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沫蟬生活在哪裡

沫蟬生活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1-25 05:51:37

⑴ 甘蔗沫蟬的生活習性和發生規律是什麼

甘蔗沫蟬的生活習性和發生規律:
四川、江西、貴州、雲南等省份一年發生1代,以卵在田埂雜草根際或裂縫的3~10cm處越冬。
翌年5月中旬至下旬孵化為若蟲,在土中吸食草根汁液,二齡後漸向上移,若蟲常從肛門處排出體液,放出或排出的空氣吹成泡沫,遮住身體進行自我保護,羽化前爬至土表。6月中旬羽化為成蟲,羽化後3~4h即可為害甘蔗,7月受害重,8月以後成蟲數量減少,11月下旬終見。每雌產卵164~228粒。
卵歷期10~11個月,若蟲歷期21~35d,成蟲壽命11~41d。一般分散活動,早、晚多在蔗田取食,遇有高溫強光則藏在雜草叢中,大發生時傍晚在田間成群飛翔。一般田邊受害較田中心重。

⑵ 有一隻好象沒見過的昆蟲,會吐紅色液體,這是什麼昆蟲啊

不用足跳高的蟲

在昆蟲大家族裡, 不乏跳高、跳遠的能手。跳蚤雖然身材十分渺小,卻能跳過自身高度的100多倍;棉蝗身體矯健,它跳遠的平均成績,竟是它自身長度的143倍。不過,這些跳高、跳遠「冠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給養都有一對發達、強健,適宜彈跳的後足。
有一種善於跳高的蟲,它跳高的方式卻與眾不同,它就是我們要說的不用足跳高的蟲——磕頭蟲。
磕頭蟲是一種常見的小甲蟲。雖說它能跳起40多厘米的高度,創出跳過自身高度50多倍的驚人記錄,可是它卻只有三對又短又小的胸足,這短小的胸足和其他善跳昆蟲的強健後足比起來,實在是小得可憐。靠這樣的足,只能用來爬行,根本不能去跳高、跳遠,更不要說去跳過自身高度的幾十倍了。
那麼,磕頭蟲是怎樣創造出跳過身高50倍的驚人記錄的呢?難倒經真還有什麼特異的功能嗎?
要解開這個謎並不難,我們只要捉來一隻磕頭蟲,認真地觀察一番,看看它是怎樣「跳高」的,就能真相大白。
原來,使磕頭蟲「跳」得高的秘密武器是它的前胸腹有一個像合頁似的關鍵。當磕頭蟲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上時,它便將自己的頭用力向後仰,拱起體背,在身下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空區,然後猛然收縮體內的背縱肌,使前胸突然伸直,這時候,它的背部就會猛烈撞擊地面,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磕頭蟲的身體就會被猛然彈向空中,就這樣,磕頭蟲沒有用腿,卻成了「跳高」的能手。
有趣的是,磕頭蟲的「跳高」姿勢還很優美。當它腹部朝天彈向空中時,它便乘機在空中做個「前滾翻」,將身體翻轉過來,等到落地時,它就能穩穩地站立在地面上了。
頭長怪角的蟲

牛的頭上長角,鹿的頭上長角,犀牛的頭上也長角,這些獸類的頭上長角,並不是圖好看的裝飾物,而是用來進攻或防禦的武器。奇妙的是,在昆蟲大家族裡,也有許多頭上長著怪角的蟲,角蟬就是其中的一種。
角蟬的角長得的確十分奇特。它的角,不像獸類那樣是從頭骨上長出來的,而是胸部的前胸背板形成的。不同種類的角暗,角的式樣也有所不同,中華高冠角蟬的角高高地向後上方伸出,就像是戴了一頂高冠帽;三刺角蟬的角貼著腹背向後伸出,就像是一根尖刺。角蟬頭上的這些奇形怪狀的角,可不像獸類那樣是用來打架爭雄的,它自有自己的妙用。
角蟬是一種喜歡生活在樹上的蟲,當高冠角蟬停棲在枝條上時,它頭上的那頂「高冠」,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截枯樹杈。而三刺角蟬落在長有棘刺的樹木上時,它那根向後伸出刺混在其中,更讓人難以分辨真偽。難以置信的是,當幾只、十幾只角蟬停棲在同一根枝叉上時,它們還會等距排開,使人看上去就如同真正的小樹杈一樣。用這樣逼真的擬態偽裝,模仿周圍環境,角蟬就可以輕易地騙過敵害,保存自己了。
獨角仙也是一種頭上長角的蟲。它的體形較長,身披硬甲,頭部一根向前伸出很長的角在端部分開一個小叉。因為這根獨角是雄蟲們用來爭奪配偶、進行戰斗的武器,所以僅為雄蟲所特有。在獨角仙求偶的季節里,一旦兩雄相遇,就要用這根「令人生畏」的獨角,展開一場激烈的廝殺。

眼睛長在長柄上的蟲

昆蟲的眼睛各種各樣,有的出奇的大,有的出奇的小;有的是一對單眼,有的是由幾萬個小眼組成的復眼。不過,不客這些眼睛多麼奇,多麼怪,絕大多數是長在昆蟲頭殼表面的。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一種蟲的眼睛不是長在頭殼上,而且長在頭上伸出的兩根長柄上。這兩眼長柄的長度,竟然雪出它自身長度的1.5倍,不知道的人,看到它的這雙怪眼,往往會誤認為是它頭上的觸角呢。
這種長有怪眼的蟲就以怪眼而得名,叫做突眼蠅。
看到突眼蠅長了這樣一對怪眼,你可能會想:它的視力一定會有與眾不同的地方吧?是的,科學家研究的結果表明,昆蟲的復眼越向外突出,視野也就越開闊。突眼蠅的眼睛遠離了頭殼,生長在長柄的頂端,真呆以說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了。有了這樣的一雙眼睛,它前後左右、上上下下、,四面八方都可以看得清了。不過,話又得說回來,突眼蠅的眼睛是由許多小眼組成的復眼。研究表明,組成復眼的小眼越多,視力才越好。可是,突眼蠅的眼睛長在長柄的頂端,不可能長得很大,組成復眼的小眼就很少,因此,它的視力自然也不會太好。這么一來,它的視野雖好,可卻是一個戴著「高架眼鏡」的近視眼。
還有,突眼蠅的眼和其他昆蟲相比,離大腦的距離太遠,影像通過神經傳導的時間,自然要比其他昆蟲長,因此,它對視野中物體的反應也會遲鈍一些。至於突眼蠅的眼睛是不是和長筒望遠鏡一樣,可以隨意伸縮變焦,從而看清遠處的物體,這還有待進一步地研究。
會孵蛋的蟲

絕大多數昆蟲是卵生的,但是和同樣也是卵生的鳥類不同,一般昆蟲的雌蟲產卵以後,就什麼也不管了,任其在自然環境里孵化、長大。同那些含辛茹苦地孵化、哺育雛鳥的鳥類相比,這些昆蟲父母對兒女真是連起碼的責任心也沒有。
是不是所有的昆蟲都不撫育自己的子女呢?不,在昆蟲大家族裡,有一種蟲像鳥類一樣,辛勤地抱窩孵蛋,喂養、照顧子女,直到子女能夠獨立生活以後,才肯放它們各自謀生。這種習性奇特、會孵蛋的蟲名叫蠼螋。因為它的腹部末端長有一對堅硬的尾夾,所以,人們又叫它「耳夾子」蟲。
耳夾子蟲婚配以後,既將臨產做媽媽的雌蟲就用嘴和足,在地下挖一下8-12厘米的洞,作為自己的產房和育兒室。當洞挖好以後,雌蟲便鑽進去,用泥土將洞口封好,開始過起隱居生活。在洞里,雌蟲將卵產完後,就像母雞抱窩那樣,伏卧在卵堆上,用自己的體溫來孵化卵,為了使卵受熱均勻,它還會不辭辛苦地用嘴翻動卵粒。大約20天左右,耳夾子蟲的兒女出世了。這時候,雌蟲將洞口打開,外出為孩子們尋食。為了防止不速之客闖入,離開時,它還會用東西將洞口堵住。當它找到食物以後,就用尾夾夾住拖回,咬碎後喂給幼蟲。等到子女長成二齡蟲時,耳夾子蟲媽媽才讓它們出洞活動,培養它們謀生的本領。直到小耳夾子蟲長成為三齡蟲時,它們的母親才會准許它們離開,各自獨立生活。
兒女們的翅膀硬了,遠離母親去生活了,可這時,雌耳夾子蟲卻繁育後代耗盡了心血,不久就死去了。在昆蟲世界裡,雌耳夾子蟲真是一位少有的慈母。
會放「毒氣彈」的蟲

毒氣彈是一種利用用毒氣體殺傷敵人的武器,令人很難防禦。有趣的是,在昆蟲中,有一種名叫氣步(蟲甲)的步行蟲也會用「毒氣彈」來攻擊敵人、捕獵食物。
氣步(蟲甲)是一種喜歡在夜間活動的甲蟲。它身披硬甲,好像是一個古代的武士。雖然它的三對步行足沒有那些善於跳躍的昆蟲的足那麼強大,可是交替運動起來,仍然使它的爬行速度很快。要是昆蟲王國里舉行競走比賽,它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氣步(蟲甲)整天忙忙碌碌地東奔西跑,到處尋找什麼呢?原來,它是在找尋可能充飢的獵物呢?氣步(蟲甲)是吃葷不吃素的肉食性蟲,它對各種植物不屑一顧,而對粘蟲、地老虎和蚯蚓卻十分愛吃。當它發現獵物之後,先是靜觀一會兒,然後上前用觸角試探,隨後便張開大牙猛咬。受到攻擊的獵物拚死反抗,氣步(蟲甲)一時難以制伏,於是它就要用自己的殺手鐧「毒氣彈」了。這時候,只見它掉轉身體,對准獵物「砰」地一聲從肛門里噴出一股煙霧狀的氣體來。那氣體不但有濃烈的硫酸味,還有很強的腐蝕性,如果接觸到皮膚上,令人火辣奇痛。獵物受到「毒氣彈」的攻擊,周身布滿了乳白色的結晶,疼痛難忍,不停地在地上翻滾。此時氣步(蟲甲)毫不放鬆,仍接二連三地對准獵物施放「毒氣彈」,直到將獵物打得昏死過去才肯罷手。然後,氣步(蟲甲)就開始慢慢消受獵獲來的這頓美餐了。
有趣的是,氣步(蟲甲)要是遇到了異性的同類,它們就會友好地分吃獵物。但是同性相遇,這們就會為爭奪獵物爆發一場「毒氣大戰」,各自用自己的「毒氣彈」攻擊對方,直到將一方打敗逃走後為止。
被譽為「蚜蟲剋星」的蟲

蚜蟲是一種令人膩味的害蟲。在它們的大肆吸食下,莊稼很快就會枯萎,造成極為嚴重的減產。然而,每當有蚜蟲為害的時候,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一種翅鞘鮮紅,上有七顆黑星的小甲蟲,向蚜蟲發起勇猛的進攻,毫不留情地將一隻只蚜蟲蠶吃到自己的肚子里去。這種美麗、勇猛的小甲蟲就是七星瓢蟲,逞狂一時的蚜蟲如果遇到它,就像遇到剋星一樣,難逃一死。
七星瓢蟲俗稱「花大姐」,是一種內食性昆蟲。它不但變成成蟲以後愛吃蚜蟲,就連它的幼蟲也十分愛吃蚜蟲,而且十分兇猛。七星瓢蟲的幼蟲長有一對尖利的大牙,它一闖入蚜蟲群中,就開始大口撕咬,蚜蟲見到它,立即腿軟身癱,不敢再動,只有等死。七星瓢蟲的個子雖然不算太大,可是食量卻大得驚人,它一天竟要吃掉100多隻蚜蟲。為了使自己的子女一出生就能吃到蚜蟲,七星瓢蟲產卵時就專門找那些有蚜蟲為害的植物,將一粒粒像窩窩頭似的黃色卵粒產在葉片上,這樣,小瓢蟲一出世,就有了豐富的食物。
除了吃蚜蟲,七星瓢蟲的避敵本領也很高強。如果有人碰了它,它便會立即「休克」過去,一動不動地裝死。直到危險過去,它才開始爬動。如果有人抓住了它,它還會使出第二招避敵保命的本領:從它腿關節中間流出一種黃色的液體,這液體的氣味又臭又辣,令人很不舒服。就連那些愛啄食昆蟲的鳥類,聞到以後也要退避三舍。
七星瓢蟲是專門幫助人類消滅蚜蟲的農田衛士,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它。

被稱為「綠色世界魔鬼」的蟲

蝗蟲是農業的大敵。中外歷史上,有過無數次飛蝗肆虐成災,人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的慘痛記錄。解放前,我國是蝗災經常發生的國家,那時候,蝗災一旦發生,遍野的莊稼轉眼間就會被蝗群吞噬一空,飢餓使得千百萬災民背井離鄉外出逃荒,許多人被活活地餓死。1944年,太行山區發生蝗災,落地的蝗蟲竟積有一二尺厚,使那裡變成了蝗蟲的世界。在國外,1889年紅海附近發生蝗災,大群蝗蟲竟覆蓋了2千平方英里的地區,據估計,這群蝗蟲總重量有55萬噸之多,需要用1萬多節火車皮才能裝下!
蝗蟲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如此之大,難怪人們要把它稱之為「綠色世界的魔鬼」,聞之色變了。
蝗蟲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螞蚱。它有一個大而發達的嘴巴,吃起植物來,就像是一把大鐮刀,又快又狠。再加上它還有貪吃的食性和食量巨大的肚腸,所以,它成了吞噬綠色植物的惡魔。
然而奇妙的是,同樣是蝗蟲,有些年頭,它們分散而居,對農業形不成大害,而有的年頭,它們就會聚集在一起遷飛,四處為害。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蟲密度的大小。如果這年,一定單位面積內的蝗蟲數量較少,食物豐富,它們就形成散居型,不再遷飛覓食。如果這年,一定單位面積內的蝗蟲數量特別多,食物不足,它們就會在體內產生特殊的生理反應,產生集群的要求,形成群居型的飛蝗群,給綠色世界、給人類帶來深重的災難。
在古代,蝗災幾乎是無抗拒的,所以,它被迷信的人視為「神蟲」。現在,人類已經有了科學的滅蝗辦法,這「綠色世界的魔鬼」已經不能再為所欲為了。

會用泡沫隱身的蟲

在會使隱身術的昆蟲中,有一種叫沫蟬的小蟲十分奇特。它不是像竹節蟲、葉螳螂、枯葉蝶那樣模擬周圍環境,以和周圍環境十分相似的體形、體態、顏色來以假亂真,欺騙敵害,而是用自身粉泌出的泡沫把自己嚴密地包裹起來,從而使自己躲過天敵眼睛,生存下來。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沫蟬是怎樣巧施隱身術的吧!
沫蟬是一種園林、農田中常見的害蟲。它的頭部有一根針狀的刺吸武口器,可以刺入植物的葉片或莖桿中,靠吸食植物的汁液為生。當我們在植物在葉片或莖桿上發現有一灘灘像吐沫似的泡沫時,那就是沫蟬的藏身之所。我們只要把那泡沫用小草棍撥開,就能看到裡面有一隻乳白色的小蟲在蠕動,這就是隱身其中的沫蟬了。人們見沫蟬總是躲在泡沫里,認為這泡沫是它吹出來的,於是又把它叫做「吹泡中」。
沫蟬用來掩蔽身體的泡沫是從哪裡來的?是它用嘴吹出來的嗎?不是的。原來,這些泡沫是從它的腹部下端一下氣門開口附近的腺體排出來的,當這種膠質的腺液和氣門排出的氣體混合在一起時,就形成了一堆堆泡沫。
沫蟬為什麼要隱身在泡沫之中呢?原來,它的幼年時期身體十分嫩弱,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乾死。還有,它不會飛,跳也跳不遠,如果暴露在外,很容易被天敵所捕食。為了免受烈日的暴曬,躲過天敵的傷害,沫蟬在千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學會了這種以泡沫掩身的隱身術。這奇妙的隱身術,使它安全地度過了自己的幼年時代,等到沫蟬長大變為成蟲,它既會飛,又會跳,就再也不需要用泡沫掩身了。
身穿「蓑衣」過一生的蟲

在自然界里,有一種昆蟲從出生的那天起,便開始為自己紡織一件「蓑衣」,並且把它穿在身上生活,以後,就是長大、婚配、產卵,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直至生命結束的那一天為止,它一時一刻也不肯脫下這件「蓑衣」。
這種脾氣古怪,穿著「蓑衣」過一生的蟲,就是蓑蛾的雌蟲。
雌蓑蛾為什麼要穿著「蓑衣」過一生,總也不肯脫下來呢?這和它奇特的身體條件是分不開的。蓑蛾是一種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在幼蟲期,雌蓑蛾和雄蓑蛾一樣,都是沒有翅膀的小肉蟲。為了保護自己,它們用吐出的絲,為自己織出一件外套,然後再粘上一些枯枝爛葉,把自己嚴密地裹在裡面。由於這個粗糙的外套,很像是農民用來遮擋風雨的蓑衣,所以,人們為它取名叫「蓑蛾」。然而奇妙的是,雄蓑蛾幼蟲長大變為成蟲以後,長出了一對翅膀,可以甩掉「蓑衣」,四處飛行。可是,雌蓑蛾變為成蟲以後,卻沒有雄蟲那對令人羨慕的翅膀,仍然是一隻沒有翅膀的肉蟲。為了安全起見,它只好終身生活在自己編織的「蓑衣」里。
蓑蛾的「蓑衣」也很奇妙。它可以隨著蓑蛾幼蟲的不斷長大而加寬加長。蓑蛾幼蟲只有在覓食的時候,才將頭伸出「衣」外,平時總是躲在裡面。這樣,它的天敵看到的只是一小堆枯枝爛葉,哪裡能想到裡面竟還藏有一隻白胖的肉蟲呢!
蓑蛾幼蟲成熟以後,就躲在「蓑衣」里越冬,來年春天再變為成蟲。這時,雄蟲脫去「蓑衣」遠走高飛。而無翅的雌蓑蛾只好等待著雄蛾上門入贅。當雌蓑蛾同「新郎」交尾產卵,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以後,它就在一生也沒有脫下的「蓑衣」里死去。
耳朵長在腿上的蟲

動物的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器官。通常,像獸類、鳥類的耳朵是生長在頭部的。可是,我們如果觀察一下昆蟲,在它們的頭上,卻找不到像其他動物那樣的耳朵。是不是昆蟲根本就沒有耳朵呢?不是的。不信你看,當你輕輕地走近一隻蝗蟲,准備捕捉它的時候,它卻飛走了;當一隻雄蟋蟀唱起動聽的「情歌」的時候,雌蟋蟀就會應聲而至於。這說明,昆蟲是有聽覺器官的,只不過,它們的耳朵是一對不受人注意的「耳朵 」。
昆蟲的耳朵空竟長在哪裡呢?原來,昆蟲的「耳朵」可以長在身體的任務部位。像它們的觸角、胸腹部、腿部,都有可能長有聽覺器官。不由你信不信,這可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螽斯和蟋蟀是昆蟲世界中的「流行歌手」,在夏秋的原野,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它們美妙的吟唱。它們的耳朵長在哪裡呢?經過昆蟲學家的研究觀察,發現它們奇妙的「耳朵」竟然長在前腿上。在它們的前腿上,各有一個長卵圓形的小縫,縫內側有一層薄薄的膜,當聲波傳來時,薄膜就會引起振動,通過神經傳導到螽斯或蟋蟀的腦子里,它們便可以聽到聲音了。科學家把它們這種奇妙的「耳朵」叫做「聽器」。
蝗蟲的「耳朵」不像螽斯、蟋蟀那樣長在腿上,它的「耳朵」藏在第一腹節的兩側,是一對蒙有鼓膜的聽囊,聽覺也十分靈敏。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會立即逃之夭夭。像毛蟲、蟑螂等昆蟲,對聲音也有很敏銳的感受性,它們感受聲音是靠它們身上的毛狀感覺器。這些毛狀感覺器,就像一個個微型的震動儀,能把聲波振動的強度和方向傳導給它們。這可以說是昆蟲中最簡單的耳朵了。
能在水面滑行的蟲

夏秋季節,人們如果到湖塘或河溪邊去,常常會看到有一種黑色的小蟲,伸展著又細又長的腿,以飛快的速度在水面上滑行。盡管它們的追逐嬉戲中時不時地來個「三級跳」,在水面激起層層漣漪,但是它們的身上卻不會被水弄濕,更不會沉入水中淹死。看著它人輕盈優美的滑水動作,不能不令人發出衷的贊嘆。
這種能在水面上自如滑行的小蟲叫水黽,因為它在水面上滑行跳躍時激起的波紋,很像油滴落在水面後擴散在樣子,所以,人們又管它叫「賣油郎」。水黽能夠在水面上滑行,是同水面特有的張力和它身體具有的特殊構造分不開的。水雖然是液體,但在它的表面,因張力形成了一層膜。這層膜如果不被破壞,就能承受住一些很輕的物體。比如,我們將一根縫衣針細心地放置在水面上,針就可以浮在水面而不會沉入水底。水黽的身體本來就很輕,再加上它細長的中後足極度地向身體兩側外伸,增大了與水而後接觸面積,減少了單位面積水面所承受的重量,使它身體的重量不會破壞水面的那層膜,只是在水面形成一個凹槽。這凹槽就像是滑道一樣,使水黽能夠在水面上自如地滑行。為了適應水面的生活環境,水黽的身體和足上,還生有濃密的拒水性毛尾,有了這毛尾的保護,水黽的身體就像穿了一件神奇的「避水衣」一樣,不會被水浸濕了。它們沒有沉入水中淹死的後顧之憂,就可以在水面上盡情地追逐嬉戲了。
鼓蟲是一種黑色的小甲蟲,它有兩對特殊的眼睛,一對生在頭背側,可以瞭望空中的情況;一對生在腹側,可以觀察水底的動靜。它雖沒有水黽那樣的長足,卻也是個善於滑水的蟲。
能在水下造「房子」的蟲

在昆蟲世界裡,有很多會建造「房子」的「建築師」。有一名叫沼石蛾的昆蟲幼蟲——石蠶,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它能夠在水下為自己建造起一座結實實用的「房子」來。
沼石蛾雖然是一種生活在陸地上的昆蟲,可是它的幼蟲石蠶卻是在水中出生,在水中長大。在漫長的童年期里,石蠶要想方設法地躲避那些天敵的吞噬,才能夠平安地長大變為成蟲。石蠶既沒有尖利的爪牙做自衛武器,又沒有與眾不同的游泳本領,它是如何來保護自己的呢?我們還是到水底來看一看吧。
在河湖或池塘的水底,我們只要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那裡有一些用沙子或植物的碎枝條、碎葉子做成的小套子。這些套子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換顏色。秋冬是深暗色,春夏是鮮綠色。這些奇妙的小套子,就是石蠶為自己建造起來的「房子」,在這個既是棲身之地,也是偽裝避敵之所里,石蠶過著舒適安全的日子。
水中不比陸地,石蠶是怎樣在水下「施工」,為自己建起這座「安樂窩」的呢?原來,在石蠶的口部有一個能吐絲的腺體,吐出的線有很強的粘性。有了這個寶貝,石蠶就不愁建不起「房子」了。它先用口和足找來一些植物的碎片,然後用吐絲的絲將它們隨意地捆在身上,做成一個臨時的「避難所」 。在安全有保證以後,石蠶便開始精心建造起永久性的房子了。它認真地挑選出合適的建房材料,用分泌出的粘液,將它們逐個地粘連在臨時「避難所」的前面。就這樣,用不了幾個小時,石蠶的「新居」就可以落成了。從此,石蠶的吃喝拉撒睡都在這個「安樂窩」里,直到它長大變成成蟲,離開水面到陸地上生活時為止。
會施「苦肉汁」的蟲

在《說岳全傳》里,有個王佐斷臂的故事,說的是宋將王佐為了混入金營,勸說金將陸文龍歸順南宋,使用了苦肉計,將自己的一隻手臂斷掉,騙取了敵人的信任,終於取得了成功。有趣的是,在弱肉強食的昆蟲世界裡,除了一些昆蟲會採取各種奇妙的偽裝術來保護自己以外,還有一些昆蟲在生死關頭,也會採取「苦肉汁」,像王佐那樣截斷自己的肢體,蒙騙敵人,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只不過,和王佐不同的是,人類斷臂成了終身殘廢,而那些昆蟲斷肢以後,如果是幼蟲,是可以再生出新的肢體來的。
在會施「苦肉計」的昆蟲中,蟋蟀、蚱蜢、蝗蟲是最為人們所熟悉的蟲。當人們捕捉它們的時候,經常會領教到它們為了逃命而施用的斷肢自救的「苦肉計」。那時,它們會自行斷掉自己的一條大腿,然後用其他的腿迅速逃離。如果它們遇到危險不是來自人類,而是來自天敵的捕食的話,它們演出的這出「苦肉汁」,就會使它們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保全了一條小命。因為當那自動脫落的肢體吸引了天敵的注意力,使它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它們就早已逃之夭夭了。
常在田間活動的大蚊,也是一種善於施用「苦肉計」的蟲。大蚊雖然模樣長得和喜歡叮人吸血的蚊子很相似,但是它的體形要比蚊子大八九倍。它從不叮人吸血,只是對水稻有一些危害。因為它的腳長得很長,所以,人們又叫它「長腳蚊」。當它遇到蜻蜓、青蛙等天敵捕食的時候,它的長足亘 被咬住,它便會舍棄長足而逃。
昆蟲這種施用「苦肉計」的有趣現象,在生物學上叫做「殘體自衛」。
殺人蜂

在南美洲,有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蟲,這就是肆虐於那裡的「殺人蜂」。據不完全統計,在短短的幾十年裡,已經有幾百人被這種毒性極強、兇猛導常的蜂活活地蟄死。至於在這種暴蜂的攻擊下,死於非命的貓狗和其他家畜,更是不計其數。
有一年,巴西的幾個消防隊員在清除煙囪上的一個蜂窩時,觸怒了那裡的「殺人峰」,霎時間,發了瘋的野峰傾巢而生,整個天空響起了可怕的嗡嗡聲。不管是人還是牲畜,只要是活動的物體,狂暴的蜂群都要加以攻擊。事後人們統計,在三個小時內,竟有500餘人總共被蜇了三萬多下,平均每人60幾下。此外,還有許多貓狗被蜇死。在另一次「殺人蜂」襲擊人的事件中,受傷的人竟超過了1000人。
蜜蜂是一種對人類有益的昆蟲,它辛勤地採花釀蜜,為人們奉獻出甘甜的蜂蜜和其他蜂產品,從不主動攻擊人畜。而這令人談蜂色變的「殺人蜂」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蜂呢?原來,這種可怕的「殺人蜂」,竟是由於人類自己的偶然疏忽才產生出來的。1956年,巴西的昆蟲學家為了改良當地的蜜蜂,使它們能多產蜜,就特意從非洲引起了一種野性十足、產蜜量最高的野峰,與當地的蜜蜂雜交,沒想到竟繁育出了這種攻擊性極強的蜂。後來,因為管理人員的疏忽,一些雜交蜂從實驗室逃出,迅速在野外繁殖起來,成了令人恐懼的「殺人蜂」。後來,盡管人們採取了許多措施,想消滅這一大禍害,可是,這些雜交蜂造就自然的能力極強,繁殖的速度很快,所以,直至今日還沒能有效地遏止它們的蔓延。

會種蘑菇的蟲

在南美洲的巴西,茂密的熱帶雨林中有一種奇特的蟲叫剪葉蟻。這種螞蟻,體色棕黃,腿長善跑,從不知疲倦。最為奇特的是,它的雙齶非常強大,就像一把剪刀一樣鋒利。它們常常成群結隊地爬上一棵棵大樹,將樹葉剪切下來,叼回蟻巢。當剪葉蟻們忙碌著剪切、搬運樹葉的時候,就好像一支沒有盡頭,高舉著綠色旗幟的遊行大軍在行進。有時候,一夜之間,它們能把一整棵樹的樹葉剪光。
剪葉蟻忙忙碌碌地把樹葉剪下帶回去做什麼呢?如果我們挖開蟻巢就會發現,剪葉蟻竟然還是一個很會種植蘑菇的「育菇能手」呢!它們不敵辛苦地採摘樹葉,是要用樹葉來做蘑菇種植園的培養基。在剪葉蟻 持下巢里,有幾百個寬敞的小室,這就是剪蟻的「種植」園。當剪葉蟻將樹葉叼回巢內以後,就將樹葉交給家族中最小的成員節葉蟻和樹葉管理蟻,由它們把樹葉切成碎屑,然後拌上幼蟲的或自己的糞便,做成培育蘑菇的「土壤」,用不了多久,種植園里就會長出一層白白的菌絲。為了使這些菌絲生長得更好,管理蟻們還精心地照料這些菌絲,不斷地剪枝、施肥。從菌絲被剪斷的地方,會流出一滴滴液體,液體凝固後就會變成一個像球莖甘藍似的小瘤,這小瘤含有豐富的營養,剪葉蟻家族的成員們就用它做食物,並且喂養自己的後代。
十分有趣的是,剪葉蟻很有環境保護意識,它們從不在離蟻巢很近的樹上採集樹葉,總要到離巢相當遠的地方去。因為這樣,保護了蟻巢周圍的樹木,蟻巢就可以避免因沒有樹木從地下吸收水分而過於潮濕或被淹沒。
蓄養「奴隸」的蟲

在我們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曾有過奴隸社會。在那個野蠻的社會里,部族戰爭中被搶掠來的人就成為奴隸。奴隸不蛤要為奴隸主做繁重的勞動,而且毫無人身自由,可以被奴隸主隨意買賣甚至殺死。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這種罪惡的社會制度已經不復存在了。可是,在昆蟲世界裡,卻有一種蟲竟靠掠奪、蓄養奴隸而生,這就是生活在南美洲的蓄奴蟻。
蓄奴蟻是一種十分強悍的螞蟻。在它的蟻群中,令人奇怪的是,不像其他螞蟻那樣,既有專門負責打仗的兵蟻,也有專管造巢、覓食、哺育幼蟲的工蟻,而是所有的工蟻也都變做了兵蟻。這些蓄奴蟻雖然勇猛好戰,可卻都懶惰成性,像造巢、撫幼、覓食、清潔這樣的工作,它們都懶得去做。可是不做這些工作,蟻群是無法生存下去的。於是這些強悍而又懶惰的蓄奴蟻便打起了別人的主意。它們向鄰近的其他螞蟻發動了進攻,闖入其他螞蟻的蟻巢,將其他螞蟻的幼蟲和蛹搶奪到自己的巢里來。這些幼蟲和蛹在蓄奴蟻的巢中長大以後,就成了蓄奴蟻蓄養的「奴隸」。它們專門替奴蟻做造巢、覓食、撫育幼蟲、打掃衛生等種種繁重的工作。由於「奴隸」蟻壽命不長,為了補充「勞動力」的不足,蓄奴蟻要不斷發動戰爭,去搶掠「奴隸」。
有一種叫紅蟻的蓄奴蟻,由於長期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剝削」生活,懶惰成性,它們竟然失去了獨立的生活能力。這些懶漢,如果沒有「奴隸」蟻去侍喂它們,即使食物就在眼前,它們也寧願餓死也不肯自己張口取食。
嗜血

⑶ 在山上常看到有些植物葉子上有「白色沫沫」,這是什麼東西

小時候在田間地頭或者是山間嬉戲時,一直看見樹葉一片片白白泡沫很多,田埂裡面小小草上也泡了不少這樣的,田埂上還有些如此泡料那樣的白雨。而且白沫子與口水相似,小孩子都比較好奇,就會問爺爺奶奶那是什麼,平時得到的回答都是蛇的口水、有毒,千萬別碰了。可這“白沫”真的是毒蛇的唾液?其實,這和毒蛇是完全不相乾的。白色泡沫里是一隻小蟲子,外號吹泡蟲。

很多人看不清楚,就把沫蟬誤認為是青蛙,因為很多青蛙還會用白色的泡沫來保護卵。而沫蟬也並不是蟬,它們雖然同屬於半翅目,但沫蟬屬於沫蟬科,而蟬屬於蟬科。像知了一樣的蟬,雖然一輩子都很久,有十七年的蟬、十三年的蟬,但它們幾乎一輩子都在地下生活,只有幾天在地上繁殖,繁衍完畢才能完成下一代。 而沫蟬大多數時候都在地上,缺少了知了這樣的自然保護,就“排出泡沫”來取代,這是一個生存的戰略。 所以“白色泡沫”並非毒蛇的口水,也沒有任何毒性,只不過是沫蟬為了保護自己而進化出來的一個手段罷了。

⑷ 在廣州分布的蟬種類有哪些

常見的蟬有四種。

黑蚱蟬、蒙古寒蟬、蟪蛄、muyingma。

黑蚱蟬,體大,叫聲為連續的吱~~~~。我們方言叫 截流(音),未蛻皮的叫截流油,或者截流鬼。所謂知了猴兒,一般也是指這種。

蒙古寒蟬,體型中等,綠色。叫聲為:知了知了知了~ 。我們方言叫 杜饒兒,有個有趣的小故事,這個蟬不停的說:賭了賭了賭了~

蟪蛄,體小,色棕白,叫聲為斷續的吱~吱~吱~ 。我們方言叫它幾兒幾兒,一種很特別的兒化音,很好玩。據說莊子講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就是說的這傢伙了。

還有一種,我們那方言叫muyingma,它的叫聲就是muying~ muying~ muying~ ma! 我沒有查到學名。在那個有趣的小故事裡,它說的是木有嘛~木有嘛~。

每年出現的時間,吉兒吉兒出現的最早,muyingma出現的最晚,另外兩者居中。小時候,每到夏天,拿著手電筒去樹林里找知了猴,找回來幾只,炸一下,噴香!

其他分類還有:

1.春蟬:春天首先會鳴叫的蟬,叫聲是唧—唧—。體長2.5~3.7公分,分布於山區,每年6至7月間會出現。
2.寒蟬: 體長2.6~3.3公分,每年8月過後,各處都十分常見。到十月時還會鳴叫。
3.山蟬:體長4~4.6公分,生活在山區,特徵是常停在松樹上鳴叫。
4.油蟬:最常見的種類,長3.4~4公分。
5.姬寧母:體長2~3公分,以溫暖地區較多,在每年的7月間會出現集體合唱。
6.嘰嘰蟬:體長1.8~2.4公分,每年9月過後較常見,常停在松樹上鳴叫。
7.草蟬:體長1.2~1.7公分,屬於小型蟬的種類。每年3至7月會在甘蔗園出現。
8.熊蟬:體長4.~5公分,全身呈現黑色發亮,暖和地區數量較多,常在上午時鳴叫。
9.蟪蛄:體長2~6公分,身體呈現扁平狀。在梅雨停止時就開始鳴叫。
10.日本(八重山)蟪蛄:體長1.8~2.4公分,是蟪蛄的親族:體型比蟪蛄更扁平。
11. 春蛁:體長2.5~3.7公分,分布於山區,每年6至47月間會出現。
12.茅蜩:體長42.5~4公4分,較常棲息4於陰暗的密林中;到黃昏時就會大聲鳴叫。

⑸ 壓力與情緒怎麼管理

情緒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體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是人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的反映。情緒與生理性的需要是否滿足有關口或與低級的心理過程相聯系(感知覺)而情感與社會性需要是否滿足相聯系。

壓力與情緒怎麼管理?

一、善於整體規劃

「一切盡在掌握」,這種感覺本身就能很好地緩解壓力。有選擇地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所面臨的各種事情,或許使人感到輕松很多。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列出清單,既能有一個整體規劃,又能幫助將看似無緒的一堆問題分解成若干具體的小事,一件件應付起來就容易多了。完成一件,就在清單上劃去一件,這樣做帶來的成就感足以鼓舞你將這一做法繼續下去。

二、困惑時及早傾訴

「無壓」人士在感到困惑、棘手或難過的時候,總會毫不掩飾地尋求朋友的幫助。當事情變得非常困難或身陷焦慮的時候,向朋友吐露訴說,僅僅是傾訴本身,也能使人獲得釋放,或許還會得到好的建議。

三、盡量保持樂觀

「無壓」人士深信,事情總能朝著所期望的方向發展。所以,總是以最樂觀的心情想像最好的結果。需要做的所有事都已經在進展當中,即使遇到麻煩,也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重新調整狀態。

四、從不耽擱遲延

能在今天辦完的事不會拖到明天,能在當時辦完的事不要拖到數個小時之後。因為很多事情擱著未做,本身就能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五、善於分配任務

「無壓」人士從來不會認為任何事都非得親力親為不可。分配任務,很多人都會認為是上司對下屬的事。其實,除了對下級分配任務以外,還可以分配給自己的同事或合夥人、分配給其他服務性機構。

六、每天都做深呼吸

日常的深呼吸能將感覺到的壓力水平減半:挺直後背,兩肩放鬆,由鼻將空氣深深地吸入肺部,集中精力感受空氣滲透到每個細胞,然後全力將空氣呼出,想像體內的壓力也隨著氣流一起排到體外。

七、經常幻想美好前景

用渡過這次難關以後的美好前景來鼓勵自己。「一個月以後,我還會為這事而懊悔嗎?」「一周以後,我還會為錯過了這次會議而自責嗎?」「5分鍾以後,我還會為同事剛才給我難堪而惱火嗎?」這種將情景推向將來的假設,一定能讓眼前的壓力逐漸釋放。

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很多負面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我們需要對這些負面情緒加以控制。對待憤怒的情緒,或是悲傷,焦急的情緒,都各自有不同的辦法,不過,有一個總的原則:對待強烈情緒的最好辦法,還是要找到疏導感情的渠道。情緒得到了適當的疏解,不再積壓在心裡,在平時工作生活的時候就不會總有一塊石頭壓在心上了。

壓力與情緒管理的方法:

1. 通過一些陶冶性情的藝術類興趣愛好,就是琴棋書畫之類的,唱歌也行。很多藝術類的活動都能給人發泄感情的空間,不在乎做的多好,關鍵是既有興趣,又能抒發情感。

2. 身體/鍛煉方面的活動,比如健身,打球,舞蹈,深層放鬆,做按摩。想像著壞情緒像球一樣被打出去,或者隨著汗水揮灑出去,會給人一種痛快的感覺。

3. 身邊一定要有三兩個知心人,讓你隨時心情不好時都能夠打電話或當面向他們分享自己的煩惱。(一般在心理咨詢中輔導員也會讓當事人把幾個名字列出來,並討論當事人對名單中親友的信任度)。所謂「分享的快樂是加倍的快樂,分擔的痛苦是減半的痛苦」。

4. 通過記日記來理清思緒。一個必然規律是,寫在紙上的越多,積壓在心裡的越少。並且在寫日記的過程中,人可以自己對過去發生的事總結經驗,並更加客觀地對待。有時候在輔導過程中,心理學家還會讓當事人總結出一些警句和座右銘,在關鍵的時候能夠自我激勵。

5. 給自己創造一個愉快的生活環境,比如放音樂,熏香,還有柔和的燈光等等,或者將自己置身於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環境中,從生理上來舒緩緊張的神經。

6、通過學習提高了對自我及他人情感、壓力和情緒的覺察能力與洞察力;

7、能夠妥善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掌握快速處理和管理負面情緒與壓力疏導的方法與技巧,化阻力為動力;

8、正確的認知他人的情緒背後的出發點,改善人際交流的模式令工作更愉快,同事相處更和諧,發揮團隊協作能力;

9、能識別人的負面情緒並能自如的應對從,而在工作中建立優質、高效的人際關系;

10、學習面對異議、指責、投述、突發事件的處理方式;

11、掌握有效的自我激勵和激勵他人的方法,保持積極正面的心態。

12、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工作並快樂著。

職場情緒與壓力管理

一、情緒與壓力的管理之情緒控制篇

1、情緒控制之迴避法

很多人在遇到心理困境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採取迴避的方式。通過迴避、躲開這些導致心理困境的刺激。當自己遇到心理問題的時候,人的大腦某個區域會明顯的興奮,使得大腦自動迴避外部的刺激。如果能夠將興奮中心轉移,也就等於轉移了自己心理困境。

2、情緒控制之不苛求自己

有些人把自己的目標定得太高,於是各種挫折和打擊接踵而至,終日抑鬱寡歡,這是自尋煩惱;請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懂得欣賞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就會自然舒暢。客觀分析自己的現狀,哪些是能改變的,哪些不能改變,以平和的心態決定自己的取捨。

3、情緒控制之笑是營養素

研究證實,笑能降血壓;笑1分鍾可以起到劃船10分鍾的效果;笑還能釋放壓力,減輕沮喪感;笑可以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使人產生欣快感。中老年人應多與有幽默感的人接觸,多看喜劇、漫畫,多聽相聲。

4、情緒控制之擁抱自己

很多人都會通過發怒而導致疏遠自己,這時候需要我們雙手抱住自己,躲在一個角落中,這樣可以有效的緩解緊張、不安的情緒,讓我們更加的肯定自己。

5、情緒控制之轉移

當火氣上涌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緒得到緩解。在余怒未消時,可以用看電影、聽音樂、下棋、打球、散步等正當而有意義的活動,使緊張情緒鬆弛下來。有的人生起氣來拚命幹活,這既是一種轉移,也是一種宣洩,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制怒方法。但此時需提醒他注意安全,因為在被激怒的情況下,動作往往不夠准確協調。

二、情緒與壓力的管理之緩解壓力篇

1、緩解壓力之歡唱KTV

去K歌是許多人舒緩壓力的首選。通過唱歌,能夠大聲地宣洩自己的不滿與壓力,讓壓力煙消雲散。而且唱歌能夠訓練腹部肌肉,讓鬆弛贅肉變緊致。下次遇上心情不好,就跟好姐妹到KTV去鬼吼一番吧。

2、緩解壓力之穿上稱心的舊衣服

穿上一條平時心愛的舊褲子,再套一件寬松衫,你的心理壓力不知不覺就會減輕。因為穿了很久的衣服會使人回憶起某一特定時空的感受,人的情緒也為之高漲起來。

3、緩解壓力之看恐怖片

國外的有關心理學家建議,當人們感覺壓力倍增的時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於工作的責任感比較強。這時候可以通過鼓勵他們,讓他們打起精神。與其用技巧教他們緩解壓力。倒不如通過激勵的語言,通過壓力改編成工作的一種動力。選擇看場恐怖片也是不錯的選擇。

4、緩解壓力之多喝橙汁

如果工作的勞動強度較大、任務比較重,中午利用休息時間小睡二十分鍾是非常有利於恢復體力,減少疲勞感的。另外,多喝一些橙汁,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還能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

5、 緩解壓力之聽音樂

聽什麼音樂很有講究。如在心情抑鬱時,先聽些曲調委婉哀傷的音樂,這樣的音樂雖然看起來會給自己心理增添一些憂郁,但卻是著手改變心情、平抑煩惱的第一步,以後再慢慢地轉為欣賞歡快活潑的音樂,自可循序漸進,使自己心理困擾所造成的不快情緒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轉化。

三、職場減壓

1、深呼吸

好吧,我知道這是老生常談了,但是呼吸訓練真的可以幫助調節情緒,讓身體和心情都自然的平靜下來。李翹如博士指出:「當呼吸淺而且急促時會 激發身體的警覺,大腦會根據身體的警覺狀況自動調整應激激素的釋放,人就越覺得緊張。

而且呼吸越淺所吸收到的氧氣也就越少。深呼吸是舒緩壓力的最好辦 法,這個方法很簡單。只要深深的吸氣,隨著吸氣而擴展胸部,然後再慢慢的呼氣,將體內的渾濁氣息排出。這樣每天重復四次就能減輕不少壓力。

2、喝紅茶

咖啡雖然有提神醒腦的作用,但是紅茶也不會輸太多。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發現,每天喝紅茶,可以幫助減輕日常生活中的壓力,並且可以促使應激 激素水平的降低,使緊張的身心得到深度放鬆。不管你習慣在午後來杯奶茶、 牛奶 ,還是咖啡,但從減壓的'角度來講,還是選擇一杯紅茶最有益於身心。

3、理出頭緒

放在你面前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事情等著做嗎?先別急,做之前我們先要制定一個任務表,將所要做的事情全部整理出來,然後再逐一標注出重要與 非重要項。這樣根據重要情況逐一完成,每完成一項就在表格後劃掉。這樣做既可以幫助你有條理的完成事情,又讓你不會覺得工作多的毫無頭緒,無形中增加自己 的壓力。

4、別抱怨

斯科特博士說,當你面對困難或者挑戰時,要想著如何更好的去應對和解決,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生活和工作的不如意。心理學家聖路易斯也指出「如 果你時刻保持積極的狀態迎接挑戰,那麼你自身就會充滿力量。

而如果你一味抱怨和自暴自棄,那麼那些其實並不可怕的挑戰反而會變成巨大的壓力,讓你無法喘 息。

5、學會用精油

泰國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喜歡用玫瑰或者依蘭油塗抹在手腕上的人要比普通人更健康。原因是這些精油散發出的香味會讓他們呼吸均勻,心態平和,所以這些人在遇到事情時會比其他人更冷靜,更會輕松應對。另外精油的滲透性非常強,可以幫助人由內而外的調節心性,減緩壓力。

6、提高耐性

折疊衣服、洗完、拖地以及其他的家務工作看起來很乏味,而且經常需要不斷的重復。但是這些重復的家務活動,正是磨練性格的好幫手。這些不用 思考的勞動,可以有舒緩緊張思維的作用,讓你遠離頭腦飛速運轉的狀態。

這個過程關鍵是要集中精神,而不要一邊做家務一邊思緒萬千,那麼做多久家務都是無濟於事的。

7、記日記

我們都知道壓力大了就需要來發泄一下,但是如果拿身邊的人來撒氣,會讓無辜的人受到傷害,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向紙張來傾訴。

紐約州立大學最 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只要將自己的不快在紙上書寫20分鍾,就可以減少很多的壓力。來吧,用筆和紙來宣洩出你所有的不愉快和不滿吧。

8、改造工作室

在工作的案頭放一個散發濃濃香氣的青蘋果,或是將頭頂的熒光燈換成柔和的色調,更或者是將電腦的屏保換成動態小魚、大海或是藍天。更可以將愛人的照片、可愛的小植、藝術品等等你所喜愛的小物件擺在辦公室,讓它們來幫你平和工作中所受到的嚴重壓力。

有關壓力與情緒管理的故事

最近,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神奇的小昆蟲——沫蟬。沫蟬棲息在植物葉子上,分布在世界各地。它的神奇之處在於跳起來的高度相當於它身高的100倍,這相當於一個人跳70層樓那麼高。因沫蟬的相對彈跳高度打破了跳蚤保持的紀錄,它被生物學家封為自然界新的「跳高冠軍」。

研究認為沫蟬彈跳能力如此發達是為了逃避來自鳥和其他昆蟲的襲擊。從事此項研究的劍橋大學動物學家麥克羅姆說:「沫蟬的彈跳能力令人難以置信。這使它們幾乎不能被捕捉到。以前沒有人對它的彈跳進行過測量。」他在《自然》雜志中描述:就身體長度而言,沫蟬驚人的跳躍能力超過自然界任何一種昆蟲,跳躍高度超過了跳蚤,並且速度是跳蚤的4倍多。

沫蟬為什麼能跳這么高呢?原來,它的後腿肌肉非常健壯,就像隨即待發的彈弓,可以在瞬間跳躍中爆發後腿蓄力。沫蟬在起跳前雙腿固定蓄力,起跳的初始速度為每秒3。1米,三倍於跳蚤的起跳速度。沫蟬起跳時承受的重力約為其體重的400倍。而有經驗的噴氣式飛機的駕駛員在起飛時最多隻能承受其體重7倍的重力。相比之下,跳蚤的力量只是重力的135倍。

沫蟬之所以能打破跳蚤的起跳紀錄,是因為它能忍受起跳時約為其體重400倍的巨大壓力。這一現象足以讓我們反思:人世間,人和人所處的「高度」千差萬別,就在於他們對待壓力的態度不同。面對壓力,有人畏首畏尾,退縮不前,致使一生擔驚受怕,一事無成;有人從容不迫,堅強面對,於是在現實和眾人的「擠壓」下成就了人生的輝煌。

壓力經常能讓生命發揮出潛在的能力,甚至創造生命的奇跡。

因此,人生在世,壓力是金不換的。一個人要成長、要成才,要創造輝煌,要緊的是做些什麼呢?那就是不斷給自己尋找壓力,增加壓力。

⑹ 沫蟬為什麼會發泡沫

⑺ 蟬為什麼總在樹上灑水

據個人了解,這種現象其實蟬在排泄身體中多餘的樹汁。蟬長著和蚊子類似的刺吸式口器,平時會用它插入樹木的導管中吸取樹汁。當選好要吸食的樹木並降落後,蟬就會伸直前肢,將刺吸式口器立起,一點點地刺入樹木內部。

蟬在樹上「灑水」對自身也是有好處的。一方面有助於降溫,另一方面則有助於維持體內水鹽平衡。尿液掛在腹部末端,蒸發時會帶走血液中的熱量,研究表明,一滴尿液可以讓蟬的體溫下降2℃左右。而且排出尿液,也能讓蟬更加健康。

⑻ 請問植物上有白色泡沫黏液團怎麼治療

可以自己人工去除或者買回農葯應該就能夠去掉這些黏液團。

這些植物上的白色黏液團它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一種黏液團。仔細觀察黏液團中的東西,可以發現其中有乳白色蟲子蠕動。這種白色泡沫就是這種昆蟲分泌的,這種蟲子叫「沫蟬」,它不像一般的蟬那樣生活在樹上。這是一種用來保護幼蟲的東西。沫蟬的幼蟲就生活在這裡面。這些泡沫由它身體腹部分泌出來,堆在一起就成了泡沫。它可以保護幼蟲直至成蟲。

如果植物上這種黏液團不是特別多的話,你可以試著自己去清除它,一定要戴上手套,然後妥善處理這些黏液團,因為黏液團下面全都是小蟲子,在摘除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讓它們擴散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如果植物上這種黏液團比較多的話,建議可以去買一些農葯回來,在賣農葯的地方和買家講清楚情況,然後妥善處理,噴灑農葯在你的植物上。不過使用農葯時候要注意劑量,因為無論如何都應該會對植物造成一些影響,所以要注意農葯的使用量。

⑼ 世界上跳的最高的動物是什麼

相對高度的話,是跳蚤。跳蚤是小型、無翅、善跳躍的寄生性昆蟲,成蟲通常生活在哺乳類身上,少數在鳥類。觸角粗短。口器銳利,用於吸吮。腹部寬大,有9節。後腿發達、粗壯。完全變態昆蟲。蛹被繭所包住。 身上有許多倒長著的硬毛,可幫助它在寄主動物的毛內行動。 跳蚤的外殼,最具對生命的保護能力,可以承受比體重大九十倍的重量!有一種說法,人的身體,如果有了如同跳蚤身體一樣的外殼,而不是如今的皮肉,那麼,人可以從一千公尺的高空,摔跌下硬地而安然無恙,也可以承受一千公斤的重物,自一千公尺高墮下的重壓。 它還有兩條強壯的後腿,因而善於跳躍,能跳七、八寸高。跳蚤可以跳過它們身長350倍的距離,相當於一個人跳過一個足球場。跳蚤通常跳上宿主後就不再離開,兩天後就可開始排卵。雌蟲把卵產在有灰塵的角落、牆壁及地板的小洞里,也可產在動物身上,隨著動物的活動而落地或遷移

⑽ 白帶尖胸沫蟬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白帶尖胸沫蟬一年發生1代,以卵在枝條上或枝條內越冬,翌年4月間越冬卵開始孵化,5月中、下旬為孵化盛期,若蟲經4次蛻皮於6月中、下旬羽化為成蟲,成蟲羽化後需進行較長時間的補充營養,吸食嫩梢基部汁液。成蟲受驚擾時,即行彈跳或做短距離的飛翔,7~8月間成蟲開始交尾、產卵,卵產在枝條新梢內,雌成蟲壽命較長,可達30~90天,一生可產卵幾十粒至百餘粒。

閱讀全文

與沫蟬生活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