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古代傳世書畫,道盡了古人的風雅生活
琴棋書畫是古代人的必修課,很多的文人才子也為後世留下了很多的佳作,很多的書畫成為我們了解古代生活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我的印象中,記得最清楚的要數唐代的《唐宮仕女圖》了,唐朝是個繁華的時代,《唐宮仕女圖》中也將唐代的繁榮景象展現的一覽無余。
最想和大家分享是這幅《韓熙載夜宴圖》,這幅畫真的是將古人的風雅生活表現的淋漓盡致。這幅《韓熙載夜宴圖》畫幅很長,總共描繪了有五個場面,第一個場面是韓熙載聽歌女在彈琵琶,第二幅是舞女在跳舞,韓熙載在用鼓伴奏,第三是韓熙載和其他賓客休息暢聊的畫面,第四個是韓熙載欣賞管樂的畫面,最後一幅是韓熙載和賓客們與歌女們談話的場景。這幅畫畫出了富家子弟的風雅生活,音樂舞蹈暢談,風雅不少但也看出了富家子弟的奢侈生活。
2. 古代時春節有哪些風雅的習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遠古時期,我們祖先通過不斷觀察時間變化和季節更迭,逐步掌握了一年四季周而復始的自然規律。春節在古代是一個「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日子,意味著春季的來臨和希望的開始。
春節現在是中國最熱鬧、最隆重以及活動最豐富的節日,在古代也一樣很重要。春節就是我們俗稱的「過年」,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中就有關於「年」的記載。熱衷於崇拜祖先和信奉自然神靈的商朝人認為豐收是神的恩賜,每年都會舉行一次祭祀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不僅是商朝,西周時期,上至王宮的天子下至民間的百姓,每年的除夕之夜都要祭祀祖先和祈求神靈的賜福,並且舉行儀式來驅邪逐疫,慶祝豐收,祈禱來年的平平安安。現代的春節活動中仍保留了一些相關的古老習俗和信仰。
到了漢武帝時期,以正月初一為「年」,春節被固定為每年的正月初一,守歲、換桃符、燃爆竹等民俗也開始興起,圍繞春節的各項活動越來越活躍,儀式越來越完整。經過兩千多年的不斷演化,最終成為中國的第一大節日。
春節真正成為普天同慶,全國參與的最重要佳節是從唐代開始的。大唐盛世氣象,經濟繁榮、百業興旺、思想開明、文化璀璨。這個時代春節的習俗與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慢慢地從驅邪祈願的神秘氣氛中走了出來,將重點由祭祀神轉向了娛樂人。
古代春節
明朝的時候,春節的禮儀性和應酬性逐漸加強的同時,游藝性也得到進一步發展。人們在新年之際相互拜年,饋贈禮品的同時,舞龍、耍獅子、唱戲、說書、扭秧歌、盪鞦韆、踩高蹺、跑旱船、做手工、玩游戲、比才藝等各種娛樂活動層出不窮,各地舉辦的廟會活動豐富多彩,給當時的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的享樂。
那麼,具體到歷朝歷代,古人究竟是如何過春節的呢?古代的春節究竟有哪些風俗呢?我們挑選一些主要的、比較人文的來講一講。
古代春節
晉朝時候春節的風俗:饋春盤
「立春咸作春盤嘗,蘆菔芹芽伴韭黃。互贈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須待膏粱。」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盤的風俗。如《荊楚歲時記》載:「元日,……進屠蘇酒,下五辛盤。」周處《風土記》:「元日造五辛盤。」注雲:「五辛所以發五藏之氣,即大蒜、小蒜、韭菜、雲苔、胡荽是也。」五辛盤就是春盤。
唐朝時候春節的風俗:飾梅花妝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點額顏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壽陽宮里人。」古代以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事物記》載:東方朔最初置「人日」。此風俗傳至唐朝,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圖案;有「斜紅、面靨」等名目;塗唇有「萬金紅、大紅春、內家圓」等名目。
其實,婦女在臉上點畫裝飾,早在春秋戰國時已經興起了;長沙出土楚國女俑的臉上就有圓點的圖案可證。到唐代發展為往臉上貼金箔花鈿,成為一種化妝時尚。
梅花
宋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一:燃爆竹
「霹靂聲中舊歲除,為驚疫魃燃青竹。一自火葯發明後,難止新年放鞭俗。」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但它怕竹子爆聲。於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
唐代詩人來鵠詩雲:「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在火葯發明之後,人們在春節仍然燃爆竹。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寫燃爆竹的過程:「截筒五尺煨以薪,節間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將仍疾走。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一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十聲連百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卻拾焦頭疊床底,猶有餘威可驅癘。」
在南宋出現用草紙裹火葯紮成卷形的爆仗。《武林舊事》:「至於爆仗,內藏葯線,一連百餘不絕。」此指用葯線串在一起的鞭炮。
古代人燃爆竹
宋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二:教坊自樂
「良辰美景奈何天,淚眼裝歡又一年。堪喜歲首無官役,相聚青樓奏管弦。」宋代教坊妓女原屬宮廷,是為官妓;「紹興年間,廢教坊職名,如遇大朝會、聖節,御前排當及駕前導引奏樂,並撥臨安府衙前樂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設酒庫賣酒,為招攬生意,「官私妓女,顧倩只應」。一年之內,難得休息。只有新歲初一有空閑自娛。
宋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三:宮中賜銀幡
「新春拜過至初三,大內銀幡賜百官。朝回兩袖天香滿,帽飾招得笑語喧。」《東京夢華錄》:「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入賀訖,戴歸私第。」蘇轍《除夜元日省宿致齋》詩雲:「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風氣漸東南。還家強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
南宋仍沿北宋風習。《夢粱錄》:「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賜金銀幡勝,懸於襆頭上,入朝稱賀。」
宋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四:蠶卜
「捉弄米粉狀蠶絲,內藏吉語待爾食。喜得佳兆雖自設,依然歡樂不可支。」宋楊萬里有《上元夜裡俗粉米為蠶絲,書吉語置其中以佔一歲之禍福,謂之蠶卜,因戲作長句》詩:「今年上元家裡住,村落無燈惟有雨。隔溪叢祠稍簫鼓,不知還有遊人否?兒女炊玉作蠶絲,中置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
古代春節
明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一: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清波雜志》載:「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
文徵明《拜年》詩雲:「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明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二: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為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明朝時候春節的風俗之三:走百病上城頭
「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岳陽萬丈樓。」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為游百病走周遭,約束簪裙總取牢。偏有鳳鞋端瘦極,不扶也上女牆高。」描寫當時成都婦女在元宵夜遍游城牆為樂事。
春節
古時候人們過春節的風俗和活動與我們今天雖有不同,其實卻是一脈相承。時間雖然跨越千年,炎黃子孫卻通過春節這個節日,將祖先與後世子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3. 什麼是東方高端生活美學
東方高端生活表現在國人日常生活中的美學思想和東方古典美相結合中。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是東方古典生活中的幾個重要元素。
香料、茶樣、創意古琴、非遺絲織工藝品、戲曲服裝、陶瓷工藝、書畫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東方中國古代的風雅生活。
高端的東方生活美學還可以表現在居家裝飾設計中,讓世界更深刻的直觀了解東方生活,是古典與現代一脈傳承的中國生活。
4. 風雅是什麼意思
風雅指端莊的或高雅的,《詩經》有《國風》、《大雅》、《小雅》等部分,後世用風雅泛指詩文方面的事。 繼承風雅精神這筆傳統文化財富,需要接受於心,外化於行。也要加以創新,符合實際需求。 風雅不僅是一種傳統文化,還是一種精神氣質。如今,大家或許寫不出像騷客文人所寫的錦綉文章,但也要從作品中汲取力量。把風雅精神內化於舉手投足之間,將詩意引入日常,方使得生活平凡卻不平淡。把風雅精神加以利用,使它符合社會和自己的需要,雅化日常生活,塑造風雅氣度。 古人通過文字為自己創造一個夢想鄉,從此不問時事。而今人逃進網路世界,打造屬於自己的虛擬王國。幻想雖好,但總要落到現實里來。《詩經》對現實社會的關注,產生了許多名篇,如《碩鼠》、《伐檀》從這些作品裡,能清楚地看到勞動人民他們雖然生活有些悲慘,但身上仍有著美好的品質,勤勞、能幹、樂觀。反觀奴隸主貴族階級的宴飲享樂,猶如華麗的泡沫,並沒有實質的東西存在。所以當今的人們,要立足現實好好地生活。通過勞動為自己的生活創造實質的美好,而不是耽於玩樂。 來源:鴨綠江·下半月
5. 東方文化好受歡迎,這種文化有什麼特性
東方文化一直是非常璀璨的,而且有很強的多樣性,受到了很多地方的歡迎,其特徵也是非常明顯的。
1、多樣性。中國是幾千年的國家,文明從來沒有斷過,歷史是非常豐富,有很多的文化,比如皇家的宮廷文化,皇後是如何用膳的,皇上一天的行程是怎樣,各個等級時間又是如何協調的。民間也有各種文化,比如說相聲、雜技、武館等等,也是非常的豐富多彩。其它國家也是有非常豐富多彩的文化的,比如說日本的動漫文化也是名揚天下。韓國的娛樂圈文化也是廣受歐美人的喜歡。泰國的悠閑,緩慢的生活節奏,也是會讓歐美人羨慕的。
6. 東方和西方生活方式有什麼不同
東西方生活方式的不同,主要表現在語言、飲食、教育、建築、繪畫、音樂等方面。
1,語言方面
東方的代表是中國,官方語言是漢語,是中華五千年歷史逐漸積累演化來的。中國是象形文字,方塊字,只有漢字書法是一種藝術。漢語含蓄、典雅、華美。西方語言直白、坦率,有些奔放。
例如東西方反應愛情的《長亭送別》和《羅密歐與朱麗葉》,同樣反應愛情使用的是兩種不同的語言風格。
《長亭送別》詩句優美,辭藻華麗,勾勒了戀人分別的場景,沒有過多的正面描寫人物形象,而是通過借景抒情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下西風黃葉傷飛,寒煙衰草凄迷」,用飄落的黃葉,連天的衰草,凄迷的寒煙,形成荒涼的意境,讓我們感到崔鶯鶯是何等的凄涼。還多次利用典故,如「淋漓襟袖啼紅淚」讓人體會出其中的意境。所以漢語含蓄,但仍能讓人讀懂,並且了解明白。
《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只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對白與獨白,景物描寫極少,可見其語言的直白,愛就痛快的表達出來,不需要試探,遮掩。
2 ,飲食方面
用餐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異。中國人喜歡熱鬧,大家圍在一起聚餐。西方人喜歡在安靜、優雅的環境里就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餐盤,都是提前分配好的。
中國主食以穀物為主,其次是蔬菜,植物類佔主導地位。西方人食物以動物居多,這與他們游牧民族,航海民族文化有關。
3,教育方面
西方教育的主導思想是:每個人都是特殊人才。給予所有學生機會去發揮自己特長。東方教育則強調集體,團體意識,不注重個體的差異。
4,建築方面
東西建築風格的不同,從本質上看是因為文化的不同。中國文化重視人,而西方文化重視物。中國文化重視道德與藝術,西方重視科學與宗教。
在製造空間上,西方先通過牆確立空間,上面在加一個蓋子。東方正好相反,屋頂是最重要空間因素。通過柱子支撐的屋頂確立空間後再填充牆。
西方強調內部空間,東方強調外部空間。
5,音樂方面
中國音樂注重情韻,西洋音樂注重和諧。西洋音樂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數學與幾何學的科學性;中國的情韻源於先秦諸子百家的哲學。
6,繪畫方面
西方繪畫講究透視法,就是用線條或者色彩在平面上表現立體空間的方法。中國傳統繪畫,則以「形神兼備」為主,重在抒發主體精神。
7. 都說宋代人風雅,宋代人生活的風雅究竟體現在何處
宋人的風雅,體現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之處,不同於唐代的豪放不羈,宋人多了一分閑情雅。所以風雅的宋人便有了平日里"焚香點茶,掛畫插花"這四種雅事,通過嗅覺、味覺、視覺和觸覺,將感官與藝術相融合,從而表達出自己的內涵修養與精神境界。
一、焚香
香文化在中國流傳久矣,宋人之所以喜歡焚香,更多的時候是因為焚香能夠營造出一種飄渺出塵的氛圍,此外裊裊幽香沁入心脾,也能帶來精神上的寧靜致遠。宋代的蘇軾就終日與香為伴:"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席"。
至於花的品種,不僅有蘇轍喜歡的菊花,歐陽修還提到了洛陽城中無論貴賤,皆喜插牡丹花。在北宋汴京城,從《清明上河圖》中表現的場景來看,甚至還出現了專門賣花的鮮花店,你完全可以從這里得到任何你想要的鮮花品種。
"焚香點茶,掛畫插畫",宋人四大雅事,焚香嗅其香、點茶嘗其味、掛畫觀其形,插畫賞其色,這是宋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即追求雅緻、講究品質的生活方式,同時也體現了宋代內斂含蓄的審美風尚。
8. 在古代,春節有哪些風雅的習俗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飯,這也是農歷一年中的最後一頓飯。一般來說,餐桌上除了豐盛的家宴外,還必須有魚,同音字取 "年年有餘 "之意。家人聚集在一起,分享過去一年的喜悅,展望未來一年的發展。年夜飯後,全家人一起熬夜,辭去舊年,迎來新年在現代社會,各種名稱的節日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會說 "年味兒淡了",也許我們不需要每年改善食物和穿新衣服,也許我們有更多的娛樂方式。但是,春節仍然是我們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
朱元璋推廣春聯的故事非常流行。那是一個除夕夜,朱元璋命令皇親國戚、大臣,每家每戶在門前貼上一副對聯,皇帝下旨,誰敢怠慢。此後,由宮中大臣粘貼的春聯流傳到百姓的彭門,"千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古人認為,綠色是一切生命的象徵。而紅色為興,象徵著興旺,相應的方位是東方的日出。所以漢代在春節那一天,不僅要穿上青衣,皇帝和官員還到皇城的東門,舉行盛大的迎春活動。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9. 生活是什麼的主要內容
「生活狹義上是指人於生存期間為了維生和繁衍所必需從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計活動,它的基本內容即為食衣住行生活。廣義上指人的各種活動,包括日常生活行動、工作、休閑、社交等職業生活、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生活大體上可劃為三類,即「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家庭生活」(除此之外,還有「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兩大分類法)。
一. 社會生活:
日常生活(即食衣住行生活)、都市生活、鄉村生活、婦女生活、 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藝術生活、宗教生活、民俗生活等等。
二.職業生活:
工人生活、農民生活、士兵生活、教師生活、護士生活、邊防生活 、失業生活、乞丐生活、監獄生活、流浪生活、貧民生活、難民生活等等。
三.家庭生活:
休閑生活、個人生活、獨身生活、老年生活 、雙親生活、夫妻生活、性生活、單親生活、同居生活等等。
10. 風雅是什麼意思 風雅簡單介紹
1、風雅意思是:文雅。端莊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舉止端莊的或高雅的。
2、風雅心境的意思是指看待萬事萬物都有一種清新脫俗、高貴典雅、文化氣息的心境。具體解釋如下:風雅一詞源自《詩經》。《詩經》分《風》、《雅》、《頌》三類,《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後世常用「風雅」一詞作為高貴典雅的指代。同時風雅一詞又為多義詞,謂文雅,端莊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舉止端莊的或高雅的。
3、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久的帶有渲染性的情緒狀態,也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久的情感,如綿綿柔情、悶悶不樂、耿耿於懷等。往往在一段長時間內影響人的言行和情緒。工作成敗、生活條件、健康狀況等等,會對心境發生不同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