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樣的生活就是小康生活小康生活的標準是什麼
小康生活,我記得在此之前鄧小平先生提出來過小康社會。小康生活就是類似於國際上通用的生活質量的含義一般包括三種意思,第一就是物質生活情況,主要是我們的衣食住行,也就是說從吃什麼,穿什麼,住什麼以及交通、等各種物質條件,生活環境的狀況就是說我們平時居住的時候空氣是否清新,在出門時交通是否擁擠,以及我們喝的水,以及戶外的各種環境是否合格,是否達到標准。還有一個就是社會環境,主要的內容就是我們社會的秩序以及社會法律所涉及的范圍是否全面,社會的各種道德,以及人們的各種風俗習慣,還有就是確定小康標准臨界值和指標權重。
2. 什麼樣的生活就是小康生活小康生活的標準是什麼
真正的小康標准
按照十八大里對於小康的定義,其標准包括了以下十個方面:(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根本標志;(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萬元;(3)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00元;(4)恩格爾系數低於40%;(5)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0平方米;(6)城鎮化率達到50%;(7)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20%;(8)大學入學率20%;(9)每千人醫生數2.8人;(10)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按照十八大的標准而言,目前應該主要在第(5)、(9)、(10)這三點存在難度,其餘的標准大部分均已實現。
按照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的發言:當前全面小康社會的標准為城鎮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萬元。我認為這個數據相對合理一些,按照一家三口計算,人均可支配收入應該約為6萬元,2018年我國全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28元,所以說目前距離小康標准還有一定的差距。
至於說有多少存款算小康,這個沒有定論,因為有太多的因素要考慮,一個沒有房子但是有20萬元存款的人,跟一個有房子但是只有2萬元存款的人,誰是小康?如果單看存款,肯定第一個人是小康,但是我們要考慮的不可能只是存款這一個方面的因素。
如果說生活在一線城市,沒有房貸、車貸等任何負債,年收入能達到30萬以上,我認為算是達到了小康生活,要是有房貸和車貸要還,年收入達到50萬以上也算是小康了。如果是生活在其他城市沒有房貸、車貸要還,年收入能達到20萬以上我也認為已經達到小康生活標准,有房貸、車貸要還的話,那麼年收入達到35萬以上也能算是達到小康生活。
綜上所述,小康生活其實並沒有一個唯一標准,只要內心足夠滿足,活得開心,我認為這也算是小康生活,一些年收入幾十幾百萬的人雖然物質上可能滿足了小康生活標准,但是卻活得並不開心,精神上並沒有達到小康,那又有何意義呢?所以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比較重要,物質上的小康並不是最主要的,內心滿足,活得幸福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3. 小康生活的標準是什麼
一、小康的基本標准:
小康的標准和我國現階段小康水平:1991年國家統計與計劃、財政、衛生、教育等12個部門的研究人員組成了課題組,按照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小康社會的內涵確定了16個基本檢測和臨測值。這十六個指標把小康的基本標准設定為:
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00元(按1980年的價格和匯率計算,2500元相當於900美元);
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
4、城鎮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
5、農村鋼木結構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質攝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擁有鋪路面積8平方米;
8、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爾系數50%;
10、成人識字率85%;
11、人均預期壽命70歲;
12、嬰兒死亡率31‰;
13、教育娛樂支出比重11%;
14、電視機普及率100%;
15、森林覆蓋率15%;
16、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比重100%。
用綜合評分方法對這十六個指標進行測算,根據其結果我們可以豪邁地向世界宣布:一個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紀我們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二、小康水平與小康社會的區別:
1、首先是范圍不一樣。
上個世紀根據我國的國情,我們建設小康重點在解決溫飽,提高物質文明水平,而鄧小平提出的小康社會決不是單純的物質文明,還應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2、標准不一樣。
如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那麼按此目標,人均GDP就要超過3000美元,符合世界銀行各國收入水平四類劃分標准中的中上等國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對全面建設進程進行檢測和量化時,不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統計臨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發展進程。
4. 什麼是小康生活
1、小康生活是指應該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既包括居民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包括社會福利和勞動環境的改善。
2、小康涵義類似於國際上通用的生活質量的涵義,一般包含三層意思,即物質生活狀況,主要內容為食品、衣著、住房、交通等物質條件;生活環境狀況,主要指空氣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擁擠以及水質和綠化狀況;社會環境狀況,主要內容是社會秩序與安全感、社會道德風尚等狀況;第二是確定小康標准臨界值和指標權重。第三是計算小康進程,國家統計局採用了區間距離實現程度的方法測算。16個基本3、監測指標和小康臨界值:
(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00元(按1980年的價格和匯率計算,2500元相當於900美元);(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4)城鎮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2平方米;(5)農村鋼木結構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質日攝量75克;(8)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爾系數50%;(10)成人識字率85%;(11)人均預期壽命70歲;(12)嬰兒死亡率3.1%;(13)教育娛樂支出比重11%;(14)電視機普及率100%;(15)森林覆蓋率15%;(16)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比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