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猿在地球上生活了多久

猿在地球上生活了多久

發布時間:2022-11-17 18:58:53

① 猿人至今多少年

人類是由古猿中的一支進化而來的,古猿早在3000多萬年以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體形較現代猿類小。考古學通常講的「臘瑪古猿」,大約生活在1400萬一1000萬年前,身高僅1米多一點,體重在15—20公斤左右。所謂的「南方古猿」,大約生活在距今500萬—100萬年以前。我們人類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來的。大約200萬—300萬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脫離了古猿類,朝著人類的方向演化。根據化石發現,現在一般將人類脫離古猿後的發展歷史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猿人階段,大約開始於距今200萬—300萬年以前,這時的猿人會製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腦量大約在630—700毫升,會狩獵。晚期猿人化石發現較多,我國發現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周口店),以及在坦尚尼亞發現的利基猿人,都是這個時期的化石代表。這時的猿人已經很接近現代人,打制的石器也比較多樣化,有用於狩獵和劈裂獸骨的砍砸器,用來剖剝獸皮和切割獸肉的刮削器。最有進步意義的是,此時的猿人已經懂得了使用火,並知道如何長期保存火種。猿人階段一般認為到大約30萬年前結束。
第二階段是占人階段,或稱早期智人階段。我國已經發現的馬壩人(廣東)、資陽人(湖北)、丁村人(山西)也都是這一時期發掘的化石代表。古人的特徵是腦量進一步增大,已經達到現代人的水平,腦結構比猿人復雜得多,其打制的石器也比猿人規整,有石球和各種尖狀的石器,能人工生火,開始有埋葬的習俗,並且不知是為了遮羞還是為了保溫,已經開始穿所謂的衣服,不再是赤身裸體。並且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古人的體質也開始了分化,出現明顯差異。古人生活於大約20萬一5萬年前。
第三階段為新人階段,又稱晚期智人階段。大約開始於5萬年以前,新人化石在體態上與現代人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其打制的石器相當精緻,器形多樣,各種石器在使用上已有分工,並且出現了骨器和角器。新人甚至已會製造裝飾品,進行繪畫、雕刻等藝術活動。大約在皿萬年以前,已經出現了磨製石器。

② 我們的祖先猿人用了多少時間進化成人的

「猿人」一詞最早是德國海克爾1889年提出的,指猿和人之間的時期。
如果從直立人階段距今約200~20萬年開始算起,到晚期智人階段(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的5萬年前後,也就200萬年。
如果從南方古猿(現在能確認最早的人科成員)距今400~100萬年算,就400萬年。
如果從臘瑪古猿算就更早了,但現在對於臘瑪古猿的定位還有很大爭議。

③ 猿到人經歷多少年

從古猿到人的過渡 古人類學家認為在距今七八百萬年以前,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開始向不同的方向進化,這個過程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紀①,世界范圍的造山運動很活躍,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紀②,氣候變化加劇,出現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氣候巨大變化的影響下,原先一些連綿不斷的森林逐漸變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斷擴大,最終被稀樹草原所取代(如圖)。這時,生活在這里的一些古猿逐漸由樹棲生活轉到地面上生活,最終進化成人類;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則進化成了類人猿。 人類的祖先由樹上下到空曠的地面上生活後,逐漸能夠使用樹枝和石塊等來防禦猛獸,或挖掘根莖等來食用。在這個過程中,古猿的身體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轉變成兩足直立行走。這一轉變不僅增強了人類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們的身體結構發生了一系列適應性變化,如身體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長、骨盆變短增寬、脊柱從弓狀變為S形等。因此,可以說人體的基本結構特徵都與兩足直立行走有關。此外,兩足直立行走還使人類祖先的前肢從用來行走和支持身體中完全解放出來,為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腦的進一步發展和增大創造了條件。兩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義,使人類學家把是否具備這一條件作為人和猿分界的一個重要標准。 人類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製造工具。早期人類製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如圖)。這些石器常常與動物的遺骸和人為弄碎的骨頭一起被發現,由此古人類學家推斷,石器的出現與早期人類的狩獵和肉食行為密切相關。在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過程中,人類祖先的大腦越來越發達,並逐漸產生了語言,形成了人類社會。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森林古猿(前800-700萬年)一組種類龐雜的類人猿。化石發現於亞、歐、非三洲廣大地區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地層中,約生活於2000~500萬年前。化石遺骸有頭骨、上下頜骨、四肢骨和牙齒等。它們的體質特徵界於猿類與人類之間,且肢骨尚未特化,既可向現代猿類、也可向現代人類的方向發展,因此人們認為,它們可能是現代的大猿(黑猩猩和大猩猩)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如何向人的方向發展,曾有過種種推測,其中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由於氣候變化,使森林地區逐漸稀疏和縮減,樹叢間出現了空地,這就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動的條件,逐漸由樹居生活向著地面生活過渡。在此情況下,御敵、覓食等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在劇烈的生存斗爭中,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體質特徵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下肢更適於直立行走,雙手日益靈巧,腦量逐漸增大,終於萌發了意識,產生了語言,促使他們從使用工具到製造工具,完成了從猿到人的過渡。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屬於靈長目人科。人科不同於猿科的一個重要特徵,它是靈長類中唯一能兩足直立行走的動物。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100萬年到420多萬年前之間。他們可以分成兩個主要類型:纖細型和粗壯型。最初,一些人還認為這兩種類型之間的差異屬於男女性別上的差異。纖細型又稱非洲南猿,身高在1.2m左右,顱骨比較光滑,沒有矢狀突起,眉弓明顯突出,面骨比較小。粗壯型又叫做粗壯南猿或鮑氏南猿,身高約1.5m,顱骨有明顯的矢狀脊,面骨相對較大(圖7-1)。從他們的牙齒來看,粗壯南猿的門齒、犬齒較小,但臼齒碩大(頜骨也較粗壯),說明他們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而纖細型的南方古猿則是雜食的。一般認為,纖細型進一步演化成了能人,而粗壯型則在距今大約100萬年前滅絕了。 一類形態特徵比能人進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類。曾稱作猿人,含有從猿到人中間環節的意思。生活在距今約180萬~20萬年前,地質時代屬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考古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早期。直立人可能起源於非洲,一般認為大概是由能人進化來的,後來進化成早期智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0年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發現的;以後發現地點不斷增多,主要集中在亞洲南部和中部、非洲東部和西北部及歐洲西部。 直立人骨壁厚,仍帶有猿類特徵,如頭蓋骨低平,眉骨粗壯,吻部前伸。北京人、藍田人、鄖縣人等都屬於直立人。它腦量平均小於1000毫升(從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北京人的腦量平均為1043毫升,藍田人的腦量為780毫升。身材明顯比南方古猿高大,平均身高為160厘米,平均體重據估計約有60千克,肢骨與現代人差別不大。有名的直立人化石,有印度尼西亞的爪哇人、中國的藍田人和北京人、北非的毛里坦人等(見人類起源和進化)。 能人: 能人化石是自1959年起,利基(L.Leakey,1903—1972)等人類學家在東非坦尚尼亞的奧杜韋峽谷和肯亞的特卡納湖畔陸續發現的。這些古人類的腦容量較大,約在600 mL以上,腦的大體形態以及上面的溝回與現代人相似,顱骨和趾骨更接近現代人,而且牙齒比粗壯南猿的小。在分類學上,古人類學家將他們歸入人屬能人種(Homo habilis)。能人生存的年代在175萬200萬年之前,當時粗壯南猿還沒有滅絕。 與能人化石一起發現的還有石器。這些石器包括可以割破獸皮的石片,帶刃的砍砸器和可以敲碎骨骼的石錘,這些都屬於屠宰工具。因此,可以說能夠製造工具和腦的擴大是人屬的重要特徵。 但是,能人是通過狩獵的方法,還是通過尋找屍體來獲取肉食呢能人腦的擴增與製造石器之間存在什麼關系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早期智人: 智人包括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0萬~1萬年前,比直立人更接近現代人。他們不僅完全直立,而且腦容量已經達到了現代人的大小(平均為1360mL),這標志著他們的智力發展到了更高的水平。因此,古人類學家把他們與現代人歸為同一個種,即智人種。 早期智人 生活在距今20萬~5萬年前,如德國的尼安德特人、我國廣東的馬垻人以及山西的丁村人等。這個時期的智人還帶有一些原始性狀,拿尼人來說,眉嵴仍比較粗壯,並且頭蓋骨向後傾斜,頷骨向前突出。但是,他們製造的工具比直立人製造的更為先進,除石器外還有骨器。從生活遺跡來看,他們不僅會使用天然火,而且會人工取火。已穿獸皮。開始有埋葬死者的風俗。社會形態已進入早期母系氏族社會,已從族內婚發展到族外婚,即一氏族的成年男子集體與另一氏族的成年女子結婚。 晚期智人: 晚期的智人出現在距今5萬~1萬年前,他們的化石在各個大陸都有發現,如法國的克羅馬農人、我國的山頂洞人等。這個時期的智人與現代人十分接近。例如,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發現的山頂洞人,不僅腦顱增大,下頦明顯,而且還具有黃種人的一些特徵。晚期智人不僅能製造精細的石器和骨器,和會製造長矛、標槍,用以狩獵、捕魚。他們的狩獵能力也大為提供,會利用地形和設置陷阱來捕捉大的野獸。此外,他們還會摩擦生火,用大獸皮等修建簡單的房屋,用骨針縫制衣物,還創造出了原始的藝術。在他們住過的地方,常常能夠發現繪畫、雕刻和裝飾品,繪畫的內容多與狩獵活動有關。在這個時期,不同的人種已經開始分化和形成,並逐步分布到世界各地。 晚期智人的體質特徵: 腦顱較高較圓。顱容量為900~1300立方厘米。眉嵴中等至缺如,不成連續的條形骨嵴。顱骨最寬處較高(後面觀)。面部較扁平(鼻與牙齒更接近與眼窩在一條直線上)。頦部發達。門齒相對較小。無牛齒症。骨骼比尼安德特人纖細。恥骨較窄而粗壯。肩胛骨外側有腹溝。長骨較直,關節面較小。屈指肌握力較小。 晚期智人已開始分化出四大人種。 晚期智人的文化:在晚期智人階段,製造工具的技術更加多樣化和專門化。人類文化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器更進步,製作方法不僅用直接製作法,還用間接製作法。這個時期石器的特徵是用窄長的石葉製作的工具佔了很大的比例。石葉可用來製作各種工具和武器,如石刀、雕刻器、刮削器等。另外,骨器也有很大發展。用骨製作的工具有矛、標槍、魚叉、魚鉤和有眼的骨針等。這個時期的人類以狩獵為主。狩獵工具有重大改進。人類除了居住洞穴,還建造人工住所。埋葬死者的習俗更隆重,為死者穿著衣服,佩戴裝飾品。藝術有很大發展,主要有雕像和洞穴壁畫。
希望採納

④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已有多少年

500萬-800萬。

研究人類起源的直接證據來自化石,人類學家運用比較解剖學的方法,研究各種古猿化石和人類化石,測定它們的相對年代和絕對年代,從而確定人類化石的距今年代,將人類的演化歷史大致劃分為幾個階段。

遺傳學家則運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研究現代人類、各種猿類及其他高等靈長類動物之間的蛋白質、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差別大小和變異速度,從而計算出其各自的起源和分化年代,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時間在700萬年前。

(4)猿在地球上生活了多久擴展閱讀

人類進化起源於森林古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經歷了猿人類、原始人類、智人類、現代類四個階段。

因現今考古學的發展,史前文明被逐步否定,考古學已經有大部分進化中的古人猿化石。配合現今生物學的發現,發現了遺傳基因 DNA是進化的,證實了類中性進化論的真實性。

⑤ 猿猴生活在哪個年代

早期猿類起源於舊世界猴,大約兩千五百萬年前開始出現。現代小猿在一千八百萬年前出現,猩猩則出現於一千四百萬年前,大猩猩出現於七百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則在三百-五百萬年前出現。

⑥ 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少年

據考察約為440萬年。

阿爾迪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最遠古的人類文明,他比此前發現的最古老原始人「露西」的生活年代早100多萬年。

「露西」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同樣出土於衣索比亞。 2009年10月,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首次對「阿爾迪」進行了綜合描述。

原始人「阿爾迪」的第一塊骨骼化石於1992年在衣索比亞出土,這種生物屬於地猿始祖種,生活在距今440萬年以前。

(6)猿在地球上生活了多久擴展閱讀:

自「阿爾迪」的化石於上世紀90年代陸續出土以來,對其進行研究的團隊非常謹慎,沒有將初步研究成果匆匆公之於眾,而是開展了長達10多年的詳盡分析和材料整理,並將化石送往世界各地不同的實驗室進行評估。

目前,共有47位專家對「阿爾迪」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正如《科學》雜志總編布魯斯·艾伯茨所說對『阿爾迪』的研究改變了我們對早期人類進化的認識。它代表了來自9個國家、具有不同專長的47名科學家15年艱苦卓絕、高度協作的研究成果。

考古學家稱440萬年前"阿爾迪"並非人類祖先,最新批判性觀點認為是否阿爾迪屬於人類進化分支,以及它們是否真實地生活在林地環境。第二個問題暗示著哪種環境刺激了早期人類的進化。這項最新研究發表於《科學》雜志,該雜志曾於去年刊登報道稱,440萬年前的阿爾迪是重大科學突破,它很可能是人類的早期祖先,比「露西」所在時代更久遠。

⑦ 人大約在地球生存了多少年

人類的祖先是猿。猿類是從漸新世開始出現的,距今大約已有3千萬年了。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猿都是人類的直系祖先,有些猿是人類的"伯父",有些猿是人類的"叔父"。被人類學家認為是人類祖先的猿是很晚才出現的。那就是用印度古代史詩中的一個英雄王子--羅摩的名字命名的拉瑪猿(羅摩的譯名現統一為拉瑪)。它們生活在距今約為1000萬年-1500萬年前。拉瑪猿首先是在印度、巴基斯坦的西瓦利克山發現的。本世紀60年代後期,在匈牙利的早新世煤層中所發現的魯達古猿,也屬於拉瑪猿。尤其是1976年在我國雲南祿豐縣石灰壩煤窯中發現的一個相當完整的拉瑪猿類型的下頜骨化石,是世界上已發現的同類標本中最完整、最接近於人類的早期祖先。時間距今也是在1千多萬年以前。據發掘實物估計,祿豐古猿身體有黑猩猩那樣大小,吻部短縮,犬齒不發達,缺乏一般猿類常用的"武器"。然而,它們具有比其他動物略高一等的智力,加上經常在開闊的地面上活動,促使它們進一步手足分工。因此,有人認為祿豐古猿能用手抓握樹枝或別的自然物進行防禦和取食。既然如此,手已經分化出來,兩條腿也應該能直立了。
http://..com/question/24550270.html
標准答案:三千萬年!
真心希望能幫助你!望採納!祝學業進步!o(∩_∩)o...哈哈

⑧ 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有猿了

人類的起源有「一源說」和「多源說」之分。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書中把從猿到人的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攀樹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
(一)攀樹的猿群
⒈原上猿
迄今為止,在考古學家所發現的許多古猿化石中,人類最古老的祖先是原上猿(亦稱埃及古猿。因在埃及開羅西南的撒哈拉沙漠邊緣的法維發現),生活在距今約3500~3000萬年前。這種古猿體形像猴,大如家貓,頭骨容量大約為30毫升,有32枚牙齒,雄性犬齒大而尖,雌性犬齒比較小,是當時地球上體形最大的哺乳和最高級的動物,也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
⒉埃及猿
比原上猿進步的是埃及猿。埃及猿的化石在埃及法尤姆漸新世地層中發現,身體不大,腦量小,頭骨形狀與猴有點相似,後肢比前肢長,有尾巴,很可能像猴一樣四肢行走。有32枚牙齒,排列順序與現代類人猿和人相近。它生活在距今大約2800~2600萬年前。「埃及猿具有現代猿和現代人共同的特徵,很可能是猿類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林耀華《原始社會史》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0頁)。
⒊森林古猿
比埃及猿晚一些的是森林古猿。其化石最早是在1856年法國聖戈當附近的中新統世地層中發現的。由同一地層的動植物遺存說明這種古猿生長在樹木茂盛的熱帶和亞熱帶森林中,以吃樹葉和果實為生,故命名為森林古猿,後來在亞、非、歐均有發現。這種猿生活在距今大約2300~1000萬年前,是林棲動物,還沒有直立行走的特點,但在攀緣時前後肢已經有了不同用途,為手腳分化創造了條件。
原上猿、埃及猿和森林古猿因成群在樹上生活,稱為「攀樹的猿群」(恩格斯語),「人類學家認為它們是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
共同祖先」(崔連仲《世界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頁)。
(二)正在形成中的人
⒈臘瑪古猿
近年來有許多學者根據新考古資料,不斷提出:人類是由埃及猿開始與現代類人猿分道揚鑣的。由埃及猿開始分為兩支:一支繼續留在樹上,通過森林古猿發展為現代類人猿,成為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長臂猿的祖先;另一支則被迫下到地上,通過臘瑪古猿、南方古猿這一階段,經過漫長勞動,進化成人。
臘瑪古猿首次發現於印度北部西姆拉低山區哈里塔良格爾的中新世後半期或上新世前半期的地層中,它比森林古猿更進步。後來在歐洲、非洲的肯亞以及我國雲南開遠縣的小龍潭、祿豐縣的石灰壩等地也有發現。臘瑪古猿生存的年代大約在1400~800萬年之前。據考證它們的齒成弧形,吻部後縮,比較短,不像猿類那樣向前突出,身高一米多,腦量約300毫升,在地面覓食,能夠直立行走,可能有說話的能力,其特點已近似於人。
臘瑪古猿過著群居生活,每個群體大約有二、三十名成員,沒有婚姻和家庭,只有雜亂的性交關系,他們雖然已經知道使用天然工具,但不會製造勞動工具,因而稱之為正在形成中的人。
⒉南方古猿
臘瑪古猿大約在550~400萬年前發展為南方古猿,簡稱南猿。其化石是1942年在南非的阿扎尼亞金伯利市以北80公里的塔昂火車站附近山洞中首次發現的,此類化石在非洲、亞洲(包括我國)也發現多處。大多數學者肯定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科化石。其生存年代是在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之間,大約距今400~100萬年。
南猿又分為南猿纖細種和南猿粗壯種。南猿纖細種頜突出,沒有下頦,頭蓋骨低平,額向後傾,外貌很像猿,腦量可達600毫升,顱腔內膜溝回較復雜,眉骨脊不甚發達,牙齒構造和排列方式等均與人的特徵很接近,已經能夠直立行走。南猿粗壯種不會製造工具,未能轉變成人,大約到100萬年前後就滅絕了。
(三)完全形成的人
⒈發展階段
根據我國人類學家研究,完全形成的人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早期猿人。所謂早期猿人,指的是剛剛由古猿轉變為人的猿人,他們的化石是1475年在坦尚尼亞北部伽魯西河流域萊托利地層中發現的,距今377~359萬年前,處在舊石器時代早期。他們已經具備了人的基本特徵:能夠直立行走,會交談,已經學會製造原始的木器或礫石工具,腦量大增。
第二階段晚期猿人,也就是我國學者過去所說的猿人,即學名所說的「直立人」。生存年代大約距今180~230萬年前,處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其化石相當豐富,迄今發掘最早的是1981年在爪哇特里尼爾附近地表下十五米處的頭蓋骨化石和一顆牙齒化石。由於他們已經能夠直立行走,會使用石器,所以稱為「直立猿人」。在我國北京的周口店、陝西的藍田、雲南的元謀以及亞、非、歐等地也有發現。
第三階段早期智人,也就是過去長期所謂的尼人或古人,他們是由直立人進化而來。稱為尼人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化石最先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山洞中發現的。生存年代大約距今30~5萬年前,處在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其化石在亞、非、歐三洲的許多地區均有所發現,在我國最有代表性的是山西丁村人、廣東的馬壩人和湖南的長陽人。這一時期他們的體質特徵與現代人已十分相近,腦量達1350~1750毫升,智力有較大發展,有的人可以活到40~50歲。到距今5萬年前後,早期智人終於發展、演變為晚期智人。
第四階段晚期智人,也就是過去學者所說的智人、新人、真人或克人。生活在距今4、5~1萬年前。之所以稱為克人是因為這類化石最先發現於法國克魯馬農洞之中。
晚期智人的體質有了明顯進步,大腦相當發達,山頂洞人的3個頭骨腦量分別為1500、1380和1300毫升,柳江人的腦量為1486毫升,都在現代人腦量變化范圍內,腦內動脈支也接近現代人。他們已有很高的智慧,除了對石器進行精加工外,還製作了不少骨器和角器;他們不僅能夠捕捉野獸,而且已經有了相當好的捕魚技術;還能建築房屋,生產裝飾品,男女分工明確,女性為氏族的中心。他們不斷遷徙,在遷徙過程中與定居於洞穴的尼人經常發生沖突,大約在28000年前綜合素質超過尼人,大約在27000年前尼人消失。
晚期智人分布更加廣泛,不僅分布在亞、非、歐,而且還分布於大洋洲和美洲,在我國分布也很廣泛,已發現含晚期智人化石點38處,在華南有廣西的柳江人和麒麟山人;西南有四川的資陽人,雲南的麗江人;在華北有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內蒙古河套人;在東北有吉林的榆樹人;在華東有江蘇泗洪的下草灣人、浙江的建德人、台灣的左鎮人,山東的新來人;西北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邊緣、青海柴達木盆地和西藏北部高原也有多處舊石器遺存發現。
⒉種族
處在早更新世的人,由於許多原因加之經受著各種不同的自然條件,如氣候(寒、暑、燥、溫)陽光、水土、食物諸方面因素的影響,人在不斷地進行自身調節,以達適應之目的,出現了種族。人類學家根據現今世界上人的膚色、發形、發色、血型、指紋、掌紋、牙齒等特徵把人類分為三大人種: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黃種人約佔全球人口的37%左右;白種人約佔全球人口的54%左右;黑種人約佔全球人口的8.5%左右,其他人種約佔全球人口0.5%左右。我國居民屬於黃色人種的東亞支系。「從人類化石可以看出,自早更新世的元謀人,到中更新世的藍田人、鄖縣人、北京人等已顯示出黃種人的特徵;到晚更新世的浙江人、山頂洞人時,種族特徵已經基本形成。這大概經過一百多萬年演變。」(宋兆麟、黎家芳、杜耀西《中國原始社會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20頁)「我國是黃種人的主要發祥地」(同上書,第120頁),世界各人種在生物學上同屬一個物種,並有共同的祖先,(宋原放主編《簡明社會科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頁)。種族沒有優劣之別。
⒊人類大遷徙
美國加洲大學的學者認為世界上最早的現代人都是由生活在非洲的一個小部落進化而來,後來又分散到世界各地。「美國伊利諾斯大學和密執安大學的科學家認為『現代人的確進化自非洲的一個部落,但其進化過程並非是20萬年,而至少是100萬年』。」(楊言主編《世界五千年神秘總集》西苑出版社,第4頁),「我國復旦大學遺傳學研究所金力、盧大儒等科研人員通過對12217個東亞人進行檢測,檢出3個來源於非洲人的遺傳標志,通過y染色體上的甘核苷酸多態位點(SNP)分析,發現這些東亞人群中無一例外地帶有非洲人的遺傳基因和標志,從而為東亞人群的非洲起源提供了強有力的遺傳學證據。」(《中國青年報》2003年4月7日「破解東亞人群起源之謎獲重大突破」。
遷徙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存,生育是為了永遠的生存,幻想是為了明天更幸福的生存。

閱讀全文

與猿在地球上生活了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6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