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要教育孩子飲食規律,一日三餐,不能無節制的飲食。不能過度挑食,父母做什麼飯菜都要適應,不能不喜歡吃就不吃了。避免浪費,要教育孩子盤中餐一定要干凈。吃飯時不能讓孩子大聲講話,影響其他人吃飯。不能總讓父母為自己夾菜,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吃飯。用餐時要注意衛生,不能將飯菜弄的到處都是,要注意文明用餐。
『貳』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
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以身作則法: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將會成為幼兒一生的財富。幼兒好模仿成人習慣,成人的良好行為是培養幼兒良好衛生習慣具體、形象而又直觀的示範。如准備睡覺時鋪被、拉窗簾、洗臉、洗腳;吃飯前碗筷、桌凳的擺放凳都是給孩子一種示範和暗示。
2、形象滲透法:利用看圖片、講故事、教兒歌、游戲等形式進行滲透教育來達到培養目的。
3、定位法:將幼兒常用的物品、玩具擺放在規定的地方,並嚴格要求按規定的位置擺放,使其對常用物品的位置形成固定的印象,這樣就能養成其不隨便使用別人物品的習慣。
4、督促檢查法:幼兒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製能力都較差,需要不斷的督促提醒和檢查,這樣可使其良好的習慣不斷強化,逐步形成自覺行動。
『叄』 怎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什麼辦法呢
引言:家長如果想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就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家長看到孩子有喜歡做的事情,就要給孩子積極的引導。如果家長沒有辦法走在孩子的前面,孩子也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如果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首先就要給孩子做好榜樣,有一個好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怎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什麼辦法呢?
『肆』 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與方法
一、生活有規律
按時作息,講究衛生,衛生習慣不好,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要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時還要注意對孩子進行講好公共衛生的教育,讓孩子養成不隨手扔垃圾的習慣。
家長要盡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時間里的一致性。長期做下來,孩子自己也能學會獨立按一貫的生活規律來制定合適的作息時間表。一旦孩子習慣過一種有規律的生活,那麼時間觀念就已內化成他自己的一種寶貴素質,自我意識的控制力與意志力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2
/6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長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有意識的從小鍛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一些小件的衣物鍛煉由孩子自己去洗。要孩子做家務的目的,並非僅是要把繁瑣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廚房整潔的重要性,比不上發展孩子的責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辦事能力,因為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礎。做家務也可幫孩子了解人必須合作和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當孩子在生活中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養成主動做一些家務勞動的生活習慣時,孩子的獨力意識與自我責任感就已增強了很多。
3
/6
三、學會節儉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開運動會、去春遊拿10元、20元還嫌少。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家長沒有注意對孩子節儉這一習慣的培養,甚至有的家長認為讓孩子節儉是寒酸的表現。其實想一想一個從小不知道節儉的孩子,長大了又怎麼會節儉呢?要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第一要定量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自己去支配這些錢,如果提前花完,不補,不預支,讓孩子學會節制、學會理財。家長引領孩子不同他人攀比,當然,家長首先不能進行攀比。可以嘗試讓孩子利用假期去品嘗一下賺錢的艱辛,這樣他就不會亂花錢了。
4
/6
四、上網要有度
家長要在看電視、上網上以身作則,少看電視多讀書,用行動產生說服力,這樣的糾正效果會更好。
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但要正面引導孩子玩那些益智的、健康的游戲,這樣來避免孩子去玩那些充滿暴力與色情的游戲。同時要多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愛好,這樣孩子就不會把注意力只放在玩游戲上了。在孩子玩游戲之前,要與孩子一起制定玩游戲的規則,切不可因孩子一時表現好了,家長一高興,就可以允許他上網或超時上網,這樣是把上網玩當成獎品了,他們對游戲的興趣也就被刺激得更濃了。對於自製力差的孩子家長要多一點耐心,要慢慢指導孩子在玩游戲中自己學會控制,最好不要與孩子形成管制與被管制的關系,
『伍』 如何培養孩子生活習慣
01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益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可減少一些皮膚病,寄生蟲病,胃腸道疾病,傳染病的發生。 如: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無牙刷、牙膏時可用鹽水代替。勤洗澡、換衣服、剪指甲,不亂挖耳朵、鼻孔,不用臟手揉眼睛,看電視時保持3米左右的距離等。合理組織體育鍛煉,激發孩子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養成鍛煉的習慣。
02
培訓良好的睡眠習慣
孩子的睡眠習慣是受環境影響的,有的孩子讓抱著睡,這一定是家長培養而成的,而晚睡晚起往往是跟隨大人晚睡的習慣造成。要糾正這種現象,首先要培養孩子放到床上能自己入睡的好習慣。其次要培養孩子按時入睡的習慣。到了睡覺時間,要給他創造一個睡眠環境,如保持室內光線柔和舒適安靜,不要大聲吵鬧,睡前不要過分逗弄孩子,不要讓他太興奮,也不要講驚險恐怖的故事,上床前讓孩子解好小便。如果孩子一時睡不著,不要嚇唬他。否則,會使孩子睡不好。一旦孩子有了規則的睡眠習慣,就要保持這種習慣,不要輕易變動。
03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1、定時定量定點吃飯
對每人來講,一日三餐定時,就能夠形成固定的飲食規律。對孩子按時定量吃飯,使兩餐間隔時間在4-6小時,這正是腸胃對食物有效的消化,吸收和胃排空的時間,保證充分足夠地消化吸收營養和保持旺盛的食慾。
2、教育孩子不要偏食
孩子偏食的原因既有身體的因素,如消化不良或食物過敏反應等,但更多的是環境的和心理的因素,比如,某些家長自身的偏食影響,某種食物過多連續吃形成厭惡反應,或家長限制孩子吃某種食物而造成孩子的不愉快體驗並予以拒絕等。
3、讓孩子自己吃
孩子不是天生就有依賴性的,每一個孩子在七八個月時就有自己拿勺子"吃飯"的慾望, 盡量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不要因孩子吃不好而去限制、指責他。同時,可以提供一些條件和幫助:比如給孩子圍上圍兜以防弄臟衣服,在地上鋪一張塑料紙任孩子漏撒,洗凈孩子的手讓他去抓,同時還要注意教孩子用餐具的正確方法, 指導孩子學習怎樣不會把飯粒撒落在地。
4、慎選零食和飲料
對於各類零食,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 一是零食確實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和高興,調整孩子的味覺感受,二則現在的零食越來越豐富,精美,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可以作為輔助食物,適時適量地給孩子吃一點是可以的,也是必需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要在飯前吃,更不能飯不吃,零食補。不要養成以飲料代水代湯的習慣。因為飲料中過多的糖,糖精及化學添加劑都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並妨礙孩子對白開水的補充, 所以一定要慎吃,少吃。
04
培養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指導孩子學會自我服務,這是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基礎。一個人的生活習慣,總是和他們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聯系在一起的。現在許多孩子生活習慣不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小在生活自理上缺少鍛煉造成的。不少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過於保護,片面強調孩子年齡小,輕視孩子勞動習慣的培養,壓抑了孩子對勞動習慣的需要,阻礙了孩子勞動能力的發展,這種愛孩子的方式是不明智的,缺乏主見的。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狀況出發,要求和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他們自己去做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碰到又不難做到的事。如穿脫衣服、自己吃飯、鋪床疊被以及上床之前放好自己脫下來的衣服、鞋襪,學習收拾自己的玩具和小人書,幫家長拿東西,開飯時讓他幫助搬凳子,擺放碗筷,吃飯後幫助收拾碗筷等,還可讓孩子幫助摘菜,洗菜,去附近副食店買醋、打醬油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選擇孩子能勝任的事,從孩子自我服務勞動開始,讓他獲得成功,激發他進一步的勞動熱情。通過這種細小的活動,可以使孩子及早擺脫成人的照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陸』 孩子怎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 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從寶寶出生開始,家長就要逐漸讓寶寶有白天活動、夜裡休息的意識,這樣才能讓寶寶有規律作息的習慣,然後到寶寶上幼兒園才會有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而且要逐漸過渡到寶寶能夠獨立安靜地入睡。
2 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這個習慣也要從小培養,從寶寶開始進食開始,就要給寶寶創造一個安靜適宜的進餐環境,不要讓寶寶邊進食邊玩玩具或者看電視,這樣不僅不利益寶寶消化吸收,而且會養成寶寶不良的進餐習慣。進餐時還要學會獨立進餐,不挑食、不厭食,不大聲講話、不玩玩具、不看電視、愛惜糧食,不掉飯粒、不剩飯。
3 養成良好的入廁習慣
寶寶幼兒期就要學會獨立入廁,及時入廁,不尿褲子,在幼兒園寶寶還要學會排隊入廁,不推擠,入廁時掌握正確的入廁方法,便後要能獨立整理好衣褲,便後要洗手的習慣。
4 養成愛喝白開水的習慣。能正確認清自己的水杯,知道按需喝水,喝多少接多少,不浪費水,不喝生水;喝水時不玩鬧,喝水時不說話走動,雙手端好水杯,避免嗆水。
5 養成獨立穿衣褲、鞋襪的習慣。
寶寶在這個階段還要學會能獨立穿脫衣褲、鞋襪,知道穿脫衣服的順序和方法,能獨立穿脫好衣服,衣服脫下後要疊放整齊,能分清鞋子的左右,不穿反鞋。
6 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寶寶要知道飯前便後要洗手,並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7 養成刷牙、洗臉的習慣。要讓寶寶知道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都要刷牙、洗臉,並讓寶寶掌握正確的刷牙、洗臉的方法。
8 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不用衣袖揩鼻涕,洗完手不在衣褲上擦乾,保持衣服干凈整潔;不在公共場所隨地大小便;不亂扔垃圾等。
『柒』 有哪些方法能夠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分不開的,家庭教育主要幫孩子處理生活上的事情以及培養一些習慣問題,而學校教育是為了幫助孩子增長知識,二者相互配合,才能夠教育出一個具有良好品質的孩子。那麼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哪些方面的好習慣呢?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品格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平時要幫助孩子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和堅韌不屈的品格,注重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一般自控力強的孩子長大之後才能夠有出息,而且只有能夠吃苦耐勞的孩子才能夠有所成就,所以家長平時一定要告訴孩子努力的重要性。
『捌』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言傳身教,形成內在動力。有了內在動力,不用父母催促,孩子會自發、自動地去做事情。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基礎,給孩子形成一種氛圍,因為孩子是通過觀察和模範來學習的,比如爸爸在家經常玩游戲,那孩子就會去模仿爸爸的行為,用玩游戲的方式消磨時間,反之,如果爸爸媽媽在家經常在家讀書,經常討論書中的內容和有趣的觀點,孩子在這樣一個閱讀的氛圍中長大,他就會自然而然喜歡上閱讀,這樣日復一日的重復,讓孩子習慣這樣的方式,慢慢這樣的習慣就會內化為孩子的一部分,形成他的內在動力,他習慣了每天讀書,他就覺得讀書是自然的、輕松的、快樂的事情,如果你不讓他看書,他反而不知道要做什麼,覺得很難受。對於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孩子,他就會覺得讀書是一件枯燥、無聊、乏味的事情。習慣養成的基本路徑:通過日常習得—進行大量重復—內化成持久、穩定的行為模式。
『玖』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
個人認為,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要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讓他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在培養孩子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的過程中,需要家庭成員統一教育觀念,對孩子進行一致性教育,減少孩子的“依賴”心理。
(1) 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家長可以有意識地滲透時間觀念,比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某些事情。你也可以和你的孩子討論制定一天的計劃。從早到晚,從簡單的起床、穿衣、洗漱到運動、學習和玩耍,你可以制定詳細的一天計劃,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學習時間管理。
活動1:我的日程安排
在家裡的這段時間里,孩子們對游戲、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什麼時候,多久?你看電視的時間和時間?聽什麼好故事?讀哪本好故事書?家長可以盡量把這些問題留給孩子自己規劃,只有提出合理的建議。讓我們看看孩子們一起做什麼吧!
有計劃地做事,事半功倍。哦,從現在開始,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有計劃的小超人!和你的孩子計劃好每天要做什麼。當然,不要過度安排學習內容哦,要注意勞逸結合。
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
活動2:我可以整理我的書包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了解小學生的書包,萌生對小學生活的好奇心。引導孩子學會整理小書包,不要錯過物品,為小學生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孩子愛護書包,保持書包干凈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