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吃肉」來推測中國古代農民的生活水平是怎樣的
有明一代,皇族消耗和占據相當大比例的國民財富,搞的全國的官僚不貪污受賄就活不下去,生活水平之低超出現代人的想像——清廉著稱的海瑞,死前的官職是右僉都御史,正二品的大員,年薪61石糧食,相當於6100市斤,全家省吃儉用是必須的。官不聊生自然只能揮刀砍向更底層的農民,瘋狂壓榨之下必然帶來決死的反抗,明朝的民變次數沒有宋朝多,李自成張獻忠起義,這種規模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都快餓死了,平常想吃肉,只能是痴人說夢!
❷ 古代農民是怎麼生活的
古代農民理想化的生活大概就都是每天早起早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人扛著鋤頭耕地,女人們坐在家裡帶孩子織棉花,如果天公作美,風調雨順還能有個好收成,農忙時要累些,而且往往要頂著大太陽,非農忙時就閑一點,沒事的話還可以揍揍孩子,所謂的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或者去和隔壁鄰居吹吹牛逼。
實際上上面也有的,要遇上盛世,比如文景之治輕徭薄賦,所謂的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但是如果朝廷要多收稅也一樣得給,沒有拒絕的能力,甚至朝上一層地上一層,一層層貪墨,遇上苛政嚴稅的甚至就會像憫農那樣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情況。
而且還得服兵役,徭役,就是得當兵得給國家幹活,比如皇帝要建宮殿就得去服徭役,打仗除了那些職業軍人,還得招農民,所以一個國家繁榮昌盛,大修土木,或者封狼居胥,揚威華夏時,反而是農民最苦的時候。最典型的是始皇帝,修馳道、修長城、修始皇陵還派蒙恬去打匈奴,就這國家也沒跨,陳勝吳廣起義並沒有擊垮大秦,如果是扶蘇繼位,還有沒有漢室都未可知。
然後一般農民很少有讀書的機會,畢竟他們沒有九年義務教育,哪怕有機會讀書,有那個富家人願意做好事建個私塾,或者同族的富貴人家想讓他做個伴讀,他也不一定就能考取功名,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圓錐刺骨讀書的,也不是每個家都能支持你懸錐刺骨讀書的。
如果陶淵明也算農民的話,他應該是農民里生活最好的,畢竟做過官,有一定的財富積累,也因為做過官,不用服徭役,每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每年收成交了賦稅還夠一個吃喝,每天喝著小酒寫著詩歌,田園詩人最大的風格不在於他寫的種地,而是他可以做官卻選擇了種地,而窮民很少有能往上進一步的,更何況陶淵明那時候也沒有科舉制。
❸ 古人的生活條件到底有多苦
古代真實生活苦到你不敢想像,而文學里的古人生活,僅限於美好的夙願,實則,等你了解後,你會覺得,即便生活在當今的大山中都比古代權貴活得更滋潤。
這個工具,目測在一些大山之中,還有人沿用,別問我為什麼知道,你們走過的應該都知道,不信可報地名。
住宿什麼的,在古代更為艱苦,有一個小棚子都算不錯,戰亂年代更是不堪,多數都是「天為被,地為毯」,風餐露宿皆是常事,甚至鬧天災,更是隨處可見凍死、餓死的百姓。
哪像當今,冷了空調,熱了有風扇,實在不行冬飛三亞,夏飛疆,所以呀,每每提及古代的苦,甚覺活在現代,由感而真幸福!
❹ 描寫古代農村生活
1、《田園言懷》唐·李白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里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2、《鹿柴》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3、《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❺ 古代的農民,他們的生活水平如何
一兩銀子,可能大家還沒什麼概念。按照《明史·食貨二》所記載對銀子的換算。明代前期一兩銀子可以買二石大米,就是377.6斤大米。所以一兩銀子就是680元人民幣。後期物價飛升,可能一兩就是374元左右。那麼680元人民幣放到現在能幹嘛呢,可能是去豪華型餐廳吃一頓,或者是一個月的伙食費,再或者是一張打折的機票。而374元,可能是逛個街買點小東西的錢,一張火車票,半個月的伙食費。
而在明朝,工資收入問題又是怎樣。縣官就相當於咱們現金的公務員,他們的俸祿年薪大概在45兩,就是30600元人民幣。一個月差不多就是2500元左右。街頭小販年收入在20兩左右,就是13600元人民幣,月收入是1200左右。而農民的收入就稍微慘淡了一點,南方還好,年收入人均16650元,而北方年收入一年才8325元。所以農民的生活可謂是得節衣縮食。
古代
❻ 古代平民的衣食住行,都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很多人了解古人生活面貌,一般從古裝影視劇當中了解。但是,影視劇為了藝術效果,並不能把古代的歷史面貌完全展現出來。尤其是,古人最底層人民的生活面貌,往往被電視劇誤導。很多人估計還認為古人都穿綾羅綢緞,住高大上的房子,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外出隨時可以大魚大肉。我們就來談一談古代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看哪些情節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古人織布
除了飯食有定量,《管子·海王》中還提到食鹽的使用數量:「終月(一個月),大男食鹽五升少半,大女食鹽三升少半,吾子食鹽二升少半。」從古籍的記載來看,古人對食用鹽的使用也有規定。雖然說一個月吃不了幾升鹽,朝廷限制食鹽的用量,主要是為了防止走私。在唐太宗初年一斗米值3-4錢,到玄宗時一斗米值13錢,糧食在那時比較穩定。而鹽呢,唐玄宗以前,鹽由戶部經營,每斗鹽10錢。安史之亂後,朝廷財政緊縮,每斗出售價達到了111錢,是原來的10倍。到唐德宗九年(788年),每斗鹽增加到了310錢,30年間,鹽價上漲30倍,可見鹽巴在古代是搶手貨。據說,黃巢就是鹽販子,他能聚集這么多人反抗唐朝,就是因為很多農民需要鹽這種生活必需品。人民買不起鹽,吃不起飯,跟他造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最後,要說的是,古人吃飯時,還要喝酒,當然指的是有錢人吃飯時喝酒。普通老百姓吃飯的時候往往是不喝酒的,在我國某些朝代還禁止私人買賣酒。比如,唐德宗三年(782年),朝廷禁止私自買賣酒,由政府自設店專賣,「收利以助軍費」。唐朝時期開始有了飲茶的習慣,但是唐德宗在公元793年又開始徵收茶稅,並分三等征稅。唐宣宗初年(847年),有三人私販茶葉滿了300斤,皆處以死刑。
❼ 中國封建社會的農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地主"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一些影視和文學作品,以及祖輩父輩的話語中都看過聽過地主一詞,地主在中國封建社會出現,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都存在。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地主也分為很多種類,如世族地主、縉紳地主、庶民地主等。在地主階級中,庶民地主屬於地主階級的最底層,他們大多生活在農村他們的社會地位較低,更是受到特權階級的壓迫。在庶民地主中,生活在農村的地主有些地主甚至要自己下地勞作。
一提到地主很多人就認為是生活富足,不用為生活憂慮,欺壓勞苦大眾以牟取私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舊社會農村的地主到底從何而來的,為什麼地多錢還多?他們確實如我們想的那樣幸福嗎?
農村的地主階級到底是怎麼樣形成的?
一、經商獲得的原始資金
士農工商,經商在古代屬於最低階級,更有甚者在明清之際,明令禁止商人子弟參加科舉,很多商人為了改變出身去農村購買大量的土地成為農村,使自己的子弟能夠參加科舉。
如果子弟比較爭氣還可以一躍龍門成為士人,這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以至於很多商人在積累的一定資金後都會選擇購買大量土地,成為地主。
在中國古代甚至於新中國成立之後,土地在人們心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人認為只有土地才是硬道理。
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土地產出率都非常低,而這也增加了人們對於土地的熱愛,不論是古代的官僚階級,還是民國的軍閥,他們都選擇佔有大量土地,而農村更是如此。
很多農民受傳統士農工商思想的影響,在走街串巷販賣一些東西獲得資金後,很多人都會選擇購買土地。這些人在購買土地後很少全部僱傭別人耕種,更多是在忙時雇傭人,在閑時則親力親為。這種地主也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受按照土地劃分階級影響最大的一類人。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是很多人在經商獲得了大量或少量資金之後都選擇購買一定數量的土地,而農村的地主多是這樣產生的。他們祖上沒有豐富的家產,他們都是靠自己一分一分的攢出來的。
二、過去社會的局限
很多農民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以及艱苦生活獲得了少量資金,他們沒有任何可以消費或者升值的方式,只有購買等價土地,成為地主。錢財才可以流動起來,在當時很少有銀行這種儲蓄機構。
即使存在儲蓄機構很多農民也不會去使用,在他們的傳統思想里,錢只有在自己的手裡才去安全。在他們的思想有了錢就要購買土地,土地多了錢才能多。
即使是如今的社會,還有很多老人不會選擇銀行這種儲蓄機構,很多老人會把錢藏在地下,等到拿出來時有的都已腐爛,這類事件屢見不鮮。在文化沒有普及的社會,人們能夠選擇購買土地,成為地主已經是思想比較先進的一類人了。
社會的局限制約著人們的思想,制約著人們的生產力和消費力。農村的地主大多由農民演變而來。
而很多農民之所以選擇成為地主,受當時社會發展的局限,得到的資金只能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流動,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供選擇。所以很多農民在積累的資金之後都會選擇購買土地,通過土地在此積累資金,周而復始,成為地主。
由於過去的社會土地的產出率很低,自袁隆平教授改良農作物之前,中國的糧食產量都非常的低,一遇到災年很多挨餓受凍的事件。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59到1961這三年大災年間中國就有很多餓死的民眾,更不要說之前了。
所以糧食對任何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因為糧食的產量低,所以糧食的買價很高。一般民眾基本買不起,如果土地的不夠多,產出不夠生活,很多人就會挨餓。
所以很多人覺得土地才是救命的東西。對農民來說更是如此。因此他們在有了錢財之後首先也是唯一的選擇就是購買土地,積累土地。
他們周而復始買的多了,積累的多了,很多就成為地主了,地主的這種形成方式受過去社會發展局限的影響很大。像如今民眾的有更多獲得錢財的方式,購買土地是獲得的資金最少的一種方式,很多人都不會選擇購買土地。
而且土地的產量逐年增加,民眾根本無需擔憂糧食不足的問題。在如今過去屬於士農工商的階級分類,但是在現在商人的地位慢慢增加,商人地位上升,獲取資金的途徑增加,農民地位反而在下降,這就是社會發展的影響,過去的時代,很多農民是會選擇成為地主,並且一生為之努力。
三、繼承祖業
在中國古代很多士人在辭官或者致仕之後,選擇回鄉購買土地成為地主。而在他們去世以後,他們的子輩孫輩就繼承了他們的土地,成為下一任地主。在種農村地主的形成方式是在古代最常見的一種。也是擁有最多土地的一種。
這種地主其他地主不同的是,這種地主在農村會擁有很高的聲望,在當地的決策權較大,更加受人尊敬。
繼承祖業在農村成為地主的很多都是會重走科舉之路,或者是家族中能力稍差的子弟,亦或者家境敗落至此地步。這類地主很少有人懂得農業生產,與第二種地主不同,他們多選擇僱傭別人耕種,很少親力親為。
四、躲避戰亂
在民國時期、中日戰爭時期等有很多農村的地主是為了躲避戰亂,或是躲避軍閥的敲詐勒索,才選擇回到農村購買土地成為地主。民國時期城市戰爭頻發,農村地區相對安全,波及較小,尤其是一些偏遠農村很少受到侵略軍的侵略。
安全系數較大,很多大富商為了躲避戰亂選擇奔赴農村逃避戰亂。他們在逃避戰亂的同時也是逃避巨大的軍費收繳,在民國時期國家幾乎沒有盈利,而且戰爭頻發,各大軍閥割據混戰,戰爭是需要軍費的。
各大軍閥沒有並沒有中央撥款這類說法。他們的軍費都是需要自己解決的,而軍閥解決軍費的方法就是向各個地主徵收軍費,不繳納軍費就無法受到保護,有的軍閥甚至採取強制手段,致使地主繳納軍費。
在這樣的境地中很多大地主選擇前往農村成為一名小地主,雖然資金積累交錢,但勝在生活安穩。即使也需要繳納軍費,但是數量較少。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前農村地主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
這類農村的地主屬於最慘的一類,他們因為躲避戰亂以及繳納過多的軍費,選擇到農村靠著購買大量田地生活。但是當時以農村為革命根據地的我黨,打出來"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使這些農村的地主深受其害。
新中國成立之前很多農民都幻想成為地主,認為他們的生活是幸福快樂的,那麼農村的那些地主他們的究竟是不是在享福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農村地主到底有沒有在享福?
一、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地主並不幸福
我黨是工人階級政黨,他們是為工人和農民的幸福而奮斗的政黨。我黨在確定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後,確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之後,在1927年就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農村的地主正是受到最大的影響的一批。
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土改政策,才是所有農村地主災難的伊始。
土改將農民分為富農、中農、貧農,將富農、中農的土地收歸國有,對貧農進行扶持。不僅如此還實行鬥地主、鬥富農,很多農村的地主因此喪命。
而在這個時期的地主被"一視同仁",百姓們認為他們都是欺壓勞動大眾的根源。
那些人也在這場斗爭中被打壓,被侮辱,他們的子女更連上學的機會也沒有,一直持續80年代,很多人在80年代才擺脫帽子,在之後的年間,為很多農村的地主平反,還有很多沒有平反的地主。即使那些地主被平反,但是損失已經造成。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鬥地主,將矛頭直指農村的地主,使得他們被迫害。很多人都是戴著帽子迫害,帽子越大迫害得越嚴重,每天在開工之前,都要求對他們進行迫害。
不僅如此,這些地主幹的是最臟最苦最累的活,在吃大鍋飯的時期,這些地主永遠不會吃飽,也不會允許他們吃飽。使得很多農村的地主即使熬過那個艱難的歲月,也是傷痕累累,疾病纏身。他們不僅沒有享福,反而在受苦。
二、在夾縫中生存
農村的地主是地主階級中的最底層,他們上面受到大地主階級的壓迫,下受到佃農的反抗。很多農村的地主的生活都極其困苦,大地主階級會要求其繳納一定費用,然後才能受到大地主的庇護。
很多農村的地主沒有任何背景,只是農民擁有了一定的資金,然後用掌握的資金購買一定數量的土地,成為地主。
本想成為地主後能夠生活安逸,但恰恰相反,在中國古代任何土地都要繳納嚴重的賦稅,本來購買田地就已經使得一些農村地主錢財散盡,繳納一定數量的錢財更是讓一些地主雪上加霜。
不僅政府要求繳納賦稅,一些大的地主也會要求小地主給予一定數量的錢財。農村的地主幾乎沒有選擇的權利,不僅要繳納錢財,還可能會受到大地主的欺凌。
很多農村的地主在僱傭佃農的時候,有時也會受到佃農的反抗。佃農認為地主擁有巨大的錢財,在一些農村有一些佃農會對僱傭的錢財有所要求。
如果不符合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反抗地主,損害地主的田地,因為這些農村的地主並不具備政治權利。他們很多也是由農村發展而來。所以在一些情況下他們並沒有壓制佃農的反抗,滿足佃農的無理要求。
一些農村的地主也不會全部僱傭佃農,他們更多時候還是選擇自己下地勞作,在忙時才會選擇僱傭。而這些地主自己下地勞作,因為土地眾多,他們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他們的生活並不是人們所想的那樣安逸。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這些農村的地主更是在夾縫中生存了,他們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僅僅能夠維持生命而已。
"地主"一詞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地主的數量極大,而像農村地主這樣的小地主更是數不勝數,每一個村子最少會存在一個地主,他們的數量就可想而知了。
農村地主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形成的原因各式各樣,但很多都是農民積累的資金後購買土地而形成的。他們的地位低下,是地主階級的最底層。
他們的生活並不是如我們所想的那樣安逸,享福。他們就是勞苦大眾的一員。他們反而是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受災難最多的一個群體之一。
他們並不是像人們所想的那樣享福,反而更多是在不停的操勞。在歷史進程中存在農村的地主欺壓百姓,獲得自己利益的地主,但是更多的勤勤懇懇不斷勞作的地主。
❽ 中國古代老百姓平時的生活是怎麼樣過的呢
古代老百姓怎麼生活?跟現在一樣。油鹽醬醋,鍋碗瓢盆,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實在不行可以落草為寇,也不失為一種糊口的高危職業。
工,靠手藝吃飯的老百姓,大多是家傳或拜師學藝。木匠,鐵匠,瓷器,建築,餐飲娛樂,服務業都是他們的行當。這些人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夠獲得官府的訂單,既是對自己手藝的肯定,也可以得到一筆豐厚的酬勞。當然,走南闖北、拋家撇業也是家常便飯。
魯班:木匠祖師爺。
商,生意人。很早就有的職業,但在歷朝歷代都不被重視,有時甚至遭到刻意打壓,例如不準穿絲綢,不準考公務員等。但這幫人確實很有錢,三妻四妾,深宅大院,前呼後擁是他們平時的生活寫照,即使當地官員也會對他們敬若上賓,西門大官人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嘆為觀止的大土豪,他的故事至今仍在民間廣為傳頌。
走出了店門,外面賣早點的已經開始忙活起來了。他來到東京主街御街,寬200步的御街被一條用石塊砌成的御溝,溝里是流動水。溝中種有蓮藕,溝的岸邊種植了桃、李、梨、杏等多種果樹,不同的花錯雜開放,春夏之間,遠遠望去猶如錦綉一般。
❾ 古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怎麼樣
理論上講,溫飽至少能達到,因為如果不能滿足基本的溫飽,所謂小人窮斯濫矣,就有動亂,政權不穩,不會持久。
明朝米價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後基本上一兩銀子可以購大米二石。《明史·食貨二》:「於是戶部定:鈔一錠,折米一石;金一兩,十石;銀一兩,二石。」明代一石約等於現在的94.4公斤。按2006年大米價均價1.75元/斤計算。一兩白銀是2*94.4*2*1.75=660.8元。
明朝人的工資
柴薪皂隸:百姓有給國家服役的義務,不過服役是有工資的。輪到當役了,派給當官的跟班,柴薪皂隸就是買柴燒水、干雜活。年收入20兩,計13216元。(明朝國家規定七品正堂可以有四名柴薪皂隸,縣丞二員各二名,主簿二名,典史一名;以上官員,每人用馬夫一名,國家付工資。)
馬夫:給政府公務員趕馬,出差辦事使用。年收入40兩。計每年26432元。
明朝縣官:正七品每月俸祿7.5石或一年45兩白銀。實際月收入7.5*188.8*1.75=2478元。每年約3萬元。其它收入:柴薪皂隸4個、馬夫一個,這5個人工資由國家支付。冬夏官服和筆墨費由國家補貼。新官上任,還可以先拿到40兩修理費。看起來七品縣官45兩白銀跟馬夫40兩白銀年俸差不多,(明朝的公務員工資真的是很低的,歷朝歷代中明代公務員工資收入算少了。)但是縣官、典史等的住房、出行、皂隸人員、衣食花費基本由國家支付和補貼,所以年俸基本是凈收入,而且筆墨費都是固定按兩算由國家撥給,還有多餘。馬夫就沒有那些好處了
學生:「廩膳米人日一升,魚肉鹽醯之屬官給之。」——《明史·食貨志六》。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給一升米約2斤,(剛夠兩人吃)給魚肉油鹽。(註:明代10升=1斗;10斗=1石。)明代優待秀才時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兩白銀的廩膳費。不過明代的學生概念不是現在的學生概念,現代的學生只能算做童生,童生考成了秀才入了縣學才算是廩膳生,才可以「食廩」,所以明代秀才不幹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幹活只吃「廩膳」會很窮,所以有窮秀才之稱。
街頭挑擔賣油的小販:一年收入約20兩。計人民幣13216元。馮夢龍在萬曆年至天啟年寫有《三言》,其中《賣油郎獨專花魁》中秦重只有3兩白銀的本銀,街頭賣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開支,還能剩餘16兩白銀。「每日所賺的利息,又且儉吃儉用,積下東西來,置辦些日用家業,及身上衣服之類,並無妄廢。」除去一年用度剩餘16兩。所以記為年收入20兩
殺豬的:范進的老丈人胡屠戶對窮秀才范進說,「每年尋幾兩銀子,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經。你問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裡,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儒林外史》。一天一錢,一月3兩,一年有36兩,看來殺豬的收入直逼馬夫了。約23789元。
農民:農民的收入是多少?農民「人給地十五畝,蔬地二畝。」「新耕地免租三年。」假設古代耕種水平低只及現代的1/2或2/3,那麼農民每畝約能收入250或350斤大米,按300斤算,南方一年收二季,北方一年收一季,如果豐年加勤懇,南方農民均毛收入15750,北方農民人均毛收入7875,除掉農具、肥料、水利開支、畝稅(明朝每畝收稅一斗,約20斤大米),如果一家七八口人干起來,幾年裡蓋個優質磚瓦四合院不成問題。
明代小說《水滸傳》中楊志東京賣刀的時候,牛二曾說「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一兩值1000文,一把菜刀30文約20元,考慮到當時沒有工業化煉鐵,這個菜刀價格也跟我們現在差不多。第四十四回戴宗楊林請石秀吃飯的時候楊林扔出一兩銀子讓店家隨便上酒菜。這600多元錢在我們現在大酒店裡還不夠,可是在小酒家裡也確實可以隨便上菜了。
❿ 古代農奴是怎麼樣生活的
西歐封建庄園中農奴的地位:
農奴身份為不自由人,人身屬於主人,世代相承,理論上可由主人將其隨同土地轉讓,但生命肢體受國家法律保護,不得損毀。其人身不自由的標志為:須向主人交納結婚稅(一般為農奴和庄園外的人結婚或比自己身份高的人結婚時交納)、繼承稅(農奴死後其子繼承財產時交納)、人頭稅(農奴外出庄園做工時交納)等。另外,農奴還受庄園上各種名目的剝削,最流行的是復活節交雞蛋,聖誕節交母雞,以及為使用磨坊、烤麵包爐、榨酒器而交納實物等。在法律上,農奴和主人沒有平等地位,農奴不得控告主人,國家法庭不受理農奴上訴的案件。
實際上西歐封建庄園上的勞動者有三種人:
①奴僕,其身份有的近似奴隸,由主人供給飲食;也有的雖耕種小塊土地但不足以維持生活,還須由主人支付一定實物及貨幣。他們擔任的是庄園上長年需人從事的工作,如運輸、放羊、擠奶等。
②僱工,農忙時臨時受雇,按日計酬,多由庄園上或附近鄉村貧苦農民如茅屋農充任。
③農奴,他們領種一份份地,可以世襲使用,但沒有所有權。使用份地的農奴有義務為庄園主服勞役,勞役的內容主要為耕種領主自營地,兼及割草、運輸、伐木、修路等庄園上所需的勞作。勞役是農奴的主要義務,所以英國曾流行把它做為證明農奴身份的一種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