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都市生活有哪些特點

都市生活有哪些特點

發布時間:2022-12-14 19:32:52

㈠ 城市沙龍 ◆ 視點 ‖ 現代都市生活方式特徵

圖/文 : 大地倚在河畔

在城市研究中,現代都市和其他類型城市一樣應該是具有明確邊界的概念。事實上,現代都市生活方式有著明確區別於其他城市生活方式的顯著特徵。然而在現實直觀中,所有這些尤其在許多相關敘述中都是模糊混沌的,城市並不是在某一天進入全新階段。不過我們依然可以在觀察分析中看到動態發展的現代都市生活的獨特性質。現代都市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混合體,其生活方式呈現全球多元文化混合的明確特徵;這種混合實際上是都市文化的全新建構,其生活方式若干特徵正是基於這一建構的同一事物互為依存的不同面向。都市的其他景觀當然也與這些特徵相吻合。

後現代主義城市規劃的本質在許多方面實際上是向中世紀城市及近代城市的復歸。當然那未必是簡單的重復或摹仿,但它們在結構及形態上是一致的。譬如其拒斥城市功能分區,努力創造綜合的多功能環境等,這與中古城市順應自然條件的做法就很吻合,而與1960年代美國城市學者簡·雅各布斯提出的城市多樣性思想也頗相通。可以說,後現代主義城市規劃是完全模糊或者超越時間概念和文化界線的。城市的概念多而復雜。因此,要敘述現代都市,首先要理清關於城市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當今城市理論中的現代城市、後現代城市等概念,乃至一般意義上的諸如城市與都市的區別等等。

在工業革命和啟蒙運動背景下,城市和整個社會一起經歷劇烈的變革。隨著人口迅速增長及對城市認識的提高,也伴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精細復雜和人員之間依存度的日益提高,理性的、重視科技及資本運用、強調規劃及對環境加以道德審視的城市思想及力量主導了轉型中的城市發展。現代城市由此產生。也就是說,現代城市是理性的規劃的強調道德力量的,科技高度發達,內部各要素有機依存,各種運作規則與組織得以建立以滿足社會各種需求的城市模式或當今城市發展的新階段。

在現實發展中,現代城市的產生是革命性的事件,是社會變革的產物。正如大衛·哈維所言:「除非造成變遷的因子早就潛伏在社會秩序既有的條件中,社會秩序是不可能改變的……如果現代性是一個有意義的詞彙,它就必須顯示某個創造性破壞的關鍵時刻。」巴黎19世紀中期的現代性轉變就是這樣一個生動的「關鍵時刻」。世界所有現代化城市在其轉型過程中,都不同形式地經歷了這種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乃至城市物質結構、市民生活等眾多領域的深刻變革時刻。

後現代城市迄今也只是一種規劃觀點。後現代主義並不是一種成體系的理論,而後現代城市作為一種規劃觀點或思想,它是大眾的、通近的、異質共存的,也是零碎的、混雜的和隨意的,體現了後現代文化的不確定性、凌亂性、不可表現性及反諷等品質。因此其在規劃上具有反叛理性、價值多元、重視歷史文脈等特徵。它超越空間,是一種「大得多的折衷主義」,而且反對計劃而強調靈活,體現強調情感而非邏輯的人本主義。可以說,那確實是一個大雜燴。

當今關於人類聚居地的一般敘述及至人們的日常運用,城市與都市的概念往往是模糊的。然而,在嚴謹的敘述中,城市與都市的概念必須清晰。例如,如果作為一種城市理論,不時見諸論述中的「新都市主義」,是否意味著與20世紀80年代初崛起的針對郊區無序蔓延帶來的城市問題而形成的「新城市主義」設計運動具有某些差異呢?該運動以城市舊區重建代替發展城郊,鼓勵步行,努力塑造具有城市生活氛圍的緊湊型社區。一般而言,城市是泛指所有規模較大的人口密度較高的人類永久聚居地,而都市,含有「都」的元素,多指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首府、省府或者「大城市」,在當代而言,還應具有國際化的含義。當然,無論是「城市」或是「都市」,都基於社會學意義上的定義:「規模較大、人口密集的異質個體的永久定居場所」。

而現代都市,則是這一社會學意義上的定義在工業革命和啟蒙運動以來的城市發展背景下的運用,是與這一歷史進程相應的指涉特定內容的現代性的城市。顯然,它包含了現代城市的種種要素,包括理性空間、科學規劃等等,如我們當前所見的國際上那些最具影響力的城市,或目前我們願景中的「現代化國際性城市」。

城市生活千差萬別,各個時代不同類型的城市都有自身的特徵。經過對現代都市生活的大量閱讀與觀察,這里試圖歸納出現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某些重要特徵。這些特徵是歷史性的、不可避免的。

-1- 全球化趨向的多元聚合

上個世紀 20 年代初,美國詩人埃茲拉·龐德攜妻從定居了20年的倫敦來到巴黎。他說已受夠了海峽對岸的雨霧與潮濕。到巴黎後,龐德在蒙帕納斯田園聖母街住下來,並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此開啟他新的文學旅程。他還邀請同樣來自美國的海明威到他的工作室喝茶。事實上,在更早之前,巴黎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夢想。18世紀末19世紀初即有許多美國人湧入這座城市,形成融入巴黎生活的第一波浪潮。他們當中,既有科學家、政治家、金融家,也有雕塑家、畫家、小說家、詩人、新聞記者、雜志主編、出版商、書商等,更有最大量的打工賺錢的普通市民。

正如一百數十年來世界各國的人們不斷湧入巴黎、倫敦、紐約等現代都市,乃至在這些都市中形成不同族裔的聚居區(譬如紐約布魯克林、布朗克斯及皇後區早期的愛爾蘭人、猶太人和義大利人的聚居區以及現在的俄羅斯人、南美人和南亞人的多元族裔聚居區),中國人也是足跡遍及各大洲的各大都市,並且在當地形成了著名的唐人街,或不稱為唐人街的唐人街。現代都市的發展,吸引了世界各國不同族裔的人,而他們當中有相當部分甚至更多的並不居住於本族裔聚居區,而是散布於城市各區。這些居住於聚居區或城中各處的移居者,與早期的市民及其他族裔共同構成現代都市人類學新景觀。這是一種必然趨勢。在當今日益縮小和更趨開放的世界,此種情形有增不減。悉尼、墨爾本、舊金山、溫哥華、東京、香港、新加坡,乃至班加羅爾、上海,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展現同樣的趨勢。

這種情形勢必持續影響及改變現代都市生活。它使都市日常生活呈現全球化趨向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混合狀態。這種混合狀態最終形成作為現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文化混合體的特質。

美國著名城市學家沃斯從社會學角度定義城市,其關鍵詞是「異質性」,城市是異質個體永久定居的場所。這樣的界定無疑是十分精準的。當然沃斯還有規模與人口密度的界定,但異質性顯然是判斷城市社會與鄉村社會區別的核心依據。這里所謂異質,深入的理解,是指城市環境中不同類型的人及其所形成的復雜結構的流變與差異。這就決定了城市具有我們通常所說的不同程度的包容性——對個體或組織之間差異性的認同。然而,「異質性」只是適用於所有城市的一般特徵,作為基本特質它存在於被我們判斷為城市的所有地方,無論是大城市與小城市,或是古老城市與新興城市。但就現實觀察,「異質性」並不足以概括現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本質及明晰現代都市與一般城市的區別。全球化趨向的多元聚合的文化混合體,正是現代都市本質上可供判斷的表現特徵。現代都市的「異質性」不僅指「異質個體」,也指全球性不同群體的「異質文化」,這種異質文化經由共生與聚合已經成為一種「新質」。

全球性的多元文化混合作為現代都市生活的特徵,呈現為一種常態,舉目可見。多年前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唐人街偶爾看到由華人社區組織的一個輕松長跑活動,參與者包括華人、歐美人、其他亞裔人及各種膚色人種,熱鬧非凡。長跑者從聖洛朗大街一路跑來,穿越紅牆綠瓦的中式牌坊,沿途不乏圍觀者和喝彩者。街道兩旁盡是懸掛著標有中英法三種文字的招牌的各式店鋪。人們敲鑼打鼓舞起中國獅子,舞獅者以華人為主也包括各族裔人士,一式短袖紅衣T恤,儼然盛大的國際派對。這種多元文化混合的景觀在這里實在是再普通不過了。文化混合滲透到日常生活所有方面,由表及裡,當中自然有許多生動有趣的情景。

美國大舊金山市是更具規模的另一個多元混合之地,這里有700多萬人口,有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的移民,使用近百種語言,堪稱小「聯合國」。在總人口中,非拉丁裔白人約佔42%,亞裔約佔33.3%,拉丁裔約佔15%,非洲裔約佔6%,其中包括近50萬來自中國(含港、澳、台)、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華人華僑人口。這里的人共享彼此的文化,共建共同的生活。節慶是最生動直觀的見證:每年年初人們會共同迎接中國的春節,燃放鞭炮焰火,貼春聯,舉行唐人街小姐競選和龍燈舞遊行;3月以美酒和旌旗招展的大遊行慶祝愛爾蘭的聖帕特克紀念日;4月以象徵美好心願的精美漂亮的彩蛋共度復活節,分享季節更替的喜悅,同一月份又以音樂、茶藝、太鼓表演、櫻花小姐選舉等慶祝櫻花節;5月有辛克德馬友人紀念1862年墨西哥人戰勝法軍的節日,慶典高潮是在市民中心給節日皇後加冕。還有7月的美國獨立日、9月的舊金山博覽會、10月的萬聖節、11月的感恩節、12月的聖誕節……這實在是一個全球生活的混合,整個生活就是全球生活的調和與縮影。

-2- 融合與距離感

現代都市的多元文化混合,並不是世界各國文化簡單的機械的相加,也不是全球不同的生活方式簡單的機械的拼湊,更不是一種文化吞並或取消另一種文化。在本質上這是文化的融合。在融合的相互作用中構建形成全新的獨特的現代都市文化。

最能說明這種融合的重要參照之一,就是跨族裔跨文化家庭。作為城市的基本單位,家庭是生活方式的基礎及重要方面,也是文化融合在內容與形式上的重要條件。從這個角度觀察,歐美各大都市似乎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國際性的文化融合,這里的城市生活也似乎是歷來相通的。在這些城市裡,跨族裔跨文化家庭十分常見,一個家庭當中,父親是英國人或法國人,母親是愛爾蘭裔或義大利裔,相當普遍。在此基礎上的生活方式也是多元混合的,具有融合的過程。然而,歐美城市早期的所謂融合,實際上只是同屬歐洲文化內部的區域文化融合。伴隨著地理大發現而遠涉重洋的人們,無論是在早期美洲新大陸或是後期的南半球澳洲,那裡的人們大多是同屬歐洲文化(盎格魯-撒克遜新教文化)的歐洲人的「海外親戚」。每一個新大陸的移民都可以找到自己在遙遠歐洲的故鄉,因此當18世紀末19世紀初大批美國社會精英橫渡大西洋來到歐洲時,那實際上是一場文化尋根之旅。同樣,無數歐洲人也可以在新大陸發現自己的遠親。 事實上,只有在全球化或國際化加速的大背景下,以及包括種族歧視開始得以基本消除等條件下,現代都市真正的全球性或國際性的文化融合才宣告開始。 在今日全球的各個現代都市,我們可以看到跨族裔跨文化家庭的迅速增加。據報道,有數據分析顯示超越歐洲文化傳統的美國多族裔血統人口在進入21世紀之後大大增加,跨文化跨族裔婚姻越來越普遍,人們對文化及族群差異越來越持包容與歡迎態度。感恩節來了,舊金山一個由泰國裔和華裔組成的家庭,忙著招待親朋,他們烹制油炸火雞等各種美味食物,來自不同族裔的客人們也帶來了自己烹制的拿手好戲,一個盛大家庭派對就這樣奇特有趣地開始。當前美國新婚夫婦中跨族裔婚姻的比重已經超過了15%,歐洲不少都市甚至有更高的比重。全球各大都市此類家庭均呈迅速增加之勢。廣州與中國大陸內地其他城市相比有點獨特,近代以來,幾乎所有廣州人在歐美、東南亞、澳洲都有親戚,跨族裔跨文化家庭對於他們並不陌生。但其在國內省際之間的遷移卻不太多。不過這一點近年已有很大改變。在地理距離上,中國城市人口省際之間的遷移與歐洲城市人口在歐洲大陸國際之間的移民是類似的。相關報道顯示,伴隨著改革開放和都市現代化的進程,如今中國人的「異地婚姻」甚至跨國婚姻也已變得十分常見,中國人的「婚姻半徑」已經大大擴展。中國人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加入了現代都市多元文化融合的進程。

跨族裔跨文化家庭只是現代都市多元文化融合的一個方面。在這個重要條件和基礎上,融合是全方位的。這包括生活方式涉及的所有方面,如家庭生活、閑暇、消費、日常工作與社會交往,以及精神生活領域的價值觀念、道德觀與審美觀等。充分吸納各族裔各文化元素的有機融合,將在所有這些方面出現更新,與此同時,融合將促進在都市時間與空間概念上呈現全球或國際意識。

然而,與親和的融合相對應的,是都市日常生活中個體之間的距離感。這是現代都市生活的自由屬性及個體的異質性所決定的。融合與距離感,是同一事物互為依存、彼此對應的兩個面向。 在多元融合的生活模式中,作為個體保持彼此之間自由所需的必要距離,這是一種文化尊重及對自由的尊重。

在這方面,我們時常聽到某些對城市特別是現代都市的批評,指都市人冷漠、疏離,孤獨、對人缺乏關愛情感。這固然道出都市某種觀察的現實。但在多數情況下,這種判斷通常包含了傳統鄉村社會及其觀念對現代都市和都市人的誤讀或曲解。傳統鄉村社會的生活范圍基本上是一個狹窄的「家庭親屬圈」,當中一個成員的事情,往往就是整個「社會」的事情,這與城市﹣現代都市個體之間的異質性及人際交往的匿名性、非人情性等是有本質區別的。龐大的城市與人口規模以及社會分工細密等因素,註定了現代都市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陌生狀態,城市就是無數陌生個體的聚集與溝通。這與都市人的情感狀態基本無關。具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距離,並不取決於城市而是取決於個人。恰好相反,城市是最便於人際溝通的地方,城市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這是一個基本前提。在這前提基礎上,多元文化混合又逐漸形成都市人之間基於包容與尊重的自由距離,由現代都市生活方式進步演變而來的距離感,實在是城市高度文明的重要標志。在此標志之下,現代都市人更包容及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與習慣、尊重別人的隱私、尊重別人的自由、習慣接納不同事物與之平凡共處、不特別喜歡打聽別人的事情。距離感的意義還在於揭示自我,通過某種疏離、失落的外部感覺,讓人反省,進而發現內心深處隱藏的自我,洞察人與社會的關系。

如果說現代都市個體之間的距離感是一種缺憾,那麼正是這種缺憾讓都市人獲得尊嚴、自由與愉悅。隨著城市生活的文明進步,個體生活空間的功能區分愈加清晰。純屬個人的私密空間外人是不可輕易進入的,各種公共空間是人際交往、溝通的常用場所,一些由城市文化衍生的特定場所諸如酒吧、茶室、俱樂部、咖啡館等等,也就伴隨著城市生活演變而愈加復雜地發展了起來。這些事物是都市生活方式的自然產物,也是都市對距離感的某種置換性補償。

倫敦是公認的全球綜合型現代都市,不少分析稱其為最宜居的現代大都市的範本。現代都市與其他城市並不存在截然的界線,但各現代都市之間卻具有顯著的一致性,倫敦呈現了這些一致之處的典型景觀。

最重要的是多樣性。這種多樣性首先表現為一種心靈的景觀,它潛藏於個人內心深處,滲透於人際之間。倫敦在居民結構的國際化、少數族裔聚居區的數量、宗教及語言的種類等方面,均遠遠超過前述蒙特利爾、舊金山等城市。基本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城市生活所有領域的多樣性以及城市包容、認同與接納不同事物並與之相融共處的精神。怪誕持重的英式幽默有助於強化這種精神。倫敦人基本上認為城市豐富多樣、千奇百怪是理所當然的和毋容置疑的。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看到無數有形的景觀。它們是城市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實體,同時又是現代都市精神的象徵。矗立於市中心威斯敏斯特城以東、泰晤士河北岸的倫敦金融城,聚集了英國及來自全球各地數以百計的金融機構,當中還有世界最大的黃金市場、國際保險市場及無數商務機構。世界各地的人被吸引到這里來,因此這里持續上演國際化多種族結構所帶來的豐富有趣的生活場景。這是倫敦生活的基礎。商業貿易與移民是這座城市成功的關鍵,也是城市生活復雜多樣及倫敦生活方式據以形成的具體緣由。當然,與倫敦生活方式互為對應、相互支持的,還有那些與都市日常生活更直接關聯的事物,譬如作為時尚消費區的騎士橋和邦德街,以及繁忙嘈雜、充滿商機的牛津街、佩蒂科特巷等路段。同樣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還有大英博物館、倫敦博物館以及自然史博物館、國家畫廊、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等。

龐大的高速運轉的商業中心、濃縮的包羅萬有的全球生活圖景、日常生活的街區、便捷的公共設施、無處不在的博物館……所有的現代都市,無論其歷史與性格有何不同,外表如何各異,我們總能從中看到實質一致的景觀。其中博物館是最具意義的標識之一。事實上,現代都市大多建有與其歷史傳統及地位相稱的博物館,那不是忽然想到需要而刻意「打造」的東西。歷史悠久的大英博物館,始終是倫敦不可或缺的標志性存在。巴黎羅浮宮讓貝聿銘加了一個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但它還是那個羅浮宮——名聞遐邇的歷史性的讓巴黎倍感驕傲的博物館。這些偉大的蘊涵人類生活無盡藏品的物質載體,堪稱現代都市的化身。

某種程度上,現代都市可以用「多樣性」一詞簡單加以概括,其景觀亦然。它就像一個放大了的博物館,以可視的方式向我們集中或象徵性地展示世界歷史的所有積淀以及人類生活的最新成就。正如城市學者所言: 現代都市本身就是一個世界的博物館。

                                        (寫於流花湖畔)

※ 作者相關敘述的延伸閱讀

①作者在本平台所建 《城市與建築》專題 收錄的作者本人的若干圖文,主要有《我是愛城主義者》、《城市就是我們的自然》、《城市雜想》、《大衛 · 哈維筆下的奧斯曼男爵——讀〔巴黎城記〕隨想》、《街景與建築 : 長堤與惠福路之間》等,可點擊該專題詳閱。

②作者所著 《後街 : 日誌中的城市》 ,由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2015年 9月第1版)。本書除少數幾個篇章外,其餘均系作者 2012 年以來的日記、隨筆當中有關城市的部分內容改寫、整理匯編而成。

20170927

㈡ 城市生活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城市生活優點繁華,交通便利,環境、設施、文化、娛樂、衛生、信息、教育等要好些,大城市佔據資金、人才、信息等市場要素的絕對優勢。大城市的信息發達、經濟發達,接觸的都是時代最前沿的東西,這能很大的開闊眼界,提前自我認知。

缺點:

噪音,空氣污染。交通的擁堵、生活垃圾堆積如山,人口壓力大,消費高,工作競爭大。

此外,城市的人們生活節奏比較快,沒有更多的時間談感情,都是君子之交,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不咸不淡的,不論同事還是鄰居,都有自己的生活,人情淡薄的讓人沒有一絲溫度,就像45度的白水一樣,不冷不熱。

人們紮根城市生活原因

1、待遇相對較高:

對於剛畢業的一般院校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可能還沒那麼明顯,但是工作個6、7年以上的人,大城市待遇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拿上海和長春作比較,工作7年以上的,上海的待遇可能有長春的2倍之多(當然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

2、 就業機會多:

大城市聚集的公司多,歐美、日韓、台灣的公司等等,企業遍地都是,所以換工作跳槽相對比較容易一點。

3、 工作和生活環境相對公平:

上海有2400萬人口,其中外來人口大概佔一半以上。這個城市相對來說不算排外,只要肯努力,就會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㈢ 城市生活有哪些特點

城市生活比較講究隱私,與時代接軌,消費多樣化,娛樂措施豐富,交通便利等。

㈣ 中國居民的城市生活有哪些特點

農村和城市都是人生活和居住的區域,由於兩者的功能不同、居民的職業不同,人們的生活方式、人際關系和行為規范等都有所不同.如果不了解這一點,我們在城市工作、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不適應、不舒服,也可能與城市生活之間產生誤解甚至出現矛盾.概括起來說,城市生活有如下特點:
(1)城市人際關系.城市人口來自全國各地,且平時工作節奏快,流動性大,一般居住方式以小家庭為主.不像農村親戚、家庭聚居在一起,鄰居都相互認識、關系密切.由於農民朋友都是從外地來,在城市就更少有熟人,所以可能感覺城市的人際關系較疏遠,人和人之間很冷漠.但其實城市人也是很熱心的,如果你住長了且誠心待人,也能交到親密的朋友,所以在剛到城市時不要著急灰心.
(2)城市人比較講究隱私.在農村社區,大家世代居住,鄰里之間非常熟悉、親密,所以農村人不太講究隱私,到誰家串門不用提前通知,到門口喊一聲就進去了,主人也會熱情招待.城市人口流動性大、工作繁忙,再加上很多居住區都是近些年建成的,鄰居之間並不熟悉.家庭被認為是私人的領地,如果不提前告訴主人就登門,就會被認為是無禮的舉動.這並不是城市人「事兒多」或農村人「粗魯」,而是不同環境下人的觀念和行為方式不同.
(3)城市生活要講究禮儀規范.剛進入城市的農民工朋友經常覺得城裡人「禮多」太麻煩,其實農村生活也有很多禮節,只是大家習以為常就不覺得了.城市和農村有不同文化,也有不同的禮儀規范.所以,農民工朋友來到城市也要入鄉隨俗,積極學習新的禮儀.由於都市人口密集、居住環境有限,大家生活節奏快,需要各種人際交往,有了禮節才能保障在公共場所下比較舒服,不會互相影響.
(4)城市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所謂「多元化」,就是說城市中存在著不同的人和生活方式.人們來自四面八方,有不背景和生活習慣,各種文化在這里交融.而傳統農村社會大家比較有同質性,比如,說著同樣的方言、種著同樣的莊稼、有著同樣的生活習慣.所以剛到城市看到各式各樣的人和事物,農民工朋友可能會覺得不習慣.其實不需要大驚小怪,要學會包容.總之,城市和農村有著不同的文化,這並不是說農民「土」或低人一等.

閱讀全文

與都市生活有哪些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