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作家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

作家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

發布時間:2022-12-08 10:30:36

1. 誰知道作家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是不是每天都埋頭在家寫作呢,我很羨慕跟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者。想了解下。

寫手有職業的,作家沒有職業的。
你看意見領袖韓寒,賽車手;童話作家新秀王雨然,學金融的。
作家不是天天埋頭寫作,而是接近生活,感受生活,然後再去寫作。作家的作品數量相對於寫手是很少的。他們只會在自己最有靈感的時候創作,作品是深思熟慮過的,每一個字都有深刻的含義。可以看看比如王雨然的童話,一流的水平,文字清麗高貴絕不拖沓,技巧也很高超,想像非常富有張力。

2. 女作家的生活是怎樣的

我認識一個靠寫作為生的女作家。


她不只是一位作家還是一位母親。


聽說在她生小孩那天,生產了第一篇爆文,就連在產房那天她都還在堅持寫作。


如今帶著孩子,基本上每天等孩子睡了她才有時間寫作,凌晨兩三點都還能看到她發的動態,不是在帶小孩就是在奮筆疾書,生活可以說單一的令人崩潰。


因為她基本上不是在看書就是在寫作,還有就是在給孩子餵奶,如今小孩大了一些可以稍微輕松一點,生活一點一線,每天就是在家裡寫寫、看看。

3. 作家魯迅的日常生活

他出版的
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 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 集續編》
魯迅一家自一九二七年十月八日入住景雲里二十三號,於次年九月九日因鄰居嘈雜故,遷至景雲里十八號,又於一九三○年五月十二日遷往北四川路上的北川公寓。一九三三年四月十一日,魯迅一家遷居大陸新村九號,直至其病逝。大陸新村九號是一幢水、電、氣齊備的三層樓的闊大建築,堪稱「豪宅」,這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不多的。魯迅當時的生活水平,從他所購置的一些日用品亦可見一斑。一九三四年七月十四日,他「買電風扇一具,四十二元」;一九三五年五月九日,他「為海嬰買留聲機一具,二十二元」。而在當時,電風扇、留聲機並非大眾化的日用品。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四日以前,中國貨幣實行銀本位制,一元錢的購買力是挺大的,據有關資料顯示,當時的一元約合今之人民幣三十五元以上。據《魯迅日記》可知,當時內山書店店員的月薪不過十五元。若以單身過平常生活,每月十元足矣。也就是說,魯迅為五歲半的海嬰買件玩具的花銷就可供一個單身漢生活兩個多月。誠然,魯迅的收入是豐厚的,但其花銷也很大:從日記可知,他幾乎天天買書;他和海嬰都體弱多病,總在和醫生打交道;而魯迅為人熱心,交往繁多,家中客人不斷,且飯局頗多;他還常呼朋引伴地去看電影……

4. 作家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巴爾扎克在巴黎的最初的幾年裡,就做著炮製暢(chànɡ)銷書的營生。為了錢,他辛苦地工作著。同樣是為了錢,他異想天開地想經商了。

1824年冬日的一個下午,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使巴黎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巴爾扎克懷揣著剛寫完的一本書稿,興沖沖地向出版商兼書商康耐爾的書店走去——他不知道自己正在迎向命中的災星。

康耐爾先生是個精明的出版商,是巴爾扎克的老主雇(ɡù)。此時他正在運作一個項目:出版法國著名作家的縮微版全集。但苦於缺少合作夥伴而愁眉不展。見到巴爾扎克闖進來,出版商眼睛一亮,這不是上帝送到眼前的合夥人嗎?

康耐爾先生立即換上一副熱情的笑容,向巴爾扎克展開攻勢,力圖使他加入他的項目。康耐爾先生分析得頭頭是道,並描繪了一幅光輝的前景:現在書市上著名作家的全集並不好賣,原因是它們部頭太大,造價太高,不但一般讀者消費不起,而且即使買了一套幾十本的書放在家中也太佔地方。如果將一套全集十幾本的內容壓縮在一本書中,那一套全集就只有一塊磚頭那樣大小了,書的成本造價自然也就降下來。既買得起,又不用占太大的地方去存放,這種書讀者當然願意買。過年過節,誰都會買上一本贈送親朋的。那錢幣不就會丁丁當當地不斷流向投資者的腰包了嗎?

康耐爾的話徹底打動了急於發財的巴爾扎克。他彷彿已經看到金幣、銀幣堆積成山的前景了,說不定他會成為一代巨商呢。

巴爾扎克血脈賁(bēn)張,眼睛放光。他當即許諾成為康耐爾先生的四個合夥人之一。不僅如此,他還提出自己將要為這種古典書籍的第一種書《拉封丹全集》作序,以使其增色生輝。

但在合夥過程中,4個人產生了矛盾,最後只剩下巴爾扎克一個人投資。他四處借錢,才籌(chóu)到第一批計劃所需的9000法郎資金。

很快,《拉封丹全集》印出來了,巴爾扎克心太大,在還沒有賣出一本《拉封丹全集》的時候,已經准備著手第二批計劃《莫里哀全集》的出版了。出版這本書的5000法郎投入,是他游說一個好友掏出來的。

印刷工作像快馬一樣日夜不停地奔跑,巴爾扎克跟在後面揮灑汗珠。他太老實了,只顧盯著工作,而忽略了紙商和印刷商。老奸巨滑老奸巨滑:形容人奸詐狡猾。的印刷商看到有機可乘,便用他們積壓多年的舊紙來印巴爾扎克的古典全集,不費力氣地將錢賺進了腰包。因此,印出的《拉封丹全集》和《莫里哀全集》字型奇小,紙張發暗,令巴爾扎克大失所望。但他並不以此為意,竟然把每冊的定價定到20法郎,嚇跑了所有前來看貨的書商。巴爾扎克只好將價格一降再降,降到十二三法郎,可還是無人問津他的古典名著。最後,一共只賣出了20本書。這樣,兩項工程結束時,巴爾扎克欠下了1.5萬法郎的債務,當然這還沒算他本人應得的工資。

巴爾扎克不肯服輸。他想,既然問題出在印刷上,那就自己辦一個印刷廠,以後可以寫作、出版、印刷一條龍作業。

很快,經過他的四處活動,印刷廠在幾個人的投資下辦起來了,投資者中包括他的母親巴爾扎克夫人。那時,印刷業還是一個欣欣向榮的行業。

本來印刷廠是有希望的,但巴爾扎克的又一次天真使印刷廠也很快破產了。新一輪災難源於前一輪經商的惡果:那2500冊未能售出的《拉封丹全集》和《莫里哀全集》。這些書一直安靜地躺在巴爾扎克的庫房裡,突然有一天,它們的主人毫不吝(lìn)惜地以每本9法郎,尚不足原來定價的二分之一的價錢,將其賣給了一位叫包都安的書商。這時巴爾扎克還不知道期票(一種定期給付的支票)交易的秘密。為了貪圖多拿5000法郎,他沒收對方的2.2萬法郎現金,而是收下2.7萬法郎的期票,這些期票是兩家外地書商簽署(shǔ)的。眼看著就要到他巴望的兌現期票的日期了,那兩家書商卻同時宣布破產。

這條消息像個晴空霹靂霹靂:雲和地面之間發生的一種強烈雷電現象。,把巴爾扎克打了個目瞪口呆目瞪口呆:形容受驚而愣住的樣子。,2.7萬法郎眼睜睜地化作了泡影。根據破產法中的規定,他從兩位破產的書商那裡獲得了一大堆陳年舊書作為賠償。但有什麼用呢?它們可變不成錢,只是一堆廢紙而已。

工人們嚷著要工資,投資者要撤回投資,巴爾扎克捉襟見肘捉襟見肘(zhǒu):比喻困難重重,應付不過來。,印刷廠只好宣布破產了。

經商三年下來,巴爾扎克共欠下近10萬法郎的債務。這個爛攤子最後只好由他的母親巴爾扎克夫人來收拾了。

在商海碰得頭破血流以後,巴爾扎克又坐到了他的書桌前。時間已經過去了很多了,而他還一事無成。他決心好好地寫一部小說。為了勉勵自己,他把一座拿破崙的半身石膏塑像放在自己書房的壁爐架上。

1834年的一天,巴爾扎克像平時一樣,銷聲匿跡銷聲匿跡:不再公開講話,不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公開出現。了幾個月的時間之後,忽然來到了妹妹家中。一進門,他就用他那粗大的杖在地板上有節奏地敲打著,模仿著鼓聲,配合著哼著雄壯的軍樂曲,情緒好極了!一曲終了,他大聲地朝妹妹喊著:「妹妹,祝賀我吧!我馬上就要成為大天才了!」

原來,巴爾扎克在寫《鄉下醫生》這一部小說時,萌(ménɡ)發了一個念頭:要把自己的全部小說,包括已寫的與未寫的,全部合成一個總集,這個總集的名稱就叫做《人間喜劇》。

按照巴爾扎克的計劃,《人間喜劇》要刻畫三四千個人物,包括137部作品。這確實是前所未有的創舉、一座無與倫比的文學大廈。而巴爾扎克將成為這座大廈的設計者和建造者,應該說,僅這樣一項設想,就足以令人激動了,難怪巴爾扎克要大喊大叫了。

最終,巴爾扎克未能完成他的計劃,《人間喜劇》僅匯集了他所寫的91部小說,而不是137部。即使如此,《人間喜劇》仍然被人們譽為「19世紀法國的社會網路全書」,也就是說,它包容了19世紀法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各種人物。從這些小說裡面,人們可以了解到當時法國社會生活的各種情況,一句話,可以了解到資本主義社會的面貌和本質。《人間喜劇》贏得了這樣的評價:「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個作家,描繪過如此眾多的人物。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位作家,出產過如此眾多的作品……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它都是文學史上的第一次,它是一座當之無愧(kuì)的文學巨廈。」

據說,巴爾扎克一生喝下了5萬杯濃咖啡,這黑色的濃咖啡,是他這一部「想像力豐富的勞動機器」的「黑色機油」,飯可以不吃,覺可以不睡,然而,這黑色的濃咖啡卻絕對不能少,除了紙和筆,濃咖啡是第三位重要的用品。在他的書桌上,他不需要書本,不需要論文,不需要資料,一切都不要,因為所有的這一切,他都爛熟於胸。惟有這黑咖啡,不能少!沒有咖啡,他就無法工作。這濃黑的液體是他創作的興奮劑,他不斷地求助於這種「毒葯」,不斷地提高它的濃度,不斷地吞下它的數量。傳記作家說,這「成了河的濃咖啡」,雖然促進了《人間喜劇》這部巨著的完成,但也摧(cuī)毀了巴爾扎克那卓越而強壯的心臟。這位多產的大作家終於過早地與世長辭了,享年只有51歲。要不然,《人間喜劇》將是137部,而不是現在的91部。

在巴爾扎克的一生中,每完成一部作品,他的身上就要掉下十幾斤肉。就像一個多產的婦人,不斷地把自己的血肉鑄(zhù)入一個又一個的新生兒身上。

巴爾扎克自從經商失敗之後,便負債累累,債台高築。後來盡管他拚命地寫稿,以掙(zhènɡ)得稿費,但依然不足以償還他的債務。何況他寫稿又十分認真,凡是他認為不滿意的地方,在沒有修改好之前,他就決不交出去。每部小說在出版之前,他都要反復修改多次,最多的達十五六次,使得排版的工人個個叫苦不迭(dié),望而生畏望而生畏:看見了就害……樣,巴爾扎克就必須自己來付重排費,這就使得他在經濟上又大受損失了。

債主們三天兩頭地上門,甚至向法院提出控告。巴爾扎克為了逃避債主們的糾纏,只好一次次地搬家。據說,他選擇的新居,必須有一個條件,那就是住宅要有前後兩道門,以便萬一債主從前門進來,巴爾扎克可以馬上從後門溜走。為了得到安寧,巴爾扎克動了不少腦筋,想出許多另闢財路的辦法,甚至一心想找一位有錢的寡(ɡuǎ)婦做妻子,以便解脫經濟上的困境。然而,他那藝術家的腦瓜卻總是缺乏算計,以致一次次失敗。直至他與世長辭,他所欠下的債務,還得由他那位新婚的俄國夫人來代他償還。

有一天,巴爾扎克的一位朋友去看望他,還沒有進屋,就聽到巴爾扎克在與人吵架,聲音響極了,一直還在罵人:「壞蛋,你不知羞恥,我要你好看!」

朋友一驚:巴爾扎克從未這樣激動過啊!跟誰呢?得進去看著。推門進去,卻發現屋裡只有巴爾扎克一個人,對著他的稿紙大喊大叫。原來,他正為他作品中一個「壞人」而大發雷霆(tínɡ),對他的卑鄙(bǐ)無恥的行徑感到憤恨。

巴爾扎克就是這樣,常常為他作品中的人物而激動,有時竟至於淚流滿面。

有一次,巴爾扎克跑到一位朋友家中,狼吞虎咽狼吞虎煙: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地飽餐了一頓之後,實在累極了,便對朋友說,他想睡一覺,但千萬要在1小時後叫醒他。l小時過去了,巴爾扎克睡得正香,朋友見他疲勞以極,不忍心叫醒他。待巴爾扎克睜開眼睛,已是暮(mù)色蒼茫,將近黃昏,巴爾扎克從沙發上跳起來,勃(bó)然大怒,對朋友大發脾氣:「你這個騙子!強盜!你浪費了我整整幾個小時的時間,我的一篇小說泡湯了!你、你簡直是謀財害命!」

說完,飛奔而去。

一天,巴爾扎克寫得太累了,決定出去散散步。因為怕客人來訪,便在門上寫下一條留言:「我不在家,下午來吧!」

巴爾扎克雖然在散步,腦子卻不閑,構思中的人物依然在他的腦中過著各自的生活,各自的喜怒哀樂依然沖擊著作家的腦海。走著走著,巴爾扎克有些餓了,想回家吃點東西。可是,當他走到自家門口,正要推門進去的時候,發現了門上的留言,不由得縮回了手:「主人不在家,下午再來!」看完,便轉身走了。

5. 當一個作家是一種怎麼樣的生活和體驗

對寫作者來說,寫出的作品,不論好壞都凝注了自己的心血,把它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並不為過。人家出這么一點錢,你就賤賣掉自己的娃,不管是誰,都下不了這個狠心。後來,建議我寫長篇,並暗示我給小說中巧妙注水,把短句子給多加些修飾和其它修辭手法,不就把短句寫長了,最終,會讓字數增加不少。經過一段時間掙扎,我還是離開了網路小說的寫作。網路小說主要以娛樂為主,跟嚴肅文學比起來,藝術價值太少了,對讀者起不到多大的精神和知識上的幫助。因此,我還是回歸到了傳統的寫作模式,我寫我心。作為寫作者,不忘寫作初心才是最根本的。

6. 關於中國作家的生活

魯迅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歲那年,他的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家庭的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他經常拿著醫生為父親開的葯方到葯店去取葯,拿著東西到當鋪去變賣。在過去家境好的時候,周圍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公子哥兒」的,話語里包含著親切,眼光里流露著溫存。但現在他家窮了下來,周圍人的態度就都變了:話語是涼涼的,眼光是冷冷的,臉上帶著鄙夷的神情。周圍人這種態度的變化,在魯迅心靈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對他心靈的打擊也太大了,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真誠的同情和愛心。人們是用「勢利眼」看人待物的:對有錢有勢的人是一種態度,對無錢無勢的人又是另一種態度。多年之後,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後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農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民的生活。特別是在他祖父入獄的前後,他不得不到農村的親戚家避難,長時期住在農村。在那裡,他與農村的孩子們成了朋友,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劃船,一起看戲,有時也一起到他們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們之間,沒有相互的歧視和仇視,而是相互關心,相互友愛。魯迅一生都把他與農村小朋友這種樸素自然、真誠單純的關系當作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系而懷念著,描寫著。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做官的道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僚」,假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的。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措的8塊銀元,離開家鄉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期間,魯迅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開拓了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
魯迅在南京路礦學堂期間成績優異,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官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他之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魯迅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裡,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使他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魯迅棄醫從文,離開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在當時,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譯了兩冊《域外小說集》,他個人單獨發表了《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一系列重要論文。在這些論文中,他提出了「立國」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並熱情地呼喚「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精神界之戰士」。
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 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社會的昏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五四運動之後,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記》之後,魯迅連續發表了多篇短篇小說,後來編入《吶喊》《彷徨》兩個短篇小說集,分別於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魯迅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
除了社會底層的人物形象之外,魯迅還塑造了一些剛剛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這些知識分子有進步的要求,有改善社會的良好願望,有對人、對己的真誠的感情,真誠的愛,但當時的社會卻不能容忍他們。「狂人」詛咒人吃人的現象,希望人人都能成為「不吃人的人」,成為「真的人」,周圍的人就把他當成瘋子,必欲除之而後快(《狂人日記》);夏瑜為社會而犧牲,茶客們說他「瘋了」,華老栓則用他的血來治自己兒子的病(《葯》);魏連殳關心中國社會,社會卻來迫害他,到他不再關心中國社會時,周圍的人卻來巴結他(《孤獨者》)。《在酒樓上》中的呂緯甫,《傷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為社會,為自己,追求過,奮斗過,但在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經歷的都是悲劇的命運。
魯迅對權勢者和偽君子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孔乙己》中的丁舉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則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魯迅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卻在這么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但在我們感覺到的人物和畫面中到底潛藏著多麼豐富的內涵,我們還不可能盡數感覺到,隨著我們社會經驗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深化,這些人物和畫面的內涵就會不斷從中生發出來。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麼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麼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2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盪,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像,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最充分體現魯迅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雜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這種文體才表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斗的業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要創造適應於中國現代發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時,遇到的是從各種不同的階層,各種不同的人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誣蔑和攻擊。魯迅的雜文就是在這種沒有固定不變的戰線、沒有固定不變的論敵的思想文化斗爭中自然形成的。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在這15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致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魯迅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這部小說集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但它沒有拘泥於原有的故事,而是加進了魯迅自己的理解和想像,有些還採取了古今交融的寫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現代人發生直接的對話。魯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們能夠通過對現實人物的感受和理解,還古代人物一個鮮活真實的面貌,也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現實人物的真實面目。通過《故事新編》中的小說,魯迅實際重構了中國的文化史,揭示了中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根據,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國封建文人聖化了的歷史人物的形象。《補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紀」, 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聖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徵;《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並不想繼承、發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式的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魯迅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尖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製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動地來為他送行,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
生前,他立下遺言:「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亞說:「一個人的臨終遺言,就像深沉的音樂,有一種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7. 我國文學大師的童年生活

巴金,盡管是一位名聞海內外的大作家,可他日常生活的情趣跟常人並沒有什麼顯著不同。若從做小孩時說起,他就不是一個了不起的神童,相反倒是一個不肯聽大人話的犟性子的孩子。

倔孩子
巴金出生在一個封建大家庭里,父親和祖父都做過官。那時候.社會的習俗、儀式特別多。有一次,祖父生日,家裡非常熱鬧。大大小小的屋子被客人擠滿了,院子更是被圍得水泄不通。什麼堂哥堂弟、表姐表妹、姨媽嬸嬸,還有許多他從沒見過的遠房親戚都來了。一時間.大人們的說話聲、孩子們的嬉笑聲.還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夾雜在一起.大老遠就可以聽得清清楚楚。小巴金喜歡安靜,家裡是不好待了,只好和鄰居家的小夥伴躲起來玩了。
可是沒多久就被人發現了,帶到了宴會上。因為按照當時的習俗,父母要為祖父設個虛座,點上紅蠟燭,然後讓子女們向那配有紅椅套的空椅子叩頭拜壽,以此來祈求祖父的健康長壽。其他同齡的孩子都叩拜了,父母突然發現巴金不在,就派人四處搜索,好不容易才把他找回來。在眾目睽睽之下,巴金就是不肯拜,這讓在場的大人們很著急,有的說,只要你拜了,就給你零花錢;也有的說,給你買最喜歡的書。小巴金還是無動於衷,氣得母親打了他一頓,結果還是沒用……
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從小就害怕出席大場面,害怕任何儀式,害怕任何禮節。」但是一旦自己認定了是正確的事,他就會很勇敢、很堅定地堅持自己的主張。正是因為這種倔強,讓他在以後碰到的許多困難面前。毫不退縮。
喜愛小動物
他特別喜歡小動物。在廣元(巴金父親曾任廣元知縣)時。衙門後院養了不少的雞。巴金就常常與雞群為伍,成了一個「雞司令」。這群小雞一天天地長大。終於變成了神氣的公雞與漂亮的母雞。終於有一天,一個廚師奉命來後院宰雞做菜。受驚嚇的雞到處亂竄引起了小巴金的注意,他飛快地跑過來制止了廚師,又跑過去向母親求救。結果還是無濟於事,甚至連他最心愛的大花雞也難以倖免,為此他大哭了一場,別人還笑話他「痴」。他那小腦袋裡想不通的是:做了雞為什麼就要被人食用?他向父母討教,可是都沒得到自己聽得懂的,且滿意的答復。既然得不到滿意的解答,自己又保護不了大花雞們,自此他也就不想再做「雞司令」了。
巴金原來以為再也不養小動物了。後來正巧一個朋友要搬到外地去住了。臨走時送了他一條小狗。小狗全身都是白色的絨毛,很乖巧。總是喜歡緊緊地跟著家裡人,一步不離。全家人很快就喜歡上這位新朋友。大家不僅給小狗起了名字,還訓練它做很多動作,最讓人吃驚的是,它居然學會了給客人作揖。它會在你的指令下先是兩腿立起來,然後。把前面的兩條腿放下來,身體使勁地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的,等著你來撫摩它。後來。巴金還寫了篇短文來紀念這條小狗呢。
興趣, 泛小時候,巴金的興趣就非常廣泛。他常常隨父親去戲院看戲,在父親的引導下懂得了京劇、川劇。他還喜歡集郵、下象棋、看電影、聽音樂、旅遊等等。當然最喜歡的還是讀書。讀書這一興趣從小到老從未改變。在廣元時。他剛進書房識字不久。就愛上了老師畫的人物畫。從此,養成了孜孜不倦的讀書習性。家裡收藏的舊書很快就被他看完了。後來。看到哥哥弟弟們買了新書,大家就會搶著看呢。從書中,他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這為他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巴金不僅愛讀書。也愛收藏書籍。如果你去他家拜訪,就會發現書房內四壁都是書,客廳里也順著牆放著四個大書櫥,連走廊、過道也有書櫥。他很愛書,他的朋友也喜歡書。經常彼此交換著看。他買的書很雜。各種各類的書都有,特別喜歡那些有名家插圖的精裝本。書籍成了他最寶貴的財富。晚年時,他多次向北京圖書館、母校捐出了自己心愛的書籍。

冰心---夢,童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夢罷了!穿著黑色帶金
線的軍服,佩著一柄短短的軍刀,騎在很高大的白馬上,在海
岸邊緩轡徐行的時候,心裡只充滿了壯美的快感,幾曾想到現
在的自己,是這般的靜寂,只拿著一枝筆兒,寫她幻想中的情
緒呢?
她男裝到了十歲,十歲以前,她父親常常帶她去參與那軍
人娛樂的宴會。朋友們一見都誇獎說,「好英武的一個小軍人!
今年幾歲了?」父親先一面答應著,臨走時才微笑說,「他是
我的兒子,但也是我的女兒。」
她會打走隊的鼓,會吹召集的喇叭。知道毛瑟槍里的機關。
也會將很大的炮彈,旋進炮腔里。五六年父親身畔無意中的訓
練,真將她做成很矯健的小軍人了。
別的方面呢?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她卻一點都不愛。
這也難怪她,她的四圍並沒有別的女伴,偶然看見山下經過的
幾個村裡的小姑娘,穿著大紅大綠的衣裳,裹著很小的腳。匆
匆一面里,她無從知道她們平居的生活。而且她也不把這些印
象,放在心上。一把刀,一匹馬,便堪過盡一生了!女孩子的
事,是何等的瑣碎煩膩呵!當探海的電燈射在浩浩無邊的大海
上,發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燈影下,旗影下,兩排兒沉豪英毅
的軍官,在劍佩鏘鏘的聲里,整齊嚴肅的一同舉起杯來,祝中
國萬歲的時候,這光景,是怎樣的使人湧出慷慨的快樂眼淚呢?
她這夢也應當到了醒覺的時候了!人生就是一夢么?
十歲回到故鄉去,換上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姊妹群中,學
到了女兒情性:五色的絲線,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計的;香的,
美麗的花,是要插在頭上的;鏡子是妝束完時要照一照的;在
眾人中間坐著,是要說些很細膩很溫柔的話的;眼淚是時常要
落下來的。女孩子是總有點脾氣,帶點嬌貴的樣子的。
這也是很新穎,很能造就她的環境——但她父親送給她的
一把佩刀,還長日掛在窗前。拔出鞘來,寒光射眼,她每每呆
住了。白馬呵,海岸呵,荷槍的軍人呵……模糊中有無窮的悵
惘。姊妹們在窗外喚她,她也不出去了。站了半天,只掉下幾
點無聊的眼淚。
她後悔么?也許是,但有誰知道呢!軍人的生活,是怎樣
的造就了她的性情呵!黃昏時營幕里吹出來的笳聲,不更是抑
揚凄婉么?世界上軟款溫柔的境地,難道只有女孩兒可以佔有
么?海上的月夜,星夜,眺台獨立倚槍翹首的時候:沉沉的天
幕下,人靜了,海也濃睡了,——「海天以外的家!」這時的
情懷,是詩人的還是軍人的呢?是兩縷悲壯的絲交糾之點呵!
除了幾點無聊的英雄淚,還有甚麼?她安於自己的境地了!
生命如果是圈兒般的循環,或者便從「將來」,又走向「過去」
的道上去,但這也是無聊呵!
十年深刻的印象,遺留於她現在的生活中的,只是矯強的
性質了——她依舊是喜歡看那整齊的步伐,聽那悲壯的軍笳。
但與其說她是喜歡看,喜歡聽,不如說她是怕看,怕聽罷。
橫刀躍馬,和執筆沉思的她,原都是一個人,然而時代將
這些事隔開了……
童年!只是一個深刻的夢么?

8. 作家的日常是怎樣的

一般來說,入行幾年的作者,基本都能做到每小時寫出三千字左右的速度。這個事情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就造成。一些讀者的誤解:你們這些作家既然能一個小時就寫出三千字,為什麼每天不能多更一些。難道你每天就工作一個小時。太懶了吧你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三八二十四,你一天明明可以寫兩萬四千字啊!為什麼就寫那麼一點!這幫作家就是懶,就是沒有職業道德!說這話的人,真的很無知第一呢,寫小說不是自來水龍頭,你任何時候擰開龍頭就有水出來的。寫小說還是要講靈感的,沒靈感的時候,你坐在電腦前屁股坐硬了就寫不出來。我們業內同行所說的碼字速度,一小時寫三千,一小時寫四千字什麼的,是單指的【動筆】的時候。也就是說,單純是指打字的時間,一小時可以打出三千字左右的速度。但是,在【動筆】之前,構思的時間就遠遠不止!我在寫三千字之前,可能需要構思幾個小時左右,腦子里慢慢想,今天這章寫什麼情節,故事進行到哪裡,中間需要不需要插敘,需要不需要轉鏡頭寫另外一條線……等等等等。還有的時候,遇到大高潮的時候,也需要想,這個人物要不要死,怎麼死,怎麼死的盪氣回腸一點。對白怎麼才夠燃。而有的時候,沒有靈感,我需要看看其他的書來活躍一下自己的思路,讓自己擺脫鑽牛角尖。你真以為我們說的一小時碼三千字,所以寫一章就真的只需要一個小時。沒這么簡單的孩子。

9. 作家的一天是怎樣的

作家的一天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復雜,也是一個普通人,可能會陪的妻子去逛街買菜,周末會帶孩子去游樂場,然後沒事的時候會出去走走,畢竟只有多出去看看才能找到不同的靈感,來創作不同的作品。

閱讀全文

與作家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