許文學將進一步升華。「」題材在很大程度上給了作家挖掘人性、內心的空間。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時代的代價不可能是單維度的,它在一個方面使我們失去了許多,也許會在另外的地方給我們補償。

⑻ 什麼是生活類作品

生活類作品,就是以生活為敘述藍本,反映生活內容的影視或文學作品。

⑼ 記錄生活每一天

退休的老王每天都在群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老王的分享不是簡單地幹了什麼,而是對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形成自己的觀點記錄成章然後發到群里與大家共勉。

老王分享的有詩歌、有詩,也有散文,都是隨性而發,就像這位七十多歲老人心無旁騖一樣清澈甘醇,所以,每當老王把自己的作品發到群里,我都會第一時間打開拜讀,每次讀完,似有所感。

看到老王分享的生活記述,不僅讓我想起了作家龐壯國的作品。龐壯國的作品大多都是來源於生活,且是一些非常細小的事,小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就是這樣的小事,龐老師卻能寫得津津有味,讀後讓人受益匪淺,總感覺留在心中一顆美的種子。

我也是在偶然的一次機會中發現龐老師的書,於是從圖書館借來閱讀。龐老師的文章通俗易懂、貼近生活,讀他的文章,就感覺在自言自語一樣。他的作品大多都是油田的經歷,因為他在油田工作多年,對那裡非常的熟悉也非常有感情。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都過著平淡而不驚的日子,一天天一年年,周而復始直至終老。如果不去尋找一點樂趣,像退休的老王這樣能夠把每天的生活記錄下來,讓自己的生活留下「足跡」,這是多麼有意義的生活呀!

每人個都將經歷退休,可退休後干點什麼,不知道現在還未退休的想過多少。如今老年大學辦得如火如荼,也引來許多退休的老同志參加。我小區的一位大姐剛剛退休,都天天去老年大學學習京東大鼓,而且經常參加社區的文藝演出,忙得不亦樂乎。

記錄生活的每一天,讓自己真正從生活中得到快樂才是生活的真諦。像退休的老王過得就非常逍遙,除了與家人享受天倫之樂外,還經常與過去的同學、同事特別是發小經常聚聚,聊聊家常。隨著年齡的增長,由過去的一年一聚改為半年一聚,現在又改成每月15日必相聚,過著自由自在的活,真正的快樂生活。

閱讀全文

與生活類記錄生活的作品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6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