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非暴力溝通你會在生活中怎麼使用

非暴力溝通你會在生活中怎麼使用

發布時間:2022-12-07 15:04:21

❶ 如何用「非暴力溝通」方式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呢

運用“非暴力溝通”,只要掌握它的四個基本要素,就抓住了核心。

這四個基本要素分別是:觀察、感受、需求、請求。

再說簡單些,就是溝通時可以運用兩個公式,直接套用兩個公式就行。

第一個公式是:當“什麼”(事件)發生時,我感覺“什麼”。

比如:我看到你做了什麼,我非常怎樣;因為你做了或沒做什麼,我覺得怎樣;

❷ 如何在職場中掌握非暴力溝通

如何在職場中掌握非暴力溝通

如何在職場中掌握非暴力溝通,在求職面試的過程中很容易碰到這些問題,懂得人際交往也是職場制勝的法寶,有些事情不必說得太過直白,職場的身體健康也是難能可貴的,在職場上,如何在職場中掌握非暴力溝通是很重要的。

如何在職場中掌握非暴力溝通1

非暴力溝通,顧名思義,是以一種平靜的方式交流,不會大喊大叫,不會為一張紅臉而爭吵。正確的溝通技巧是:

一、多說觀察,少說評論

觀察是客觀事實的描述,評論是主觀的個人意見,當我們用觀察技巧與人交流時,對方更容易接受,彼此達成共識,而不是厭惡,有利於進一步的交流,如果你願意評論,別人會覺得你的話只是反駁你的一面,溝通的門就會關上。

公司的王姐性格開朗,熱情大方,心地不壞,願意幫助別人。"王姐姐應該很受歡迎,這是合理的,但公司里的人不太喜歡她。原因是她喜歡評價別人,曾經說過前台小王的妝容太迷人了,還說公司的男孩太瘦了,太枯萎了,娘娘腔。雖然王姐人好,嘴不饒人,年底員工的業績分數,她的分數是最低的,跟領導哭,說大家一起欺負她。

王姐在這種情況下,她現存的問題是她不能說話,暴力溝通,讓別人覺得不舒服,不舒服,遲早會在這樣的職場關系中產生矛盾。

二、提出具體要求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提出要求,但這些要求往往是抽象的,不明確的,不具體的,很難給出有針對性的答復,結果是可以想像的,所以在提出要求時,我們必須具體表達出來,以便讓人們知道如何改進。

職場也是如此,比如領導分配一份工作,最好是數字化和向前邁進。例如,今年的目標200萬,第一步要做什麼,第二步要做,這樣對方才能清楚自己的工作。

三、多聆聽,少說教

在情緒溝通中,理解和傾聽往往比自以為是的幫助有效得多。溝通的實質不僅是信息的交流,還包括相互信任和情感共鳴。真正的溝通不是我們做多餘的分析和行動,而是我們開始真正傾聽對方。

職場中,我們也需要多聆聽,少說教。作為領導,當下屬報告工作時,我們應該認真傾聽,真正理解下屬的想法。如果下屬的工作做得不好,此時我們也需要好好安慰她,但我們主要是傾聽,而不是盲目地說教,這樣下屬才會有叛逆心理。所以非暴力溝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溝通技能。好好談談,讓你的工作關系更加和諧。

王澤亞是一家化妝品店的經理,店面比較大,有十幾名員工。有一次,兩名員工差點因為山南店的不愉快搶劫而打架。王甸經理一到店裡,他就覺得每個人都出了問題,所以他讓兩名員工下班後去找她。

下班後王店長沒有批評她們,而是耐心地讓她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同一件事在兩個人的口中說的有差異。王澤亞並沒有立刻評判,而是讓她們站在對方的角度再把事情說一遍,最後兩個人很自然的握手言和。換位思考,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多聆聽,少說教,讓溝通都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這樣的談話才能繼續,並且越溝通越順暢。

如何在職場中掌握非暴力溝通2

四、只說觀察到的結果,而非評論

為什麼要做到觀察不評論?因為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別人就會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並反駁我們。區分觀察和評論在於你是否保持完全的客觀,是否只針對具體的行為。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觀察他人的行為而不進行評論,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

其實想要做到觀察而不評論,只需要我們在用詞上稍以修改即可。將平時習慣使用的「經常」「很少」「總是」「從來」等一系列模糊詞語,改為只針對某件事情當下狀態的詞彙。

比如說「我最近組織了三次會議,每次你都沒來參加」要比「你很少配合我」更加准確;「這一周你有三天都是在10點以後才到家」要比「你只愛你的工作」更加容易促成良好的溝通。

五、表達自己的感受,而非想法

我們學會體會和表達自己的感受。有時候清楚地表達感受,能讓對方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或經歷。為什麼我們要體會和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人的感受和他的行為有直接聯系,人有好的感受,才會有好的行為。如何讓別人的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們的感受!但問題是:我們常常不認同別人的感受。

但是我想表達的是,接納不等於接受,認同的是對方的情緒, 而非事件本身。因為對方的動機可能沒有錯,只是結果不是他想要的的結果,所以我們一旦認同了對方的動機,就更容易和對方進行和諧的交流。

其實想要突破這一點,我們需要從豐富自己的'情感詞彙開始,類似於「很好」或「很差」這樣的詞語,其實很難表達清楚我們的感受,也很難讓對方明白我們實際的狀態。比如「早起跑步讓我感到很困」要比「我跑步不好」更能清楚地表達自己對在跑步這件事中的感受。

因此我們一定要去嘗試著體會和表達我們的感受。當我們清楚地表達了我們的感受後,對方才能真正理解我們內心的想法,從而減少溝通中的障礙,避免溝通暴力。

六、提出自己的需要,不做事後指責

體會與感受相關的需要,表達自己的個人需要,而不指責對方。別人的行為可能會刺激我們,但並不是我們感受的根源。不要把自己的不愉快歸咎於別人。同時我們也無法為他人的情緒負責。

當我們去指責他人,本質上是希望利用對方因為內疚而調整行為,對他人的批評是在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遺憾的是,大多數人並不習慣從需要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不順心的時候,我們傾向於思考別人有什麼錯。比如在管理中,因為項目成果匯報給上司遲了,我們可能會埋怨是同事准備資料時一拖再拖。但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說明白我們需要在第二天的中午12點之前把資料備齊,也許就對方會更清楚應該如何配合我們。

因此,向對方表達我們的需要,而不是指責和批評,就很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

七、告訴對方自己的需求,少做命令

我們提出具體的請求,清楚、具體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不做什麼。我們有時候說出了我們不想要什麼,但是卻沒有說清楚我們想要什麼。區分請求和命令在於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對方,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來達到目的,也是命令。

當你用謙遜和誠懇的態度請求同事可否幫你聯系兩三個在某領域有影響力的名人,你得到積極的回應遠比態度冷漠生硬時的多。另外,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就會受到懲罰,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成是命令。聽到命令,一個人只能看到兩種選擇:服從和反抗。但不管他最終的選擇是哪一個,都會造成雙方關系的疏遠。而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改變或控制別人,而是用來幫助我們在誠實的基礎上與人聯接。

「非暴力溝通」沒有固定的公式,也不是簡單的言語或文字表達技巧。它的精髓在於對人、對己、對每個生命濃厚而純潔的愛。除了言語本身,它所包含的意識和意圖,還可以通過陪伴、沉默、專注,各種面部表情及身體語言加以表達。相信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把它們演繹得更加自然,且充滿愛意。

❸ 非暴力溝通的技巧和具體方法

所有的方法也是圍繞著非暴力溝通的 四個要素 而展開。

首先就是觀察, 觀察是實現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我們與他人溝通時,所有的表達與判斷都是基於觀察。但是做到客觀地觀察並不容易,因為我們肉眼看到的是一個動態的世界和過程,我們表達的途徑卻是靜態的語言。大多時候,在觀察的過程中,人們會形成自己的判斷和評論。而非暴力溝通就是讓我們去區分觀察與評論, 將自己所看到的現象,用客觀的語言具體地表達出來。

觀察不是評論,作為非暴力溝通不可或缺的要素,它能夠讓我們更加客觀地看待一切。在交流當中,觀察能夠有效地避免沖突和矛盾,這是實現非暴力溝通的前提。

其次是感受, 這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交流都是基於感受的表達。感受決定了人們的交流方法和交流時所使用的語言,非暴力溝通的感受要素,能夠讓我們在溝通中更好地認知自己、體察他人,而 通過對自己與他人感受的體會,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晰地去了解自己、傾聽對方。

人的情緒是多變的,在不同的情緒作用下,我們內心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如果能夠確切地將這些感受表達出來,那麼溝通中就會少很多無謂的猜想與質疑。體會與表達自己的感受,是一種溝通能力與技巧,它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容易,而通過非暴力溝通,我們可以更快地獲得和自如地運用。

第三是需要, 每一種感受的背後都隱藏著需要,溝通不過是通過語言的交流,讓他人意識到自我的需要,從而使它們被滿足。所有的溝通形式都是如此。非暴力溝通可以讓人們通過觀察來體會自我與他人的情緒感受,進而解讀這些感受背後的需要,尋求滿足的辦法。而為了更好地實現溝通,我們需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需求。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就是通過建立一種聯系,讓人們在交流中看重並且理解雙方的需要,然後去尋求能滿足雙方的辦法。也就是說,非暴力溝通的模式,可以幫助人們建立人與人之間健康的聯系,讓相互幫助和友愛成為現實。

非暴力溝通還能夠讓我們在交流當中很好地表達自我的請求,這是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我們了解了自己的需要,就會明白怎樣去做才能滿足這些需要,於是有了請求。如何提出請求,是非暴力溝通重點關注的課題,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將請求等同於命令,因此引發了很多沖突。

人們提出具體的請求,就會更容易獲得積極的回應,而命令必然要引起他人的反感與抵觸。

❹ 非暴力溝通的運用

        自我對話、與人交談、小組討論,非暴力溝通都能使我們心存愛意。它適用於五個范疇:親密關系、親子關系、個人成長、沖突調解、內在小孩的療愈,它適用於各個層面的交流和各種環境:家庭、學校、組織機構、心理療法及精神輔導、外交和商業談判、任何性質的爭論和沖突。

        在家裡,當我們運用非暴力溝通與他人交流時,我們不再覺得受傷,也沒有退縮,而能傾聽和領會他人的情感,試著體會他人的感受,說出自己的需要,聽取不中聽的回答。我們學著成長、接納和愛,只有這樣才能各得所願。

        在學校,老師對於表達困難、學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學生運用非暴力溝通,提醒他:請換一種方式表達,使用非暴力溝通言行------心平氣和地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一天中要提醒他一百次,但他一般都會重新開始認真聽課。

        在醫院,關心病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對疾病的態度,非暴力溝通幫助醫生敏銳地覺察病人的需要,了解特定的時刻他們需要聽些什麼,努力幫他們尋找生活的樂趣。

        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溝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際關系,還有人藉助它改進工作。在世界各地,非暴力溝通被用來協調各個層面的爭論和沖突。

        非暴力溝通不只是語言表達或使用文字的技巧,它所包含的意識和意圖,也可以通過沉默、專注以及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來表達。在實際的對話中,靜靜的傾聽、故事、幽默、姿勢等,使雙方的交流更顯得自然。

        全神貫注地體會他人當時的感受和需要,對話案例:

我:「你生氣是因為你想要……嗎?」(我不知道我猜得對不對,但關鍵是,我確實關心他的感受和需要。)

他:「我當然生氣!我需要……!」

我:「所以,你很憤怒,你想要一些支持來改善……並……?」

他:「你知道我感覺……嗎?」

我:「聽起來,你感到絕望。你想知道,我或別人是不是能夠真正了解這種感受?」

他:「你想了解嗎?」

我:「我注意到,你是多麼地痛苦!你想告訴我……」

他:「不錯!……」

        對話持續了將近二十分鍾,他一直在表達痛苦,而我傾聽每句話所包含的情感和需要。他主動幫助我了解他的心靈以及深深的不幸。我並不將他的話視為攻擊,而當作來自人類同胞的禮物。

        當這位先生感到我領會了他的意思,他開始願意聽我講我來的目的。一個小時後,這個原來稱我為謀殺犯的男子邀請我去他家享用豐盛的齋月晚餐。

        非暴力溝通的珍貴之處是,在沖突和困難的情況下,我們能在自己和反應之間留一點點間歇,我們去傾聽對方的感受和背後深深的渴望。當我們聯結到對方的需要,無論對方在說什麼都會像是在聽一首美麗的歌。

        當然,如果我們被對方的話語刺激,掉入自己情緒的陷阱,即陷入悲傷、痛苦,這時,我們需要先關愛自己,暫停、離開或者尋找可以傾聽自己的夥伴。當我們內在的情緒流淌,重新回到平和的狀態時,我們可以再次進行溝通。大家不用期待溝通一次勝利,或者覺得這次溝通失敗了,就很沮喪。真實的生活中允許有一個迂迴、反復、緩慢的過程。只要是在不斷的連接,最終都會走向新的溝通。

        如果我們不把對方的話當成是針對我們,而是去把它理解成對方內心有深深的渴望------她是在表達她的觀點或者渴望。她的情緒越激動,說明她對那個渴望越強烈。這些都會帶我們走向最終的平靜和慈悲。當然這樣的事情不是每次都會發生。誰都會有出離憤怒的時候,但只要我們不斷的練習傾聽、連接,慢慢的就會一次一次地通過刻意練習,越來越多的收獲這樣的時刻。

❺ 如何運用非暴力溝通

    在生活或工作中,我們常常遇到暴力溝通:就是不尊重對方,引發對方痛苦的溝通。比如我們言語上的指責、嘲諷、隨意出口的評論,都會給人帶來內心的創傷?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言語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而非暴力溝通模式,就是指導我們改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

     非暴力溝通模式,是為了改變「暴力溝通」而提出來的一種溝通方式。它提出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即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運用非暴力溝通,能夠讓人們更加的情意相通,樂於互助,加深情感。

    那如何才能做到非暴力溝通呢?現在,為便於夥伴們的學習和運用,我將原文非暴力溝通四要素細化為這樣四個步驟:

1 、用心觀察。 不帶評價的具體的說出觀察到的結果。比如:我看到了/聽到了          。

2 、表達感受。 結合事實說出內心的感覺。比如:我感到               。

3 、理清需求。 真實的說出自己的需求。比如:因為         ,所以           。

4 、說出請求。 藉助具體的描述,提出明確的,對方可執行的請求。比如:我希望你       。

【舉例】

    前不久,辦公室的同事小王又遲到了,這已經是他這周的第三次遲到了,我作為主管,想與他溝通一下,了解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情:

(用心觀察) 我:小王, 我看到 你今天又遲到了。這已經是你這周的第三次遲到了。

    小王:主管,對不起,對不起,我盡量改正哈。

(表達感受) 我:對此, 我感到 很失望。你這樣會給辦公室的工作帶來很不好的影響。你平   時也不這樣呀。

   小王:主管,最近我家裡出了點事情,我也沒有辦法呀,我也不想遲到的。

(理清需求) 我: 因為, 你這樣遲到,我的工作也不好做呀。 所以, 我希望你可以給我說一下,你家裡出了什麼事情,也許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解決呢?

小王:我母親生病住院了,我還要送孩子上學,妻子又出差了,所以,我現在單位、學校、醫院幾頭跑,確實忙不過來,沒有辦法呀。

(說出請求) 我: 我希望你 在解決好家裡問題的同時,能夠保證按時上下班。你這樣遲到會帶來很不好的影響,也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看能不能想到其它辦法呢?比如你能不能請家裡的親戚或者朋友來幫一下忙,或者請一個陪護。

   小王:對呀,我都忙暈頭了。我可以請我姨媽來幫忙呀,他退休在家正好有時間,而且與我媽關系最好,一定能幫忙,我現在就給他打個電話。謝謝主管,我保證再也不遲到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應用這四個步驟,即 用心觀察,表達感受,理清需求,說出請求, 可以化解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糾紛。現在,我就把這個溝通的方式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給夥伴們帶來一定的幫助。

❻ 非暴力溝通

第一章閱讀感受

1,非暴力溝通,需要用心傾聽,才能理解別人的感受,才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用語言來撥開心中的霧霾,並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

2.有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也許會讓你很生氣,但是安靜下來,嘗試用非暴力溝通來解決問題,即不會讓當事人感到為難,也會對事情的進一步發展產生良好的影響。

3.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用非暴力溝通,夫妻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甚至是國家大事之間,只要交流得當,再難的事情都會有轉圜的餘地。

第二章閱讀感受

語言誕生之初,是為了更好的交流。但是經過時間長河的洗禮,它慢慢開始演變。好的語言讓人身心愉悅,壞的語言就像是毒葯,傷害了別人,也會傷害自己而不自知。

我們有時候交流會比較委婉,但是卻不知道,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理解出發點也不同,如果我們不清楚的表達我們的意思,那麼經過一番加工,也許它就會變成另外一副模樣了。

我們剛接觸非暴力溝通,實行起來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當我們去思考去非暴力溝通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在一點一點的進步。每一次溝通之後,我覺得可以進行一定的反思,思考自己是否還有所欠缺考慮之處,下次以便改正,進行更好的溝通。

第三章閱讀感受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做到這點真的很難,我們看到一樣東西,就算我們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們腦袋中也會自動生成印象,評論也就出來了。

例子中的校長讓我印象深刻,因為讓我想到我們的校長,因為我們校長每次開會都會把時間拉長,總是會說到其他的事情。但是,沒人敢說,畢竟得罪校長的事情,誰都不願意做。

最後的練習好難,只對了3個。看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第四章閱讀感受

在家庭生活中,要學會表達感受,而不是看法。比如:不要籠統地說,我覺得你不愛我了。而應該說:你下班以後,能不能回家陪我,而不是去釣魚,你這樣讓我很失落。

在交流中,盡量少用我覺得,而應該對事情說清楚,並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別人才容易接受。

當面對著的是一位充滿怒氣的學生的時候,我們不能以老師的身份,強迫他不生氣,而且應該平視他,說明自己對他的理解,並且引導他把自己的感受正確的表達出來,以便我們能清楚學生的真實情景。理解他們所需,以便更好的解決問題。

第五章閱讀感受

非暴力溝通強調,感受的根源在於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

這句話真是說到點子上了。人都是感性動物,有需求也有期待,當有想法產生,我們就要從外界來尋求滿足我們慾望的東西,一旦得不到,不同的人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很多時候,我們都傾向於第一,二種,如果我們到達了第四種,我覺得我們的非暴力溝通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我們在對待事物時,總是喜歡從批評出發,這樣,我們的人際交往就會變得有阻礙。當我們考慮到彼此的需求,並能說出自己的需求,這樣我們才能得到身心健康。

第六章閱讀感受

對於請求這個詞,再熟悉不過,我們在進行請求時,總是會做好一些准備工作,先行組織語言,但是怎樣高效的提出請求,並且別人能接受呢?

當我們請求別人不做什麼的時候,會讓別人莫名其妙,你也許已經發現,在平時生活中,當我們反復叮囑不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這件事情發生的概率卻很高。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反思自己,提醒自己做什麼,並去實踐。

我們在交流的過程中,不要使用抽象的詞語,因為別人可能並不了解,應該說的具體明確一點,這樣交流起來會更加的輕松。

我們所表達的和別人理解出來的是兩碼事,那麼為了確定別人是否真的理解了,我們可以詢問一下對方。我們在溝通的時候要避免命令,分清命令和請求,因為我們總是會把它們混為一談。

第七章閱讀感受

這一章探討的是如何傾聽他人,了解他們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並給予反饋。

我們如果需要傾聽,那麼就得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偏見,全心投入到傾聽中去,理解別人的所需所求所想,但是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總是習慣先入為主,我們習慣了安慰和提意見,但是這些並不是人們需要的。

在傾聽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之後,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這樣有助於彼此之間是否真的理解了意思,有助於進一步的溝通。

雖說現在是信息化時代,很多都被電子產品取代,有的心事,大家寧願在App上面對著陌生人說,也不願意和身邊的人好好溝通。很多事情正因為是陌生人,所以才能大膽的說出來,反正別人不認識你,不會對你產生什麼影響。忽略了和自己身邊的人的交流。其實還是大部分人不會溝通,忽視了溝通,說了也得不到解決。

第八章閱讀感受

一個人如果有機會傾訴,會是怎樣的感覺呢。一定會感覺生活突然明媚起來,空氣也不那麼壓著喘不過氣來了吧。

作為教師,我們是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聽聽學生的聲音的,這樣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少了很多的矛盾。

在身處危險的時候,也許非暴力溝通不能百分之百的為你排除危險,但是可以減少危險對你的傷害。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時候要慢慢嘗試用非暴力去溝通。

在溝通的時候,我們會遇到沉默的一方,這時候需要我們有更多的耐心去打開他們的心結,獲取他們的信任。我依稀記得,曾經也有人找我談話,我就是那個沉默的一方,其實很多時候,我想說,但是總是還差了那麼一點點,然後,結果是我什麼都沒說。耐心,真的很重要。

第九章閱讀感受

愛自己,不論有多忙,記得愛自己。盡管我們會做錯事,但是,我們不要最先想到的是責備自己,這樣的責備毫無意義,而且浪費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理解當時做出選擇的我們,因為它符合當時我們的需求,哪怕事後我們之後當時的選擇是錯誤的,我們也應該體諒自己,愛自己。

我選擇建群,是因為當時我們工作室的要求,但是後來我發現建群可以幫助到他人,幫助他人的同時,又能提升自己,這是一件兩得的事情,我也很樂意去做。有時候就算群里有些老師的提問自己不懂,但是可以促使你自己去想辦法,找途徑,然後,你會發現更多好的資源,然後和別人分享,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特別是有的老師特別熱情的感謝你的時候,也是一種滿足吧。

第十章閱讀感受

我們的心情由我們自己決定,這確實是這樣的,但是我們的心情怎麼來呢?在炎熱的夏天,吹來一絲涼風,我們會感到心情格外的舒暢,我們看電視的時候,心情也跟著裡面的劇情而喜怒哀樂,現在我坐在室外值守,沒有太陽,是個難得的陰天,並且還有風吹來,我的心情也很棒。

很多的很多,好像都是外在的事物,影響著我們的心情,而且這種心情是自然而發的,我們需要去控制,去決定嗎。即使在憤怒的時候,我們也是頭腦發熱,我們怎麼去讓自己決定呢。

在看到被孩子打到的時候,我想起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我們班有兩個學生在課外的時候罵了我,其他學生給我說了。我當時的反應是很生氣,我把他們兩個叫到講台上,說了幾句話,後來班主任來了,我便交給班主任了,後來他們倆給我道了歉,這事也就算過去了,我也並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對他們有所偏見。後來在辦公室的時候,有老師說,某某老師也是因為學生罵了她,但是她的反應過激了,最後還得給家長道歉。我覺得沒有必要弄到這種程度。

這算不算自己決定自己的心情呢。

第十一章閱讀感受

在看到懲罰的時候,我想到了我家的孩子。我家的孩子現在快一歲半了。

在之前,我一直想的都是不要什麼事都阻止她,也不要動不動就打她。雖說現在和她講道理她聽不懂,但是現在她能聽懂我們說的很多話。

直到我放假以後自己帶孩子的這些日子,有個別時候,那我真的真的是忍不住要打她屁股了,好氣呀,我感覺我的脾氣都變大了。哎,看來我的進步空間還有很大很大呀。

在學生方面,溝通是很少的,總是那些人被懲罰,如果下個學期我還教他們,我覺得在允許的情況之下,我可以試著和他們去非暴力溝通,試著了解他們,然後記錄一下這個過程,看看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十二章閱讀感受

如果我們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去猜測。當我們去揣度惡意的時候,即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當我們把自己的感受及時說出來的時候,彼此之間能進行更加深入的溝通,真正理解彼此的意思和情感,這樣也能加深彼此的關系,避免很多不需要的誤會。最後的案例中,艾麗斯收到了6年的折磨,這是非常痛苦的。而如果她一開始就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是不是就能得到更好的解決了呢,也不會生活在6年的痛苦之中。

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吧。

第十三章閱讀感受

第十三章說的是表達感激,想想,自己真的很少很好的表達感激。特別是親近的人。一般別人幫了我們,我們都會很禮貌的說聲謝謝,但是對我們的父母,卻覺得理所當然。

我前不久因為幫助了一位老師解決了一個問題,她對我表達了熱情的感謝,並且還寫進了她的公眾號裡面,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因為我不善言談,我感覺我回答的話都是談話終結者。這一直令我很苦惱。

這本書到這里已經完結了,但是它值得我們多讀幾遍,下一次閱讀的時候,也許我們會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❼ 什麼是非暴力溝通

所謂非暴力溝通,指的是一次對話當中要包括以下四個核心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舉個例子,媽媽看到孩子亂扔臟衣服,很生氣。通常她會說:「你這孩子,跟你說過多少遍了,臟衣服別亂扔別亂扔,怎麼就不長記性呢!」這是一種下意識的溝通方式,幾乎是條件反射,上來就攻擊對方。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反應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准備好吵架,另外一種就是灰溜溜走開。這顯然是一次失敗的溝通,因為壞情緒的表達,常常只能換來對方的壞情緒。指責並不能解決問題。

那麼換成非暴力溝通模式應該怎麼說呢?媽媽其實可以這樣表達:兒子,看見你把臟衣服丟在沙發上,我不太開心,因為我很看重房間的整潔,你能把它們放進洗衣機里嗎?

這就是一次非暴力溝通,用到了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其中,媽媽的「觀察」是,你把臟衣服丟在沙發上;「感受」是不太開心;而她的「需要」是整潔;最後「請求」你把它們放進洗衣機里。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可能乖乖地按媽媽的要求去做了。

同樣一個場景,非暴力溝通的表達方式,改變了反應鏈條:表達了感受,明白說出需要和請求,讓對方一目瞭然。即便反駁,也會就事論事,而不僅訴諸情緒。

再重復一次,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是: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所以,在說話之前,先想想這四個問題:第一,我觀察到什麼?第二,我的感受如何?第三,這個感受背後,有什麼潛在需要?第四,為了改善,我想請求對方做什麼?

這四個要素的本質上都是圍繞著兩個字:需求。如果所有的溝通都能從「需求」出發,發現需求,探究需求,最後滿足需求,那麼,溝通就會變成一件非常簡單也非常高效的事情。

當然,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里,即便我們學習了非暴力溝通模式,在真實的交往中,我們的第一反應仍會是習慣性的暴力反應。非暴力溝通等於是給我們的溝通模式重裝了一遍系統。對於新系統,我們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熟悉和適應。所以,接下來的幾個部分,我們一起來看看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幾種溝通場景,該怎麼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去處理。

首先是傾聽的場景,這是我們今天要講的第二部分內容,通過非暴力溝通,學會傾聽。

如果我問你:你會聽別人說話嗎?你很可能會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聽說話誰不會,靜下來,拿耳朵去聽就好啦。但是這事兒還真沒那麼簡單。有句老話叫「聽話聽聲兒,鑼鼓聽音兒」。說的就是,想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要學會透過表面意思,搞清楚對方藏在語言背後的真實需求。

人總是渴望被理解的。如果有人跟你由衷地說一句,「還是你懂我」,那麼這應該是對傾聽者的最高褒獎了。這時候他可能已經把你當閨密或者鐵哥們兒了。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是還沒聽明白需求,就急著去表達自己的判斷和想法;忙著安慰別人的時候,也因為需求不明確,安慰不到點子上。

那麼,怎麼才能聽出對方的真實需求呢?非暴力溝通建議你用提問的形式,用疑問句,請他們確認自己的需求。

舉個例子。在醫院里,有一個老人總是獨自坐在病房裡,嘴裡反復念叨「我不想活了,我不想活了」。即便護士再怎麼告訴她,病真的不重,只要吃葯就會好,也不管用。——這個場景,是不是有點熟悉?我們在探望生病的親人或朋友的時候,也總是說:放心吧,會好起來的,別胡思亂想。你知道嗎?我們自以為的安慰,在生病的親人或朋友那裡,很可能沒有一點用處。

後來,有一位學過非暴力溝通的女士去見這位老人。她上來就說:您的意思是,您不願意活下去了?老太太一愣,停下念叨,表情也變輕松。老太太開始講,從來沒人知道她有多痛苦。女士繼續表達她的理解。很快,她們居然手挽手坐在一起。老太太開始吃飯、吃葯,情緒也好多了。

你看, 每個人說的話,都是一把鎖,鎖著他的真實需求。我們隨便掏出一把鑰匙,當然打不開。傾聽,就是嘗試找到正確的鑰匙的過程。在上面的案例中,這位女士用傾聽的方式,懂得了老人的真實需求,她不是不想活,而是希望有人懂她的痛苦。

以上就是我們講的第二部分內容,用非暴力溝通學會傾聽。在溝通中,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去傾聽,去感受,去提問並確認需求,就能聽出語言背後的真實需求。

接下來我們看第三部分,憤怒的場景:用非暴力溝通的模式,合理表達憤怒。

發怒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去指責別人。常用句式是:「我生氣就是因為你怎樣怎樣。」但作者認為,對方做了什麼不重要,真正讓你憤怒的是你有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所以,充分表達憤怒的第一步就是不再把生氣的原因歸咎於別人,要有意識地說「我生氣是因為我需要怎樣」,而不是說「我生氣是因為他們怎樣」。

這裡面,還是要去探究「需求」,憤怒背後有哪些需求未被滿足。

比如,「我生氣,是因為我不喜歡抽煙的人」,可以改成,「我生氣,是因為我需要干凈的空氣,希望身體健康」。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把注意力放在了沒有被滿足的需要上,而不是指責他人有什麼過錯。在公共場合遇到抽煙的人的時候,典型的非暴力溝通模式是:「先生你好,我注意到您在抽煙,我有點不舒服,因為吸二手煙對身體危害並不比直接吸煙小;為了我們共同的健康,您能不在這里吸煙嗎?」 這樣的表述,不會讓吸煙的人感到攻擊性,而且能夠直接明白你的需求。他很可能就把煙掐滅,而你也就不會生氣了。

如果說陌生人之間容易保持這種有理有節的溝通方式,那麼在親密關系當中要做到合理表達憤怒可能會更難一些。不信你想想,男女朋友吵架的時候,是不是也是暴力語言密集出現的時候?就像瓊瑤阿姨電視劇里的對白,一個說「你無情,你殘酷,你無理取鬧!」,另外一個說「那你就不無情,不殘酷,不無理取鬧?!」,然後兩個人就互相指責對方比自己更無情、更殘酷、更無理取鬧,雖然有點誇張,卻也是比較典型的案例,兩人都把矛頭指向對方,而完全沒有談論具體的事情和需求。

這可能是因為,越是彼此熟悉的人,越是希望心有靈犀。所以特別愛說半句話,或者壓根兒就不說話。喜歡讓人猜,猜不準就生氣。但是,你需要什麼,你不說,別人怎麼能知道呢?即便是特別親密的人,也做不到每次需求都猜對。

下次再遇見這種情況,當你怒氣沖沖想指責別人的時候,可以嘗試先停下來,深呼吸,然後觀察你的指責,體會這個指責背後你的需求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你會覺得對方無情或者冷酷?是不是因為你很需要他的時候,他完全沒有關心你?你傷心的時候他沒有安慰你?總有一個需求是你能想到的,找到這個需求之後,你就可以嘗試把感受和沒有滿足的需求說出來。

以上就是我們要講的第三個部分,用非暴力的方式表達憤怒。憤怒的根源在自己身上。當你感到生氣的時候,比指責別人更好的方法是,去發現憤怒背後自己有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找到這個需求,也就找到了緩解憤怒的方法。

下邊我們進入第四部分,感謝和贊美別人的場景:用非暴力溝通,學會誇人。

你會誇人嗎?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所以,贊揚常常會贏得別人的好感。但這並不意味著誇人很容易。其實,誇不好,還不如不誇。因為誇人的時候,我們常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在 「裁判」的位置,顯得高高在上,或者讓人感覺被操控。

有個同事,每次請別人幫忙的時候,就把對方從人品到業務能力大大誇贊一番,最後說一句「這事兒,只能你幫我做了」。這讓人很懷疑他誇獎的真實性。這時候,我們內心的想法可能是:你是為了讓我幫你才誇我吧。

怎麼才能真誠地贊美和誇獎別人呢?注意,「需求」這兩個字仍然是核心。你可以試著去表達,你的哪些需求被滿足了,所以你很開心,要誇一誇對方。

比方說,一次課程結束後,一位學員是這樣對本書的作者表示感謝的:

「當你提到這兩個觀點的時候,我很開心,感到將來有盼頭了。因為我一直在找和兒子溝通的辦法,這兩個觀點給我很大的啟發。」

注意到了嗎?這個學員提到,老師的「兩個觀點」給她很大的啟發,滿足了她想要找一個方法和兒子溝通的需求,所以,她的心情是開心的。這樣的表達比空洞洞地說「老師,你太贊了,謝謝你」要好太多了吧!

以上是就第四部分,在誇人的場景中覺察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在誇獎中表達出自己被滿足的需求,從而讓對方感受到真實、無功利的贊美,而不是虛偽的客套。

接下來我們看最後一個部分。前面我們講的都是跟別人溝通,怎樣用非暴力的方式去進行,最後這個部分我們要講一下自我對話的場景:用非暴力溝通,停止自責,恢復跟自己的良好對話。

越是優秀的人,對自己越苛刻。他們忍不了自己一點差錯,罵起自己來,比別人厲害多了。可能很多人會在心裡默默罵自己:「笨蛋!」「你怎麼能犯這種低級錯誤!」「你總是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但自責其實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語言暴力。就像拿刀子往自己身上捅。這可比別人的傷害更狠,躲都沒地方躲。自責讓我們恨自己,感到沮喪、羞愧、挫敗。所以我們要改變這種糟糕的自我對話。

怎麼改變呢?還是要先去探究需求。

自責的本質是我們的行為沒有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沒有達到我們設定的標准。

習慣自責的人,愛用「應該」這個詞。比如:我應該早點兒下手。我早應該戒煙了。但是,這樣的自責,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容易讓你陷入自我懲罰的痛苦裡。

下次,再自責的時候,試著把那些話里的「應該」,切換成「我可以選擇」。用「應該」之類的詞,意味著我們受到各種逼迫,感到自己無可奈何,把自己放在被動接受的位置;「我選擇」則意味著主動掌控,重新成為生活的主人。

舉個例子,有一位寶媽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特別不開心。她心裡總是有兩個聲音在「打架」。一個是「職業女性」的聲音,說:我應該去工作。我受過那麼好的教育,我也有才華,現在都白白浪費了! 另外一個呢,是「好媽媽」的聲音,說:你太不現實了。你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你現在照顧他們還忙不過來呢,還好意思談別的?

她就這么活在激烈的思想斗爭中,每天都很痛苦。這是很常見的生活與工作平衡的問題。後來,這位女士試著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去找到這兩個聲音背後自己的需要。原來,「職業女性」那個聲音要表達的是:為了照顧孩子,我放棄工作,留在家裡,我有點心灰意冷,因為我看重事業帶來的成就感——這是我的需要。所以,我現在可以選擇去找一份兼職。而「好媽媽」那個聲音要表達的是:我想去上班,但我好害怕,因為我想要確保孩子們得到很好的照顧——這也是我的需要。所以,我可以選擇去上班,然後找個好保姆來照顧他們,我下班後再好好陪他們。

當這位媽媽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對自己說出心裡話之後,她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她沒有繼續在應該上班還是應該帶娃之間糾結,而是選擇把更多的努力放在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上。

就像這位媽媽一樣,以苛刻的態度對待自己,心情絕好不到哪去。與其白費力氣分析自己有什麼毛病、應該怎樣怎樣,不如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

這就是我們要講的最後一部分,在自我對話的場景中,使用非暴力溝通方式的方法。改變消極的自我對話,你要少用「應該」、「必須」這些詞教訓自己,而去探索自責情緒背後你有沒有未能滿足的需求。一旦我們發現自己心底深處的願望,並採取積極的行動,那麼將會重獲生活的熱情。

好了,以上就是《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我們來總結一下,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是: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其中最核心的是需要。在傾聽的時候,要用提問的方式,確認對方真實的需要,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傾聽。在生氣的時候,要發現憤怒背後其實是自己有一個需要沒被滿足,這樣才能更好地表達你為什麼生氣了。在感謝和誇獎別人的時候,最好能說出對方做了什麼事,滿足了你的什麼需要,這樣的感謝很具體,誇人也誇得很真誠。最後,在自我對話的時候,也請你注意不要使用暴力的語言對待自己,比如說自責。自責的時候,你可以想想看,這些自我批評的聲音後面,是不是有些需要沒被滿足。

總的來說,非暴力溝通的本質是發現溝通背後隱藏的真實需求,找到並滿足這些需求,才能既清晰地表達自己,又能和別人高效溝通。所以,非暴力溝通不僅是一種溝通形式,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它讓我們把別人的幸福看得和自己的幸福同樣重要。畢竟,生活不是一場辯論賽,目的不是爭對錯,而是活得更好。

❽ 《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的4個要素和日常應用

「非暴力溝通,被稱為愛的語言,它可以讓更多的人加入良好的互動氛圍,使人與人之間的友誼之花在你我之間怒放。「

上面這句話,出自美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著作《非暴力溝通》。閱讀這本書,能夠療愈內心深處的隱秘傷痛,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

到底非暴力溝通包括哪些要素,又可以用在哪些方面呢?

1.非暴力溝通的4個要素

非暴力溝通包括哪幾個要素呢?

馬歇爾.盧森堡認為,非暴力溝通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1)仔細觀察。留意發生的事情,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價。

比如,媽媽對兒子說:兒子,你書桌上的書籍、作業本、臭襪子放在一起呢。」

(2)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

比如,媽媽對兒子說的話:「兒子,你書桌上的書籍、作業本、臭襪子放在一起很亂,我不太高興。」

(3)說出有哪些需要。

再比如,媽媽對兒子說:「兒子,你書桌上的書籍、作業本、臭襪子放在一起很亂,我不太高興。因為我喜歡干凈整潔。」

(4)提出請求。

還是這句話,媽媽對兒子說:「兒子,你書桌上書籍、作業本、臭襪子放在一起很亂,我不太高興。因為我喜歡干凈整潔。你是否願意把書和作業本擺放好,把臭襪子拿去衛生間洗干凈呢?」

與人交流時,清楚地說出非暴力溝通的4個要素,藉助這4個要素,誠實地表達自己;同時,也藉助這4個要素,關切地傾聽對方,體會對方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要,與他們建立聯系,然後聆聽他們的請求,來發現做什麼可以幫助他們。

作者強調,使用非暴力溝通時,表達自己或傾聽他人 並沒有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適應不同的情況,並根據個人風格和文化環境作出調整。

2.非暴力溝通的運用

非暴力溝通適用於哪些情景呢?

無論自我對話、與人交談,還是小組討論,非暴力溝通都能使我們心存愛意,所以它適用於各個層面的交流和各種環境。

(1)增進與伴侶的感情。

比如一個妻子,用非暴力溝通與丈夫交流,她試著體會丈夫的感受,說出自己的需要,聽取不中聽的回答,終於領會到丈夫心中的痛苦。是非暴力溝通,挽救了她的婚姻。

(2)用於改進工作。

對於教師、醫生、社區工作人員等,利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可以大大改進自己的工作。

姚老師是我十分敬佩的摯友,她從教38年,做了38年的班主任。我不僅敬佩她超強的教學能力,更敬佩她與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

有一年,她從五年級接手了一個爛攤子的班,班上有號稱」四大金剛」的4個男生,那是全校有名的搗蛋大王。正因為這四個男生,讓每一個接手的老師都只教了一年,就再也不願教下去了。

姚老師接過這個班,把那四個調皮鬼哄得言聽計從。她是怎麼做到的呢?其實,她在與學生交流時,就經常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

比如,對那個最高大又最調皮的馮炎同學,姚老師第一次跟他溝通時,就對他說:「馮炎,我兒子跟你同姓,以後你就是我兒子的哥哥啦。做哥哥要有個好榜樣,你可以做到的,是嗎?」

一向被批評慣了的馮炎同學,一下子就被姚老師這兩句親切的話語給感動了。

後來,姚老師又繼續對馮炎說:」我知道你籃球打得不錯,以後我們班籃球比賽能不能獲勝,就靠你帶領大家去拼啦!老師相信你可以的!」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姚老師把最搗蛋的馮炎搞定了,其他幾個小嘍啰也就搞定了。

(3)用於政治上。在世界上,有些地區面臨著激烈的暴力沖突,以及棘手的種族族、宗教或政治問題,非暴力溝通為這些地區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法。我們中國,就是崇尚用和平的非暴力溝通方式,來解決戰爭沖突的主要國家。

總之,非暴力溝通包括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四個要素。它可以用在各個層次的交流和環境。用非暴力溝通,可以協調各個層面的爭論和沖突。

❾ 如何進行非暴力溝通

用非暴力溝通方式化解人際間的沖突的4要素
那我們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進行溝通?當然有,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非暴力溝通的方式」,這是一種將理解、尊重、感激以及慈悲等美好的品質主導生活的方式,能使人們情意相通,達到和諧相處的目的。

其中,非暴力溝通包含了4個要素,分別是:觀察、感受、需求和請求。

1,觀察,是說出事實並與評論區分開來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境界。

非暴力溝通主張的觀察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並理性客觀且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如果是帶著臆斷和推測的結論,這本身就是一種沒有在誠實和尊重的基礎上的溝通,必然也將會一次失敗的溝通。

比如:「我女朋友花錢太大手大腳了」,如果改成觀察,應該是「我女朋友昨天買一條裙子就花了一千塊錢」。

只有客觀理性的觀察,才能讓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才能讓我們保持同理心,也才能在看到一些讓自己很氣憤的事情上保持冷靜,盡量不讓怒火燃盡理智。

2,感受,是真切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而非想法

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能讓對方更好地了解你此時的心理狀態。但現實中,體會和表達感受並不容易,尤其是國人喜歡掩飾自己的感受,忽略內心的真實感受。怕被人看穿,怕給人展示內心的緊張和恐懼,怕被人笑話。

我們的靈魂被壓抑的太久,以至於快要分不清有時候到底是感受還是判斷了。比如說:「你進來的時候都不跟我打招呼,我覺得你不在乎我。」這句就是一句對他人態度的判斷。如果要改成想法,應該是「你進來的時候都不跟我打招呼,我感到很孤單。」

3,需求,是說出你的真實需求,不要做情感的奴隸

有一句話說的好:每一種負面情緒的背後,一定是有某種需求沒有被滿足。想想確實如此,並且,如果我們把這種需求或者期待生活的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積極的回應。

比如:妻子對丈夫說,你最近回來都很晚,我很生氣。結果後來丈夫每天下班就回來,不過一回到家就躺沙發上玩手機,妻子還是很生氣,丈夫很不解,問道:我已經回來的很早了,你為什麼還是生氣?妻子說:我想要你陪著我,而不是一回來就玩手機。

所以,如果一開始妻子就這樣對丈夫說:你最近回來都很晚,我很生氣,因為我想你早點回來陪我。那麼也就沒有了後來的矛盾了。

4,請求,是說出具體的要求並與命令區分開來

請求如果表達不當很容易就變成命令,這其中有一個小技巧,那就是:我們告訴人們,為了改善生

閱讀全文

與非暴力溝通你會在生活中怎麼使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