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別讓情緒拉低你的生活層次
文/爐叔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叫卡斯丁的人早上洗漱時,將自己的高檔手錶放在洗漱台邊,妻子怕被水淋濕了,就順手把表拿走放在餐桌上。
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一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
心疼手錶的卡斯丁,把兒子揍了一頓,妻子看到後,指責他亂發脾氣,兩人又在家裡爭吵了半天。
一氣之下,卡斯丁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他發現自己忘拿公文包,又馬上轉回家。可是家中沒人,卡斯丁只好打妻子的電話要鑰匙。
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一個水果攤,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離開。待門打開拿到公文包後,卡斯丁已經遲到了15分鍾,挨了上司一頓嚴厲的批評。
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他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遲到被扣了當月的全勤獎。而且,卡斯丁的兒子這天參加棒球比賽,同樣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被淘汰了。
一天過去,冷靜下來的卡斯丁細細回顧所有的事情時,才發現,原來所有的問題其實都出在那塊表上。如果當時自己沒有生氣,後面的一連串事情就不會發生。
這就是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情緒不穩定,他的生活也常常是一團糟。
上周,朋友來深圳出差,順帶約著見了一面。
他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北漂創業,幾年摸爬滾打,現在也已小有所成,國慶期間還剛剛完成了婚姻大事。
本來我想著他現在事業家庭雙豐收,應該很是春風得意,但在我倆見面後,他的愁眉苦臉卻讓我著實吃了一驚。
在交談中得知,他婚後的生活並不幸福,自己和妻子是典型的閃婚,認識7天,兩人便辦了證。
但在婚後他發現妻子是一個情緒特別暴躁的人,一旦事情不遂她的心意,就會大吵大鬧,家裡經常雞飛狗跳。
朋友特別提到有一次自己在聚會上喝得有點多,結果妻子在旁邊立馬發起火來,指責起他和他的朋友。
從那之後,別人不論什麼事情都很少叫他,就怕又被他老婆罵得狗血淋頭。
最後,朋友和我說,他覺得自己的生活都毀在了老婆手裡,如果她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家裡的生活狀態也不至於如此糟糕。
很多時候,學識、財富並帶不來生活層次的提高。
好的情緒,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
當你深陷情緒的泥淖之時,就是在親手將自己的生活層次一步步拉低。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有些人在工作上不如意,就把低落的情緒帶到家裡,不僅影響了家人的情緒,連自己的生活質量也要大打折扣。
有些人總是喜歡在雞毛蒜皮上鑽牛角尖,本來一笑而過的事情,結果搞得大家總是不歡而散。壞了感情,也連累了自己的生活。
真正懂生活的人,一定是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因為任何生活的趣味,只有心平氣和的人才能夠體會。
有個朋友在事業單位工作,三四年還只升過一次職位,而身邊有關系的至少都已經做到了主任的位置。
但朋友從來沒有表達自己的不滿,反而是利用空閑時間練習書法,如今已經從單位辭職,開辦了一個書法班,過上了自己嚮往的生活。
記得他曾說過:
與其不斷宣洩情緒,不如將這些時間花費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上,這樣不但能從壞情緒里逃離出來,還能提升生活品味。
最近很流行講佛系青年。
指的是不爭不搶,不求輸贏的人生態度,有人覺得這是喪的表現,我倒覺得這種「喪」的行為很睿智:不為小事發脾氣,恰恰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多年前我在旅行途中認識了在一家青旅做義工的小朵。
還記得我剛到那家青旅的時候,兩個男人正圍著小朵在爭論。
他們指著被單上的一大片污漬說旅店不衛生,要求退錢,而且兩個人時不時還會說出特別難聽的話,但小朵一直保持著微笑。
後來小朵告訴我,她們的床單、被單每天都會換,那兩個人被單上的污漬一定是他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
而且監控視頻里也能看出來,他們兩個晚上的時候,買了兩盒泡麵回去。
我不解,問她為什麼當時忍氣吞聲不反駁,小朵回答的話我至今都記得:
生活里無理取鬧的人太多,如果我因為這樣就情緒失控,只會讓場面更加混亂。況且當時我們還在營業,來往的顧客太多,因小失大不值當。問題能帶來情緒,但情緒並不能解決問題。
肆意潑灑情緒,不是顯得自己的多麼理直氣壯,而是層次低的體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並不是小朵不懂得宣洩,而是她清楚除了情緒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自己追尋。
前段時間我在朋友圈看到,小朵終於在西藏開了一家自己的客棧。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在小說《惡意》中就曾描述過一場由憤怒情緒帶來的悲劇。
暢銷書作家日高邦彥在出國的前一晚在家中被殺,警察在經過一連串的抽絲剝繭之後,確認了殺手的身份,就是日高邦彥的同窗好友。
而他殺害日高邦彥的唯一動機,竟然是「總之我就是看他不爽」。
這種嫉妒和憤怒的情緒,最終毀掉了兩個家庭。
類似的事情,生活中也屢見不鮮。
前兩年,在一家火鍋店裡,一位女顧客與服務員發生口角,之後這名服務員一氣之下,將滾燙的熱湯直接澆在顧客身上。
氣出了,別人被傷害了,自己的生活也被毀了。不論怎樣,這都是不理智的。
曾看過一句話:「人不該活成一團情緒」,如果被混亂的情緒控制了自己,那麼還有什麼能力控制自己的人生呢?
羅伯·懷特也曾說: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無論境況多麼糟糕,你應該去努力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
生活的高手,從來不會被情緒拉低自己的生活層次。
㈡ 生活質量指的是什麼
在很多人的眼中,生活質量可能就是有吃有喝有人愛,無病無災又自在。
聽起來話雖不假,但如果要量化起來該怎麼講?比如,一個癱瘓在床的病人,一群子女伺候著,有吃有喝,每天也有說有笑,在外人看來,他應該算是幸福的人,可他的生活質量到底如何?
再比如,我問在農村老家的,覺得你有生活質量嗎?他如今已經60多歲,兒女都已經成家,他現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務農、養豬,身體挺好、也沒有債務,一家人有吃有喝,他說他生活挺有質量。他是經歷過飢荒的人,也許吃喝的滿足已經讓他足夠有幸福感,可他從來沒有吃過什麼車厘子,更不知道智能手機和互聯網,那他認為的生活質量又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的呢?
今天,我們將從醫學的視角,帶大家看看我們是如何評價生活質量的。
衡量生活質量的維度,是完全的軀體、精神和社會完好狀態的綜合
可以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對生活質量的理解,但醫學界有自我的一套體系。世界衛生組織對生活質量的定義是:個人對其所在的文化和價值系統下自身狀態的一種體驗認和知而。這種體驗和認知與個人的人生目標、期望、生活標准及對各種利害關系的關注密切相關。
當然,這是一個涵蓋廣泛的概念,如果要量化評估,則需要具體的指標,我們參考S J Walters《Quality of Outcomes in Clinical Trials and Health -Care Evaluation,2009.》對生活質量的衡量分成了10個維度,即:綜合健康、機體功能、症狀與不良反應、認知功能、情感功能、心理健康、角色功能、性功能、社會健康及功能、精神與信仰。
在健康這一塊,我們分的比較細,因為籠統的「健康」一詞也不便於我們對生活質量全面的衡量,比如一個感冒的病人和一個冠心病的病人相比,誰的生活更有質量呢?顯然是感冒的病人,更少的發病與治療,更加輕松的心理認知。所以,健康及醫療效果的判定,不僅僅包括疾病嚴重程度和患病頻率的變化,也必須包括人的整體安康狀態,這樣才能對人們的生活質量進行有效的評估和研究。
生活質量維度圖
細化評價維度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評價生活質量。如前文的舉例中,的幸福感和生活質量的認同感,就建立在綜合健康與認知功能上。尤其是認知功能,讓他擁有心理健康、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等的健康。
㈢ 男友拉低想要拉低你的生活水平,分還是繼續
你描述的內容已經說明你們之間存在矛盾,且嚴重影響到你們的生活和狀態。如果能把矛盾化解掉就可以繼續,否則必須分。
㈣ 降低生活質量是什麼意思
降低生活水平。根據查詢知乎得知,降低生活質量的意思是降低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又被稱為生存質量或生命質量,全面評價生活優劣的概念,通常指社會政策與計劃發展的一種結果。
㈤ 婚姻降低了生活質量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結婚後不如以前了,生活質量可分為精神上的和物質上的
㈥ 拉低生活質量的婚姻該如何繼續
低質量的婚姻你要去伺候對方,做什麼都沒有錢,生活質量下降了也不會開心,有的好煩了。還不如單身,什麼都可以做,自由自在。 人生苦短,開心為主。剩字靠邊,一段只會拉低生活質量的婚姻那還不如單身快樂一輩子!人生本來就短暫,如果一段只會拉低我生活質量的婚姻那還不如一輩子單身!走極端的人不要亂噴,聽我說完,我並不是提倡所有人都不結婚,我的觀點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你喜歡結婚那就結好了,我祝福你婚姻幸福,但我是獨身主義,你憑什麼逼著我結婚呢?
㈦ 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彼此會越來越拉低生活品質
如果一個人的性格和你截然相反,兩人在一起只會拉低你的生活品質,就如同相愛相殺的刺蝟一般。在感情的世界中,如果兩個人都不願意為對方改變,同時都有極強的性格,那麼愛情只會變成一種傷害,到最後會兩敗俱傷。那些拉低你生活水平的人,並不是不愛你,只是不願意為你而改變,與你相比他更愛自己,所以才會滋生出太多的矛盾。和以下幾類人在一起,兩個人只會互相拖累。
第三,和性格極端的人在一起,會感覺窒息而絕望。性格極端的人往往非常危險,他們做事情不計後果,就如同定時炸彈一樣,給人一種不可掌控性,和這種人在一起就如同扼住命運的喉嚨,讓人窒息而絕望,很難有自己的自由和空間。女孩在挑選對象時,如果遇到以上幾種人,一定要及時抽身而退,不要有任何戀戀不舍。
㈧ 生活質量低下 是什麼意思
就是生活水平很不好,要啥沒啥,條件很差的意思
㈨ 父母為孩子一味付出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有意義嗎
完全沒必要,反而有點南轅北轍的感覺。
拿我自己一個朋友的真實例子來說吧,我們從小學開始就是同學,一直到高中畢業,算起來也是發小了,這個暑假我們都沒有回家,一個在鄭州,一個在太原,都在開始邁向社會,讓我唏噓的是他這個月以來的遭遇。
先從他小時候開始說吧,我們之間已經互相聊過家庭,基本上算是知根知底。他的父親原來經常跟他說,如果不是為了供你和弟弟念書,現在的他已經是住著小別墅,開著奧迪車的人了,而且跟他列舉了不止一次自己做出的貢獻,從幼兒園開始,他的父母就為了讓他能有好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從一個小農村把他送到縣城,然後自己省吃儉用,供他上最好的小學,初中,高中,前前後後花了幾十萬冤枉錢。一開始我還不相信,一個小孩兒,還是義務教育階段,怎麼會花費那麼多,現在才搞明白,初中,高中開始,因為他的成績不好,基本上處於拿錢把他送上去的狀態,這樣一來花銷必然大,所以才有了他父親的埋怨。
高中到大學,他的成績也很差,因為他自己就喜歡學習,完完全全是被父母強塞過來的,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跟老師玩心眼,自然成績不好。上了個專科,馬上畢業。前幾天,他想去北京闖闖,父母就又花這錢讓他去見見世面,逛了三天,花了一兩千,他自己的話是沒有合適自己的工作,最後無奈回到太原找了個送外賣的活。
說了這么多,意思就是一點,父母降低自己的水平來供養孩子,本身就會讓孩子不能適應好的生活質量,反而會讓孩子從小有卑微的感覺,有的孩子會奮發圖強,有的孩子會自認倒霉,因為父母都是那麼卑微,自己卑微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