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有哪些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19 17:56:48

⑴ 幼兒園蒙氏教育日常生活區有哪些教具

日常生活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基本動作能力,學會照顧自己、照顧環境,進而學習彼此尊重,養成良好的社會能力,使孩子成為一個獨立、合群、自信的個體。隨著教具的取拿、操作和收放等練習,可以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專注力、動作協調能力,這些都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家」是孩子練習日常生活教育最棒的場所。孩子一早起床需要換衣服,此時就是練習穿脫衣服的最佳時機,所需要的材料是衣服和成人;起床後需要整理床鋪,所需的材料是床上的用品和成人;想喝水時,孩子可以自己拿杯子裝水,材料是水壺和杯子,重點是要放置在孩子可以取拿的高度,這樣的活動可以幫助孩子增進協調力;吃餐點前,先將雙手洗干凈,然後自己拿餐具夾點心吃,餐後自己整理收拾,以及將餐具洗干凈、擦桌子,所需材料有圍裙、抹布、臉盆、水、、、、、、每個動作經由成人的正確示範後,孩子不但學到了照顧自己和照顧環境外,更可學到對細節的注意力。當學做家務時,他就是你的得力助手而非阻手,曬衣服、收衣服、擦桌子、掃地、洗碗、垃圾分類、照顧植物等工作,都可以讓孩子參與。當孩子有機會自己動手做時,孩子的協調能力會更精確地發展,也會變得更加獨立。孩子一旦有了足夠的生活經驗,就能建構認知學習的基礎。上述材料相信在每個家庭中都很容易取得,只是如何將家中原有的物品設計成一份份孩子可以獨立操作的工作,就需要家長朋友多跟老師交流。我也想在此告訴我們的家長朋友,只要是我們成人做的家務活,我們的寶寶都能做好,只要我們成人給孩子段煉的機會,能夠有耐心示範給孩子,我們的寶寶就能做好,各方面能力就能提高。只要我們成人把我們的寶寶當成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個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的孩子,我們的寶寶就會自由發展,快樂成長!

⑵ 蒙台梭利教具名稱圖片使用方法及教育意義

蒙台梭利教具有88件套和120件套。這些教具,您如果想了解,可以去找一些淘寶店鋪挨著看看。
蒙台梭利教具
蒙台梭利博士認為,使一個孩子做出創造性的選擇,必須具備一個能夠激活孩子創造性的環境。在一個沒有合適教具的環境中,自由選擇意味著有組織的行為,而在一個不能使孩子們集中注意的環境中,自由選擇將會導致混亂無序。一個良好的、積極的環境意味著一個能夠誘發、維持、鞏固和強化積極的社會行為的環境。
Barry Schwarz(2004)研究表明:擁有太多供選擇的東西會有消極的影響,且與人們的控制意識相對抗。雖然孩子們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可以自由選擇做什麼工作、工作多長時間,但他們的選擇仍受許多限制,比如,教具的數量、對教具的了解程度等。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可供選擇的數量太多,在某種程度上會阻礙孩子前進的步伐。因此,她思考了在蒙台梭利教室中限制孩子選擇的方法和途徑。
一種有效的方式,就是給孩子提供有限的可供選擇的物品: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每種教具只有一個,如果另一個孩子或另一組孩子正在操作這個教具,這個時候這一教具就不在選擇之列了。蒙台梭利博士認為,一般而言,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各區域的蒙台梭利教具只有一套是非常重要的。
原因有兩點:第一,孩子們需要學會團體合作、學會分享,而學會分享有限的資源是很重要的;第二,既然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孩子是在操作和觀察中學習的,那麼,觀察別人如何使用一種材料也能幫助並鼓勵他們用這種教具完成任務。
總之,在蒙台梭利的教室里,教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限製作用。此外,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是受限制的。孩子們在工作過程中就已經學會了分享。(節選自《科學的蒙台梭利教育》)

教具的本質
尺寸須配合小孩的身體大小。
天然材質製造-玻璃、木材、金屬、編制籃子。
顏色配對一致,以便讓教具一眼看過去很清楚是一整套,並且也容易維持其秩序,更可以協助孩子獨立。
必須具有美感,才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

⑶ 蒙台梭利教具介紹和使用方法是什麼

蒙台梭利教具主要分6大領域,感官教育教具、數學教育教具、語言教育教具、科學文化教育教具、日常生活教育教具及音樂教育教具。

在蒙台梭利教具中,最經典的教具為感官教育教具部分,例如:插座圓柱體、粉紅塔、棕色梯、長棒等。蒙台梭利教具最大的特點在於,孩子通過自主地操作教具,從中主動地獲得大量感官經驗及掌握不容易被理解的數理知識。

蒙台梭利教具是依據孩子的年齡段而設計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用不同的教具。20世紀90年代,蒙台梭利教具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一並,從台灣、香港等地傳入我國大陸,並在本世紀初,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幼教工作者及幼兒家長認識了蒙台梭利教具。

教具的特色

編輯語音

1、蒙氏教具不選用五彩雜陳的色澤,以朴實、干凈的色調為主。因為它具有教育意義,所以通常用單色調,突顯真正的教育目標,也就是具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紅塔的十塊木頭全部都是粉紅色。

2、由於教具的最重要目標,是為符合兒童的內在需要,所以在大小、尺寸上,只以兒童的能力為考慮范圍,例如:粉紅塔最大的一塊,孩子也可以搬得動。

3、每項教具都有能夠吸引小孩子的因素, 例如粉紅塔木頭的重量、顏色;或者勺豆子時,豆子沙沙的聲音。

⑷ 蒙特梭利一共有多少套教具

蒙特梭利教具(四類)感官教育(20多種);數學教育(40多種);語言、科學文化教育(20多種);日常生活教育教具(10多種)

家庭套裝(20件左右);88件;137件;182件等套裝;

⑸ 請找出蒙台梭利的兩種教具,並說明名稱、哪個領域的和操作方法

一、IC(0-3歲)階段教具:

日常生活領域—抓花豆

操作方法:

(1)邀請幼兒鋪地毯並去教具櫃取工作,介紹工作名稱—葉型櫥。

(2)向幼兒展示如何拿取工作,雙手兩側拉取嵌圖板。

(3)教師坐在幼兒右側。(主控手為右手)

(4)教師任意取三種葉形嵌板(卵形葉、線形葉、針形葉),介紹它們的工作名稱。教師分別將卵形葉、線形葉、針形葉嵌板拿出放到地毯上,左手握住手柄,將嵌板翻轉,右手順時針觸摸葉子輪廓,並介紹葉子名稱。

(5)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指認卵形葉、線形葉、針形葉。

(6)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說出葉形名稱。(第三階段:確認)

(7)教師與幼兒將收集的葉子按不同形狀分類。

(8)教師可用同樣的方法,並根據小朋友的情況介紹其他形狀的葉子。

(9)整理工作,放回教具櫃原處。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幫助。謝謝!

⑹ 蒙台梭利教具大體可分為四類

蒙台梭利教具大體可分為四類:生活訓練教具、感官教具、學術性教具和文化藝術性教具。其中,以其感官訓練教具最具特色。

⑺ 蒙台梭利教具的介紹

蒙台梭利教知具,是由20世紀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瑪麗亞·蒙台梭利依據其教育思道想所發明設計。在我國,因回為翻譯的不同,導致蒙台梭利教具還有其它名稱,如:蒙特梭利教具、蒙特梭瑞教具;也有人簡答稱它為蒙氏教具。

⑻ 蒙台梭利非常重視環境的作用,什麼樣的環境是具有良好的作用

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如果兒童被置於一個有利於他們自然發展的環境中,使他們能按自己的需要、發展的節奏和速度來行動,他們就會顯現出驚人的特性和智慧。她認為,兒童的身心是在外界刺激的幫助下發展起來的,是個人對環境的自發的活動。所以,她說,在蒙台梭利學校中,環境教育兒童,即蒙台梭利博士認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內容,而且教育方法的許多方面亦由環境所決定。

一、環境教育兒童
蒙台梭利博士認為,「環境」是在她的教學法中必須強調的第一要素。她把這個環境稱為「養育兒童的場所」,是為了滿足兒童的需要及自我建構而設計的,在這個環境中,兒童的人格及成長的模式也會顯露出來。因此,蒙台梭利博士認為,這個環境不僅要具備兒童成長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積極意義,同時也要將所有不利於兒童成長的事物加以排除。

蒙台梭利博士相信環境的巨大作用,在她看來,兒童具有「精神胚胎」,有賴於環境的保護和滋養;兒童的心理發展是在吸收環境中實現的;童年的秘密只有透過開放的環境才能顯明;有準備的環境是兒童教育的工具。

蒙台梭利博士非常重視環境,但同時也強調,首先,環境的重要僅次於生活本身;其次,兒童成長的環境,必須由具備相當知識而且敏銳的成人來策劃;再次,成人必須參與兒童生活與成長的環境。簡單地說,環境必須是充滿生機的,由更高的智慧所指引的場所。

因此,在這個環境中,成人的參與和准備是十分重要的,蒙台梭利博士認為,有準備的環境對兒童的發展至關重要,她把有準備的環境比作人類的頭部,充分說明有準備的環境是其教育方法的靈魂之所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與傳統教育方法的最大不同,就在於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比傳統教育方法多出了一個新的要素——環境。

二、有準備的環境
蒙台梭利博士在批評不適合兒童的「以成人為本位的環境」的基礎上,提出了「有準備的環境」的觀點。

她認為,大多數兒童沒有生活在理想的環境中:首先,兒童天性親近自然,但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地球上的自然環境越來越狹小,過去的兒童能夠在身邊的自然中容易地找到有趣且對發展有益的事物,而今日的文明社會卻使人們與自然離得越來越遠,兒童也無法在身邊的自然中找到理想的活動對象;其次,兒童居住於「以成人為本位」的世界中,身邊的一切對兒童來說其規格、重量和形體都是不適宜的,難以隨心所欲地操作——成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改善環境,而兒童卻無此能力,所以,兒童就只能無可奈何地生活在成人為他們安排的並不適宜的環境中。

那怎樣才是適合兒童的環境呢?蒙台梭利博士認為,適合兒童的環境就是「有準備的環境」。她指出,對於3歲前的兒童來說,最好的環境就是父母本身,兒童需要營養和聯接母子之間的愛,因為它們可解決兒童適應上的困難。她認為,嬰兒只有和父母相處,學習父母的言行,才能成長並適應周圍世界。而對3歲以後的兒童,則應專門創設環境,激發兒童自主活動的動機。蒙台梭利博士根據自己開辦「兒童之家」的經驗,提出了「有準備的環境」的標准。

(一)自由的觀念
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只有在自由的氣氛中,兒童才會顯露他們的本質。然後,成人才可以觀察兒童的興趣和活動,了解兒童的個性和發展,隨時改進環境以適應兒童的需要。蒙台梭利博士認為真正的自由是一種藉由教育的幫助,而使潛在的導引力量得以發展的結果。

教師首先以兒童的發展為基礎安排一個「日益有趣」的環境,然後借著一件兒童自由選擇的有趣工作,使兒童專注其中,達到自製、自我教育的境界。也就是說,給予兒童工作上的自由才能使兒童產生行為上的自製能力,進而實現自我教育。

在蒙台梭利教室自由的環境中,兒童有機會了解行為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了解自己的能力與短處。這種自我了解的機會也是蒙台梭利教室中的自由所帶來的最重要結果。

(二)結構與秩序
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外在的秩序感有助於發展兒童內在的秩序感。教室中的環境應表現外部世界的結構與秩序,使兒童了解、接受,並進而建立自己精神上的秩序與智慧。經由這種內在的智慧,兒童便會信賴他所處的環境,了解自己與環境溝通的能力,也就能保證兒童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知道如何去尋找與選擇自己所需的教材。

此外,雖然蒙台梭利博士強調環境中的結構與秩序,但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一直保持在原位,敏銳的教師會定期更改環境中事物擺放的位置,配合兒童的成長腳步。

(三)真實與自然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環境中的真實與自然,有助於兒童發展探索內在及外在世界所需的安全感,而成為敏銳的、有賞識力的生活觀察者。因此,教室中的設施在設計上應接近真實社會的情況,如其中的冰箱、電話等都應是真實的。

蒙台梭利教室為了和真實世界盡量相近,教材大多隻有一件,因此,如果兒童想練習的教材正在被別人使用,他就要等別人用完後再去使用,也便學會了等待。此外,蒙台梭利博士還特別強調與自然界接觸的重要性,提倡讓兒童去照顧動植物,接觸自然界,體驗自然界的神奇美妙。

(四)美感與氣氛
蒙台梭利博士認為,美是喚起兒童對生活做出適當反應的絕對要素,因此,環境必須具有美感。她認為,真的美建立在簡潔的基礎上,其教室環境在視覺上要協調統一,生動、美觀、大方,但又不顯得過分刺激和凌亂。

此外,不僅活動材料要具有美感,環境本身也必須具備完全和諧的氣氛,輕松溫暖,使兒童樂在其中。

(五)蒙台梭利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中最為引人矚目的,由於這些教具是實際可以操作的,所以往往比其他內容更受重視,但也被人誤解為訓練兒童的各種技巧。但實際上,蒙台梭利教具並不注重外在的教育功能,而是嘗試通過內心來幫助兒童建立自我與心靈的發育。它們提供可以集中注意力,進而啟發兒童專心的刺激,因此,可以幫助兒童成長。

蒙台梭利教具不同於玩具,也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教具,它是蒙台梭利博士根據現代科學理論和特殊教育的實踐發展出來的一系列富有結構、秩序特徵的工作材料。在蒙台梭利博士的眼中,她所設計出來的是「工作材料」而更勝於「教具」。它們不是提供給老師使用,而是提供給幼兒做「成長工作」時所使用的「材料」;它們不是輔助老師上課的物品,而是讓幼兒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探索的媒介。

蒙台梭利教具適合兒童的身高比例,可以讓兒童按其所好隨意選擇,兒童在自我練習的過程中發展智力、注意力持久的心理平衡、抽象思維和自然創造,可以說,蒙台梭利教具正是其環境理論物化的結晶。

具體說來,按照教學內容的不同,蒙台梭利教具可以分為日常生活教具、感官教具、數學教具、語言教具和科學文化教具。詳細內容見第三節。

(六)社會生活的發展
蒙台梭利教育採用混齡編班,即採用不同年齡的幼兒混合在一個班級里。在這樣的混齡班級中,年齡較大的幼兒會自發地去幫助年齡較小的幼兒,而年齡較小的幼兒則能從年齡較大的幼兒的工作中獲得靈感及榜樣,這便有助於兒童社會生活的發展。這樣的教導非常可貴,因為5歲幼兒的心智比我們更接近3歲幼兒的心智,他們之間存在著一種精神上自然發生的「滲透作用」,使幼小的孩子很容易學會那些我們難以傳授的事物。

此外,在「有準備的環境」中,所有的設備都是為兒童而不是為成人安排的,他們能夠獨立進行活動,進行社會性交往。教室中各種用具和教具的取放、使用和操作也都遵循一定的要求和規則,並要隨時考慮到對其他人是否方便,以及自己的行為是否文明等問題,這些都促進了兒童社會性生活的發展。

根據以上要求設置「有準備的環境」,兒童就會在按照自己內部的需要、發展速度和節奏來行動的過程中表現出熱愛秩序,長時間地集中注意,盡最大的努力反復進行某種操作,而不感到疲倦,並最終成長為具有優秀品質和智慧的社會成員。

總之,蒙台梭利博士所謂「有準備的環境」,就是一個適合兒童需要的真實環境,是一個能引發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的環境。

(文位元組選自CMS蒙台梭利教育叢書《科學的蒙台梭利教育》,遼寧師范大學 劉文 教授 著

⑼ 蒙台梭利嗅覺教育游戲的教具有哪些

在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中,對寶寶進行嗅覺訓練主要採用的教具是嗅覺筒。

用嗅覺筒對寶寶進行嗅覺訓練最直接的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寶寶辨別各種氣味的能力,並幫助其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各種氣味;間接目的則是讓寶寶體會氣味與味覺之間的關聯性。通過嗅覺訓練,讓寶寶進入另一個感覺世界,比如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自然界的各種花草樹木、食物(水果、蔬菜、調味品)、生活用品(香水、肥皂等),由此體驗各種不同的氣味,好聞的、難聞的等,並提高寶寶嗅覺的靈敏度。

閱讀全文

與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