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去蒙古怎麼生活

去蒙古怎麼生活

發布時間:2022-11-27 18:20:52

㈠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

祝壽
蒙古民族有尊老愛幼的習俗。他們的諺語中說:「尊敬德高的人、敬愛年老的人」,「對餵乳汁的母親要敬愛,對教字母的老師要尊重」,「老人的經驗教育人,太陽的光輝溫暖人」等等。這些都表現了對老人的尊重和愛戴。

祝壽是蒙古族人民為老人舉行的一個禮儀慶典。蒙古民族的祝壽禮和過本歷年都是在年紀大時才舉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時才祝壽。不過父母親在世時,兒孫輩即使到了七八十歲也不許做壽。過本歷年的十三、二十五、三十七、四十九也不是很熱鬧,但是過了六十一歲,七十三歲、八十五歲就另當別論了。過本年的一般不祝壽。巴林蒙古族老年人過本95歲就不計年齡,也不做百歲。

祝壽和過本歷年的日期一般在正月。只要有給老人祝壽的人家,主人家的兒女們的從年底開始就准備設宴。初一就開始來迎接陸續到來祝壽的客人了。也有的人家選定一個吉日,再通知眾鄉親、朋友、親戚等。

祝壽儀式比較簡單,席間,來賓們都為老人敬酒、獻哈達和禮品。敬酒四、六、八碗的蒙古語稱「朱來」。然後叩拜主人,表示感謝主家招待。祝壽的禮品通常有:馬、牛、綿羊或羊烏查、皮長袍、棉長袍、夾長袍、靴子、煙、荷包、錢等。禮品品類一般占「三」數。祝壽完畢,祝壽客人不能空手回,主人家要回贈煙荷包、毛巾等。如果是孩子,就給月餅或一二元零用錢等。

待客禁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國自古乃禮儀之邦,好客之情人皆有之,而蒙古族尤盛。來蒙古包作客,不但會受到主人熱情的款待,還會感受一些從未接觸,從不知道的民族文化。當然,在進入蒙古人的生活之前,必須要了解他們的一些習俗和禁忌,否則,若是按自己的想法去隨意行事,不但會鬧笑話,而且會令蒙古族同胞不高興。

首先到蒙古族家裡做客忌諱進屋時把衣襟掖在腰帶里,挽著袖子,也不可手提馬鞭子進屋。不論客、主,都要讓長輩和老人先進屋。

進屋後,忌諱亂坐位置。來者是客,主人一般要讓客人上邊坐,而客人請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里,總是長輩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邊,女人做東邊。

有客人在場忌諱對孩子發脾氣,更不能打罵孩子。長輩和老年人講話忌諱打岔、揭短。有疑問或需要說明情況,待人家講完後再問。

假如你來蒙古包作客,主人會立刻獻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接著又端上來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製品,當主人請你品嘗時不要拒絕,否則要傷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遺憾。蒙古人不怕不別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興。接受主人的茶飯後,忌諱一點也不吃;忌諱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著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諱隨便撒倒奶子;遇到別人端奶走過時,不能視而不見,必須嘗一嘗再走。

喝茶的忌諱:敬茶時忌諱滿杯;忌諱用左手倒茶;忌諱從門里向外倒茶水;吃飯喝茶時忌諱長吁短嘆。

食用紅食禁忌:在品嘗德吉和食用羊背子時,忌諱衣冠不整,除無名指外,其他手指禁止彈灑德吉;啃骨頭時忌諱殘留肉屑;在食用肩胛肉時,忌諱咬著吃,應該用刀或用手撕著吃;食用完的骨頭,忌諱用相互敲擊;平時的肉食品中,忌諱食用牛膽囊和狐狸肉,狗肉、貓肉。

吃飯禁忌:忌諱給客人食用無鹽的茶飯;吃熱飯時忌諱用嘴吹氣;忌諱倒撒食物;飯後忌諱伸懶腰。

相對與待客來說,主人家平時做准備工作的時候也是有禁忌的:比如砍肉時忌諱斷骨,應該斷開關節;忌諱在放肉食品時倒放頭尾;往鍋里下米時忌諱用袋子倒;搗碎茶葉時忌數數;烙餅和油炸食品時忌諱大聲喊叫,說不吉利的語言等。

總之,到牧區作客,必須注意這些細小的日常禮節上的禁忌,這是不僅是對蒙古族人民的一種尊重,同時也是我們心情愉快的一個保證,當然,若是你對這些禁忌一無所知而冒犯了蒙古族同胞的情況下,真誠地道歉,他們也是可以原諒你的,不知者不怪罪嗎。

姑娘宴

舉行婚禮的前一天,男方要舉行「祝福新房儀式」,而女方要舉行「姑娘宴」。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舉行的宴席,主要是設宴招待聘來的迎親這代表和前來參加婚禮的客人,並舉行祝福新房儀式。這一儀式是宴席的重頭戲,首先男方要用親友們送的褡褳、衣物和新郎的被褥、家什把新包整理布置停當,因為這都是親友們送來的祝福,當然要讓它充滿整個新包。接著要請祝頌人和新郎、新娘的梳頭父母以及其他親友們入座。此時,祝頌人將一條絲絹哈達和五綵線吊在房梁和天窗正中,在房梁處塗盛在木碗里的奶食德吉少許以示吉祥,並祝福道:祝願吉祥昇平/祝願安樂幸福/在這有柞木用具/潔白屋頂的房裡/兩位有緣的情人/將要結為百年之好……

祝頌人一番吉祥美好的祝福完畢之後,主人要向參加祝福新房儀式的賓客和迎親的人們一一獻茶,然後設宴招待,表示感謝。這一酒宴的繁簡程度時依據男方的貧富來定。但不論貧富,這是必須趕在婚前完成的重要禮儀之一。席間新郎向賓客們敬酒,賓客人也是借這個喜慶的日子常常互相祝酒唱歌知道深夜。有的地方根據迎親的時間的長短適時調節,有的甚至通宵取樂。新郎這邊如此的歡騰熱鬧,而新娘卻在另一邊痛哭流涕……

古時候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女兒從出生就註定是「外人」,父母的辛苦只是在為別人做「嫁衣」。這是由女子的特殊地位和人類社會繼母系氏族後男權社會女方在這一天要舉行由女方的父母主持的姑娘宴,邀請同鄉親朋的姑娘們來與即將出嫁的女兒一同坐席。席前長期存在而決定的。所以,女兒要出嫁了,父母自然要舉行宴會歡送和祝福自己的女兒幸福。

也是在婚禮的前一天,女方要舉行姑娘宴,宴會由女方父母主持,主要是邀請同鄉親朋的姑娘們來與即將出嫁的女兒一同坐席。席前父母要讓女兒穿上新袍服,去掉腰帶,穿上靴子,帽子要用綢絹包起來縫好戴上。當眾姑娘坐定,母親把熬好的第一碗茶敬給姑娘,姑娘含淚接過母親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給自己敬的茶,嘗一口放下,然後回敬母親,伏地給母親磕一個頭,感謝母親養育之恩。隨後女方的母親端一碗鮮奶讓眾姑娘一一嘗過後,便向大家正式宣布姑娘即將出嫁。這時姑娘頓感憂傷,即刻痛哭流涕起來,眾姑娘一看這種情景,也跟著哭做一團。這時,祝頌人和親戚們便上前來安慰:到了一十八歲/辮子長夠了尺寸/出嫁到偏遠的地方/並不是不好的事情……

眾姑娘也停止了哭聲,唱著《姑娘宴歌》,用歌詞囑咐將要出嫁的姑娘,傾訴離別之情:起行上馬/請撩起長袍的大襟/遇事處人,要切記快嘴的毛病/縫斜了襟扣兒/萬不可讓婆婆看清……

在姑娘宴進行期間,女方父母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斟滿酒杯從請來的客人中聘請那些老城穩重、深明禮節、善於辭令的長輩男女為送親代表。再聘請兩位性情溫和為人正派、手腳勤快,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的婦女為新娘的住宿嫂和月嫂(住宿嫂要跟隨新娘到新郎家住幾天,月嫂要住一個月)。以便為第二天的送親禮儀提前做好准備。

姑娘宴是蒙古族婚禮中女方家的一個小宴席,但對於出嫁的姑娘來說卻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從此以後,她就要離開父母、姐妹兄弟,獨立承擔一個家庭了,由此,我們也可以說,「姑娘宴」是蒙古族姑娘走向成熟的一個驛站!

講究的待客禮儀

是百靈鳥就要唱出最美的歌調,
是文明人就要講究禮貌;
沒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飛翔,
沒有禮貌,再好的容貌也別人恥笑。

這是古代蒙古族中,有名的兩句諺語,生動地反映了蒙古民族十分講究禮貌和崇尚禮儀的民族氣息。十三世紀到過蒙古草原地區的加爾賓說,蒙古族「十分尊敬別人,相互問不論誰都是友好的。」

蒙古族牧民見面必致問候:「阿木勒,賽百諾!(安好)」。好客是蒙古人的突出特點。對來客,不論熟不熟,一律歡迎,一樣問好。若是同輩,則相互問道:「賽百諾!(你好!)」若是長輩或初次見面的人則互相問道:「塔,賽白諾!(您好!)」接著問全家好!草場好!牲畜好!最後互相問:「索寧龍百納」(有什麼事或有什麼新聞)。如果請客人進包,主人則前邊引路,到了蒙古包門前,主人站在門的西側,右手放在胸部;微微鞠躬,左手指門,請客人先進包,進包後,全家老少圍著客人坐下,態度謙恭,問長問短,侃侃而談,笑容滿面,猶如遠歸的家人。然後主人便端來飄香的奶茶和炒米,還有潔白的草原奶食。用精緻的茶具給客人一杯濃香的奶茶。主人若對客人表示特別的敬意時,常把甘醇的奶酒,滿滿的斟在銀碗里,托在潔白的哈達上端出來,恭恭敬敬地獻給客人。在高寒地區,也有喝酒的習慣,蒙古人視酒為食品的精華,朋友見面要喝酒,敬酒是牧民的傳統禮節,客人若表現出客氣的樣子,主人會用詩一般的語言歌唱勸酒。特別是在鄂爾多斯的地區,勸酒歌常常一曲接一曲,一曲比一曲熱,歌詞如:

「遠方的客人請您喝一杯奶酒,這是我們民族傳統食品的精華,是我們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誼……」

通常客人接杯暢飲或轉贈給別人,勸酒才算罷休。

宴請尊貴的客人,或舉辦喜慶酒會,講究擺整羊席。這種習俗流傳至今。設宴時,一般是蒙古包(大包)內正上方,擺一、二、三席,包內右邊偏角為主人的招待位。客人按貴賓、長輩等排列順序入座。客人就坐後,廚師把整羊抬到一、二、三席前,主人用蒙古刀把羊尾肉切下一條,放在羊頭上,之後,再將羊尾肉切成若干方形小塊,放入盤中,雙手高舉過頭,捧給做在第一席上的貴賓品嘗。然後,主人將餐刀柄雙手遞給第一席的貴賓前,貴賓觀看後,隨著切割一切,然後抬回廚房,切成若干正方形小塊,放在盤子里,上席進餐,作為蒙古族的最高禮遇。

蒙古族婚俗

婚制。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姻制度。搶婚是奴隸制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紀以前,蒙古族社會多半為搶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把阿禿兒與訶額侖夫人的成親,就是搶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紀以後,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即普遍實行聘婚制。但仍有搶婚制的殘余。在部落間的戰爭中,搶婚或掠奪婚仍屢見不鮮。

求親。青年男女在定親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親。新中國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託媒人到女家求親,如果女家同意,就可以定親。按蒙古族的傳統婚俗,男方須多次向女家求親,才能得到女家的許諾。《蒙古秘史》卷一中記載:也速該把阿禿兒帶領其子鐵木真(即成吉思汗)到德·薛禪家求親。德·薛禪說:「多求幾遍,才許給啊,會被人尊敬;少求幾遍,就許給啊,要被人輕看。」後來形成了一句蒙古諺語:「多求則貴,少求則賤。」求親達成協議後,由男方帶上哈達、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家「下定」。女家請親友陪客人飲酒,表示正式定親

聘禮。青年男女定親後由男方家送給女方家的禮品,又叫彩禮。聘禮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經濟情況而定。農區多以金銀首飾、櫃子、衣物為聘禮;牧區常以牛、馬、羊等牲畜為聘禮。牧民視「九」為吉祥數,聘禮以「九」為起點, 從「一九」到「九九」,最多不得超過八十一 頭,取「九九」為長壽的意思。如貧困牧戶不具備九數牲畜的聘禮,也可以擇小於九的奇數,以三、五、七頭牲畜為聘禮,但絕不能擇偶數。

嫁妝。女家陪送女兒的出嫁禮物。蒙古族非常講究陪送嫁妝。男方送多少聘禮,女方就要陪送相應數量的嫁妝。通常是女方陪嫁的東西,比男方送給女家的東西多。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語:「娶得起媳婦,聘 不起姑娘。」

擇吉日。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又稱擇喜日。解放前, 男女兩家定親後,首先要請喇嘛占卜,選擇吉日,確定結婚日期。吉日擇定以後,由男家派媒人和親友帶上哈達、美酒、糖果等禮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談結婚事宜。談妥後,男女兩家開始准備婚事。一般是打掃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殺羊,准備聘禮、嫁妝及其他結婚用品,通知雙方親朋好友,光臨賀喜。

娶親。蒙古族的婚俗之一。過去,蒙古族的娶親非常隆重,並保留著男到女家投宿娶親的傳統婚俗。娶親一般是在結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艷麗的蒙古長袍,腰扎綵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伴郎也穿上節日盛裝。一同騎上馬,攜帶彩車和禮品,前往女家娶親。娶親者至女家,先繞蒙古包一周,並向女家敬獻「碰門羊」1隻和其他禮物。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擺設羊五叉宴席。並舉行求名問庚的傳統儀式。次日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圈。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

婚禮。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盡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的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杯,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分別時,母女擁抱,痛哭,表示戀戀不舍。

拜火。蒙古族婚禮中的一個重要儀式。各地蒙古族盡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禮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內容。新娘娶到新郎家後,首先要舉行拜火儀式,新郎新娘從兩堆旺火之間雙雙穿過,接受火的洗禮,使他們的愛情更加純潔,堅貞不渝,生活美滿幸福,白頭偕老。杜爾伯特蒙古族的拜火儀式別具一格。當新娘進入婆家後,院子里壘著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齊往火里祭灑奶酒,並跪拜叩頭。旁側站著司儀誦念《火的贊詞》:聖主成吉思汗發現的火石,訶額侖母夫人保存下來的火種,用潔白的哈達、奶酒祭祀,民族之火從古到今。請新郎新娘祈禱吧! 神火是你們婚配的見證;請新郎新娘叩頭吧!佛光為你們傳宗接代。

㈡ 蒙古國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我在以前去過蒙古國,給我印象很深的是餐廳里沒有一絲聲音,沒有人說話。是一個小城,我忘記了。也很安靜。只有孩子下課時,在沙地玩很熱鬧。去那裡的商店,全是德國與新加坡的食品與商品。

㈢ 蒙古真實的生活

說起蒙古,在我們的心裡她一定是這樣的蒙古是一個神秘,而不那麼遙遠的國度。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遍地是牛羊蒙古人的交通工具是汗血寶馬,人們騎著馬兒去上班,騎著馬兒送快遞,騎著馬兒送外賣。說起蒙古,我們一定會想起那首著名的歌曲:烏蘭巴托的夜有一個地方很遠很遠,那裡有風有古老的草原,驕傲的母親目光深遠,溫柔的塔娜話語纏綿,烏蘭巴托林屋德,那木汗、那木汗,歌兒輕輕唱,風兒輕輕吹,烏蘭巴托林屋德,那木汗、那木汗,唱歌的人不許掉眼淚。烏蘭巴托是蒙古國的首都,意為「紅色英雄」,屋德是夜晚的意思。烏蘭巴托林屋德中的「林」是蒙文詞綴「的」,讀「硬」。那木汗是「靜靜的、靜謐的、安靜」的意思。歌曲表現了烏蘭巴托夜晚的美麗和對她的熱愛。不過也有好多人到現在都分不清內蒙古和外蒙古。我一直和他們解釋,內蒙古是中國的,外蒙古是國外的。記得我在一場發布會發言的開場白:我第一次知道蒙古這個國家是因為金庸金大俠的射鵰英雄傳,也因為射鵰而了解了蒙古大英雄成吉思汗。雖然小說是虛構的,但成吉思汗到目前為止也是蒙古人心中的英雄。扯遠了,本文就回憶一下一個310在蒙古一年半的生活。

這輩子從沒想過會去外蒙古工作生活一年半,也是機緣巧合,坑蒙拐騙加利誘,我在2017年的年底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

【簽證】

去蒙古需要簽證,某寶很多旅行社都可以代辦,和辦其他國家的一樣,價格視辦理的天數而定,不著急的 旅遊 簽一周多時間,只要500元左右就可以,著急的話就要7~800元了,收到護照當天出簽最晚隔天。但是去年在蒙古抓了800個中國人(電 信 詐 騙、線上U O),所以現在對中國人的簽證會比較嚴格,可能會拒簽。另:因為新冠疫情,蒙古國到今年年底都是閉關狀態,所以想去的朋友也只能等明年了。

【交通】【飛機】

烏蘭巴托有兩個機場,一個在市區,叫成吉思汗國際機場,機場很小很小。還有一個是正在新建的機場,離市區很遠,50KM左右。

烏蘭巴托有到北京、二連、呼和浩特、滿洲里的航線,執飛的航空公司有國航還有蒙古的Miat航空公司。國航的航班隔天才有,一天1班,蒙古的Miat每天都有,而且價格還比國航便宜,唯一不好的就是空乘都是蒙古人,需要用英語溝通。阿拉上海沒有直飛烏蘭巴托的航班,需要到北京中轉。

【飛機票】

烏蘭巴托~北京 國航的稍貴,單程機票2000元左右,蒙古Miat的便宜大約在1400元左右,正常情況下3000元左右可以買到往返的了。飛機票可以在中國的各大 旅遊 A上直接預訂,某程、某哪兒都可以。

【火車】

烏蘭巴托~二連浩特、呼和浩特、北京綠皮國際大列。這個火車不是每天有,反正我一次都沒坐過,時間太長,到二連需要12個小時左右。車票的價格是300RM左右(二連)。

蒙古火車的列車員可以帶貨,例如我在某寶買的東到二連後托二連的朋友給列車員,等火車到烏蘭巴托後,自己去找車廂拿就好了。

蒙古人民的收入水普遍不高,一般在60萬蒙圖~100萬蒙圖之間,換算成RM大概是:1500塊~2000塊之間,所以列車員很樂意帶貨,她們休息的小房間堆滿了帶的貨,一個來回少則4~500塊,多了上千,何樂而不為呢?

這種人肉帶貨的原始方法是發貨到蒙古最便宜、最快的方法,一個小箱子大概2~30塊RM,大的也就5~60塊。

【 汽車 】

汽車 ~大巴,蒙古有直達二連浩特、呼和浩特和北京的大巴(需要到扎門烏德換車),每天一班,還有無數的私家車做這個生意的。車票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是130元左右,非常經濟。司機也會帶些車上裝的下的貨物。

【TIS】

坐火車也好,坐大巴也好,到了扎門烏德會停留很長時間(檢查護 照。簽證,出入境),記得下車後千萬別抽煙,隨時會有蒙古的警察抓你,抓住就是罰款,200元~500元,試想你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怎麼辦?

先說說蒙古的錢吧。

蒙圖

蒙古的貨幣叫蒙古圖格里克(MNT)本文我就簡稱為蒙圖,人民幣最暴漲,目前的匯率1人民幣兌換430蒙圖,我在蒙古時候的匯率是1元人民幣兌換360~390蒙圖之間,已經漲了好多嘍,蒙圖貶值厲害。

最大面值是2萬蒙圖,最小的是10塊蒙圖(還有5塊的,但基本看不到)。最左面的就是2萬面值的,從左到右依次是,一萬、五千、5百。

【TIS】蒙圖中國銀行都沒得換,只有在內蒙古的部分城市的銀行才能換到,而且我們的手機支付:Z和V在蒙古都是不能用的,極少數中國開的店能用。在蒙古通用的是中國的銀聯卡,基本都能刷,但是匯率么,呵呵了。

在蒙古100萬蒙圖叫一個塞,蒙文是:нэг сая,他們買大件的東都是說幾個塞,例如:一個普銳斯的車大概是1200萬蒙圖就是12個塞。我的皮夾里一般都會放2個塞左右的現金。

【氣候】就一個字,冷!

我是12月初到的蒙古,天寒地凍,白雪皚皚,寒風刺骨……請允許我用上所有和冷相關的成語,不是冷,是透徹心扉得冷,這輩子從沒有這么冷過!

哪能形容呢?這么比方吧,我去噓噓,明明很急很急,感覺就在門口了,但就是出不出來。在屋子外抽根煙的功夫,能凍得兩個耳朵發紅,生疼生疼。

這一年我遇到了蒙古比較極端的氣溫,零下43度,零下30度是常態。

【行】【公交】

蒙古國沒有地鐵,出行只有私家車(計程車)、公交車、自行車,還有就是11路了。

先來說說公交車,公交車票500蒙圖,可以從起點坐到終點,但公交線路並不像上海那樣四通八達。部分地區還有中巴車,中巴車票是1000蒙圖,基本都是跑郊途的。

蒙古也有公交卡,30分鍾內換乘第二輛車是免費的。

【計程車】

蒙古正規的計程車少之又少,如果你在馬路上打到正規的計程車,恭喜你,這個真比中福利彩票500萬都難。

那蒙古人是怎麼出行的?他們的私家車很多會做計程車生意,就是我們說的黑車,馬路邊一站,伸手攔車,停的就是願意帶你走的,但語言是個大問題,懂英文的很少,懂中文的我沒碰到過,所以你最少得用蒙文說出你要去的地方,然後知道大致的路和方向。

【蒙語】

我最先強迫自己學會的蒙語除了日常打招呼的常用語外,就是指路指方向的幾個單詞

左:zuun

右:baruun

直行:chigeeree

打車,先和司機說去的地方,聽到他說ZaZa,(中文是的,好的,英文YES的意思)他就是聽懂知道了

然後給他指路,zuun……大轉彎,chigeeree筆直走,baruun,小轉彎

學會指路的蒙語後確實方便很多很多

你要問付錢的時候怎麼辦?結賬由於語言不通,一般我都會多給個幾千圖小費,就是給個一萬蒙圖不用找了。司機或者大叔通常都會很開心。

【黑車】

蒙古黑車按公里數計算,一公里是1000蒙圖,折算成人民幣2.1~2.6元左右,堵車的時間不收費。從市中心出發,基本1萬蒙圖都能搞定了。

因為語言問題,偶爾也會遭遇宰你的黑心司機,剛到蒙古時我就遇到過一個,不遠的路問我收2萬蒙圖,那天我喝了酒,就用英文和他吵了起來,最終給了一萬走路。想想有點後怕。

還有一次,剛到蒙古的時候,打車3000蒙圖,我給了一張2萬的,他找給我很厚一疊錢,我急著有事,沒仔看,就走了。後來一看,找給我的一疊都是50,100的小票面,被坑了一萬多蒙圖。

【黑車、蒙古的私家車】

烏蘭巴托150萬人口,私家車有60萬輛,2.5人就擁有一輛私家車,在這個並不富裕的國家是不是很誇張?所以烏蘭巴托是我見過最擁堵的城市,比上海、北京都要堵,為什麼會這樣?

1、車的使用成本很低,牌照基本不用花錢,油便宜,很多地方停車都不用花錢

2、80%~90%的車都是日本過來的二手混動車,最多的就是田的ruis,這個車在上海很難見到,在蒙古國是街車,10輛車里少說有6~7輛。這個車有多便宜呢?2011年左右的車大概3萬RM左右,我剛到蒙古的時候就買了一輛3萬2千RM,開了半年賣掉了,賣了3萬,換了一輛11年的大眾途觀,5萬出頭一點,開到現在。

3、蒙古的交規沒有中國這么嚴格,攝像頭只有幾條主路才有,99%的馬路上是沒有攝像頭的,都靠蒙古警察人工去抓違章。

蒙古的警察雖然工資不高,但真心敬業,一天24小時,不管哪個時間你都有可能被攔查酒駕,零下30多度的凌晨3點,一大早7,8點,一次晚上我10點出門辦事,11點回家,被查了3次酒駕。

【蒙古的汽油】

蒙古的油都是進口的,只有民營加油站,為了爭搶生意,加油站之間價格競爭激烈

92號油:1630蒙圖左右,3.72元

95號油:1820蒙圖,4.23元

是不是很便宜

ruis這個混動小車很省油,百公里5~6個油,冬天8個左右,所以深受蒙古人民喜愛

蒙古也有黑心加油站,油裡面摻水,所以加油的時候盡量找口碑好的加油站,貴一點但有保障。

【行】行的最後一段

【自行車、電動車、馬】

自行車和電動車這些中國的主要交通工具,在烏蘭巴托的街頭很少能看到。極端的嚴寒氣候是主要原因,零下幾十度在街上騎個5分鍾10分鍾就凍壞了。

在夏天偶爾能看到騎自行車的人,他們主要是玩或者是鍛煉身體,冬天就看不到了。

電動車我是一輛都沒看到過,主要原因是電在零下氣溫損害太大,所以這里沒人賣,更沒人騎。

馬,我在烏蘭巴托市裡看到過兩次,一次是蒙古的騎警在 巡邏,一次是那達慕節日,儀仗隊騎馬在我家樓下路過,非常帥。我找了兩張照片,腦補一下吧。

離開烏蘭巴托,去蒙古的牧區,馬兒就隨處可見了,成群的馬兒吃草、喝水、奔跑撒歡。蒙古的孩子從小就會騎馬,每年的那達慕節,都會舉辦賽馬比賽,7歲以上的孩子就能參加比賽了,第一名都是10歲左右的小孩。我在牧區見過小孩騎馬,那騎的真溜,他們沒鞍具的馬都能騎,騎的飛快,馬不停蹄一溜煙得絕塵而去。

【吃】

分為兩部分,一是蒙古的傳統 美食 ,另一部分是蒙古街頭巷尾好吃的 美食 店介紹。

Khuushuur,火燒(音譯),是蒙古人很重要的食物之一幾乎家家都會做,蒙古餐廳也都有賣,那達慕節日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了吃,祝節日。

【吃】

蒙古人的日常飲食比較簡單,和方國家相似,以餐為主,他們是分餐制,在飯店吃飯也是,自己吃什麼點什麼。

他們的主食以麵食為主,大米為輔。

主菜就是羊肉和牛肉,因為氣候嚴寒,蔬菜品種很少,土豆、白菜、洋蔥、黃瓜是最常見的,這個和我們東北類似,蔬菜種類少基本都是容易保存不容易壞的。蒙古的極寒氣候導致他們沒法種綠葉菜和水果,大部分靠進口,所以在蒙古蔬菜的價格比肉貴。有部分中國人在蒙古做大棚種植但也只能做幾個月,成本太高,也賺不了什麼錢。

這是我經常去的蒙古菜市場:меркури хүнсний зах,中文叫米麗古麗,一個星期去一次,采購一個星期的伙食。

蒙古的生活沒有中國那麼便捷,我住得小區(市中心)周邊沒有菜市場,買菜需要開車去,大概20~30分鍾的車程。市中心的超市也有賣部分肉類和蔬菜,但品種很少,價格貴得離譜,只有應急的時候才會去買。

【吃】

【炒餅】

這是蒙古家庭經常吃的主食之一,聽名字是炒的一種麵食,其實不是,這個炒餅是蒸出來的。

做法看似簡單,但要做得好吃很難,水放多少,蒸得火候等等,我老婆是做不好這個炒餅。

先炒蔬菜:土豆、胡蘿卜、白菜等等,你喜歡吃什麼就放什麼。再炒肉:羊肉或者牛肉。炒完之後盛出。鍋里放水煮開,放入生的面條,面條上放剛炒完的蔬菜和肉,蓋上蓋子,蒸20分鍾後就可以了,中間不能揭開鍋蓋。蒸完之後,蓋著蓋子顛一下鍋是靈魂所在,這個操作應該是讓湯汁均勻得入味。

【蒙古的羊】

羊肉是蒙古人民的主食,蒙古是個游牧民族,說到蒙古,我們自然想到了課本上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沒錯,蒙古國確實是一個盛產牛羊的國家。

蒙古國土地遼闊30%的人口從事游牧或半游牧。據統計,綿羊(3100萬只)和山羊(2700萬只)是當地人放養最多的,人均擁有20多隻綿羊。其他:牛、駱駝、馬加起來3000萬只左右。

蒙古的羊肉很便宜:在菜市場里買8000蒙圖/KG,2年前是5000蒙圖/KG,已經漲了很多了。那到底多便宜呢?漲價後換算成人民幣18.6元RM/KG,沒漲價前是11.6元/KG。

逢年過節牧民會開個車來市區,一個金杯車或者一個越野車,車後面放著剛殺的羊,一隻羊大概20~25KG,這種就更便宜了,一整頭連皮毛一起買,小一點輕一點的,8~9萬蒙圖/只,大一點的12萬蒙圖/只,換算成RM,小的187元,大的也只不過280元。

【羊雜】

蒙古人很少吃羊雜。羊雜很便宜,在中國炒一盤幾兩的羊雜就要5、60元,而在蒙古買一整隻羊的內臟只需要5000蒙圖,11.6元,用羊胃包起來,很大一隻,大概一個足球一個籃球那麼大吧。我老丈母娘聽說我喜歡吃這個,買了一隻過來,我就放點青椒炒了吃,太多了,吃了一個月都沒吃完,後來都扔了。

【蒙古羊肉最常見的做法】

蒙古的羊,以生活能力強,適於游牧、耐寒、耐旱、而著稱,膘肥體壯。游牧散養,吃的是純天然的牧草,喝的是大自然的天然水,所以蒙古羊的肉質異常優異,煮蒙古羊不需要任何調味料,清水煮熟後撒點鹽直接就能吃,由此可見蒙古羊味道鮮美。

一、清水燉羊肉

這個是蒙古家庭最常見的羊肉做法,除了日常自己吃,也會用來招待尊貴的客人。

我第一次去我老婆家,我丈母娘就做了這個羊肉招待我,我的塊頭算大了,胃口也不錯,但吃2塊就飽了,吃完之後一個月不想吃羊肉。

上門之後,我每次從中國回蒙古家後,丈母娘都會做這個羊肉給我吃。

二、石頭烤羊肉

這也是最常見的蒙古羊肉做法之一,顧名思義,石頭烤肉,就是用燒的滾燙的石頭來烤這個羊肉。我到蒙古後吃的第一餐羊肉就是這個石頭烤肉。

也叫奶桶烤肉(蒙古語:opoг,霍爾霍克:Hhorkhog),你去餐廳說你要吃霍爾霍克,服務員就知道了。

這是蒙古族的一種燒烤方法,在奶桶中放入燒紅的石頭和肉,然後奶桶下面加小火燒熟。

㈣ 蒙古人的生活習慣都有哪些

在蒙古,行人路過敖包時要下馬獻上錢財,供上酒肉,或剪下馬鬃、馬尾系其上面。傳統的蒙古人把鍋灶、火盆和篝火堆等當作火神加以崇拜,逢年過節、遷居或婚禮時,都要舉行祭祀活動。

蒙古牧民的住房是蒙方包,蒙古包是蒙古人長期游牧生活的產物,在草原的特定環境中有著許多其他住所不能代替的優點。馬奶酒又稱酸馬奶,是蒙古人最愛喝最尊崇的一種飲料,每逢夏天,蒙方牧民都喜歡自製馬奶酒。蒙古人大多數有抽煙的習慣,對煙具也很講究。羊肉是蒙古人的主要副食品之一。奶茶是蒙古人日常生活和款待客人的必需品。

㈤ 蒙古族的生活習慣

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傳統住房,其特點是易於裝拆搬遷。一座蒙古包只需兩峰駱駝一輛牛車就可運走,兩三個小時就可搭蓋起來。蒙古包內使用面積大,空氣能很好地流通,採光好,冬暖夏涼,遮風擋雨,很適合牧民的生活。

蒙古族人以肉食、奶食為主,傳統的吃法有「手扒肉」:將大塊肥嫩綿羊肉用白水煮熟後端上桌,用蒙古刀割下蘸作料吃;「烤全羊」:將整隻羊去掉內臟,把各種調料填進切口和腹腔內,然後裝爐烤制,烤成的全羊外皮香酥、肉嫩味美,是招待貴賓的佳餚。蒙古族人酷愛飲茶,尤其是用磚茶煮的奶茶。此外,馬奶酒也是蒙古族的傳統飲料之一。

待客禁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國自古乃禮儀之邦,好客之情人皆有之,而蒙古族尤盛。來蒙古包作客,不但會受到主人熱情的款待,還會感受一些從未接觸,從不知道的民族文化。當然,在進入蒙古人的生活之前,必須要了解他們的一些習俗和禁忌,否則,若是按自己的想法去隨意行事,不但會鬧笑話,而且會令蒙古族同胞不高興。

首先到蒙古族家裡做客忌諱進屋時把衣襟掖在腰帶里,挽著袖子,也不可手提馬鞭子進屋。不論客、主,都要讓長輩和老人先進屋。

進屋後,忌諱亂坐位置。來者是客,主人一般要讓客人上邊坐,而客人請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里,總是長輩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邊,女人做東邊。

有客人在場忌諱對孩子發脾氣,更不能打罵孩子。長輩和老年人講話忌諱打岔、揭短。有疑問或需要說明情況,待人家講完後再問。

假如你來蒙古包作客,主人會立刻獻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接著又端上來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製品,當主人請你品嘗時不要拒絕,否則要傷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遺憾。蒙古人不怕不別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興。接受主人的茶飯後,忌諱一點也不吃;忌諱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著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諱隨便撒倒奶子;遇到別人端奶走過時,不能視而不見,必須嘗一嘗再走。

喝茶的忌諱:敬茶時忌諱滿杯;忌諱用左手倒茶;忌諱從門里向外倒茶水;吃飯喝茶時忌諱長吁短嘆。

食用紅食禁忌:在品嘗德吉和食用羊背子時,忌諱衣冠不整,除無名指外,其他手指禁止彈灑德吉;啃骨頭時忌諱殘留肉屑;在食用肩胛肉時,忌諱咬著吃,應該用刀或用手撕著吃;食用完的骨頭,忌諱用相互敲擊;平時的肉食品中,忌諱食用牛膽囊和狐狸肉,狗肉、貓肉。

吃飯禁忌:忌諱給客人食用無鹽的茶飯;吃熱飯時忌諱用嘴吹氣;忌諱倒撒食物;飯後忌諱伸懶腰。

相對與待客來說,主人家平時做准備工作的時候也是有禁忌的:比如砍肉時忌諱斷骨,應該斷開關節;忌諱在放肉食品時倒放頭尾;往鍋里下米時忌諱用袋子倒;搗碎茶葉時忌數數;烙餅和油炸食品時忌諱大聲喊叫,說不吉利的語言等。
以上引用一網友回答

㈥ 蒙古族的衣食住行100字以內

1、蒙古族的飲食比較粗獷,以羊肉,奶,野菜及麵食為主要的菜點。烹調方法相對比較簡單,以烤最為著名。菜點崇尚豐滿實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2、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歡穿鑲邊的蒙古袍,腰扎紅黃綠彩色緞帶,腳穿皮靴和氈靴,頭纏紅藍布。現在除了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節日或喜宴時才穿蒙古袍。婦女不論冬夏都喜歡穿裙子或連衣裙,會用各色頭巾包頭。

3、蒙古族有許多的摔跤技巧,可以捉,拉,扯,推,壓等十三個基本技巧,可以演變出一百多個動作,摔跤手要著摔跤服,上身穿牛皮或帆布製成的緊身短袖背心,上面釘有數行銅釘和銀釘,背面有圓形眼鏡或吉祥之類字樣。

4、蒙古族畜牧業發達,逐水草而居,不過現在已經變成了固定的居所,遷徙很少。

(6)去蒙古怎麼生活擴展閱讀:

蒙古族禁忌

1、日常生活禁忌:蒙古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方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2、火忌:蒙古人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認為火、火神或灶神是驅妖避邪的聖潔物。所以進入蒙古包後,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㈦ 內蒙古草原的生活方式

蒙古包:適於游牧生活,便於拆卸;
馬:便於草原上的行走與放牧;
蒙古袍、蒙古靴:適於騎馬;
那達慕大會:蒙古族最盛大的節日。
可以看出內蒙古牧民的住、行、衣、食都在適應當地自然環境,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去適應自然才能不斷發展。牧民合理利用草場,進行輪流放牧,合理利用牧草資源。另外,他們還進行了畜牧產品的深加工,鄂爾多斯品牌的服裝聞名全球。牧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內蒙古草原相當遼闊,總面積約佔全國國土的1/10。它由六大草原組成,自東向西順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科爾沁草原、植被保護最好的錫林郭勒草原、寬廣的烏蘭察布草原以及鄂爾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盟的荒漠草原。

㈧ 蒙古族的衣食住行

衣: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

食:蒙古族的傳統飲食大致有四類,即麵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稱肉食為「紅食」,蒙語叫「烏蘭伊德」;稱奶食為「白食」,蒙語叫「查干伊德」(純潔、吉祥、崇高之意)。而農區多以穀物蔬菜為主食,以肉食為輔。

住:蒙古人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

行: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種呈圓形尖頂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柵撐桿、包門、頂圈、襯氈、套氈及皮繩,鬃繩等部件構成。



(8)去蒙古怎麼生活擴展閱讀:

蒙古族是一個酷愛音樂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蒙古人自古以來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藝術天才創造了豐富而寶貴的音樂財富。

蒙古民歌具有民族聲樂的獨有風格,蒙古族音樂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風格,又有各個地區的獨特風格[。

蒙古族的舞蹈節奏歡快,動作剛勁有力,以抖肩、揉臂、馬步最具特色。經典的蒙古族傳統舞蹈大致有「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

傳統樂器主要有馬頭琴、「雅托噶」(「蒙古箏」)、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戰鼓等。

網路-蒙古族

網路-蒙古族食俗

網路-蒙古族服飾

㈨ 在蒙古國生活

第一,最好學Kril字母
第二,最好給自己充電,尤其是歷史方面
第三,說一口流利的純蒙語,別老說漢語,最好一個字也別夾進去
第四,盡快交當地的蒙古朋友,在此之前別晚上出門,出門的話跟當地朋友一起出去
第五,別做違反習俗的事
第六,如果碰到酒鬼或極端分子鬧事,盡量躲,別來硬的
第七,別說國家怎麼怎麼不好,在他們的思維中,國家和民族是一個概念
UB有挺多外國人的,尤其是法國人,日本韓國人

㈩ 蒙古族的生活習慣

1、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並視水為生命之源。蒙古人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忌諱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許洗女人的臟衣物,或者將不幹凈的東西投入河中。草原乾旱缺水,逐水草放牧,無水則無法生存。

2、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姻制度。搶婚是奴隸制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聘婚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紀以後,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即普遍實行聘婚制。但仍有搶婚制的殘余。在部落間的戰爭中,搶婚或掠奪婚仍屢見不鮮。

3、蒙古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

4、蒙古人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認為火、火神或灶神是驅妖避邪的聖潔物。所以進入蒙古包後,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10)去蒙古怎麼生活擴展閱讀

蒙古族服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時期。據《漢書·匈奴傳》記載,食畜肉、穿皮氈裘的匈奴婦女的頭飾與察哈爾婦女的頭飾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飾文化,又傳給了鮮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當然也傳給了蒙古族,形成巴爾虎、科爾沁等28個蒙古族部落不同服裝服飾文化。

2004年,蒙古族服飾被列入《中國國家民族民家保護工程試點項目》,2008年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2009年,內蒙古當地政府開展蒙古族服飾的搶救保護工程,最終確定了蒙古族28個部落傳統服飾的基本樣式,共搶救性製作了內蒙古現存28個蒙古族部落的108套服飾和34組頭飾,並已全部移交內蒙古博物院,作為永久性藏品。

閱讀全文

與去蒙古怎麼生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