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說說生活中有什麼是竹子做的
竹製品是指以竹子為加工原料製造的產品,多為日用品,如竹籃、竹篩、竹笊籬、筲箕、竹蒸籠、炊帚、竹畚箕、竹畚斗、竹耙、籮筐、竹扁擔、竹筷、竹掃帚、竹笠、竹匾、竹背簍、竹簟、竹席、竹床、竹凳、竹椅、竹躺椅、砧板、涼席、茶杯墊、窗簾等,近年來比較流行的竹地板和竹傢具等,還有一些價值較高的,如竹雕等民間工藝品。竹炭產品目前也很有前景。湖北咸寧盛產毛竹子,咸寧的竹製品造型別致,雕刻細膩,色澤光亮,花色品種多樣,行銷國內,為傳統的地方工藝品,深受遊客歡迎。
❷ 竹製品比木製品好處有哪些
竹製品是指以竹子為加工原料製造的產品,多為日用品,如筷子、筷籠、砧板、涼席、茶杯墊、窗簾等,今年比較流行的發展較快的有竹地板和竹傢具等,還有一些價值較高的,如竹雕等工藝品,竹炭產品也是很有前景的。
木製品是以木材原材料的,經過加工製作,所形成的產品,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傢具木製品、辦公木製品、工藝木製品東北純手工木雕馬、園藝木製品、生活木製品、還有現在高科技木製品。
竹製品比木製品的好處
1、竹製品的氣味清新,有股淡淡的竹香;而木製一般沒有,有些名貴木製可能會帶點香味,可是太名貴、嬌氣,那哪能用來做菜板、筷子之類的啊。
2、竹子的可快速再生性決定他比木製的產品更受環保人士的親愛。
3、木製的產品要用油漆上色,方顯美麗。而竹製品天生麗質,清新淡雅,更受歡迎。
4、竹製品比木製品的韌性,硬度更強,做家庭用品更合適。
❸ 竹製品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
筷子、風箏、玩具、椅子、兒童車、毛筆桿、干糧笸籮、篩子、牙簽、二胡下面的筒子、豆腐綁子
❹ 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是木製品和竹製品
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是木製品和竹製品
解答
我們生活中,是木製品和竹製品的有
桌子,
椅子,
藤椅,
❺ 我們生活用品中,有哪些是木製品和竹製品
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是木製品和竹製品
解答
我們生活中,是木製品和竹製品的有
桌子,
椅子,
藤椅,
木門。
❻ 我們生活有很多東西都用竹子做成的,你見過的竹製品有哪些
竹席 竹椅 桌子 竹筒筆筒 筷子 老式梯子 衣架 簸箕
❼ 竹製品在生活用品中有哪些用途
太多了!如菜籃子、砧板、筷子、椅子、席子、涼床、篩子、筐子、簸箕等等。
❽ 日常生活中竹製品有哪些。
我國人民歷來喜愛竹子,中國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國家。從竹子在中國歷史文化發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產生的巨大作用,竹子與中國詩歌書畫和園林建設的源遠流長的關系,以及竹子與人民生活的息息相關中不難看出,中國不愧被譽為"竹子文明的國度"。沒有哪一種植物能夠像竹子一樣對中國的文明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
優點
1、預防風濕關節炎。竹材具有自動調節及保持溫度,其自身不生涼放熱,冬暖夏涼特性。
2、保健視力。竹材的紋理具有吸收紫外線的功能,色澤高雅、柔和溫馨,對人的視覺有益,可減少近視的發生。
3、減少噪音。竹材本身具有吸音、隔音、降低音壓,縮短殘音時間功能。
4、避免過敏性氣喘症。竹材在通過高溫蒸煮、漂白、碳化後,除去竹纖維內所有營養物質,完全破壞蛀蟲和細菌的生存條件,不生霉變,可減少氣喘,過敏症的發生。
5、自然天成的特性。竹材和人一樣都是自然的生命體,而竹材的紡理在不規則中又有規則的變化,竹材自然的顏色,特殊的紋理,正如宋代詩人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天然資材是高雅與寶貴的象徵。散發天然芳香,竹材紋理美觀,還會散發清新芬芳氣體,有利於身心健康。
產品
日用品:竹籃、竹篩、竹笊籬、筲箕、竹蒸籠、炊帚、竹畚箕、竹畚斗、竹耙、籮筐、竹扁擔、竹筷、竹掃帚、竹笠、竹匾、竹背簍、竹簟、竹席、竹床
竹床
、竹凳
竹椅
、竹椅、竹躺椅、刀架、紙巾盒、瀝碗架、衣帽架、微波爐架、衣架衣櫃 、竹托盤、沙發、遙控器架、鍋蓋架、墊子、竹炭製品、竹纖維製品、竹製電腦桌、竹製書架、竹製鞋架、竹製換鞋凳、竹製辦公傢具。
工藝品:浙江省常山縣老篾匠章嘉水,製作了竹書鞋匾、竹藝玉冠瓶
竹藝玉冠瓶
等民間工藝品[1] ,鞋匾正面字體為:
竹書鞋匾
空心八角,「福祿壽喜」、「王正山卍」等。
❾ 我知道的竹製品有什麼……
生活里常見竹製品有:筷子、筷籠、砧板、涼席、茶杯墊、窗簾、竹地板、竹傢具、竹雕等工藝品、竹炭
❿ 人們在生活中主要用了竹子的哪一部分
我國素有「竹子王國」之稱, 在北起遼寧、南至海南、東迄台灣、西至西藏的廣闊領土分布著400多萬hm2的竹林和39個屬的500餘種竹種,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竹國,竹類種質資源、竹林面積、蓄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1、2]。竹子在中國是一種圖騰崇拜,是一種精神。不少文人墨客都喜愛竹子。北宋蘇軾的詩句: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見人們對竹子的喜愛程度。在南方盛產竹子的地區,竹子在人們的日常的生活中更是隨處可見,竹樓、竹床、竹凳、竹籃、竹筏,到處都是竹子的身影。竹筍則是很好的食材。在古代,竹筍就已成為進貢朝聖的貢品;在我國佛教中,有不少名菜都是以竹筍為原料的。竹子全身可入葯,有極高的葯用價值。竹子很早就進入了中國園林,是同中國園林一同成長起來的,可以說竹子是中國園林的一大特色。竹子還被引種到國外許多國家,隨著對竹子物理化學性質的逐漸認識,全球掀起了一股竹子熱,竹製品更多地走向了尋常百姓家,竹子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我國人民很早時候就開始了對竹子的利用,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竹簪、竹篦、竹冠等服飾用品。在南方一些少數民族聚集地,以竹為衣則更為常見。時至今日,不少地區仍保留著穿竹戴竹的穿著習慣。例如毛南族的花竹帽,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人們時常佩戴的斗笠也是以竹為原料製成的。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由竹子加工而成的高科技產品也成為了新的衣著。將竹子製成竹漿粕, 再經過人工催化將纖維素含量35%左右的竹漿纖維提純到93%以上,就成為了可用來製作服裝鞋帽等的原材料——竹纖維[3]。竹纖維表面光滑,內部多為網狀結構,截面呈天然中空,大部分接近圓形,有的為梅花形排列,邊沿具有不規則的鋸齒形,縱向表面具有光滑均一的特性,呈多條較淺的溝槽,可以在瞬間吸收並蒸發水分,所以,竹纖維吸濕散濕性居各纖維之首,被稱為「會呼吸的纖維」,織物被稱為「會呼吸的面料」[3、4]。竹纖維這種抑制細菌滋長的性能優於經過後整理獲得的抗菌性,且抑菌性不會對人體皮膚造成任何過敏性反應,具有很好的保健性能[4]。因此,竹纖維紡織製品具有良好的穿著性能,吸濕、透氣性好,手感柔軟,懸垂性好,易上色且染色色彩亮麗,耐磨抗菌,穿著舒適。而且它能讓人們享受到回歸大自然的感受。竹纖維服裝一經推向市場,就受到了廣泛的追捧。目前,市場上已經可以見到竹纖維製成的內衣、睡衣、浴衣、T恤、襪子、西裝等。 台灣研究人員以台灣地區生長4年以上的成熟竹材為原料,用傳統土窯加溫700度將其炭化,並活化精煉,製成竹炭粉末,然後滲入原漿,經特殊抽絲、紡和混紡,製成紡織品。竹炭的多孔性結構,不但對苯、酚、甲醇等有害特質具有吸附、分解和除臭功能,而且還能調濕透氣和抑菌。竹炭紗遠紅外線放射率高,保溫蓄熱效果好,適合做保溫織物。目前,竹炭紗已經廣泛用來製作成衣布料、織帶、運動織物、保溫襪、圍巾、窗簾、隔屏、寢具布料和鞋墊等成品。現在台灣竹炭紗每月產量可達20噸,年產值約7200萬元新台幣(34新台幣合1美元),為相關產業創造12億元新台幣的商機。利用納米技術將竹炭粉化,再通過熔融紡絲程序把竹炭均勻地融入聚酯纖維中,從而製成竹炭纖維,竹炭纖維在日本市場有「黑鑽石」的美譽,不僅具有自然和環保特性,更有抗菌、負離子等多種功能,適用於生產貼身衣物和防護型紡織品. 二. 食 2.1 菜餚 竹筍是我國的傳統素食品種之一,是「一種全能型營養蔬菜」,營養成分比一般蔬菜高出1倍以上。其味鮮可口,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纖維含量高,具助消化、防便秘、減肥胖、防癌等功能[6]。竹筍被譽為「蔬食第一品」,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據歷史文獻記載在大禹治水時代竹就被食用。《尚書·禹貢》中記載古代揚州和荊州的貢品中有「苞」、「菌」,專家認為是竹筍或其干製品。可見,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禹時代,古代人就把竹筍作為貢品,成為貢王侯貴族們享用的美味珍饌[7]。 竹筍菜餚在我國的廣泛發展得益於寺院的素齋。兩晉,佛教傳入我國。作為我國素食主要原料之一的竹筍,也隨之融入了素齋。南北朝,梁武帝蕭衍以帝國之尊崇尚佛學,終身吃素,客觀上起了積極倡導素食的作用。唐代,除僧侶外,不少世俗之人常年在家吃素,素齋融入民間,民素、官素、齋素開始了相互滲透融合。宋代的素食之風尤為盛行,竹筍菜餚更是得到空前的發展。宋高僧贊寧寫了一本食筍的專作《筍譜》;另一位著名高僧濟顛和尚還寫下《筍疏》一詩,稱竹筍為黃金;以寺院為起點,開創了「素菜葷作」的先河。竹筍因易於雕琢而被視了主要製作原料。明清是我國古代素食全面總結的時期,烹飪技藝日益精湛,特別是寺廟「香積廚」的「素菜」在做工上有了很大提高,竹筍菜餚在素齋中佔有了一席之地[8]。隨著歷史的發展,竹筍菜餚日益發展壯大,其中不乏名菜名點。《中華飲食文庫·中國菜齋大典(素菜卷)》就收錄了110隻竹筍菜齋。 人們在滿足以肉、禽、蛋、奶為主的副食品消費後,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崇尚更自然、更健康的飲食。於是,素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對動物的保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素食主義的發展。竹筍作為一種完全營養的天然保健食品,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鮮筍除可食用外,還可加工成筍干、筍絲、筍罐頭、酸筍等製品,是獨特的美味佳餚。 竹子結的果實,我們稱之為竹米。竹米形如麥,通神明,輕身益氣,可以食用。竹子開花結實,多在大荒之年,竹米成了糧食的有力補充。據志記載: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 昌化箭竹(玉山竹) 開花結實,民賴以充飢。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 夏旱,民飢,靠竹實、葛根充飢。1960~1962年,正值災荒之年,浙江天目山區,箬竹大面積開花結實,年產箬米100~ 150萬kg,其中桐廬縣採集竹米30~40萬kg,大大緩解了當時荒年糧食不足[9]。 下面貼吧很多,非常全面,自己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