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息泄露的原因是什麼對學生、用戶、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是因為一些不法分子想要通過這件事情賺取高昂的利潤,所以用戶的信息才會被泄露。如果信息泄露了,那麼所有的用戶都會接收到源源不斷的垃圾信息,也會接收到接二連三的騷擾電話,不僅影響學生上學,而且用戶也會產生一種反感的情緒,對於社會而言影響是巨大的!
信息泄露之後,會有什麼具體的危害嗎?
當你的個人信息被泄露之後,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便是有一些不法分子會冒充公安要求你轉賬,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信以為真,然後轉賬給對方,從而導致上當受騙!所以大家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千萬不要讓個人信息泄露。
Ⅱ 哪些現象可能泄露了個人信息
在現今的互聯網時代,我們的信息很容易泄露,在個人信息泄露時,我們會經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詐騙簡訊,或是詐騙電話,甚至還有會盜取微信號、QQ號,有的甚至連銀行卡的錢財也會被套取,當然,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提高警惕,自己的個人信息已經泄露,要注意不要再去登錄注冊一些瀏覽器上的網站網頁,也不要經常用手機號在亂七八糟的平台上隨意購買東西,更不要隨隨便便在街上掃描一些二維碼獲取免費禮物,因為可能這些行為已經讓你的個人信息泄露了。
很多網站多是有病毒的,所以我們在網上填寫個人信息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小心,畢竟騙子的手段很多,一個不留神就會被盜取信息,而有的信息被盜取還會發生銀行卡中錢財丟失的現象,所以一定要多加謹慎。
Ⅲ 數據通訊 透漏信息會怎樣
您好,對於你的遇到的問題,我很高興能為你提供幫助,我之前也遇到過喲,以下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展開全部
信息的泄露會在傳輸和存儲時發生。
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信息的依賴性也越來越高。但最近,國內多家大型網站的用戶信息相繼被泄露,大量的賬號密碼被公開。對於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問題再次引起關注和熱議。而對市場信息依存度越來越高的企業來說,如何在保持市場信息及時捕獲的同時,能夠更好也防止企業內部機密信息的外流呢?
在現階段,企業信息的傳遞和存儲方式多種多樣,公司員工、遠程辦公、即時通訊、移動存儲、智能手機和各種社交網站的不斷涌現,為企業的數據泄漏防護體系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企業數據泄漏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運用網路攻擊。
此類數據泄漏現象以高科技、醫葯研發、文化創意、咨詢等知識密集型企業和金融、證券、電子商務等領域的企業最為常見。
2、社交網站的興起。
隨著微博、BBS、社區等社交網站的興起為企業業務開展創造了更便捷的平台,但與此同時,這些應用也帶來了新型的攻擊。而據一份來自某信息安全廠商中國站的監控結果顯示:
79%的公司機密信息從Web上被下載
71%的惡意代碼來自受信賴的網站
70%的網路釣魚攔截率
68%的惡意軟體進入公司網路中
61%的防護措施能夠阻止間諜軟體將信息傳送至外部伺服器
53%的安全網站重定向至未知網站的攔截率
48%的USB設備控制
47%的解決方案提供Web內容的實時分類
44%的即時通訊附件攔截率
2%的中國企業未曾對以上問題採取任何防護措施
3、內部員工的非法竊取。
比如:使用即時通訊、FTP上傳、移動存儲、列印、電子郵件等手段泄漏信息。還有一類最常見的就是企業員工跳槽時,會將原工作企業里的大量的信息帶進競爭對手企業。也可能由於員工個人忠誠度不夠及企業文化的缺失導致企業核心機密的流失和泄露。
面對種種潛在的信息泄漏「危機」,建立一個完善的企業信息防火牆是必不可少的。
1、選擇專業數據防泄露工具
專業的數據防泄漏工具,可對企業不同保護級別的數據予以相應的保護。此外,企業網路安全管理者還應對存儲在伺服器、資料庫、終端磁碟、便攜設備和其他資料庫的數據進行加密防護。
2、封堵各種泄漏途徑
企業的網路系統復雜多樣,數據存儲系統也需要分門別類的維護,比如,從職能上,企業網路系統可以分為生產業務網和辦公業務區域網;從部署位置上可以分為內網系統和外網系統;從企業所處的行業上來劃分,又可以分為具有不同行業特點的網路模式等等。因此,不同企業的不同網路區域有著不同的數據防護需求。
3、控制計算機的外設埠和網路,以及各類移動存儲設備
對存儲設備最好的是進行加密處理。加密技術長久以來都代表著技術含量及不菲的應用,但近年來眾多加密產品的問世,可以使企業網路安全管理者以較低的成本實現電子郵件、磁碟等系統的加密。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採取加密技術來實現對內部關鍵數據和文件的監控和保護,這可以在完全不改變企業原有工作流程和文件使用習慣的前提下,有效的防止被動和主動泄密。
4、培養企業員工的忠誠度
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拉近企業與員工的距離,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提高信息防泄漏的意識等。可以從內部著手進一步減低重要信息外漏的風險。
在信息泛濫的今天,做好相關防護措施,保護好個人隱私和企業信息,讓信息泄漏「杯具」不再重演。(賽立信競爭情報網 朱俊旭)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Ⅳ 數據安全有哪些案例
「大數據時代,在充分挖掘和發揮大數據價值同時,解決好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刻不容緩。」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在貴陽參會時指出。
員工監守自盜數億條用戶信息
今年初,公安部破獲了一起特大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被竊取的用戶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物流、醫療、社交和銀行等領域數億條,隨後這些用戶個人信息被通過各種方式在網路黑市進行販賣。警方發現,幕後主要犯罪嫌疑人是發生信息泄漏的這家公司員工。
業內數據安全專家評價稱,這起案件泄露數億條公民個人信息,其中主要問題,就在於內部數據安全管理缺陷。
國外情況也不容樂觀。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聯網巨頭雅虎證實,在2014年至少有5億用戶的賬戶信息被人竊取。竊取的內容涉及用戶姓名、電子郵箱、電話號碼、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陸密碼。
企業數據信息泄露後,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於網路黑灰產運作牟利,內中危害輕則竊財重則取命,去年8月,山東高考生徐玉玉被電信詐騙9900元學費致死案等數據安全事件,就可見一斑。
去年7月,微軟Window10也因未遵守歐盟「安全港」法規,過度搜集用戶數據而遭到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CNIL的發函警告。
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隨著數據資源商業價值凸顯,針對數據的攻擊、竊取、濫用和劫持等活動持續泛濫,並呈現出產業化、高科技化和跨國化等特性,對國家和數據生態治理水平,以及組織的數據安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挑戰。
當前,重要商業網站海量用戶數據是企業核心資產,也是民間黑客甚至國家級攻擊的重要對象,重點企業數據安全管理更是面臨嚴峻壓力。
企業、組織機構等如何提升自身數據安全能力?
企業機構亟待提升數據安全管理能力
「大數據安全威脅滲透在數據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大數據產業的各個環節,包括數據源、大數據加工平台和大數據分析服務等環節的各類主體都是威脅源。」上海社科院信息所主任惠志斌向記者分析稱,大數據安全事件風險成因復雜交織,既有外部攻擊,也有內部泄密,既有技術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術新模式觸發的新風險,也有傳統安全問題的持續觸發。
5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稱,互聯網日益成為經濟社會運行基礎,網路數據安全意識、能力和保護手段正面臨新挑戰。
今年6月1日即將施行的《網路安全法》針對企業機構泄露數據的相關問題,重點做了強調。法案要求各類組織應切實承擔保障數據安全的責任,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需保障個人對其個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石現升介紹,實際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發布過《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就明確要「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安全支撐,提升基礎設施關鍵設備安全可靠水平」。
「目前,很多企業和機構還並不知道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數據安全管理能力,也不知道依據什麼標准作為衡量。」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問題的症結在於國內數據安全管理尚處起步階段,很多企業機構都沒有設立數據安全評估體系,或者沒有完整的評估參考標准。
「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提國標申請
數博會期間,記者從「大數據安全產業實踐高峰論壇」上了解到,為解決此問題,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等職能部門與數據安全領域的標准化專家學者和產業代表企業協同,著手制定一套用於組織機構數據安全能力的評估標准——《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該標準是基於阿里巴巴提出的數據安全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 DSMM)進行制訂。
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DSMM。
作為此標准項目的牽頭起草方,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鄭斌介紹說,該標準是阿里巴巴基於自身數據安全管理實踐經驗成果DSMM擬定初稿,旨在與同行業分享阿里經驗,提升行業整體安全能力。
「互聯網用戶的信息安全從來都不是某一家公司企業的事。」鄭斌稱,《大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制訂還由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國家信息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公安三所、清華大學和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等業內權威數據安全機構、學術單位企業等共同合作提出意見。
Ⅳ 數十億條個人信息明碼標價售賣猖獗,哪些行業成信息泄露「重災區」
據報道,在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安全領袖峰會上,有專家表示,金融業已逐漸成為網路攻擊的重災區,企業年損失超過100億。據報道,大多數專家、學者和商界人士表示,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新興網路技術的快速應用使金融業網路迅速發展,但同時也使金融業成為網路攻擊的重災區。根據多家權威機構公布的數據,近兩年針對金融業的網路攻擊大幅增加,每年給各企業、用戶和金融業造成的損失達到數百億元,並有持續快速增長的趨勢。2016年,針對企業的網路金融攻擊數量超過1萬起,比2014年增加近十倍,這些安全事件都不同程度地給企業帶來了經濟損失。由於大量新金融技術的應用,傳統金融交易正日益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不法分子開始以整個金融業為目標,開始利用各種網路技術進行犯罪。希望網路安全早日得到重視!
在網路上,我們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抓取你的手機號碼,獲取你的相關信息。因此,我們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了隱私,因為我們的信息已經暴露了很長時間。
Ⅵ 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可能造成個人信息泄露或帶來安全隱患
比如銀行,買車,房屋買賣,考試報名,開辦公司等都需要填寫個人有效信息,這就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和泄露。
Ⅶ 在生活中,哪些行為會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個人信息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而由於網路時代的到來,也讓我們的個人信息極容易遭到泄露。在生活中由於個人信息泄露而導致錢財被騙的事件屢見不鮮。所以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我們一定要在生活中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以免上當受騙。
在生活中,會泄露個人信息的行為。首先是網購行為。隨著網購的盛行,人們會將自己的個人信息詳細的填寫在快遞單上,這樣在收到商品之後如果將快遞袋隨意扔掉,那麼上面的個人信息很容易遭到泄露;其次,隨意點擊網站的行為。現在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我們在上網的時候,隨意點擊一些不安全的網站,那麼很可能就會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最後,隨意掃描二維碼。現在的二維碼已經被運用到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我們隨意掃描一些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也會讓自己的個人信息泄露。
三、隨意掃描二維碼。現在二維碼已經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隨處可見二維碼的存在。如果我們在平時隨意掃描一些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也是會讓自己的個人信息有泄露的風險。
你覺得個人信息應該如何保護?
Ⅷ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更易被泄露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更易被泄露
近日,一則關於網易郵箱用戶資料庫疑似遭泄露的消息在網上引起波瀾,涉及數據達數億條。雖然目前數據泄露事件結果尚不明朗,但已引發不少用戶對個人隱私安全的擔憂。
作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寶近期被曝存在實名認證漏洞。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第三方支付曝出泄露客戶信息、賬戶被盜刷等問題。
10月22日下午,公安部網站發布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工信部、國土資源部等15部門決定,從10月22日起到2016年3月底,要求「落實寄遞物流活動實名登記制度」。許多市民在認同快遞實名制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擔憂。
今天,以「30年我與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事業共成長」為主題的紀念《中國消費者報》創刊30周年暨「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運動展望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狀況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76%的被調查者認為個人信息在大數據時代更容易被泄露。在過去一年中,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露過。
個人通訊類信息被泄露最多
此次調查,是《中國消費者報》與29個省、市消協組織在中國消費網以及安全聯盟支持下,於9月24日至10月10日展開的網路調查。
調查顯示:消費者認為個人財務信息最重要,被泄露最多的是個人通訊類信息。
在6大類個人信息中,26%的消費者認為,個人財務信息最重要;其次是個人身份信息,佔23%;第三是個人通訊信息,為18%;第四是個人消費信息,為15%;第五是個人社會關系信息,為11%;最後是個人背景信息,約7%。
統計顯示,泄露最多的是個人通訊信息,達到33%;其次是個人身份信息,為28%;第三是個人消費信息,為20%。
消費者認為最容易泄露個人信息的是網站,包括電商平台、搜索引擎、門戶網站等,佔14%;其次是手機、PAD、智能手錶、運動手環等個人信息終端,佔13%;第三是汽車行業4S店和電信服務商,都達到12%。
調查結果與今年上半年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4年度消費者個人信息網路安全報告》相印證。
2014年度報告披露,消費者對於互聯網個人信息保護現狀表示非常不滿意和不滿意的佔比多達56.58%。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個人信息遭受泄露的現象極為普遍,約三分之二受訪者在過去一年內個人信息曾被泄露或竊取。
而被泄露或竊取最多的個人信息是「個人基本信息」,達到72.12%;其餘依次是個人網路行為信息、個人設備信息、個人隱私信息和個人賬戶信息、個人社會關系信息。
當個人信息被泄露或竊取後,8成受訪者受到電話、簡訊、郵件等形式騷擾,浪費時間和精力、學習或工作受到影響的佔比分別為49.37%、34.94%;還有33.14%的受訪者遭受過經濟損失和人身傷害。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了解信息保護有關法律的現狀並不理想,其中對相關法律了解較少和不知道的受訪者佔比分別為51.36%和14.52%。當受訪者個人信息被侵害後,選擇「習以為常,不會採取措施,保持沉默」佔比達38.06%;選擇「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諸法律」的受訪者佔比最少,為16.03%。
盜取個人信息多為商業利益
對於個人信息為何頻頻被盜的原因,2014年度報告顯示,選擇「不法分子利益驅動,盜取或者售賣個人信息」的受訪者佔比最多,為73.25%;其餘依次是「相關立法不完善,懲罰力度沒有威懾力」,62.09%;「經營者為減少運營成本或者個人信息管理存在漏洞,未能有效保障個人信息」,61.94%。
報告還顯示,維權難的最主要原因是:「調查取證難」,佔76.51%;「賠償數額、懲罰力度不足,即使維權成功,也不能遏制個人信息侵權行為」,佔66.23%;「難以確定侵權人」,佔61.35%。
報告表明,不法分子商業利益驅動是目前侵害個人信息行為泛濫的主要因素。此外,我國未有統一、有效的法律制度作為保障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有必要盡快推動個人信息保護立法。
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也證實了這一點。報告顯示,近一年來,網民因個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詐騙信息等現象導致總體損失約805億元,人均124元。其中,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過;63.4%的網民個人網上活動信息被泄露過。
受訪者呼籲引入懲罰性賠償
在此次調查中,對大數據使用以及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有20%的受訪者認為要「加大懲罰力度,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19%的受訪者建議「要規定對個人信息來源的合法性進行審查」,有17%的受訪者認為「建立個人信息規范、合理使用的制度,如要求數據採集、利用必須得到當事人授權等」。
在此次「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運動展望活動上,根據網上調查的結果,主辦方就加強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提出倡議:
進一步細化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法律規定,建立規范合理的個人信息採集使用制度,盡快出台個人信息保護的專門法律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
進一步打擊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的不法行為,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非法採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違法成本。
進一步簡化司法程序,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民事訴訟中引入舉證責任倒置制度。在司法保護實踐中,給個人信息權被侵害的消費者提供最大的便利。
進一步強化企業自律和消費者自覺。經營者面對個人信息數據可能帶來的利益誘惑,要對得起良心,守得住底線。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一旦發現個人信息被泄露或者被非法使用,要及時主動維權,確保個人信息安全。
一個可喜的消息是,由國家工商總局制訂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近日正式實施,其中規定,經營者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將受到處罰。
處罰辦法指出,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所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請求,或在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仍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的,都將受到處罰。
來自中消協的呼籲是,要解決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和濫用的「頑疾」,最終還應回歸法治軌道,建立相應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實現對個人隱私權的全面保護。同時,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行政機構,明確具有主導地位的政府部門,對電信行業、互聯網企業、個人信息使用集中的行業進行重點監管。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更易被泄露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Ⅸ 當前時代,信息泄露有多恐怖!
惡意程序、各類釣魚和欺詐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同時黑客攻擊和大規模的個人信息技術竊取頻發,與各種網路攻擊大幅增長相伴的,是大量網民個人信息的被技術性竊取與財產損失的不斷增加。目前信息安全「黑洞門"已經到觸目驚心的地步,網站攻擊與技術竊取正在向批量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用戶隱私和權益遭到侵害,特別是一些重要數據甚至流向他國,不僅是個人和企業,信息安全威脅已經上升至國家安全層面。
Ⅹ 如何評價當今時代信息泄露較為嚴重
信息泄露對於互聯網來說,似乎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近期轟動全網的學習通泄密事件到QQ被盜號,信息泄露似乎無處不在,我國網民深受其害。下面我來談談信息泄露的問題:
總結: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個人的信息似乎越來越不是什麼隱私,不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提高警惕,保護自己的信息安全。