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客家人居住地
中國客家人居住地特指惠州、梅州、贛州、河源、龍岩、韶關6個地級城市。其中,梅州是「世界客家之都」,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
知識點延伸:
客家地區習慣稱呼是純客家縣和非純客家縣,但至今尚無衡量標准,比如純客家縣,客家人口應占總人口的多少,非純客家縣,應有多少客家人口或占總人口比例多少方能認定為非純客家縣。所以只能根據過去和近年各地學者的調查資料排列出來。隨著客家學研究的深入,這種排列將會有些出入,可能尚有些新發現的客家縣還未列上,而不該列上的卻列上,所以只能作現時的參考。
㈡ 客家人居住的范圍
粵東客家民居建築主要有圍樓、走馬樓、五鳳樓、四點金、殿堂式、圍龍屋、和中西混合式。其中以圍龍屋為最多,並最具「客」味。
1、 圍樓 即前述土樓,多見於閩粵贛山區、饒平縣北部山區。在梅縣松源鎮、大埔縣毗鄰福建的和村、埔北英歌山和蕉嶺石寨等地亦可見這種民居。
2、 走馬樓 此類形式的客家民居建築多見於閩粵贛邊境山區。目前在粵東北部、贛南、閩西一帶仍大部分建這種房子,但以粵東為著。其外形有一字形、凹形或曲尺形。多為倚山建築,分為上下兩層,底層為廚房、農具雜物房、畜欄、廁所,上層為居住室和倉庫。走馬樓的主要特色是:在二樓外部用木料建成一條長長的走廊,其主要優點是適應山區潮濕、多雨的特點,既可防山洪、避潮,也可防盜、防野獸,乾爽、衛生、通風。
3、 五鳳樓 此類民居建築形式亦多見於山區,是沿著山坡地勢呈階梯式的建築結構。其主要特點是:房基呈階梯形,頂瓦呈層疊式,一般為五疊,從遠處看,一層層的頂瓦飛檐,有如五隻鳳凰展翅,故名。
4、 四點金 主要特點是在房屋的四角建有如近代炮樓式的高層建築,樓四角均有瞭望孔和槍眼。
5、 殿堂式 是類似中原漢族府第風格的殿堂式民居建築。它採用我國民族傳統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結構,布局嚴謹,講究座向,主次對稱,外型堂皇美觀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實用價值。其主要特點是屋內廳堂多,天井多。當地群眾習慣稱這種民居為十廳九井或九井十八廳。在布局上,沿中軸線分上中下三個大將中心分成許多生活單元。屋前是一口半月形池塘,這既有利於屋內排水,有可養魚和灌溉;屋後建有一座半月形土丘,叫「花頭塋「。塋上用於種植風水林,以保護房屋免受風沙襲擊和調節小氣候。這種殿堂式建築用料講究,採用三合土或青磚為牆,雕梁畫棟,工藝精美。一座大型的殿棠式民居有上百個房間,可供一二十戶上百戶口人居住。廁所、柴草間,畜欄一般都在住座屋兩側一定距離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殿堂式民居建築如大埔縣黃塘鄉張弼士故居「光祿第」、黃砂鄉的「進士第」、梅縣鬆口銅琶村謝姓「榮祿第」等。
6、 中西混合式 這是客家僑鄉民居建築形式的一種特殊風格,是將客家傳統的房屋結構結合西洋的建築藝術的混合型民居建築。盡管在外觀上吸收了西洋的藝術裝飾,而內部仍是道地的客家民居傳統結構。較突出的有梅縣白宮的「聯芳樓」、程江鄉的「萬秋樓」等。
7、 圍龍屋 又簡稱圍屋,是擴大了的殿堂式。其主要特點是後圍建成馬蹄,叫「圍龍」,一般為一條圍龍,甚至有多達二三條圍龍的大型圍龍屋。
圍龍屋是客家地區一種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築形式,是除客家地區之外看不見的。它與北方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民間五大傳統民居建築形式。他的建築和設計藝術之獨特,給客家地區帶來了濃郁的鄉土風情。人們說,圍龍屋充滿了客家人的客味。
關於圍龍屋,民國們十六年(1927年)秋,排印的《興寧東門羅氏族譜 ·禮俗 ·居室》載:屋之後一層,自花胎前起,左右放間,漸次斜轉,圍至龍廳,或一層或二層,因地形而定,稱曰圍龍房屋。「其主要部分如下:
龍廳:圍龍房屋之中心一間,正對祖龕神龕者,為龍廳,其廳常為屋人所公有。
花胎:龍廳以下,祖堂以上,填其地為斜坡形,意謂地勢至此,變化而有胎息。
上堂:其中設木龕一奉歷代祖先神主,故通稱祖堂,歲時具三牲,以祀祖,遇有吉凶事,以牲牢享其先人,均在於此。
中堂:較上下堂為寬廣,兩邊立柱以架巨木,曰官廳架,有六柱者,有八柱者,其柱昔多用木,近多以石為之,屋中人有大喜慶事,行禮宴客,均在於此。
下堂:前為大門,為公共出入之地。
天階:上堂中堂及下堂之間,均有之,謂之天階者,其上不覆瓦,能受天陽,而四周均為檐階也。
南北廳:兩南北廳者,多在上天階左右,四南北廳者,則上下天階之左右,均有之,此亦為公有之地。
花廳:兩花廳者,多在下堂房間相連之左右四花廳者,中堂下堂之左右,均有之,此為屋人應酬賓客之所,故屋中房間可分為私有,而花廳必歸於眾,廳中有通透房間及卷屏與否,因屋制而定。
門廊:戶門內之廊。
騎馬廊:橫屋與正堂屋之間,或圍龍屋與橫屋之間,上起橫棟,其下為廊,俗稱過道廊。
後廊:後棟正屋與橫屋最後二三間房位相對之處,上起橫棟,其下為廊,俗稱基督廊。
伸手廊:左右橫屋各伸出二間或四間,其中安設斗門,俗呼其門廊曰伸手廊。
正堂間:上中下三堂相連房屋,俗呼為正屋,或呼為正堂間。
橫屋間:有兩層橫屋者,曰內層橫屋間,外層橫屋間。
圍龍間:有兩層圍龍者,曰內層圍龍間,外層圍龍間。
枕杠間:上堂後面一排橫屋,呼為枕頭杠,圍龍屋鮮有為枕頭杠者,惟棋盤屋,則多有之。
老人間:凡男婦年老病危,至彌留之際,其子孫即抬於是,以俟其終,此無特別建築之房間,或以上堂正間為之,或以南北廳及其它一間為之。
浴室(與)廚房:初造時常以花廳附近,擇其地,為特別之浴室,左右橫屋之餘內選出一二間為合適之廚房,及後丁口浩繁,各擇便當房間為之,不能限於一處。
角樓:於左右橫屋之角,堅豎高樓,或二座,或四座,此為防匪劫掠而設,故上下均開炮眼,以便施放擊敵。
樓棚:角樓之棚,不許私人住眷,及安放家私,以便有事時,眾人得以登樓御敵。
房棚:各房均以木板棚其上,以安置家私或稻穀,及其他雜物。
禾坪:大門戶門以外,劃地為長方形,砌以碎石,鋪以灰沙,盪為平地,收獲時,於此打稻曬谷,俗稱禾坪。
池塘:禾坪以外,劃地若干畝,掘為深地,以供洗濯,並畜魚類,俗呼為門口塘。
圍龍屋就其形狀來看,隆起平面是畫一個大圓圈:中間是一條十幾米寬的大灰場,其兩個半圓,一個是屋舍,一是池塘,屋舍後面是竹、樹木包圍,而池塘前面則是菜地。
圍龍屋有大有小,小者有一圍,屋前設有大門一、小門二,可住幾十戶人家;大者有數圍,屋前設大門一、小門四或六、住百多戶或數百戶人家,梅縣有一位民國官紳曾舉直,其家大圍龍屋,一團人(千多人)住進仍不能住滿。梅縣丙村溫氏仁厚祠是一座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宗祠與民居合二為一的圍龍屋,分別有祖公廳、堂屋、圍屋、橫屋、斗方及水塘組成。該屋龐大無比,計有四進三堂八橫四圍,是丙村溫氏宗族的主要聚居地,1993年,該屋還住有族人300餘人。
圍龍屋的大門兩旁,設方形石座,有的設石獅。大門進去則是下廳,過天井之後則是上廳。如果是大圍龍屋則下、中、上廳,中、上廳間又是一天井。而上廳是毫無例外地安置祖宗牌位,年節時全屋人(包括已遷新居的)都在此祭列祖列宗。上廳後面設有一神屋,安放各後輩先祖牌位,按世輩高低而排列。兩旁小門後亦有對稱的小廳。上廳後面有一大片露天的地方,也鋪上磚石,叫「背胡嶺「或」花胎「。收獲時,「花廳」和屋前的禾坪都是曬谷的地方。
有些圍龍屋把門前的禾坪周圍也砌上高高的牆,在兩端各開一個大門,叫「斗門」。圍龍屋是由一座弧形或方形的輔助建築物,像城堡一樣將主體住宅包圍著的建築。屋內布局「三堂四廊,九井十八廳」,進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風牆隔開;橫向是四排住房和過廳,坐落有致;後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圓形的房屋圍成天井,叫「花頭」,屋內房間數十百間,可以住上幾代數十百戶人家。整個圍龍屋多靠山坡而建,前低後高,自成階梯形,最外圍牆築得很高,窗子開得很小,顯得壁壘森嚴。從低處往上看,圍龍屋層層疊疊,有盤龍之狀。它把生活起居,輔助勞作和飼養加工等統一在住宅內部,同時各個部分又互不幹涉,顯得協調而又和諧。人們說的圍龍屋的客味,其精髓就在於此。
從建築特點來看,圍龍屋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 四合院中軸線的圓形平面布局。客家傳統民居建築,從開闊的圓形建築,逐漸按「堂」、「橫」單元組成的四合院式樣發展起來。今天所常見的「圍龍屋「,其平面是前方後圓,布局是正中有廳堂、正房、南北廳、天井;左右橫屋也有廳堂、天井;後面是「化胎」( 也作「化胎」)、是半圓形圍屋;前面是半圓性的魚塘和「禾坪」,與整個建築形成一個圓形。至於「三堂四橫」、「二堂二橫」等,都是以中軸線對稱的平面布局建造的。
第二, 因地取捨,改造和利用環境。客家先民多聚居山區,利用山坡丘陵的環境建成的民居,結構多是前低後高,便於採光、通風、排污、排水。可見,客家傳統民居建築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這種民居前有魚塘,可以積水防火,澆灌田園;後有花壇、風圍竹樹,可護坡防險;內有寬大的廳堂和合理的天井布局,科學地解決了通風、採光,又使居住、生活環境顯得幽雅、靜致、舒適,是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園林式民居建築形式之一。
第三, 大屋頂、高台基和玲瓏的屋身。客家人有聚居好客的特點,其建築都是大屋頂,為了排水和防禦風雨對屋身的破壞,明清時期大屋頂的坡度有曲線建築設計。如粵東豐順縣湯南龍上古祠是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建築,區頂是懸山頂式,有深遠的屋檐,兩屋斜坡匯合處用龜形建造,增加屋頂的寬度。高台基的防潮之需要,屋身一般比較低矮,直到宋明屋身顯著的提高。屋頂的高度和屋身的高度成正比例增長。
第四, 以木材為主的結構。客家傳統民居的建築材料主要有木材、石頭、三合土。隨著建築技術的提高發展,廳堂、屏風等精雕細描,加上明清時期樓閣建築的發展,框架和成組斗拱的出現,木材需要量增加。客家人多住在山區,取材便利是其優越條件。
第五, 繪畫復雜,色彩濃郁。客家傳統民居建築以木材為主,在繪畫、雕刻部分加上油漆,目的是保護建築材料。繪畫復雜,喜歡山水花鳥人物交錯、色彩濃郁與客家習俗有關。
特定的歷史地理原因造就了客家民居與眾不同的風格。客家先民從中原南遷,又來到地狹人稠不足以以供的山區,於是人們不得不向外開拓。客家人走出山區,走向世界,在發展促進經濟的同時也把各地文化的精華帶回家鄉。
這一交流和吸收的結果便是客家盡管居住山區,卻文風昌盛,以致產生了有別於其他民系的得天獨厚的文化氛圍。
㈢ 現代客家人的居住聚集點
梅州是「世界客家之都」,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目前,聚居在廣東梅州、惠州、河源、韶關等縣,江西、四川、廣西、湖南、台灣、海南、福建部分地區,也聚居較多客家人。
樓上誤解,潮州潮汕地區聚居的是潮汕人,不是客家人。
以下是客家人和潮汕人的區別:
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廣東梅州、河源、惠陽等縣江西、四川、廣西、湖南、台灣、海南、福建部分地區,分布約120餘縣。先世居黃河流域,西晉末年(4世紀初)、唐代後期(9世紀末)因戰亂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滅亡後又遷至贛、閩、粵等地。自稱「客家」或「來人」,以區別於本地人。客家話是漢語方言之一,保留較多古漢語音韻。山歌別具風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區保持自己習俗傳統,婦女均天足,參加勞動生產,不受封建陋習約束,勇於進取。近代,太平天國之亂失敗後,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廣闊的地區,有的轉徙台灣、香港,或僑居南洋一帶。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說和客家混血說。客家中原說認為客家主體構成為來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說則認為「客家共同體,是南遷漢人與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其主體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數流落於這一地區的中原人」。從兩宋開始,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經贛南、閩西到達梅州,最終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很強穩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後,客家人又以梅州為基地,大量外遷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為 嘉應州、贛州、汀州。
潮汕人包括汕尾海陸豐一帶的河洛民系,或者可以理解為原潮州府與汕尾市的融合,語言民俗文化相似。而陸豐靠近惠來這一帶的三甲甲子鎮、甲東鎮、甲西鎮,以及碣石鎮、南塘鎮、內湖鎮等鎮,更有著潮汕文化鮮明特色的善堂,英歌與功夫茶。至於碣石鎮的玄武山佛祖更是潮汕人朝拜的聖地。歷史上的潮惠會館,當代分布各地的潮汕商會也可以見證出潮州商人與海陸豐商人的結合。另外在外特別是港澳不少海陸豐人也會認同為潮州人。
不過由於海陸豐一帶長期遠離潮汕大本營,幾乎一直屬原惠州府管轄,難免認同感不足。另外以往途徑324國道海陸豐路段的潮汕揭人所受到的不愉快經歷,也不太認同海陸豐。這就需要雙方未來的共同努力與相互認同。畢竟不管他們是否願意,大潮汕的概念已慢慢為外地人所感性接受。其實也開始出現一榮皆榮,一損皆損的情形。
順帶說明一下,中國有兩個比較喜歡「流浪」的民系,一個是河洛民系,一個是客家民系。兩者的不同在於,前者是一群容易把他鄉作故鄉,不像後者總是四處為客。雖然客家人會給人就是來自外地的感覺,但至少有客家人這個共同的名字做為紐帶。而從閩南到潮汕,從雷州半島到海南島,從高州到溫州再到台灣,河洛民系只會以其所生活的地方名來稱呼自己。所以他們相對於客家人要更容易丟失自己的語言而被同化,如原先生活在惠州一帶的幾萬潮州漁民。他們大部分人中也不知道自己是屬於河洛民系,甚至也不認為是什麼河洛民系,直到近代才慢慢有感性認識。
另外河洛民系還有一種內斗性,雖然這是中國人的一種普遍惡習,但民風相對剽悍的河洛民系內部可能情況較為嚴重。這或許也就是廣州的中專院校常常出現同屬河洛民系的學生相互之間械鬥的原因吧。比如潮汕揭豐往往與海陸豐的學生聯合起來與雷州一帶的學生群毆,搞定對方後,他們雙方可能也會出現分裂火拚。而在潮汕揭本地,他們關起門來又是斗得一塌糊塗。
所以在廣東不像白話人外人都模糊認為是廣府人,客家人說客家話的也認為是客家人,可河洛人說河洛話的卻要分為幾個地域。潮汕有識人士應該是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才先慢慢爭取整合大潮汕的河洛民系
㈣ 客家人主要生活在哪個地區。他們所居住的客家民居有什麼特色
據統計,生活在中國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廣東、廣西、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貴州、台灣、香港、澳門等地區,總人口達8000萬以上,占漢族人口的6%。在國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東亞的日本、朝鮮,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巴西,歐洲的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和奧地利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00萬之眾。客家民居建築的風格和形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變化,有圓寨、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圍龍屋、土樓。其中圍龍屋是一種富有中原-華夏民族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與華北中原地區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據歷史學家考察,這種民宅建築與中原貴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這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漢人,因戰亂、災荒等原因輾轉南遷贛、粵、閩交界山區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遷定居嶺南後,不但傳播了中原的先進耕作技術,而且建築民宅保持了原有的傳統風格。
㈤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客家人創造的客家文化遍布全球約80個國家和地區,集中分布於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如中國的廣東省、江西省、福建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台灣省、海南省、浙江省等,以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加拿大、模里西斯、澳大利亞等。中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傳承地。
客家人分布的大致城市如下:
一、廣東客家人
廣東客家人幾乎遍布全省,但主要分布在粵東、粵北地區。其中純客家縣市有:梅縣、梅江區、興寧、五華、大埔、蕉嶺、平遠、豐順、龍川、和平、始興、連平、新豐、源城區、東源、紫金、南雄、翁源、連南、英德、惠陽、曲江、博羅、寶安、惠東;
仁化、樂昌、廉江、乳源。此外饒平縣、揭西、海豐、陸豐、龍門、從化、花縣、新會、化州、四會、陽江、鶴山、三水、高要、開平、信宜、珠海、深圳、東莞等縣市也有客家人分布。
據最新調查資料統計,在粵西的湛江、茂名、陽江三市約有190萬人講客家話,分布區域約為6400平方千米,具體分布在廉江、化州、信宜、高州、電白、陽西、陽春等縣。
二、福建客家人
福建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閩西的長汀、連城、上杭、武平、永定、清流、寧化、明溪等縣。此外,南靖的曲江,平和縣的九峰、長樂,詔安縣的秀篆、官陂,龍岩西北部萬安(舊名溪口鎮)等地,也主要是客家人。
三、江西客家人
江西客家人主要分布在贛南地區,如興國、寧都、石城、瑞金、會昌、尋烏、安遠、全南、龍南、定南、大余、崇義、上猶、南康、贛縣、於都等縣,以及西北部的銅鼓縣、修水縣的大部分鄉鎮。此外,萍鄉、廣昌、永豐;
吉安、泰和、萬安、遂川、井岡山、寧岡、永新、萬載、宜豐、奉新、靖安、高安、武寧以及贛東北的橫峰、上饒等縣市,也有部分客家人。
四、廣西客家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客家人分布比較廣泛的省份。據調查顯示, 全區90個市縣中有79個市縣有客家人分布,占所有市縣的 87.78%。就鄉鎮而言,全區1364個鄉鎮中,有583個鄉鎮講客家話,占所有鄉鎮的42.74%。主要集中在陸川、博白、浦北南部與合浦東部;
其次是防城、欽城與靈山相連的一片地區;以貴縣為中心,沿鐵路東南至玉林北部、西北黎塘、賓陽地區;此外還有來賓、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浦、陽朔等。廣西的客家人大部分是清初以來,從今梅州地區遷徙過去的。近年常有人回梅州地區尋根。
其次是防城、欽城與靈山相連的一片地區;以貴縣為中心,沿鐵路東南至玉林北部、西北黎塘、賓陽地區;此外還有來賓、桂平、平南、象州、柳州、蒙山、荔浦、陽朔等。廣西的客家人大部分是清初以來,從今梅州地區遷徙過去的。近年常有人回梅州地區尋根。
五、四川客家人
四川省也是客家人居住較為集中的一個省份。由於明末清初長期戰亂,四川人口銳減,田園荒蕪,清朝康熙年間朝廷諭令准許各地人進入四川墾殖,史上稱「湖廣填四川」。
很多客家人因此從南方遷到了四川。他們主要分布在成都郊區東山一帶以及新都、金堂、廣漢、什郊、彭縣、雙流、新津、簡陽、仁壽、資中、威遠、安岳、富順、瀘縣、合江、宜賓、廣安、儀隴、巴中、通江、達縣、西昌等縣市的局部地區。大量梅州的客家人就是在這一時期遷入四川的。
六、海南客家人
客家人移民海南,主要是在咸同年間,廣東台山、開平、四會一帶發生空前的「土客械鬥」的產物。那次械鬥從咸豐六年(1856)開始,到同治六年(1867)結束,持續12年,傷亡幾十萬人。
械鬥經官府平息後,客家人一部分就地安置,大部分由官府發放銀兩,鼓勵移民他處,主要是南下進入高州、雷州、廉州 (時屬廣西),遠的到了海南島。
七、湖南客家人
湖南省的客家人主要分布於攸縣、茶陵、都縣(今炎陵)、汝城、桂東、瀏陽、平江等縣的部分鄉鎮。
除此之外,浙江省19個縣市以及貴州、雲南、江蘇、安徽也分布著一定數量的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