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生活在海底的動物和植物 生活在海底的動物和植物有哪些
1、生活在海底的動物。 海蛇、虎鯨、鯊魚、電鰻、礁魚。
2、生活在海底的植物。 海帶、馬尾藻、海藻、石花椰菜。
3、海洋最普遍的三種植物是藻類植物,紅樹林和海草,藻類是綠藻、紅藻和褐藻。紅樹林是一種生長發育於海洋中的種群,潮漲時樹干便會被吞沒,僅留有樹干在海平面。海菜屬是高級高等植物,其根也十分比較發達,可維護深海棲棲微生物。
㈡ 目前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有多少種其中海洋植物有多少種海洋動物有多少種
海洋是生命的搖藍。從第一個有生命力細胞誕生至今,仍有20多萬種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其中海洋植物約10萬種,海洋動物約16萬種。從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植食動物到肉食動物,加上海洋微生物,構成了一個特殊的海洋生態系統,蘊藏著巨大的生物資源。據估計,全球海洋浮游生物的年生產量(鮮重)為5000億噸,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情況下,每年可向人類提供300億人食用的水產品,這是一座極其誘人的人類未來食品庫!
㈢ 大海里有什麼植物和動物
珊瑚、各種海洋植物(海藻、海帶等)、海洋浮游生物、軟體動物(海星、水母、海參)、各種貝類、魚類、哺乳動物(海豚、鯨)等等。
海里的動物有海馬、鯊魚、水母、金槍魚、螃蟹、烏賊、章魚、海龜、牡蠣、鯨魚、鮑魚、帶魚、白鰷魚、壓鰷魚、紅翅魚、丁鉤魚、海豚、海獅等等;海里有植物以藻類植物為主,如藍藻、紅藻、褐藻、綠藻、珊瑚、海帶、海綿、螺旋藻、輪藻等。
海里生活的動物,大多是在物種進化中未曾脫離水中生活的水生動物,或者是由陸生動物轉化成水生動物的水生動物,它們可以在水中進行有氧呼吸,例如像鯨魚則是用肺呼吸。
海里的植物則以水藻為主,間或有其他,像藻類植物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在有的海域水藻瘋狂生長則會造成海水富營養化,影響海里動物的生活,也影響附近植物的生長。
這些動物和植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如動物死後屍體腐爛成為了水生植物的營養,而很多植物又是動物的食材,因此它們誰也缺不了誰。
(3)生活著的海洋動植物多少種擴展閱讀:
我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例如我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
水域海洋生物種數的分布趨勢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種類較多,而黃海、渤海的種類較少。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我國灘塗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
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蝦、蟹)308種,其他類群種類很少。我國沿海灘塗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一項綜合全球海域數據的調查報告出爐了。已經登錄的海洋魚類有15304種,最終預計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萬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洋生物
㈣ 海洋里有哪些動植物,說得越多越好
這多了。估計有16~20萬種,微小的有單細胞原生動物,大的有長可超過30米、重可超過190 噸的藍鯨。
海洋動物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等3類:①海洋無脊椎動物。占海洋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最為繁多。主要的有原生動物、海綿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紐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腕足動物、毛顎動物、須腕動物、棘皮動物和半索動物等。②海洋原索動物。海洋中介乎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之間的動物。包括尾索動物和頭索動物等。③海洋脊椎動物。包括依賴海洋而生的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海洋中利用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以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從低等的無真細胞核藻類到高等的種子植物,門類甚廣,共13個門,1萬多種。其中硅藻門最多,達6000種;原綠藻門最少,只有1種。海洋植物以藻類為主。海洋藻類是簡單的光合營養的有機體,其形態構造、生活樣式和演化過程均較復雜,介於光合細菌和維管束植物之間,在生物的起源和進化上占很重要的地位。海洋種子植物的種類不多,只知有130種,都屬於被子植物。可分為紅樹植物和海草兩類。它們和棲居其中的其他生物,組成了海洋沿岸的生物群落。
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體,是人類的一大自然財富,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類有100多種。科學家們根據海藻的生活習性,把海藻分為浮游藻和底棲藻兩大類型。
藍藻、硅藻、甲藻、金藻和部分單細胞的綠藻,很多是海洋動物如甲殼類、貝類、海參、梭魚、錙魚和鯨類的餌料,對海洋動物的增養殖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國沿海常見的藍藻約200多種,藻體具有膠質,藍綠色或墨綠色,比較粘滑。紅藻約500餘種,多數呈紅色,暗紅色或紫紅色,經濟價值比較大,資源比較豐富,中國沿海比較常見的約250餘種。有些種類已經進行人工養殖,如:紅毛菜、紫菜、麒麟菜等,都是人們喜愛的食品;石花菜、瓊枝、江籬、角叉菜、凝花菜等是瓊膠和卡拉膠等醫學和食品工業的原料;表面具有碳酸鈣包被、外型像珊瑚似的石枝藻、鷓鴣菜和海人草等都是醫葯工業的主要原料。褐藻約300餘種,中國沿海比較常見、經濟價值比較大、資源比較豐富的約有150餘種。目前已進行人工養殖的海帶、裙帶菜、羊棲菜,都是褐藻膠、甘露醇、碘和氯化鈣的主要工業原料,又是人民喜愛的食品,這類褐藻主要生長在黃渤海和東海沿岸。馬尾藻自然資源豐富、種類最多、經濟價值很大的一類褐藻,主要產於中國南海。
愛爾蘭人民歷史上也有過依賴紅藻、綠藻度過飢荒年的記載。西方國家食用海藻的習慣不如東方國家普遍。一位西方國家的海洋學家曾發出感嘆:中國、日本人食用海藻就像美國人、英國人吃番茄一樣普遍。他希望有一天,西方人也像東方人那樣養成食用海藻的習慣。
海洋種子植物種類較少,主要生長在低潮帶石沼中或潮下帶岩石上,常見的有大葉藻,紅須根蝦形藻和鹽沼菜,都是重要的經濟種類,主要用於造紙和建材工業。 答案補充 動物有海貝 海馬 海龜 海參、梭魚、錙魚 海蛇 海獅 海象 鯨 海豚
植物 海帶 海藻 藍藻、硅藻、甲藻、金藻
㈤ 海洋里生活的動物有哪些
海洋里生活的動物有哪些
海洋里生活的動物有哪些?我們都知道大海是無邊無際的,人類對於大海是有著無窮無盡的想像,所以人類才會不斷的去探索,那目前已知的海洋里生活的動物有哪些呢?為大家整理了以下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
海洋哺乳動物,我國現有各種海獸39種。
如:
1、各種鯨類、海豚、海豹、海獅、儒艮等。
2、海洋爬行動物,爬行動物是體被角質鱗片,在陸上繁殖的變溫動物。
3、海洋鳥類,海洋鳥類的種類不多,在中國海共記錄了183種海鳥。如紅喉潛鳥、黑腳信天翁、海燕、小軍艦鳥、海雀、白鷺、海鷗等等。
4、海洋魚類,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最低級的一個類群。在我國海域里,目前已記錄到海洋魚類3023種,其中軟骨魚類237種、硬骨魚類2786種,約占我國全部海洋生物種類的1/7。
5、海洋節肢動物,目前,在中國海共記錄節肢動物4362種,約佔中國海全部海洋生物物種的1/5。如鱟、蝦類、蟹類等。
6、海洋軟體動物,在中國海共記錄到各類軟體動物2557種,約佔中國海全部海洋生物種的1/8。如石鱉、貽貝、珍珠貝、扇貝、牡蠣、文蛤、烏賊、章魚等。
7、海洋腔腸動物,腔腸動物因其特有刺細胞,故又被稱作為刺胞動物。目前,在中國海記錄到各種海洋腔腸動物,共計是1010種,它們分屬於腔腸動物門的.三個綱。
8、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以簡單分為兩大類:低等的藻類植物和高等的種子植物。
海里的動物有海馬、鯊魚、水母、金槍魚、螃蟹、烏賊、章魚、海龜、牡蠣、鯨魚、鮑魚、帶魚、白條魚、壓鰷魚、紅翅魚、丁鉤魚、海豚、海獅等。
海里有植物有藍藻、紅藻、褐藻、綠藻、珊瑚、海帶、海綿、螺旋藻、輪藻等。
海里的動物與植物,也是相互依存的。動物死後屍體腐爛成為植物的營養,很多植物是動物的食料。海里動物和植物的和諧相處才構成了完美的海洋。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有生命的物種,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我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
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例如我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
海洋原索動物是介於海洋無脊椎動物與海洋脊椎動物之間的一類動物,均系海產,包括尾索動物,如海鞘。頭索動物,如文昌魚。
海洋脊椎動物包括有海洋魚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其中海洋魚類有圓口綱、軟骨魚綱和硬骨魚綱。海洋爬行動物有棱皮龜科、海龜科、海蛇科等。
海洋鳥類如信天翁、鸌、海燕、鰹鳥、軍艦鳥和海雀等。
海里的生物有很多種,上萬個品種,比如海星、金魚、海星、水母、龍蝦、章魚、螃蟹、獅子魚、海豚、鯊魚、紅海星、鯨魚、鯊魚、螺類、貝類。還有很多植物,其中最常見的是藻類,比如綠藻,紅藻,褐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海帶,海里這些植物、生物,部分是可以食用。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五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
海星與海參、海膽等同屬棘皮動物。它們通常有五個腕,但也有四六個,體扁平,多呈星形。整個身體由許多鈣質骨板借結締組織結合而成,體表有突出的棘或疣等附屬物。
海豚主要棲息於熱帶的溫暖海域,但也有-些比如露脊海豚更喜歡寒冷水域。通常生活在淺水或至少停留在海面附近。
海帶又名綸布、昆布、江白菜,是多年生大型食用藻類。孢子體大型,褐色,扁平帶狀。分葉片、柄部和固著器,固著器呈假根狀。葉片為表皮、皮層和髓部組織所組成,葉片下部有孢子囊。
綠藻,其藻體呈草綠色,有6000種以上,大部分生長在淡水中,少的部分生長在岩石上。
石蒓,又被稱為海白菜、海青菜、海萵苣、綠菜、青苔菜、綸布,是一種很常見的海藻。片狀,近似卵形的葉片體由兩層細胞構成,一般高10 —40 厘米,鮮綠色,生活於海岸潮間帶,生長在海灣內中、低潮帶的岩石上,東海、南海分布多、黃海、渤海稀少。
海蝦、海龜、海豚、鯨、海星等。
1、海蝦:海蝦也稱紅蝦、赤蝦、大青蝦等,是水產、海產蝦的肉或全體的總稱。海蝦營養成分豐富、味道鮮美。海蝦主要分布於黃海、渤海及長江口以北各海區,為中國特產。
2、海龜:海龜隸屬龜鱉目、海龜科、海龜屬。廣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中國海龜北起山東、南至北部灣近海均有分布。長可達1米多,壽命最大為150歲左右。頭頂有一對前額鱗。四肢如槳,前肢長於後肢,內側各有一爪,頭、頸和四肢不能縮入甲內,主要以海藻為食。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海豚:海豚是與鯨和鼠海豚密切相關的水生哺乳動物,大約於1千萬年前的中新世進化而成,廣泛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海里,偶見於淡水之中。主要以魚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各種海豚構成了海豚科家族,該科是海洋哺乳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科,全球共17屬37種,中國有13屬18種。海豚有著看起來友善的形態和愛嬉鬧性格,在人類文化中一向十分受歡迎。
4、鯨:鯨分為兩類,一類是須鯨,一類是齒鯨。
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中國海域就有30餘種。鯨的所有種類中除幾種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棲息於海洋。
5、海星:海星是棘皮動物門海星綱有棘目動物。體扁平,多為五輻射對稱,體盤和腕分界不明顯。生活時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腕腹側具步帶溝,溝內伸出管足。內骨骼的骨板以結締組織相連,柔韌可曲。
㈥ 大海有多少個品種的動物和植物
分類: 娛樂休閑 >> 花鳥魚蟲
解析:
地球海洋面積佔地球表面的70.8%,從這點上看, 地球基本上是一個"水球"。海洋是人類在地球上活動的三大舞台之一,是人類的第二生存空間,是地球留給人類最後的寶貴財富。生命的起源就源自海洋.有人做過統計,地球上的生物有50萬種以上。生物可以分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類。有人統計,海洋中有18萬多種動物,2萬多種植物,總共20多萬種。
㈦ 說說海里的動植物有多少
據估計全球海洋中目前生活著各種海洋生物至少有20萬種,總生物量大約342億噸。全球目前已發現的海洋動物大約有18萬種,海洋植物約2.5萬種。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一般都稱其為藻類,在植物系統分類學中,藻類又被分為綠藻、褐藻、紅藻、硅藻、金藻、黃藻、甲藻、藍藻等八大門類,每個門再依次按綱、目、科、屬、種的順序進行細分。有時,人們還按藻類的個體大小和生活方式,將其分為浮游藻類和大型固生藻類兩大類,其中以浮游藻類的數量最多,大約可占藻類總數的90%以上。在浮游藻類中,數量最多的是硅藻,其最大分布密度是每升海水中可達100個以上。浮游藻類的個體一般都非常小,人們用肉眼很難分得清,大多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大型固生海藻類雖然數量不算多,但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卻更為直接。海帶、裙帶菜、紫菜、龍須菜(學名江蘺)、海青菜(學名石蒓)等不僅是人們喜歡食用的海藻類,有些還可以作為海洋化工等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其中,海帶和裙帶菜屬於褐藻,藻體色澤多呈褐色,幼嫩時呈綠褐色;紫菜和龍須菜屬紅藻,呈紅褐色;海青菜屬綠藻,呈綠色。螺旋藻也是人們比較常見的藻類,屬藍藻,呈藍紫色,其個體大小猶如一小段捲曲的頭發絲,是人們在最近十幾年才開發的一種營養豐富的藻類,被認為是人類最優質的蛋白源之一。
海洋動物海洋動物按動物系統分類學可分為原生動物、多孔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脊索動物等十幾個大門類,每個門類再按綱、目、科、屬、種的順序依次細分。海洋生物中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首推海洋動物,魚、貝、蝦、蟹都是人們經常食用的水產品,也是人類從海洋獲取蛋白質的重要蛋白源。
㈧ 有哪些生活在海底的動物和植物
生活在海底的動物:海蛇、虎鯨、鯊魚、電鰻、珊瑚魚。
生活在海底的植物:海帶、馬尾藻、紫菜、石花菜。
海洋動物是海洋中異養型生物的總稱。門類繁多,各門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可以有很大差異。微小的有單細胞原生動物,大的有長可超過30米、重可超過190噸的鯨類。從海面上至海底,從岸邊或潮間帶至最深的海溝底,都有海洋動物。
海洋植物是海洋中利用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以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
㈨ 大海有什麼植物或動物
大海中的植物有:藍藻、紅藻、綠藻、螺旋藻、褐藻、珊瑚、海帶等。大海中的動物有:海綿、鯊魚、水母、海馬、金槍魚、烏賊、章魚、海龜、牡蠣、鯨魚、鮑魚、帶魚、白鰷魚、壓鰷魚、紅翅魚、丁鉤魚、翻車魚、海豚、海獅、螃蟹、海蛇等。
藍藻又名藍綠藻(blue—green algae),是一類進化歷史悠久、革蘭氏染色陰性、無鞭毛、含葉綠素a,但不含葉綠體(區別於真核生物的藻類)、能進行產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單細胞原核生物。
海綿是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6億年前就已經生活在海洋里,至今已發展到1萬多種,占海洋動物種類的1/15,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除針海綿屬(Spongilla)約20種為淡水產外,均分布在海洋的潮間帶到8500米(28000餘英尺)深處,營固著生活。
鯊魚是海洋中的魚類。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五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
㈩ 海洋中有多少生物及種類
海洋中生物的種類與數量都非常豐富。據估計全球海洋中目前生活著各種海洋生物至少有20萬種,總生物量大約342億噸。但是,要比較准確地說出海洋中究竟有多少種生物,至少在目前還無法實現。其一,至今人類對深海水域的探測范圍極其有限,估計還有一些深海生物尚未被發現;其二,由於自然雜交和遺傳變異等作用,新的物種不斷出現,而老的物種又在逐漸滅絕,物種的數量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其三,部分海洋生物中還存在著同種異名或異種同名現象。
海洋生物的數量,除了用種類來表述外,更多的還是用其數量的多少來進行表述。比較常用的數量表示方式有兩種:一是用種群的個體數量;二是用其產量或資源量。
在已知的所有海洋生物中,若以種群的個體數量表述,要數浮游生物的數量最多,僅浮游動物中的橈足類,其個體數量即可超過全部大型海洋生物的個體總數;至於浮游植物,其數量要比浮游動物多得多。浮游生物的個體數量雖多,卻因其個體一般都非常小,以至於大約需過濾1000萬升海水才能獲得1千克浮游生物(干品),其代價確實太大,因而至今尚無人嘗試去開發利用這一豐富的生物資源。但是,作為海洋中其他生物的初級餌料,浮游生物在海洋食物鏈中卻發揮著必不可缺的重要作用。若以種群的產量和資源量表述,海洋中以魚類和貝類最多。海洋中魚類的種類多達25000種,每年僅資源的增長量即高達6億噸左右,全世界每年的魚類捕撈量一般都在1億噸上下。
我國有多少海洋生物我國是世界上12個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的國家之一,僅海洋生物的種類就有2萬種之多,佔世界海洋生物物種總數的25%以上。其中,有捕撈價值的魚類約2500種,蝦蟹類約800種,此外還有貝類、海藻類、海參、海膽、魷魚、海蜇、海豚等。僅可以入葯的海洋生物就多達700餘種。我國的海洋生物種類雖然豐富,但漁業資源量卻不豐富,我國漁業資源的最大年可捕量只有730萬噸左右,在世界上僅處於中下等的水平。
海洋生物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為便於記憶和統計,人們常按其特徵與屬性將之分為若干個類別。海洋生物的分類方法有多種,最常見的是生物系統分類法。該方法將海洋生物先分為海洋動物、海洋植物、海洋菌類三大類,每個類別再依次按門、綱、目、科、屬、種的順序將海洋生物細分至種。全球目前已發現的海洋動物大約有18萬種,海洋植物約2.5萬種。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一般都稱其為藻類,在植物系統分類學中,藻類又被分為綠藻、褐藻、紅藻、硅藻、金藻、黃藻、甲藻、藍藻等八大門類,每個門再依次按綱、目、科、屬、種的順序進行細分。有時,人們還按藻類的個體大小和生活方式,將其分為浮游藻類和大型固生藻類兩大類,其中以浮游藻類的數量最多,大約可占藻類總數的90%以上。在浮游藻類中,數量最多的是硅藻,其最大分布密度是每升海水中可達100個以上。浮游藻類的個體一般都非常小,人們用肉眼很難分得清,大多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大型固生海藻類雖然數量不算多,但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卻更為直接。海帶、裙帶菜、紫菜、龍須菜(學名江蘺)、海青菜(學名石蒓)等不僅是人們喜歡食用的海藻類,有些還可以作為海洋化工等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其中,海帶和裙帶菜屬於褐藻,藻體色澤多呈褐色,幼嫩時呈綠褐色;紫菜和龍須菜屬紅藻,呈紅褐色;海青菜屬綠藻,呈綠色。螺旋藻也是人們比較常見的藻類,屬藍藻,呈藍紫色,其個體大小猶如一小段捲曲的頭發絲,是人們在最近十幾年才開發的一種營養豐富的藻類,被認為是人類最優質的蛋白源之一。
海洋動物海洋動物按動物系統分類學可分為原生動物、多孔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脊索動物等十幾個大門類,每個門類再按綱、目、科、屬、種的順序依次細分。海洋生物中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首推海洋動物,魚、貝、蝦、蟹都是人們經常食用的水產品,也是人類從海洋獲取蛋白質的重要蛋白源。
海洋細菌海洋細菌的種類和數量也非常多,有些種類可以使海洋生物致病,如某些海洋弧菌類;有些種類則可以作為其他海洋生物的食物,如海洋酵母類、海洋硫化菌類等。雖然它們與人類的關系遠不如海洋動物和海洋植物那樣密切,但是在維持海洋生態平衡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除上述分類外,在漁業資源領域,人們還常按各種生物在海洋中的空間分布及其生活方式等特徵,將之分為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棲生物三大類群。
浮游生物浮游生物通常是指游泳能力一般不太強,僅能長年漂浮在海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浮游生物又分為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兩大類群。其中,浮游植物可以利用海水中的無機物,通過光合作用自身合成有機物,是海洋中有機物的生產者,也是浮游動物、某些濾食性貝類和濾食性魚類的食物的供應者;浮游動物主要依靠攝食浮游植物、有時也可攝食海水中的有機物碎屑和其他有機質微粒生活,同時它們又是小魚小蝦的食物。
浮游生物的個體一般都比較小,有些種類只有一個細胞,被稱為單細胞生物,如硅藻、小球藻、金藻等;有些種類雖然是由幾個細胞組成的,但細胞之間沒有器官分化,細胞脫離群體後仍可以獨立生活,被稱為群體生物,如螺旋藻、角毛藻等;有些種類也是由多細胞組成,但細胞間開始有器官與功能的分化,被稱為多細胞生物,如輪蟲、糠蝦等。浮游生物中也有少數個體較大的種類,如水母類中有些種類最大的直徑可達2米、須腕長超過5米。一般地講,浮游植物以單細胞種類佔多數,浮游動物一般都是多細胞生物。
世界上第一個對浮游生物進行採集研究的人是德國科學家J.繆勒(1801~1858),他從1846年開始進行環球考察,用特製的浮游生物網採集了大量浮游生物標本。
游泳生物游泳生物是指那些游泳能力較強、可以在海水中自由游動、體型相對較大的海洋生物。絕大多數魚類、蝦類,以及魷魚、海豚、鯨、海豹等都屬於游泳生物。
底棲生物底棲生物這一術語是由德國自然科學家N·海克爾(1834~1919)提出的,是指那些大多數時間都在海底匍匐生活或固著生活,或者潛藏於海底泥沙層中過著埋棲型生活的生物,蟹類、龍蝦、海參、海膽、海帶以及大多數貝類(如扇貝、蛤蜊、牡蠣等)都屬於底棲生物。有些魚類,如比目魚、鰩、魟等,雖然也具備一定的游泳能力,但因其大多數時間都生活在海底,因此也被劃歸為底棲生物。
游泳生物和底棲生物是構成海洋水產品的最主要生物,而浮游生物則是它們的重要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