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生活保護法是什麼

生活保護法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7 10:43:39

『壹』 什麼是維護人們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法律分析:民法是維護人們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護了我們的生命、健康、名譽,保護我們的房屋、用具、儲蓄,民法指導人們簽訂和履行合同,調整生產、貿易、消費等社會關系。民法是保障市場體制正常運行的有效法律形式。民法的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原則有助於協調商品交換者的利益沖突,引導他們開展正當競爭。民法不僅有效地穩定市場秩序,而且能夠推動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為市場交換的高速運行提供方便。民法可以為人權提供基本保障。民法實質上是權利法。它首先給人的人格權、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以規定和保護,為其他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護提供基礎。民法可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民法調節著各種利益,保護人們合法地謀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許侵害社會和他人的弱肉強食,謀取非法利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貳』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什麼啊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調整因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特徵表現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調整的對象具有特殊性,它只調整消費法律關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一部典型的向弱者傾斜的法律。A�《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只調整因生活消費而產生的法律關系B�《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調整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而產生的所有法律關系C�《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只調整生活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的法律關系D�《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主要調整因生活消費而產生的法律關系,也調整農民直接用於農業生產而購買、使用商品所產生的生產消費法律關系消費者與經營者:消費者是指為生活消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自然人。消費者的消費性質是生活消費;消費者的消費方式是購買、使用或者接受;消費者消費的客體是商品和服務;消費者主體是自然人。經營者是指為消費者提供其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經濟組織。經營者是與消費者相對應的消費法律關系的另一方當事人,只要有消費者就有經營者;經營者的主體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經營者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范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3條和第54條規定了該法的適用范圍。第2條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規定的受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保護。這說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適用於消費者的生活消費。第3條規定: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其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規定的,應當遵守其它法律法規。這說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適用於經營者的經營行為。第54條規定: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參照本法執行。這是一個特殊的使用范圍,即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特殊情況下也適用於生產消費,但是只限於農民,而且只限於農民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生產消費。消費者權利:消費者權利是指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依法所享有的權能。其特徵表現為:第一,其權利的內容表現為消費者有權自己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為,還表現為有權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為;第二,消費者權利是由法律規定的,不是消費者為自己創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從第7條至第9條規定了消費者依法享有9項權利,即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結社權,受教育權,受尊重權和監督權。實例演練消費者自主選擇權的具體內容應當包括:A�自主選擇經營者B�自主選擇商品的品種或者服務方式C�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服務D�對商品或者服務有比較、鑒別和挑選的權利經營者義務:經營者義務是指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過程中依法必須履行的職責。義務的內容表現為經營者必須作出一定的行為或者必須抑制一定的行為;經營者的義務是由法律規定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從第16條至第25條規定了經營者負有10項義務,即履行法律規定和與消費者約定的義務,接受消費者監督的義務,保證商品和服務安全的義務,提供真實信息的義務,標明真實標記的義務,出具購貨憑證和服務單據的義務,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的義務,履行「三包」的義務,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義務和尊重消費者人格權的義務。消費者求償對象和消費爭議的解決1�消費者求償對象的法律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規定經營者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又對幾種特殊的侵權行為規定了明確的求償對象。(1)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2)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3)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4)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經營者發生變更後,由變更後承受其權利義務的企業對消費者的損害給予賠償。(5)經營者使用他人營業執照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該經營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6)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櫃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結束或者租賃期限屆滿,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和櫃台的出租者要求賠償。(7)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首先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廣告的經營者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消費者可以向廣告的經營者要求賠償。2.消費爭議的解決途徑。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爭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五種解決途徑:協商、調解、申訴、仲裁和訴訟。法律責任1�法律責任的概念和形式。法律責任是指消費法律關系主體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法律責任的形式包括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2�民事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0條規定了經營者承擔民事責任的情形,見法律條文。民事責任的種類包括:一般傷害的民事責任、致殘的民事責任、致死亡的民事責任和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

『叄』 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生活中常用的法規有以下7條:

1、《婚姻法》:用於處理夫妻家庭關系,子女撫養關系,感情破裂離婚時必用。

2、《繼承法》:用於老人去世後遺產的分配與繼承。

3、《道路交通安全法》:用於日常生活出行可能會遇到的交通事故及其處理。

4、《合同法》:用於生活中購買房產、汽車等物品時簽訂合同。

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用於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處理鄰里關系糾紛。

6、《刑法》:用於受到傷害,如家中被盜、路遇搶劫等犯罪情況,如何向公安機關尋求幫助。

7、《勞動法》: 用於工作與單位打交道,非常有用,有助於維護自己的權利 。

(3)生活保護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普法、懂法的好處:

落實好普法責任制,讓普法和立法、執法和司法的具體實踐攜手共進,不僅能把普法教育貫穿於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還有助於形成司法過程與社會的有機互動。

事實上,執法者同時是普法者,對於執法行為本身也是有好處的。一段時間以來,各地都在推進判決書、裁定書、抗訴書、決定書等法律文書上網,不僅滿足了公眾知情權,也促使各級法院提升辦案水平。

同樣的,當每一個國家機關都需要向公眾普法,就會再一次審視自身行為的合理性,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各個部門理順了責任分工,一些涉及多個部門的工作如未成年人保護等,才有望真正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合力。

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建設好法治中國,就必須讓法律的發展根植於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一起成長,與時代共同進步。當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照進現實,成為最好的普法教材,法律的力量就會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跟隨著每一個公民。

『肆』 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有哪些

一、關於手提包: 1.出門時盡量不要帶包。帶包在手裡,無疑是告訴別人:「我有好東西,請來搶我。」 2.如果對第一條有所懷疑,見第三條。 3.第一條永遠正確。 4.絕對不要把自己所有的錢一起帶在身上---除非你准備今天出去把這些錢花光。 5.第四條准則同樣適用於其它出門時並不必須的貴重物品:如項鏈、戒指等。這些東西並不吸引異性-當然,想搶劫你的異性除外。 6.第五條也適用於不貴重的物品,如身份證、銀行卡之類。這些東西丟了損失並不很大,但會影響人幾天的心情。 7.絕對不要讓你任何一個包里、口袋裡集中超過三件重要的東西;也絕對不要把所有的錢(即使只有十元錢)放在一個口袋裡。
二、關於手機: 8.在公眾場合打手機之前,一定先要觀察周圍是否有可疑人物;如果有,就不要打。 9.第八條的可疑人物包括:男人帶小孩者;帶墨鏡者;衣冠不整者;穿戴特別整齊者;樣衰者也要小心。 10.如無可疑人物,則選一個安全的地方打手機。所謂安全,是指三米之內沒有人。 12.使用手機時絕對不要讓任何一個方向脫離你的視線超過兩秒鍾,否則你沒注意的那個方向就可能成為劫匪過來的路線。 12.如果有人,包括老頭、小孩、婦女……接近你至三米范圍內,小心。 13.手機放在口袋裡的時候,請隨時將精力集中在大腿上,感覺手機的重量。
三、關於坐車: 14.盡量不要坐在離前後門最近的位置。否則停車的時候就可能有人沖進來搶你的東西。 15.如果坐在這樣的位置上,那麼進站停車的時候,視線絕對不要離開車門,直到它完全關上。 16.並把一切物品放在遠離車門靠近車窗的位置---因為劫匪翻窗來搶東西遠比沖進車門難得多。 17.倘若車上很擁擠,沒有位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身邊的人的手的位置。如車不太顛簸,把一隻手放在你裝貴重物品的那個口袋裡。 18.上車的時候如果突然一大群人涌過來爭著上,千萬小心,這裡面一定有扒手。
四、關於走路: 19.走路的時候絕對不要聽音樂,也絕對不要太過於專注的想什麼事情。記住,當人的精力集中在音樂或思考上面的時候,反應速度會下降30%。 20.走路時用眼角的餘光注意左右方向。 21.經常回頭觀察後面。周圍人越多,觀察的頻率越高。譬如在東門和華強北這樣的繁華路段,每10秒鍾至少回頭看一次。 22.如果有人走在離你很近的位置然後跟你保持同樣的速度,那麼放慢你的腳步,把力量集中在小腿上,隨時准備追趕。 23.不要跟陌生人近距離說話--對方的口中可能含有麻醉葯。 24.不要在別人吸煙噴出的煙霧中停留。 25.如果有人在找你說話之前先拍你的肩,馬上離開,找到最近的有保安或者警察的地方休息。 世道險惡,還是我們自己保護自己吧!提倡和諧,百姓卻如此艱難……怎麼區分打架還手和正當防衛?
一般說來,打架還手的一方,不屬於正當防衛!這是因為正當防衛的第一個條件是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行為,不法侵害行為包括有社會危害性的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但主要是指犯罪行為,如殺人、強奸、搶劫、放火等,對這些行為,如果不果斷採取防衛行動,使其停止非法侵害,將會對社會、對人身等造成重大危害。打架還手就不同了,甲動手打了乙,已完全可以通過合法途徑,比如報告民警……,學生完全可以報告老師解決,沒有必要一定要動手還擊。動手還擊引起互毆,不利於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所以,兩人打架,不論何方被打致傷、致殘,還手的一方一般不算正當防衛。如果因還手而使打架事態惡化,不論是先動手的造成的還是後動手的造成的,對方都要依法律負應有的責任。所以,避免打架是至關重要的。但如果遭到對方的非法暴力侵害,比如先動手的一方拿棍子或凶器施暴,你就應盡快躲開,脫離危險,並報告老師。但卻不可以正當防衛為借口而還手打人,把事情鬧大。

發現有人跟蹤怎麼辦?
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最好與同學結伴而行,遇意外時可以互相幫助。不要單獨到荒涼、偏僻 、燈光昏暗的地方。
當發現有人一直跟著你時,你不用害怕,你可以盡快到繁華熱鬧的街道,商場等地方,想辦法擺脫尾隨者!
向路上大的機關單位求救,如去機關單位的值班室;向身邊的大人求救;如果是在校門口,就給家裡打電話,讓大人來接。關鍵是當只有你一個人時,要有警惕性,多動腦筋!為此, 生活中要多觀察、記住家庭、學校周圍的環境特點,尤其應熟悉派出所、治安崗亭、部隊營區、大機關單位的地點。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在這些地方得到幫助。

預防侵害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1.義正辭嚴,當場制止。
當你受到壞人的侵害時,要勇敢地斗爭反抗,當面制止,絕不能讓對方覺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聲:'住手!想干什麼?","耍什麼流氓?"從而起到以正壓邪、震懾壞人的目的。
2.處於險境,緊急求援。
當自己無法擺脫壞人的挑釁、糾纏、侮辱和圍困時,立即通過呼喊、打電話、遞條子等適當辦法發出信號,以求民警、解放軍、老師、家長及群眾前來解救。
3.虛張聲勢,巧妙周旋。
當自己處於不利的情況下,可故意張揚有自己的親友或同學已經出現或就在附近,以壯聲勢;或以巧妙的辦法迷惑對方,拖延時間,穩住對方,等待並抓住有利時機,不讓壞人的企圖得逞。
4.主動避開,脫離危險。
明知壞人是針對你而來,你又無法制服他時,應主動避開,讓壞人撲空,脫離危險,轉移到安全的地帶。
5.訴諸法律,報告公安。
受到嚴重的侵害、遇到突發事件、或意識到問題是嚴重的,家長和校方無法解決.應果斷地報告公安部門,如巡警、派出所,或向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治保委員會等單位或部門舉報。
6.心明眼亮.記牢特點。
遇到壞人侵害你時,你一定要看清記牢對方是幾個人,他們大致的年齡和身高,尤其要記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著、面目等方面的特徵,以便事發之後報告和確認。凡是能作為證據的,盡可能多的記住,並注意保護好作案現場。
7.堂堂正正,不貪不佔。
不貪圖享受,不追求吃喝玩樂,不受利誘,不佔別人的小便宜。因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往往是貪點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壞人的當。
8.遵紀守法,消除隱患。
自覺遵守校內外紀律和國家法令,做合格的中小學生。平日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給壞人在自己身上打主意的機會,不留下讓壞人侵害自己的隱患。如已經結交壞人做朋友或發現朋友干壞事時,應立即徹底擺脫同他們的聯系,避免被拉下水和被害。

預防侵害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 依靠法律,預防違法犯罪對自己的侵害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穎超指出:"教育孩子們從小學法、守法、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中小學生要明確,依靠法律是預防侵害的首要原則,是自我保護的必備武器。
依靠法律,必須學法、知法。要學習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要弄清什麼是合法,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無罪,什麼是犯罪;什麼是自己的義務、權利和合法權益,什麼是受到侵害。還要弄清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內容和法律責任。
依靠法律,必須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行使權利,並在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形成侵害時,能夠依靠法律手段進行自我保護。要做到:一克服"害怕對方報復,乾脆自認倒霉"的錯誤思想;二克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私下找人報復"的錯誤做法。總之,就是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自我保護,而不能用個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
2.依靠組織,預防違法犯罪對自己的侵害
這里所說的組織,一般是指侵害發生地或自己所在的街道辦事處、派出所、居委會、村委會、學校等部門。其中有的街道、區縣還專門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根據法律規定:"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加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由於對本地區、本部門的社會治安和人員活動等情況熟悉,這些組織就會依據法律,在自己的許可權范圍內及時妥善地處理解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問題。
3.依靠群眾,預防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的侵害
包括中小學生家長在內的廣大群眾,對破壞社會治安、危及中小學生人身安全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深惡痛絕,盼望通過綜合治理和"嚴打"使社會穩定、中小學生受到保護而健康成長。群眾的眼睛雪亮、智慧豐富、威力無窮,不斷涌現出保護少年兒童,見義勇為的好市民、好青年、好乾部。所以當中小學生受到違法犯罪分子的侵害時,要千方百計地求助身邊的群眾,共同來對付壞人。當群眾勇敢而義無反顧地和違法犯罪分子做斗爭時,違法犯罪分子將成為過街老鼠,無藏身之地,遭滅頂之災。
4. 依靠智慧,預防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的侵害
勇於斗爭,相信正義必將戰勝邪惡;不能怯弱,不能束手待斃,不能讓壞人為所欲為,這是中小學生預防侵害的必要前提。

怎樣對待網上認識的朋友?
網路的發展,讓人與人溝通更方便、更快捷。但網上的人員同社會一樣是形形色色的。所以 ,對在網上認識的朋友應保持一定的警惕性。不要輕易將自己家庭的情況告知對方,更不要 輕易單獨與之見面!

當有人公然搶劫你的物品時,應採取怎樣的自衛措施?
中小學生遇到搶劫時,應以保護自身生命和安全為首要原則,不要過多地顧及財物。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硬拼,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關鍵時應大聲呼救,及時報警。
報警時,應確認對方是110報警台後再述說。盡量明確地告知出事地點、壞人的人數,是否有武器和交通工具的種類等細節,還要留下聯系辦法。如果你是處在和壞人周旋的危險中撥打110,應注意隱蔽和輕聲!
一旦遇危難 信號要明顯
國慶期間,幾個大學生外出野營。由於貪戀山中景色,加上帶有冒險心理,幾個大學生向山裡越走越深,漸漸辨不清方向了。大家開始並不在意,但隨著夜幕的降臨,依舊在崎嶇的山間尋找路途,心裡漸漸發慌了。小林要大家別著急,先找到方向再說。可是四周都是大山、叢林,天又下起了雨,方向難辨,又濕又冷。大家只好找了個山洞暫時避雨。這樣,一夜過去了。
第二天清晨,雨雖然小了,但陰沉的天氣使大家不知道太陽是在哪個方向,憑記憶尋找的山路,轉來轉去又回到了原地。小林想起了曾聽軍事院校的同學講過的一些野外生存、求救的方法,便帶兩個人在山頂用松枝燃起了火,火著了以後,把青草蓋在了上面,頓時,白色的煙霧向上升騰。他們連著兩天用這種辦法求救,終於被救援的人發現,脫離了險境。
當你一旦遇到危難時,請你運用下列方法:
1.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是使用聲響、煙霧或光照,頻率是每分鍾6次,停頓1分鍾後,重復同樣信號。
2.在夜間可以用火堆求救,最好是3堆。白天可以使用煙霧,方法是先點燃一堆火,在火上放青草,就會發出白煙。
3.可以用樹枝、石塊或衣服等物品在空地上做出SOS或其他信號,如可以將草地上的草拔出或割掉,形成SOS形圖案。字要盡可能的大些,一般長度在5米--10米左右。
4.常用的國際民航地空聯絡符號有:|受傷需要醫生;||--需要葯品;F--需要水和食物;X--不能前進;向上箭頭--我正朝此方向前進。
請你學會自我保護招數:
求救信號要記清,危難時刻管大用,
頑強智慧求生存,SOS語言全球通。

面對「小霸王」 不卑也不亢
校園是我們健康成長和努力學習的美好樂園。為什麼校園里會發生暴力事件?這必定是有原因的。
認真調查分析一下,有以下幾種情況:有的學生在家裡是重點保護對象;有的家長脾氣暴躁,並且經常在酗酒後打罵孩子;有的父母離異,從小失去家庭溫暖。
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結成「團伙」,名為講「義氣」,實際專門欺負弱小或是他們看不順眼的同學。
由此可見,校園暴力多與某些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所形成的不健康心理相聯系,由於家長、老師、同學不滿,以盲目反抗情緒和攻擊的態度對待別人;也有的孩子從小缺乏與同齡人的正常交往,不會與人和睦相處,養成了隨便打人罵人的壞習慣。
面對校團小霸王,你可以試試下列方法:
1.盡量不與小霸王們發生正面沖突,惹不起可以先躲開。
2.如果對方過於強大,可以先把錢物給他們,然後報告老師和家長。
3.在劫持者經常出沒的地帶,可以請警察出面干預。
4.同學們上、下學時最好結伴一起走。
請你學會自我保護招數:
校園暴力可以防,方法掌握要適當,
求助師長來幫助,結伴走路有保障。

外出不要怕 安全巧籌劃
1998年10月18日,人們被獅子星座的流星雨鬧得沸沸揚揚。不少家庭、不少孩子站在凜冽的風中去領略大自然的奇觀,去欣賞神奇太空的壯景。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14歲的女孩馬旻和堂弟也興致勃勃地加入了觀賞流星雨的人群。為了能看得清楚,他們跑向附近的一個大操場。凌晨3時40分,兩個人都有了冷意,便想回家去穿衣服。走在半路,忽聽後邊有人大喝一聲:「站住!」只見一男人手提黑色橡膠警棍,出現在姐弟面前。問他們是什麼關系,要查看他們的學生證。姐弟倆以為此人是夜巡人員,放鬆了警惕。姐姐拿出了學生證,弟弟沒有。「夜巡人」陪他們往家走。在離家還有300米的地方,「夜巡人」對堂弟說:「你回去取學生證,我和你姐在這等。」當堂弟和家長從家跑出來時,前後僅15分鍾的時間,姐姐和「夜巡人」都不見了。幾天後,在一小樹林中發現了馬旻的屍體。(此案已告破,兇手已被處決)。
在你外出的時候,最好能做到下列幾點:
1.先告訴父母自己去哪裡,大約何時回來,與誰在一起,聯系方法是什麼。
2.盡可能結伴而行。
3.單獨外出要走燈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走小路。
4.在僻靜的馬路上,面對車流行走,不背對車流,以免有人停車襲擊。
5.夜晚單獨外出,要帶手電筒、哨子、報警器等物品,萬一被襲擊,可用手電筒照射匪徒面部,吹哨求救等。
6.不搭乘陌生人的順路車。
7.乘地鐵時,和其他乘客坐在一起,盡可能坐在靠近站台出口的車廂,坐靠近車門的位置。
8.乘公共汽車,盡量靠近司機和售票員。
9.提包要斜挎在肩上,包不要背在靠馬路一邊,以防壞人搶掠。
10.家門鑰匙放在身上不易被發現的地方(如兜內、脖子上、衣服內),也不要放在包里,即使被搶,你仍可進家門。
11.走夜路時,一定要昂首挺胸,即使害怕,也要抖擻精神,要讓企圖襲擊你的人望而卻步。
12.如懷疑有人跟蹤,應試著橫過馬路,看看那人是否仍跟著你。若該人緊跟不舍,你應跑向附近人多的地方報警求救。
13.橫穿地下過街道時,謹防搶劫者在地道兩頭圍截,要結伴行走或跟隨大人一起走。
14.要盡量避免在無人的汽車站等車,這樣,你容易成為壞人襲擊的目標。
請你學會自我保護招數:
外出活動不要怕,結伴而行正氣大,
電筒哨子手中拿,膽大心細巧籌劃。

當有人公然搶劫你的物品時,應採取怎樣的自衛措施?
中小學生遇到搶劫時,應以保護自身生命和安全為首要原則,不要過多地顧及財物。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硬拼,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關鍵時應大聲呼救,及時報警。
報警時,應確認對方是110報警台後再述說。盡量明確地告知出事地點、壞人的人數,是否有武器和交通工具的種類等細節,還要留下聯系辦法。如果你是處在和壞人周旋的危險中撥打110,應注意隱蔽和輕聲!

小夥伴溺水後怎麼辦
每年,因游泳發生意外死亡的事故不在少數,其中大多數是由於溺水後搶救不及時造成死亡。應該回怎樣救護呢?
1.要大聲呼救成年人前來救人。因同學們力氣小,即便是水性好,在水中救人也很困難。
2.要救人,最好是攜帶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去救人。要注意,不要被落水的同學把你緊緊的抱住,否則會雙雙下沉。
3.也可在岸邊用長竹竿或繩子投向落水者,讓他抓住,拉上岸,以協助其自救。
4.岸上搶救。讓溺水者平躺,頭偏向一側,協助其將口、鼻內的泥沙和水吐出來。假如呼吸很微弱或已經呼吸停止,要馬上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在胸部正中進行壓擠,幫助心臟恢復跳動。經過2O~3O分鍾的搶救,也許會醒過來,眨眨眼睛或出現微弱的喘氣。
5.情況嚴重的,應在救人開始就撥打「12O」急救電話,請醫生來現場救護。不要一救上岸就急著送醫院,這樣有可能死在路上。

『伍』 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有哪些

法律分析:想要了解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可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等,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的司法解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條 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陸』 環境保護法是什麼

環境保護法是一部國家法律,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制定。

環境保護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於2014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現已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6)生活保護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

1、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

彼此對立統一,保護好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有利於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發展又為保護和改善環境提供必要的條件。

2、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

由環境污染與危害的特性決定,由於恢復正常極為困難,因此不僅要以預防為主,還要對已有的污染與破壞採取綜合性的措施進行積極治理。

『柒』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法律可以保護我們的經濟生活

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等

『捌』 家庭生活中有什麼法律名稱

法律分析:生活中常用的法規有以下:

《道路交通安全法》:用於日常生活出行可能會遇到的交通事故及其處理。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用於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處理鄰里關系糾紛。

《刑法》:用於受到傷害,如家中被盜、路遇搶劫等犯罪情況,如何向公安機關尋求幫助。

《勞動法》: 用於工作與單位打交道,非常有用,有助於維護自己的權利 。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玖』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法律可以保護我們的經濟生活

首先是憲法,憲法是國家根本法,規定了一個國家根本制度。我國憲法不僅規定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分配方式、所有制形式、土地歸屬等問題,還明確規定了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這些規定對於保護我們的經濟生活有重要意義。

憲法之下是部門法。由於經濟生活涉及方方面面,保護我們經濟生活的法律也有很多。比如:
經濟法類: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說手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等等。這些法律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是從宏觀方面對我們經濟生活的保護。
商法類:(以下寫簡稱,省略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有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票據法等。商法調整的是市場經濟中商人和商事活動,其與經濟法的最大區別在於,商法以當事人意思自治為主導原則,而經濟法強調政府的介入,以國家政策為主導。
民法類:主要有《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和繼承法等等。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
刑法:刑法有專章規定「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就是通過懲罰破壞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來保護我們的經濟生活。

除了以上法律之外,還有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最高檢和最高法作出的司法解釋等法律法規都對我們的經濟生活起調整保護的作用。

『拾』 保護環境的法律是什麼

法律分析:①在環境保護方面,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因污染致害而引起的民事關系,解決一部分人污染環境導致另一部分受到損害這一社會問題,通過追究加害人的民事責任,實現社會公正。

②通過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使污染行為得到及時制止,污染危害被停止、排除,受污染的環境盡快得到恢復。

③通過對侵權者進行懲罰,增強企業事業單位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廣大群眾,使全體公民更加自覺地保護環境,使環境保護真正成為公民的一項義務,從總體上促進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濕地、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第三條 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第四條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採取有利於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閱讀全文

與生活保護法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