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朝鮮族和漢族生活習慣有什麼不同

朝鮮族和漢族生活習慣有什麼不同

發布時間:2022-12-11 11:46:07

Ⅰ 朝鮮族飲食民俗與漢族比較,飲食特徵,不同原因

文化差異有是肯定會有的,但是不是很大。朝鮮族在中國生活的幾百年了,在文化等方面已經融合到了漢族的文化里,所以不明顯。過節方式幾乎相同,飲食方面也幾乎相同,語言方面只不過朝鮮族用雙語。所以看不出有什麼明顯的差異禮節上。

朝鮮半島土地狹長,多崇山多季風多暴雨,這種地形和氣候塑造了朝鮮民族的峻急性格,其在製作飲食上也較少耗時長、工藝繁復的烹、炸、燴、煸等烹飪方法,而總體以生拌、涼拌、煮、煎、炒為主,即使是節慶、祭祀等重大節日飲食的製作也比較簡易。另據史書記載,受自然環境和生產力局限,自古以來我國東北東部 、中朝接壤的廣闊山區可耕田較少、農作物產量偏低,其民日常飲食樸素節儉,飲食文化觀念自然質朴。(以上兩方面是延邊朝鮮族飲食「尚天然」的主要因素。

受中國道家思想影響,朝鮮半島人民自古信奉東方陰陽五行觀念,認為人體需與天地節氣調和,因而形成了按季進補和一些獨特的飲食方式。延邊地區雖然氣候寒冷,但朝鮮族的主、副食中卻仍以涼、冷食品偏多,究其緣由,陰陽相剋相生觀念為重要因素。

Ⅱ 朝鮮族的風俗習慣

朝鮮族的風俗習慣(1)服飾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系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扣,以綵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艷的綢緞。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或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

(2)飲食

朝鮮族以為米飯為主,多為大米飯、二米飯,湯每餐必備,尤喜喝大醬湯。

辣白菜,一般製法將白菜用鹽水浸泡幾天,洗後,再抹入辣椒、蔥、蒜、姜等調料。有條件時還可加蘋果、梨片等,然後窖藏,半月後便可食用。還可用蘿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麵,三分澱粉、七分面壓制而成。煮熟撈出冷卻,再用牛肉或雞肉熬湯,並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薑、味精、糖醋等製成冷麵湯,吃時再放入牛肉片、黃瓜絲、芝麻、辣椒面等適口調料。

狗肉是朝鮮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喪及節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節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復時為補養而殺狗。殺時將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臟做湯,肉加調料涼食,其味鮮美可口。

朝鮮族飲具器皿別具風格,一般一灶兩鍋,其鍋邦深底闊,特別鐵蓋,便於燜飯,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鍋飯、一鍋湯。桌中間一盆飯,一人一匙,並備有涼水。器皿講究衛生,女人用壇罐頂水(現已不見)。

(3)居住

多居馬尾式住宅,建於近水源方便之處。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辮抹泥為牆,屋頂四面坡,用稻草覆蓋。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門(同時也是窗),室內通屋為炕,進屋脫鞋,盤腿而坐。農村在房屋東端室內養一頭大黃牛,院內放牛車及搗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鮮族已發生變化,磚瓦結構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風格的室內設計日漸減少,一切向現代化發展。

(4)喪葬

先將屍體頭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裡擺上供品,這時趕制壽衣。家人與近親穿好喪服,男子戴麻制喪帽,女戴麻制喪圈。靈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喪者向遺體三叩首,同時帶去禮物。出殯前給死者擦身換衣,並把屍體用麻布捆三處入棺。下葬時家屬抬著死者的靈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親屬對死者要連祭三年。 近年移風易俗,也出現了深葬,火化等。

(5)禮儀

朝鮮族禮節很嚴。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見面也要用敬語;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路遇認識的長者,要問安讓路;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父子不同席,兒媳恭順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席間若無法迴避時,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煙,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對火。

(6)婚姻

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婦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

訂親後,選吉日。由男方攜佳餚至女家,由女方邀親友共同飲酒。至夜幕降臨,方撤下酒席,奏樂。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歸家,以表不忍女兒即將離家外嫁。

朝鮮族人無女方向男方索取財物的陋習,只由男方買些服裝和姑娘所愛之物相贈,以表訂親之意。舉行婚禮時,男女雙方各備豐盛酒席。男方先備牛車,車上鋪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儐相,身穿禮服胸佩紅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進一無人的房間——室內擺放一桌豐盛酒席,女方給新郎連斟三杯酒。其後,新郎將酒菜各選一點,用一張白紙包上,帶上一瓶白酒,請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愜意,女家招待甚豐。接著女家又給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飯,裡面埋上三個雞蛋。新郎要剩半碗飯一個雞蛋給新娘,象徵此後共吃一鍋飯,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永成鸞鳳之好。 儐相於席間也選一點菜餚,帶回家中,以示同喜。

此儀式結束後,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禮,以謝玉成。然後新娘帶妝奩上車與新郎回家。

回歸途中,趕車人故意把車趕進橫壟地里任其簸簸,同車人歡笑一團,樂不可支。車進村邊,村人穿民族服裝,載歌載舞迎接新娘。此時由男家向趕車人獻出一小桌酒菜。宴罷,趕車在村中轉幾圈,再乘興將車趕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車後,步入屋內舉行婚禮,儀式與在女方家相似。儀式後,在場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時,新郎新娘「三問三答」,其內容是對老人的尊敬、對幼輩的愛撫及雙方海誓山盟之類的話語。宴罷,客歸,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畢。

Ⅲ 朝鮮族飲食民俗與漢族比較,不同原因!!

文化不同啊,朝鮮族文化雖受漢族文化影響,但是可能只是某個朝代很相似,就像日本向中國的漢唐一樣,漢族其實是個多血統名族,歷史五千年不斷的和很多各個名族的人融合,習俗也不斷變化。
但朝鮮族相對純正點,至於飲食,不好回答什麼,連漢族的飲食文化差異都很多,這個則和名族沒太大關系,和地域的關系比較大!

Ⅳ 朝鮮族人的生活習俗

1、傳統服裝:

朝鮮族居住以火炕為中心,平時男人盤腿而坐,而婦女坐相一般是雙膝著地的脆式,所以衣著多是寬松式。朝鮮族一般喜著白衣素服,顯示出喜愛清凈樸素的特性,故有「白衣民族」之稱。

7、宗教信仰

歷史上朝鮮族信仰多種宗教,有原始的萬物有靈論的多神信仰、佛教、基督教等,也有近代產生的民族宗教信仰,如天道教、侍天教、濟愚教、青林教、元倧教、檀君教、大倧教等。此外,也有人信仰佛教、儒教等。

改革開放後,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新落實,朝鮮族宗教信仰中基督教的影響逐漸擴大,其信徒也明顯增多。目前,朝鮮族的宗教信仰主要以基督教、天主教為主,尤其是基督教發展速度較快。

(4)朝鮮族和漢族生活習慣有什麼不同擴展閱讀

朝鮮族是由相鄰的朝鮮半島陸續遷入、定居東北地區而逐漸形成的我國跨境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東北三省,集中居住於圖們江、鴨綠江、牡丹江、松花江及遼河、渾河等流域。

改革開放後,朝鮮族人口由傳統居住地東北三省逐漸遷往京津地區、黃河下游、長江下游、珠江下游地區等沿海經濟開放區。

「朝鮮族」的稱呼特指中國少數民族朝鮮族,是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中國人,在非中國地區生活的朝鮮民族人不自稱」朝鮮族「。

Ⅳ 朝鮮族有什麼特殊的生活習慣

07 朝鮮族

主要分布在東北的吉林、遼寧和黑龍江三省,少數散居在內蒙古和內地一些城市。中國的朝鮮族是十七世紀時由朝鮮半島遷徙過來的。朝鮮族有自已的語言文字。

朝鮮族聚居的地區,特別是延邊地區,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全面發展。延邊地區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水稻之鄉,又是中國主要的烤煙產區之一。延邊黃牛是中國五大地方良種黃牛之一,人參、鹿茸均馳名中外。

朝鮮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稱於世。男子喜歡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歡壓跳板和盪鞦韆。朝鮮舞蹈包括長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習俗
朝鮮族人非常尊重老人,並將8月15日定為「老人節」。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吸煙;吸煙時,年輕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則便被認為是一種不敬的行為;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須向長者恭敬地說明理由;途中遇有長者迎面走來,年輕人應恭敬地站立路旁問安並讓路;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相見也用敬語。

餐桌上,匙箸、飯湯的擺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應擺在用餐者的右側,飯擺在桌面的左側,湯碗擺在右側,帶湯的菜餚擺在近處,不帶湯的菜餚擺在其次的位置上,調味品擺在中心等。婚喪、佳節期間不殺狗、不食狗肉。忌諱人稱「鮮族」。

婚俗
姑娘和小伙的接觸傳話,需要一個「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與漢族的「相親」相似,如滿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可「擇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並送彩禮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

結婚儀式在新娘家舉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紅包巾包著的木雕大雁來到新娘家後,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過去,然後把新郎讓進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紗帽,繫上冠帶,新娘頭上戴「簇頭里」,手戴「漢衫」走進樵禮廳舉行結婚儀式,結束後,新郎便開始「賞大桌」,即品嘗佳餚,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親戚們陪同。行過樵禮儀式後,雙方便正式結為夫妻。

食俗
喜歡食米飯,擅做米飯,用水、用火都十分講究,做米飯用的鐵鍋,底深、收口、蓋嚴,受熱均勻,能燜住氣兒,做出的米飯顆粒松軟,飯味純正。一鍋一次可以做出質地不同的雙層米飯,或多層米飯。各種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狀糕、發糕、打糕、冷麵等也是朝鮮族的日常主食。

朝鮮族日常菜餚常見的是「八珍菜」和「醬木兒」(大醬菜湯)等。「八珍菜」是用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條、桔梗、蕨菜、蘑菇八種原料,經燉、拌、炒、煎製成的菜餚。大醬菜湯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興菜、海菜(帶)等以醬代鹽,加水焯熟即可食用。

鹹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餚。朝鮮族泡菜做工精細,享有盛譽,是入冬後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備菜餚。泡菜味道的好壞,也是主婦烹調手藝高低的標志。朝鮮族菜餚食用後大都有一定的滋補和醫療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參芪補身湯」、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湯」、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湯等。

朝鮮族節日菜餚品種繁多,並備時令名菜。朝鮮族名菜名點很多,主要有神仙爐、補身爐(又稱補身湯、狗肉火鍋)、冷麵、打糕、朝鮮泡菜等。另外還有:醬牛肉蘿卜塊;鐵鍋裡脊;生拌魚等朝鮮族風味菜餚。

節慶
朝鮮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周年,「回甲節」 (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除了傳統節日外,小兒周歲、結婚、老人六十大壽,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

Ⅵ 朝鮮族風俗和特色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是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省(區),其餘散居在內地的一些城市。最大的聚居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這里的朝鮮族居民佔了朝鮮族總人口的近一半。此外還有位於長白山懷抱中的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也是朝鮮族的主要聚居區。

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語,一般認為屬阿爾泰語系。朝鮮文屬音位文字類型。1441年在李氏王朝主持下創制的,稱「訓民正音」,簡稱「正音」,為方塊狀拼音文字。

朝鮮族聚居的地區,特別是延邊地區,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全面發展。延邊地區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水稻之鄉,又是中國主要的烤煙產區之一。延邊黃牛是中國五大地方良種黃牛之一,人參、鹿茸均馳名中外。

朝鮮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稱於世。男子喜歡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歡壓跳板和盪鞦韆。朝鮮舞蹈包括長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朝鮮族:歷史

中國朝鮮族的先民,多是l9世紀70年代自朝鮮半島遷入我國東北地區定居,有一部分在明末清初即已定居在東北境內,如遼寧省蓋縣林家溝村姓朴的朝鮮族,在當地定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到1931年以後,在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和強迫同化政策下,大批朝鮮人移入中國東北各地,他們在我國東北地區定居下來後,逐漸發展成為當代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朝鮮族以擅長在寒冷的北方種植水稻著稱,生產的大米潔白、油性大,營養豐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被稱譽為「北方水稻之鄉」。長白山林區的特產人參、貂皮、鹿茸角,被譽為「東北三寶」。敬老愛幼是朝鮮族人的美德。「

朝鮮族:節慶

朝鮮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周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除了傳統節日外,小兒周歲、結婚、老人六十大壽,都要大擺筵席,宴請賓客。屆時要先在餐桌上擺一隻煮熟的大公雞,公雞的嘴裡還要叼一隻紅辣椒。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所有禮儀筵席,以祝賀老人六十大壽的」花甲「席最為講究和隆重。

朝鮮族:婚俗

姑娘和小伙的接觸傳話,需要一個」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與漢族的」相親「相似,如滿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可」擇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並送彩禮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

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婦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

訂親後,選吉日。由男方攜佳餚至女家,由女方邀親友共同飲酒。至夜幕降臨,方撤下酒席,奏樂。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歸家,以表不忍女兒即將離家外嫁。

朝鮮族人無女方向男方索取財物的陋習,只由男方買些服裝和姑娘所愛之物相贈,以表訂親之意。舉行婚禮時,男女雙方各備豐盛酒席。男方先備牛車,車上鋪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儐相,身穿禮服胸佩紅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進一無人的房間——室內擺放一桌豐盛酒席,女方給新郎連斟三杯酒。其後,新郎將酒菜各選一點,用一張白紙包上,帶上一瓶白酒,請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愜意,女家招待甚豐。接著女家又給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飯,裡面埋上三個雞蛋。新郎要剩半碗飯一個雞蛋給新娘,象徵此後共吃一鍋飯,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永成鸞鳳之好。儐相於席間也選一點菜餚,帶回家中,以示同喜。

此儀式結束後,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禮,以謝玉成。然後新娘帶妝奩上車與新郎回家。

回歸途中,趕車人故意把車趕進橫壟地里任其簸簸,同車人歡笑一團,樂不可支。車進村邊,村人穿民族服裝,載歌載舞迎接新娘。此時由男家向趕車人獻出一小桌酒菜。宴罷,趕車在村中轉幾圈,再乘興將車趕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車後,步入屋內舉行婚禮,儀式與在女方家相似。儀式後,在場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時,新郎新娘」三問三答「,其內容是對老人的尊敬、對幼輩的愛撫及雙方海誓山盟之類的話語。宴罷,客歸,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畢。

結婚儀式在新娘家舉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紅包巾包著的木雕大雁來到新娘家後,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過去,然後把新郎讓進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紗帽,繫上冠帶,新娘頭上戴」簇頭里「,手戴」漢衫「走進樵禮廳舉行結婚儀式,結束後,新郎便開始」賞大桌「,即品嘗佳餚,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親戚們陪同。行過樵禮儀式後,雙方便正式結為夫妻。

朝鮮族:服飾

朝鮮族一般喜歡素白色,以示清潔、干凈、樸素、大方,故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

男裝衣短,褲長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著道袍或朝鮮長袍者。道袍是過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後成為男子出門時的禮服。長袍當大衣穿,有單、夾、棉之分。

女裝一般短衣長裙。短衣有長長的白布帶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結。長裙多有長皺褶。裙有纏裙、筒裙、長裙、短裙、圍裙之分。年輕女子一般愛穿筒裙、短裙,老年婦女常穿纏裙、長裙。冬天,中老年婦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朝鮮族:飲食

喜歡食米飯,擅做米飯,用水、用火都十分講究,做米飯用的鐵鍋,底深、收口、蓋嚴,受熱均勻,能燜住氣兒,做出的米飯顆粒松軟,飯味純正。一鍋一次可以做出質地不同的雙層米飯,或多層米飯。各種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狀糕、發糕、打糕、冷麵等也是朝鮮族的日常主食。

朝鮮族日常菜餚常見的是」八珍菜「和」醬木兒「(大醬菜湯)等。」八珍菜「是用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條、桔梗、蕨菜、蘑菇八種原料,經燉、拌、炒、煎製成的菜餚。大醬菜湯的主要原料是小白菜、秋白菜、大興菜、海菜(帶)等以醬代鹽,加水焯熟即可食用。

鹹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餚。朝鮮族泡菜做工精細,享有盛譽,是入冬後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備菜餚。泡菜味道的好壞,也是主婦烹調手藝高低的標志。朝鮮族菜餚食用後大都有一定的滋補和醫療作用。如春天食用的」參芪補身湯「、伏天食用的」三伏狗肉湯「、冬天食用的野味肉和野味湯等。

朝鮮族節日菜餚品種繁多,並備時令名菜。朝鮮族名菜名點很多,主要有神仙爐、補身爐(又稱補身湯、狗肉火鍋)、冷麵、打糕、朝鮮泡菜等。另外還有:醬牛肉蘿卜塊;鐵鍋裡脊;生拌魚等朝鮮族風味菜餚。

朝鮮族:建築

朝鮮族的文化受漢族影響較深,房屋建築與漢族多有相似之處,不過為適應民族生活習慣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點。朝鮮族民居多為山頂式的青瓦白牆建築,除城鎮住宅有簡單的院牆外,農村通常不建院牆而和左鄰右舍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住房的平面多數為矩形,也有L形的,有的設外廊。內部布局,主房間為居室,牛棚和儲存柴草雜物的」草房「在房屋的一端,以灶間與居室隔開。()居室多少、大小可視需要,由推拉門分隔,比較靈活方便。居室內靠牆設推拉門壁櫥,供存放衣物、被褥之用,使室內顯得寬敞雅緻。家人和來客進門就上炕,鞋要脫在門口,以保持室內清潔。

朝鮮族住房的構造,主要是木構架承重。地基用土墊起30厘米高的台基,周邊再砌上石塊。外牆也是先立起木框架,兩面編織草繩或柳條,外抹泥漿,白灰罩面,中間充填沙土;也有不填沙土,做成空心牆的。內隔牆多用雙面抹灰的板條牆。門窗為推拉式,門窗口的尺寸相同,往往是門窗不分,都可做出入口,窗欞豎向排列密,橫格間隔遠,再加門窗口狹長,使得本來低矮的房身給人以挺拔秀麗之感。屋頂多作成四坡式,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在椽子上鋪稻草簾或柳樹枝條,上面抹泥,再覆蓋30—50厘米厚的稻草,最後用草繩編成網格,將整個屋頂包住,或用草簾逐層相搭接,將屋頂蓋滿,以防起風將稻草吹散。在城鎮中,住宅多用青灰色陶瓦屋頂。瓦頂坡面略有曲線,檐頭四角和屋脊兩端向上翹起,瓦當和脊頭加簡單花飾,形成活潑明快的風格。

Ⅶ 朝鮮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朝鮮族是朝鮮和韓國的主體民族,雖然在朝鮮和韓國並不存在朝鮮族的概念,此外還分布在中國東北的吉林以及遼寧和黑龍江三省。可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朝鮮族的風俗習慣究竟都有哪些?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 民族文化 的角度來學習學習吧!

朝鮮族(韓民族)的先民是三韓人(馬韓、辰韓和弁韓),《後漢書·東夷列傳》第七十五:「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余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

雖然韓半島古代國名多變,但是「韓人」、「韓民」之稱一直在民間延續,在中韓兩國的法律文書中也時有出現,比如:19世紀80年代的《清·朝水陸貿易章程》中就有「華民」、「韓人」之稱,19世紀90年代中期清國皇帝對日宣戰詔書中也有「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之稱。

在甲午戰爭清國戰敗後,在《馬關條約》中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承認朝鮮獨立,1897年,朝鮮王宣布建制稱帝,建立「大韓帝國」,「韓」第一次從民間進入國號,han這個音在韓語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絕大多數民族都喜歡選寓意好的或者有紀念意義的名稱作為國名、族名。

朝鮮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強。很多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流傳至今。傳統的朝鮮民族民居鄉土氣息濃郁,一般是稻草屋頂,朝鮮族大炕、木筒煙囪。大多數朝鮮族聚集區,主要的農作物為水稻,因此他們就地取材,用稻草蓋屋頂,又隔雨,又保暖,經濟實惠。朝鮮族大炕別具特色,房間整個地面除了放鞋子的地方,其餘是一埔大炕,進屋就脫鞋上炕,炕上一般埔著地革,朝鮮族婦女總會使它保持的乾乾凈凈,愛清潔也是這個民族的一大特點。

傳統的朝鮮族的服飾以婦女穿的高麗裙最為獨特。每到大型節日、朋友聚會或生日、祝壽她們總會穿上這種傳統的服裝,伴隨著那優美的民族樂曲,載歌載舞,熱鬧一番。朝鮮族婦女擺運物品一般用頭頂,這是在長期勞動中練就的本領,既使走的很快,也非常平穩。在歷史上,朝鮮族男尊女卑的現象比較突出。這和日本的風俗有些相象,但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現象也逐漸在改變。

朝鮮族民族音樂,民族歌舞,獨具風格,它們多半反映勞動和豐收的歡樂的場面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在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朝鮮族歌唱家和藝術家。每到朝鮮族的傳統節日和慶祝的場面,他們都會引吭高歌,舉杯暢飲,充分體現了這個民族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嚮往。朝鮮族的民族節日有歲首節、上元節、寒食節、秋夕節等。為老人祝壽場面熱鬧隆重,體現朝鮮族尊老愛幼的風俗。

傳統朝鮮族舞蹈有刀舞、長鼓舞、龍鼓舞、農樂舞等。伽椰琴、奚琴、筒簫、長鼓、手鼓是朝鮮族的傳統民族樂器。

朝鮮語是他們的民族語言,延吉市是延邊自治州首府。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延邊自治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延邊自治州地處吉林省東南部,圖們江中下游地區,中、朝、俄交界地帶,幅員遼闊,邊境線長。邊境口岸—琿春,可直接與日本海相通,再加上國家對邊疆地區有相應的政策扶持,為開發投資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近幾年又先後開辟了琿春至朝鮮羅津、琿春至俄羅斯海參崴的跨國旅遊線路,相信延邊自治州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

服飾: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系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扣,以綵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艷的綢緞。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或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朝鮮族的飲食文化也遠近聞名,朝鮮族的主食一般以米飯、打糕、冷麵為主,朝鮮族的鐵鍋與漢族的蒸飯的鐵鍋有所不同,它口小,內大,所蒸出的米飯味道純正。打糕是用糯米蒸熟以後,經過反復錘打而成,吃起來柔韌可口。朝鮮族冷麵多為夏季食用,冷麵所用的原料為蕎麥粉、麵粉和澱粉按一定比例和勻,經過手工機械壓制到沸水裡煮熟,然後放以冷水裡浸泡,食用時放到特製的冷麵湯,然後加辣椒沫、牛肉片、煮熟的雞蛋、黃瓜絲等,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挑選,吃起來,涼爽可口,特別受到女性的歡迎。

美食:
朝鮮族的菜餚多以涼拌和泡漬的為主。朝鮮族泡菜家喻戶曉。所用的原料多種多樣,幾乎無所不有,常見的有桔梗、薇菜、蕨菜、海帶、蘿卜、大白菜、黃瓜等等,泡製時所用的佐料主要有姜沫、蒜泥、辣椒沫、鹽、味精等。朝鮮族泡菜是遊客餐桌上最受歡迎的菜餚,傳統的朝鮮族人愛吃狗肉,做法獨特是宴請客人必備的一道菜。狗肉湯、醬湯、鰱魚湯、水豆腐、明太魚、朝鮮族包飯、朝鮮族燒烤、用糯米釀制的朝鮮族米酒都頗具民族特色,讓人回味無窮。如果你作為一個外地遊客到這里,欣賞完美麗自然景觀,坐朝鮮族農家大炕上,品嘗風味獨特的菜餚,喝著朝鮮族米酒,聽其音樂,觀其舞蹈,你一定會樂在其中。

朝鮮族傳統的體育活動有摔跤、跳板、盪鞦韆、拔河、傳統木排賽等。每到大型節日都要舉行體育運動會

朝鮮族以為米飯為主,多為大米飯、二米飯,湯每餐必備,尤喜喝大醬湯。

辣白菜,一般製法將白菜用鹽水浸泡幾天,洗後,再抹入辣椒、蔥、蒜、姜等調料。有條件時還可加蘋果、梨片等,然後窖藏,半月後便可食用。還可用蘿卜、芥菜、英菜等同法腌制。

冷麵,三分澱粉、七分面壓制而成。煮熟撈出冷卻,再用牛肉或雞肉熬湯,並放入甘草、胡椒、花椒、生薑、味精、糖醋等製成冷麵湯,吃時再放入牛肉片、黃瓜絲、芝麻、辣椒面等適口調料。

狗肉是朝鮮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喪及節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節都可吃狗肉。但多半是在伏天或患者康復時為補養而殺狗。殺時將狗吊起,四蹄放血,退毛。用其肉、皮及五臟做湯,肉加調料涼食,其味鮮美可口。

朝鮮族飲具器皿別具風格,一般一灶兩鍋,其鍋邦深底闊,特別鐵蓋,便於燜飯,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鍋飯、一鍋湯。桌中間一盆飯,一人一匙,並備有涼水。器皿講究衛生,女人用壇罐頂水(現已不見)。

居住:
多居馬尾式住宅,建於近水源方便之處。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辮抹泥為牆,屋頂四面坡,用稻草覆蓋。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門(同時也是窗),室內通屋為炕,進屋脫鞋,盤腿而坐。農村在房屋東端室內養一頭大黃牛,院內放牛車及搗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鮮族已發生變化,磚瓦結構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風格的室內設計日漸減少,一切向現代化發展。

喪葬:
先將屍體頭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裡擺上供品,這時趕制壽衣。家人與近親穿好喪服,男子戴麻制喪帽,女戴麻制喪圈。靈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喪者向遺體三叩首,同時帶去禮物。出殯前給死者擦身換衣,並把屍體用麻布捆三處入棺。下葬時家屬抬著死者的靈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親屬對死者要連祭三年。近年移風易俗,也出現了深葬,火化等。

禮儀:
朝鮮族禮節很嚴。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見面也要用敬語;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路遇認識的長者,要問安讓路;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父子不同席,兒媳恭順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席間若無法迴避時,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煙,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對火。

婚姻:
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婦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

閱讀全文

與朝鮮族和漢族生活習慣有什麼不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