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田園生活」
「田園生活」對我來說,是精神的寄託,而非真的要生活在田園。
第一、 清晨,明媚的陽光灑滿鄉村的大地,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著,空氣清新。田園中到處鬱郁蔥蔥,人們快樂地勞動著,時而傳來耕牛的低嗚。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掛在天空,滿天繁星閃爍,蛙鳴和蟋蟀的合唱,編織成美好、寧靜「田園生活」。
第二、 對於我來說,「田園生活」是一種嚮往。同樣,也許當你在高節奏的生活中不堪重負的時候,想尋求的一絲寧靜;也許當你困惑迷離的時候,「田園生活」是一種逃避。「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景色很美,也可能是陶淵明的一種無奈。人沒有得到的時候會去想,而得到後你還會懷念原來的生活。
第三、 「田園生活」是我們生活的調劑,也的確能讓我們的生活靜下來。三三兩兩親朋好友,在節假日離開喧囂的城市,到田園去享受不同的生活,放鬆心情。這是自己對自己的獎勵,當然這種獎勵的前提,也只有你有豐富的物質基礎時,才能如此。此時可以安心暫時忘掉一切,回歸自然。
第四、 如果本身就是從「田園生活」中出來的人,自然在記憶中對田園有很深的感情,這不是停留的表面上,而是在紮根在內心深處。如果一生能夠功成名就,落葉歸根則是另一番情懷。
② 為什麼人都喜歡歸隱田園生活
首先,是對現實生活中戾氣的迴避。在凡事必言商,人情看利用價值的現代社會,對金錢的慾望使人們產生了一種錯覺: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衡量這件事情能否給自己帶來利益或者帶來利益的多寡。親人朋友之間為了金錢利益翻臉無情的比比皆是,一個人的家庭地位、社會地位、他人的認可,都是以金錢來衡量。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是最真實,也是最無奈的寫照。如此這般,人心浮躁。浮躁的後果就是無盡的焦慮。我們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迴避這種戾氣。怎麼做呢?首先想到的就是回歸田園。也許,現實中的田園生活並非我們想像的樣子,但是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自己的田園:那裡風景如畫,生活簡單,鄰里和諧,人心善良。
其次,傳統的意識的慣性使然。中國在幾千年來一直是農業社會為主,由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的時間並不長。有句俗話講「往上數五代,誰都是農民」,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生人的父祖輩們,對農村更是有極其深厚的感情。明朝著名文人唐伯虎有詩《桃花庵歌》雲: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下坐,酒醉還需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最後,一些人對田園歸隱生活的嚮往,是對自我的放棄。現實生活中的諸般壓力,著實壓的人透不過氣來。大部分人選擇迎難而上,堅強的生活;也有一小部分人選擇了不負責任的退卻,甚至是對自我的放棄。放棄需要理由安慰自己。
所謂的「歸隱」就是最好的借口。我們無處歸隱,心安即是田園。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會找回自己的初心,找到自己的盛世錦園,過上嚮往的生活。我們無處歸隱,心安,既是田園。
③ 如何看待現代白領歸隱田園
現如今歸隱已然成為一種風尚。去年好萊塢大嘴美女朱莉婭·羅伯茨生下一對雙胞胎之後,也到新墨西哥的農場歸隱了,全然褪去大明星的華彩,安心當一個農庄的女主人和好媽媽。日本越來越多的職場精英也選擇告別職場生涯,嘗試躬耕鄉野的田園生活。其實,即使不看這些報道,我們也能夠感覺到,在我們的周圍,接近田園成為一種時代的流行。
越來越多的背包族,打著「進化成驢」的口號,向著東南西北的廣闊野外奔去。入藏的鐵路修好之後,大量的遊客湧入了西藏這片美麗的地方。無法遠游的都市人,一到了周末,都會驅車到郊區,去爬山、野炊、體驗農家樂。彷彿一定要逃離城市,到鄉村裡呼吸一口新鮮空氣,才可以有勇氣繼續生活下去一樣。
田園,無論如何,已經成為現代人心靈深處的一個避難所。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人類永遠是自然的一分子,無論我們怎樣建立一個鋼筋水泥的城市,把自己與自然隔離開來,也無法否認我們與自然之間純天然的緊密聯系。人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在自然界里,與自然萬物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人的內心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寧靜。
現代都市人,內心裡的浮躁,需要諸多安慰來撫平。而置身大自然中,人們可以體會到安寧、平等、寬容,甚至可以體會到與自然萬物的交流和能量置換。這種感覺對於都市人來說,是非常好的減壓、療傷和補充能量的方式。
歸隱,本身是對自然的回歸。如果真的能夠通過這樣的回歸,讓我們理解到人類的有限性和自然的偉大,讓我們真的可以重新與自然和諧相處,重新與自然聯結,並且意識到自然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那麼它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正是因為我們與自然的隔離,才使我們的環境受到破壞,而環境的破壞走到極致時,也是人類自身的毀滅。
有的人選擇一年出去一次,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去玩一趟;有的人選擇周末的時候到郊區裡面體驗一次農家樂;有的人選擇去農村領養一畝三分地,業余種種田;而有的人則辭掉城市裡的工作,到農村裡面隱姓埋名做一個專職農夫……其實,這些都是在歸隱田園,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就像一個人喝多少水,是由他渴的程度決定的。讓所有的白領都去種田,是不可能的。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心境,自己的處境,選擇各自合適的方式。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在田園生活中體驗一種安寧、平靜、與自然共生的感覺。這就夠了。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歸隱,並不是從工業社會退回到農業社會,反而是社會的一種進步。以前的農民是不得不種地,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匱乏。而現在白領往往是在物質生活很豐富的情況下,為了追求精神上的超越、豐富和平靜而到田園中去的。也許可以理解為他們不滿足工業社會對人性的束縛和傷害,而去尋找更高的一種境界的方式。尋求精神的成長和超越,這也是白領回歸田園的另外一個好處。
所以,歸隱田園又何妨呢?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沐浴在自然的陽光雨露中吧!
④ 對陶淵明歸隱的看法
陶淵明隱居,過起瀟灑的避世生活,可以說是他明哲保身,遠離世俗感染的好方法。但個人認為,這也是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雖然當時東晉朝廷腐敗,但身為堂堂七尺男兒,就更應激流勇進,面對困難永不言棄,這也符合古代墨家的俠義精神。
入世,就要經歷世俗的磨礪,才能更好的把我人生。「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陶淵明的隱居,是一種逃避責任的體現,違背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儒家思想。
田園歸隱詩: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
作為一個文人士大夫,這樣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內容,出現在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門閥制度和觀念森嚴的社會里顯得特別可貴。陶淵明的田園詩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頓狀況的,可使讀者間接地了解到當時農民階級的悲慘生活。
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他的田園詩以純朴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辟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污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
因為有實際勞動經驗,所以他的詩中洋溢著勞動者的喜悅,表現出只有勞動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也正是他的田園詩的進步之處。
⑤ 如何看待陶淵明退隱田園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
,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隱退原因,關於陶淵明的出仕與隱退,人們習慣於從社會大環境崇尚隱逸之風和他內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釋。其實,抓住陶淵明五次仕宦經歷,歷史地具體地去分析他為何隱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認識。可歸結為兩點:一是陶淵明本性使然,一是社會現實使然。陶淵明性格的本質特徵是追求心靈的最大自由和心態的閑適優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淵明處於一個崇尚自由、玄風扇熾的時代,政治上的篡奪和殺伐使一意尋求避禍全身的士人極易形成隱逸的品格。陶淵明隱逸性情的形成,應當說與東晉士族文人這種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尚不無關系。就是這種崇尚自然、悠然灑脫的天然稟賦,使他不堪「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而最終掛官歸田。他寫了《歸去來兮辭》,在詩中他十分坦誠地講,就任縣令,是為生計所迫;之所以辭職,是因為「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寧可餓肚子,也不願違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跡官場了。在《歸園田居》中,詩人歌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短短幾句,對仕途的厭惡之情溢於言表。因「質性自然」「本愛丘山」,視仕宦之途為樊籠的陶淵明,終辭職歸隱,拋離塵雜,返歸自然。
陶淵明歸隱田園不僅要與他率真的個性結合考慮,更要從廣闊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體察,他的入世與出世可以說都與當時的社會現實有關。陶淵明雖最終解職歸田,但他少壯時,卻是有一番建功立業、兼濟天下的思想的。在《飲酒》、《雜詩》等詩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經」,「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表明了他並非一開始就有出世的想法。
他出生於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勛之後,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他所處的東晉末年時局動盪:宗室內部的斗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拚。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感。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減。另外,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使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歲的陶淵明第一次出來做官,到四十二歲掛冠歸田共十三年。這期間,陶淵明一直處於「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斗爭中,這在他的詩中多有體現。在《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等詩中,他嘆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詩中蘊籍著詩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詩人也曾為是否歸田有過痛苦的徘徊和猶豫,但終究「愛丘山」的夙願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終於找到了他最終的路——歸隱田園。所以說,他的歸隱是社會現實使然,是他的思想與社會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
隱逸詩人,俗稱五柳先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其隱逸文化總的風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遠。他的創作開創了田園詩的體系,從而使中國古典詩歌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從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歡陶淵明固守寒廬,寄意田園,超凡脫俗的人生哲學,以及他淡薄渺遠,恬靜自然,無與倫比的藝術風格;同時對陶淵明歸隱田園的原因以及他的隱居生活情況進行研究分析。下面結合陶淵明的詩歌對此作出探討。
陶淵明少年時受傳統儒經的影響,懷有兼濟天下大濟蒼生的壯志。但是,由於門閥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門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門閥士族對高官權位的壟斷,在這樣的情況下,陶淵明的理想是難以化為現實的,他理想的夢幻註定會破滅。陶淵明直到二十九歲的「高齡」才出仕為官,但終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過是祭酒、參軍、縣丞一類的芝麻小官,不僅壯志無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虛與委蛇。到他三十九歲時,多年來的經歷使他的思想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他開始轉向躬耕來自給自足,追求心靈的寧靜與澹泊。
此後,他又為彭澤縣令,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餘日就解印掛職而歸。從此,他結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經的彷徨,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
自四十一歲歸隱田園之後,陶淵明確確實實享受了一段「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樂趣。然而書香門第出來的陶淵明畢竟不是稼穡的好手,「開荒南野際」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過上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義熙四年在陶淵明四十四歲時,一場災禍更使得他全家一貧如洗。
這年夏天,詩人筆下洋溢著生活氣息的「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被一場無情的大火燒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親朋好友的接濟過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淵明五十八歲時生活已近絕境,其情狀反映在《有會而作》一詩中,「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詩人貧病交加,在其《輓歌詩》中第二首自輓詩中,詩人對死後可以「鼓腹無所思」的幻想讀來讓人心酸:「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蟻,何時更能嘗。餚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歲的陶淵明淡然離世。
⑥ 現代人為什麼喜歡歸隱田園生活
許多國人都有一種田園歸隱情結。近年來歸隱勝地終南山上一房難求,一間快要倒塌的土房木屋也可以租個好價錢,著實讓早已搬下山的老鄉們喜笑顏開。那些沒有條件上山的人們,則在城市周邊尋覓一處有地的小院,閑暇時候去種些蔬菜瓜果,與親朋好友整點燒烤,好不自在。最不濟的,也要在小區里找塊綠地,或種花種草,或隴上一綹韭菜大蔥,每天和物業鬥智斗勇,活的倒也樂趣橫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們嚮往的生活已經從「老婆孩子熱炕頭」轉變為對生活品味、意境的追求,小橋流水人家類型的田園歸隱方式則是最為典型的代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究其根源,以作淺談。
古代文人的歸隱,是和自己命運的置氣,是有志難施的憋屈。
古代文人讀書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出仕。有的人出仕是為了聞達於諸侯,報國一展心中抱負,有的人出仕就是為了做官,衣錦還鄉,恩及子孫。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森嚴,文人們要想有所抱負,出仕是最佳選擇。
當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能做的了官員,也不是所有做了官員的文人都能有所作為。由於道家思想的影響,古代很多人遇到挫折,不是想著和命運抗爭,而是選擇了「隱」。
「歸隱」一詞的含義是回到民間或故鄉隱居。限於當時生產力的影響,只有有一定思想自由,保持一定獨立人格的文人士大夫階級才有資格談「歸隱」,那些沒有文化的農夫山樵細民野老,維持溫飽就很不容易了,想多了空耗錢糧。
⑦ 如何看待現代人的田園歸隱之心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中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生活在都市的現代人,有幾人不羨慕、嚮往、陶醉於陶淵明的田園生活?
近幾年,人們對田園「歸隱」生活趨之若鶩,在城市的鋼鐵森林中,我們似乎很難找到一種真正的寄託,更多的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回到鄉村田園,回歸自然樸素的生活方式,成了我們的心之所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對現實生活中戾氣的迴避。
在凡事必言商,人情看利用價值的現代社會,對金錢的慾望使人們產生了一種錯覺: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衡量這件事情能否給自己帶來利益或者帶來利益的多寡。親人朋友之間為了金錢利益翻臉無情的比比皆是,一個人的家庭地位、社會地位、他人的認可,都是以金錢來衡量。「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是最真實,也是最無奈的寫照。如此這般,人心浮躁。浮躁的後果就是無盡的焦慮。
我們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迴避這種戾氣。怎麼做呢?首先想到的就是回歸田園。也許,現實中的田園生活並非我們想像的樣子,但是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自己的田園:那裡風景如畫,生活簡單,鄰里和諧,人心善良。
其次,傳統的意識的慣性使然。
中國在幾千年來一直是農業社會為主,由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的時間並不長。有句俗話講「往上數五代,誰都是農民」,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生人的父祖輩們,對農村更是有極其深厚的感情。明朝著名文人唐伯虎有詩《桃花庵歌》雲: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下坐,酒醉還需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最後,一些人對田園歸隱生活的嚮往,是對自我的放棄。
現實生活中的諸般壓力,著實壓的人透不過氣來。大部分人選擇迎難而上,堅強的生活;也有一小部分人選擇了不負責任的退卻,甚至是對自我的放棄。放棄需要理由安慰自己。所謂的「歸隱」就是最好的借口。
我們無處歸隱,心安即是田園。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會找回自己的初心,找到自己的盛世錦園,過上嚮往的生活。
⑧ 你對陶淵明歸隱田園的做法是怎樣看的
隱居田園,是一種生活方式,純粹就是個人的偏好,一個選擇。僅僅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而已。
只不過在這些人中,陶淵明的隱居田園詩寫得最好,好像是其境界很高。其實未必如此,要說清這個問題,就必須把他的詩和隱居田園這個事分開來說,才說得清楚。
現在的許多人退休之後,遠離城市的喧鬧,去鄉下偏僻、安靜的地方弄塊地,建幾間房子,休閑一下,過著候鳥式的生活。他們也自詡為喜歡這種田園生活,不喜歡喧鬧的都市。
因此,在我看來,隱居田園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歡熱鬧,有的人喜歡恬淡,都是自己的選擇。是一種境界,但也沒法說境界高與低。
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是境界,但也是一種逃避。正因為社會存在不足,才需要有人去改變。都在逃避,那麼社會不就更加污濁了嗎?
我很喜歡這種生活方式,但依然認為這是消極的處世方式,不贊成大眾效仿,僅僅是作為小眾的生活情趣為好。
⑨ 你對陶淵明歸隱田園的做法是怎樣看的呢
陶淵明歸隱田園,是對東晉政治腐敗和官場黑暗無奈的抗爭,他即不能在政治上實現自己為國為民的抱負,又無力改變東晉官場的腐敗黑暗形勢,因此在心灰意冷之下,深受魏晉之風影響的陶淵明,逐漸遠離俗世,嚮往飲酒和縱情山水的自由生活,從而歸隱田園。簡要要析如下:
第四次出仕,是公元405年,陶淵明出任鎮軍將軍劉敬宣的參軍。這時的陶淵明心情是十分復雜和矛盾的,他即想在仕途中一展抱負,又對山水田園無限眷念,左右矛盾的陶淵明沒干多久,又辭職回鄉了。
第五次出仕,是在公元405年8月,任彭澤縣令。這一次陶淵明不矛盾了,他有明確的目標,就是為了掙縣令這份俸祿,因為家裡已經窮的揭不開鍋了,老婆孩子吃了上頓沒下頓,作為一家之主的陶淵明實在是沒了辦法,不得不出仕。可這一次,陶淵明乾的時間更短,到任八十一天的時候,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這位督郵粗俗而傲慢,要陶淵明去拜見,陶淵明不肯趨炎附勢,又忍受不了這種假號施令之人,於是長嘆一聲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於是脫去官服,封好官印,辭官回鄉去了。
這一次辭官,陶淵明就徹底死了出仕之心,從此開始了歸隱生活,直至生命結束。
⑩ 歸園田居其一.此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如何看待詩人的歸隱田園
思想感情:全詩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自然而然的流露了出來.
看待:
陶淵明歸隱是在南北朝初期,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對統治階層的失望使得詩人毅然決然的放棄官宦生活,轉而歸隱田園.在他寫的詩中可以看出他是嚮往這種田園生活的.也可以說是他為自己的另一個夢想而辭官的.
詩人一生愛菊,菊者表高尚品德也.表現了詩人與當時統治階層的黑暗格格不入,對詩人的歸隱田園表示支持.
原因是詩人本來喜愛田園生活,這就是詩人的夢想.他為夢想放棄自己原來生活的勇氣是值得外面現代人學習的,詩人歸隱後對詩歌方面有很高的造詣,表現出詩人的意志力和高超的文學功底,為後世留下的許多寶貴的文學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