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信息碎片是怎麼占據我們的生活的

信息碎片是怎麼占據我們的生活的

發布時間:2022-12-31 01:23:31

⑴ 別讓碎片化綁架你的時間和生活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碎片化概念開始流行起來,信息碎片、時間碎片、記憶碎片等等,而如何充分利用各種碎片,也開始受到大眾的追捧,好像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時間、發動大腦,生活會變得更有意義,人生也會更有成就。

碎片化,尤其是信息的碎片化,在方便人們接受信息、發展自我、完善修改等方面有著極其便利、快捷、有效的作用,但長期的沉浸在各種碎片化中,是否真的如上所說,能讓生活更加美好呢?所以也要看到長期接受碎片化帶來的不利因素,合理地利用各種碎片,別讓碎片化這一概念綁架了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很快,網路上有各種各樣的平台,資源也很豐富,大家忙著學習、吸收各種知識,可以說充分利用起生命中所有邊邊角角的時間,讓自己一忙再忙顯得生活非常高效。但實際上碎片化的時間與碎片化的信息的價值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碎片化時間小的無法等待注意力集中,碎片化信息支離破碎,難窺全貌。

真正對知識的獲取,要經歷對知識的收集、篩選、吸收、消化、轉化的長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去做分類、整理、揣摩,需要大塊的時間,靜下心來慢慢做,急不來。但在這個不樂意慢餐只想速食的時代,浮躁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碎片化的時間量少,更不可能去做這種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所以碎片化時間里,我們接收的也多是碎片化信息。

而碎片化信息正像它的字面意思,這種信息只是知識體系中很少量或者很淺顯的一部分,甚至會在講述中為了吸引眼球,多少存在些偏頗與失真,讀後讓人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這樣的信息甚至不能稱之為知識,只能稱為「概念」或「方法」,所以對這種碎片化信息的接收並稱不上是真正的學習,就好像很多被轉發的文章,看後覺得有所觸動,但放下就放下了,事後記不得一星半點,因為走腦沒走心。

手機、平板電腦各種手持設備圍在身邊,我們可能剛投入工作,微信響了、手機響了,就要看看微信更新了什麼,誰要找我。以前座機不接就不接了,可以躲避干擾,但現在手機沒帶,有微信,總之天羅地網地候著你,要想完全不受干擾很難,明明是整塊的大段時間因為有了這樣那樣的干擾,硬是被割裂開。

而我們自己呢,也處在一種主動被碎片化的狀態。其實通勤車上、午休時間都可以成為能好好利用的大段時間,但尤其是當自己將其定義為碎片化時間的情況下,時間會更加零散微信、微博等一直處於運行狀態,我們也一直很配合地保持著隨時可以被打斷的狀態,這就導致我們的時間碎片化越來越強。看上去只是看手機等一個個小動作,但注意力一旦被打斷,要回到先前的任務上則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所以千萬別主動造成時間的碎片化。

碎片化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價值,關鍵是如何清楚認識並有效利用它的價值。

碎片化時間,指的是受眾因為需求多元化以後,其工作生活所呈現出的零碎時間段,等車、等電梯等一些分散性的時間都可以稱之為碎片化時間。但有些時間本來可以化零為整,但因為地點、時段的原因,也被很多人定義為碎片化時間,被碎片化利用,就有些得不償失了。比如通勤時間,在地鐵上、公交車上的時間有時可以小時計算,這就不是碎片化時間了,所以不要小瞧車上的時間,有人通過每天上下班的三四小時時間能攻下幾門專業考試,所以這些時間如果能好好利用,是筆不小的財富。

碎片化時間短且零散,所以不適合學習專業性強系統性強,且需要深度記憶思考以及分析的專業理論知識,可以利用這些時間讀一些怡情的文章,調整一下自己的心緒,也可以利用這些小塊時間學習下單詞單句,提高一下口語水平,或者放空大腦,這時候反而可能會有很多小的創意和思路閃現。利用碎片化時間還可以利用一些小軟體,對文章進行收藏和整理,以備將來進一步閱讀和參考。所以碎片化時間也是個收集資料、擴充資源的好時機。

碎片化時間增加了學習的時間,碎片化信息拓展了學習攝入的渠道,但僅僅停留在碎片化這一狀態,知識也好,資料也罷,都不能得到很好地升華和利用。所以對碎片化的充分利用,不能光體現在馬不停蹄地接收信息、收集資料上,更重要的是後期加工,需要靜下心來,選擇整段的時間,把一周以來收集到的碎片篩選、整理、串連起來,把碎片完整的拼接起來,有了這一過程,碎片化信息才能更好的入腦入心,才能真正為己所用。

人生就像一幅作品,要在一張畫紙上展示自己奇思妙想的構圖,展現高超的技法,呈現斑斕的色彩,但也需要留白,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留點時間的碎片,讓大腦放空,留給自己與心靈靜處的時間,才能在喧囂中聽到自己的心聲。

*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第7天,學號124

⑵ 信息是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的

1、000版ISO9000族標准概論
信息 information
有意義的資料
2、通信經濟學中的定義:
信息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狀態、特徵和變化的反映,其最高形式是人類的思想理論。
3、傳遞信息的方法:
信息是通過媒介傳播的.包括網路、電視、海報、報紙等。
未來信息技術
21世紀將是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將在信息資源、信息處理和信息傳遞方面實現微電子與光電子結合。智能計算與認知、腦科學結合等,其應用領域將更加廣泛和多樣給人類帶來全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目前,Internet 2在中國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21世紀,它的發展將呈現出突飛猛進的態勢。在我國,網際網路(Internet)用戶1999年從年初的210萬增長到年終的600萬至800萬之間。在這樣一個增速下,有人預測明年將達到近千萬。到那時,整個行業就將發生質變。這個質變就是因互聯網滲透到各行各業而產生出大規模社會效益。其實,互聯網目前在國內已經開始慢慢向各個行業滲透。從長遠來看,這種滲透還將蔓延到零售業、生產製造業及傳統商業領域。
今後,互聯網經濟將體現兩大核心價值。一是規模化、普及性。對互聯網的認識從少部分人的先行一步逐步普及進入百姓生活,成為百姓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一個就是與傳統行業的結合和滲透。互聯網事業將從單純集中於IT產業,逐漸滲透到所有的傳統行業,成為各行各業本身進步的一部分,甚至是助推器。這兩大核心是互聯網價值的真正發揮,又是未來整個互聯網發展的一個趨勢。
編輯本段傳播學中的信息
從哲學的角度說,信息是事物運動的存在或表達形式,是一切物質的普遍屬性,實際上包括了一切物質運動的表徵。傳播學研究的信息是在一種情況下能夠減少或消除不確定性的任何事物,它是人的精神創造物。
信息的特徵:客觀性和普遍性、表達性、流動性。
信息的功能:認識功能、社會功能。
信息社會:又稱為後工業社會,指的是信息化社會,就是整個社會的廣度和深度上,以運用信息化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處理實踐問題為主要特徵的社會
信息化:可以理解為在經濟和社會活動中通過普遍地採用信息技術和電子信息設備,更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使由於利用了信息資源,而創造的勞動價值(信息經濟增加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到佔主導地位的過程;可以理解為相對工業化而言的一種新的經濟與社會格局,在這個新格局中,信息作為管理的基礎、決策的依據,競爭的第一要素,成為比物質、能源更重要的資源;可以理解為文化發展的新階段
信息化最直接的形成者便是信息技術:
1、帶來產業結構的巨大變化,表現在:在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產生了一大批以往產業革命時期所沒有的新興產業;傳統產業體系步入衰退,利用信息技術對其改造,成為傳統產業獲得尊重的出路;服務業的發展使其越來越在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
2、帶來生產要素結構與管理形式的變化,現代社會中,生產要素結構中的知識與技術的作用大大增強,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而物質資料與資本的作用相對減弱
3、加速經濟國際化進程,一方面表現在現代信息技術本身發展的國際化,另一方面表現在現代信息技術對整個經濟國際化的推動;4、導致社會結構的變化,表現在城市化的分散趨向,家庭社會職能的強化,職業結構中知識與高技術化職業增多,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的變化等。
在管理信息系統中 信息的定義為:信息是關於客觀事實的可通訊的知識。
信息的最新定義:信息是指物質運動偶然性的排除(Shannon定義的拷貝,舊定義);其特徵有:傳遞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處理性,價值相對性,時效性,真假性;數據即是信息的載體。
信息看不見也摸不著,它似乎與一切實有的存在都不同。例如,不同於拿在手上的工具,不同於吃入嘴中的食物。但是人們卻越來越意識到信息的重要性,它的價值甚至遠遠超過了許多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如果把人類發展的歷史看作一條軌跡,按照一定的目的向前延伸,那麼就會發現它是沿著信息不斷膨脹的方向前進的。信息量小、傳播效率低的社會,發展速度緩慢,信息增長的停滯,就是社會的停滯,甚至可以千年萬年不變;而信息量大、傳播效率高的社會,發展速度就快,它可以一日千里,一年的發展超過以往的百年。信息的爆炸,使人類社會加速度地向前邁進,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人類正在邁入信息化社會的大門。信息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傳統的信息傳播形式正在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是深刻的。人們每天都從電視、收音機、報紙、電話、圖書、雜志、電腦等到各種媒體上接收大量的信息,而我們的祖先一生中所獲得的信息可能也不如我們在一天當中所獲得的多。信息的傳播已經不再受到時間、地域的限制。人類的能力因信息的增加而擴大。信息的高速傳播導致科技的發展,而科技的發展又為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嶄新的手段。電腦的出現,光導纖維的出現,最終導致了一個全球網路化時代的到來,從而使信息的傳播從自然王國進入了自由王國。今天的中學生利用電腦,只需幾分鍾就能完成年前全世界歷代數學家都難以完成的工作。在沒有全球計算機互聯網路之前,即使利用現代郵政,一封信跨越太平洋,也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而電子郵件幾乎只需數秒時間。今天的計算機通信技術,可以使在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們在同一時刻「面對面」地工作。
現代社會正在從後工業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過渡。過去的人們已經不能想像我們今天的社會是什麼樣子,而我們今天也無法想像明天的社會是什麼樣子。信息正在從渺茫的人類文明背景中凸現出來,成為一種最真實可感的東西。信息是文明的血液,因為它的涌動,人類才具有無限的活力.
什麼是信息?(什麼都沒說,還是不知道什麼是信息)
人們到處在談論信息,我們越來越多地聽到信息這個詞彙。我們聽說: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社會,我們正在邁向信息高速公路,我們將要迎接一個信息爆炸的新時代。
那麼什麼是信息?(邏輯循環,沒解釋清楚,如:信息就是消息,消息就是信息.什麼是信息還是不知道!)
廣義地說,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對人類而言,人的五官生來就是為了感受信息的,它們是信息的接收器,它們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然而,大量的信息是我們的五官不能直接感受的,人類正通過各種手段,發明各種儀器來感知它們,發現它們。
人類今天已進入一個信息化時代信息的傳播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面貌人類社會的發展令人眩目
不過,人們一般說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信息本來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流,信息就沒有用處了。信息還以被儲存和使用。你所讀過的書,你所聽到的音樂,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想到或者做過的事情,這些都是信息。
信息服務
君友會資訊中心是全球知名的的中文媒體文獻典籍資訊服務提供者, 提供從信息收集到媒介評估、知識管理的全套信息服務。可以根據客戶個性化的需求,為客戶提供從縮微、數字到紙本文獻的寶貴參考資料,以及以政府和企業的決策者為服務對象的財經金融研究簡報、行業競爭情報等,輔助客戶作出重要的決策。
信息是人類文明賴以發展的基礎
人類所有的知識、所有的故事都是信息。
信息,就是人類的一切生存活動和自然存在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和消息。信息的積累和傳播,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
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三大基礎,是物質、能量和信息。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能量是一切物質運動的動力,信息是人類了解自然及人類社會的憑據.
這是遠古時期留下來的一幅岩畫畫中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戴著碗似的鋼盔,向上豎著天線,怎麼看都像是宇宙人。這種帶有神秘色彩的信息,令今天的人類遐想不已。
這是中國唐代去西天取經的唐玄奘。他歷盡艱辛,走過漫漫長途,就是為了要獲取某種未知的東西。人類對信息的需求往往超過一切。
用照相機記錄影像,這是近多年來的事情。在這之前,除了通過繪畫,我們無法看到過去人們的真實面目。
信息分三大類
信息有許多種分類方法。人們一般把它分為宇宙信息、地球自然信息和人類社會信息類。
宇宙信息是指在宇宙空間,恆星不斷發出的各種電磁波信息和行星通過反射發出的信息,形成了直接傳播的信息和反射傳播的信息。
地球自然信息是指地球上的生物為繁衍生存而表現出來的各種行動和形態,生物運動的各種信息以及無生命物質運動的信息。
人類社會信息是指人類通過手勢、眼神、語言、文字、圖表、圖形和圖像等所表示的關於客觀世界的間接信息。
信息的十大特徵
信息有個基本特徵:
可量度。信息可採用某種度量單位進行度量,並進行信息編碼。如現代計算機使用的二進制。
可識別。信息可採取直觀識別、比較識別和間接識別等多種方式來把握。
可轉換。信息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如自然信息可轉換為語言、文字和圖像等形態,也可轉換為電磁波信號或計算機代碼
可存儲。信息可以存儲。大腦就是一個天然信息存儲器。人類發明的文字、攝影、錄音、錄像以及計算機存儲器等都可以進行信息存儲
可處理。人腦就是最佳的信息處理器。人腦的思維功能可以進行決策、設計、研究、寫作、改進、發明、創造等多種信息處理活動。計算機也具有信息處理功能。
可傳遞。信息的傳遞是與物質和能量的傳遞同時進行的。語言、表情、動作、報刊、書籍、廣播、電視、電話等是人類常用的信息傳遞方式。
可再生。信息經過處理後,可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經過人工處理後,可用語言或圖形等方式再生成信息。輸入計算機的各種數據文字等信息,可用顯示、列印、繪圖等方式再生成信息。
可壓縮。信息可以進行壓縮,可以用不同的信息量來描述同一事物。人們常常用盡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徵。
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和可利用性。
可共享。信息具有擴散性,因此可共享。
信息的傳播
信息需要傳播。信息如果不能傳播,信息的存在就失去了意義。那麼什麼是傳播呢?
發出信息與接受信息就是信息的傳播。我們說話、寫文章、做事情,就是在進行傳播;我們聽別人講話,看別人寫的文章,了解別人所從事的工作,就是在接受傳播。我們所以有知識,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傳播的社會里。
在人類社會中,傳播似乎是一個幽靈,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因此,沒有傳播,也就沒有社會,人類也就無法生存下去。
當一個人獨處時,傳播其實也在進行。沉思冥想是一種內心的傳播;思考是自己和自己進行討論,並傳達某種信息;寫日記或者閱讀書籍,那就更是一種傳播了。在人類社會中,傳播是普遍存在的。
信息傳播的3種主要形式
當人類有了語言、文字和繪畫等傳遞信息的手段之後,人類就脫離了動物的蒙昧狀態,進入到文明社會。因為信息的交流使人類可以掌握更多的經驗和知識,從而向前發展。
語言用聲音來傳遞信息,文字用書寫符號來傳遞信息,繪畫用圖像來傳遞信息。聲音、符號、圖像就成為人類傳播信息的主要形式。人類只有通過這種表達才能夠互相溝通和理解。因此我們可以說,聲音、符號和圖像是人類所特有的3種信息形式
人類信息活動經歷了5次巨大變革
整個人類的進化史,同時也是一部人類信息活動的演進史。在人類的整個歷史發展中,經歷了次巨大的信息變革。每一次信息變革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力,帶來飛躍式的進步。這次信息革命依次為:語言的誕生、文字的誕生、印刷術的誕生、利用電磁波和計算機技術。它們將人類歷史劃分成種信息時代。
語言的產生標志著人類信息活動的范圍和效率的飛躍性提高人類的信息活動從具體走向抽象。文字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信息可以傳得更久,傳得更遠。印刷術的發明使人類信息傳遞的速度和范圍急劇地擴展,人類信息的存儲能力進一步加強,並初步實現了廣泛的信息共享。電信革命的實現,是人類劃時代的進步。現代意義上的信息技術,是在電信革命之後才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新型計算機的出現,以及與通信技術的結合,使信息處理第一次達到了一體化和自動化,從而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五次信息變革。
人類社會在向前演進,不同的時代將面臨不同的問題,而與之相關的信息,就成為人們特別予以關注的題目。
編輯本段信息產業
信息產業特指將信息轉變為商品的行業,它不但包括軟體、資料庫、各種無線通信服務和在線信息服務,還包括了傳統的報紙、書刊、電影和音像產品的出版,而計算機和通信設備等的生產將不再包括在內,被劃為製造業下的一個分支。
計算機和通訊設備行業為主體的IT產業,我們通常稱之為信息產業,又稱為第四產業。
信息產業又分四個行業:出版業、電影和錄音業、廣播電視和通信行業、信息服務和數據處理服務行業。
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時間不長,對於信息產業的定義和劃分,由於分析的角度、標准不同和統計的口徑不同,也形成了許多不同的觀點。
我國數量經濟學家和信息經濟學家烏家培教授認為:信息產業是為產業服務的產業,是從事信息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信息系統的建設、信息技術裝備的製造等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和有關內部機構的總稱。同時,他認為信息產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信息產業是指直接或者間接與電子計算機有關的生產部門;廣義的信息產業是指一切與收集、存貯、檢索、組織加工、傳遞信息有關的生產部門。
我國學者曲維枝認為:信息產業是社會經濟生活中專門從事信息技術開發、設備、產品的研製生產以及提供信息服務的產業部門的總稱,是一個包括信息採集、生產、檢測、轉換、存儲、傳遞、處理、分配、應用等門類眾多的產業群。基本上主要包括信息工業(包括計算機設備製造業、通信與網路設備以及其他信息設備製造業)、信息服務業、信息開發業(包括軟體產業、資料庫開發產業、電子出版業、其他內容服務業)。
盡管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但是概括起來大致有廣義、狹義和持中間學派三種不同的觀點。廣義的觀點是在馬克盧普和波拉特等人理論的影響下,認為信息產業是指一切與信息生產;流通、利用有關的產業,包括信息服務和信息技術及科研、教育、出版、新聞等部門。狹義的觀點是受日本信息產業結構劃分的影響,認為信息產業是指從事信息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信息設備與器件的製造以及為經濟發展和公共社會需求提供信息服務的綜合性生產活動和基礎機構。並把信息產業結構分為兩大部分:一是信息技術和設備製造業,二是信息服務業。還有的學者認為信息產業就是信息服務業,它是由以數據和信息作為生產處理、傳遞和服務為內容的活動構成,包括數據處理業、信息提供業、軟體業、系統集成業、咨詢業和其他等。

⑶ 長期通過微博、微信等平台接收碎片化的知識有什麼弊端

長期通過微博、微信等平台接收碎片化知識,我們還有個比較通俗的說法叫玩手機

所以,能把玩手機美化成這樣,本制杖佩服你們有才。


那麼,是不是我的意思是通過微博、微信就不能接收知識呢。當然不是,三人行必有我師,何況微博、微信幾億用戶,大咖,大牛,資深噴子,老年鍵盤俠,書蟲出來透氣,業界大拿也會分享一下人生經驗。但除了這些呢,還有營銷號、騙子、蛇精病、腦殘以及工作室想讓你看什麼。


我先說缺點,先苦後甜。

缺點一、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到那個在傳授知識的人,不但耗時巨大還得靠運氣。就算找到了,你看別人說的洋洋灑灑,你心裡彈幕一排66666,看完感覺自己受益頗深(經常在朋友圈看到別人轉文,說看了XXX的文章受益頗深),只是這種受益頗深只像是一時的情緒,更多的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為你們的知識應該不在一個層面,而他的知識來源應該不是微博或者微信吧。


缺點二、花花世界,何其精彩。一邊是清湯寡水的知識,一邊是各種視頻搞笑圖片國內外大事段子手與大美人齊飛。一不小心就迷失在數據流中,再一不小心你就刷了三個小時手機,除了哈哈哈、喲喲喲、這個可以哦,你晚上還收獲什麼了?


來人啊。把朕的甜品端上來

好處一:我說下閱讀習慣,現在有書的人很多,但是能養成閱讀習慣的人卻不多。我去看書了,這句話和我去洗澡了,都可以成為別人無法反駁的不再陪聊的借口。前者顯的得咱有文化,後者顯的咱愛干凈。養成閱讀習慣,才能從閱讀中找到樂趣,而閱讀能讓你系統的學習,而不是東一榔頭西一錘子。


好處二:大咖們愛讀書有文化,偶爾有感而發,寫出來聲情並茂,淺顯易懂。你不必看一整本書,就能大概了解書是講什麼的,省事!方便!沒准別人一兩句話就對你的人生有莫大的幫助,沒准你自己去看一整本書能對你起到幫助作用還是這一兩句話。


不說了,我要去看書了,你們抱好手機,繼續刷吧。

⑷ 我們的生活都被無數的信息流,切割成碎片了,該怎麼辦

現在我們的生活時間都是碎片化的,每天都要不停的工作,是沒有時間進行長篇大論的閱讀的。並且網路信息也是非常多的,每天都有不同的新聞和熱搜,人們的眼睛對這些新聞和熱搜給迷花了。這個時候一定要放下手機,是不能夠沉迷於手機的,也不要再次閱讀這些碎片化的信息。那我們的生活都被無數的信息流,切割成碎片了,該怎麼辦?

⑸ 有效信息和無用信息

我們現在處於一個信息過載的時代,生活了充滿了微信聊天、朋友圈、網頁、頭條等等各種信息,但大家都知道其實我們生活充斥著很多無用信息,它們占據了我們的注意力,消耗了我們的精神。

我們不斷地刷新,獲得更多信息,而這些信息又反過來刺激我們的神經,讓我們上癮,讓我們渴求更多信息。更多這些信息不代表更有效的決策,相反卻往往意味著更低效的生活。

怎麼改變呢?

我認為清理信息源,固定信息接收時間十分重要。清理信息源,我認為最簡單的方法是,先從關注權威信息來源、關注有一定鑒別能力的KOL開始。例如,中國最權威的信息來源就是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更是有很多商人從裡面發現很多商機,可我們現在有多少人每天看新聞聯播呢?

我認為信息接收時間固定也很重要,現在我們經常用碎片時間去接收網路信息,往往就會導致整個生活都被占滿。表面上,我們好像利用了自己的碎片時間,讓時間效率更高,但實際上其實是我們的時間被各種各樣信息充滿,神經高度緊張,甚至影響身體。

還身體一絲清靜,還注意力一絲寧靜,我相信是現世跳脫社會束縛,跳脫從重影響的最佳方法。持續在可以積累的各方面積累,例如每天鍛煉,冥想,保持身心愉快,這應該是每個人需要做到的,也是我接下來的目標。

⑹ "信息碎片化"是什麼意思

信息碎片化指人們通過網路傳媒了解閱讀與以往相比數量更加巨大而內容趨向分散的信息。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樣的分類分解為信息片段,是信息爆炸的成因與顯著體現。

每天通過手機報、博客、搜索引擎、新聞網站、即時通信等多種方式獲取信息。我們在各個生活的間隙獲取信息,在吃飯時看一眼電視,在坐公交車時用手機上微博。信息量如此之多,我們獲取信息如此容易,乃至我們養成了一個壞習慣:文檔超過20頁,我們就沒有耐心看完。

我們每天浮光掠影地閱讀非常多的信息。可是,除了增加一些談資外,回想起來,似乎並沒有記住多少東西。

人們在社交網站和微博上討論問題,發表看法,都是一種「輕重量的社會姿態」,這只是人們接受碎片化信息後的一個隨機反應,和一個人深思熟慮後採取的行動完全不同。

(6)信息碎片是怎麼占據我們的生活的擴展閱讀

起因:

新的商業環境源於全新的社會形態,人們通過快餐式媒體理解世事,通過消費撫慰心靈,通過無所不在的娛樂釋放壓力,通過虛擬的網路建立與世界的真實聯系,來自於傳統與現代、全球與本土、虛擬與現實的種種碰撞交融,使整個商業環境的一切都變得那麼碎片化。

互聯網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碎片化」、注意力更加分散,但是,這也令年輕人關注公眾話題的方式轉變了。

以社交網站來說,許多年輕人不是依靠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例如媒體、學者、官員等來關注公眾話題,而是靠社交網路中的朋友,互聯網能急速激發情緒,年輕人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也會很高。這種情緒化使網路上的言論帶有一定的「虛假性"。

⑺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在這個高速進步,每天都在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環境更加穩定,生活變得越來越充實。然而,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的生活漸漸的被碎片化了。

碎片化,其原意是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碎片。簡單地說,碎片化就是把一張紙撕成諸多碎片。然而要落實到生活,「碎片化」就變得有些抽象了,它體現在各個方面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研究文獻中就有所提及這三個字並予以了研究。如今這三個字也是學者們熱衷於研究的課題。

在我們的生活中,「碎片化」體現得尤為明顯的是在信息上。信息科技在21世紀以一種驚人的速度發展,幾乎人人都有了屬於自己的智能手機。信息傳播的速度快,渠道也很廣。新聞網站、新聞客戶端、微博、微信、QQ、Twitter等等令人眼花繚亂。出門外,在車站中,車廂中,戶外廣告,擡頭看,低頭看都是信息,十分快捷。然而如果給你一篇15頁的文檔,你有耐心讀完嗎?許多人起初會有興趣,後來則只是草草閱讀了事。這便是碎片化閱讀。我們閱讀的信息量固然很大,但是真正能為我們所消化,變成滿腹經綸的知識的又有多少呢?

這在社交網路上更為明顯,它能使用戶快速激 *** 緒,並且製造諸多言論。然而可信度則大大降低,以訛傳訛,人雲亦雲,網路謠言鋪天蓋地。這需要我們擦亮眼睛去辨識。人們發表看法時,更加不計後果,只是一個隨機反應。有些話語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需要法律去制止。

手機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從以前的拎著大包小包買買買。到如今在「購物車」里買買買。購物無需逛上一整天那麼勞累,隨時隨地動動手指,送貨人員、快遞小哥不久就會送貨上門,電商大規模全方位的沖擊了實體店鋪,然而他們的市場風險也在大幅上漲。質量問題、欺詐現象、售後問題、消費者投訴服務態度等諸多問題屢見不鮮。許多人大喊著要「剁手」。然而仍然止不住購買慾望,這已然成為了常態。

每天時間都在悄無生息地快速流逝,時間碎片,在生活中也是大量存在。這些時間段短而散,往往很難,並注意並加以利用。但這些碎片,倘若我們有意思地去整理他們,其便能成為生活中完美的黏合劑。一般人會在「時間碎片」中刷刷手機消磨時間,聰明的人會選擇彌補、調整生活和學習中的瑕疵、紕漏。抓緊時間便不會落後他人,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高效的工作,學習,不會被拖延症拖累,這也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利用就碎片化時間的人看似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工作,實則已然很好地平衡了工作學習與生活的關系。

碎片化的好處不少,其弊端也有許多。這是一把真實存在的,無形的「雙刃劍」,聰明的人在生活中利用好它,充實自己,享受著科技的進步,平衡著各方面的關系。然而愚蠢的人卻因此而虛度光陰,抱怨著生活壓力的陡增,對於自己沒有一個合理的規劃,這是一個失敗者。我們不能怨天尤人,關鍵在於自己對於機會的把握。

利用好了這把「雙刃劍」方能掌控生活,享受生活!

標簽: 碎片

⑻ 信息碎片化是信息爆炸的原因還是結果

信息爆炸帶來的碎片化閱讀

用數字描述「信息爆炸」是什麼樣子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新的科技知識和信息量迅猛增加。英國學者詹姆斯·馬丁統計,人類知識的倍增周期,在19世紀為50年,20世紀前半葉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縮短為5年,80年代末幾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近年來,全世界每天發表的論文達13000~14000篇,每年登記的新專利達70萬項,每年出版的圖書達50多萬種。新理論、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的不斷出現,使知識老化的速度加快。據統計,一個人所掌握的知識半衰期在18世紀為80~90年,19~20世紀為30年,本世紀60年代為15年,進入80年代,縮短為5年左右。還有報告說,全球印刷信息的生產量每5年翻一番,《紐約時報》一周的信息量即相當於17世紀學者畢生所能接觸到的信息量的總和。近30年來,人類生產的信息已超過過去5000年信息生產的總和。

信息爆炸時代做個正常的讀者轉自騰訊文化「閱獨」欄目讀書目標非常明確,而不是跟風讀所謂「暢銷書」。藉助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增長速度絕對是一件近乎恐怖的事情——我們稱之為「信息爆炸」。馬爾克斯逝世後,社交網路上出現了刷屏式的紀念和討論。其中,跟風者有之,不屑者也不在少數。熱鬧和爭論背後,卻可能是對海量信息的焦慮和恐懼。緩解甚至消除信息焦慮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而建立自己知識結構的道路,從來就只有一條:閱讀經典。馬爾克斯去世,看到許多人在網路上發言,其中一大部分是沒有讀過馬爾克斯作品的人,做人活到老馬這種水平,就算你沒看過他的書,都知道「許多年後……」這種一筆寫出過去現在未來三個鏡頭的平行時空式開頭多麼厲害。就算連這都不知道,都會知道他曾獲過諾貝爾文學獎,也可聊作談資。有人因為沒讀過馬爾克斯作品而焦慮,也有人自大的炫耀式堅稱「沒讀過,沒讀懂」,不願跟風。焦慮的背後,是對信息爆炸而自己可能很無知的恐慌,而自大背後,還能看到那收藏很深的自卑與焦慮。信息爆炸時代,無人能夠倖免,每個人都曾為如山崩海嘯般洶涌而至的信息而深深地焦慮。信息多到自己找上門來,閱讀變得破碎雜亂,常常讓人不知所措而產生新的焦慮:我的確花了很多時間閱讀,怎麼還覺得自己跟不上形勢?如何通過閱讀緩解自己的信息焦慮?其實事實往往很簡單,只是大家選擇視而不見,如果我說網路上的信息99%是垃圾,你願意相信嗎?其實這就是一個大家視而不見的事實,在網路沒有那麼發達的年代,營銷出來的暢銷書99%都是垃圾,完全可以無視,你肯定也不願意相信。其實開卷並非總是有益。王小峰寫過一篇blog叫《珍愛生命,遠離網路》,大致意思是一個年輕人,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結構時,沒有思考能力時,最好不要接受太多的信息,尤其是不要看那麼多「觀點」先行的文章,那隻會讓自己更亂。而如今這個年代,最泛濫的是觀點,阿貓阿狗也有話語權的時代,大家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表態——你看馬爾克斯死了,沒讀過他的人都要冒出來表一下態:我沒讀過,怎麼著?在你沒有自己的知識結構時,這些觀點對你而言就是垃圾,吃了也不會消化。緩解甚至消除信息焦慮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在信息包圍中把精品納入自己的知識大廈,對垃圾視而不見,久而久之你的大廈越來越穩固,對你而言「未知」越來越少,焦慮自然就會消失。而建立自己知識結構的道路,從來就只有一條:閱讀經典。現在網路上所謂的意見領袖,除了韓寒這樣長的帥會開車的,大部分都是大叔輩的老男人,為什麼?因為他們是從信息匱乏時代走過來的,因為信息匱乏,所以對於來之不易的信息(往往都是經典著作)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反復地讀,反復地想,反復地談論,最後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現在則是一個勁兒地往前趕去接受新知識,完全沒有時間消化、理解和吸收。當然那種匱乏是另一個極端,匱乏時代無中生有,難。沒想到這個泛濫年代,做做減法,少上點兒網,多讀點兒書,居然也這么難,你看那麼多的強制斷網App就知道,這事兒和減肥一樣也是需要強大意志力的。我們可以向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仍然很淡定的讀書人學習。讀經典原著,享受鑽研樂趣梁文道把他幫《讀書好》雜志訪問過的讀書人訪談做了一本書叫做《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讀書人》,大家可以看看。這十五個讀書人,職業各異,大學教授,媒體老闆,報社編輯,出版人,藝術家,作家,電影導演——從他們產出的作品和工作量上可以看出他們看上去都比普通人忙。但仍然抽出很多時間閱讀——而不是上網。別以為你學過歷史課,學過地理課就可以。我個人經驗里,僅僅中國近代史從1949到1990發生了些什麼,都是讀了很多紀實才慢慢清晰的。如果連土改,四清,反右和文革究竟誰先誰後都沒搞清楚,就先別跟著大隊反思文化大革命,老老實實讀幾本書,弄清楚這個時間線先。很多時候,當你弄清歷史事實,觀點與是非自然就不言自明了。完全不用為那些汗牛充棟的「研究專著」,那些各執一詞的對罵而焦慮。如果你肯花半天時間,從頭到尾看一遍托馬斯·潘恩寫的小冊子《常識》,關於國家,人民,政府什麼的爭論就都是浮雲了。這本小冊子里幾乎每一句話都是金句,每一句抽出來都可以寫一篇文章,像「社會產生於我們的需求,政府產生於我們的惡行」一句話,千年暗室,一燈即明。讀完這本書,再去看網上各種意見領袖那些轟轟烈烈的爭論都是如此言不及義,充滿冗餘信息。這十五個讀書人,無論是何職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多的去閱讀、重讀經典。讀書目標非常明確,而不是跟風讀所謂「暢銷書」。最後我們發現他們都是知識的輸出者,信息世界的貢獻者。而大部分人,只是胡亂地索取,無望地焦慮。當然,今天談到知識結構,談的比較多的當然是比較嚴肅的書籍。可能讀起來是沒那麼快樂的,但那種鑽研的樂趣,也比讀通俗作品有更持久的快意,當然對大部分人而言,閱讀的快樂有一大部分來自閱讀各種小說,可小說中也有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之分。不管怎麼說,馬爾克斯去世,一塊大師多米諾骨牌倒下了。無論以前你聽沒聽過他,不妨坐下來翻開《百年孤獨》第一頁開始讀下去吧,不管是否讀得懂。就當作業也好,修行也好,讀完它。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逆潮流而動,仍然從容不迫,出品高質量,長文章的《讀庫》雜志的主編張立憲說過一句玩笑話:把自己說的那麼厲害,有本事讀完一本書嗎?

信息爆炸時代的信息成癮在信息爆炸時代,人們對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數增長的,但人類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很好地調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階段,由此就會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強迫和緊張。「信息成癮」多發於年齡在25歲到40歲之間的高學歷者,具體症狀是,每天都將大量時間花在上網瀏覽信息,看報紙、雜志上,但心裡還是不踏實,總覺得漏掉了信息。一旦家中或單位出現網路堵塞、電視斷電、電子讀物無法打開等現象,就會感覺極其不適應,變得焦慮不安、心情浮躁,總擔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聞,害怕給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同時還會出現軀體症狀,比如失眠、頭痛、食慾下降、惡心嘔吐等。如果沒有明確的查閱目標,我們就會無限地瀏覽信息,查到任何時候都不夠,心理上也得不到獲得所需信息後的成就感,只有不停地查下去。這在客觀上就導致了不斷重復同一行為,使大腦內部發生變化,最終形成「信息成癮」。

「碎片化閱讀」是一種「反閱讀」有關「碎片化閱讀」,《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了一項調查示,44.3%的受訪者經常通過網路平台接受碎片化知識,65.3%的受訪者認為碎片化閱讀快捷方便,49.6%的受訪者認為碎片化閱讀無法形成完整有邏輯的知識體系,52.0%的受訪者認為碎片化閱讀需要深度閱讀作為輔助。所謂碎片化閱讀,一般指的是在互聯網時代,人們通過微博、微信等網路平台攝入碎片化的信息,這種通過手機等智能終端進行的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模式被稱為碎片化閱讀。對於碎片化閱讀的利弊,存在很大爭議。反對者或者說擔憂者認為,碎片化閱讀的壞處包括無法形成完整有邏輯的知識體系、弱化思考能力、摒棄深度閱讀、容易遺忘、易受情緒牽制、喪失閱讀的文化意義等;而贊賞者或者說支持者認為碎片化閱讀的好處是快捷、方便、高效、門檻低、信息量大、增加閱讀和學習的興趣、形成與他人的共同話題、娛樂時尚。從某種角度講,碎片化閱讀的所謂「好處」其實恰恰是其弊端所在。或者說,對碎片化閱讀的不同態度,恰恰源自對碎片化閱讀諸特徵的不同角度的解讀。首先,和深度閱讀相比,碎片化閱讀削弱了閱讀的自主性。在精神產品極度匱乏的年代,求知慾旺盛的人們往往是飢不擇食,有什麼讀什麼;但是在今天所謂「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面對互聯網和智能終端上的海量信息,又陷入一種選擇的焦慮。比如贊同碎片化閱讀的一種意見就認為這可以「形成與他人的共同話題」,其實這恰恰是閱讀缺乏個性和自主性的一種表現——不知道讀什麼,那就大家讀什麼我讀什麼。正因其「信息量大」的特點,所以大量的時間其實耗費在信息的篩選上,而碎片化閱讀其實在這樣的篩選過程中已經完成了——點開不同標題的過程,其實就是閱讀的過程,這不是時間的有效利用,而是時間的有效浪費,它讓碎片化的時間變成碎片化的人生。所以第二,碎片化閱讀又是一種沒有超越性的閱讀。閱讀是對現實生存處境的一種提升而不是迎合,但是碎片化閱讀恰恰不能使人超越生存,而是迎合生存甚至陷入生存。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在極端有限的時間里,在沒有任何閱讀計劃的前提下,人們更願意抱著休閑消遣的態度,以「娛樂時尚」為目的,選擇那些輕松有趣的文字,排斥有深度有挑戰性的燒腦文章。有人說,碎片化閱讀讓某些不讀書的人開始讀書——在某種層面這確乎是事實,尤其是微信有一個特點,就是它使得很多原來從不讀書甚至從不看報的人都開始一種「閱讀」,但是這是怎樣的一種閱讀呢?眾多庸俗化的心靈雞湯、無數反科學乃至偽科學的「健康知識」,大量多年前就已經被揭露的謠言……這樣的閱讀不但不會提升人生境界,反倒恰恰固化了原有的偏見和謬誤;它不但沒有讓瑣碎卑微的人生得到絲毫反省和超越,反倒使其獲得了一種「知識」「觀念」層面的肯定——這樣的閱讀不是醒酒湯,而是麻醉劑。從而歸根到底,第三,如果一個人的閱讀只有碎片化閱讀,那麼與真正的深度閱讀相比,碎片化閱讀就成為一種「反閱讀」——它使人誤以為自己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其實是陷入了一種更體面、更坦然的浪費時間的方式;它使人誤以為自己在閱讀,其實是在做著一件與真正的閱讀應該達到的目的完全相反的事情。怎麼在碎片化的時間里,不陷入碎片化的閱讀呢?北宋先賢歐陽修夫子自道,平生讀書寫作有「三上」:枕上、馬上、廁上。這對於今人如何使用碎片化的時間,是一個很好的啟發,那就是做閱讀和時間的主人,用完整系統持久的閱讀,連綴起時間的碎片——試一試利用瑣碎的時間讀完一部經典,而不是在微信朋友圈裡點贊。

承認吧,碎片化閱讀明明就是一件大好事一你的一天從手機屏幕上新聞、購物節、消息提醒開始。上班路上,或准備鬆口氣站會兒時,你抽空看一下刷屏的文章,通常很短,然後持續到睡前,你趁著沒有閉眼又抽空了看了一會兒。這是我們的時代——不不,我不是說這是一個壞時代。我其實是想為碎片閱讀時代說幾句好話。最猛烈地對碎片閱讀的批評發生在幾年前,新浪微博剛開始興旺,有一位著名的網友宣告停止用微博,因為自己被碎片信息搞得焦慮、沮喪,甚至難以專注。好多人贊同,嘆息,甚至厭惡自己。然後我們大踏步地邁進了以公眾號、朋友圈為主的信息獲取浪潮里。快速瀏覽,快速遺忘,在腦子里留下一串碎碎的詞句。憑借印刷,我們曾建立過一個緩慢、完整而不易被遺忘的信息地圖。如今,我們的信息地圖上,是一些飛快劃過的亮光。像是流星雨,哪一顆你都看不清,但滿天又的確亮閃閃的。我們主要的信息來源早已經是碎片閱讀,而且這是一個短期內不可逆的過程。二這並不是壞事。並不絕對是。壞事是,我們一直沒有認真地調整自己的狀態,迎接這個時代的到來。堅守長閱讀也不是壞事,閱讀書籍和長文章仍然必要,但將 「碎片化閱讀」 當成一種毒蛇猛獸、不好意思承認自己與它有關的日子真的該結束了。價值觀和時代往往是不同步的。盡管時代的信息早已經碎成一地,仍然很少有人公開承認碎片才是正義的。人們更樂於公開緬懷長閱讀和書籍,並因為這種公開緬懷贏得共鳴。因為長時間倡導 「長文」 閱讀,我經常有機會和一些人聊到長閱讀。一個明顯地感受是,從價值觀上認同人應該讀長文的人,更多是靠碎片信息保持著對社會的了解。其實(包括我在內)大多數緬懷者也是碎片信息的好朋友。而且,既然這個過程已經持續了接近 10年,那麼我們已經憑借碎片閱讀,構建了目前並不差的進步。三不久前,被期待的微信讀書發布,但並沒有流行起來。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它過於強烈地違背時代進程。很多人批評 「碎片化閱讀」,我卻覺得碎片化閱讀是社會的一個救星。微信的一個巨大功勞,是將閱讀重新送回日常生活,提供了碎片化閱讀的最好機會。因為人們此前根本連碎片化的閱讀都逐漸失去了。我看到朋友圈所有人都在轉各種文章,我的一些從不閱讀的親友,如今開始閱讀一些短小的內容。這些閱讀都是微信重新送回來的。何況,這些碎片閱讀是不是價值很低?我覺得不是。我自己也懷念長閱讀,但碎片化閱讀很有用,也更現實。閱讀本身並不是力量的來源,因為閱讀所觸發的思考和情緒才是。閱讀一篇文章,觸動一種情緒,持久保留下的是這種被觸動的情緒而不是文章本身。一門學問最終要被轉化成見識和技能保留下來。系統知識更多是在代與代的傳遞時才更加重要。舉例來說,碎片化信息對情緒的打擊,確實是換了一種方式。一本本的書或一篇篇的長文章,像是重錘,而這些碎小的文章和信息,卻像是子彈,撞擊許多點,最後連成片。很難說哪種更好,但既然我們已經身處在被子彈撞擊的時代,應該做的是調整,進化自己。人類完全可能養成全新的學習方式。把碎片化閱讀的便利性、有效性做到極致,會比「對抗碎片化」 更有價值,也更有機會做到。所以,我仍然欣賞和佩服那些主要依賴長閱讀的人。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既然碎片化就在身邊,不如不對抗,不如把無可躲避的碎片化閱讀做到最好。

⑼ 信息碎片化的利弊

自然是有好有壞。信息碎片化時代是指人們通過網路傳媒了解閱讀與以往相比數量更加巨大而內容趨向分散的信息,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樣的分類分解為信息片段,是信息爆炸的成因與顯著體現。

好的一方面就是信息量更大,碎片化易於傳播和接收,人們有更多的信息來源,另外人們生活碎片化時間太多,才順勢而出信息碎片化,你能想像坐地鐵公交的時候沒有什麼可看獃獃坐著嗎?有這種碎片化的信息傳播途經,充實了我們碎片化的時間。

壞的就是:

1、信息量大、多、雜,信息更新太過迅速、不利於深入了解、真正了解;

2、真正有意義的碎片化信息少,微博等是碎片化信息的典型,裡面有多少信息對人們的成長有積極意義呢?多的是廣告、重復的勵志話語、笑話、瑣事、人們花費了更多時間在八卦圍觀上等等。

首先,碎片化的信息更有利於接納吸收。

其次,信息碎片化以後變得更加靈活。就像是搭積木,一塊弧形的積木碎片,可以用來搭在機翼上,也可以搭火車頭,或者用來做屋頂。但是如果積木不是碎片化的而是一整塊的機翼形狀,它還會有這么多的可能性嗎?

同樣,信息碎片化以後,同樣一個信息碎片,我在解決問題時覺得合適可以拿來用,解決問題時合適也可以用。這是系統的信息遠遠無法比擬的。由此可見,信息碎片化不僅能提高我們認知事物的范圍,而且知識的應用范圍也更廣了。因此,信息碎片化能提高認知的廣度。

⑽ 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1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各樣的高科技產品層出不窮,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使其變得越來越碎片化了。在手機和電腦上幾乎能找到我們想要的所有信息,還可以了解新聞、閱讀書刊雜志,甚至娛樂八卦,內容雖然豐富但卻又良莠不齊。很容易使人沉迷其中而難以自拔。看地鐵上甚至走路的行人,有很多都是手機不離手,至危險於不顧。

以前信息科技並不發達的時候,人們做事都是一絲不苟的,對待工作學習都是認真嚴謹的態度。而現在隨著信息時代到來,手機已成為必備用品,很多人由於不自律,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低頭族」。人們做事的態度也變得懶散了,經常三心兩意不在狀態。引起這種「不良反應」的罪魁禍首就是網路上的種種誘惑。如何能讓現代科技服務於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消沉我們的意志呢?我想我們必須明確目標,利用網路平台查找自己需要的,一旦找到了就不要再繼續逗留。特別是未成年的孩子,被網路上的各種游戲所吸引而難以自拔,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影響了視力,耽誤了學業。

現代科技雖然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壞處,同時也帶來了不少便利。我們應該讓科技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但這需要有很強的自我控制能力,並能識辨網路上的垃圾信息。還要好好做規劃,不在無益的事上浪費時間。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我決定從現在起,寫作業的時候專心致志,不看ipad不玩手機,專注於一件事情。

希望大家都好好利用信息科技帶來的便捷,不要讓它帶給我們負面影響。我們是生活在真實世界中的人類,不能沉溺在虛擬的世界裡。我們不要碎片化的生活,而要有目標有規劃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2

如今,生活忙忙碌碌,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互相充斥著。但人們仍不忘記自己的夢想,拼湊起生活中的時間碎片來不停地尋找自己的夢想,為自己的目標而奮斗著。

就像我,從來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每一天都莫名地被安排的緊緊的,沒有什麼整塊的時間來讓我使用,做這樣那樣的事情,但人是一樣很奇特的動物,總能在這種混亂中挖掘出自己的平衡點來,忙久了,就會找出自己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將各個時間拼湊一下,這樣那樣的事情就完成了。我忙著學習,在學習的間隙抽空看書增加課外知識,早上起床聽聽新聞,晚上睡前聽聽英語,洗澡時有時哼哼小曲聽聽音樂。雖然進步的步伐跟蝸牛爬一樣,但積少成多,回顧以往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和知識的增長,當然周未的游戲也是碎片中的一塊喲。我在周未總能安排好各個碎片,緊湊但並不慌亂,並且總能在碎片中的再留一塊碎片給自己娛樂和鍛煉的時間,碎片不算大,但我卻很滿足。緊張的學習生活加上放鬆的活動,我自感覺很有成就感。

時光如流水,一寸光陰一寸金,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利用各種時間,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安排得有條有絮,地鐵上有人看著書,綠地邊有人戴著耳機學習著,年輕的父母上完班回家帶小孩……。人們總能在生活碎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把生活碎片編織起自己美好的未來。

碎片化的生活構造起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遇上它,你可以享受著,試著把它拼接起來,構造起自己的美好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3

如今,每個人都在碎片化的生活,每天早上,有一些人第一件事就是刷微信、QQ,看看別人的笑事,仁厚匆忙的刷牙、洗臉、吃早飯,接著去上班。整個國家並不是每天都打開微信的僅有6、5%,但每天打開微信50次以上的,居然有165%!都比並不是每天打開微信的人多了!5—10次有20·9%,佔了絕大部分。有超過50%的用戶每天使用微信1小時以上!多麼恐怖的數字。在沒有碎片化這一詞語之前,人們都知道浪費時間是可恥的。可是當碎片化這個詞語和微信出現後,人們在空閑時間刷微信時,就會想:我這是在節約時間,可是你真的在節約時間嗎?

有一天,我在家裡寫作業,突然電話響了,我拿了起來,聽到推銷的,我就說了一句「謝謝,但我們不需要。」然後我就積雪寫作業,過了一會兒,電話又開始響了起來,我又拿起來,又是推銷的,我還是說了一句:「謝謝,但我不需要。」然後把電話掛了,我繼續寫作業;又過了大約是三十分鍾,電話又響了,我真的恨不得把這個銀灰色的電話給拆了,我再一次拿起電話,用非常無奈的語氣說:「喂,誰呀?」對嗎的媽媽問:「怎麼了,垂頭喪氣的。」「還不是因為騷擾電話。」「好吧。」接著,就是一些亂七八糟的事了,我記得不是很清楚了。

總之,碎片化生活正在慢慢入侵你的大腦,讓手機成為你的一部分。

碎片化的生活4

現在的世界,生活都被碎片化了。以前,人們去買東西,都是上集市之類的大地方。現在人們不去一個地方買東西,方式也不同了,有的在網上買,有的在國外買,還有的去商場買。以前,人們的娛樂是做一些集體活動,而現在有的呆在家裡打電玩,有的出門去游樂場,還有的約幾個朋友一起嗨歌!碎片化的'生活,有很多好處,但也有壞處。

它的好處可多著呢!首先,它不會讓生活的許多事情單凋。不只有一種方法來辦事,比如:以前,人們的交易,只能在店店鋪裡面進行,而且東西也不多。碎片化後,這一項非常大,非常繁瑣的活動變簡單了;比如,人們不只在店鋪購物,也可以在地攤上購物。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得到想要的東西。可以在異國他鄉,買上好的物品,上可以在巨大的商場購買更多、更復雜的商品,比以前在熙熙攘攘的集市好多了,也不需要擔心晚上去沒貨就要很早起床起去爭那些商品。

第二件呢,是碎片化的缺點:在公安機關辦證,車輛年檢啊之類的。在以前,可能可以一起辦理,不用在不同的地方辦,而現在,一些過程全被分開了。比如,幾年前,我們家的車去年檢,那一年,各種檢查都在一個地方一起辦理了;第二年年檢,在同一個地方,卻只能辦一個項止,剩下的要去別的地方辦;而今年,幾乎是每一項一個地方,要換好幾個地方。

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既方便、又麻煩,讓人們又愛又恨;碎片化的生活,讓人們不用像以前一樣,改變了一切。面對這樣的生活,我們就只能對身邊的事情進行篩選處理來確保我們不會被這么多的信息所干擾。合理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來美化我們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5

我每天的生活幾乎是在忙碌中度過,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碎片化的時間,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我們一起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清晨,我吃完早飯,在等公交車上學的過程中,就有那麼一點碎片時間,我趁著這點時間拿出數學書背起了素數表。到校了,時間還早,我把當天要交的作業整整齊齊的放在桌子的左上角,這樣交作業時就又快又好,且一目瞭然。

上課後,老師布置了課堂作業,下課時,我就趁著課間十分鍾的時間抓緊完成。

到了中午,吃完午飯,繼續利用午休時間寫回家作業,看到作業不斷被完成,心中頓時無比舒暢。你看,只要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繁忙的生活也會變得輕松。

如果你不好好把握這些時間,混混碌碌,沒有計劃,大把的時間就會被浪費,回家後發現大量的作業沒有完成,生活也就會變得混亂而急促,所以我們遇上碎片化的時間要好好珍惜。

回家時,坐在公交車上,我開始回顧一天發生的事情,有趣的,開心的,又或是難過的,回家後我的日記就有了可寫的內容。做完作業,准備好第二天要用的學慣用品,躺在床上思考一天的生活,哪些做的不錯,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第二天的生活就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

抓緊時間,生活就不再枯燥無趣,漫無目的。遇上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積極面對,生活就會變得輕松愉快,更加有意義。

碎片化的生活6

如果每一個碎片代表我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那麼把這些碎片接起來,就構成了我們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碎片化生活,讓我來講一講我自己的碎片化生活吧!

周六 下午 魔鬼訓練

周六下午四點半,我踏上了去練習舞蹈的路程。半小時後我們抵達教室樓下,我隻身一人上樓。還沒走到教室,我便聽到裡面傳出一陣陣響亮的鼓聲,我想這應該是前一個班在上課。我緩緩走進,換好舞蹈服後,我便開始基本功練習:壓腿、下腰、劈叉。教室的門打開,練功房裡飄出一股汗水的味道,我不禁用手捂住鼻子。十幾個學生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涌了出來。一陣喧囂後輪到我們上課了,我和其他幾個同學一同走了進去,自覺練習壓腿,先左腿,後右腿,最後再練後壓腿。熱身完畢,我們便開始各個動作的練習,前踢腿、後踢腿、前擦地、後擦地腿伸直!」站在旁邊一臉嚴肅的金老師忽然沖我喊了一聲,接著我的腿就被助教」狠狠地打了一下,我愣了一下,感覺腿麻麻的,條件反射似的立刻把腿伸直了。每個看似簡單的姿勢和動作都要反復練習十幾遍、上百遍。終於,一個半小時過去了,我精疲力竭地走出了教室。回家後,雖然不是腰酸就是腿麻,腿上也青一塊紫一塊,但還是感覺收獲很大,而且又經歷了一次自我挑戰,磨煉了自己的意志。

周日 下午 趣味主持

周日的最後一節課是我最喜歡的,那就是下午三點半的小主持人課。走進教室,只見又潮又酷的王老師發型又變了,頭頂上竟然扎了一個小辮子,好笑極了。請注意王老師是男生哦!你們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呢?今天,我們要學習南頭和北頭,這節課我們先學怎麼讀更加生動,下節課每個人再分段朗讀。」王老師和藹可親的說。第一段:南頭鋪滿了鮮花讀時要慢」輪到我來讀了,我語氣平和地讀了一遍,可是老師說我讀的缺乏情感,而且太快。仔細揣摩每句話的意境後,我又讀了一遍,感覺比上一好一點;再加上抑揚頓挫,熟練字句,反復誦讀,終於得到了王老師的稱贊不知不覺中,一個小時過去了,每個人都誦讀了好幾遍,從開始讀的磕磕巴巴,到後來熟讀甚至背誦,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生活中的碎片」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善於發現,用心體會,就一定會感受到它們的無窮樂趣!

碎片化的生活7

時間匆匆的過去了,一天的時間就這樣結束了。可是仍有許多事沒做完,成人們有沒做完的工作,同學有沒做完的作業……[color=rgba(0,0,0,0、701961)]一件件事總被一個緊急電話,一份重要文件,甚至一口水,一碗飯敲成了碎片。我們的生活漸漸地變得碎片化。

飯後,我拿起一本書坐在書桌旁,滿足地看了起來。就在我細細品味著精彩的故事內容時,「叮鈴鈴鈴」一個電話打進來,我不耐煩地接通,電話里傳來一陣清脆,清楚的聲音「您好,請問您要不要考慮上一個英語培訓班,可以免費試聽喲!」哎!又是這煩人的電話,我對著手機說了一聲「不需要」就掛掉了。我又繼續拿起書看了起來

就在我剛看了一頁時,手機里的簡訊發了過來,「滴滴」「滴滴」「滴滴」不知響了多少次,我的耳朵旁彷彿有三架小飛機,在我耳旁轉個不停,我難以忍受在我看書時有這種噪音,我生氣的把手機調到了靜音,再次捧起那本書,發誓今天一定要把剩下的看完。

太可惡了,媽媽的聲音像箭一般射進我的耳中,我立馬關上書,等待她的命令,「還在看書啊!快點去洗澡了,這么晚了,還看!」我快速地跑進浴室。

洗完了,正在我要拿起那本書時,媽媽又說「快點睡覺!」我只好關上台燈。

躺在床上,月光從窗戶里照進來,風呼呼的吹著,彷彿是在嘲笑我「嘿嘿,一本書都看不完,真可憐!」

哎!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做事的進度也慢了。

碎片化的生活8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人們無法擁有整片的時間去閱讀、去購物、去和自己的朋友聚一聚等等,於是電子產品便成為了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得力小助手。

有些人會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去商場進行購物,可是有些人無法有這么多時間,於是,人們用手機等電子產品進行 網上購物,如果他們目標明確,5分鍾內就能輕松搞定;但如果相反,他們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對 網上的物品進行瀏覽。只要完成了訂購,他們就可以穩坐釣魚台,等送貨員來送貨了。很多人想要掌握更多的知識,卻苦於沒有時間。於是,電子書、單詞軟體等等就成為了學霸的好朋友。人們在排隊、等車、點菜的同時,會用電子書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目,或是用單詞軟體聽讀屏學習軟體中的單詞。

但是有時候,人們也會成為電子產品的囚徒。在大街上,經常會看到許多人在走路時,光看手機不看路,這樣十分危險,一旦撞到樹上或是電線桿上,後果將不堪設想!現在的學生十分喜歡打一種叫「王者榮耀」的游戲,這種游戲一打就會上癮,而且打的時候還會罵臟話!在地鐵里,許多人會抓緊時間給同學發微信、QQ等,發著發著就莫名其妙笑起來。這樣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可不太好,很容易就會坐過站,而且自己的隨身物品也很容易丟失。

隨著人們漸漸步入互聯 網時代,電子產品固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但是人們也應該有一定的自控力,不要讓電子產品傷了身心!

碎片化的生活9

如今我已升入初中,我突然發現生活變得如此碎片化。

在學校里,作業量不斷增加,甚至課間都必須在教室里做作業,只有這樣晚上才不用做作業做到十點。如果作業多,連午休都要在作業堆中度過,而且做作業時常常老師會沖進教室,催訂正、催背書、而當一切都結束時,腦子里的思路便會像毛線一樣雜亂無章,毫無靈感。

每到周末,只有在小學時我會歡呼雀躍,而現在的我卻高興不起來。周末不僅要完成學校的作業,而且還要完成課外的作業,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爸爸媽媽的嘮叨更是令我亞歷山大,而我的周末就在不同的興趣班之間穿梭,連睡個午覺也成了一種奢望。一大清早就被早早的叫起急著穿衣戴帽,被送去課外班、上奧數、英語……這就是我的周末。

而在節假日里我常常會歡樂無比,可每次總是因為各種學習任務讓假期過得稍縱即逝。記得有一年國慶節,我計劃要去體育宮踢球,可爸爸此時扔來一句:你快理理東西,今天還要上畫畫課呢,節日里不放假哦,還有明天的英語課作業,你做完了嗎?我頓時傻眼了,就這樣難得的節假日就在上課中度過了。

寒暑假期間,我的課外班就更多了,就像今年暑假,我早上去上語文課,一回家就要開始做奧數題,吃好午飯又繼續做,做到晚上,吃好晚飯。不等我坐在沙發上歇會兒,七點半的網課又開始了,上到晚上十點,幾乎做到半夜才睡著,這就是我悲慘的暑假。

每天的時間只有二十四小時,其實除去睡覺吃飯,剩下的十小時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重要的是你該怎麼利用時間,把我一分一秒,長年積累下來,這樣你就比別人多了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比別人更能控制碎片化的生活,這就是我寫到這里時的感想,也是當我遇到碎片化的生活時的好方法。

碎片化的生活10

隨著網路與時代的大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隨之改變,隨著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使我們的生活由一個整體慢慢變成一個個碎片,沒有辦法連接起來,這使我們的心也隨之改變。

隨著網購的一點點擴大,許許多多的人也沉迷於其中,不時地看一看淘寶彷彿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的習慣,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的虛榮心:看著別人所擁有的,自己也許會下意識的去羨慕,去網上尋找各種同款,然後因為沖動消費而下單購買。久而久之,人們對物質的興趣超越了對精神和價值觀念的需求,所以我們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花了大量時間,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這是不理智的,是不聰明的選擇。

隨著社會的進步,社交也成為碎片化生活的一部分,以前的人們都本著自己的良心去社交和做事,但由於生活的碎片化,社交也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許多人不得不戴上虛偽的面具,不得不強行適應這個社會,以此來滿足物質上的需求。現在的人就像機器人一樣,失去了感情和心靈,每天重復做一樣的事情直到自己的身心都麻木了也不停止,永遠只是在滿足自己物質上的而不是靈魂上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碎片化也越來越嚴重,人們越來越像一個機器人,失去了真誠的感情,只是戴上了一個虛偽的面具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11

碎片,本意是不規則的零碎的東西,這些看似微小且無用的東西,實際上只要充分利用起來,作用會很大。然而一開始,我並不是很重視這些碎片。

直到有一次我等公交車,公交車半小時都沒有來。我很著急,像熱鍋上的螞蟻。我伸長脖子,向馬路望去,不時看看公交車是否到來。無聊時就來回踱步。就在這時,我看到和我一起等待公交車的一位中年大叔,正拿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著。這么久,也沒有看到他等得不耐煩,眼裡只有書中文字,彷彿不在乎車是否到來。

想到這個大叔氣定神閑的樣子我很好奇,回家後問父母原因,父母笑了笑,說:「這個叔叔是個利用時間的高手。」「那怎樣利用時間呢?」「就像那個叔叔,他就在利用碎片時間閱讀啊。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因為網路上知識不斷刷新,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了。這就更需要我們利用碎片時間去學習,去生活。」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

從此,我開始習慣在包里放本書,等車時可以看、坐車的時候可以看、外出吃飯等菜的時候可以看,利用這些等待的時間,我也因此不知不覺讀了很多書。我還在媽媽的手機上下載了幾種學習英語的軟體,每天早晨早起十分鍾,在刷牙、洗臉、吃早飯的時候聽。雖然開始的時候會很艱難,但通過我的堅持,日積月累下來我的英語成績提高了不少。在我做完作業時,我甚至可以聽一會音樂、玩點小游戲來放鬆一下,而這一點樂趣很快讓我恢復精神。這點樂趣或許是我擠出來的時間賜予我的吧。

我們生活在碎片化的生活之中,只能盡可能的做到碎片化時間的收集。而碎片化生活又帶來碎片化的知識,我們只能盡可能的吸收碎片化的知識,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仔細回味,這碎片化生活真的是豐富多彩,無處不在。

碎片化的生活12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總是追求速度的現代社會。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逐漸被一些碎片化的內容所切分。

現在,大多數人都在使用微信等聊天軟體,這樣使人們拿著手機和網上在線的人的互動時間變多,而和身邊陪伴著的人的交流卻越來越少。正因為這樣,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於網路,缺乏與親人的交流,天天用手機網購,玩游戲,無意義地刷朋友圈。雖然網路給了我們很多方便,但長期地依賴網路會使人們變得懶散,甚至會在家人之間會產生矛盾。

隨著網路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也在走向碎片化。我們總是能在不同的渠道媒體中發現意思相反的零碎信息,這些可信度低的信息往往會有些老人家去相信,有些老人十分注重養生,例如我的奶奶,她總是喜歡在網上翻找關於食物的搭配等等的帖子,這些不明來源的碎片信息總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如今,學生們的學習也在走向碎片化。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許多家長急於求成,往往剛放學不久就會把孩子送到各種補習班、興趣班,還要在僅剩的時間內做完繁重的作業任務。因此,許多學生選擇使用作業幫等工具,這里抄一點,那裡抄一點,雖然提升了速度,但無法真正認真地去思考,只是匆忙應付了事。這樣碎片化的學習不但降低了學習的效率,還容易使學生對作業幫等軟體有了依賴性,不願獨立思考。

以上的幾個例子顯示了現代人生活的碎片化,而造成這樣碎片化的生活的,正是現代人自己。我們不能依賴現代化便捷的生活,要懂得享受生活中美好快樂的每時每刻,點點滴滴。

碎片化的生活13

何時,我們奔波於繁忙的生活中,不再久駐;何時,風景一閃而過,奔波中,生活化做碎片;卻又是何時,一針一線,將那碎片聯結,綉出一幅完整的畫卷。

紗綢上,斑斕的刺綉印證著一個個零零散散的故事,卻最終匯聚成一股巨流,湧入回憶。無數的絲線,將回憶與生活緊密縫合,陪伴著我,在最繁忙的年月。

完整的刺綉不僅考驗耐心,更費時,因此,那銀針與絲線不知何時成了包中的常駐客。一有空閑,便「見縫插針」。雪白的綢布逐漸顯出了五彩的圖案,也見證了我生活的點滴。

清晨,起得格外早,天空是淺藍色的,鳥兒正迎著初升的太陽鳴唱,晨風襲來絲絲涼意,下意識地取出針線,淡藍的絲線在雪白的綢布上暈開一絲清涼。絲線穿梭在絲綢之間,描繪著清晨萬物蘇醒的氣息,勾畫出新一天的開始。

放學後的下午,窗外晚霞已染天空,時間尚早,對我來說更是不可多得的空閑。取出針線,穿針,引線,白綢上留下一道夕陽般的淺紅。反反復復,針尖一次次穿過薄棉,勾勒著畫卷。似乎想要記下這黃昏之時天空中那一道亮麗的殷紅。

列車飛馳,窗外的景色迅速後退,趕往探望外婆的路途中,車廂內多了片刻的寧靜。不知何時取出了針線,細細綉起了圖案。想念、牽掛聚集到了針尖,刺進綢布,拖出一道色彩。刺綉的是花紋,勾勒的卻是心中事。

時間不知不覺中被填滿,那原本雪白的綢布已是五彩斑斕。它記錄了太多,印證了太多。那散落的生活點滴卻最終是被那針針線線凝聚成了一幅完整的畫卷。作品掛於牆頭,那破碎的生活最終是被縫合,也依然在被譜寫。

碎片化的生活14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這個時代的幸運還是不幸?

當無處不在的電子屏幕和越來越發達的即時通訊隨時占據我們的眼睛、耳朵、嘴巴、頭腦,甚至心靈的時候,我看到的是馬路上一邊看手機一邊走路的行人的險象環生,地鐵里一邊低頭刷朋友圈一邊傻笑的年輕人忘了下車,朋友聚會的飯桌上即使是面對面也還是通過手機的聊天軟體互相交流的奇異景象。他們彷彿忘記了抬起頭來可以看見這世界真正的風景,忘記了在朋友圈點一百個贊也不如一縷茶香里的促膝談心,忘記了聚餐的時候每個人臉上真實而生動的表情。碎片化的生活把這一切割裂為無數個細小的瞬間,讓我們來不及回首過去,來不及思考當下,來不及看見未來。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這個時代的幸運還是不幸?

我們彷彿可以毫不費力的縮短時間和空間,讓生活變得更為簡單。 網路上的幾次點擊就可以完成一頓美味的送貨上門,在如碎片一般的時間的縫隙里,我們可以完成郵件收發,或者在遇到需要查找的資料的時刻,只需幾秒鍾就可以在大量的信息流中篩選出我們需要的部分,不用去圖書館,也不需要查厚重的字典。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這個時代的幸運還是不幸?

在我看來,幸與不幸只是一個問題的兩面,享受技術發展的快捷還是沉迷在這樣的信息流里失去思考的能力,能決定你自己的生活的永遠是你自己的選擇。

碎片化的生活15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碎片化了。在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利用好這些碎片化的時間。

生活中,我們有很多空閑的時間沒有被用上。例如在公交車站等車時,躺床上睡不著時,放學回家的路上,都可以被我們充分利用。雖然生活碎片化阻止了我們做很多需要靜心的事情,有些事在今天已經變成了奢望,比如靜靜地看一天書。由於我們的生活已經被碎片化了,所以我們就更應該珍惜這一些空閑時間。我認為最好的利用這些時間的方法是看書,因為只要手邊有一本書,我就能隨時拿起來看,而且在下一件事情來到時,我也能立刻放下書本,進入狀態。所以我認為看書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我覺得看手機不是一個好方法。因為看手機會消耗大量的精力,而如果你把精力全用在了看手機上,那你接下來就會沒有精力做別的事情。導致後面做事又慢錯誤率又高。所以看手機並不是一個利用時間的好方法。而且跟看手機比起來,看書的優點也更多:看書可以增加詞彙量,也可以拓寬知識面,還可以讓人靜下心來。而手機中的信息繁雜,有時候會不自覺的被一些標題所吸引,導致浪費時間。

此外,幫家長做家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做家務既可以幫家長分擔一些壓力,也可以培養自己獨立性。所以,如果有空的話,做做家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只要我們利用好碎片化的時間,我們在遇上碎片化生活時也能充分利用好時間。

閱讀全文

與信息碎片是怎麼占據我們的生活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