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活在別處」是什麼意思
昆德拉在小說《生活在別處》中引用了這句蘭波的詩,是為了說明當時捷克青年的一種過度理想主義的普遍心態。
「別處」即意味著遠方,意味著漂浮於現實以外的人生理想。當時的捷克青年由於對社會現實感到失望,因此很多人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並把這當做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們渴望一種理想化的生活,但這種生活只有在別處才能找到。
米蘭昆德拉對這種傾向是不贊成甚至批判的。他的小說里使用的是反諷的手法。
(1)生活在別處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生活在別處》作家米蘭·昆德拉創作的長篇小說,1969年完稿,1973年在法國首次出版。《生活在別處》是一個年輕藝術家的肖像畫。昆德拉塑造出雅羅米爾這樣一個形象,描繪了這個年輕詩人充滿激情而又短暫的一生。
《生活在別處》在描寫主人公雅羅米爾的青春和激情時,同時插進了對蘭波、雪萊、萊蒙托夫、馬雅可夫斯基等不同國度的詩人以及其他捷克詩人的激情與幻想的描述。在小說的某些章節,作家往往置情節發展的連續性於不顧,停頓下來插敘其他事件,或發表議論,從而使作品結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單一走向多元。
米蘭·昆德拉通過《生活在別處》這部作品研究人性的崇高與邪惡,透視人身上最黑暗最深刻的激情。揭示它可能導致的悲劇。
生活在別處 網路
㈡ 「生活在別處」是什麼意思啊
《生活在別處》是一個年輕藝術家的肖像畫。昆德拉以其獨到的筆觸塑造出雅羅米爾這樣一個形象,描繪了這個年輕詩人充滿激情而又短暫的一生,具有「發展小說」的許多特點。就其題材而言,表現一個藝術家(或知識分子)是本世紀文學的一個重要領域,因為展示我們這個復雜的時代也只有復雜的人物才能承擔。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對詩人創作過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細的。創作過程當然不僅指下筆寫作的過程,而且更廣義地指一個詩人的全部成長過程。用作者自己的話說,這部小說是「對我所稱之為抒情態度的一個分析。」正是在這樣的創作意圖下,這部書最初曾被題名為《抒情時代》。作者所要表現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靈所具有的激情,它的產生和它的結果。因而這本書又是一本現代心理小說,表現了一個詩人的藝術感覺的成長。書中每一章節的名稱都展示了詩人生命歷程的一個階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他怎樣讀書,怎樣戀愛,以及怎樣做夢等等。關於時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動都馳到了遠處,一切觀察的焦點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並且與他的內心活動有關。有如激情的澗水,在時間的亂山碎石中流過,兩岸的景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將流向沃野還是沙漠。換句話說,作者在這里所關心的是詩人心理和精神上的發育。為了潛入到人物意識中最隱秘的角落,作者採用了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客觀意識流的敘述方式:時間與空間交織(不同時期不同地點所發生的事常常出現在同一段敘述中),現實與夢幻交織(第二章《澤維爾》完全是一個夢套一個夢),情節的跳宏,思考的猝然與不連貫,故意模糊主語的陳述,這些都使此書更接近於詩歌而不是小說。假如我們把書中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這部作品的內容就剩不下什麼了。這種形式使我們更能切近詩人的內心活動,感觸到詩人的激情是怎樣產生和燃燒的。
㈢ 生活在別處什麼意思
昆德拉在小說《生活在別處》中引用了這句蘭波的詩,是為了說明當時捷克青年的一種過度理想主義的普遍心態。
「別處」即意味著遠方,意味著漂浮於現實以外的人生理想。當時的捷克青年由於對社會現實感到失望,因此很多人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並把這當做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們渴望一種理想化的生活,但這種生活只有在別處才能找到。
米蘭昆德拉對這種傾向是不贊成甚至批判的。他的小說里使用的是反諷的手法。
(3)生活在別處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作品鑒賞
「崇高」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理想,因為這些崇高的理想而不斷打破,現有的社會秩序和觀念,展示出社會發展的新層面,這也是許多偉大詩人產生和成長的原因與過程。詩人們的思想中關於逃離和掙脫的內容比較多。
為了「崇高」去努力奮斗,這種不懈的追求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但是,如果這種奮斗不能由理智來控制,那麼詩人們的激烈情感就會陷入危險,會把自己置於糾結的漩渦,不但自己從此與痛苦同行,墮落到精神苦難的深淵,還會阻礙社會發展。
㈣ 你咋么樣理解生活在別處,這句話
生活在別處就是不在自己出生的地方唄,就比如說我啊,現在上大學去了,別的地方,然後就不生活在家裡了,我的生活在別處了
㈤ 米蘭·昆德拉的《生活在別處》想要表達什麼主題
《生活在別外》揭示作品的一大主題:真正的生活應當永遠在別外。當生活在彼處時,那是夢,是藝術,是詩;而當彼處一旦變以此處時,崇高隨即變為生活的另一面;殘酷。昆德拉將人物放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研究人性的崇高與邪惡,透視人身上最黑暗的激情以及揭示這種激情可能導致的悲劇,浪漫主義的悲劇,毫無價值的悲劇。從而表現了作者對人類激情的懷疑和現代愚昧的探索。
㈥ 怎樣理解「生活在別處」這句話
「生活在別處」,這句話在法國詩人蘭波的筆下,是一句躍紙欲出的響亮口號,是19世紀一個法國天才詩人拿出一生的時間去為之努力爭取的夢想。「生活在別處」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句子。蘭波以它作為詩句,米蘭昆德拉以其作為小說的書名。
㈦ life is elsewhere這句話語法上怎麼理解
life is elsewhere可以理解為,生活在別處
life is seaside可以理解為,生活在海邊。
㈧ "生活在別處"是什麼意思(哲學)
生活在別處
——我對哲學的認識及體會淺談
先在這里介紹一個人的經歷吧:在他初中二年級的一節地理課上,老師朗誦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那首詩;另外那個老師居然解釋了半節課的「存在即合理」。從此,他與哲學和詩歌有了永恆的聯系。初中時,他開始閱讀哲學的通俗讀物,高中時他開始讀哲學的專著和論文。被高中政治老師稱為:見過的所有人中接觸哲學是時年齡最小的唯一一人!不幸的是,通過高考他未進入哲學系接受正規的教育。現在在廣州大學中文系中,他雖然不那麼專注於書籍的啃噬,那是因為哲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已經融進了他的生命存在中……
一個人經歷的復雜性與生活的豐富性是難以描述的。
其實,哲學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對其本身的定義也是很難的。哲學是什麼,哲學應該是什麼?哲學也不只是世界觀、本體論、方法論、普遍規律那麼簡單。羅素說哲學是介於宗教和科學的一門學科(因為哲學有宗教同樣的某些問題,如人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哲學也有和科學同樣的理性的思維式)。馮友蘭先生認為哲學是「反思的反思」,是一種境界之學。與此類似的,有些人把哲學稱之為「科學的科學」(這雖然看到了哲學對普遍規律的探索,但也太誇大其詞了)。而更多的元哲學(研究哲學本身的哲學的一個分支)家們認為哲學既一部哲學史和以研究哲學問題為中心的一門人文學科。哲學發展至今已不是古希臘的「愛智慧」(phylosophy,由近代日本的西周先生翻譯成「哲學」,我國最早引進和使用哲學這個詞是清末的詩人黃遵憲)了,也許這是泰勒士,巴門尼德,蘇格拉底他們意想不到的吧!
在當今,學者們普遍對「無用」之為「大用」的哲學給予了「無定論」的「定論」(太強調一中論調了,其本身就是一種定論)。如武漢大學的已故哲學教授陳修齋所說:由於哲學自身所具有的「無定論」這一本質屬性的規定,哲學的定義亦即哲學的研究對象這一問題同樣也是無定論的。因為一旦有了定論,那就成了科學問題,而不是哲學問題了。
我個人還是喜歡用雅哈斯貝爾斯的那句話來解釋:哲學就是在路途中。哲學有其自身的發展歷史,面臨的問題也將更多,而對哲學本身是什麼的問題也將更難回答,現當代的哲學已區別於政治學、宗教學、邏輯學、社會學、(現在,倫理學、美學與馬克思哲學、西方古代哲學、西方近代現代哲學、中國古代哲學、中國現當代哲學均是哲學的分支)等學科,相信在將來會有更好的發展。在哲學的路途中,我們的思維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推進了。
其實,哲學並不是與我們遙不可及的,學過哲學的人都知道,哲學里的問題探討都要通過生活實踐來考察。雖然我們只在思維中對哲學問題進行思考,但我作為主體的存在(每一個人又是獨立的個體)是必須參加具體的社會活動,我們的思維方式、世界觀、人生觀、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深度等都會影響我們的任何舉動。正如費希特所說:你是什麼樣的人,就選擇什麼樣的哲學。從某種程度上說,哲學對我們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哲學的功用及目的,既在確立一理想人生(馮友蘭語)。哲學提升了我們的精神境界,使我們向著「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的對宇宙、人生的覺解*近。我認為作為「即出世又入世」(馮友蘭語)的哲學對社會也要有一種濟世的作用,我們不能「窮則獨善其身」。尤其在當今經濟日益繁榮和意識形態轉型的社會,作為知識分子的大學生和廣大的精英教授們應該啟悟人們的思想素質的提升,而不是躲在書房裡甚至打著學術的旗幟到處招搖。
在最初我已經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我個人的經歷,然後也說了一點我對「哲學是什麼」和「哲學之功用」的看法。那麼如何進行哲學「修煉」呢?這一點我的體會實在是太深了,有時候簡直都不知道怎麼說好。我個人是通過讀書。在最初接觸哲學時,看的一般是術語較少的通俗讀物和馬克思哲學原理的書。在掌握了一定的常識後,就讀專著和論文了。在讀書時,最重要的是「思考」(或「反思」)。
我記得高中有一次上課時間逃課去圖書館借叔本華的書看,那一次被班主任追究了(當時也在班裡擔任班長),最後還是政治老師解救了我這個「勞苦大眾的代表」。那次我借的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看了一點就看不下去了,因為根本在當時就讀不懂。最後我把它扔進了江里(是長江的一支流沱江,而不是珠江),丟下一句:世界怎麼會是我的意志呢?(叔本華說的那句經典是:世界是我的意志)。當然在高中時候,我還有點幼稚,可能是由於個人閱歷不夠吧。我那時,甚至有建立一個龐大的囊括哲學所有知識的終級體系。現在才發現自己只是「滄海一粟」,哲學的殿堂是多麼的廣闊啊!!
經過這么多年的「哲學洗禮」,反而更覺得自己無知。正如蘇各拉底說的: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或我知道自己無知)。我想我總比那些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或無知)的人好吧。
我中學時,周圍幾乎沒有人看什麼哲學之類的書,還真有點孤獨敢和「高處不勝寒」。當時周圍的人對我有有這么幾種看法:一、「高深莫測」,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哲學神聖性的看法;二、「瘋子,簡直是瘋子」(包括我們一個班主任都這么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哲學無用而且還自尋煩惱,而且認為學哲學的都善於「詭辯」;三、「喜歡沉思的有心人」,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尊重哲學、也體諒學哲學的人的原因吧。那麼我們學哲學的人對自己的看法又是怎樣的呢?我想這就有點難了,因為「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本來就是一個哲學難題!!!只知道,哲學沒有我無足輕重;而我沒有哲學的修養,我就不能自信地向前邁步。
我個人覺得在讀書的過程中會遇到兩個問題:一、哲學基本知識的積累問題,比如文章中提及的哲學家和哲學觀點或術語不知道。二、邏輯思維問題,比如有會遇到文章中的話語方式不明或整篇的敘述中心不明,甚至有些句子都讀不通順。有許多人不喜歡讀哲學類書,就是因為上面兩個問題造成了他們的思維混亂。但當你走出了第一步後,你就會發現哲學家們的犀利思想緊緊地纏繞著求知、愛智的自己。
了解哲學也不一定要全*讀書,「書中得來終覺淺」嘛,甚至並不一定要讀書。哲學在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就看我們有沒有發現的眼睛和認真的思考了。我個人認為詩歌就是最接近哲學的文學表達方式(我個人一直對詩歌也比較喜歡)。詩人們要寫一首真正意義上的詩,要經過生活經歷的磨練和豐富感情的培養,而且必須是一個有心人,當把題材內化加工後,還要經過精神的苦苦探求,使詩人自己對生命、對存在的深刻思考通過語言文字的具體形式顯形出來。所以我覺得那些寫庸俗詩歌和所謂的寫「哲理詩」的人,是沒有接觸過哲學(或很淺薄)的詩人;真正意義上的詩人是很難得到一首自己的詩歌的,是寫自己對生命、對存在深刻反思的詩人,是在靈魂中經過苦苦掙扎的痛苦的詩人(如荷爾德林、海子等),而不是只*感情爆發的靈感詩人。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個人認為詩人必須是哲學家,而哲學家最好也是詩人。
另外我再舉個例子來說明哲學蘊藉在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如漫畫。台灣畫家幾米(jimmy),想必許多人都知道,而且他也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我個人也比較喜歡幾米的作品。在《月亮忘記了》里,有這么一句話: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於不存在?這還真有點像柏拉圖的兩個世界的劃分,那麼除了現實世界外,另外那個超感知的世界到底存在不存在呢?通過漫畫,我們再次進入了沉默的思考中,再次進入了大師們經典的命題中。「生命中,不斷地有人離開或進入。於是,看不見的,看見了;記住的,遺忘了。」「生命中,不斷地有得到和失落。於是,看見的,看不見了;遺忘的,記住了。」在《月亮忘記了》中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中,我們聯想到了自己的那個「月亮」,自己的美好回憶和美好理想,想到了再見的或離開的親人、戀人、朋友,想到了愛情、詩意,想到了逝去的美好童年和前方茫茫的路途……在這里我們已經進行了人生的思索和憧憬,已經進行了哲學的思考。
在現代社會,隨著物質世界的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愈發空虛。我思故我在(笛卡爾語),我們太需要思考了,我們太需要詩意的棲居(海德格爾語)。正如一百多年前黑格兒所說:對日常生活的平凡而瑣碎的興趣予以了太多的重視,因而使得人們沒有自由的心情去理會那較豐富的內心生活和較純潔的精神活動。(《哲學史講演錄》)
我們是人,我們需要關注自己的發展,我們需要關心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向「可能性」進行。(卡西爾說過人的生活根本特徵在於他總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總是向著「可能性」進行)。在忙忙碌碌的現實生活中,我太少進行「反思的反思」,以至於生活本身已經不在我們的身邊了(捷克作者米蘭.昆德拉有一本小說叫《生活在別處》),那它又跑到那兒去了呢?我們是否要尋找………………
(全文約3500字)
本文參考書目:
羅素:《西方哲學史》,商務印書館,200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張世英:《哲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修齋:《關於哲學本性的思考》,武漢大學學報,1998年。
幾米:《月亮忘記了》,上海三聯書店,2202年。
恩思特·卡西爾:《人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
黑格爾:《哲學史演講錄》,商務印書館,1997年。
黑格爾:《小邏輯》,商務印書館,1997年。
㈨ 怎麼理解生活在別處
就是對現實生活不太滿意有點失意了,但是別處的風景也並非如你所想的那般美好呀。試著改變一下自己看待事物的觀察角度,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在等待著慧眼的發覺呢!
希望你快樂!
㈩ 誰告訴我「生活在別處 這話是什麼意思
推薦你看一下魏微<異鄉》,女主人公叫許子慧。小說描述的意思或許不能解釋郭敬明或是米蘭昆德拉的原意,但是就字面意思,我是這樣解釋的,這或許是那個大學里那個人寫這個的初衷。
沒個現代人都活在異鄉。「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前皆是夢。」許子慧轉了一圈,卻終於發現自己仍處異鄉。現代人,註定是他所從屬的隨著個現代社會的異鄉人,只是著世界的一個匆匆過客;不斷的去尋找自我價值,卻一再地只發現商品的價值;最終,把自己丟失在世界的每一個異鄉。
在這里,都市有很多愛情,都市沒有愛情。每個人都是都市的過客,每個人都是彼此的過客。無盡的莎士比亞敵不過永恆的異鄉;沒有愛情,有性,大家只是為了各自取暖。
我是將話中的「別處」理解成了「異鄉」,的確是有點牽強,不過是暗合我現在所想的罷了。
呵呵,希望你能看明白我說了些什麼。 有沒有迷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