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生活日常 > 幼兒園生活區有什麼規劃

幼兒園生活區有什麼規劃

發布時間:2023-01-10 13:02:40

Ⅰ 幼兒園日常生活區裡面有什麼

幼兒園日常生活居家教具 日常生活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孩子的基本動作能力,學會照顧自己、照顧環境,進而學習彼此尊重,養成良好的社會能力,使孩子成為一個獨立、合群、自信的個體。隨著教具的取拿、操作和收放等練習,可以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專注力、動作協調能力,這些都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家」是孩子練習日常生活教育最棒的場所。孩子一早起床需要換衣服,此時就是練習穿脫衣服的最佳時機,所需要的材料是衣服和成人;起床後需要整理床鋪,所需的材料是床上的用品和成人;想喝水時,孩子可以自己拿杯子裝水,材料是水壺和杯子,重點是要放置在孩子可以取拿的高度,這樣的活動可以幫助孩子增進協調力;吃餐點前,先將雙手洗干凈,然後自己拿餐具夾點心吃,餐後自己整理收拾,以及將餐具洗干凈、擦桌子,所需材料有圍裙、抹布、臉盆、水、、、、、、 每個動作經由成人的正確示範後,孩子不但學到了照顧自己和照顧環境外,更可學到對細節的注意力。當學做家務時,他就是你的得力助手而非阻手,曬衣服、收衣服、擦桌子、掃地、洗碗、垃圾分類、照顧植物等工作,都可以讓孩子參與。當孩子有機會自己動手做時,孩子的協調能力會更精確地發展,也會變得更加獨立。孩子一旦有了足夠的生活經驗,就能建構認知學習的基礎。 上述材料相信在每個家庭中都很容易取得,只是如何將家中原有的物品設計成一份份孩子可以獨立操作的工作,就需要家長朋友多跟老師交流。 我也想在此告訴我們的家長朋友,只要是我們成人做的家務活,我們的寶寶都能做好,只要我們成人給孩子段煉的機會,能夠有耐心示範給孩子,我們的寶寶就能做好,各方面能力就能提高。只要我們成人把我們的寶寶當成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個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的孩子,我們的寶寶就會自由發展,快樂成長!

Ⅱ 幼兒園區域活動計劃

幼兒園區域活動可以讓幼兒自由地進出各個區域開展區域活動,它有著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發揮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不同需要,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區域活動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區域活動計劃(一)

提到區域活動,在我們的老師中間可能有人把它作為集中 教育 活動的一種補充或者把它看作集中教育活動後幼兒的放鬆游戲,這兩種看法都是有偏頗的。區域活動也是一種教育活動,它是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它能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發揮幼兒的主體性,發展幼兒的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它與集中教育活動是相互聯系,相互轉換,相互補充的。

那怎樣才能開展好區域活動呢?要說的話題會很多,今天我只是從區域活動的設計和指導兩個方面來談。

一、區域活動的設計、准備

我這里要說的區域活動的設計,設計的不是具體的教育活動,而是活動的材料、環境。

在幼兒園每個班都會根據本班幼兒的興趣、身心特點、發展需要及本班活動主題等開設若幹活動區,活動區設置好以後,接下來教師就要創設活動區的環境了。那麼怎樣才能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區域活動環境呢?

1、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

(1) 突出特色。

要根據各個區域進行有特色的布置。一般來說,各活動區都有一些基本的、相對穩定的材料。語言區通常投放一些圖書、頭飾、手偶等資料,張貼一些有趣的圖畫和一些幼兒仿編的兒歌,同時也可放置一些空白紙,鉛筆等習作物品。美工區投放的東西除一些常規的幼兒練慣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紙、彩色筆、油畫棒等,還可以再投放一些簡單手工作品的示範圖,在美工區最重要的是要設置一面幼兒作品的展示牆或一塊展示台,可以讓幼兒粘貼、擺放自己覺得滿意的作品。在科學區通常提供一些幼兒操作材料,操作材料與主題相關。在音樂區、表演區投放一些簡單或自製的樂器、頭飾、自製服裝等。當然各個活動區環境的創設還要考慮不同班級、不同時期的主題,根據每班主題內容的具體情況而做相應的調整。

(2) 引發學習興趣。

在創設區域時,要充分利用 兒童 的好奇心,激發和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兒童只有在新穎的創造性活動中才能體會到在其他任何活動中無法體會到的快樂。我們可以利用自然物設置懸念,例如:美麗的春天到了,在自然角中 飼養 了一些小蝌蚪,孩子們圍著小蝌蚪看呀、說呀充滿好奇:小蝌蚪的眼睛長在哪裡?小蝌蚪喜歡吃什麼?小蝌蚪變成小青蛙是先長前腿還是先長後腿?教師利用這些懸念激起幼兒渴求知識的慾望,然後引導幼兒每天進行觀察,從而讓幼兒對小蝌蚪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展開思維的翅膀,去主動探究有關小青蛙的知識。

(3) 讓幼兒與環境互動。

互動的前提是幼兒要能根據自己的生活 經驗 看懂、讀懂環境。 “環境”對幼兒來說是一種隱型的“指示牌”, 符合幼兒經驗的,幼兒看得懂,就會朝指示的方向前進;反之,幼兒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去解釋“指示牌”的意思,往往這種解釋是一種曲解,造成活動預定目標的偏離。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小班的教師布置了一個小劇場的活動區,兩邊有積木搭成的台階,中間是舞台,上面擺有各種表演道具,可是活動時孩子們卻跟著背景音樂反復地走台階,根本沒有理會旁邊放置的各種表演道具。後來另一位老師把“台階”撤掉,其他老師坐在“舞台”前的椅子上,安靜等待,不一會兒,孩子們紛紛拿起來“道具”,隨著音樂跳起舞。在這個案例中,教師沒有言語上的指導,造成幼兒前後行為的不同,實際上是環境在起作用。先前的環境是教師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創設的,是從成人的角度出發的,因為成人去過劇場,知道要通過舞台兩側的台階才能上舞台,但這點恰是幼兒實際生活經驗中缺乏的,在他們的經驗中,“台階”就是意味著“上樓”、“下樓”,所以才會造成最初幼兒反復走台階的現象。當後來把“台階”撤掉後,教室的空地符合了幼兒對“舞台”的認識,才使幼兒的活動得以朝著預設目標進行。因此我們創設區域環境首先應考慮到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要讓環境能與幼兒對話,這樣幼兒才能在與環境的互動中不斷豐富原有經驗。

2、活動材料的准備和投放。

這方面的內容專家學者們都進行了很多探討,大家對此已經有不少了解,我只是把一些觀點和我自己的一些理解綜合了一下。

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材料。”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通過材料來表現。我們怎樣投放材料,有哪些可遵循的原則呢?

(1)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原則

① 材料的安全性和藝術性

② 材料的針對性和計劃性

③ 材料的目標性和探究性

④ 材料的層次性和動態性

⑤ 材料的豐富性和趣味性

安全性:為幼兒提供活動材料時,應選擇無毒、無味、對幼兒無傷害隱患的製作原料,製作前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

藝術性:注意操作材料的造型美觀、色彩搭配漂亮和便於操作,以吸引幼兒對活動材料充滿興趣,積極投入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利於區域活動的順利開展。

針對性和計劃性: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因此,活動區域中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同樣是建構區,結合小班幼兒善於模仿的心理特點和小肌肉群不夠發達的生理特點。可為他們提供體積大,便於取放,類別相同的建構材料。而大班幼兒動手能力強,思維敏捷,在提供建構材料時,則要注重多樣性和精密性,以滿足他們的探究和自主發展的需求。社會性區域在設置上也應注意針對性,角色簡單、分工明確的娃娃家應設在喜歡模仿、社會經驗欠豐富的小班,利於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超市購物可鍛煉幼兒的分類、計數、交往等綜合素質,可設在中大班,教師根據幼兒發展的不同需求引導幼兒開展系列的活動,促進幼兒的綜合素質發展。醫院、郵局、理發店、銀行這些社區的服務設施是幼兒在日常社會生活中所經常接觸到的,便於幼兒的社會性成長,可設在大班,讓幼兒在充分參觀、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地開展。

目標性:以每班當前主題活動中孩子的培養目標為依據,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那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並且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區域內的多種教育作用,一個目標可以通過若乾材料的共同作用來實現,一種材料也能為達到多項目標服務。孩子的發展目標與材料的教育功能對應,有目的地引導孩子進入區域。如結合《歡歡喜喜迎新年》的主題活動,圍繞“讓幼兒感受新年的節日氣氛,體驗過年的忙碌、熱鬧,參與新年的准備活動”這一活動目標,在社會性活動區域——超市裡,為幼兒提供大量紅色包裝紙、紙卡和各種禮盒等,讓幼兒通過在超市裡的加工、分類、采購和互贈等活動,從而達到落實活動目標,促進其社會性發展的目的。

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發幼兒動手、動腦,支持幼兒與活動環境的積極互動,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 興趣 愛好 對客觀事物進行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探究是兒童在動腦思考基礎上的動手操作,是兒童動腦思考和動手操作交織進行的活動。不能讓幼兒開動腦筋思考的動手操作活動,不能被看作探究活動。例如,給幼兒幾架飛機模型,讓幼兒根據教師的要求,找一找有幾扇窗幾個輪子,有些什麼不同,這並不是一種典型意義上的探究活動。如果交給幼兒各種材料,如飛機模型中的門、窗、輪子等讓幼兒自己拼裝出飛機,就是一種探索活動。因此,我們在材料的提供上,應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

層次性:一方面從材料的加工程度來講,可為同一個活動區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另一方面可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便於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動態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變,而要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調整、補充。材料的動態性還體現在各年齡段及平行班之間的互動上,各班教師應及時溝通、交流幼兒區域活動的情況,做到材料的互補,資源共享,讓材料真正地為活動提供服務。

豐富性:主要包括形式多樣、功能多樣、品種多樣。

形式多樣:就是材料的形式要多種多樣。比如在美工區投放不同形式的材料可以開展多種美工活動。除常見的畫彩筆畫、蠟筆畫、 折紙 、貼畫等,還可以進行 彩繪 、 泥塑 、剪紙等活動。

功能多樣:實際就是一物多玩,我們要在挖掘材料的功能上多下功夫。

品種多樣:就是種類要多。比如小班“生活區”,孩子們學習系扣子,活動區為孩子准備了鈕扣、粘扣、子母扣、拉鎖等,通過練習使幼兒掌握了系扣子的生活技能。

一提到“豐富”可能不少老師會發愁:去哪兒找那麼多材料?其實我們可以挖掘並利用一些本土的自然資源和廢舊物品來開展區域活動。沿海地區有各類貝殼、蝦蟹殼,農村有蘆葦、麥秸、玉米皮、泥土、沙子等都是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廢舊材料就更多了,只要我們做有心人,一切可為我所用,如衛生紙筒,可能會是小電筒、擀麵杖或卷發筒,還可能是漂亮娃娃或望遠鏡的製作原材料。

趣味性:有趣的材料能夠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目標的達成度。過難或過於簡單的材料投放,都不利於幼兒活動興趣和發展水平的提高。我們在投放活動區材料時,一定要明確教育對象的年齡及身心發展特點。如在小班的“生活區”,讓孩子學習“餵食”,如果僅讓孩子把不同的“食物”從一個碗中夾到另一個碗中,他們就會覺得單調乏味,從而失去練習的興趣,為此,我們可以做出多種動物的頭像,並提供給孩子不同的餵食工具,這樣,孩子就可以饒有興趣地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工具給小動物餵食,他們一邊喂,一邊還會跟小動物交談呢。另外,對於孩子在美工區製作的頭飾、紙偶、花邊等,我們可以把它們收集起來,投放到表演區中,讓孩子們用自己創作的作品進行自由表演,這樣,一方面可提高孩子參與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是對孩子勞動成果的一種尊重。

(2) 材料投放需要注意的問題。

豐富的材料≠越多越好

活動區材料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但豐富的材料並不等於越多越好。其實,多則濫,濫則泛。幼兒注意力具有不穩定性,過多過雜的材料,盡管能吸引幼兒投入活動,但也容易造成幼兒玩得分心,玩花了眼。

有價的材料≠越美越好

精美的材料能吸引幼兒,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這一點無可非議。然而,我們更應注意材料有沒有促進幼兒學習和探究的價值,絕不能僅看其外表。如果只是好看,幼兒拿著玩玩,厭之而後棄之,那麼,再精美的玩具又有什麼用呢?看起來精美的材料,如果不能給孩子提供想像與創造的操作平台,也就失去了材料投放的價值。

推廣的材料≠人人適宜

老師們在投放材料時,都十分注重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利用自己先前積累的經驗,但這些經驗並不一定長盛不衰、處處靈驗、人人適宜,我們應將投放依據重點放在孩子身上,依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特點,做出准確、科學的選擇。

投放了材料≠解放教師

有些老師說:“孩子手中有玩的,打鬧現象明顯減少,我們也輕松多了。”投放材料後,教師真的可以袖手旁觀了嗎?大家都能給出否定的答案。因為開設活動區和投放材料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解放教師減少幼兒打鬧,而是給孩子提供更大的個性發展空間,這其實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素質要求。

二、區域活動的指導

區域活動的指導是開展區域活動的主要環節,是區域活動的主體部分,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幼兒的主動參與和教師的協助參與。在這個環節里,存在的問題就是教師包辦的多、幼兒主動的少;教師提供的成品多,幼兒動手製作的少;教師灌輸的多,幼兒體現自主的少……我們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轉變觀念,在區域活動中大膽沖破陳舊觀念,放手讓幼兒自由、自立、自主地活動。

1、讓幼兒主動參與區域活動,主動探索學習。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教” 與幼兒的“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區角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意願,激發幼兒探索的願望,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幼兒可自由選擇 “我想玩什麼,和誰一起玩,怎麼玩,玩到什麼程度”,自主決定游戲的材料、方式、內容及玩伴,按自己的方式和意願進行游戲,這樣才能真正解放幼兒的手腳和頭腦,讓幼兒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幼兒不光自己獨立的思考學習,可以與身邊的同伴相互學習產生互動、與老師產生互動、與周圍的事物產生互動,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獲得經驗,體驗成功和愉悅,進一步發揮主動性與能動性。

為讓幼兒擁有真正的自主,我們要將權力下放給幼兒,讓他們自主地決定、主動地探索學習,如在美工活動區中,剛開始請孩子練習編辮子,能力較強的孩子編了幾次就掌握了,覺得活動太簡單了,孩子不感興趣了,於是老師讓幼兒在編好的辮子上做 文章 ,有的幼兒就用編好的辮子練習粘貼杯墊,有的孩子把辮子做成門簾,還有的孩子嘗試盤貼成花朵的形狀或其他好看的圖案,這就加強了操作的難度。嘗試中孩子們互相模仿學習、互相討論,這樣一直調動著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幼兒通過自己發現、探索、討論、 總結 ,掌握了一些基本的 方法 ,學會了學習。如果老師只限制他們固定用一種方法,則幼兒的情緒和活動的效果就會截然不同,可見,給幼兒一些自主和權利,對孩子的發展是多麼的重要。

2、教師協助參與,促進幼兒發展。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是環境的創設者,條件提供者,觀察指導者。教師主要是通過改變環境,投放不同的材料來影響孩子的學習。教師要注意不斷地在各個區域間來回觀察和參與游戲,不能一頭扎進某一個區域中間同幼兒游戲而忽視了對其他區域幼兒的指導,要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交往能力,針對出現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

區角活動的指導中,教師的介入要適時適度。

適時指何時介入,當幼兒的行為希望得到成人認可時要介入;當幼兒有求助需求時要介入;當幼兒發生困難時要介入,如發生糾紛、活動有停頓或有放棄的跡象、面對新材料無所適從時等,教師都應該找准時機予以介入。

適度是指介入到何種程度,適度的指導關鍵在於教師介入時的語言表達及行動支持要留有餘地,善於等待,多給幼兒以鼓勵、啟發、挑戰、暗示,盡量讓幼兒自己去發現與探索。前面舞台的例子,教師看到幼兒一個勁兒走台階並沒有直接去告訴孩子怎麼走、怎麼表演,而是直接撤掉台階,孩子們注意力就到了舞台上。

區域活動是幼兒最快樂的活動,如何創造一個適合幼兒主動發展的環境,如何進一步調動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更好地為幼兒的主動發展服務,將所有幼教工作者不斷進行探索的課題。

幼兒園區域活動計劃(二)

區域活動,是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它可以讓幼兒自由地進出各個區域,開展游戲活動;它有著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不同需要,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一、區域總目標:

1、學會與人友好相處,相互合作,懂得體諒別人,關心別人,不爭、不搶玩具,愛護玩具。

2、能在各種材料的吸引下積極參加活動,在活動中感到快樂,知道各種材料的特徵和作用,並能較充分、合理地運用各種材料。

3、活動中能熱情主動地和同伴交往,和同伴共同協商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4、在活動中,能自覺地遵守活動規則,從而培養幼兒的控制能力和責任心。學習獨立地、較有秩序地收拾、擺放玩具及活動材料。

5、使幼兒喜愛印染活動,在活動中鍛煉幼兒手、眼、腦的協調能力及各種印染技能,進一步讓幼兒養成能自始自終完成一件事情。

二、月目標:

3月份

1、角色區:正常開展區域活動,明確活動規則。

2、探索區:對探索活動感興趣,對自己探索出的物品有成功感。

3、語言區:有序的閱讀圖書,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會採用問答的方式進行 故事 講述。

4、美工區:結合節日活動製作元宵、小紅花,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

5、剪紙、印染區:對印染作品感興趣,有動手操作的慾望。

4月份

1、角色區:對角色區的活動材料感興趣,會正確操作和擺弄,樂意開展角色游戲。

2、探索區:會沿著路線擺一擺回型針,數數各用了幾個,量量路有多遠。

3、語言區:能流利的用普通話完整地講述故事內容和自己想表達的事情,並且願意閱讀圖書。

4、美工區:和幼兒一起用點、蘸的方法進行印染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剪紙、印染區:在原有印染的基礎上,提醒幼兒在染色時注意手的力度要均勻。

5月份

1、角色區:了解和掌握游戲角色間的關系,能正確扮演角色,且能安靜地游戲,愛護材料。

2、探索區:《給豆豆搬家》,會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數序給彈珠搬家,體驗合作的樂趣。

3、語言區:學會傾聽別人,不隨便插話和打斷別人的交談,掌握正確閱讀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4、美工區:分組學習多種方式裝飾扇子,如:摺扇、畫扇、剪扇子等,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5、剪紙、印染區:繼續學習折四方連續,並學著自己勾畫圖案,剪出圖案。

6月份

1、角色區:在活動中感到快樂,能熱情主動地和同伴交往,知道各種材料的特徵和作用,並能較充分、合理地運用各種材料。

2、探索區:不爭不搶游戲材料,學會獨立地、較有秩序地收拾、擺放玩具及活動材料。

3、語言區: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廢舊材料製作自己感興趣的圖書,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區域活動計劃(三)

主指導區:

美工區

1、折紙:提供彩色手工紙、剪刀等

2、玩泥:提供橡皮泥、泥工板等

3、粘貼:廢紙、色紙、香糊、濕巾等

4、裝飾畫:提供鉤線筆、油畫棒、圖畫紙等

5、吹畫:提供 廣告 顏料、墨水、圖畫紙等。

訓練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初步學慣用正方形的折疊方法。

初步學習吹畫的技能,能選用顏色來進行裝飾。

引導幼兒運用搓、團、壓、印的塑造技能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徵。

科學區:

1、好玩的磁鐵:磁鐵、各種含鐵的和不含鐵的物品等

2、好玩的水:水槍、注射器、有孔瓶子、小水桶等

3、顏色變幻:主色顏料水、玻璃瓶、棉簽等

4、溶解現象:鹽、沙子、果凍、食用油、洗發水等

5、虹吸現象:玻璃杯、塑料卡紙等。

嘗試運用多種方式感知探索磁鐵的特性。

能運用多種工具了解水的特性,探索玩水的多種玩法,體驗玩水的快樂。

激發幼兒對色感的興趣,嘗試用主色調配變成另一種顏色。

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

益智區:

1、圖形分類:分類盒、不同形狀的圖形等

2、數字分類:數字分類盒、寫有數字的汽車若干

3、圖形排序:排序卡、圖形粘貼紙等

4、圖形拼圖:七巧板等。

學習不受大小和顏色干擾,要求幼兒按形狀特徵進行分類。

培養幼兒學習根據數字投放相對應物體的數量。

學習有規律的圖形排序。

語言區:

1、看圖講述:提供語言圖書等

2、故事拼圖:提供拼圖等

3、表演講述:提供指偶表演台、小指偶等

4、雙語認讀:字卡、英文字母卡等;

培養幼兒喜歡看圖書,初步學習按順序翻閱圖書並能邊看邊講述圖片的主要內容,教育幼兒愛護圖書。

初步學慣用小指偶來進行表演,並能講出簡單的故事內容。

激發幼兒對文字、英語的興趣。

建構區:

提供自製的大型紙箱積木、小型積木;提供中型、小型塑料花片以及一些輔助材料。

在模擬結構中學習各種基本的建構技能和建構物體的基本特徵。

能根據意感或命題進行有目的建構活動。

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作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育幼兒懂得愛護玩具和與同伴友好的行為習慣。

音樂區:

提供:錄音機、音樂磁帶、各種打擊樂器、節奏卡、頭飾、紙制服飾等;

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學慣用不同打擊樂器演奏2/4拍的歌曲,體驗合作的樂趣。

培養幼兒大膽表現,激發幼兒熱愛祖國、家鄉的美好情感。

Ⅲ 幼兒園中班日常生活區如何創設

一·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簡單,喜歡模仿生活中的一些情節。區域活動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 幼兒身心、心理的發展主要是通過感知和操作來認識周圍事物的。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形式是一種促進幼兒發展的好辦法。區域活動有相對寬松的活動氛圍,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在開展區域活動中,我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發需要,設置了本活動,提供了具有多樣性,開發性,層次性的游戲材料並以夥伴的身份對幼兒加以適時點撥指導。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想像,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不斷加強各角色區的聯系,豐富游戲的情節。 2`、學會協商分配角色,能與同伴聯合游戲,增強幼兒的規則意識,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意識。 3`鞏固幼兒聽到信號馬上和同伴共同收拾玩具的習慣。 三·活動重點難點1·能夠扮演相應的角色。 2·能夠動手操作,體驗勞動之美。 3·能與同伴進行合作游戲。 四·活動准備: 一)·知識技能准備: 有關各種角色扮演的前期經驗。 二)·材料投放: 1·材料投放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有較強的操作行。 2·材料投放要豐富,滿足孩子的多種需求。 三)·小廚房需要投放的基本材料: 塑料碗、勺子、小鍋、廚房用具(玩具用品)、杯子、盤子、盛放各種材料的塑料盤、圍裙、 小盆、吸管、茶壺、塑料食材(如,水果、蔬菜等)靠墊、地墊、抱枕、蕾絲窗紗、桌凳(小孩用的,形狀最好為正方形或長方形)、桌布、淡色碎花布五·活動組織與實施: 一)·環境創設吸引幼兒興趣 二)·教師、幼兒及家長資源相結合。 發掘班級內優勢資源,請能力強的幼兒主動承擔任務,將自己會的作品主動教授給其他小朋友。同樣,家長也可以將適合孩子的生活扮演創意教授給孩子。 三)·定期展示: 將孩子的勞動成果適時在班級內進行展示,提高小朋友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Ⅳ 大班區域活動計劃方案

區域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一種學習活動,可以讓幼兒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學習、掌握知識。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區域活動計劃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大班區域活動計劃方案1

游戲是為了尋求快樂而自願參加的一種活動。但幼兒游戲決不是單純感覺上的快樂,而是伴有生命充實感的快樂。游戲是幼兒的活動,與學習活動,勞動活動有著不少的區別。它有這樣的一些特點:第一:游戲是幼兒主動自願的活動,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不是在外強制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是幼兒出於自己的興趣與願望自發自願主動進行的活動。幼兒游戲的類型很多,本學期我們班創設了 教育 區角游戲、角色游戲和晨間自選活動,其中包括益智區、美工區、科學區、建構區、生活區、語言區以及銀行、幼兒園、娃娃家、小老鼠麵包房、正儀青團店等游戲。下面對我們班本學期的游戲活動,作一 總結 。

一、角色游戲在角色游戲中,角色是游戲的中心。幼兒在游戲中的通過扮演某一種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頭腦中已有的表想重新組合,從而反映對社會生活的認識,並參與成人的社會生活。幼兒在游戲中,經常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並為之爭吵不休,對於我們大班的孩子,不僅要進行品德教育,讓他們懂得互相謙讓,同時在本學期著重對幼兒協作意識進行培養。

第一,利用游戲規則誘發幼兒的協作行為。規則的提出,不僅是為幼兒的活動提出要求,也是對幼兒行為及其游戲開展一種暗示。如,在娃娃家,我們這樣引導幼兒確立規則:「小朋友在游戲開始前,要先商量,確定各扮演什麼角色,然後再游戲。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關心家裡的事情和家裡的人,不能想做什麼就怎麼做」。要求幼兒能提出自己想要擔任的角色,並相互協商。用「一家人」將他們間關系明確,暗示他們在行為上要有協作。

第二,教師主動加入幼兒游戲。老師加入幼兒的活動中,可以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也能為幼兒做出良好的榜樣。如:一次,我在娃娃家當「媽媽」,晉傑當「爸爸」。早晨起來,我對晉傑說:「我給孩子穿衣服,你去買早點吧。」他回來時對我說:「我買了 蛋糕 。」吃過早點,我看了一眼手錶說:「哎呀,我要遲到了,來不及送寶寶了,」晉傑說:「你快點走吧,我去送他」。開始時,晉傑是被動的與我交往,後來就變被動為主動,協調我們之間的行為。

此外,由於幼兒年齡小,他們參與角色的主要動力是興趣和好動性。因此本學期在組織角色游戲時,在設置情景,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的基礎上,注意引導和鼓勵幼兒去大膽嘗試獲取 經驗 ,從親身體驗中逐步認識自己。這樣才能逐步變自發的好動為主動的活動,有利於幼兒自身潛力的發展。例如,在「小老鼠麵包房」這一角色游戲中,我們的小朋友能選擇、利用各種材料製作他們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們在游戲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隨意選用材料製成心中所想的東西,大家都玩得十分開心。由此可見,在游戲中,幼兒通過自身的體驗從中獲取了經驗,選擇了自己感到好的 方法 ,這樣使他們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時,更增強了他們對角色游戲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育區角游戲

教育區角游戲突破了傳統教育中幼兒處於被動、靜止狀態的局面,不是教師把知識告訴幼兒,讓幼兒被動、靜止地接受,而是教師通過設計、提供可供幼兒操作的環境特別是各種活動材料,讓幼兒在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地得到發展。結合《叢書》中提出的「區域活動建議」,本學期我們班的教育區角游戲開展情況

首先,教育區角游戲的設置是靈活的,我們依據主題活動的內容在多方面考慮下進行了設置:如《我們身邊的科學》的主題活動中,就設置了美工區、科學區、語言區、益智區、建構區等。而在《我找到了春天》主題活動中,就設置了生活區、美工區、語言區、建構區、益智區、科學區等。

其次,各個區角的創設也根據主題的具體情況而定。語言區通常投放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圖書、卡片、指偶等資料,張貼一些有趣的圖畫和一些幼兒仿編的兒歌,同時也放置一些空白紙,鉛筆等習作物品;美工區投放的東西除一些常規的幼兒幼兒練慣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彩紙、油畫棒等,還投放一些簡單手工作品的示範圖,同時鼓勵幼兒粘貼自己覺得滿意的繪畫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學區通常提供一些幼兒操作材料,操作材料與主題相關;通常建構區是根據主題而定。

三、晨間自選活動

除了角色游戲和教育區角游戲,晨間自選活動也是幼兒在園游戲的一部分。它是幼兒園一日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始,因而要精心組織每日的晨間活動,做到有目的、有計劃,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愉快地參加,每天都有新收獲。為了讓幼兒輕松愉快的進行晨間活動,我們採取了讓幼兒自由組合、自由選擇。如:有的幼兒願意畫畫,就讓他自由的想像塗畫;有的幼兒喜歡玩彩泥就讓他自由的去捏、去塑造形象;喜歡

玩積木的幼兒可任意搭建高樓。因此,我們會提前做好准備,對幼兒的 興趣 愛好 做到心中有數,在幼兒來園之前准備好各種活動材料,使幼兒一到幼兒園就能投入到活動之中去。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注意觀察每個幼兒表現出的興趣,個性語言發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於因人施教,幫助幼兒解決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使活動順利進行。

不論是角色游戲、教育區角游戲,還是晨間自選活動,我們都會在活動結束後進行總結評價。評價的方式有很多,有時是全班進行,有時是分組討論,也可以讓幼兒自己評價,由老師指點迷津等。幼兒的自主評價主要是鼓勵幼兒把自己在游戲中的所見所聞、感受體驗表達出來,與同伴交流分享,如:以教師的鼓勵性言語來鼓勵幼兒的「你搭建的樓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搭建經驗嗎?你游戲玩的很開心,把你游戲中最快樂、最有趣的事情講給大家聽好嗎?」由幼兒主動評價的「我發現了什麼問題?為了以後玩得更好,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我覺得誰玩得好,誰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師的全面評價為主的「今天哪一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發現有的小朋友在更換游戲的時候,沒有將原來的游戲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個游戲去,下次活動中不能再出現這種情況了。」「你學習了什麼新本領?」「為了使下次游戲玩得更開心,還需要做什麼?」等等。

當然,在本學期的游戲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戲角色、游戲任務時,我們會指定幾個能力強的幼兒為負責人,負責人再去邀請其他人。我們發現,負責人在班上走動召喚夥伴時,大多數的幼兒兩眼緊張地注視著他們,小手舉得高高,嘴裡不停地說著:「我,我!」可是,每次被召喚走的總是那麼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規習慣較差,或者是能力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師另行安排:去看圖書吧,去玩插塑吧。沮喪、難過、不滿,種.種表情立即會出現在這些孩子們的臉上,而那些被召喚的孩子對教師或小負責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滿意。

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是游戲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增長了幼兒的 生活知識 。在以後的游戲活動中,我們會加強對幼兒游戲的觀察和指導,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地成長和學習。

大班區域活動計劃方案2

一、材料提供

勺子(大、中、小)「躺著的」娃娃臉、托盤、紅棗、腰果、白扁豆、赤豆、米等。

二、操作層次建議

a.用大勺勺紅棗、腰果。(娃娃口大)。

b.用大、小勺勺白扁豆、赤豆(娃娃口中)。

除小肌肉練習,還嘗試用大小勺哪一把更方便。

c.用大、中、小勺勺米或小彩珠(娃娃口小)。

除小肌肉練習外,還探索大中小勺喂小口娃娃哪一把更適合。

三、提示

觀察重點:

a.幼兒能否手眼協調地操作,是否能控制手的穩定。

b.哪些幼兒還無法熟練運用勺子,易灑落。

指導建議:

a.「躺著的」娃娃臉恰恰可以變為「站著的」娃娃臉,以增長距離,提高難度。

b.還可以改用筷子、大小夾子:筷子也從夾有凸凹形狀的物體(如腰果)開始,從大到小,從粗糙到光滑。夾子也可探索大、中、小夾子,夾不同物體。

剝豆(生活勞動)(小班)

一、材料提供

a.蠶豆(事先浸泡過的)、毛豆或四季豆等;

b.小盆子若干(用來放剝好的豆及豆殼);

c.剪刀和剝豆器等小工具。

二、操作層次建議

第一層次:幼兒用手剝豆(可先剝蠶豆,再剝毛豆或四季豆)。

第二層次:適時提供剪刀、剝豆器等小工具讓幼兒選擇使用。

第三層次:當大部分幼兒能熟練地剝豆後,可以按幼兒不同水平,提供一組寫有10以內數字的小盆子,讓幼兒把剝好的豆子的數量與盆子上的數字能一一對應並放人小盆內。

三、提示:觀察重點與指導建議

a.小班幼兒年齡小,剛開始剝豆時,會用牙齒咬、用力拉常常剝不釣蠶豆皮,教師可及時換上發了芽的蠶豆,讓幼兒從裂口處入手剝,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

b.在觀察中我們發現,幼兒在剝毛豆或四季豆時也會有多種剝法:有的是擰斷後剝;有的是拉掉兩側的莖剝;還有的會用指甲把皮劃破後剝。教師應注意觀察隨著活動的繼續適時地提供剪刀、剝豆器等小工具,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進行嘗試。

c.當大部分幼兒都操作過後,可以讓剝豆方法不同的幾名幼兒來演示,大家共同討論,哪種剝法又快又好,哪些剝法費力不討好,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d.讓幼兒把剝好的豆送到廚房間,請阿姨幫忙製作菜餚,進行品嘗活動。

大班區域活動計劃方案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各種食物。知道不同食品給我們人體能夠補償不同的營養。

2。進一步培養幼兒要養成從小不挑食的好習慣。

3、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想像能力。

活動重點:

培養幼兒喜歡各種食物。知道不同食品給我們人體能夠補償不同的營養。

活動難點:

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想像能力

活動准備:

娃娃家:各種食物、娃娃、媽媽角色頭飾。益智區:各種水果和食物小圖卡,進行按大小排序。角色:課前老師或幼兒自備幾種食品,綿紙等材料製作不同的食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平時喜歡吃些什麼食品呢?(喜歡吃糖、喜歡吃餅干、、、、)原來小朋友喜歡吃這么多好吃的食品,除了吃這些零食,我們每天還要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你們知道這些食物對我們有什麼用嗎?(我們每天要吃各種不同的食物,因為不同食品給我們人體能夠補償不同的營養。)

今天老師在每個區域里都投放了很多的材料讓你們去操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介紹各個區域。

1、娃娃家。

娃娃家裡都有各種食物、娃娃、媽媽角色頭飾,今天就要來讓我們的小朋友用好吃的食品來招待你的小客人。

2、圖書區。

今天老師在圖書區准備了各種關於食物的圖書,待會小朋友可以看圖書和朋友一起講講,看完後可以和好朋友一起 說說 。

3、動手區。

在手工區老師准備了:卡紙、海綿紙、等材料製作各種食物。

四、組織幼兒進區區域。

1、提出區域規則。

在進區的時候,你先要想好來你要進什麼區角。但是我們進區域時我們先要拿好進區卡,只有拿到了進區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區角裡面去活動,如果你去的哪個區角里的卡插滿了,你就不能再進這個區了,只有把卡插在哪個區里,你就在哪個區里活動。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區域中不能大聲喧嘩,靜靜的玩。

2、教師巡迴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

四、收拾材料,結束游戲。

小結小朋友進區觀看的情況,表揚有序進區的幼兒,對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兒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夠的地方。

大班區域活動計劃方案4

一、活動目標:

1、練習插、拔圖釘的精細動作,發展手眼協調性。

2、用橡皮筋創意地在模板上製作圖形畫。

3、培養幼兒的耐心和專注力。

二、活動材料:

裝在盒子里的圖釘、畫有各種形象塑料方塊、白紙、模板、彩色橡皮筋、記錄點圖

三、操作層次:

第一層;用拇指、食指拿起圖釘,對准形象圖的輪廓線上的某一點插下去,直至將整個形象圖的輪廓線全插滿。(如照片1)

第二層:自己畫形象,設計圖案,用圖釘去插輪廓線,組成一幅圖釘畫。(如照片2)

第三層:按模板所示,在塑膠板相應位置用橡皮筋製作一幅圖形畫。(如照片3)

第四層:按模板所示,製作兩幅或兩幅以上圖形畫。(如照片4)

第五層:自己構思,創造性地構圖,並記錄下來。(如照片5)

四、觀察指導:

1、提醒幼兒選用不同顏色有規律地插圖釘。

2、鼓勵幼兒自己設計圖案進行插板,表揚那些認真專注,有耐心的幼兒。

3、鼓勵幼兒自己構圖,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同時,可將幼兒製作好的圖形畫作為能力較弱幼兒活動的模板。

五、提示

1、為保證物品的持久耐用,形象圖應封塑。

2、本活動適宜一人玩,也適宜兩人一組進行。為增強趣味性,可鼓勵幼兒開展競賽。

3、可陳列幼兒構思的作品,以不斷提高他們活動的興趣。

大班區域活動計劃方案5

幼兒園區域活動以其獨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成為幼兒所喜歡的一種活動。一學期來,我園通過對區域活動中區域的設置、區域材料的投放、教師如何進行區域活動的導入和結束評價,區域活動中教師如何進行指導等一系列的問題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其中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重視區域的創設,讓區域成為幼兒自主活動的天地。

我園場地小,條件有限,但自從開展區域活動的研究以來,幼兒園通過組織教師們進行有關知識理論的學習,認識到開展區域活動的重要性。各班教師能想方設法利用幼兒園的現有條件為幼兒創設活動的空間,把室內一切可利用的空間劃分、布置成多個區域。

《綱要》中提出:應「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因此,幼兒園要求教師們一定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設區域,重視各區域的功能,挖掘區域活動的價值,同時還要求教師將現階段各班的主題教育活動內容融入到區域活動中與區域活動結合,讓區域活動成為教學活動的補充、延伸,讓幼兒在區域中通過與同伴共同學習、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得到發展和提高。

另外,幼兒園還要求教師們充分利用戶外場地為幼兒開設活動區域。戶外的活動場地比室內的活動場地要大,可以減少幼兒間的相互干擾,有利於幼兒處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環境中活動,能充分發展幼兒的個性,激發幼兒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戶外活動環境還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讓各區域都「活」起來,使之真正成為幼兒自主活動的天地。

二、重視區域材料的投放,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 兒童 的智慧源於操作」。幼兒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經驗的。適宜的區域活動材料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能力和自主性,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因此,材料對區域活動的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材料的投放方面,教師們一直認為材料豐富就是東西要多,所以,大家總喜歡把材料同時一古腦兒全投放到區域中。結果造成因材料過多,幼兒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操作的現象。根據出現的問題,幼兒園組織教師們開展了「區域活動中材料應該如何投放的探討與交流」活動,總結出:材料的投放要有計劃、有目的、分期分批有層次地投放。通過實踐:現在,教師們在投放材料時不僅能考慮到所投放的材料能發展幼兒的各種能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慾望,而且能考慮到所投放的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開發性。


大班區域活動計劃方案相關 文章 :

★ 2017大班區域計劃三篇

★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計劃

★ 幼兒園區域活動計劃

★ 幼兒園區域活動計劃書怎麼寫

★ 大班區角游戲活動方案

★ 幼兒園區域活動計劃範文

★ 幼兒園區域活動計劃精選3篇

★ 開展區角游戲活動的實施策劃方案

★ 幼兒園大班區角計劃

★ 大班區角游戲計劃

Ⅳ 幼兒園中班生活區都投放什麼東西

一、從自然中選取幼兒熟悉的資源充實科學區 神奇的大自然對於幼兒來說有著神奇的魅力,把自然中一部分資源搬入幼兒的活動區域,讓幼兒在感受與觀察、記錄、養殖的過程中,對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成一個較為客觀和科學的感性認識。 活動室內放幾盆鮮花、養幾尾金魚,不僅是美化環境的裝飾,而且幼兒參與挖土、播種、植苗、澆水,餵食、換水等,即使所做的僅是幫一些忙,但這種和自然接觸的經驗和活動,在促進其身體或感覺的發展上是十分有益的。同樣,動植物都是具有變化的東西,透過這種種植養殖的經驗和活動,就能切身感受到這些變化,這種親身體驗,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在種植養殖活動中能夠學會親近、愛護動植物,注意到它們所吃食物的不同,葉子、花形態的不同,知道它們有生也有死,為此會學習精心照顧的方法,並在體驗這些生命的生長變化過程中,在收獲成果中體會到參與及成功的快樂。那麼在自科學區適於飼養、栽培哪些動植物呢? 一般選取月季、石榴、扶桑等色澤艷麗的觀賞盆花,還可養雞冠花、太陽花、風仙花等成活率高、易於管理的花草,此外,菊花是秋季典型的花卉,水仙是冬季科學自然區理想的花卉。幼兒可以觀察花、葉、氣味的不同。 收集牽牛花、風仙花、雞冠花、太陽花等容易栽培、成活率高的植物花籽,以冰淇淋盒、罐頭盒、舊鐵碗、方便麵盒等廢舊物作花盆進行栽培活動。栽培時也可以做一些小實驗,如種一盆帶根的蔥,再種一盆剪去根須的蔥,每天澆水觀察兩盆蔥的變化。 小魚、烏龜、龍蝦是最常見的飼養物,為幼兒熟悉和喜歡。春季易養蝌蚪、蠶。引導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卵--蝌蚪--長出後腿--長出前腿--尾巴縮短--青蛙,可用圖畫記錄。夏季易養蝸牛、泥鰍、蟬。秋季易養蟲子,如蟋蟀、蟈蟈、天牛、金龜子等,捉到後放在大口瓶中飼養即可。 二、在生活中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選擇材料投放科學區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有興趣的材料是學習最好的刺激。著眼於幼兒愛玩的事物:石頭、水、各種鏡子、吸鐵石、貝殼、各種質地的球、各種顆粒狀的食物、各種玩具等。平時注意觀察和家園聯系了解幼兒的興趣點,設計活動目標,有意識收集相應的活動材料,充分讓幼兒玩這些感興趣的東西,從而實現活動目標。 要讓幼兒有目的地探索這些東西,我們還必須提供相應的輔助材料。如:放大鏡、各種分類盒子、各種塑料管、手電筒、電池等。幼兒通過輔助材料可以更徹底的觀察、觸摸要研究的東西,憑借一定的輔助材料也可以做一定的實驗,發現現象和問題。如讓幼兒研究摩擦起電的實驗是,除了提供玻璃棒,碎紙屑、毛巾,用毛巾摩擦玻璃棒的一端外,還需要提供、絲綢布、毛線等,除了讓幼兒發現玻璃棒吸住碎紙屑的現象,並思考到摩擦的玻璃棒有靜電的結論,同時探索不同材料摩擦玻璃棒能否起電,能讓幼兒發散思維。 三、從主題活動課程目標延伸生成科學區活動,並准備相應材料 根據幼兒園主題課程的計劃安排,我們也對科學區的材料作了相應投放。主題"最棒的我"中我們在科學區投入不同人種的圖片,讓幼兒觀察了解黑色人種、白色人種、棕色人種、黃色人種等,讓幼兒觀察比較,收集各種動物特殊本領的資料,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討論他們的發現等。幼兒相應的科學區活動,延伸了幼兒對於課程的學習和鞏固。 "妙妙鼻"主題活動提供各種不同味道物品,供幼兒嗅聞,供幼兒繼續實驗製作香水。收集各種紙質的防水物品,如一次性紙杯、牛皮紙袋、牛奶盒等,放置在科學區,並提供相應的水,供幼兒實驗。收集各種菇類、菌類、荷花等圖片,讓幼兒自由觀賞,豐富相關的知識。提供蘑菇等實物,讓幼兒用放大鏡、記錄的紙筆觀察記錄。 "好忙的市場"提供瓶子、碗等容器,筷子、勺子、各種豆,幼兒根據容器上的點數和數字,取出相應的豆子。提供各種豆子,並在下面做好標記,讓幼兒認一認各種豆子等。 四、隨機將幼兒美工活動的成品或半成品巧設科學區 幼兒美工的活動成品如能合理利用,也可作為科學區的探索材料,讓幼兒有再次動手的機會。如美工活動製作的小風車投放到科學區時,幼兒通過玩風車,可以感受風車的旋轉速度與形狀的變化關系。如幼兒收集各種材料製作的蔬菜和水果、葷菜等,通過無序排放,讓幼兒探索並科學分類,並提出多種方案。 好奇是幼兒的天性,在玩玩樂樂中每個中班幼兒都有強烈的求知慾。基於此,一個放置著豐富有趣的自然、物理科學、有關地球和環境材料的科學區,當然可以吸引幼兒前來探索和研究。因為我們對材料投放的精心和用心,孩子們對參加科學區域活動十分有興趣,也能用比較科學的態度來看待問題,能更加主動、積極、創造性地進行探究。

Ⅵ 論述如何做好幼兒生活區的指導與管理

做好幼兒生活區的指導與管理的方法:
一:活動的內容由老師喜歡變為幼兒喜歡
以往游戲的內容總是由老師定,或是提供鞋墊、鞋帶練習系鞋帶的技能;或是提供紐扣練習扣紐扣。孩子們只是在老師的安排下操作,麻木的一遍一遍的練習。對於幼兒是否真正喜歡這個活動,老師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在一次無意中,我發現孩子們對玩娃娃家非常感興趣,何不以此為主題來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呢?經過多方的考慮,我以「小鬼當家」這個主題貫穿在幼兒生活區的游戲中,開設了「給娃娃餵食」、「給娃娃穿衣」、「給娃娃擦嘴」等一系列的生活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了吃飯、穿衣、擦嘴、洗臉等生活技能。大膽地嘗試和創新使師生都受益非淺。孩子高興了,教師輕鬆了,本領也學會了,何樂而不為呢?
二:活動的材料由教師准備變為師生共同收集
投放什麼樣的材料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呢?通過觀察我發現越是老師准備的精心、漂亮的材料,幼兒越是不感興趣,他們對於一些與自己的生活離得較近的游戲材料較為喜歡。在「小鬼當家」這一活動中,我與幼兒一起收集了雪碧瓶,進行製作,變成一個個娃娃,在瓶面上開了個口,當成是娃娃的嘴,用於「給娃娃餵食」的游戲。我還與幼兒一起收集了幼兒小時侯穿過的舊衣服、舊襪子、舊鞋子、小毛巾、小杯子等許多幼兒自己的物品。幼兒對這些物品非常的喜歡,幼兒在游戲時,把娃娃當作是自己,玩起來很投入和逼真。另外,我們還結合季節,開展「為娃娃做菜」這一活動,讓幼兒自帶一些豆莢、花生等來鍛煉幼兒的小肌肉發展,這一系列的材料的准備與投放,減少了教師許多的麻煩,抽出許多的時間去引導幼兒游戲。
三;游戲的時間以不變為變
在組織幼兒游戲時,一般都有一個較固定的時間段,但光靠游戲的時間幼兒能提高多少呢?在游戲中時間少,教師指導的面太小,一次活動下來,老師只能顧及少數孩子的指導,大多數孩子都是自由玩。針對這一情況,我將幼兒生活區的內容貫穿於幼兒一日活動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有針對性地組織幼兒開展活動,這樣鍛煉的機會多了,老師指導起來也能做到全面有序了。

Ⅶ 小班區域活動設計方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小班區域活動設計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區域活動設計方案1

設計意圖:

游戲是童年期一種有的快樂活動,而且它也是對幼兒成長發展和學習有價值的一種活動,但傳統的游戲存在不小弊端:1、提供游戲類型或活動形式單調,大部分以積塑拼插游戲為主。2、統一安排,硬性規定活動內容形式即玩什麼。怎樣玩不是由幼兒自己做主的,而是由教師統一安排規定的。指導也較程式化,特別是游戲條件與環境創設不利。

區域活動的設置,改變了原有的游戲模式,游戲改為人為創設自然情景,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同時使游戲成為幼兒學習和探索的主題,幼兒可以自己決定玩什麼,怎麼玩,充分自主活動。而教師通過確定游戲的教育目標制訂計劃,通過創設適宜的游戲條件,並在活動過程中指導影響幼兒的行為,激發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積極實踐操作探索,從而達到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進入幼兒園,活動家區可設娃娃家及親親寶貝(幼兒從家中帶入園的一些自己喜歡的玩具),這樣可以使幼兒感到親切適宜,從而較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積木區材料大,同類材料數量較多(圖書等一樣),這樣不容易爭搶等根據這一系列特點本班設了5—6個區,其中有些區功能一樣,但分散設置便於指導。

區域名稱

區域目標

材料准備

指導要點

(重點、難點)

操作區

在使用圖釘、撕紙、粘貼活動中,在擺弄皺紙、樹葉、圖紙等多種物品、材料過程中,小肌肉運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得到促進、發展,感覺運動技能。

皺紙、圖釘、各種彩色瓶,及各種模具、(在皺紙粘貼和圖釘按畫模型)、漿糊

幫助孩子認識要用圖釘塑造的是什麼圖形,了解圖形的特徵,再運用材料來塑造。

重點在粘貼時注意衛生。在運用圖釘時要注意安全。

語言區

1、色彩繽紛的畫面,主動有趣的情節,使幼兒對圖書產生興趣,並喜歡閱讀。

2、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一頁一頁地翻,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塊色彩繽紛的地毯、一張小小的桌子(不同於教室的一個個小靠墊、小桌),設置充分展現圖書封面的書架。保持圖書區安靜有氛圍。

1、指導孩子如何取放圖書。

2、如何一頁頁地翻。

3、在圖書區要保持安靜。

建構區

1、在搬運、取放、堆疊平衡積木的過程中,可幫助幼兒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2、在把積木時而堆高,時而圍合的過程中,獲得理解空間的關鍵經驗。

1、木製積木、各種易拉罐、紙盒等替代積木。

2、動物模型等。

1、在幼兒進入積木區不知搭建什麼的時候,可運用動物模型引發搭建內容。

2、教師要理解幼兒,無論幼兒如何堆砌,那沒有對或錯,教師材料使用上放開視角。

美工區

通過嘗試將壓扁、搓長、團圓,進行平面或立體造型與變化,醉心於對材料的探究,體會創作樂趣。

1、彩泥、墊板。

2、一些塑好的水果,可供幼兒參考。

3、輔助的模型、小刀等。

在塑造過程中能介紹工具材料,在操作中可充分運用材料來幫助自己造型。

益智區

運用餅乾的不同圖形,通過給小動物餵食,進而認識事物的特徵,發現事物之間的不同,進而逐漸意識事物之間的關系和聯系,進行分類,形成概念。

1、不同形狀的餅干。

2、不同小動物及不同形狀的盤子。

1、區分不同形狀。

2、不同形狀間的相互聯系,再學習歸類。

娃娃家

擴展游戲內容,豐富主題情節,在召開樂中激發幼兒良好情緒,訓練幼兒動作技能,培養其愛心和協調合作能力。

娃娃、傢具、電話、廚房用具。

1、逐步明確自己的角色身份。

2、學習模仿成人對自己

小班區域活動設計方案2

一、 區域活動內容:

班級區域活動名稱:生活區、美工區、益智區、閱讀區。

公共區域活動名稱:娃娃家、建構區、小餐館、小醫院、美發屋、小超市。

二、 區域活動創設背景:

小班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是結合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同伴之間的交流較少,語言交往能力,普通話以及自製能力較差,動手能力薄弱,思維比較有局限的年齡特點,與主題活動相融合,兼顧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而創設的。本次區域活動我們小班組以「能乾的小手」為主題,計劃每班開放四個區域――生活區、美工區、益智區、閱讀區。

三、 區域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體驗活動的快樂。

2.引導幼兒自主地在區域活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地玩耍;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

3.鼓勵幼兒能夠使用各種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游戲中的樂趣。

4.活動結束能將材料放回原處,在老師的提示下整理場地。

四、區域活動設置以及材料准備:

班級區域:閱讀區、美工區、益智區、生活區

(一)閱讀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看書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養成堅持講普通話的習慣。

3.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

材料投放: 各種幼兒圖書、各種蔬菜水果卡片圖、小白兔、小紅帽等一系列的故事書,點讀筆。

指導重點: 指導幼兒能夠掌握正確的拿書的方法,能一頁一頁地翻,告訴幼兒看書的時候不能大聲講話影響別的小朋友看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美工區

活動目標:

1. 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手指的靈活性。

2. 對美術活動感興趣,會自由地塗鴉和進行簡單的粘貼。

3. 嘗試用小手大膽地撕紙和團紙。

4. 學會用橡皮泥搓圓的技能。

5. 知道做完 手工之後要把東西收拾整齊。

材料投放:橡皮泥、舊報紙、印泥(手指點畫)、塗鴉地KT板、發型設計。

指導重點: 指導幼兒如何把橡皮泥搓圓;怎樣將紙撕成細條。

(三)益智區

活動目標:

1. 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會區分常見的顏色。(紅色、黃色、綠色等)

2. 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練習排序,學會簡單的排序。

材料投放: 不同顏色的毛根、簡單的圖形、玩具配對、穿珠(不同顏色、形狀)、毛毛蟲排序(每個班圖案不一樣)

指導重點: 引導幼兒進行穿珠游戲,能隨意穿成項鏈、手鏈,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四)生活區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學會扣紐扣、拉拉鏈。

2. 學會穿脫衣褲,學習疊衣褲的正確方法。

3. 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材料投放: 紐扣拉鏈(每個班5套)、若干套衣褲、剪毛根、切水果

指導重點: 指導幼兒疊衣褲的正確方法,學會扣紐扣、拉拉鏈。

班級特色區域:

小(1)班:手工製作(DIY手工)

小(2)班:閱讀區(繪本)

小(3)班:表演區

小(4)班:美術

公共區域: 娃娃家、建構區、小餐館、小醫院、美發屋、小超市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對各個區域活動的興趣。

2. 增加幼兒之間的交往,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 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4. 引導幼兒自主地在區域活動中自由地玩耍;樂意與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

材料投放:

1.娃娃家:各種毛絨玩具、餐具以及打扮娃娃的衣服、桌子、電話機。

2.建構區:薯片桶、奶粉桶等輔助材料以及現有的積木。

3.小餐館:各種各樣的食物、餐具、自製的食物等。

4.小醫院:各種葯盒、小葯箱、聽診器、小床、桌子等。

5.美發屋:洗發水、洗發器、夾子若干、卷發棒、剃發器、吹風機、圍布、小剪刀、發型書。

6.小超市:貨架、櫃台、購物小籃子、袋子、一些水果玩具、生活用品等、標價牌、計算機、電話。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生活區有什麼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